竣工结算审计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4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案例例题某公司在进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时,遇到了以下案例例题:公司在2019年开展了一项名为“XX工程”的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1亿人民币。
项目建设过程中,公司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项目成本超支,需要对项目的竣工决算进行审计。
首先,审计人员需要对项目的预算和实际支出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项目的预算为8000万元,实际支出为1.2亿元,超支了4000万元。
审计人员需要分析超支的原因,是否是由于预算编制不合理,还是由于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额外的支出。
其次,审计人员需要对项目的成本构成进行分析。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成本、建筑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租赁成本等。
审计人员需要分析各项成本的占比,是否存在成本分配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了项目的成本超支。
另外,审计人员还需要对项目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核对。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项目的收入为8000万元,支出为1.2亿元,存在收支不平衡的情况。
审计人员需要查明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是否是由于项目收入计算不准确,还是由于支出管理不当导致的。
最后,审计人员需要对项目的财务数据进行核对和汇总。
审计人员需要对项目的资产、负债、利润等财务数据进行审计,确保项目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人员还需要对项目的财务报表进行编制,向公司提供审计报告,指出项目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公司在进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时,需要对项目的预算和实际支出、成本构成、收入支出、财务数据等方面进行综合审计,确保项目的竣工决算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通过审计,公司可以及时发现项目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保障公司的经济利益。
工程结算审计案例(审计)工程结算审计案例(审计)【案例简介】该主体工程为砖混结构住宅楼,实际建成建筑面积为14300平方米,包括土建、水、暖、电等工程。
配套设备用房为地下一层479平方米。
送审工程结算造价不仅包括上级批复的工程建设费用,而且包括该住宅楼工程户外配套工程所发生的费用。
【案例分析】1. 审计思路和流程分析。
主体工程采取邀请招标。
工程招标计价方式采取综合单价法,按(2004)《陕西省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计价。
按照工程量清单招标原则——综合单价固定不变原则,工程结算造价原则上等于工程竣工图工程量乘以综合单价加上措施项目费及其他项目费用和规费、税金。
但经过审前发放审计调查工作记录了解到,该工程在招标时,斜屋面钢结构屋顶尚未出具正式施工图,招标采取的是暂定价,且在基础地基处理过程中发生较大设计变更,由桩基础变更为大开挖基础,因此招标中标报价中的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不能完全适应工程竣工结算造价的计算。
经过审前调查及审计思路分析,确定了以合同为基础。
进行合同价调整、变更签证造价审核、施工单位投标价与建设单位现场认价价差审核、甲供材料费用调整、前期油库拆除费用审核、代缴城建稽查费审核,从而审核认定工程结算造价的审计思路和审计流程。
这一审计思路流程的审计工作量。
相对要少得多,且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相对要单纯和简单得多,对于不是从事土建工程专业的审计人员,也相对要容易人手得多。
2.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情况分析。
由于本审计项目是对施工承包单位工程结算造价的审计。
而不是工程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故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侧重于对工程结算造价的审计程序的设置,即重审价。
而对于工程管理过程的审计则侧重于围绕有关工程结算造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审计程序的设置。
比如对影响工程结算造价的招标过程、工程资金渠道及其资金到位和资金缺口情况的审计。
此外,为了让管理层全面了解工程情况,对于工程前期管理及其工程投资计划批复情况、工程竣工决算造价构成情况、概算执行情况以及工程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和薄弱环节也相应设置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工程结算审计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工程结算审计是对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活动,对于保障工程投资效益、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工程结算审计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工程概况本案例所涉及的工程项目为_____,位于_____,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该项目主要包括_____等工程内容,合同工期为_____天,合同价款为_____元。
三、审计过程及发现的问题(一)工程量计算方面1、多计工程量在土方工程中,施工单位申报的土方开挖量比实际开挖量多出_____立方米,经审计人员现场勘查和对比施工图纸,发现施工单位在计算土方量时未扣除基础和垫层所占体积,导致多计工程量。
2、重复计算工程量在砌体工程中,施工单位将部分已经包含在主体结构中的砌体工程量重复计算,如构造柱处的砌体,造成工程量虚增。
(二)工程计价方面1、高套定额在装饰装修工程中,施工单位套用了较高档次的装饰定额,而实际施工所用材料和工艺未达到相应标准,导致工程费用增加。
2、材料价格调整不合理对于主要材料的价格调整,施工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的调价方式进行计算,而是采用了市场高价,使得材料费用超出合理范围。
(三)工程变更及签证方面1、变更手续不齐全部分工程变更只有口头通知,未办理正式的变更审批手续,导致变更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难以确认。
2、签证内容不清晰一些签证单上的描述含糊不清,无法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如“因现场条件变化增加工作量”,但未具体说明增加的工作内容和数量。
(四)费用计取方面1、措施费计取不当施工单位在结算时计取了超出实际发生的措施费,如临时设施费、垂直运输费等,且未提供相应的计算依据。
2、规费和税金计算错误施工单位在计算规费和税金时,未按照规定的费率标准执行,导致费用计算不准确。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一)施工单位方面1、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故意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虚报材料价格等,以增加工程结算金额。
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真实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某大学新建图书馆工程,建筑总面积约32600平方米。
竣工结算工作包括基坑支护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屋面工程、电气工程、弱电工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工程等。
工程项目于2012年7月进行公开招投标,2012年10月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2012年12月开工,2015年12月竣工,竣工验收评定质量等级为合格。
2017年5月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将初步审核的施工单位结算送审资料报学校审计处进行竣工结算审计。
二、审计过程及方法(一)结算资料认真核1.首看材料先评估。
学校基建管理部门结算送审函显示本工程合同价为14,082.75万元(其中暂列金559.29万元),结算送审价为17,778.08万元。
审计人员第一反应是扣除暂列金后实际合同价为13,523.46万元,结算送审价超出实际合同价4254.62万元,超出31.46%。
造价超出这么多是什么原因?是施工单位大量虚报还是合同外发生了较多变更、新增和签证等项目?带着疑问,审计人员向基建管理部门初步了解情况,基建管理部门答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虽然有变更、新增和签证等项目,但不可能增加这么多造价,并表示在初步审核施工单位结算资料时,就施工单位结算送审价太高提醒过施工单位重新复核结算书,但施工单位仍坚持这样报送。
2.确定审计思路与方法。
审计组决定,除采用全面审查法对造价进行审计外,对比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和结算送审价,找出差异,重点审查变更、新增、漏项、签证、工程量较大和造价较大等分部分项工程。
主要审查结算编制依据是否准确;审查结算方式是否正确;审查套用定额是否准确,是否存在高估冒算;审查取费标准是否准确;审查设计变更、签证内容是否真实,手续是否齐全;审查其工程量是否准确等。
3.审查结算送审资料。
审计人员全面审查结算书、施工合同、补充协议书、中标通知书、工程招标图、施工图、竣工图、现场签证单、设计变更单、工程联系单、工程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及答疑及其他工程结算资料。
综合方法核减工程造价——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案例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即是通过对竣工项目的结算情况进行审计,以确认建设项目全部投资支出、建设资金来源、建设资金结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竣工结算审计的目标是保障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客观评价投资效益,促进总结建设经验,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
关键词:工程量工程造价结算审计2010年3月,某高校委托审计事务所对其高校实验楼工程进行竣工结算审计。
在审计中,发现该工程竣工结算中存在较严重的高估冒算、高套定额、虚列工程量等问题,通过细心比对、谨慎审查,从而核减工程造价440万元。
1 存在的问题审计人员进校之后,按照惯例首先对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竣工图、设计变更文件以及工程结算书等资料进行了详细审查,发现此项目存在很多疑点。
结算书中土石方工程253.3万元,全部执行石方定额,工程量如此之大,其中是否存在虚假计量工程量的情况?另外结算书中人工费的调整额高达108万元,结算中是否存在无依据调整人工费的现象?结算书中的部分子目如大理石台阶、楼梯、地面砖、墙面砖、玻璃幕墙、不锈钢栏杆扶手、卷帘门、防火门、铝塑板、外墙涂料等从工程外观上看,有些子目没有做,有些子目工程数量也与实际不符。
为什么定额子目的工程量比实际工程量要大呢?是否多计了工程量?设计变更签证28~55号签证工程73万元中明显存在重复计算工程量的现象。
价差表一般情况下有调增有调减,而结算书中的价差表全部是调增,且数额较大,这是否说明存在高估冒算的现象?该结算书列有材料价差148万元等等,这些均问题使审计人员产生了疑问:原结算造价的计算是否有据可循呢?2 审计的重点本次审计的目的是协助建设单位核定该工程的实际造价。
在审计前经调查了解到该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的管理缺乏经验,对工程造价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该工程签证手续不全、竣工资料缺漏较多,编制的工程结算也大多存在高估冒算等问题,结算金额的可信度较低。
竣工结算审计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介绍本次竣工结算审计案例分析涉及一家建造公司的竣工结算审计工作。
该建造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主要从事房屋建造工程和市政工程的施工。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合规性,该公司决定对竣工结算进行审计,以核实结算金额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审计目的和范围1. 审计目的:本次审计的目的是核实竣工结算金额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结算金额与工程实际完成情况相符,并发现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或者风险。
2. 审计范围:本次审计的范围包括该建造公司近期完成的房屋建造工程和市政工程的竣工结算,涵盖工程量计算、工程款支付、合同履约情况等方面。
三、审计方法和步骤1. 审计方法:本次审计采用综合性审计方法,结合文件审查、现场检查和核实数据等方式进行。
2. 审计步骤:a. 确定审计对象:确定需要审计的竣工结算项目,并获取相关资料。
b. 文件审查:对竣工结算相关的合同、工程量清单、支付凭证等文件进行审查,核对结算金额的计算依据和支付情况。
c. 现场检查:对部份工程进行现场检查,核实工程实际完成情况和结算金额的准确性。
d. 数据核实:核实竣工结算涉及的各项数据,包括工程量计算、工程款支付、合同履约情况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e. 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编制详细的审计报告,包括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等。
四、审计发现和问题分析1. 工程量计算问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部份工程量计算存在不许确或者不规范的情况,导致竣工结算金额与实际完成情况不符。
2. 工程款支付问题:部份工程款支付未按照合同约定的进度和条件进行,存在超前支付或者拖欠支付的情况。
3. 合同履约问题:部份工程存在合同履约问题,如工期延误、工程质量不达标等,影响了竣工结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五、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1. 加强工程量计算管理:建议建立规范的工程量计算制度,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加强工程款支付管理:建议建立严格的工程款支付审核机制,确保按照合同约定的进度和条件进行支付。
竣工决算审计案例话说有这么一个学校的建设工程,那可是个大项目。
从最初规划盖几栋教学楼、一个大操场,到最后竣工,大家都盼着能早点看到新学校的模样。
工程竣工了,就该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啦。
这时候呢,审计人员就像一群侦探一样进场了。
一、工程计量的“小九九”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工程计量。
施工方报上来的教学楼建筑面积,看起来就有点可疑。
审计人员拿着图纸,在教学楼里里里外外测量。
施工方在计算走廊面积的时候,把一些应该算一半面积的地方,全算成了全面积,就想多要点钱呗。
比如说那个连通两栋楼的回廊,按规定是有计算规则的,他们却耍小聪明。
审计人员就拿着测量工具,一点点重新核算,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最后把多算的面积都给找了出来,这一项就减少了不少不合理的造价。
二、材料价格的“过山车”再说说材料价格。
施工方提供的材料清单里,有些材料价格高得离谱。
比如说瓷砖,他们报的价格比市场上同品质的瓷砖贵了好多。
审计人员就开始调查,去市场上找供应商询价,还查看了当时工程采购材料的合同和发票。
结果发现,施工方是从一个关联企业采购的材料,故意抬高了价格。
就好比你去买菜,明明旁边小摊儿便宜又新鲜,他非得去那个贵的亲戚家买菜,还想按高价算到工程成本里。
审计人员把合理的市场价格算进去后,又省了一大笔钱。
三、变更签证的“真假美猴王”变更签证这个环节也是“暗藏玄机”。
有一些变更签证看起来很奇怪,像是突然冒出来的。
审计人员深入调查后发现,有些变更签证是施工方为了弥补自己预算失误而伪造的。
比如说,有一个关于教室内部电路改造的变更签证,说是因为设计不合理需要重新布线。
但审计人员查看了原始设计图纸和施工记录,发现根本不需要这样的改造。
施工方就是想多弄点钱,伪造了这个签证。
这就好比孙悟空遇到了假悟空,审计人员这个真悟空一眼就看穿了,把假的变更签证剔除,又避免了一笔不必要的支出。
经过审计人员这么一番仔细的审查,这个学校建设工程的竣工决算就变得合理准确了。
原本虚高的工程造价被砍了下来,节省了不少资金,这些钱就可以用到学校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啦,像多买些教学设备之类的。
工程竣工结算争议问题案例分析摘要:本文以某市政道路排水桥涵工程为背景,分析了竣工结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建议关键词:结算争议分析【案例背景L某市政工程道路全长830米,道路路幅宽25米,于道路两侧分设雨水管道2道、污水管道1道;本工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工程合同总价为1524. 26万元,送审工程总价为2019. 67万元;根据合同约定本工程采用固定价合同,即中标价为合同价,除约定的风险范围之外,本工程结算将按中标价执行,发承包双方都不作调整,除根据实际情况达成的协议和经发包方同意的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量除外;【争议焦点】:由于市政工程战线较长,且沿线障碍物众多,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标外的工作内容,但由于建设各方对合同、造价知识认知存在差异,因此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因此在竣工结算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争议问题,就本工程中出现的主要争议问题作如下归纳总结:1 •井点降水费用:根据合同约定井点降水根据实际施工需要,由承包人先报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和发包人认可后实施,其数量按实进行结算;而施工单位对该项费用并未按此条款进行计量,而是在工程签证中仅注明采用该工程延伸段标底中采用的降水方案及使用周期,并未就按申报的施工方案以及现场实际发生的情况来进行计量,因此就工程量的问题产生分歧;2.关于道路路基处理工程量的计算: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木工程道路路基均采用灰土换填,原标底均按要求将该工程量全部计入,但在审计过程中通过对竣工资料的查证,部分路段并未按要求进行实施,因此对该项工程量进行了调整,施工方坚持认为该工程量为标内工程量,在设计未发生变更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调整;3.原有道路拆除定额子目的套用存在争议:原标底中拆除碗路面厚度为10cm,定额套用为人工拆除,而实际施工过程中碗路面厚度为22cm,且而积为7422m2,为大面积拆除,就定额套用问题产生争议;4.排水管道土方工程量偏差问题:由于排水管道发生较大变更,因此对排水工程土方工程量按竣工图纸进行了重新计算,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对于土方工程量只是进行了清单工程量的计算并对原标内工程量进行了调整,本身计算没有任何问题,但与标底偏差较大,因此施工单位坚决不予认可;【问题分析及处理】:鉴于上述问题的岀现,我们在会同建设单位、审计局等各方与施工单位进行了数次的沟通,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1•对井点降水费用问题:我们在审核过程中对排水管道井点降水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施工单位中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考虑,施工方案中北侧雨水管道考虑双排井点, 南侧雨污同槽管道由于间距较小(2.5m),故考虑采用同槽开挖,采用双排井点,局部污水管道挖深较深地段采用多级井点。
《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实务与经典案例》一、概述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竣工决算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最终成本,也关系到相关各方的利益。
竣工决算审计实务与经典案例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全面的探讨。
二、竣工决算审计实务1.竣工决算审计的定义及意义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对建设工程项目在竣工时通过编制资产核算账簿和会计报表,计算工程造价,最终形成的竣工决算报告进行审计的一种特殊审计活动。
其主要意义在于核实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保障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合规性。
2.竣工决算审计的程序和方法竣工决算审计的程序包括审前准备、审计程序设计、内部控制评价、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等环节。
在方法上,审计人员应采用实地勘察、文件资料审查、询问当事人等手段进行审计。
3.竣工决算审计中的重点和难点竣工决算审计中的重点主要在于对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量取费、工程变更等方面进行审计。
而审计中的难点则在于如何判定各方责任、如何处理工程量与工程变更的关系等方面。
三、经典案例分析1.某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案例分析该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但在竣工决算审计过程中发现了工程量取费方面存在问题,审计人员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工程量并未按实际情况计算,最终导致了总造价的偏差。
通过审计,相关责任人被追究了责任,项目最终得到合理的决算结果。
2.某高铁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案例分析在该项目中,审计人员发现了部分工程进度与质量问题,导致了工程造价的偏差。
经过审计,责任人被追究,相关问题得到了解决,项目最终取得了合理的竣工决算结果。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竣工决算审计实务与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竣工决算审计准则的理解,做好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合规性和经济合理性。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竣工决算审计是一项繁重而又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项目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相关各方的利益。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区一住宅小区项目,由甲公司负责施工,乙公司负责监理。
该项目于2018年5月开工,2019年12月竣工。
合同总造价为1.2亿元,其中包含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水电安装、园林绿化等工程内容。
项目施工过程中,双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了工程进度款支付,但在工程竣工后,双方对工程结算产生了争议。
二、争议焦点1. 工程量计量问题:甲公司认为部分工程量计量存在误差,导致结算价低于实际成本;乙公司则认为计量结果准确,不存在误差。
2.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费用计算问题:甲公司认为部分费用计算存在争议,如人工费按照合同约定计算,但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人工资高于合同约定;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也存在类似问题。
3. 工程变更及签证问题:甲公司认为部分工程变更及签证未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导致结算价偏低;乙公司则认为变更及签证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应纳入结算。
三、案例分析1. 工程量计量问题:经核查,部分工程量计量确实存在误差,但误差幅度在合理范围内,不影响整体结算结果。
2.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费用计算问题:经核查,部分工人工资高于合同约定,但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人确实从事了高难度、高风险的工作,甲公司可按实际情况调整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计算符合合同约定,不存在争议。
3. 工程变更及签证问题:经核查,部分工程变更及签证未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但根据实际情况,变更及签证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应纳入结算。
四、解决争议的措施1. 双方协商:甲、乙公司就争议问题进行协商,尽量达成一致意见。
2. 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鉴定:如协商不成,可请具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争议问题进行鉴定。
3. 依法提起诉讼:如鉴定结果仍存在争议,甲、乙公司可依法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裁决。
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中,双方在工程施工结算过程中产生了争议,主要原因是工程量计量、费用计算和工程变更及签证等方面存在争议。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工程量计量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不影响整体结算结果。
某建设项目外立面修缮、装修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案例分析摘要:竣工结算是在工程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方法与规定,对原合同造价进行相应的调整,编制确定工程实际造价并作为最终工程价款的经济文件。
本文以某建设项目外立面修缮、装修工程竣工结算案例为背景,总结工程竣工结算编制审核依据、审核方法及程序,并就该项目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造价审计人员和建设单位在后续工作当中,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竣工结算;合同造价;审核方法;程序一、项目背景该项目为某建设项目外立面修缮、装修工程,其工作内容主要为外立面维修。
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取施工单位。
合同约定施工工期为45日历天,质量标准为合格,固定单价合同。
该项目送审总造价为539560元,审核定案总造价为468118元,净核减造价为71442元,核减率为13.24%。
二、审核依据1、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2、项目概算批复文件(含概算投资);3、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开竣工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地勘报告、地基验槽记录、图纸会审纪要、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影响工程造价的会议纪要、工程洽商单、联系单、现场签证单等相关资料;4、送审的竣工结算书;5、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合同指定的定额以及省市的相关规定;6、现场勘查实测实量资料。
三、审核方法及程序1、审核方法该项目采用全面审查法,即根据送审资料并结合现场勘查获得的实测实量数据,计算所有分部分项的工程量,按实结算。
对设计变更、工程洽商、联系单等内容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量和价的全面审核。
2、审核程序1)整理、熟悉、甄别、登记送审资料,编制评审方案梳理建设单位的送审资料,并按类别进行归类整理汇总。
识别出能够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重点资料。
如本项目送审资料划分为项目前期资料(设计概算、可研批复、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地质勘察报告等),施工过程资料(开竣工报告、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地基验槽记录、设计变更、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分项检验批等质量验收记录、与经济相关的工程洽商单、联系单、会议纪要等),送审的竣工结算书、竣工图纸等。
现代经济信息竣工结算审计促进改善工程管理案例分析于 平 北京大学审计室摘要:竣工结算审计是审计人员的传统本领,审核工程量和工程造价能实实在在节约工程经费。
相对投资控制、设计、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部分审计人员习惯性的把竣工结算等同于核量核价,局限在单个工程造价核对的框架中,未能从促进改善工程管理的高度认识结算工作,错失了对工程管理内控缺陷的观察机会,审计资源未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从结算审计案例出发,总结了结算阶段对工程管理内控观察的切入点,为持续改善工程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竣工结算审计;工程管理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190-02一、结算审计的作用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划分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财务决算五个阶段。
施工方报送竣工结算,经工程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送结算审计。
结算造价包括了合同部分和变更洽商部分,结算资料对应工程项目实务形态,是建设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道关口。
在结算阶段,审计人员可以对投资控制、设计、招标、施工管理等各阶段工程管理情况进行观察,在核对工程量、核对工程造价同时,发现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不足,通过反馈跟进,促进工程管理绩效提升、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结算审计案例分析(一)案例一,结算审计发现招标管理中的不足审计部门收到某工程管理部门送审的某大楼移树项目结算。
项目内容包括楼宇附近银杏、桧柏等苗木挖掘、移栽、养护等。
合同金额51.27万元。
工程质量标准为95%苗木成活。
本工程采用招标方式,合同形式为固定总价合同,结算金额51.27万元,无洽商变更。
审计人员确定了确定移植数量、移植技术、移植价格这一思路。
移植数量方面,建设方确认了各类树种移植数量。
移植技术方面,结算书中出现了木箱、土球两种移植方式,木箱移植的价格远高于土球移植,以胸径20-40间的大树为例,移植方式对直接费的影响比例为57%,对移植价格有决定性影响。
竣工结算审计案例分析一、项目背景某研究所科研试验配套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8968.95m2,其中车间3896.57m2,框架2层,其它综合楼5077.75m2,五层,建筑高度19.8米,桩基础,包含科研、试验、联调、库房、办公等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室内外装饰(不含室内橡胶地板、外墙铝合金玻璃幕墙及塑钢窗)、给排水系统,不含电气及塑钢窗工程。
合同包干价11,262,000.00元,建设时间为:2008年05月-2009年03月,本项目结算审核结果为:总造价14,440,443.14元(含合同包干价),变更增加3,178,443.14元。
二、案例分析(一)审计过程1、整理送审资料对建设单位的送审资料进行整理,备齐审计依据。
本项目收集整理了以下资料: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图纸会审记录、施工单位投标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预应力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变更通知单、现场签证单、工作联系函、施工图及竣工图,开、竣工报告、桩基检测报告及验收记录、施工日志、地基验槽记录及其他与造价有关的文件。
2、熟悉并甄别送审资料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对上述送审资料进行熟悉,然后进行甄别,初步判断哪些资料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对此类资料重点分析与审核,对与造价无关的资料如:预应力工程施工方案,开、竣工报告(建设单位明确表示不追究工期延误的责任),作为备查资料留用。
3、现场踏勘根据上述送审资料及对项目的了解,同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一起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核对实际施工情况与合同包干内容是否相符,并有针对性的拍照取样,填写施工现场勘察记录单,作为审计依据。
4、计算工程量,确定初审造价按照有关法规文件及对本项目掌握的情况和资料进行工程量计算,核实工程内容,重点审核现场签证单及设计变更单的真实性与关联性,从而确定初审结果。
5、核对工程量与施工单位核对工程量,对无争议的项目双方填写工程量核实记录单,对有争议及依据不充分的项目,尤其是现场签证单,组织参与本项目的各个单位如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单位现场负责人等以协调会的形式进行沟通与核实,又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充资料。
某酒店安装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案例【案例背景】某酒店安装工程,地上15层,地下1层。
该工程以明标暗投方式进行邀请招标,由投标单位确定让利幅度,以暂估价方式签订合同。
合同约定结算方式为:采用可调价格合同,以标底作为计算依据,采用《江苏省安装工程计价表》(2004)计价,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变更签证以业主确认的流程办理书面手续)按照标底的取费和合同规定的让利幅度同比例下浮。
合同约定工程质量为市优质工程。
【争议焦点】问题1:甲供设备材料保管费,合同约定由甲方采购的设备材料按 1.5%收取保管费、施工现场运杂费,结算时我方审核人员按甲方提供的设备材料价格计取费用,承包方认为甲方提供的价格偏底,应按造价信息中的价格为基础计取费用。
问题2:安全文明施工费,合同约定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市有关规定执行,结算时我方审核人员要求承包方提供安全文明施工费核定单,但承包方未提供安装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核定单,承包方以土建工程已计取安全文明施工费为理由认为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是同时进行的,土建工程已计取,安装工程也应计取。
问题3:市优质工程奖励费,合同约定工程质量为市优质工程,我方审核人员在向发包方了解工程情况时,发包方提出承包方质量未达到优质工程条件,当时在为承包方审报优质工程资料时提供证明材料是因为配合承包方提升资质,故对市优工程奖励不予承认。
承包方提供了有权单位颁发的优质工程证明,要求给予奖励。
问题4:送配电装置系统调试费,承包方对承包安装的电气工程要求计取送配电装置系统调试费,结算时我方审核人员认为按照定额相关规定及解释,在电气工程中有需要调试的元件才可计取相应的调试费,要求承包商提供相关的资料方可计取。
问题5:安装辅材,该工程承包方式约定为包工包料,设备及部分主材甲供,部分主材由发包方定价,其余主材及安装辅材由承包方提供。
在结算审核时,我方审核人员发现发承包双方对此分歧较大,发包方提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因各种原因,所有材料都改变为由发包方提供,并提供了由承包方签字的领料单,在结算时,除发包方书面确认的由承包方提供的材料外,其余主材及辅材均应扣除。
某综合大楼工程竣工结算审核的分析及反思摘要: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控制投资成本的关键,而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及时纠正存在的错误及问题,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程序及手段,本文就某综合楼工程实例竣工结算审核进行分析、反思及总结。
关键词:工程造价;竣工结算;合同管理;现场签证;一、工程案例背景某公司综合大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7980㎡,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地下2层,面积9719㎡,地上5层,面积18261㎡,建筑高度:20.8M,主要用于行政办公,包括行政办公用房、地下车库、多功能会议室及附属功能用房等。
采用公开招标,招标内容为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施工。
承包方式为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质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综合单价包干、项目措施费包干。
2010年10月21日开工,工期322天。
招标控制价为107032194.73元,中标价为93412632.86元,竣工结算价为97435123.78元。
二、工程案例竣工结算分析在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以《2008工程量清单规范》、广东省计价文件、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投标文件及答疑、竣工图纸、签证单等为主要审核依据,经过认真细致的检查、复核,分析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结算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签证工作内容已包含在相应项目的综合单价内竣工结算审核中发现在施工现场签证资料中,现场施工监理认可挖基础土方增加了支护挡土板内容。
施工单位送审竣工结算时按照签证内容另增加了支护挡土板项目的费用。
审核人员认为,工程量清单中已有挖基础土方清单,按照《2008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挖基础土方工程量计算规则为“按照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其工作内容包括:排地表水、土方开挖、挡土板的支拆、基地钎探、场内运输。
审核意见为挖基础土方中的工作面、支护挡土板是施工单位投标报价时自行考虑的施工措施,已包含在投标所报的综合单价,竣工结算时不应再另行调整或增加费用。
竣工结算审计案例分析一、项目背景某研究所科研试验配套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8968.95m2,其中车间3896.57m2,框架2层,其它综合楼5077.75m2,五层,建筑高度19.8米,桩基础,包含科研、试验、联调、库房、办公等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室内外装饰(不含室内橡胶地板、外墙铝合金玻璃幕墙及塑钢窗)、给排水系统,不含电气及塑钢窗工程。
合同包干价11,262,000.00元,建设时间为:2008年05月-2009年03月,本项目结算审核结果为:总造价14,440,443.14元(含合同包干价),变更增加3,178,443.14元。
二、案例分析(一)审计过程1、整理送审资料对建设单位的送审资料进行整理,备齐审计依据。
本项目收集整理了以下资料: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文件、图纸会审记录、施工单位投标文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预应力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变更通知单、现场签证单、工作联系函、施工图及竣工图,开、竣工报告、桩基检测报告及验收记录、施工日志、地基验槽记录及其他与造价有关的文件。
2、熟悉并甄别送审资料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对上述送审资料进行熟悉,然后进行甄别,初步判断哪些资料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对此类资料重点分析与审核,对与造价无关的资料如:预应力工程施工方案,开、竣工报告(建设单位明确表示不追究工期延误的责任),作为备查资料留用。
3、现场踏勘根据上述送审资料及对项目的了解,同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一起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核对实际施工情况与合同包干内容是否相符,并有针对性的拍照取样,填写施工现场勘察记录单,作为审计依据。
4、计算工程量,确定初审造价按照有关法规文件及对本项目掌握的情况和资料进行工程量计算,核实工程内容,重点审核现场签证单及设计变更单的真实性与关联性,从而确定初审结果。
5、核对工程量与施工单位核对工程量,对无争议的项目双方填写工程量核实记录单,对有争议及依据不充分的项目,尤其是现场签证单,组织参与本项目的各个单位如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单位现场负责人等以协调会的形式进行沟通与核实,又以书面形式通知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充资料。
本项目在审核过程中补充了桩基检测报告、地基验槽记录、施工日志等,同时召开协调会四次,有争议项目的工程量解决后再次填写工程量核实记录单。
6、确定工程审定价根据已核对的工程量,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办法进行工程结算造价的确定,对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调整工程价款,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参照类似价格调整工程合同价款,对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采取与合同包干价中相同取费费率标准进行重新组价,并在双方认可的结算书上签字形成初审结果。
7、形成审核结果将初审结果报建设单位复核,同时填写“建设工程造价内审确认表”。
对建设单位及内部复核的意见进行调整与修改,最终形成审核成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三方在“建筑工程造价编审确认表”上签字盖章,并出具咨询报告。
(二)审计发现1、通过现场踏勘发现合同包干价内有部分工程内容未按图纸施工,即未按包干内容执行,如:室外坡道外栏杆、卫生间纸盒及烘手器等;2、合同第六、23.2(1)条约定合同价款的风险范围包括“……工程量清单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数量与施工图误差在10%以内……”,针对此条施工单位不主张标底多算的扣减,只主张少算的增加。
而且合同没有约定漏项和错算的计算方式;3、投标报价与结算报价计价方式不统一,投标报价按清单计价,而合同约定合同外变更及签证按定额计价;4、施工过程中随意变化太多,如砌体砌了拆,拆了砌又没有相应的记录或是签证,竣工图与施工图室内部分未施工的墙体是先砌后拆除还是原本就没有施工,无法确认。
三、审计评析通过对本项目的结算审核分析.发现建设单位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相当到位。
比如:1、在合同中约定了变更工程的人工及主材价差计取综合费(见合同第六、23.2(1)条),为审核工作减少了争议与分歧;2、在合同中约定了材料价差变化的处理原则(见合同第六、23.3条),使审核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3、现场签证及联系函建设单位代表签字比较灵活但不失原则;4、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在整个审核过程中的立场分明,从而保证了审核工作的公平、公正与合理。
四、审计建议本项目从造价的角度看,合同外增加比例为合同价的28.22%,远远大于常规的5%-10%,分析原因并总结体会与建议如下,供建设单位及同行参考:(一)招投标阶段1、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给施工单位减少索赔机会工程量清单是所有投标人投标报价最重要的依据,其项目特征的描述与数量的准确直接影响本项目的投标报价,也是影响合同价的最基本因素。
本项目合同第六、23.2(1)条约定合同价款风险范围包括“……工程量清单中的分部分项工程数量与施工图误差在10%以内……”,而本工程工程量清单存在严重的漏项和工程量错误,主要表现在桩基础的钢筋笼(漏项)及预应力钢筋工程量(错误),仅预应力钢筋工程在结算时就增加了23.18万元。
针对此种问题,建议建设单位先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核,可以是两家咨询公司背对背的计算后再进行核对.以最大程度保证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包括工程量及项目特征的描述),然后再对招标控制价(拦标价或标底价)进行审核,可以把造价控制在招投标阶段,同时杜绝施工单位不平衡报价。
也减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索赔的机会,从而保证合同价或综合单价真正意义上的包干。
2、对大宗材料(尤其是装饰及安装材料)指定品牌、档次或价格,不给施工单位创造增加造价的条件本项目在招标阶段没有对装饰及安装材料指定品牌、档次或暂定价,但在施工过程中才确定了很多装饰材料及安装材料的价格,这些价格比方施工单位投标时的价格高出许多,仅此项费用约增加50.60万元,占合同外增加费用的15.92%,是本次结算增加费用比例较大的。
为此建议建设单位在招投标阶段指定装饰材料的品牌、规格或是档次,可以提供三个以上的品牌供投标单位自行选择,在施工过程中只要能满足投标时的档次要求,品牌、规格与投标时一致,就可以合理控制合同外的增加费用。
3、对施工单位的投标报价进行清标。
不给施工单位留下增加合同外费用的伏笔本项目的屋面工程(Ⅱ级防水)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上很清楚,有砂浆找平层、聚氨脂隔气层、2厚双面及1.5厚单面自粘橡胶沥青卷材防水层(Ⅱ级防水)、陶粒找坡层、40厚聚苯乙烯保温层、屋面缸砖面层,可施工单位报价仅105元/m 2(综合单价),远远低于武汉市当时的市场价,可以判为低于成本价。
实际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以防水和保温隔热效果更好为由建议建设单位将陶粒找坡层变更成现浇泡沫砼找坡,将双面及单面自粘橡胶沥青卷材防水层变更成三元乙丙橡胶及SBS改性沥青卷材,屋面缸砖改为釉面砖等,最终建设单位同意此变更,由此增加费用35.55万元,占合同外变更增加费用的11.18%;另有因预应力钢筋的工程量严重少算,施工单位采取了不平衡报价将此项目的综合单价报得很高,致使结算时此项目增加费用的比例也很大。
针对此种现象,建议建设单位在施工单位中标后由咨询公司对其投标报价进行“清标”,对不平衡报价或低于成本价的现象要求施工单位作出书面整改或书面澄清,杜绝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以联系函的方式、以建设单位利益为名誉进行建议或变更等来达到低价进高价出的目的。
(二)签订合同阶段施工合同条款的字斟句酌对项目结算造价的增加与否起着关键作用。
本项目合同第六、23.2(1)条约定“……设计变更等按实际发生工程量乘以定额直接费(含主材及人工费调整差值)后另取10%综合费……”,仅此一条就有三个问题给结算带来相当大的难度:1、此条款针对的内容仅仅是设计变更的计价方式,但没有对合同外的内容进行约定,尤其是室外工程如外网、道路项目没有约定。
在结算时施工单位认为室外工程不属于设计变更则要求按市政工程计算,且应脱离合同另外计取各项费用。
但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此类室外工程如外网、道路等是附属于主体工程的,主体工程的合同条款对此类室外工程照样适用,虽然最终这样结算了,但给结算带来了多次协调、沟通,还使合同外费用增加比例加大。
本项目增加费用53.94万元,占合同外增加费用的16.97%。
建议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时把“设计变更”改为“合同外增加项目”,这样就避免了争议,并对室外工程设置预留金,使合同外增加费用占的比例控制在常规中;2、此条款约定了主材及人工费允许调整差值即价差,但调整差值的标准没有约定,是参照原投标时的价格还是参照变更当期的市场价还是信息价,施工单位抓住这个漏洞,要求按当年信息价的最高一期执行,最终审定价参照了施工合同的通用条款第八条第31.1条,即合同中已有或适用或类似的价格,则按已有或参照类似价格执行,没有的则按当期信息价执行;3、计价方式有误,使变更增减的标准不统一。
本项目招投标时采用清单计价,而本条款为定额计价。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第九条规定“建设工程计价方式可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或定额计价办法,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但两种计价办法不能在同一工程项目中混合使用”。
针对此类合同文字问题建议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字斟句酌并咨询专业公司,让咨询公司对此合同从造价专业的角度对合同条款尤其是专用条款进行仔细推敲与斟酌,不为结算留隐患。
从而规避争议、歧义与风险。
(三)施工阶段1、办理签证资料时说清事实,标明时间,为结算争取有力的依据。
现场签证是证明施工过程和实事,但并不是每一份签证都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要分清是哪一方的责任引起的签证,因而签证资料发生的时间就尤其重要。
本项目签证单比较多,但签字资料上没有签注时间,比如:竣工图上有些部位未标注墙体。
而施工图上该部位又有墙体,那么这些部位的墙体是先砌后拆除还是原本就没有施工,施工单位说先砌后拆的还有口头叫拆除的但都没有相应的资料,这样就得既要算砌墙的费用还要算拆墙的费用,如果是本身就没有施工,则应从原合同中将此部分造价扣除,而签证资料上没有时间进行推敲,虽然最终解决办法只能以现场签证为准.涉及到拆除的就是先砌后拆,没涉及到的就定论为没有施工,但使审核过程变得非常艰难。
对此类问题建议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在签字时把实事说清楚,并签注上时间,涉及到的费用待结算时由专业人员根据签证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应该调整费用。
2、熟悉招投标文件,减少施工过程中签证的发生建设单位现场代表应充分了解并熟悉招投标文件。
招标文件上有一些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要求,尤其是报价方面的要求,投标文件中施工单位可能也会对建设单位进行一些承诺。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会对现场发生的一些情况进行签证申请,如果不熟悉招投标文件,则会签批不应发生费用的签证,结算时就不好再控制费用了,比如本项目中23号签证是施工单位为确保整体工期及安全文明现场达标将钢筋制作区迁移到场外加工而申请的加工转运费,在招标文件第7页第13.10.9条明确了“投标人可先到工地踏勘以充分了解工地位置、情况、道路、存储空间、装卸限制及任何其他足以影响承包价的情况,任何因忽视或误解工地情况而导致的索赔或工期延长申请将不被批准”,因此对施工单位的申请完全可以不签批.但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签字认可了这一申请,还将费用明确(按贰万元包干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