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计价定额》(试行)宣贯材料
- 格式:pdf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67
造价文件汇编(江苏)目录常建〔2016〕94号 (1)苏住建价〔2016〕3号 (3)常工价〔2016〕23号 (6)苏建价〔2016〕151号 (7)苏建价〔2016〕154号 (11)常建〔2016〕94号常州市城乡建设局关于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江苏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的通知各辖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为适应国家税制改革要求,满足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建设工程计价需要,现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江苏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苏建价〔2016〕154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补充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建筑业营改增后调整的计价依据均严格按照省住建厅的规定执行,未调整的仍执行省、市的原相关规定。
二、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下,针对省厅调整的部分总价措施项目的费率,我市对应再明确如下:1.通常情况下部分措施项目费费率的统一标准2.建筑工程赶工措施费的计取标准调整为(提前天数/定额工期天数)/0.35×2.1%3.建筑工程按质论价费费率序号优质工程等级计算基础费率标准1国家级优质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费+单价措施项目费-除税工程设备费3.10%2省级优质工程2%3市级优质工程1.50%4市级优质结构工程0.50%三、《常州工程造价信息》发布的材料指导价格将配套税改同时发布含税价格和除税价格,各类建设工程承发包计价时相应选取使用。
建设工程材料价格变化时合同价款的调整,不同计税模式下的风险幅度以各自材料价格的对应口径为依据计算。
四、本通知和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和计算规范、各专业工程计价定额、费用定额以及省市相关贯彻文件一并配套使用。
五、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如遇涉税问题,请及时反馈税务等相关部门。
附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江苏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苏建价〔2016〕154号)常州市城乡建设局2016年4月27日苏住建价〔2016〕3号关于贯彻执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江苏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的通知各市、区住建局,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各有关单位: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建筑业实施营改增后江苏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调整的通知》(苏建价〔2016〕154号)规定,并结合我市具体实际情况,现将贯彻执行该通知的有关事项明确如下:一、措施项目费中关于二次搬运、临时设施、赶工措施和按质论价统一费率标准如下:二、采用原有计税模式进行招标或签订合同的工程,凡由于营改增税收政策而涉及造价调整的,结算时均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执行。
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发布《江苏省节能建筑常用热物理
性能参数表(试行)》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建设厅
•【公布日期】2009.06.22
•【字号】江苏省建设厅公告第42号
•【施行日期】2009.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发布《江苏省节能建筑常用热物理性能参
数表(试行)》的公告
(江苏省建设厅公告第42号)
现批准发布《江苏省节能建筑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表(试行)》,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江苏省节能建筑常用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表(试行)》
二ОО九年六月二十二日附件:
江苏省节能建筑常用材料
热物理性能参数表
(试行)
注:保温装饰板根据所选保温材料不同,选用相应的热工性能参数及修正系数。
三、混凝土
七、松散材料
九、窗的传热系数
注:1.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门上部带玻璃部分。
2.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位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
3.本表中未包括的新型窗户,其传热系数应按测定值采用。
4.贴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
5.双层窗传热阻=组成该双层窗的两樘单层窗的传热阻之和+0.07。
2014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总说明一、为了贯彻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以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4—2013),适应江苏省建设工程市场计价的需要,为工程建设各方提供计价依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有关人员对《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年)(以下简称本定额)。
本定额共分上下两册.二、本定额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范围内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及其单独装饰工程。
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与装饰工程应执行本定额;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建筑与装饰工程可参照使用本定额;当工程施工合同约定按本定额规定计价时,应遵守本定额的相关规定。
三、本定额的编制依据:1.《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表》;2.《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3.《全国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GYD—901—2002);4.《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LD/T 72。
1~11—2008];5.《建设工程劳动定额装饰工程》[LD/T 73.1~4—2008];7.《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2000年);8.《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编制规则》;9.南京市2013年下半年建筑工程材料指导价格。
四、本定额的作用:1.编制工程招标控制价(最高投标限价)的依据;2.编制工程标底、结算审核的指导;3.工程投标报价、企业内部核算、制定企业定额的参考;4.编制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的依据;5.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工程价款争议、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五、本定额由24章及9个附录组成,包括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实体项目和部分措施项目;不能列出定额项目的措施费用,应按照《江苏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14年)的规定进行计算.六、本定额中的综合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等五项费用组成。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计价定额》(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6.04.22
•【字号】苏建价〔2016〕151号
•【施行日期】2016.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价格
正文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计价定
额》(试行)的通知
苏建价〔2016〕151号
各市、县(市)建设局(委),省有关厅、局:
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苏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为我省绿色建筑工程建设提供计价依据,我厅组织编制了《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计价定额》(试行),现予颁发。
本计价定额自2016年7月1日起执行,由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负责解释和管理。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6年4月22日。
申请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材料清单及要求
一、纸质材料清单及要求
注:1、申请单位提交的纸质材料必须与电子材料内容一致。
2、申请单位应按照上表提交合规的申请材料,其中材料1、2、
3、
4、6应A4大小、胶装,不可用活页夹、拉杆夹装订。
3、专家评审结束后,纸质材料5、7由申请单位带回;收到专家审查意见后5个工作日内,申请单位将修改完善的纸质材料1、2、3、
4、6交由厅科技发展中心存档。
二、电子材料清单及要求
注:1、申请单位提交的电子材料必须与纸质材料内容一致。
2、电子材料应按上表要求整理后提交。
提交的证明材料应简洁明了,与申请无关的内容请剔除。
各条文所需图纸,属同一章节的,只需提供一次。
3、上表中涉及的检测报告、检验报告、评价报告指通过国家计量认证(CMA)及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的正式报告。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府办[2014]51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苏州市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3月21日苏州市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是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办〔2013〕1号)以及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10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苏州市绿色建筑工作实施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绿色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发展思路,以科技为动力,着眼于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乃至拆除回用等全寿命周期,以最少的能源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少的环境干扰,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空间,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苏州城。
二、总体目标(一)“十二五”期间,全市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总面积超过1700万平方米,其中2013年新增300万平方米。
(二)2015年,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2020年,全市50%的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按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