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历史人物?()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7
评价古代历史人物的标准古代历史人物,是我们学习历史时常常接触到的对象。
这些人物,有些名声显赫,被后人纪念;有些暴虐无道,被人唾弃。
那么,评价古代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一、功绩功绩是评价古代历史人物的首要标准。
一个人的功绩,对于评价他的历史地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许多人物因为其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贡献而成为历史名人,例如韩信、李世民、福建伯君等等。
他们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治国能力、文化造诣等等,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他们的功绩被后人传颂不衰。
二、品德一个人的品德也是评价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古代,德行高尚的人物常常被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崇拜。
例如孔子、关羽、岳飞等人,他们虽然功绩不一定是最大的,但是他们却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他们信念坚定、忠诚正直、爱国奉献,其高尚的品德和丰富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古代历史上的文化名人。
三、时代背景一个人的历史地位,还需要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进行评价。
在古代,由于社会制度、政治环境、文化氛围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人们所处的环境差别极大,导致造就的人物也各有特点。
例如,对于文化人物如何评价历史地位,不能完全根据其对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行评估,而更应该考虑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影响力和价值,以更准确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四、影响力最后,评价一个古代历史人物的标准,还要考虑其影响力。
影响力是一个人物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包括其所做的贡献,还包括他的思想、文化、艺术等等方面的影响。
一个历史名人的影响力往往超越其生前重要功绩,而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例如,唐朝大诗人李白,他的诗歌留给后人广泛的文化和艺术影响。
综上所述,评价古代历史人物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标准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
功绩、品德、时代背景和影响力等因素,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考虑和综合考量的,只有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才能更准确地认识和尊重历史。
小学历史教案认识古代文明中的人物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中的重要人物;2.了解这些人物对古代文明的贡献;3.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古代文明中的人物;2.了解这些人物对古代文明的贡献。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图片、教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家有听说过古代文明中的人物吗?他们对古代文明有哪些贡献呢?”二、呈现(15分钟)1.分组展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古代文明中的人物来进行介绍。
可以选择的人物有:-中国:夏禹、尧舜、孔子、孟子、孙子等;-埃及:克菜皮拉、朱庇特尔二世、拉美西斯二世等;-希腊:赫拉克勒斯、亚历山大大帝、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罗马:凯撒大帝、克拉苏、阿图修斯等;-印度:释迦牟尼、阿育王、雪山宝库的守护者等;-美洲:印第安人中的酋长、阿兹特克人中的蒙特神王等。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后,可以通过图片、文字、故事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
同时,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与互动。
三、学习(45分钟)1.讲解:通过展示的形式,教师进一步讲解每个人物的重要性和对古代文明的贡献。
教师可以讲解具体的历史事件、故事或者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2.互动交流: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增加互动和参与度。
四、总结(10分钟)1.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代表,总结和回顾自己小组展示的人物和贡献。
2.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古代文明中有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为自己的国家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也向学生们灌输历史人物应该受到尊敬和敬佩的观念。
五、拓展(15分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由研究和分享,了解其他古代文明中的重要人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反思:该教案通过小组展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展示和互动了解了各个古代文明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加深了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之情。
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或理解的尺度:法国学者帕斯卡尔曾经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首领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理解和把握历史人物的主要尺度有:(1)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时代、阶级属性)下具体分析:自觉防止评价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因功掩过,也不因过抹煞其功。
不能简单、全盘的肯定或否定,还应科学区分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避免出现以偏盖全。
例如拿破仑、孔子等(2)以“事迹分类”、“时间分期”为线索: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后,再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
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
譬如“评价秦始皇”;“评价毛泽东”。
(3)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就是看其是否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为满足这种趋势而担负起发起和促起实现的责任。
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例如孙中山、列宁等人的远大理想和政治智慧以及顽强意志。
(4)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论一致:切忌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标准的认识偏差,或者以个人主观愿望随意武断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
最大限度地避免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应特别注意将影视作品混同于历史史实的问题,使人物评价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史实基础之上。
2.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
我们更重视历史价值判断,力求做到:⑴辨证地看:相同或相近历史背景的同类历史人物作比较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历史人物。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有历史分析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有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过分夸大、美化或拔高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
历史人物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2)在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时,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任何历史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之中,不管其思想主张如何.不论其行为表现怎样,归根到底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他们生活的历史时代和具体环境之间,看他们在当时所起的历史作用。
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相同之内。
因此,在分析历史人物时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放在时代的天平上,给予公正的评价。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评价时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更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
第二,评价时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能任意拔高、过度赞扬历史人物,更不能把历史人物理想化。
在阶级社会里,历史人物从属于一定阶级.是一定阶级的代表,维护着本阶级的利益。
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具体分析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代表着哪个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进一步分析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研究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状况等。
在运用阶级分析法评价历史人物时,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着重分析历史人物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不是看历史人物的阶级出身,如,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本身也不一定是有产者或出身于富裕家庭,而应观察分析其在政治上和思想上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一其次,对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要有明确的认识,要客观分析其阶级局限性。
在分析他们的历史功绩和历史错误时,必须结合他们的阶级局限性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再次,对历史人物进行阶级分析,必须在占有大量的符合实际的材料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更重要的是看其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不能只看其优点、贡献而肯定一切,或者只看其缺点、错误而否定一切,而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握交流、本质的方面只有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的表现和作用,才能对他们的功过是非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
怎样认识评价历史人物作者:赵志广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年第14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为了今天我们更好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应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更多的养分,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正确全面的认识他们。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影响时代进程、社会发展的人物,我们应当全面的认识他们。
一方面,任何历史活动和事件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另一方面,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怎样全面的认识这些历史人物并评价他们呢?一、认识历史人物的主要方法1.三位一体法也就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加以认识,尤其是对于那些开疆拓土的帝王将相。
秦始皇例如:大家是否还记得秦始皇的主要事迹呢?秦始皇励精图治、雄才大略,消灭六国,完成统一。
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可以把秦始皇的事迹概述如下:①政治上: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加强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大兴土木。
③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这样我们基本掌握了秦始皇的主要活动。
我们可以待他当作规律行的东西来认识,对于认识唐太宗李世民、法国皇帝拿破仑等均可采用此法。
2.阶段划分法根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分阶段。
例如,美国国父华盛顿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一生为美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们可以把他的活动分为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两个阶段来加以认识。
第一阶段:1775年到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华盛顿组建大陆军,指挥并打赢了一系列战斗,最终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
在此期间、华盛顿的军事才华得以施展,积累了足够高的威望。
美国独立后,他辞去均质、回到维农山庄。
第二阶段:1787年到1793年美国建设时期,华盛顿利用自己崇高的威望和人脉,协调各种矛盾使得《1787宪法》顺利通过,并担任了第一、第二任总统。
如何理解、认识与评价历史人物作者:肖美春来源:《中学时代》2013年第01期【摘要】历史人物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正确认识、理解、概括和评价历史人物就显得十分重要。
文章主要通过考察人物的历史背景和内心世界来认识历史人物,理顺人物与事件之间关系来认识历史人物,分析和概括历史人物,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评价来综合认识历史人物等几个方面去探索,希望能为初中历史人物教学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人物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讲出时代与历史人物的内在联系,把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不应该孤立地讲历史人物。
如果孤立地讲历史人物,学生难以理解,不能说明历史本身的内在联系。
一、考察人物的历史背景和内心世界历史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是认识历史人物的前提,无论他是伟人还是普通群众,是千古功臣还是历史罪人,他的形成跟他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都有着极大的关系。
因此,学生认识历史人物之前首先要知道他的历史背景,包括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家庭等因素。
虽然历史人物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历史人物背景,走入其内心世界,让学生感知到历史人物真实的一面,对于理解历史人物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也可以自主阅读关于历史人物的参考资料,获取人物背景。
1 学生自主阅读人物参考资料,全面地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环境。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历史教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人物参考文献资料,这是理解感悟人物的很重要的依据,学生可以多方面地了解其人物特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资料,学生的知识会变得丰富,学生的视野会变得开阔。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学生会积累大量的素材,他们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也会加深。
如教材中没有讲孙中山不是为革命而革命,学生难以理解。
教师要让学生阅读孙中山的一些演讲稿和他的资料。
学生会发现,在振兴中华的道路上,孙中山设计的首先是革命破坏,即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共和国;其次是“革命建设”,即发展实业,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家。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商镇中学刘丹军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
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
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向是史学界争鸣的热门题之一,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
如1985年高考题对李鸿章的评价题;1992年“杨贵妃”题;1995年秦皇、汉武三大事迹比较题等。
笔者从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出现的这类题目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总结整理,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和经验,现诉诸文字,以飨同行。
一、评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具体方法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
而阐述人物事迹时应当注意掌握适当方法。
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
一般可分为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
如汉武帝的事迹可概括成: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
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
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学习西方三大类。
李鸿章活动也可分为三大类: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浅谈如何用新眼光评价历史人物作者:何应霞来源:《成才之路》2009年第20期作为历史教师,我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人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那么如何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历史人物,讲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呢?历史课中的人物教学,既不能用数理学科演绎推理的论证方法,也不能采用理化实验那样的手段,必须充分发掘课本中的图文因素,充分利用图画的形象直观性和文字的生动具体性等特点,去描述人物的神态、特征及其活动,使学生充分地感知教材,经过一定的心理活动,让历史人物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接近于历史的基本面貌。
1. 描述图画,趣化人物形象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历史人物众多,一些重要历史人物还附有图画。
这些图画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示了重要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图文并茂,学生喜读易学,为教师进行历史人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这类图画,对人物外貌和心理特征进行描述,使人物形象立体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头脑里形成鲜明的印象。
如讲《刘胡兰英勇就义》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边观察图边讲述:这位16岁的年轻共产党员,穿着普通妇女朴素的上装,短头发迎风略吹向后,双目炯炯有神,面对敌人铡刀毫无惧色,对革命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对历史人物的语言描述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教师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前提,结合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史实进行,要实实在在,合情合理,不虚构,不篡改。
2. 赏析引文,活化人物品格为了使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物的思想精髓,课本中或直接引用人物自己的言论、著述,或引用经典作家对该人物的褒贬之词,是我们讲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及性格特征的最好佐料。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人物的活动,对这些引文进行富有感情的朗诵和赏析,对于展示人物的个性、表现人物的精神,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迁移概括,强化人物活动每个历史人物都有一定的活动过程,或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或以地域转换为线索,都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要客观地展现历史人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就必须对其历史活动进行阶段性揭示和评论。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因为历史人物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要准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历史人物往往具有多重性格和多面性,他们的行为和言论也常常受到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用科学的方法,以求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首先,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个人品德和行为举止来评价他们。
一个历史人物的品德和行为举止往往能反映出他们的为人处世和道德水准。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言论和行动来了解他们对待人民和国家的态度,以及对待权力的态度。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的生平事迹来了解他们的为政理念和治国才能。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品德和行为举止进行评价,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的为人和为政之道。
其次,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成就和影响来评价他们。
一个历史人物的成就和影响往往能反映出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来评价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来评价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成就和影响进行评价,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我们还可以从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来评价他们。
一个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到时代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也需要考虑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他们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环境来评价他们的言行举止和为政理念。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来评价他们的成就和影响。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环境进行评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和为政理念。
综上所述,评价历史人物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的个人品德和行为举止、成就和影响,以及时代背景和环境来评价他们。
只有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用科学的方法,我们才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汉武帝清徐县王答乡一中乔小花一、背景一直以来,作为教师的我总是抱怨学生上历史课不积极,不能很好的和我合作,以致成绩总是不尽人意。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我和广大历史教师一样,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教学实践活动, 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主题历史学科涉及内容广博,涵盖古今中外。
要学好历史,单靠每节历史课上的45分钟,单靠薄薄的几本历史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课堂之外,教材之外,有更广阔的历史学习天地。
如何引领学生走向这片广阔的天地,方法有很多。
辩论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
我在讲完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有关汉朝的历史后,我计划在课堂上尝试让学生评价汉武帝,于是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先通过网络、图书等各种途径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以便更好地评价。
三、案例描述课堂上,我首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做了指导:强调评价历史任务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特点、活动,辨证、客观、公正的进行评价,尤其着重评价该人物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史论结合最好,不要空发议论。
由于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纷纷举手,一个个跃跃欲试。
生1:电视剧《汉武大帝》序幕中的几句话就是对汉武帝的最好评价。
“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千古奇功,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年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久的名字。
”刘彻是个英明有雄才壮志的皇帝,为了巩固政权,他平藩废王;为了击破频繁侵扰边境的匈奴,他多次派卫青、霍去病远征,修养生息;他收回了盐、酒等奢侈品的国家专营权。
师:这个同学引用影视资料对汉武帝做了比较全面的极高的评价,谁还能对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作更具体的分析。
生2: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维护了思想的统一,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生3:汉武帝真正执政后不久,就着手解决王国问题,而且没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问题,为汉朝后来的统治打下基础。
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人物的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
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一、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模式:(一)评价历史人物重大活动的一般模式首先,概述历史人物生活的历史环境概述时,一般可以考虑以下因素: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如何;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什么等。
其次,点明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即由什么阶级组成,代表着什么阶级的利益。
第三,简要评述历史人物重大活动中的具体史实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
一般可分为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
如汉武帝的事迹可概括成: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
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评价历史人物方法技巧总结一.评价历史人物第一,要有历史的观念--时空观念。
第二,要有科学的思维--辩证思维。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要全面地了解他一生做过的事,他做的事体现着他的思想和价值追求,是评价人物的重要依据。
对人物所做的事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
像哥伦布发现美洲,我们要站在欧洲人的角度看他,也要站在美洲人的角度去看他,还要站在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角度来看他。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不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我们要看到他所做的事件的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弊端。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一半好一半坏呢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这就涉及到评价人物的第三个方面,评价标准。
第三,要有统一的标准--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人类社会的进步有时看上去是很残酷的。
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
当私有制出现以后,阶级社会产生了,一部分人开始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另一部分人,但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这个时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比原始社会时期明显增强了。
英国的圈地运动,用暴力手段使农民与土地分离,看上去是十分残酷的,但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要看他所做的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总之看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第四,要有正确地表述--史论结合。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做到史实与结论相结合,有理有据,结合人物所做的事件逐项进行评价,做到事实清楚,逻辑正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离开史实的评价是空谈,没有说服力;离开结论的评价是漫谈,没有深度。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总原则及答题范式为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三确定原则--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阶级属性、在历史上的作用。
对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与历史人物所处的特定历史背景(如时代潮流或阶级属性)相结合。
请简述如何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2.对历史人物的功过要综合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
没有绝对的肯定或否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要全面了解这个人物的所有事例,而不是以点带面。
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
先要叙述史实依据。
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5.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要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是促进还是阻碍,或者个人素质是优是劣。
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了矛盾。
评价的时候要看他们的主流(主要方面),根据主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扩展资料: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1.一分为二的原则: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2.时代性原则:这个原则就是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把他们放在其特定的历史时代。
这个特定的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历史人物做的事情不可能超越他的时代。
比如对商鞅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他积极改革的史实。
他改革的结果是在秦国建立了封建制度,使其更加强大。
3.阶级性原则:历史人物大都生活于阶级社会中,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学生在明确评价标准和原则之后,要将其观点表达出来,就必须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即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应的观点,既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不能堆砌材料和历史事实。
历史人物,它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历史上有记载,对人类历史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
历史简单的概括:以前发生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
小学生历史课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历史人物闪耀着辉煌的光芒,他们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对于小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小学生可以认识到这些伟大人物的贡献,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了解。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提倡“仁爱”,强调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在他的教导下,很多学生成为了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军事家。
2.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始皇还着手修建了著名的长城和兵马俑,展示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卓越水平。
3. 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刘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人物,刘备是刘表的后代,是汉朝的遗存势力的领袖之一。
他通过聚义军起义成功地借助傅巽、庞统和诸葛亮等人的才能,建立了蜀汉政权。
刘备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
4. 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改革了唐朝的政治体制,推行了一系列的国家政策,稳定并扩大了唐朝的领土。
武则天是一位聪明、决断和有远见的领导人,她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5. 玄奘(公元602年-664年)玄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高僧,他曾经远赴印度求取真经,带回了大量珍贵的佛经。
他翻译了多部佛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玄奘还在长安建立了著名的大雁塔,用于储存佛经,至今仍然是一座重要的文化遗址。
通过学习这些著名历史人物,小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的丰富多彩,了解到他们的贡献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学习他们的故事,小学生也可以受到他们的启发,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和领导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