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54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分类及定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旁亢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3种。
原发者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PTH)合成与分泌过多,通过其对骨与肾的作用,导致血钙增高和血磷降低。
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肾结石、消化性溃疡、精神改变与广泛的骨吸收。
继发性甲旁亢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使之增生、肥大,分泌过多的PTH,见于肾功能不全、骨质软化症和小肠吸收不良等。
三发性甲旁亢是在继发性甲旁亢的基础上,由于腺体受到持久和强烈的刺激,部分增生组织转变为腺瘤,自主地分泌过多的PTH,主要见于肾衰竭。
【病因和病理】原发性甲旁亢病理有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腺癌三种,大多数病因不明。
一)腺瘤,约占总数的75%-80%,绝大多数为单个腺瘤。
二)增生,约10%的病例为甲状旁腺增生,常累及上下4个腺体,但也以某个腺体增大为主。
三)腺癌,甲状旁腺癌较少见。
【临床表现】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高钙血症可影响多个系统:①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淡漠,性格改变,由于症状无特异性,可被误诊为神经症。
②神经肌肉系统可出现倦怠,四肢无力,常伴有肌电图异常。
当血清钙超过3mmol/L时,出现明显精神症状如幻觉、狂躁,甚至昏迷。
③消化系统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便秘、恶心、呕吐;也可引起顽固性溃疡;④软组织钙化影响肌腱、软骨等处,可引起非特异性关节痛。
⑤皮肤钙盐沉积可引起皮肤瘙痒。
二、骨骼系统患者早期可出现骨痛,主要位于腰背部、髋部、肋骨与四肢,局部有压痛。
后期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炎,可出现骨骼畸形与病理性骨折,身材变矮,行走困难,甚至卧床不起。
三、泌尿系统长期高血钙可影响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出现多尿、夜尿、口渴等,还可出现肾结石与肾实质钙化,反复发作的肾绞痛与血尿。
最后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四、其他甲旁亢患者可有家族史,常为MEN的一部分,可与垂体瘤及胰岛细胞瘤同时存在,即MEN 1型;也可与嗜铬细胞瘤及甲状腺髓样癌同时存在,即MEN2A型。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护理查房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一种甲状旁腺分泌异常的疾病,患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持续升高,导致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进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在护理查房中,我们应该关注以下方面:1.患者的主诉和临床表现:询问患者主诉,如骨痛、尿频、多饮等。
观察患者体格检查结果,如肌力、骨骼畸形、肾结石等。
2.患者的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家族史、手术史、药物史等,并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甲状腺相关疾病、肾脏疾病等。
3.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监测血液中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观察是否存在高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5.患者的肾功能评估:监测尿液中的蛋白、尿酸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肾结石等并发症。
6.患者的心电图监测:心电图检查是评估患者心脏功能的重要手段,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观察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7.患者的情绪和生活状态: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
8.患者的教育和宣教:向患者提供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如饮食控制、避免草酸盐摄入、定期复查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在护理查房中,我们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将患者的病情变化汇报给医生,协助医生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因高钙血症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紊乱、昏迷等。
总之,在护理查房中,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奋症用药策略进展一、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一)概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原发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肿瘤(腺瘤或癌)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其临床特点为高血钙、低血磷、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骼病变和尿路结石。
90%以上是由甲状旁腺腺瘤引起,其中只累及一个腺体的占90%,腺癌占0.5%~3%。
本症儿童少见,少数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I型或Ⅱ型。
临床表现:一般进展缓慢。
轻者仅表现为肌无力、反应迟钝、食欲减退,后期可有抑郁、感觉异常、近端肌无力、肌萎缩等。
重者可有消化道溃疡病样症状,以及多尿、多饮、脱水及体重下降。
1.骨骼症状有广泛性骨关节疼痛伴明显压痛。
绝大多数患者骨密度减低,重者有骨骼畸形。
50%以上的患者有自发性病理性骨折和纤维囊性骨炎。
2.肾脏症状由于血钙过高致尿钙排出增多,又因尿磷排泄增加,故患者常有烦渴、多饮和低渗尿等。
尿路结石的发生率较高,以多发、反复发作和活动性小结石为特点。
尿路结石和肾实质钙盐沉着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可致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不全。
3.高血钙及(或)低血磷综合征最早出现但常被忽视。
高血钙时,神经肌肉应激性减低,常有软弱无力、四肢松弛、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电图Q-T 间期缩短。
常伴有幻觉、健忘、狂躁、嗜睡,甚至昏迷等精神症状。
此外常见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便秘、腹胀、恶心、呕吐,尤其多见顽固性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
4.高钙危象本症的严重病例可出现重度高钙血症,伴明显脱水,严重威胁生命,应予紧急处理。
(二)诊断要点1.血液检查(1)血钙测定:对本症的诊断颇有价值。
绝大多数患者血清总钙值增高,少数正常。
可疑患者需反复测定,若多次血清钙值正常则要注意是否合并维生素D缺乏、骨软化症、肾功能不全、胰腺炎、甲状旁腺腺瘤栓塞和低蛋白血症等,这些因素可影响血清钙值,但测定血清游离钙值仍多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