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理数的加减法重难点突破案例

有理数的加减法重难点突破案例

有理数的加减法重难点突破案例
有理数的加减法重难点突破案例

有理数的加减法重难点突破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运算能力.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及应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回顾已学知识)

1.有理数的俩个分类标准是什么?怎么分类?

2.有理数的绝对值代数意义?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

-4与-9;|7|与|-7|;|-3|与0;

-2与|+1|;-|+4|与|-3|.

(二)引入新课

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仍适应吗?(利用类比思想,降低学习难度)

(三)新课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显示课本上例题:

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有必要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分以下三种情况:

1.号两数相加同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

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板书)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再举几个例子说明,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

(-5)+(-3)=-8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归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板书)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

(-4)+(-5)=-( ),…取相同的符号

4+5=9……把绝对值相加

∴ (-4)+(-5)=-9.

2.异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

5+(-5)=0

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

(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5+(-3)=2.

(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3+(-5)=-2.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归纳;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8>5

(-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

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8)+5=-3.

口答练习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

(-4)+7=3(℃)

3.一个数和零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

(3)一个数和零相加.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

(四)例题解析,展示

例1 计算(-3)+(-9).

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

解:(-3)+(-9)=-12.

例2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

(五)巩固练习

1.计算

(1)5+(-22); (2)(-1.3)+(-8)

(3)(-0.9)+1.5; (4)2.7+(-3.5)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这样步步升入突破难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框架图 知识点详列: 1、正数和负数: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有理数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3、数轴: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4、相反数:绝对值相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仍是0. 5、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6、有理数比较大小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有理数的减法 可转化为加法进行,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正-正=正+负;正-负=正+正; 负-正=负+负;负-负=负+正。 (4)有理数的乘法 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③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④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 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ac (5)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典型例题

《有理数的乘方》典型例题 例1 计算: (1)4)3(-;(2)3)8(-;(3)4)3 1(- 分析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直接用乘法来求出各乘方的值. 解 (1).81)3()3()3()3()3(4=-?-?-?-=- (2).512)8()8()8()8(3-=-?-?-=- (3).81 1)31()31()31()31()31(4=-?-?-?-=- 说明:(1)4)3(-不能写成43-或(-3)×4,同理3)8(-和4)3 1(-也不能如此书写;(2)观察该题可以发现负数的乘方,当指数是偶数时其乘方的值为正,当指数为奇数时其乘方的值为负.由此我们在计算负数的乘方时也可以先根据这一规律来确定乘方的符号,再计算正数的乘方. 例2 计算: (1)3)7(--;(2)45.0- 分析 (1)中只要求出3)7(-,就可求出3)7(--; (2)中需注意的是44)5.0(5.0-≠-. 解 (1)3437)7()7(333==--=-- (2)0625.05.04=- 例3 计算12104)25.0(?-的值. 分析 直接求10)25.0(-和124比较麻烦,但细观察可以发现 48476Λ4484476Λ个个12121010104444 25.025.025.0)25.0(???=??==-. 这就提醒我们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就比较容易求出结果了. 解 12104)25.0(?- 1210425.0?= 48476Λ444844476Λ个个1210444 25.025.025.0???????= )44( )425.0()425.0()425.0(10????????=444444844444476Λ个

人教版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单元教学设计 以PowerPoint软件为制作平台,运用多媒体手段,以问题为主线,活动为载体,依据课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力求体现“设计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练习化,练习要点化,要点目标化,目标课标化”的要求,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有一定梯次的递进式活动序列。 二、知识背景分析: 整式的加减这一章内容,隶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结合初一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了用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了从具体的数到比较抽象的整式的过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面,实现了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质的飞跃。然后再引出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及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通过以“所含字母及相同字母指数”是否相同为标准建构同类项的概念,类比小学已有的“同单位量相加减单位不变”和前一章学习“相反数的概念”知识经验探究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等。最后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本章的重点——整式的加减,知识体系井然有序、层层深入、结构分明、重点突出。新教材把整式的乘除运算,后移到八年纪的上册的第15章中去阐述,这样处理比较符合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达到了有效地降低教学难度这一目的,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又不失整个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本章是代数运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和研究方程、不等式的重要工具。此外,加减运算中所蕴含的化归思想,也是后继代数学习的重要思想。因此,本章无论是知识传承,还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 三、学情背景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知识前,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简单的方程思想,巧用类比方法,全程经历有理数概念及运算的学习运用,这是顺利进行本章学习的重要资源,在建构本章知识体系时较为容易,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容易受经验影响,理性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概念建构上容易以偏概全,对诸如“单独一个数或表示数的字母是单项式、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的区别、多项式的项数次数及按序排列、去添带有负号的括号”等容易含混出错,因此,依据《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本章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与关键如下: (一)本章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单项式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3)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 (4)掌握去括号法则,能准确地去括号. (5)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观察、分析、交流、概括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地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

有理数应用题经典30题(教师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有理数应用题专项练习30题(教师版) 组题:秦老师 1.某巡警骑摩托车在一条南北大道上来回巡逻,一天早晨,他从岗亭出发,中午停 留在A处,规定向北方向为正,当天上午连续行驶情况记录如下(单位:千米):+5, ﹣4,+3,﹣7,+4,﹣8,+2,﹣1. (1)A处在岗亭何方?距离岗亭多远? (2)若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a升,这一天上午共耗油多少升? 解:(1)∵+5﹣4+3﹣7+4﹣8+2﹣1=﹣6, 又∵规定向北方向为正,∴A处在岗亭的南方,距离岗亭6千米.(2)∵|+5|+|﹣4|+|+3|+|﹣7|+|+4|+|﹣8|+|+2|+|﹣1|=34, 又∵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a升,∴这一天上午共耗油34a升. 2.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根据要求,圆柱体的内径可以有0.03毫米的误差,抽查5 个零件,超过规定内径的记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检查结果如下:+0.025,﹣0.035, +0.016,﹣0.010,+0.041 (1)指出哪些产品合乎要求? (2)指出合乎要求的产品中哪个质量好一些? 解:(1)第一、三、四个产品符合要求,即(+0.025,+0.016,﹣0.010). (2)其中第四个零件(﹣0.010)误差最小,所以第四个质量好些 3.某奶粉每袋的标准质量为454克,在质量检测中,若超出标准质量2克,记作为 +2克,若质量低于3克以上的,则这袋奶粉为不合格,现在抽取10袋样品进行质量 检测,结果如下(单位:克). 袋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记作﹣2 0 3 ﹣4 ﹣3 ﹣5 +4 +4 ﹣6 ﹣3 (1)这10袋奶粉中有哪几袋不合格? (2)质量最多的是哪袋?它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3)质量最少的是哪袋?它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整式的加减教案.doc

整式的加减教案 【篇一:2.2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3)学会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的观察、思考、类比、探索、交流和反思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类思想,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2)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3)通过知识梳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利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验证结论;运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思维,从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一:暑假里,小明到妈妈的水果店帮忙,妈妈叫他将下面的水果归类上柜。你认为小明该如何做?

(答:我们可以按水果的种类将这些水果分为五类:两个苹果、两个草莓、两串葡萄、三个橙子、三串香蕉。) 问题二:如果将这些水果换成我们前面学过的单项式,你将如何分类?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 (二)探究新知 1 在学生交流汇报后,分析分类后的每一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可能在语言表达上有困难,教师适时的点拨,帮助学生表达以总结每一组单项式的共同点。随即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为方便学生记忆,我将同类项的概念概括为“两相同”。 设计说明:得出了同类项的概念后,我设计了两个同类项的练习,巩固同类项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你能写出两个项是同类项的例子吗? 探究新知 2 我们认识了同类项,那么如何合并同类项呢?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系数——相加 字母——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我们可以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概括成:一变两不变,即一变,指系数变; 两不变:指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三)巩固新知 1.填空 设计说明: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概念,熟悉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例 4 先让学生直接代入求值,然后采用先化简后代入的方法。在比较两种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合并同类项对运算的简化作用; (四)典型例题 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课堂小结 在学生谈收获的基础上,我出示如下课堂小结以帮助学生梳理、巩固知识。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济水西街学校赵姣姣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72页的例1和“做一做”)。 2、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3、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5、教学预备

(完整版)负数教材分析即重难点突破法

《负数》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本次修订的例1情境更加丰富,增加了学生理解正负数意义的机会;删除了实验教材例4的教学,不再使用“数轴”这一名词。即删除了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改编了实验教材的例3教学侧重点,将“教学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初步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等”改编为“不出现数轴概念,教学如何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表示距离和相反方向的数量”,从内容安排上,更加强调结合具体的量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 二、教材例题分析 例1:温度中的负数 教材通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呈现了我国北部、中部、南部六个著名城市在某一天的气温情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个城市

的天气情况,并提出问题:“你能发现什么”,激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不同地区城市的天气情况。北京、哈尔滨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冰雪覆盖大地,寒冷至极;而海南海口地处我国南部地区,树木生长郁郁葱葱,温高热不可待,相对而言,地处我国中、东部的上海、武汉、长沙,则温度适宜,不“冷”不“热”。这种强烈的不同的身体感受,自然引发学生对温度零上、零下初步表述。接下来随着对小精灵提出的“0℃表示什么意思”的讨论,明确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进而理解“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初步感知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引出负号“-”与正号“+”,并能正确表达具体的零上温度(如零上3摄氏度用+3℃表示,)与零下温度(如零下3摄氏度用-3℃表示)。紧接着教材组织讨论“-3℃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在明确+3℃表示零上3摄氏度,-3℃表示零下3摄氏度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正负数是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最后,教材安排练习:“根据上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并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进一步帮助学生能正确用正负数表示温度,以及用正负数表示的温度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例2:收支中的负数 教材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细,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明细中分别用正负数表示存入和支出,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经典例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经典例题 例1 计算:. 分析:此算式以加、减分段, 应分为三段: , , .这三段可以同时进行计算,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式中-0.2化为 参加计算较为方便. 解:原式 说明: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如果算式中不含有中括号、大括号,那么计算时一般用“加”、“减”号分段,使每段只含二、三级运算,这样各段可同时进行计算,有利于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例2 计算:. 分析:此题运算顺序是:第一步计算和;第二步做乘法;第三步做乘方运算;第四步做除法. 解:原式

说明:由此例题可以看出,括号在确定运算顺序上的作用,所以计算题也需认真审题. 例3 计算: 分析:要求、、的值,用笔算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必须 另辟途径.观察题目发现,,,逆用乘法分配律,前三项可以凑成含有0的乘法运算,此题即可求出. 解:原式 说明:“0”乘以任何数等于0.因为运用这一结论必能简化数的计算,所以运算中,能够凑成含“0”因数时,一般都凑成含有0的因数进行计算.当算式中的数字很大或很繁杂时,要注意使用这种“凑0法”. 例4 计算 分析:是的倒数,应当先把它化成分数后再求倒数;右边两项含绝对值号,应当先计算出绝对值的算式的结果再求绝对值. 解:原式

说明: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定要按运算顺序进行运算,注意不要跳步,每一步的运算结果都应在算式中体现出来,此题(1)要注意区别小括号与绝对值的运算;(2)要熟练掌握乘方运算,注意(-0.1)3,-0.22,(-2)3,-32在意义上的不同. 例5 计算:. 分析: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一般按小、中、大括号的顺序进行运算,括号里面仍然是先进行第三级运算,再进行第二级运算,最后进行第一级运算. 解:原式 例6 计算 解法一:原式 解法二:原式 说明:加减混合运算时,带分数可以化为假分数,也可把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别加减,这是因为带分数是一个整数和一个分数的和. 例如: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能力提升专题突破练习题5(探索规律 附答案)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能力提升专题突破练习题5(探索规律附答案) 1.如图,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的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 (1)在第n个图中,第一横行共_____________块瓷砖,第一竖列共有____________块瓷砖;(均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在第n个图中,铺设地面所用黑瓷砖的总块数为______________; (3)某商店黑瓷砖原价每块4元,则铺设第n个图的矩形地面,共需花多少元购买黑瓷砖?现在该商店举行“双11”促销活动,活动一:凡参加买黑瓷砖活动者赠送2块黑瓷砖;活动二:不赠送瓷砖,每块黑瓷砖打9折.现在小明需要购买黑瓷砖,铺设n=6时矩形地面,小明参加哪个活动合算? 2.观察下面三行数: ﹣2,4,﹣8,16,﹣32,64,…;① 0,6,﹣6,18,﹣30,66,…;② ﹣1,2,﹣4,8,﹣16,32,….③ (1)第①行的第7个数是. (2)如果第①行的数字为a,那么第②行的数字可表示为. (3)第③行的第n个数是. (4)第②行的第8个数与第③行的第8个数的和为.

3.图中的图形是由边长为1的正方形按照某种规律排列而成的. (1)观察图形,填写下表: 图形 ① ② ③ 正方形的个数 图形的周长 (2)推测第n 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为______(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3)在这些图形中,任意一个图形周长y 与它所含正方形个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 4.观察下列等式: 第1个等式:a 1=114?=13×(11﹣14 ); 第2个等式:a 2=1 47?=13×(14﹣17 ); 第3个等式:a 3=1710?=13×(11 710 -); 第4个等式:a 4=1 1013?=13×(111013 -); …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按以上规律列出第5个等式:a 5= = ;第n (n 为正整数)个等式:a n = = ; (2)求a 1+a 2+a 3+a 4+…+a 100的值; (3)数学符号1 n x =∑ f (x )=f (1)+f (2)+f (3)+…+f (n ),试求 10 x=13 (3) x x +∑ 的值.

人教版小数五下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重难点突破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突破建议: 1.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1)教师教学时,应通过观察、分析、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理解算理并发现算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即可;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也就是转化为相同的分数单位就可以了。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机械、单纯地记忆计算法则,达到在概括计算法则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目的。 (2)重视数形结合。教学时,可以结合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即相同的分数单位相加减。尤其是对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更应通过数形结合,将分的份数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的图形转化为份数相同(即分数单位相同)的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沟通分数、整数加减法含义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不同,但实质上含义完全相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不论是整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都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后才能进行计算。当分数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运算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间的联系,紧扣学生认知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没有您爱的滋润,怎么会绽放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 教材内容解析与重难点突破

有理数教材内容解析与重难点突破 1.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回顾思考,主要是复习和回顾小学,以及前一节课所学习的整数、分数、0,以及正数、负数等概念,为给出有理数的概念作铺垫,同时也体会有理数概念扩充的过程及其必要性;二是有理数的意义及其分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从正、负数与0的角度给有理数进行分类,之后再细化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类;也可以从整数、分数统称为有理数的角度给有理数进行分类,之后再细化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从中让学生体会分类思想在有理数概念学习中的作用.三是有理数的判断.通过实例让学生熟练判断一个有理数是否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还是0. 作为教师,在自编练习题时,要避免出现圆周率(或含有的数)给学生判断.因为含圆周率(或含有的数)通常是无理数,学生暂时还没有学到,不要超前出现.教学中,还要关注小数、百分数等可以化为分数的交待与说明.相信通过教师的解释与交待,学生能够理解.但是,对于有理数可以用分数(,都是整数,)来表示,可作简要介绍,不必作过细讲解.因为过多地介绍,可能会增加学生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到困难与无措.对例题和练习题判断正数集合、负数集合等提法,可作为一个普通名词作简要介绍,不宜作过细解释.对于相应集合填入数后所用的省略号“…”,需要点到为止,不宜对集合、对省略号作过多说明. 根据以上分析,1.2.1有理数教学建议用1个课时完成. 2.重难点突破 ⑴有理数及相关概念 突破建议: ①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正整数、负整数和0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发展过程.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都是整数,)的形式.因此有限小学和无限循环小学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够化为分数的形式,因此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 ③圆周率3.1415926…,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圆周率(或含有的数)都不是有理数.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B.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归纳及典 型例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正负数】有理数的分类:★☆▲ 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基础练习]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1,-,-789,25,0,-20,,-590,6/7 ·正整数集{…};·正有理数集{…};·负有理数集{…}·负整数集{…};·自然数集{…};·正分数集{…} ·负分数集{…} 2☆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元的意义是;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二、【数轴】规定了、、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1,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②已知m是整数且-4

整式的加减重难点和易错点

一、选择题 1、整式---[()]a b c 去括号为()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a b c 2、在()()[( )][()]a b c a b c a a -++-=+-的括号内填入的代数式分别() A. c b c b --, B. b c b c ++, C. b c b c +-, D. c b c b -+, 3、当k 取()时,多项式83 13322-+--xy y kxy x 中不含xy 项。 A. 0 B. 13 C. 19 D. -19 4、如果多项式(a+1)x 4- x b -3x-5是关于x 的四次三项式,则ab 的值是( ) A 、4 B 、-4 C 、5 D 、-5 已知a+b=-c ,则代数式(a+b )(b+c )(c+a )+abc 的值为( ) A 、-1 B 、1 C 、0 D 、2 5、若|a|=2,|b|=3,且a >b ,则|a-b|的值是( ) A 、-5或-1 B 、1或-1 C 、5或3 D 、5或1 6、若|m|=3,|n|=7。且m-n >0,则m+n 的值( ) A 、10 B 、4 C 、-10或-4 D 、4或-4 7、若M=3x 2-5x-2,N=3x 2-4x-2,则M ,N 的大小关系( ) A 、M >N B 、M=N C 、M <N D 、以上都有可能 8、设a 是最小的自然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d 分别是单项式-x y 2的系数和次数,则a ,b ,c ,d 四个数的和是( ) A 、-1 B 、0 C 、1 D 、3 9、若多项式y 2+(m-3)xy+2x ∣m ∣是三次三项式,则m 的值为( ) A 、-3 B 、3 C 、3或-3 D 、2 10、如果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c 与a 2互为相反数,那么(a +b)2009-c 2009=________________ 11、当a <3时,|a-3|+a=_______________ 12、有理数a ,b 满足a <0<b ,且|a|>|b|,则代数式|a+b|+|2a-b|化简后结果为___________- 13、去括号)()(d c b a ----=__________ )()(d c b a -+--=________________ 14、化简)3()2(232x x x --+=__________ )9()6(4333x x x -+--=______ 15、化简=+---)3(4532 2x x x x ________________ 16、当的值为+时,-ab ab ab b a 87631,9-==_____________ 17、计算m+n-(m-n )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一道题目是一个多项式减去x 2+14x-6,小强误当成了加法计算,结果得到2x 2-x+3,则原来的多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陪爸爸妈妈一起逛过商场吗?你们去商场干什么?老师也是去商场购物,老师在购物时遇到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导入新课。 1、老师第一次逛商场买了两件商品,一台电风扇198元和一个闹钟35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请大家用竖式计算。(课件) 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 (板书)

2、老师第二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支圆珠笔1.8元和一个笔盒9.5元,还是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课件) 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三、探索新课。 1、探究相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 喜洋洋第一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把雨伞53.40元和一个书包49.80元,孩子们能帮喜洋洋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课件) (1)列式板书:53.40+49.80= (2)列竖式计算 (3)验算 2、探究小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喜洋洋第二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包薯片15.32 元和一包大白兔糖17.5元,孩子们能根据喜洋洋给的两条信息自己提问并解决它呢?请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 (1)根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选出两个问题:这两件商品一共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钱?(2)列式板书:15.32+17.5= 17.5-15.32= (3)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对齐 计算题卡,不计算。

有理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一、【正负数】 有理数的分类:★☆▲ _____________统称整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统称分数,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统称有理数。 [基础练习]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额大括号内: 1,-,-789,25,0,-20,,-590,6/7 ·正整数集{ …};·正有理数集{ …};·负有理数集{ …} ·负整数集{ …};·自然数集{ …};·正分数集{ …} ·负分数集{ …} 2☆ 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元的意义 是 ;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 二、【数轴】 规定了 、 、 的直线,叫数轴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2|, , 1, 0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 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 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 4、★ 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 ②已知m是整数且-4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 重难点突破卷1 小数的意义、计算及应用

重难点突破卷1 小数的意义、计算及应用 一、我会填。(每题4分,共28分) 1.0.07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3.54。3.把0.08的小数点去掉,得到的数比原来多()。 4.比1小的最大两位小数是(),它与2相差()。 5.7.06中的“7”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 6.7米5厘米+4米50厘米=()米。 7.找规律,填一填。 (1)(),2.5,3.4,4.3,() (2)0.92,0.84,0.76,(),() 二、我会辨。(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6分) 1.6.800是三位小数,也可以说是一位小数。() 2.3.203精确到百分位约是3.2。() 3.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把末位数字对齐即可。()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6分)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8.9万和89000相等 B.将4.50的小数点去掉,它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C.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一定比1小

2.在2.1和2.9之间的一位小数有()个。 A.6 B.7 C.8 3.明明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了2.02,得到的差是 32.6,正确的差是()。 A.14.42 B.18.18 C.34.62 四、计算挑战。(共36分) 1.口算。(每题1分,共8分) 10.3÷100=2÷1000= 1.8×10÷100=360÷100×10= 15-0.3=6-0.5= 3.9+12.1= 2.13+4= 2.列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每题3分,共12分) 64.7+36.8=25-4.73= 37.9+2.63=10.1-3.82=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每题4分,共16分)

有理数知识点、重点、难点、易错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图 知识点详列: 1、正数和负数: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和负数是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 有理数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 整数有理数0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 3、数轴: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它满足以下要求: (1)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2) 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 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4、相反数:绝对值相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仍是0. 5、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6、有理数比较大小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有理数的减法 可转化为加法进行,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正-正=正+负;正-负=正+正; 负-正=负+负;负-负=负+正。 (4)有理数的乘法 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③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④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 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ac (5)有理数的除法

七年级有理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1.1 有理数 【知识点清单】 (一)学习温故 小学里学过的数可分为三类:、和,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二)正数 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如:2,0.6,,,……※正数都比0要。 2、正数的表示方法: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读作“正”号。如:,,,…… 其中“+”号可以省略。 (三)负数 1、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一个“-”号,这样的数叫做负数。如:,,,…… ※负数都比0要。 2、负数的表示方法:一个负数前的“-”号不可以省略。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__________的意义。如:如果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______________。 (四)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经典例题:】 例1: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在题后相应的集合中: ,0,,0.73,2,,,,+28,,8,-,-3.5,102.3,-,1 (1)整数集合: { ……} (2)负整数集合:{ ……} (3)负分数集合:{ ……} (4)自然数集合:{ ……} (5)非负数集合:{ ……}

例2:在下面每个集合中任意写出3个符合条件的数: 例3:下列选项中均为负数的是( ) A.,,B.,, C.,, D.,, 例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整数又叫自然数 B. 0是整数 C. 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D. 0不是自然数例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A.1B.2C.3D.4 例6: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1.2 数轴 【学习目标】 一、认识数轴 1、数轴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 2、用原点表示,在原点的左边,在原点的右边 画数轴要注意:⒈画直线. ⒉在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⒊确定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 ⒋根据需要选取适当单位长度. 说明: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目标检测】 正数集负数集整数集自然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未复习(二)整式的加减

期未复习(二)整式的加减 01知识结构图 02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1 整式的相关概念 【例1】(通辽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3 x -的系数是43 B.332a π的系数是32 C.23ab 的系数是3a D.225xy 的系数是25 方法指导 确定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时,要紧扣概念进行判断,同时要注意“π”是一个数,而不是表示任意数的字母. 变式训练 1.多项式2253a a -+是_________次__________项式. 重难点2 同类项 【例2】(雅安中考)如果单项式212a x y -与313 b x y 是同类项,那么a ,b 的值分别

为( ) A. 2,2 B. 3,2 C. 2,3 D. 3,2-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同类项的知识,注意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变式训练 2.若关于x ,y 的单项式1232b a mxy x y +--与的和为0,则()m a b -=____________. 重难点3 整式的运算 【例3】(淮安中考)计算:3(2)a a b --=____________. 方法指导 整式的加减的实质是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变式训练 3.一个整式减去22a b -等于22a b +,则这个整式为( ) 2222A. 2 B. 2 C. 2 D. 2b a b a -- 重难点4 化简求值 【例4】化简求值:22113122323x x y x y ????--+-+ ? ?? ???,其中22,3x y =-=. 【解答】 方法指导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整式的加减运算实质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 变式训练 4.先化简,再求值:(222532()5)a ab a ab a ab b ++--+-,其中a ,b 满足 2 1|1|02a b ??++-= ?? ?. 重难点5 整式加减的应用 【例5】某单位准备组织部分员工到某地旅游,现在联系了甲、乙两家旅行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