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仪内部校准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
温度指示调节仪校准方法温度指示调节仪校准方法1.1项目名称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的校准1.2适用范围1.2.1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与热电偶、热电阻配合使用,并具有模拟-数字转换器的数字温度指示及指示调节仪的校准。
也适用于以直流电流、电压和电阻作为模拟电信号输入的数字指示及指示调节仪的校准;1.2.2适用于与热电偶、热电阻配合使用的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磁电系动圈式温度指示、指示位式调节仪表的校准。
也适用于其他物理参数转换成电压或电阻量等电信号的动圈式仪表的校准;1.2.3适用于配热电偶或热电阻以测量温度,以及以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作为模拟电信号输入,反映其他物理、化学的工业过程测量记录仪的首次、后续和使用中的校准;1.3使用的校准仪器设备1.4环境条件1.4.1 温度20℃±2℃(0.1级~0.2级仪表);20℃±5℃(0.5级~1.0级仪表);1.4.2 湿度45%RH~75%RH;1.4.3 除地磁场外,无影响仪表正常校准的外磁场。
1.5校准及操作依据:1.5.1JJG617—96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1、校准前准备2.1 标准仪器设备的核查检查校准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及是否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2.2 被校仪器的外观检查2.2.1 仪表标尺上应注明规格、温控范围、制造商、出厂编号、生产日期和准确度等级;2.2.2 仪表不应有影响计量性能和使内部零件易受损害的缺陷;2.2.3 仪表的标尺、接线端子铭牌上的文字、数字与符号应鲜明、清晰、不应玷污和残缺。
数字指示的仪表不应有缺笔画的现象。
2.3校准前准备2.3.1仪表由收发室取来校准或去现场校准,都应做好登记、编号、注明证书号。
还应根据生产对时间或其它能满足的要求,做出工作安排;2.3.2通电预热和调整。
预热时间按制造厂说明书中规定进行,如无要求,应预热5min,最长不超过30min。
具有外部调零及调满度的仪表,在检定/校准前先进行预调。
标准文件1、目的Objective:建立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校准规程,确保校准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2、范围Scope:适用于本公司与热电阻配用的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的检验。
3、职责Responsibilities:3.1 工程项目部负责制定本规程,工程项目部经理、QA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技术监督局、委托有相关资质单位或经培训合格的计量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定义Definition:4.1 指示调节仪——仪表配热电阻用以测量温度,由感应器、传感器和显示器组成。
包括台式、盘装式和便携式的仪表。
5、程序Procedures:5.1技术要求5.1.1外观5.1.1.1仪表的外形结构应完好。
仪表的名称、型号、规格、分度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等均应有明确的标记。
5.1.1.2仪表外露部件(端钮、面板、开关等)不应松动、破损;数字指示面板不应有影响读数的缺陷。
5.1.1.3各开关、旋钮在规定的状态时,应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一定的调节范围。
5.1.1.4仪表显示值应清晰、无叠字、亮度应均匀,不应有不亮、缺笔画等现象;小数点和极性、过载的状态显示应正确。
5.1.2基本误差5.1.2.1用含有准确度等级的表示方式Δ=±a%FS式中:Δ——允许基本误差(℃)(应化整到末位数与分辨力相一致);a——准确度等级。
选取数为0.1,0.2,(0.3),0.5,1.0;FS——仪表的量程,即测量范围上、下限之差。
5.1.2.2本公司与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配用的热电阻为Pt100,其a=0.2,FS=850℃,所以Δ=±1.7℃。
5.2校准条件5.2.1校准设备直流电阻箱(准确度0.01级); 三根连接导线; 绝缘电阻表; 综合校验仪(51/2位)。
5.2.2校准环境5.2.2.1环境温度:(20±2)℃[0.5、1.0级的仪表环境温度为(20±5)℃]。
5.2.2.2相对湿度:45%RH~75%RH。
分发清单:-文档原件-质量管理部纸质复件-设备管理部纸质复件-制造部纸质复件1目的明确温度测量仪校准的要求,确保温度测量仪的正确使用。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温度测量仪校准的操作。
3责任3.1计量校准执行人员负责校准过程的操作,对校准结果做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校准结果符合要求,则贴绿色准用标签。
如校准结果不合格,应执行不符合事件管理程序中的相关规定,并立即通知设备使用部门主管人员和QA主管人员;同时通知维修技术人员调修,在等待调修期间应贴红色禁用标签。
3.2操作工及主管:设备使用人员在使用测量设备前必须检查合格标签的时限,如发现标签超限或任何仪器性能问题,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通知计量设备校准人员确认。
测量设备使用部门的主管负责与计量人员的信息交流。
3.3QA人员:严格监督测量设备使用中的受控状态,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测量设备。
如发现问题,立即行使职权停用相应测量设备,要求进行再校准。
同时调查问题出现原因、有无必要执行追踪程序等。
4定义●温度测量仪:包括温度计、由PT100 + 温度变送器+ 显示表+ 控制系统或记录仪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由PT100 + 温度变送器+ 显示表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
●标准温度测量仪:经过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校验并在有效期内的A类温度测量仪,其能够校准溯源到国家标准。
5内容生产用B、C类温度测量仪,其校准范围在0~135℃以内时,现场系统校准可根据下列方法校准。
在每种方法中放置一个测量精度为0.1度的标准温度计(经第三方校准的温度计)确认媒介的温度。
校准周期执行《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SMP-EQ2005)。
5.1冰点测试法(校准点:0℃)5.1.1在一较大的容器内放置冰块,最好弄碎,然后加入纯化水(洁净区)或饮用水(非洁净区域),将之混合搅拌。
5.1.2 将一标准测量温度计或标准温度探头插入冰水中,确保温度计的感应区,通常是温度计底部2~3cm处,完全浸入在冰水中。
不要让温度计感应区碰到容器的边或底部。
第1篇一、设备准备1. 确认温度控制仪已正确连接电源,且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 检查温度控制仪的传感器是否完好,并与被测物体正确连接。
3. 确认温度控制仪已安装并固定在稳定的位置,避免震动和倾斜。
二、操作步骤1. 开启温度控制仪电源,等待设备初始化。
2. 设置温度控制仪的温度设定值:a. 按下“设定”键,进入设定模式。
b. 使用“加”、“减”键调整温度设定值。
c. 确认设定值后,按下“确认”键,退出设定模式。
3. 设置温度控制仪的工作模式:a. 按下“模式”键,选择所需的工作模式(如:恒定温度、定时加热、定时冷却等)。
b. 使用“加”、“减”键调整工作模式。
c. 确认工作模式后,按下“确认”键,退出设定模式。
4. 检查温度控制仪的报警设置:a. 按下“报警”键,进入报警设置模式。
b. 使用“加”、“减”键调整报警温度。
c. 确认报警温度后,按下“确认”键,退出设定模式。
5. 启动温度控制仪:a. 确认所有设置完成后,按下“启动”键,开始工作。
b. 温度控制仪开始根据设定值进行温度控制。
6. 监控温度控制仪的工作状态:a. 观察温度控制仪显示屏,了解当前温度、设定温度、报警温度等信息。
b.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设定值或停止工作。
三、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仪在运行过程中,禁止触碰传感器、加热器等部件,以免发生危险。
2. 在调整温度设定值时,请确保温度设定值在设备允许的工作范围内。
3. 温度控制仪运行时,禁止将其放置在易燃、易爆、腐蚀性等有害环境中。
4. 温度控制仪运行过程中,如需停止工作,请先关闭“启动”键,再关闭电源开关。
5. 定期检查温度控制仪的传感器、加热器等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如发现设备故障,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四、维护保养1. 定期清洁温度控制仪的显示屏、按键等部件,保持设备整洁。
2. 定期检查温度控制仪的电源线、传感器线等连接线,确保连接牢固。
3. 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热控检测仪表基本检修与校准检修规程1.1单体检测仪表1.1.1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1.1.1.1进行仪表的清扫和常规检修,检修后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1)被检仪表(或装置)外壳、外露部件(端钮、面板、开关等)表面应光洁完好,铭牌标志应清楚;2)仪表刻度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应完整、清晰、准确;表盘上的玻璃应保持透明,无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的缺陷;用于测量温度的仪表还应注明分度号;3)各部件应清洁无尘、完整无损,不得有锈蚀、变形;4)紧固件应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脱落等现象,可动部分应转动灵活、平衡,无卡涩;5)各调节器部件应操作灵敏、响应正确,在规定的状态时,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一定的调节范围;6)接线端子板的接线标志应清晰;引线孔、表门及玻璃的密封应良好。
7)电源熔丝容量符合要求;1.1.1.2绝缘检查应符合如下规定(章节中有单独要求的除外):表1 绝缘电阻表被测对象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被测仪表电源电压(V)绝缘表输出直流电压(V)绝缘表读数前稳定时间(S)绝缘电阻MΩ信号c|信号信号|接地电源|接地电源|信号热电偶15~35 ≯80 50010≮100≮100铠装热电偶a 500≮1000≮1000热电阻/ 壁温专用铂250/10≮100≮100 铜250/10≮50≮50直读式仪表5~35 ≯80 >60 500 ≮20 ≮20 ≮20 ≮20 压力开关15~35 45~75 >60 500 ≮20 ≮20 动圈式仪表15~35 45~75 >60 500 ≮40 ≮20 ≮20常规仪表b 15~35 45~75 >60 500 ≮20 ≮20 ≮20 15~35 45~75 ≤60 100 ≮7 ≮7 ≮7调节、控制仪表15~35 45~75 500≮20≮20 ≮50变送器15~35 45~75 >60 500≮20≮20 ≮50 ≮50 ≤60 100执行机构-25~+75 <95 >60 500 ≮20 ≮50 伺服放大器0~50 10~70 >60 500 ≮20 ≮50电接点水位计15~35 45~75 >60 500 ≮50 ≮20≮50≮50电磁阀15~35 ≯85 >60 ≮20电涡流传感器15~35 45~75 >60 500 ≮5≮100≮100分析仪表15~35 45~75 >60 250 ≮2 ≮2 ≮20 ≮20发电机检漏仪15~35 45~75 >60 500 ≮100≮100≮100≮100工业摄像机d 100/50≮1 ≮20皮带秤显示仪表15~35 70~75>60 500V ≮20 ≮20 ≮20传感器≤60 100V ≮20注1:绝缘电阻的单位是MΩ.m。
一、概述数字温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等领域。
为了确保数字温度计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校准。
本文将介绍数字温度计的校准规程,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数字温度计的校准工作。
二、校准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校准设备准确:在进行数字温度计校准之前,需要确保使用的校准设备本身是准确的。
可以使用已经经过校准的参考温度计来验证校准设备的准确性。
2. 准备校准记录表:在进行数字温度计校准时,需要准备好校准记录表,用于记录校准的过程和结果。
校准记录表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设备信息等内容。
三、校准过程1. 环境条件的控制:在进行数字温度计校准时,需要确保校准环境的温度稳定。
可以选择在恒温室中进行校准,或者在室温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校准。
2. 校准点的选择:根据数字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不同的校准点进行校准。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低温点、中温点和高温点进行校准,以覆盖数字温度计的全范围。
3. 校准步骤:根据数字温度计的说明书或者相关标准,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校准。
首先需要将数字温度计放置在校准点的环境中一定时间,使其达到稳定状态,然后与参考温度计进行对比。
四、校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1. 记录校准结果:在进行数字温度计校准时,需要及时记录校准结果。
校准记录应包括数字温度计的测量值、参考温度计的测量值、误差值等内容。
2. 分析校准结果:根据记录的校准结果,可以对数字温度计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如果数字温度计的测量值与参考温度计的测量值存在较大偏差,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或者更换。
五、校准后的措施1. 校准证书的发放:在数字温度计校准完成后,需要及时颁发校准证书。
校准证书应包括数字温度计的型号、校准日期、校准结果等信息。
2. 记录保管和追溯:校准结束后,需要妥善保存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以备日后的追溯和查证。
六、总结数字温度计的校准是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只有严格按照校准规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数字温度计的测量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文件制修订记录
1.恒温温度测试仪
1.1.按照该仪器的操作使用规程,查看该仪器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1.2.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察看仪器所有显示仪表及状态显示灯是否正常工作。
1.3. 开启“循环”开关,查看液体循环泵是否正常工作。
1.4按照该仪器的操作使用规程,操作该仪器,查看仪器加热装置是否正常。
1.4.温度的校准
1.4.1.本仪器使用测量范围为0~100℃的经过校准的温度计对本仪器进行校准。
1.4.
2. 按照该仪器的操作使用规程,将温度预先设定为某一数值,在水槽上方将温度计放入水槽(放入经过校准的温度计),加热40分钟后,观察温度显示仪表的显示温度、预先设定温度以及温度计显示温度一致,如温度数值有出入,记下相应的数值;再将温度设定为另一数值,重复上述步骤;取三个不同预设温度下的对比数据后,判断该仪器温度控制是否正常,如有误差,记下误差值。
1.5.仪器自校后,应在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卡做相应记录,明确仪器使用是否正常,如有误差,记录相应的误差值。
恒温温度测试仪自校记录。
1 目的
本指引明确规定出迪赛奇正公司内所有数字温控仪之校正指引,以便有效地保持其准确度及性能良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迪赛奇正公司内所有用于检测,测量和试验的数字温控仪之校正。
3 职责
3.1 计量员:负责数字温控设备的校正及数据记录。
.
3.2 设备组长:评核校正结果.
4 所需设备
4.1标准温湿度计低温箱高温烤箱
5 校正环境
5.1温度20℃~25℃湿度<75%
6 校正步骤
6.1 开启标准温湿度计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6.2 校正数字温控仪温度(低温)
6.2.1 检查被校数控温控仪表面是否有破损,调节低温箱温度如(表一)温度待低温
箱稳定后,将标准温湿度计与被校数字温控仪放入低温箱内,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标准温湿度计与被校数字温控仪的读数,计算误差,此误差为±5℃。
6.3 校正数字温控仪温度(高温)
6.3.1 检查被校数控温控仪表面是否有破损,调节高温烤箱温度如(表二)温度待高
温箱稳定后,将标准温湿度计与被校数字温控仪放入高温箱内,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标准温湿度计与被校数字温控仪的读数,计算误差,此误差为±1.5℃。
7 填写校正记录
8 相关文件
4.10.1 《监测和测量设备管理规程》
4.10.2 《监测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9 相关表格
4.11.1 《监测和测量设备校正记录》
拟制:审核:会签:批准:。
温度仪表内部校准规程
温度仪表的校准程序
温度仪表内部校准规程
1 目的
对温度仪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符合使用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冻库作为监视使用的温度仪表的内部校准。
3 校准用的标准设备
法定单位检定合格的温度计(以下称标准温度计)。
规格:-50℃~50℃ 器具编号:J01
4 校准步骤
4.1将标准温度计放入冻库内温度传感器附近(大约30cm处),停留3~5分钟,读取冻库温度仪表的显示值T,同时读取标准温度计的示值T0,记录T和T0。
4.2重复上述步骤3次。
4.3计算两种温度表的示值误差,△=T-T0 ,取3次的算术平均值。
4.4 判定
当|△|≤1℃时,判定该冻库温度仪表合格。
当|△|>1℃时,判定该冻库温度仪表不合格。
5校准周期:每6个月校准一次;检修后必须重新校准。
6相关记录
温度仪表校准记录。
测温仪表校验规程1.0目的对公司测温仪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0范围适用于全厂公司玻璃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和热电阻等测温仪表的内部校准。
3.0校验时所需标准仪器及设备3.1标准器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3.2校准设备恒温水浴、恒温油浴4.0环境条件常温,湿度≤85%。
5.0校验方法5.1最大允许误差测温仪表类型最大允许误差玻璃温度计±1℃双金属温度计±3℃热电阻±3℃5.2校准步骤将被检温度计的检测元件与标准温度计插入恒温槽中,待示值稳定后进行读数。
温度计的浸没长度应大于等于75mm, 校准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上,不得少于三点。
5.3校准结果的处置:校准合格的测温仪表,应粘贴合格证,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不准使用并粘贴停用标识。
5.4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为每年校准一次。
6.0参考文件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7.0记录表格测温仪表内部校准记录测温仪表内部校准记录编号基本参数校正数据记录结论校准人标准显示误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量程精度最大允许误差使用位置。
福建铂阳精工设备有限公司Apollo Precision(Fujian) Co.,Ltd.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名称红外测温仪内校规程三级审批文件编号二级审批取代\ 标准化审核发布日期2014.9.25 实施日期2014.9.25一级审批有效期长期有效编制部门研发中心编制文件修订/改版需填写以下内容变更前:变更后:变更原因:会签客服中心系统集成中心研发中心业务管理部财务部档案管理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金融部行政管理部采购部质量安全部编号页数第1页共2页红外测温仪内校规程1.目的为了对本公司红外测温仪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及适用性保持完好,特制定此规范。
2.适用范围适用于研发中心所有红外测温仪的内部校准。
3.定义无4.职责4.1研发中心:4.1.1负责编制红外测温仪的内校规程;4.1.2负责校准新采购的红外测温仪并粘贴校准标识;4.1.3负责定期校准研发中心监测设备台帐内校表单中的红外测温仪并粘贴标识。
4.2质量安全部:负责红外测温仪校准工作的监督及检查。
5.内容5.1校准材料:高精度玻璃水银温度计、导热油、大烧杯。
5.2校准环境:◆环境温度(18~25)℃;◆相对湿度:≤ 85%,避免较强的背景辐射和交变磁场。
5.3通用外观条件检查5.3.1红外测温仪各部分装配完好,无缺损;5.3.2红外测温仪开机时数字显示要清晰、完整、按钮正常;5.3.3如有提示电量不足,要更换电池后才能进行校准;5.3.4高精度玻璃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棒及毛细管应均匀笔直,感温泡和玻璃棒无裂痕,编号页数第2页共2页红外测温仪内校规程液柱无断节和气泡。
5.4技术指标红外测温仪的基本误差和测量距离变化影响不超过表一的规定。
表一红外测温仪基本误差限和测量距离变化影响准确度等级(米)允许误差γ(%)1 ±2.01.5 ±3.02 ±4.05.5温度校准5.5.1根据研发中心实际使用红外测温仪的情况,选择20℃、500C、80℃、1000C四个测量点;5.5.2将导热油装入大烧杯中进行加热;5.5.3将高精度玻璃水银温度计插入导热油内的某一位置,当温度达到测量点时用红外测温仪测量与玻璃水银温度计相同位置导热油的温度,红外测温仪位置距导热油表面距离在1米内;5.5.4待温度稳定后分别读取标准值与被测值,高精度玻璃水银温度计读数视线应与刻度线垂直;5.5.5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将读取的数值记入《红外测温仪内校记录表》中。
温控仪内校规程
1 目的
对车间设备上所用温控仪进行自校校对,确保温控仪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 范围
适用于涂胶机、硫化机、吸塑机上的温控仪。
3 自校用基准量具
外校合格的玻璃温度计,范围在0~2000C内。
4自校周期及环境条件
4.1 校对周期:一年
4.2 环境条件:常温
5 自校步骤
5.1 温控仪的显示是否清晰,否则为不合格,需重新更换。
5.2 将玻璃温度计与被校温控仪感温头,摆放在同一加热区域。
5.3 开启设备,待升温后,将被校温控仪设定第一个校准基点500C,当玻璃温度计达到500C时,读出温控仪所显示温度数据,第一次校对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校对,三次校对完成后读取三个校对点平均值,并记录在《温控仪自校记录表》内。
5.4将被校温控仪设定第二个、第三个、第四次校准基点,以次为1000C、1500C、2000C,每个校准点进行三次校对,完成后读取平均值,并分别记录在《温控仪自校记录表》内。
5.5允许误差为±10C。
6相关记录
6.1《自校记录表》
编制:审核:批准:。
1、目的:为规范温(湿)度记录仪校准工作,确保校准工作顺利实施及校准结果真实有效,特建立本操作规程。
2、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12版)、附录5《验证管理》。
3、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温(湿)度记录仪校准的管理。
4、职责:4.1. 质量负责人负责校准的监督、指导、协调与审批;4.2. 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实施校准工作;4.3. 储运部负责配合校准工作的实施。
5、内容:5.1.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制定温(湿)度记录仪校准方案;一、温(湿)度记录仪校准方案包括校准的:实施人员、对象、目标、校准设备描述、校准方法、时间控制、数据采集要求,以及校准的相关基础条件;二、温(湿)度记录仪校准方案报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
5.2.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对温(湿)度记录仪校准实施人员进行培训;5.3. 温(湿)度记录仪校准方案按以下程序进行:一、对待校准温(湿)度记录仪的各项参数进行确认,填写其相关资料信息;二、对校准用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确认,填写校准用温度记录仪的相关资料信息;三、将校准用设备与待校准温(湿)度记录仪一起放入同一容器(纸盒或纸袋),启动开始记录温度;四、将盛装校准用设备与待校准温(湿)度记录仪的容器放置公司冷库,测试至少24小时;五、将盛装校准用设备与待校准温(湿)度记录仪的容器放置公司阴凉库,测试至少24小时;六、将盛装校准用设备与待校准温(湿)度记录仪的容器放置公司常温库,测试至少24小时;七、取出校准用设备与待校准温(湿)度记录仪,连接电脑,分别导出记录数据;八、根据记录数据填报“温(湿)度记录仪校准记录表”;九、用公式“修正值=校准用温度记录仪平均示值+校准用温度记录修正值-待校准温度记录仪示值”计算每个待校准温(湿)度记录仪的修正值;十、根据校准结果制作“校准报告”,报质量负责人审核;十一、根据结果制作“校准证书”。
5.4. 将温(湿)度记录仪校准方案、校准报告及相关报表、图片等资料汇集建立校准档案,并将其并入温(湿)度记录仪档案中。
仪温度校准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为确保使用仪温度校准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为安全操作及保养指南:安全操作1. 职责使用仪温度校准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遵守以下职责:•完全了解设备的设计、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熟知所有操作和管理要求,并谨慎对待所有使用程序;•佩戴胶靴、手套、防护眼镜及其他个人防护装备,实施防护措施;•控制气源,确保设备稳定;•检查所有管道、容器等连接件的紧密性;•避免异物进入设备,保证使用过程中设备的清洁。
2. 环境应选择在无风、空气流动较少、无其他气味干扰的条件下进行校准操作,避免使用前使用后的传感器检测误差。
3. 操作操作人员应保证设备的完全运行,设备运行过程中耳对下列情况进行判断:环境变化,如恶劣气候、明显震动等; - 设备电控板有漏电现象或触电到人等; - 超过仪表压力和温度范围; - 程序不正确,如上下溢等。
4. 管理•确保设备定期检验和校准;•确定合适的故障排除流程,并指派特定的人员进行排除;•对操作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及时处理、纠正和记录;•要求操作人员及第三方遵守操作要求和条款;•实行授权管理,限定许可范围,避免违反法律法规。
保养1. 保洁每次使用仪温度校准系统之前,应检查、清洁或更换以下元件:•传感器的接触部分;•管路、容器、阀门、阀芯和堵头等元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杂物或外来物质;•相应的螺钉、接头、固定脚,合适的润滑。
2. 保养应每六个月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护。
•每次使用完设备后拆下接口,用手柄吹气能用软布擦拭阀门;•每六个月对设备内部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漏气漏电的现象;•如果觉得经常使用的部位摩擦出现磨损,需要及时更换元件;•若设备使用不当,出现故障或呈现高误差,请及时修改操作方法及相关程序并整改。
以上为仪温度校准系统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使用设备时请确保已经阅读并遵守本规程,如有任何不明白或需要协助的地方,请联系职业安全人员或律师。
高温炉温控器温度校正方法
1.校正前准备工作:
在校正前,需要检查高温炉温控器的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仪器
的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准备好标准温度计和专业的温度检测仪器。
2.校正定点温度:
首先,选择几个需要经常使用的定点温度进行校正,如100℃、300℃和500℃。
将标准温度计和温度检测仪器放置在高温炉中,并设置温度控
制器的工作温度为目标校正温度。
3.稳定温度:
待温度稳定后,使用标准温度计和温度检测仪器对高温炉中的温度进
行检测。
记录下标准温度计和温度控制器显示的温度差异。
4.计算温度偏差:
根据标准温度计和温度检测仪器的读数,计算标准温度和温度控制器
显示的温度之间的偏差。
将标准温度减去温度控制器显示的温度,得到偏
差值。
5.调整温度控制器:
根据计算得到的温度偏差值,对高温炉的温度控制器进行调整。
通常
情况下,校正温度控制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或减少温度控制器的PID参数
来实现。
6.重新校正验证:
调整完温度控制器后,再次进行温度校正的验证。
重复步骤2至步骤5,直到标准温度计和温度控制器的显示温度之间的偏差达到在可接受范围内。
7.温度控制器厂家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