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科学方法论诸流派一、实证主义
- 格式:ppt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35
实证主义方法论1 实证主义方法论简介实证主义方法论是一种以实证数据(例如文献研究、实验、案例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张抓住实证数据的条件来理清社会的可预测性和变化性。
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以系统分析和多元实证数据指导原则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关注现实世界现象及其彼此间的关系,反对直观的推测和假设。
2 核心理念实证主义方法论指出,通过客观地观察和收集实证数据,研究者可以挖掘出社会规律,并建立合理的理论原则来解释和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它强调严格符合一定程度随机性和非常规性假设,重视多种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更强调客观性而非主观性的原则。
它坚持以客观观察当代社会变化,来发现以及解释社会发展,激烈反对毫无根据的假设推测,从而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3 主要优势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其研究方法可以得到客观和可靠的结论。
另一个优势是,它具有较高的伦理责任感,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科学关注领域,如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事件等。
此外,它也能帮助我们准确分析和研究事物的关系,以帮助理解这些事物的本质和复杂性。
4 广泛的运用实证主义方法论一般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它也广泛应用于市场营销和金融服务的研究,以及计算机科学和智能服务等方面的研究。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如关于儿童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
5 结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手段,以深入研究复杂社会问题,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纪发展趋势。
同时,它也有助于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提供准确有效的结论。
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人文社会学理论有三种方法论取向,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批判主义,它们共同形成了社会学三大理论传统。
三者之间既有相通处,也有许多不同点。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各自的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研究特征以及对社会学定义的着重点等方面,下面具体阐述之: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以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创始者为代表,并经古典社会学的代表人物涂尔干发展后日趋成熟,他们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准则,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
社会学这门学科只有在认识到把社会事实当作实在的物来研究时才能诞生。
因此,在方法论取向上,社会科学应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并由此开创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且在很长时期里成为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
从研究特征来看,实证主义社会学对"科学建构"的强调依赖于把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理论构造的模式,认为科学的目的就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做出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由于对自然科学这种因果性、精密性和普遍性的极端追求,许多社会学研究就一直是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的,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方法上尽量使研究的程序与结果合乎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研究结果的"可验证性"。
人文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另一种理论取向以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而应确立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在他们看来,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因此,韦伯将社会学的任务规定为试图对社会行动做出解释性理解,并由此形成了人文的、理解的社会学研究传统。
社会学方法论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的方法和原理,是社会学理论的基础。
在社会学方法论中,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是三种主要的方法论。
一、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证据和事实为基础的社会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获取社会现象的客观事实,强调客观性和可观察性。
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科学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提出了“价值中立”的观点,即社会科学家应当保持中立和客观,不受主观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二、解释主义解释主义强调社会现象的内在意义和可能的意义。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并不是简单的客观事实,而是具有复杂的含义和内涵。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科学家应该关注社会参与者的主观意义和社会现象背后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客观的事实。
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科学家应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而不是简单地做出客观观察。
三、批判主义批判主义强调社会科学应当关注社会的阶级、权力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批判主义认为,社会科学应当关注社会现实中的不平等和不公正,通过批判分析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
批判主义认为,社会科学家应该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关注社会变革和社会正义。
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是社会学方法论中的三种主要方法。
实证主义强调客观性和可观察性,解释主义强调社会现象的内在意义,批判主义强调社会的阶级、权力和不平等问题。
不同的方法论强调不同的社会现象和研究重点,但这三种方法论都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要手段。
社会学家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和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论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实。
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是社会学方法论中的三种重要方法。
借助这些方法,社会学家可以更好地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并以不同的方式对社会进行实证研究、解释分析和批判反思。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这三种方法论的特点和应用。
四、实证主义的特点和应用实证主义的核心在于强调客观性、科学性和可观察性。
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实证主义是一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方法论,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客观性: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客观的观察和实证的方
法进行研究,研究者应该尽力排除主观意识和偏见的影响,追求客观的科学真理。
实证主义强调研究应该基于客观的事实和可观察的现象,而不是主观的意见或价值判断。
2. 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强调通过观察、实证和经验来获得知识,认
为只有通过对实际经验的研究和验证才能获得可信的结论。
实证主义鼓励利用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来支持研究论点,并倡导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3. 理性主义:实证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
通过理性的推理和逻辑分析来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
实证主义方法强调使用科学原理和理性思维来分析社会问题,通过建立假设、设计实证研究和进行数据分析等步骤来得出结论。
4. 实证主义方法的可操作性:实证主义认为研究应该是可操作的,
即可以通过精确的定义和测量来实现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实证主义方法倡导使用严谨的研究设计和可靠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确保研究结
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实证主义方法虽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例如,批评者认为实证主义方法忽视了人的主观意识和情感因素,忽略了文化和历史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
因此,在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往往与其他方法论相互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实证主义方法论名词解释摘要:一、引言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定义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特点四、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应用领域五、我国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六、实证主义方法论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七、结论正文:一、引言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方法论的多样性为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和手段。
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长期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定义、特点、应用领域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大家提供对实证主义方法论更全面的认识。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定义实证主义方法论,顾名思义,是一种强调实证研究的方法。
它主张从实际现象中归纳出规律,通过对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验证或驳斥理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科学研究应当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遵循逻辑推理和实证检验的原则。
三、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特点1.客观性: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应当遵循客观事实,排斥主观臆断。
研究者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客观数据,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验证或修正理论。
2.实证性: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实证研究,即从实际现象中提炼规律,再通过实证检验来验证理论。
这使得实证主义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系统性与完整性:实证主义方法论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完整性和准确性。
4.逻辑推理:实证主义方法论强调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认为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严密逻辑的基础上。
研究者需要运用逻辑推理来分析事实、构建理论和验证观点。
四、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应用领域实证主义方法论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社会现象的规律,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五、我国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发展在我国,实证主义方法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日益繁荣,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实践实证主义方法论。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实证研究,鼓励政策和决策制定过程中运用实证主义方法论,以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社会学学派(1) -实证主义社会学社会学学派(1):实证主义社会学社会学主要派别之一。
19世纪上半叶,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A.孔德根据实证哲学思想体系建立,20世纪在世界广泛流行。
理论和方法论特征实证主义社会学是在西欧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的发达的自然科学,以及法国的政治大革命和日益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等背景下产生的。
受19世纪初特殊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乃至宗教等氛围的影响,实证主义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表现出如下特征:①它明确地规定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
这样便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
③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
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
⑤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⑥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
⑦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畛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
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 3个时期。
前两个时期通常被看作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的古典阶段。
第一个时期始自19世纪上半叶,与社会学的初创阶段相吻合。
其理论创始人是孔德、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比利时社会学家L.A.凯特莱和法国社会学家F.勒普累等。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是指社会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证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可以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获得客观真实的结论。
在实证主义方法论下,社会学研究通常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
2. 解释主义方法论:解释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解释是通过对个体或群体的感知和理解来实现的。
解释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学研究通常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如访谈、观察等。
3. 批判理论方法论:批判理论认为社会现象的生成和变化是由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决定的,因此社会学研究应对社会结构和社会不平等进行批判和分析。
批判理论方法论下的社会学研究通常采用批判性分析和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批判等方法。
4. 符号互动主义方法论:符号互动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通过人们的符号制造和交流来构建和共同创造的。
符号互动主义方法论下的社会学研究通常注重对符号和交互的研究,如观察社会行为、分析社会互动等。
除了以上方法论,社会学研究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混合方法,如案例研究、草根
研究、比较研究等。
不同的方法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论进行研究。
总体教学安排:1,逻辑顺序同源,同内容的哲学家和学派安排在同一部分。
2,时间顺序四个部分:1,科学主义各流派2,人本主义各流派3,文化-历史哲学各流派4,伦理-政治哲学各流派第一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19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
这一思潮直接秉承英国经验论传统,明确主张把实证科学当作人类知识的范本。
它以拒斥形而上学为已任,把一切思辨的、追求事物的本质或本源的本体论研究看作毫无益处的。
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孔德,其重要代表人物还有斯宾塞、马赫、阿芬那留斯等。
20世纪初在维也纳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是这一思潮的最新发展。
一、孔德生平与著述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创始人,出生于法国蒙彼利埃的一个税务员家庭。
1814年,进入巴黎综合技术学校学习。
两年后因参与学生运动被校方开除。
1818——1824年任圣西门的秘书。
1826年起,自设学堂讲授实证主义哲学。
孔德企图建立一个几乎是无所不包的实证主义体系,把哲学和科学、社会和政治、宗教和道德等各个方面的思想理论“综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把它们都当作是“实证”理论。
孔德说:“一切真正的哲学的对象是构造出这样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每一方面(社会的和个人的)。
因此,它包含了我们的生活由以构成的三类现象,思想、情感和行动。
”孔德用思想、情感与行动分别来说明哲学和科学、宗教和道德、社会和政治,其中哲学被当作基础,政治被当作目的,而宗教和道德又将哲学和政治等统一起来。
主要著作:《实证哲学教程》(六卷,1830-1842)、《论实证精神》(1844),《实证政治体系》(四卷,1851-1854)、《实证主义教义问答》(1853)1、何谓实证哲学实证哲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哲学呢?孔德回答说:实证主义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这个词中,我把这个词列于一种新哲学之旨”。
接着他把实证一词解释为具有“实在”、“有用”、“确定”、“精确”、“有机”、“相对”等意义;它把人类智能的这些“最高的属性”结合在一起,它抛弃一切虑妄、无用、不确定、不精确、绝对的东两,抛弃一切神学的和形而上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