第二章_藻类的定义、细胞结构、繁殖、生活史及系统演化[1]
- 格式:ppt
- 大小:19.78 MB
- 文档页数:101
幻灯片1藻类(Algae)概述一、藻类的基本特征●藻类(algae):低等植物,广分布,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大小不一,小的单细胞, 如小球藻(Chlorella) 3~5 μm, 大的如海洋中的巨藻(Macrocystis phrifera)长达60 m ●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体通常可以看做是简单的叶,故又称叶状体植物。
●藻类具有叶绿素(chlorophyll),能进行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一般均能自养生活。
●藻类的生殖单位是单细胞的孢子(spore)或合子(zygote)。
●藻类的生活史中没有在母体内孕育着具有藻体雏形胚的过程。
不开花结实。
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的植物)。
二、藻类的形态构造●藻类体型多样,但细胞呈趋同的球形或近似球形,是有利于浮游生活的适应。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1)细胞壁(cell wall)●(2)细胞核(nucleus)●(3)色素(Pigment)●(4)色素体(chromoplast)●(5)同化产物●(6)蛋白核(pyrenoid)(7)与运动有关的胞器三、体制●单细胞类型●群体类型●丝状体类型●异丝体类型●管状体类型●膜状体类型●假薄壁组织类型四、藻类生殖方式生殖是指由母体增生新个体的能力,也可称为繁殖。
其生殖方式可分为:●营养生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无性生殖 (asexual propagation)●有性生殖 (sexual propagation)。
(一)营养生殖●不通过任何专门的生殖细胞来进行繁殖的方式。
●单细胞藻类:细胞分裂●群体和多细胞藻类:断裂繁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迅速增加个体数目(二)无性生殖●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来进行生殖,即孢子生殖。
●孢子在细胞内形成。
先是核的分裂,随后细胞质分裂。
一个母细胞内形成2n个孢子。
藻类资料藻类(除蓝藻其它藻类均是真核生物)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个体大小一般在2~200um,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
由于它们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藻的种类不同,各种藻细胞的大小、形状及产生的胞外有机物量便有差别。
)一、藻类的生物学特性:1、藻类的形态、结构。
浮游藻类大多数是单细胞种类,在生理上类同于植物细胞,只是细胞较小,仅悬浮于液体介质中。
藻类可划分为: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等,在不同的水体类型和营养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优势藻属。
在淡水中,蓝藻中的微囊藻和硅藻中的颗粒直链藻一般被认为是富营养型湖泊的典型代表。
藻类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有活性的细胞质膜,有一系列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和内含物。
包括:细胞壁、核、色素和色素体、储藏物质、鞭毛。
其中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余所有藻类都属真核细胞。
原核蓝藻结构保守,代谢途径多样化:真核藻类在结构上高分化,代谢途径保守。
藻类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
营养繁殖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是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进行,产生孢子的母细胞为孢子囊,孢子囊为单细胞,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长成一个新体;有性繁殖是藻类形成专门的生殖细胞配子经结合后长成新的个体。
2、藻类在水体中的悬浮机制。
藻类作为光合自养生物要维持不断的生长就必须能够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处于真光带区域。
Smayda认为,水的运动对藻类等浮游植物的悬浮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无水运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非游动的浮游植物将会下沉。
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种群的典型下沉速度为0.1m/d到1~2m/d。
藻类对悬浮生活的适应有几个因素:体型大小、密度和体型阻力。
一般而言,藻类可通过如下途径来适应悬浮生活:分泌黏液或制造胶状物质,使个体减轻;形成气囊状物质,如蓝藻细胞的伪空胞;形成比重较小的代谢物质,如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产生气体、脂肪或油珠等物质;增加身体表面积以增加与水的摩擦抵抗力,如某些硅藻和甲藻的细胞表面有刺或突起,其下沉时的阻力就大许多倍。
海洋植物-藻类第一篇海洋植物第一章藻类一、藻类的基本特征(定义)藻类(Algae):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又叫孢子植物、叶状体植物。
二、藻类的形态构造细胞壁细胞核色素和色素体蛋白核贮存物质鞭毛伸缩泡和眼点三、藻类的体制单细胞群体膜状体丝状体四、繁殖及生活周期营养繁殖:以植物体的片断发育为新个体无性繁殖:以特化的细胞(孢子)直接发育为新个体。
有性生殖:借配子的结合而进行,可分为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等。
五、分类:11个门蓝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绿藻门(石莼、礁膜、浒苔)红藻门(紫菜、江蓠、石花菜)褐藻门(海带、裙带菜、巨藻)裸藻门隐藻门轮藻门(一)蓝藻门最原始、构造简单的自养植物;细胞无色素体,无核膜;单细胞或群体;贮藏物质为蓝藻淀粉。
(二)硅藻门硅藻:是一种细胞壁含硅质,由上、下两壳套合而成的单细胞藻类二、形态特征(几十~几百:um)1.外形:上壳、下壳2.细胞壁:硅质+果胶质3.节间带和隔片4.纵沟、拟纵沟和管纵沟5.突出物:刺、毛、突起6.内含物:细胞核、细胞质(色素体、油滴、蛋白核、淀粉粒)三、硅藻的繁殖1.间接分裂(有丝分裂)2.增大孢子3.休止孢子4.小孢子四、硅藻分类中心硅藻纲(浮游):(1)壳面花纹辐射对称(2)无纵沟,不能运动(3)色素体小而多羽纹硅藻纲(底栖):(1)壳面花纹两侧对称(2)多具纵沟,可运动(3)色素体大而少1.中心硅藻纲(1)圆筛藻属细胞圆盘形壳面花纹呈细孔纹单独生活星脐圆筛藻辐射圆筛藻(2)盒形藻属细胞面袋形壳面两端有突起,内侧有小刺。
单独或群体生活2.羽纹硅藻纲常见4属(1)星杆藻属细胞棒状,两端差异大星状群体,无纵沟,拟纵沟不明显(2)海线藻属细胞棒状,两端几相似,星状或链状群体,无纵沟或拟纵沟。
菱形海线藻(三)甲藻门一般具横沟和纵沟,细胞壁由许多板片构成1.甲藻形态构造(1)细胞具色素体。
藻类名词解释1. 引言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光合生物,存在于水域中的各种环境中。
它们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藻类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藻类的定义、分类、生活方式、重要性和应用进行阐述和解释。
2. 定义藻类是一类原核或真核光合生物,与植物界和真菌界有一定的区别。
它们通常是水生生物,包括单细胞藻类和多细胞藻类。
藻类通过自养作用,利用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碳源转化为有机物,并产生氧气。
藻类在光合作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提供了基础。
3. 分类根据细胞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绿藻:是一类包括多种多细胞和单细胞藻类的统称,其细胞内含有绿色素,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中。
- 褐藻:是一类多细胞藻类,其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c,主要生活在海洋中。
- 红藻:是一类多细胞藻类,其细胞内主要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d,主要生活在海洋中。
- 金藻: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其细胞内主要含有叶绿素c和类胡萝卜素,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中。
- 硅藻: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其细胞壁主要由二氧化硅组成,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中。
4. 生活方式藻类的生活方式可以分为浮游生活和附着生活两种形式: ### 4.1 浮游生活浮游藻类是指生活在水体中,受水流或气流的影响而漂浮的藻类。
它们通过自身运动或被水流带动来实现寻找养分和生存的目的。
浮游生活的藻类遍布于淡水和海洋中,对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和食物链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 4.2 附着生活附着藻类是指在水体中生活的藻类通过附着在其他物体(例如岩石、植物等)上,而保持位置稳定的生活方式。
附着藻类通常形成藻菌群落,通过共生关系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5. 藻类的重要性藻类在地球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 5.1 环境保护藻类在生态系统中参与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通过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地球上维持氧气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其通过光合作用还能帮助减少环境中的污染物。
第二章藻类概述植物界-进化系统:低等植物(lower plant):又称叶状体植物细菌、藻类、黏菌、真菌、地衣高等植物(higher plant):又称茎叶体植物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生活环境: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水生植物(hydrophyte)包括从低等的细菌、藻类到高等的种子植物一、藻类主要特征1、藻类是低等植物,分布广,绝大多数生活于水中。
2、个体大小相差悬殊,小球藻3-4μm ,巨藻长60m。
3、具叶绿素chlorophy1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生物autotrophic plant。
4、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叶状体植物。
5、繁殖器官简单,以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无胚,又叫孢子植物spore plant。
总之,藻类是无胚而具叶绿素的自养叶状体孢子植物。
二、形态构造藻类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多角形、三角形、圆筒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棒形、弓形、新月形等。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后者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化产物等。
1.细胞壁细胞壁的有、无,化学成分和构造,各门类不尽相同裸藻、隐藻,少数甲藻和金藻无细胞壁绿藻门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pectin)组成硅藻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红藻、褐藻等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藻胶phycoeolloid无细胞壁的种类有以下几种类型:(1)体全裸露,表层不特化为周质体(Perplast,也叫表质),细胞可变形。
(2)藻体表层特化成为坚韧有弹性的周质体,藻体形态较稳定。
周质体表面平滑或具纵走条纹或具螺旋绕转的隆起,或附有硅质或钙质小板,有的硅质板上还有刺。
(3)某些藻类还具特殊的细胞壁状的构造——囊壳(Iorica)。
囊壳中常有钙或铁化合物的沉积,呈黄色、棕色甚至棕红色。
囊壳的形状、开孔、附属物(如棘、刺、疣状突起等)在分类上,尤其在属、种的鉴定甚至分科鉴定上具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