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移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养⽼保险关系异地转移⼿续怎么办理养⽼保险关系异地转移⼿续怎么办理?养⽼保险异地转移⼿续⼀览。
或许⼤家对养⽼保险关系异地转移⼿续不太了解,为了⽅便⼤家了解与此相关的内容,下⾯店铺编辑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在⽂中有详细的介绍,供您参考,希望可以给您提供帮助。
参加城镇企业职⼯基本养⽼保险的所有⼈员,包括农民⼯。
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保险待遇的⼈员,不再转移基本养⽼保险关系。
异地转移12%单位缴费,办转移不⽤到处跑我国基本养⽼保险制度实⾏社会统筹与个⼈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单位和个⼈共同缴费。
过去,参保⼈员跨地区转移接续养⽼保险关系,只转个⼈账户储存额,不转单位缴费。
从实践情况看,转⼊地要承担将来发放转⼊⼈员基本养⽼⾦的责任,完全不转单位缴费,长期⽀付的资⾦压⼒较⼤。
综合考虑转⼊地与转出地、当期与长远的资⾦平衡关系,办法规定,参保⼈员跨省就业,除转移个⼈账户储存额外,还转移12%的单位缴费。
⽬前,⼤部分地区的单位费率为⼯资基数的20%,少部分地区低于20%。
这样规定,单位缴费的⼤部分随跨省流动就业转给了转⼊地,减轻了转⼊地未来长期的资⾦⽀付压⼒;单位缴费的少部分留给转出地,⽤于确保当期的基本养⽼⾦⽀付。
如果让流动就业的参保⼈员⾃⼰往返不同地区办理基本养⽼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续,费时费⼒。
办法规定流动就业⼈员离开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要开具统⼀样式的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地参保缴费后,只要提出转移接续申请,所有⼿续都由相关两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同时,⼈⼒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公布了全国县级以上所有社保经办机构联系⽅式信息,供相关⼈员查询⾃⼰的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信息。
明确领取待遇地,农民⼯⽆须再“退保”办法按照“唯⼀性”原则,依次确定了相关地区的责任,即:参保⼈员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致时,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续,享受基本养⽼保险待遇;当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不⼀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则在最后参保地领取待遇;如在最后参保地参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满10年的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续;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续。
青岛社保异地转移流程:
办理转入青岛:
3、参保单位持以上材料到所在区、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办理养老保险关
系接续手续。
办理转出青岛:
1、持转入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转移证明材料,到原参保所在区、市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单》,《转移单》需由财务部门盖章确认;
2、将《转移单》交给转入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接续。
办理条件
青岛市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转移的
办理材料
2、《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单》
3、其他保险转移证明材料
办理时限及费用
办理时限:6个工作日(手续齐全情况下)
办理费用:免费
延展阅读:
养老保险转跨省转入
转入条件:
1、参保人员在我市办理参保时,非本市户籍且男不满50周岁、女不满40周岁的;
2、参保人员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户籍为我市转回我市参保的;
3、参保人员系经各区市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
4、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时,非本市户籍,但在我市累计缴费年限
满10年的',且我市为该参保人员最后一个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
5、参保人员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时,本市户籍,且参保人员每个参保缴费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
养老保险跨省转出
转出条件:
1、劳动者属于跨省流动就业;
2、已申请打印在我市缴费期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转出流程:
【补充说明】: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不能转移到外地。
为了使异地居住退休人员方便快捷地申领养老金,我们已经通过金融系统实现异地支付,以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外省养老保险该如何转入深圳?一、转入条件1、在我市参保缴费的深圳户籍人员;2、在深圳首次参保缴费时(不含已经结算的年限),男性不满50周岁女性不满40周岁的人员;3、通过组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调入我市并在我市参保缴费的人员;4、其他符合国办发【2009】66号规定,以我市作为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的人员。
二、需提供的材料1、身份证原件;2、深圳市社会保障卡原件;3、填写《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进入单位社保系统,点击下载处可打印此表)4、异地社保机构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三、受理部门参保人所属的我市社保机构征收窗口。
四、办理时限1、我市社保机构收到转入申请和参保缴费凭证后,在15个工作日内发出联系函;2、我市社保机构在收到转出地社保机构转移的信息表和基金后,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3、上述如有特殊情况可延长时限。
五、流程图【参保人在转出地社保机构取得参保转移凭证】↓【带齐需提供的材料上交给我市社保机构征收窗口】↓【社保机构审核】↓【社保机构录入信息,打印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并邮寄到异地社保机构】↓【异地社保机构收到后录入相关信息,打印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并邮寄到深圳社保机构】↓【异地社保机构转出基金】↓【深圳社保机构收到后,录入转移信息】↓【转移完成】深圳市越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专业代办深圳户口,深圳积分入户,调干入户,毕业生入户,留学生入户。
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深户协办服务。
不用排队,不用研究政策,不用费时费力的请假。
一切交给我们吧!快捷专业的服务效率让你省时省事又省心!。
山东省内社保异地转移流程
山东省内社保异地转移的主要流程如下:
1. 到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填写申请表,并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社保缴费证明等材料。
2. 经办机构进行审核确认后,出具确认材料。
同时为参保人进行社保缴费账户划转。
3. 携带确认材料到转入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转入,经办机构进行信息录入和审批。
4. 转入经办机构为参保人开具新社保卡,生成新的社会保险个人账户。
完成转移程序。
5. 参保人可通过社保卡或个人账户查询社保关系转移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具体社保政策可能有所不同,转移程序也会有部分调整,最好提前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了解最新规定。
社保跨省转移了解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要点详解解析社保是指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为了保障公民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安全而设立的制度。
社保跨省转移是指在不同省份之间转移个人社会保险关系和权益的行为。
社保跨省转移具有一定的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本文将对这些要点进行详解解析。
一、申请条件1. 跨省居住:申请人必须在现居住地与原缴费地不一致,即居住地和缴费地跨省。
2. 具备连续缴费条件:申请人需要在原缴费地按规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一定年限。
不同省份的具体年限标准可能有所差异,需要咨询当地社保机构以获取详细信息。
3. 未领取相关社保待遇:申请人在原缴费地未领取与社保相关的任何待遇,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报销等。
二、办理流程1. 准备材料:申请人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有效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护照等)- 户口簿或居住证明- 社保卡或社保关系证明- 缴费凭证或缴费记录2. 咨询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人需要咨询即将迁入的目标省份社保机构,获取详细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清单。
3. 提交申请材料:根据当地社保机构要求,申请人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至目标省份社保机构。
4. 审核和审批:目标省份社保机构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审批,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和缴费情况。
5. 信息传递:审批通过后,目标省份社保机构将申请人的社保信息传递至原缴费地社保机构。
6. 办理完成:原缴费地社保机构确认接收到目标省份社保机构传递的信息后,办理社保跨省转移手续。
三、注意事项1. 申请人应提前咨询目标省份社保机构,了解具体的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并准备好所需材料。
2. 确保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如有虚假材料,可能会导致转移申请被驳回或相关法律责任。
3. 申请人可以通过电话、在线咨询或实地拜访的方式与目标省份社保机构取得联系,获取办理相关问题的解答。
4. 社保跨省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办理,申请人需提前规划好时间,以免因未及时办理而影响权益的享受。
总结:社保跨省转移是一个涉及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的复杂过程,申请人需要具备跨省居住、连续缴费条件,并准备好相关材料,咨询当地社保机构,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
跨省转养老保险的流程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跨省转养老保险这个事儿。
你说这养老保险啊,就像是给咱未来的生活上了一道保险锁,让咱能安心不少呢!要是你打算跨省换个地儿工作生活,那这养老保险可不能马虎。
就好像你搬家了,你的宝贝细软不得跟着你一块儿走呀!首先呢,你得在原来参保的地方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好。
这就好比你要出远门,得先把家里收拾利落了不是?到社保经办机构去,告诉他们你要跨省转养老保险啦。
他们会给你一些材料,可别小瞧这些材料,这可都是宝贝呢!然后呢,你带着这些宝贝材料,风风火火地到新的参保地去。
这一路啊,你就想象自己是个护送宝物的使者。
到了新地方,找到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把材料交上去。
他们就会像接收宝贝一样认真对待。
这中间会不会遇到啥小麻烦呢?嘿,那可不好说!就像你在路上可能会遇到点小风小浪一样。
但别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呀!你只要耐心点,多问问,总能解决的。
等一切都办妥了,你就可以松一口气啦。
想象一下,以后你的养老保险就稳稳地跟着你在新地方生根发芽啦。
这多让人安心呀!你说这跨省转养老保险是不是挺重要的?这可关系到咱以后的养老生活呢!要是不弄好,那以后可不得抓瞎呀!所以呀,大家都得上点心,别嫌麻烦。
就像盖房子,基础得打牢了,房子才能稳稳当当的。
咱可不能稀里糊涂的,得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的。
这养老保险就像是咱生活中的一把伞,晴天能遮阳,雨天能挡雨。
咱得好好爱护它,让它为咱的未来保驾护航!反正啊,跨省转养老保险这事,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别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发现问题,那可就晚啦!咱得未雨绸缪,提前把这些事儿都安排好。
这样咱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过得舒舒服服,安安心心的呀!。
跨省转移社保的流程具体有哪些社保转移有没有时间限制?因为⼯作变动或者个⼈到另⼀个城市⼯作社保⽅⾯都要涉及转移的问题,那么社保转移有没有时间限制呢,今天我们对此了解⼀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社保转移有没有时间限制?⼩编了解到:根据《暂⾏办法》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办理社...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跨省转移社保的流程具体有哪些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社保转移有没有时间限制?⼩编了解到:根据《暂⾏办法》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办理社保转移接续⼿续,原参保地与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应在45天内办结审核、确认、跨地区转续等程序。
⼆、跨省转移社保的流程:新参保地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并向原参保地发出同意接受函--原参保地办理转移⼿续--新参保地接受转移⼿续和资⾦,三个流程⾛完之后即可办妥社保转移接续⼿续,政策规定每个流程最多15个⼯作⽇,也就是说对于参保者来说,最多45个⼯作⽇就可以将全部⼿续办完。
(1)参保⼈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基本养⽼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单位或参保⼈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15个⼯作⽇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员原基本养⽼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员作出书⾯说明。
(3)原基本养⽼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作⽇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续。
(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员原基本养⽼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保险关系和资⾦后,应在15个⼯作⽇内办结有关⼿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单位或参保⼈员。
(5)养⽼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这些就是我们在这⽅⾯的知识。
希望⼩编的这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的内容,也可以到⽹上进⾏搜索查询。
河南社保异地转移流程河南的社保怎样异地转移,异地转移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异地转移的时间又是多长。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河南社保异地转移流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河南社保异地转移流程1、异地社保转移所需材料身份证、社保编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个人账户储存额可全部转移,而统筹基金(即单位缴费)实行部分转移,即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
2、异地社保转移流程参保人在原参保地提供身份证、社保编号,到所在的社保中心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和《缴费凭证》(也可由新参保单位办理)3、异地社保转移时限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和《缴费凭证》。
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提醒对于更换工作地的人员,可以不必急着转移社保关系,因为原参保地的社会保险关系不会注销,社保机构会记录并保存其缴费信息。
参保人员可在确定了退休待遇领取地后再办理社保关系转移合并手续。
郑州社保转移流程一、基本养老保险转移(一)本地养老保险关系转往外地本地参保人员到外地就业的,凭单位证明或参保人员本人有效身份证(户口簿)到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核中心申请出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如有欠费,须先结清欠费)后,持此证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申请转入养老保险关系。
个人跨省转移社保流程个人跨省转移社保流程是怎么样的?办理条件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下面哦!一:办理条件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
二:办理范围1.参保人员返回户籍所在地(指设区的市,下同)就业参保的,户籍所在地的相关社保经办机构应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2.参保人员未返回户籍所在地就业参保的,由新参保地的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但对男性年满50周岁和女性年满40周岁的,应在原参保地继续保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同时在新参保地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记录单位和个人全部缴费。
参保人员再次跨市流动就业或在新参保地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将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中的全部缴费(含个人账户利息)转移归集到原参保地或待遇领取地。
3.参保人员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受以上年龄规定限制,应在调入地及时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办理材料省内转移1、参保凭证(转出地社保局转移窗口打印)2、接收函(社保转入地)3、联系函(社保转入地)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省外转移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社保转出地开具)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社保转出地开具)3、《失业保险关系接收函》(社保转入地开具)4、《在职职工失业保险关系转迁表》(社保转出地开具)5、转移人员原件及复印件办理流程保险关系转出:1.参保人本人申请只需要携带居民身份证2.参保人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的,提供委托书及代办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参保人的复印件3.参保人的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等相关信息需要认定的,需出据参保人本人的《人事档案》保存关系转入:1.参保人本人申请只需要携带居民身份证和《参保凭证》2.参保人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的,提供委托书及代办人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参保人的复印件和《参保凭证》办理时限及费用办理时限:15个工作日办理费用:免费。
如何办理养老保险的异地转移
根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切实保障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保证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并在城镇就业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
办法适用于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包括农民工。
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异地转移12%单位缴费,办转移不用到处跑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过去,参保人员跨地区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只转个人账户储存额,不转单位缴费。
从实践情况看,转入地要承担将来发放转入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责任,完全不转单位缴费,长期支付的资金压力较大。
综合考虑转入地与转出地、当期与长远的资金平衡关系,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跨省就业,除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转移12%的单位缴费。
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单位费率为工资基数的20%,少部分地区低于20%。
这样规定,单位缴费的大部分随跨省流动就业转给了转入地,减轻了转入地未来长期的资金支付压力;单位缴费的少部分留给转出地,用于确保当期的基本养老金支付。
如果让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自己往返不同地区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费时费力。
办法规定流动就业人员离开原参保地,社
保经办机构要开具统一样式的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地参保缴费后,只要提出转移接续申请,所有手续都由相关两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公布了全国县级以上所有社保经办机构联系方式信息,供相关人员查询自己的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信息。
明确领取待遇地,农民工无须再“退保”办法按照“唯一性”原则,依次确定了相关地区的责任,即:参保人员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一致时,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不一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则在最后参保地领取待遇;如在最后参保地参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满10年的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这样有助于消除过去由于地区之间职责不清,个别转出地和转入地常有相互推诿的现象。
总之,让每一个缴费满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都能在一个地方领到基本养老金。
比如,一个江西的农民工,先后在福建、广东、浙江的城镇就业,参保缴费各5年。
当他达到国家法定待遇领取年龄时,由于累计缴费年限满了15年,因此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由于他在3地参保都不满10年,就由他的户籍所在地江西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而3地社保机构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江西省。
但如果他在达到领取待遇条件之前,已把户籍转到了最后参保地浙江,那么就由浙江省负责发放基本养老金,其他两省应按规定把相应的资金转到浙江省。
多地参保,养老金计算全国统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
按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一定系数计算,这对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只要多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多,这部分养老金水平就高。
对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即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与本地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应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由此计算出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再与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值,作为计发其基础养老金的基数;缴费满15年发给基数的15%,多缴费1年多发1%。
办法坚持了这一计发办法,只是进一步明确了流动就业人员在各参保地的各年度缴费工资要与最后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
这既保证了全国政策的统一,又是一种相对简便的方法。
对回乡后不再返城就业的农民工,办法规定的总原则是,其在城镇参保缴费的记录和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如果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或以上,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同城镇职工一样计发基本养老金;如果没有满足规定条件,也可以把城镇参保的相关权益记录和资金转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总之是不让他们已有的权益受损。
但鉴于新农保制度刚刚开始试点,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在城乡间的具体衔接政策,国家将另行研究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