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811.00 KB
- 文档页数:8
专题01 旋转中的三种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本专题重点分析旋转中的三类全等模型(手拉手、半角、对角互补模型),结合各类模型展示旋转中的变与不变,并结合经典例题和专项训练深度分析基本图形和归纳主要步骤,同时规范了解题步骤,提高数学的综合解题能力。
模型1.手拉手模型【模型解读】将两个三角形(或多边形)绕着公共顶点旋转某一角度后能完全重合,则这两个三角形构成手拉手全等,也叫旋转型全等。
其中:公共顶点A记为“头”,每个三角形另两个顶点逆时针顺序数的第一个顶点记为“左手”,第二个顶点记为“右手”。
手拉模型解题思路:SAS型全等(核心在于导角,即等角加(减)公共角)。
1)双等边三角形型条件:△ABC和△DCE均为等边三角形,C为公共点;连接BE,AD交于点F。
结论:①△ACD≌△BCE;②BE=AD;③∠AFM=∠BCM=60°;④CF平分∠BFD。
2)双等腰直角三角形型条件:△ABC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公共点;连接BE,AD交于点N。
结论:①△ACD≌△BCE;②BE=AD;③∠ANM=∠BCM=90°;④CN平分∠BND。
3)双等腰三角形型条件:△ABC 和△DCE 均为等腰三角形,C 为公共点;连接BE ,AD 交于点F 。
结论:①△ACD ≌△BCE ;②BE =AD ;③∠ACM =∠BFM ;④CF 平分∠AFD 。
4)双正方形形型条件:△ABCFD 和△CEFG 都是正方形,C 为公共点;连接BG ,ED 交于点N 。
结论:①△△BCG ≌△DCE ;②BG =DE ;③∠BCM =∠DNM=90°;④CN 平分∠BNE 。
例1.(2022·黑龙江·中考真题)ABC V 和ADE V 都是等边三角形.(1)将ADE V 绕点A 旋转到图①的位置时,连接BD ,CE 并延长相交于点P (点P 与点A 重合),有PA PB PC +=(或PA PC PB +=)成立;请证明.(2)将ADE V 绕点A 旋转到图②的位置时,连接BD ,CE 相交于点P ,连接PA ,猜想线段PA 、PB 、P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将ADE V 绕点A 旋转到图③的位置时,连接BD ,CE 相交于点P ,连接PA ,猜想线段PA 、PB 、P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答案】(1)证明见解析 (2)图②结论:PB PA PC =+,证明见解析 (3)图③结论:PA PB PC+=【分析】(1)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得AB =AC ,再因为点P 与点A 重合,所以PB =AB ,PC =AC ,PA =0,即可得出结论;(2)在BP 上截取BF CP =,连接AF ,证明BAD CAE V V ≌(SAS ),得ABD ACE Ð=Ð,再证明CAP BAF ≌△△(SAS ),得CAP BAF Ð=Ð,AF AP =,然后证明AFP V 是等边三角形,得PF AP =,即可得出结论;(3)在CP 上截取CF BP =,连接AF ,证明BAD CAE V V ≌(SAS ),得ABD ACE Ð=Ð,再证明BAP CAF ≌△△(SAS ),得出CAF BAP Ð=Ð,AP AF =,然后证明AFP V 是等边三角形,得PF AP =,即可得出结论:PA PB PF CF PC +=+=.(1)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C ,∵点P 与点A 重合,∴PB =AB ,PC =AC ,PA =0,∴PA PB PC +=或PA PC PB +=;(2)解:图②结论:PB PA PC=+证明:在BP 上截取BF CP =,连接AF ,∵ABC V 和ADE V 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C =,AD AE =,60BAC DAE Ð=Ð=°∴BAC CAD DAE CAD Ð+Ð=Ð+Ð,∴BAD CAE Ð=Ð,∴BAD CAE V V ≌(SAS ),∴ABD ACE Ð=Ð,∵AC =AB ,CP =BF , ∴CAP BAF ≌△△(SAS ),∴CAP BAF Ð=Ð,AF AP =,∴CAP CAF BAF CAF Ð+Ð=Ð+Ð,∴60FAP BAC Ð=Ð=°,∴AFP V 是等边三角形,∴PF AP =,∴PA PC PF BF PB +=+=;(3)解:图③结论:PA PB PC +=,理由:在CP 上截取CF BP =,连接AF ,∵ABC V 和ADE V 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C =,AD AE =,60BAC DAE Ð=Ð=°∴BAC BAE DAE BAE Ð+Ð=Ð+Ð,∴BAD CAE Ð=Ð,∴BAD CAE V V ≌(SAS ),∴ABD ACE Ð=Ð,∵AB =AC ,BP =CF ,∴BAP CAF ≌△△(SAS ),∴CAF BAP Ð=Ð,AP AF =,∴BAF BAP BAF CAF Ð+Ð=Ð+Ð,∴60FAP BAC Ð=Ð=°,∴AFP V 是等边三角形,∴PF AP =,∴PA PB PF CF PC +=+=,即PA PB PC +=.【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例2.(2023·湖南·长沙市八年级阶段练习)如图1,在Rt △ABC 中,∠B =90°,AB =BC =4,点D ,E 分别为边AB ,BC 上的中点,且BD =BE .(1)如图2,将△BDE 绕点B 逆时针旋转任意角度α,连接AD ,EC ,则线段EC 与AD 的关系是 ;(2)如图3,DE ∥BC ,连接AE ,判断△EAC 的形状,并求出EC 的长;(3)继续旋转△BDE ,当∠AEC =90°时,请直接写出EC 的长.例3.(2023·黑龙江·虎林市九年级期末)已知Rt △ABC 中,AC =BC ,∠ACB =90°,F 为AB 边的中点,且DF =EF ,∠DFE =90°,D 是BC 上一个动点.如图1,当D 与C 重合时,易证:CD 2+DB 2=2DF 2;(1)当D 不与C 、B 重合时,如图2,CD 、DB 、D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2)当D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CD 、DB 、D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答案】(1)CD 2+DB 2=2DF 2 ;(2)CD 2+DB 2=2DF 2,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已知得222DE DF =,连接CF ,BE ,证明CDF BEF D @D 得CD =BE ,再证明BDE D 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2)连接CF ,BE ,证明CDF BEF D @D 得CD =BE ,再证明BDE D 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详解】解:(1)CD 2+DB 2=2DF 2证明:∵DF =EF ,∠DFE =90°,∴222DF EF DE += ∴222DE DF = 连接CF ,BE ,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 为斜边AB 的中点∴CF BF =,CF AB ^,即90CFB Ð=° ∴45FCB FBC Ð=Ð=°,90CFD DFB Ð+Ð=°又90DFB EFB Ð+Ð=° ∴CFD EFB Ð=Ð在CFD D 和BFE D 中CF BF CFD BFE DF EF =ìïÐ=Ðíï=î∴CFD D @BFED ∴CD BE =,45EBF FCB Ð=Ð=° ∴454590DBF EBF Ð+Ð=°+°=° ∴222DB BE DE +=∵CD BE =,222DE DF =∴CD 2+DB 2=2DF 2 ;(2)CD 2+DB 2=2DF 2 证明:连接CF 、BE∵CF =BF ,DF =EF 又∵∠DFC +∠CFE =∠EFB +∠CFB=90°∴∠DFC =∠EFB ∴△DFC ≌△EFB ∴CD =BE ,∠DCF =∠EBF =135°∵∠EBD =∠EBF -∠FBD =135°-45°=90° 在Rt △DBE 中,BE 2+DB 2=DE 2∵ DE 2=2DF 2 ∴ CD 2+DB 2=2DF 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例4.(2022·青海·中考真题)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具有公共的顶角的顶点,并把它们的底角顶点连接起来,则形成一组全等的三角形,把具有这个规律的图形称为“手拉手”图形.(1)问题发现:如图1,若ABC V 和ADE V 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BC ,DE 分别是底边.求证:BD CE =;(2)解决问题:如图2,若ACB △和DCE V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Ð=Ð=°,点A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CM 为DCE V 中DE 边上的高,连接BE ,请判断∠AEB 的度数及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图1 图2【答案】(1)见解析 (2)90DCE Ð=°;2AE AD DE BE CM=+=+【分析】(1)先判断出∠BAD =∠CAE ,进而利用SAS 判断出△BAD ≌△CAE ,即可得出结论;(2)同(1)的方法判断出△BAD ≌△CAE ,得出AD =BE ,∠ADC =∠BEC ,最后用角的差,即可得出结论.【解析】(1)证明:∵ABC V 和ADE V 是顶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AB AC =,AD AE =,BAC DAE Ð=Ð,∴BAC CAD DAE CAD Ð-Ð=Ð-Ð,∴BAD CAE Ð=Ð.在BAD V 和CAE V 中,AB AC BAD CAE AD AE =ìïÐ=Ðíï=î,∴()BAD CAE SAS ≌△△,∴BD CE =.(2)解:90AEB =°∠,2AE BE CM =+,理由如下:由(1)的方法得,≌ACD BCE V V ,∴AD BE =,ADC BEC ÐÐ=,∵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CDE CED Ð=Ð=°,∴180135ADC CDE Ð=°-Ð=°,∴135BEC ADC Ð=Ð=°,∴1354590AEB BEC CED Ð=Ð-Ð=°-°=°.∵CD CE =,CM DE ^,∴DM ME =.∵90DCE Ð=°,∴DM ME CM ==,∴2DE CM =.∴2AE AD DE BE CM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出△ACD ≌△BCE 是解本题的关键.3)15°模型2.半角模型【模型解读】半角模型概念:过多边形一个顶点作两条射线,使这两条射线夹角等于该顶角一半思想方法:通过旋转构造全等三角形,实现线段的转化1)正方形半角模型条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CF=45°;结论:①△BCE≌△DCG;②△CEF≌△CGF;③EF=BE+DF;④D AEF的周长=2AB;⑤CE、CF分别平分∠BEF和∠EFD。
专题22 图形的旋转考点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知识点一旋转的基础旋转的概念: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叫作图形的旋转.点O叫作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作旋转角.如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化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作这个旋转的对应点.如图所示,A OB''∆绕定点O逆时针旋转45︒得到的,其中点A与点A'叫作对应点,线段OB与∆是AOB线段OB'叫作对应线段,OAB∠与OA B'∠)的度数叫∠叫作对应角,点O叫作旋转中心,AOA'∠(或BOB'作旋转的角度. 【注意】1.图形的旋转由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的角度所决定.2.旋转中心可以是图形内,也可以是图形外。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旋转的特征:➢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旋转作图的步骤方法:➢ 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 找出图形上的关键点;➢ 连接图形上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然后按旋转方向分别将它们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 按原图的顺序连接这些对应点,即得旋转后的图形. 平移、旋转、轴对称之间的联系:变化后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平移、旋转、轴对称之间的区别: 1) 变化方式不同:平移: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
旋转: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沿某个方向转一定角度。
轴对称:将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
2) 对应线段、对应角之间的关系不同平移: 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对应角的两边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方向一致。
旋转: 变化前后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称的角都是旋转角。
轴对称:对应线段或延长线如果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3)确定条件不同A平移:距离与方向旋转:旋转的三要素。
元调复习专题5—图形的旋转,平移和轴对称★核心知识梳理1、 图形的平移(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_,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_________.2、轴对称图形,轴对称(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2)轴对称的性质: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______________.3、图形的旋转(1)旋转定义:(2)旋转性质:(3)中心对称定义:(4)中心对称性质:★典型例题讲解一、几何变换与角度问题例1.如图,矩形ABCD ,∠DAC=650,点E 是CD 上一点,BE 交AC 于点F,将△BCE 沿BE 折叠,点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C’处,求∠AFC’的度数。
练习.1.如图,△COD 是△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40°后得到的图形,若点C 恰好落在AB 上,且∠AOD 的度数为90°,则∠B 的度数是 .二、几何变换中线段计算与证明例2: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PA=2,PB=2√3,PC=4,求△ABC 的边长练习:1.如上图 在Rt △ABC 中,∠C=90°,AC=1,BC=,点O 为Rt △ABC 内一点,连接A0、BO 、CO ,且∠AOC=∠COB=BOA=120°,(1)求∠ABC 和∠A′BC 的度数;(2)求OA+OB+OC 的值.2.如图1,在△ABC 中,AB=AC=13,BC=10,把△ABC 绕点A 旋转到△ADE 的位置,DE 交BC 于点M ,连接AM .(1)求证:∠AMB=∠AME ;(2)如图2,AD 交BC 于H ,在边AE 上取一点G ,使DH=EG,连接GC ,求点A 到直线CG 的距离3.如图,等腰Rt△ABC中,∠ACB=90°,AC=BC=1,且AC边在直线a上,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此时AP2=1+;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2+;…,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至得到点P2014为止.则AP2014= .三、几何变换与点的坐标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2,0),点B(0,2),点E,点F分别为OA,OB的中点.若正方形OEDF 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正方形OE’D’F’,记旋转角为α.(Ⅰ)如图①,当α=90°,求AE’,BF’ 的长;(Ⅱ)如图②,当α=135°,求证AE’ =BF’,且AE’ ⊥BF’;(Ⅲ)若直线AE’与直线BF’相交于点P,求点P的纵坐标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即可)练习:1.点A的坐标为(2,0),把点A绕着坐标原点旋转135º到点B,那么点B的坐标是_________ .2.如图,直线443y x=-+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 B''△,则直线A B'的解析式是.3.(2013•武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3,2),B(0,4),C(0,2).(1)将△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画出旋转后对应的△A1B1C;平移△ABC,若点A的对应点A2的坐标为(0,﹣4),画出平移后对应的△A2B2C2;(2)若将△A1B1C绕某一点旋转可以得到△A2B2C2;请直接写出旋转中心的坐标;(3)在x轴上有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四、综合题例4. (2015•连云港)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 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练习:(2015北京东城)已知:Rt△A′BC′和Rt△ABC重合,∠A′C′B=∠ACB=90°,∠BA′C′=∠BAC=30°,现将Rt△A′BC′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60°≤α≤90°),设旋转过程中射线C′C和线段AA′相交于点D,连接BD.(1)当α=60°时,A’B 过点C,如图1所示,判断BD和A′A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必证明;BA C (2)当α=90°时,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必证明;(3)如图3,对旋转角α(60°<α<90°),猜想(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典型练习基础篇】一、选择题:( ) 1.如图所示的图案绕旋转中心旋转后能够与自身重合,那么它的旋转角可能是A .60ºB .90ºC .72ºD .120º()2.如图,△ABC 绕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后成为△AB′C′.则下列等式中:①BC=B′C′;②∠BAB′=∠CAC′;③∠ABC=∠AB′C′; ④△ABB′≌△AC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3.在“线段、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矩形、菱形、圆”这几个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4.在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形上各对应点的旋转角度相同;B.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C.由旋转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以由平移得到;D.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C (0,3),D (1,7),将线段CD 绕点M (3,3)旋转180°后,得到线段AB ,则线段AB 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A .y=3x+15B .y=3x-15C .y=15x-3D .y=-15x+3( )6. 在等边△ABC 中,D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CD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 ,连接ED ,若BC=5,BD=4.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AE ∥BC ;B .∠ADE=∠BDC ; C .△BDE 是等边三角形;D . △ADE 的周长是9二、填空题7.如图,将Rt △ABC 绕直角顶点C 点逆时针旋转得到△A'CB',若∠A'CB=160º,则此图形旋转角是 度.第7题 第8题 第9题8.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60°,BC=2,△A′B′C 可以由△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其中点A′与点A 是对应点,点B′与点B 是对应点,连接AB′,且A 、B′、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A′的长为9.如图,P 是正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 •′AB ,•则点P •与点P •′之间的距离为_____,∠APB=_______°.10.若点(a +l ,3)与点(-2,b -2)关于x 轴对称,则点P(-a ,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 .三、解答题第1题图 第2题图第5题图 第6题图11.(1)点(1,2)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2)直线y=2x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直线解析式是 ;(3)求直线y=2x+3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直线解析式.12.(2015•武汉)如图,已知点A (﹣4,2),B (﹣1,﹣2),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坐标原点O .(1)请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2)写出从线段AB 到线段CD 的变换过程;(3)直接写出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13.如图,正方形ABCD 和平行四边形CPEF ,点P 在射线AB 上,点E 在边AD 上,作FG ⊥AD 于G 。
九年级数学复习---图形的旋转专题练习题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角是什么?(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2.(学生活动)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2)请画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3.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4.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14,△ABF是△ADE的旋转图形.(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2)旋转了多少度?(3)AF的长度是多少?(4)如果连结EF,那么△AEF是怎样的三角形?5.如图,K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和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答案:1. 解:(1)旋转中心是O,∠AOE、∠BOF等都是旋转角.(2)经过旋转,点A和点B分别移动到点E和点F的位置.2. (1)可以看做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的.(2)•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是点E、点F、点G、点H.(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3.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解:(1)连结CD(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4)连结DB′则△DB′C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4. 分析:由△ABF是△ADE的旋转图形,可直接得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要求AF•的长度,根据旋转前后的对应线段相等,只要求AE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很容易得到.•△ABF与△ADE 是完全重合的,所以它是直角三角形.解:(1)旋转中心是A 点.(2)∵△ABF 是由△ADE 旋转而成的∴B 是D 的对应点 ∴∠DAB=90°就是旋转角(3)∵AD=1,DE=1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且F 是E 的对应点 ∴ (4)∵∠EAF=90°(与旋转角相等)且AF=AE ∴△EA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5. 分析:要用旋转的思想说明就是要用旋转中心、旋转角、对应点的知识来说明. 解:∵四边形ABCD 、四边形AKLM 是正方形∴AB=AD ,AK=AM ,且∠BAD=∠KAM 为旋转角且为90°∴△ADM 是以A 为旋转中心,∠BAD 为旋转角由△ABK 旋转而成的∴BK=DM。
旋转专题1、图形的旋转(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2)性质:①在图形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角度;②注意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叫旋转角,旋转角都相等; 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图形的中心对称(1)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该点叫做对称中心. (2)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1、三垂直全等模型三垂直全等构造方法: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顶点出发向过直角顶点的直线作垂线。
CBE D CAB2、手拉手全等模型CCCABDEABBA方法技巧提炼高频核心考点EDCBAEDCBAEDCBAABCDEEDCBA3、等线段、共端点 (1) 中点旋转(旋转180°)(2) 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90°)A'DCBAF'D'FEDCA(3) 等边三角形旋转(旋转60°)(4) 正方形旋转(旋转90°)②①FEDCBAPFEDCBAGFEDCBA例1、如图,设P 是等边△ABC 内的一点,PA=3,PB=4,PC=5,则∠APB 的度数是________。
类型一旋60°,造等边精题精讲精练例2、(1)如图,P是等边△ABC内一点,∠APB、∠BPC、∠CPA的大小之比为5:6:7,则以PA、PB、PC为边的三角形三内角大小之比(从小到大)是().A.2:3:4B.3:4:5C.4:5:6D.以上结果都不对(2)在等边△ABC中,P为BC边上一点,设以AP、BP、CP为边组成的新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θ,则() A. θ≥90° B.θ≤120° C.θ=120° D.θ=135°例3、如图所示.△ABD是等边三角形,在△ABC中,BC=a,CA=b,问:当∠ACB为何值时,C,D 两点的距离最大?最大值是多少?例4、(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60°,∠BCD=120°,证明:BC+DC=AC.(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60°,P为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APD=120°.证明:PA+PD+PC≥BD.如图,P 为等边△ABC 内一点,∠APB =113°,∠APC =123°求证:以AP ,BP ,CP 为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并确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各内角的度数.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30°,∠ADC =60°,AD=DC.证明:BD 2=AB 2+BC 2.例5、如图,以Rt △ABC 的斜边BC 为一边在△ABC 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连接AO,如果AB=4,AO=62,那么AC 的长等于________。
图形的旋转(中考专题提升)一、单选题1.有一个正n边形旋转90后与自身重合,则n为()A.6 B.9 C.12 D.152.如图所示的运动员只经过旋转不能得到的是( )3.如图,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到OCD的位置,已知45∠等于()AOB∠=,则AODA.55B.45C.40D.35△,点B'恰好落在CA的延长线上,4.如图,将直角三角板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到AB C''B C,则BAC'∠为(),∠=︒∠=︒3090A.90︒B.60︒C.45︒D.305.如图,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55°,得到△ADE,若∠E=70°且AD⊥BC于点F,则∠BAC的度数为( )A.65°B.70°C.75°D.80°6.如图,在ABC 中,90ACB ∠=︒,30A ∠=︒,将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EC ,则AED ∠的度数为( )A .105°B .120°C .135°D .150°7.将矩形AB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0360αα︒<<︒,得到矩形AEFG .当GC GB =时,下列针对α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60︒或300︒B .60︒或330︒C .30D .60︒8.如图,在Rt △ABC 中,∠BAC=90°,AB=AC=3,将一个无限大的直角尺MON 的直角顶点O 与BC 边上的中点D 重合并绕点D 旋转,分别交AB 、AC 所在的直线于点E 、F,连接EF,若BE=1,则EF 的长度为( )A.B. C.或 D.无法确定9.如图,在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BC中,E是对称轴A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E,将线段CE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FC,连接DF.则在点E运动过程中,DF的最小值是()A.6 B.3 C.2 D.1.510.如图,边长为3的正五边形ABCDE,顶点A、B在半径为3的圆上,其他各点在圆内,将正五边形ABCDE 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E第一次落在圆上时,则点C转过的度数为()A.12°B.16°C.20°D.24°二、填空题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点B的坐标为(4,0),连接AB,若将△ABO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O',则点A'的坐标为.12.如图,将正方形ABCD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正方形AB ' C ' D ' ,旋转角为α( 0︒<α< 180︒),连接B ' D 、C ' D ,若B ' D =C ' D ,则∠α =____.13.如图,AB=BC=CD,AB⊥BC,∠BCD=30°,则∠BAD=________°.14.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CB 上,将△DC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到△DAF 的位置,连接EF,过点D 作EF 的垂线,垂足为点H,与AB 交于点G,若AG=4,BG=3,则BE 的长为 .15.如图,△ABC ,△A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将△ADE 绕点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连接DC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若AD=3,AB=7,则线段MN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6.如图,在ABC 中,3AB =,2AC =,60BAC ∠=︒,P 为ABC 内一点,则PA PB P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以点O 为旋转中心,将△AB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作出旋转后的图形(不用写作法).18.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 内有一点P ,且3PA =,4PB =,5PC =,求∠APB 的度数. 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如图2,利用旋转和全等的知识构造AP C '△,连接PP ',得到两个特殊的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解决.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请你计算图1中∠APB 的度数.(2)如图3,在正方形ABCD 内有一点P ,且2PA =,1PB =,3PD =,求∠APB 的度数.19.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D 关于直线AC 对称,连接AD ,CD .(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在线段AC 上任取一点Р(端点除外),连接PD .将线段PD 绕点Р逆时针旋转,使点D 落在BA 延长线上的点Q 处.请探究:当点Р在线段AC 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时,DPQ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3)在满足(2)的条件下,探究线段AQ 与CP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4),B(4,1),C(4,3).(1)画出将△ABC 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 1B 1C 1;(2)画出将△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A 2B 2C 2.21.已知:如图,在ABC ∆中,120BAC ∠=︒,以BC 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BCD ∆,把ABD ∆绕着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ECD ∆,若3AB =,2AC =,求BAD ∠的度数与AD 的长.22.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EF 绕点D 旋转(DE AB <),90EDF ∠=︒,DE DF =,连接AE ,CF.(1)如图1,求证:ADE≌CDF;(2)直线AE与CF相交于点G.①如图2,BM AGBN CF于点N,求证:四边形BMGN是正方形;⊥于点M,⊥②如图3,连接BG,若4DE=,直接写出在DEF旋转的过程中,线段BG长度的最小值.AB=,2参考答案1--10CCBBD AACCA11.812.60°13.15 14.15.22≤MN ≤5216.1917.解析 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18.(1)150APB ∠=︒(2)135APB ∠=︒19.(1)连接BD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AC ∴==,点B ,D 关于直线AC 对称,∴AC 垂直平分BD ,,DC BC AD AB ∴==,AB BC CD A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2)当点Р在线段AC 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时,DPQ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始终等于60°,理由如下: 将线段PD 绕点Р逆时针旋转,使点D 落在BA 延长线上的点Q 处,PQ PD ∴=, ABC 是等边三角形,,60AB BC AC BAC ABC ACB ∴==∠=∠=∠=︒,连接PB ,过点P 作PE CB ∥交AB 于点E ,PF ⊥AB 于点F ,则60,60APE ACB AEP ABC ∠=∠=︒∠=∠=︒,60APE BAC AEP ∴∠=∠=︒=∠,APE ∴是等边三角形,AP EP AE ∴==,PF AB ⊥,APF EPF ∴∠=∠,点B ,D 关于直线AC 对称,点P 在线段AC 上,∴PB = PD ,∠DPA =∠BPA ,∴PQ = PD ,PF AB ⊥,QPF BPF ∴∠=∠,∴∠QPF -∠APF =∠BPF -∠EPF ,即∠QPA = ∠BPE ,∴∠DPQ =∠DPA - ∠QPA =∠BPA -∠BPE = ∠APE = 60°;(3)AQ = CP ,证明如下:AC = AB ,AP = AE ,∴AC - AP = AB – AE ,即CP = BE ,AP = EP ,PF ⊥AB ,∴AF = FE ,PQ = PD ,PF ⊥AB ,∴QF = BF ,∴ QF - AF = BF – EF ,即AQ = BE ,∴AQ = CP .20. (1)如图所示,△A 1B 1C 1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A 2B 2C 2即为所求.21.60BAD ∠=︒,AD=5【解析】只要证明A 、B 、D 、C 四点共圆,即可推出∠BAD=∠BCD =60°,然后证明A 、C 、E 三点共线,根据旋转的性质,推出AD=AE=AC+CE=AC+AB=2+3=5.解:∵ABC ∆的120BAC ∠=︒,以BC 为边向形外作等边BCD ∆,∴12060180BAC BDC ∠+∠=︒+︒=︒.∴A ,B ,D ,C 四点共圆,∴60BAD BCD ∠=∠=︒,180ACD ABD ∠+∠=︒,又∵ABD ECD ∠=∠,∴180ACD ECD ∠+∠=︒,∴180ACE ∠=︒,即A ,C ,E 共线.∵把ABD ∆绕D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ECD ∆位置且3AB =,∴3AB CE ==,∴235AD AE AC AB ==+=+=.本题考查旋转变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旋转不变性解决问题,本题的突破点是证明A 、C 、E 共线,△AE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 22(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DC ∴=,90ADC ∠=︒.DE DF =,90EDF ∠=︒.ADC EDF ∴∠=∠,ADE CDF ,在ADE 和CDF 中,DA DC ADE CDF DE DF =⎧⎪∠=∠⎨⎪=⎩ADE ∴≌()SAS CDF △;(2)①证明:如图2中,设AG 与CD 相交于点P .90ADP ∠=︒,90DAP DPA ∴∠+∠=︒. ADE ≌CDF ,DAE DCF ∴∠=∠.DPA GPC ∠∠=,90DAE DPA GPC GCP ∠∠∠∠∴+=+=︒.90PGN ∠∴=︒,BM AG ⊥,BN GN ⊥,∴四边形BMGN 是矩形,90MBN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90ABC MBN ∠∠==︒.ABM CBN ∴∠=∠.又90AMB BNC ∠∠==︒,AMB ∴≌CNB △.MB NB ∴=.∴矩形BMGN 是正方形;②解:作DH AG ⊥交AG 于点H ,作BM AG ⊥于点M ,∵90,90,DHA AMB ADH DAH BAM AD AB ∠=∠=︒∠=︒-∠=∠= ∴AMB ≌DHA .BM AH ∴=.222AH AD DH =-,4=AD ,DH ∴最大时,AH 最小,2DH DE ==最大值.23BM AH ∴==最小值最小值由()2①可知,BGM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6BG BM ∴=最小值。
备战2023年中考数学必刷真题考点分类专练(全国通用)专题20图形的旋转(共38题)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22•遵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1)与点B(﹣2,b)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则a+b的值为()A.﹣3B.﹣1C.1D.32.(2022•内江)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以下是参选的冬奥会会徽设计的部分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3.(2022•哈尔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4.(2022•临沂)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先后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鱼与“余”同音,寓意生活富裕、年年有余,是剪纸艺术中很受喜爱的主题.以下关于鱼的剪纸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5.(2022•长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5,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5,1)B.(5,﹣1)C.(1,5)D.(﹣5,﹣1)6.(2022•包头)如图,在Rt△ABC中,∠ACB=90°,∠A=30°,BC=2,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得到△A'B'C,其中点A'与点A是对应点,点B'与点B是对应点.若点B'恰好落在AB边上,则点A到直线A'C的距离等于()A.3B.2C.3D.27.(2022•雅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4,﹣b),则ab的值为()A.﹣4B.4C.12D.﹣128.(2022•永州)剪纸是我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下列剪纸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2022•宜昌)将四个数字看作一个图形,则下列四个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0.(2022•天津)如图,在△ABC中,AB=AC,若M是BC边上任意一点,将△ABM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N,点M的对应点为点N,连接MN,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B=AN B.AB∥NC C.∠AMN=∠ACN D.MN⊥AC11.(2022•常德)如图,在Rt△ABC中,∠ABC=90°,∠ACB=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DEC,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D,E,点F是边AC的中点,连接BF,BE,FD.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BE=BC B.BF∥DE,BF=DEC.∠DFC=90°D.DG=3GF12.(2022•内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C、E在y轴上,点C的坐标为(0,1),AC=2,Rt△ODE是Rt△ABC经过某些变换得到的,则正确的变换是()A.△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B.△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C.△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D.△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13.(2022•杭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0,2),点A(4,2).以点P为旋转中心,把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点B.在M1(﹣,0),M2(﹣,﹣1),M3(1,4),M4(2,)四个点中,直线PB经过的点是()A.M1B.M2C.M3D.M414.(2022•南充)如图,将直角三角板ABC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到△AB′C′,点B′恰好落在CA的延长线上,∠B=30°,∠C=90°,则∠BAC′为()A.90°B.60°C.45°D.30°15.(2022•绥化)如图,线段OA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点坐标为(2,5),线段OA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A',则点A'的坐标为()A.(﹣5,2)B.(5,2)C.(2,﹣5)D.(5,﹣2)16.(2022•黑龙江)下列图形是汽车的标识,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17.(2022•大庆)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8.(2022•齐齐哈尔)下面四个交通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19.(2022•桂林)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圆C.正五边形D.扇形20.(2022•遂宁)下面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科克曲线B.笛卡尔心形线C.阿基米德螺旋线D.赵爽弦图21.(2022•毕节市)下列垃圾分类标识的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22.(2022•吉林)第二十四届北京冬奥会入场式引导牌上的图案融入了中国结和雪花两种元素.如图,这个图案绕着它的中心旋转角α(0°<α<360°)后能够与它本身重合,则角α可以为度.(写出一个即可)23.(2022•贺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为等腰三角形,OA=AB=5,点B到x轴的距离为4,若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OA′B′,则点B′的坐标为.24.(2022•怀化)已知点A(﹣2,b)与点B(a,3)关于原点对称,则a﹣b=.25.(2022•云南)点A(1,﹣5)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B,则点B的坐标为.26.(2022•泸州)点(﹣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27.(2022•无锡)△ABC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DCE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直线BD与直线AE 交于点F.如图,若点D在△ABC内,∠DBC=20°,则∠BAF=°;现将△DCE绕点C旋转1周,在这个旋转过程中,线段AF长度的最小值是.28.(2022•永州)如图,图中网格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点A为网格线的交点.若线段OA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端点A的坐标变为.29.(2022•丽水)一副三角板按图1放置,O是边BC(DF)的中点,BC=12cm.如图2,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60°,AC与EF相交于点G,则FG的长是cm.三.解答题(共9小题)30.(2022•武汉)如图是由小正方形组成的9×6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ABC的三个顶点都是格点.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给定网格中完成画图,画图过程用虚线表示.(1)在图(1)中,D,E分别是边AB,AC与网格线的交点.先将点B绕点E旋转180°得到点F,画出点F,再在AC上画点G,使DG∥BC;(2)在图(2)中,P是边AB上一点,∠BAC=α.先将AB绕点A逆时针旋转2α,得到线段AH,画出线段AH,再画点Q,使P,Q两点关于直线AC对称.31.(2022•温州)如图,在2×6的方格纸中,已知格点P,请按要求画格点图形(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使P为其中一边的中点,再画出该三角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图形.(2)在图2中画一个以P为一个顶点的钝角三角形,使三边长都不相等,再画出该三角形绕点P旋转180°后的图形.32.(2022•安徽)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均为格点(网格线的交点).(1)将△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以边AC的中点O为旋转中心,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A2B2C2,请画出△A2B2C2.33.(2022•黑龙江)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与△DE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ABC与△DEF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在图中画出点O的位置.(2)将△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3)在网格中画出格点M,使A1M平分∠B1A1C1.34.(2022•广元)在Rt△ABC中,AC=BC,将线段CA绕点C旋转α(0°<α<90°),得到线段CD,连接AD、BD.(1)如图1,将线段CA绕点C逆时针旋转α,则∠ADB的度数为;(2)将线段CA绕点C顺时针旋转α时①在图2中依题意补全图形,并求∠ADB的度数;②若∠BCD的平分线CE交BD于点F,交DA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BE.用等式表示线段AD、C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5.(2022•连云港)【问题情境】在一次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昕同学将一大一小两个三角板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摆放.其中∠ACB =∠DEB=90°,∠B=30°,BE=AC=3.【问题探究】小昕同学将三角板DE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如图2,当点E落在边AB上时,延长DE交BC于点F,求BF的长.(2)若点C、E、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点D到直线BC的距离.(3)连接DC,取DC的中点G,三角板DEB由初始位置(图1),旋转到点C、B、D首次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3),求点G所经过的路径长.(4)如图4,G为DC的中点,则在旋转过程中,点G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是.36.(2022•重庆)在△ABC中,∠BAC=90°,AB=AC=2,D为BC的中点,E,F分别为AC,AD 上任意一点,连接EF,将线段EF绕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EG,连接FG,AG.(1)如图1,点E与点C重合,且GF的延长线过点B,若点P为FG的中点,连接PD,求PD的长;(2)如图2,EF的延长线交AB于点M,点N在AC上,∠AGN=∠AEG且GN=MF,求证:AM+AF =AE;(3)如图3,F为线段AD上一动点,E为AC的中点,连接BE,H为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EH,将△BEH沿EH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B′EH,连接B′G,直接写出线段B′G的长度的最小值.37.(2022•成都)如图,在矩形ABCD中,AD=nAB(n>1),点E是AD边上一动点(点E不与A,D重合),连接BE,以BE为边在直线BE的右侧作矩形EBFG,使得矩形EBFG∽矩形ABCD,EG交直线CD于点H.【尝试初探】(1)在点E的运动过程中,△ABE与△DEH始终保持相似关系,请说明理由.【深入探究】(2)若n=2,随着E点位置的变化,H点的位置随之发生变化,当H是线段CD中点时,求tan∠ABE 的值.【拓展延伸】(3)连接BH,FH,当△BFH是以FH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tan∠ABE的值(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8.(2022•重庆)如图,在锐角△ABC中,∠A=60°,点D,E分别是边AB,AC上一动点,连接BE交直线CD于点F.(1)如图1,若AB>AC,且BD=CE,∠BCD=∠CBE,求∠CFE的度数;(2)如图2,若AB=AC,且BD=AE,在平面内将线段A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M,连接MF,点N是MF的中点,连接CN.在点D,E运动过程中,猜想线段BF,CF,CN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AB=AC,且BD=AE,将△ABC沿直线AB翻折至△ABC所在平面内得到△ABP,点H是AP 的中点,点K是线段PF上一点,将△PHK沿直线HK翻折至△PHK所在平面内得到△QHK,连接PQ.在点D,E运动过程中,当线段PF取得最小值,且QK⊥PF时,请直接写出的值.。
几何图形旋转
【长方形(或正方形)旋转】将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
旋转一周,得圆柱
得圆柱A B。
其中A B为圆柱 如图1.37,将矩形A B C D绕A B旋转一周,
的轴,也是圆柱的高。
B C或A C是圆柱底面圆的半径,C D叫做圆柱的母线。
【直角三角形旋转】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圆锥”。
例如图1.38,将直角三角形A B C,绕直角边A C旋转一周,便形成了
是圆锥底面的半径;AB B 圆锥A C。
其中A C是圆锥的轴,也是圆锥的高;C B是圆锥底面的半径;A 叫做圆锥的母线。
【直角梯形旋转】将一个直角梯形绕着它的直角腰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做“圆台”。
例如图1.39,将直角梯形A B C D绕着它的直角腰A B旋转一周。
便形
、BC C,分成了圆台A B。
其中,A。
其中,AB B是圆台的轴,也是圆台的高,上下底A D、B
别是圆台上、下底面圆的半径,斜腰D C,是圆台的母线。
【半圆旋转】将一个半圆绕着它的直径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
将一个半圆绕着它的直径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叫做“球”。
例如图1.40,半圆绕着它的直径A B旋转一周,便形成了球O。
原来的半圆圆心O是球心;原来半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叫做球的半径和直径;
原来半圆的直径也是球的轴和直径。
专题23.1图形的旋转【十大题型】【人教版】【题型1判断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题型2由旋转的性质判断结论正误】【题型3由旋转的性质进行求解】【题型4由旋转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题型5画旋转图形】【题型6旋转对称图形】【题型7旋转求坐标】【题型8旋转中的规律性问题】【题型9由旋转的性质求最值】【题型10 图形的动态旋转】知识点1: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我们把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称为旋转的三要素.【题型1判断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例1】(23-24九年级·广西来宾·期末)1.有下列现象:①高层公寓电梯的上升: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风车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其中属于旋转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变式1-1】(2024·吉林长春·三模)2.以如图(1)(以O为圆心,半径为1的半圆)作为“基本图形”,分别经历如下变换:①只要向右平移1个单位;②先以直线AB为对称轴进行翻折,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③先绕着点O旋转180°,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④绕着OB的中点旋转180°即可.其中能得到图(2)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变式1-2】(23-24九年级·广东广州·期末)3.“玉兔”在月球表面行走的动力主要来自太阳光能,要使接收太阳光能最多,就要使光线垂直照射在太阳光板上.现在太阳光如图照射,那么太阳光板绕支点A逆时针最小旋转()可以使得接收光能最多.A.46°B.44°C.36°D.54°【变式1-3】(23-24九年级·重庆江津·期中)4.如果齿轮A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E旋转的方向( )A.顺时针B.逆时针C.顺时针或逆时针D.不能确定知识点2: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理解以下几点:(1)图形中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旋转了同样大小的角度.(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3)图形的大小与形状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改变了图形的位置.【题型2 由旋转的性质判断结论正误】【例2】(23-24九年级·四川宜宾·期末)5.如图所示,O 是锐角三角形ABC 内一点,120AOB BOC COA Ð=Ð=Ð=o ,P 是ABC V 内不同于O 的另一点,A BO ¢¢△、A BP ¢¢V 分别由AOB V 、APB △旋转而得,旋转角都为60o ,则下列结论:①O BO ¢V 为等边三角形;②+=¢¢+¢A O O O AO BO ;③+=¢¢+¢A P P P PA PB ;④++³++PA PB PC AO BO CO .其中正确的有(提示:有一个角是60o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变式2-1】(23-24九年级·福建厦门·期末)6.如图,Rt ABC △中,90ACB Ð=°,30ABC Ð=°,M 为直线BC 上的一个动点,将线段AM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N ,连接CN ,则当CN 取得最小值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直线CN AB ^B .直线CN 平分ABC .直线CN 与直线BC 重合D .直线CN 与直线AC 重合【变式2-2】(23-24九年级·北京大兴·期末)7.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点A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点B 的对应点为E ,连接BE ,下列四个结论:①AC =AD ;②AB ⊥EB ;③BC =EC ;④∠A =∠EBC ;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变式2-3】(23-24九年级·江苏南通·阶段练习)8.如图所示,在等边ABC V 中,点D 是边AC 上一点,连接BD ,将BCD △绕着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 V ,连接ED ,则下列结论中:①AE BC ∥;②60DEB Ð=°;③ADE BDC Ð=Ð;④AED ABD Ð=Ð,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题型3 由旋转的性质进行求解】【例3】(23-24九年级·贵州六盘水·期末)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将边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至点BC ¢,若90,2CC D C D ¢¢Ð=°=,则线段BC ¢的长度为( )A .4B .C .6D .【变式3-1】(23-24九年级·福建·期末)10.将直角边长为6cm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15°后得到AB C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2cm .【变式3-2】(23-24九年级·吉林长春·期末)11.如图,菱形纸片ABCD 的一内角为60°,边长为2,将它绕对角线的交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到A B C D ¢¢¢¢的位置,则旋转前后两菱形重叠部分多边形的周长为( )A .8B .)41C .)81D .)41【变式3-3】(23-24九年级·四川成都·期末)12.如图,等腰直角ABC V 中,AC BC =,将线段CA 绕点C 逆时针旋转a °(090a <<)得到线段CA ¢,作点A 关于线段CA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E ,连接AE 和BE ,分别交线段CA ¢所在直线于点M 和点F ,若1CF =,3FM =,则BF 的长为 .【题型4 由旋转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例4】(23-24九年级·河南周口·期末)13.【猜测探究】在ABC V 中,ACB a Ð=.点D 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线段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得到线段CE ,连接DE ,BE .(1)如图1,当CA CB =,点D 在AB 边上运动时,线段BD ,AB 和B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2)如图2,当CA CB =,点D 运动到AB 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应用】(3)如图3,将ABC V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DEC V ,DE 交AB 于点F ,连接CF .若4CF =,1BF =,3DF =,求线段DE 的长.【变式4-1】(23-24九年级·山东济南·期末)14.在等边三角形ABC 的内部有一点D ,连接BD ,CD ,以点B 为中心,把B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D ¢,连接AD ¢,DD ¢.以点C 为中心,把CD 顺时针旋转60°得到CD ¢¢,连接AD ¢¢,DD ¢¢.(1)判断D BA ¢Ð和DBC Ð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D A DC ¢=;(3)求证:四边形AD DD ¢¢¢是平行四边形.【变式4-2】(23-24九年级·安徽·期末)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ABC V 是等边三角形,将线段CD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 ,连接AE DE ,.(1)求证:BCD ACE Ð=Ð;(2)若30610ADC AD BD Ð=°==,,,求DE 的长.【变式4-3】(23-24九年级·河南信阳·期末)16.在ABC V 中,CA CB =,ACB a Ð=,D 为ABC V 内一点,将CAD V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a 得到CBE △,点A D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 E ,.(1)如图1,若A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CDE Ð=____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A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90a =°,过点C 作CF AE ^于点F ,探究线段CF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连接AE ,若60a =°,CA =2CD =,将DCE △绕点C 旋转一周,当60AEC Ð=°时,BE =____________.知识点2:旋转作图旋转有两条重要性质: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它就是利用旋转的性质作图的关键.步骤可分为:①连:即连接图形中每一个关键点与旋转中心;②转:即把直线按要求绕旋转中心转过一定角度(作旋转角)③截:即在角的另一边上截取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的到各点的对应点; ④接:即连接到所连接的各点.【题型5 画旋转图形】【例5】(23-24九年级·河南洛阳·期末)17.如图,在所给网格图(每小格均为边长是1的正方形)中完成下列各题:(1)画出将ABC V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111A B C △;(2)画出ABC V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的22A BC V ;(3)画出ABC V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o 的33A BC △;(4)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使ABP V 的周长最小.(说明:在网格中画出图形,标上字母即可)【变式5-1】(23-24九年级·四川成都·期末)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 ,已知ABC V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3A ,()1,1B -,()2,2C -.(1)画出ABC V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111A B C △;(2)在y 轴上取点P ,使ABP V 的面积是ABC V 面积的32倍,求点P 的坐标.【变式5-2】(23-24九年级·江苏泰州·期末)19.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V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将ABC V 绕点O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C 落在格点C ¢处.(1)旋转角为______ °;(2)在图中画出旋转后的A B C ¢¢¢V ,其中A ¢、B ¢分别是A 、B 的对应点;(3)点O 到直线BB ¢的距离是______ .【变式5-3】(23-24九年级·辽宁沈阳·期末)20.如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3,4,()(0,1)A B ---.(1)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CD ,若点A 的对应点C 的坐标为(3,2)--,点B 的对应点为点D ,在网格中请画出线段CD ,并直接写出点D 的坐标为_______;(2)在(1)的条件下,在网格中请画出将线段CD 绕点D 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DE ,点C 的对应点为点E ,并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为_______;(3)在(2)的条件下,线段AB 与线段DE 存在一种变换关系,即其中一条线段绕着某点旋转一个角度可以得到另一条线段,则这个旋转中心的坐标为_______.【题型6 旋转对称图形】【例6】(23-24九年级·上海松江·期末)21.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和等腰梯形这四种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变式6-1】(2024·北京西城·模拟预测)22.如图,沿图中的右边缘所在的直线为轴将该图形向右翻折180°后,再将翻折后的正方形绕它的右下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所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变式6-2】(2024·河北·模拟预测)23.规定: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0180a a °<°…后能与自身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转动的这个角度a 称为这个图形的一个旋转角.例如:正方形绕着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 旋转90°或180°后,能与自身重合,所以正方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两个旋转角.根据以上规定,回答问题:(1)下列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矩形;B .正五边形;C .菱形;D .正六边形(2)下列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且有一个旋转角是60度的有: (填序号);(3)下列三个命题:①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②等腰三角形是旋转对称图形;③圆是旋转对称图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个;【变式6-3】(23-24九年级·全国·单元测试)24.下列四个图案是小明家在瓷砖厂选购的四种地砖图案,其中既可用旋转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又可用平移来分析整个图案的形成过程的是( )A .B .C .D .【题型7 旋转求坐标】【例7】(2024·天津东丽·二模)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绕点O 顺时针旋转45°后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那么点1B 的坐标是( )A .()1,1B .C .(D .【变式7-1】(23-24九年级·河北唐山·期中)26.如图,将线段A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 B ¢¢,那么()1,4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是 .【变式7-2】(23-24九年级·浙江金华·期末)27.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2A m -,()2,B n 两点,其中m ,n 为整数,且0,0m n <>.现将线段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C ,则点C 的坐标为 .【变式7-3】(23-24九年级·河南南阳·期末)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3),B (4,0),把△AOB 绕点O 旋转,使点A ,B 分别落在点A ′,B ′处,若A ′B ′∥x 轴,点B ′在第一象限,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 )A .(912,55-)B .(129,55-)C .(1612,55-)D .(1216,55-)【题型8 旋转中的规律性问题】【例8】(23-24九年级·河南平顶山·期末)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 绕着原点O 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111OA B C ,按照这样的方式,绕着原点O 连续旋转2024次,得到正方形202420242024OA B C 则点2024A 的坐标是( )A .(0,1)B .()0,1-C .(1,0)D .【变式8-1】(23-24九年级·浙江杭州·期末)30.将正方体骰子(相对面上的点数1和6、2和5、3和4)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在图2中,将骰子向右翻滚90°,然后在桌面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则完成一次变换,若骰子的初始位置为图1所示的状态,那么按上述规则连续完成4次变换后,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是( )A .6B .5C .3D .1【变式8-2】(23-24九年级·内蒙古鄂尔多斯·期末)31.风力发电是一种常见的绿色环保发电形式,它能够使大自然的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如图1,风力发电机有三个底端重合、两两成120°角的叶片,以三个叶片的重合点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所示),已知开始时其中一个叶片的外端点的坐标为()5,5A ,在一段时间内,叶片每秒绕原点O 顺时针转动90°,则第2024秒时,点A 的对应点2024A 的坐标为( )A .()5,5B .()5,5-C .()5,5--D .()5,5-【变式8-3】(23-24九年级·广东广州·期末)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y 轴正半轴、x 轴正半轴上,顶点C ,D 在第一象限,已知1OA OB ==,BC =将矩形ABCD 绕点O 逆时针旋转,每次旋转90°,则第2025次旋转结束时,点C 的坐标是( )A .()3,2B .(−2,3)C .()3,2--D .(−3,2)【题型9 由旋转的性质求最值】【例9】(23-24九年级·江苏南通·期末)3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30BCM Ð=°,点E 是直线CM 上一个动点,连接BE ,线段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45°得到BF ,则线段DF 长度的最小值等于( )A .4-B .2-C .D .【变式9-1】(23-24九年级·江苏盐城·期末)34.如图,线段4AC =,点B 为平面上一动点,且90ABC Ð=°,将线段AB 的中点M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N ,连接CN ,则线段CN 的最大值为 .【变式9-2】(2024·江苏扬州·一模)35.如图,直角ABC V 中,90ACB Ð=°,30A Ð=°,4BC =,点E 是边AC 上一点,将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到点F ,则CF 长的最小值是 .【变式9-3】(23-24九年级·江苏无锡·期末)36.已知在矩形ABCD 中,9AD =,12AB =,O 为矩形的中心,在等腰Rt V AEF 中,90EAF Ð=°,AE AF 6==.则EF 边上的高为 ;将AEF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连接CE ,取CE 中点M ,连接FM ,则FM 的最大值为 .【题型10 图形的动态旋转】【例10】(23-24九年级·安徽合肥·期末)37.将一个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直线MN 与直线GH 相交于点P ,45MPH Ð=°,现将三角板ABC 绕点A 以每秒3°的速度顺时针旋转,设时间为t 秒,且0150t ££,当t = 时,MN 与三角板的直角边平行.【变式10-1】(23-24九年级·四川成都·期末)38.新定义:已知射线OP 、OQ 为AOB Ð内部的两条射线,如果12POQ AOB Ð=Ð,那么把POQ Ð叫作AOB Ð的幸运角.已知40AOB Ð=°,射线OC 与射线OA 重合,并绕点O 以每秒5°的速度顺时针旋转,射线OD 与射线OB 重合,并绕点O 以每秒3°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当射线OC 旋转一周时运动停止.在旋转过程中,射线OA ,OB ,OC ,OD 中由两条射线组成的角是另外两条射线组成的角的幸运角时,t = 秒.(本题所有角都指的是小于180°的角)【变式10-2】(23-24九年级·河南平顶山·期末)39.如图,点 D 是等边ABC V 边BC 上一点,且 20BAD Ð=°.将AB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α(0a ¹)得到AB D ¢¢V ,其中点B ,D 的对应点分别为B D ¢¢,.当直线B D ¢¢经过ABC V 的顶点时,CDD ¢Ð的度数为 .【变式10-3】(23-24九年级·江苏无锡·阶段练习)4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5cm,2cm,120AB BC BCD ==Ð=°,点P 从A 点出发,沿射线AB 以1cm /s 的速度运动,连接CP ,将CP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CQ ,连接BQ .当t = 时,BPQ V 是直角三角形.1.C【分析】根据旋转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高层公寓电梯的上升,是平移,故不符合要求:②传送带的移动,是平移,故不符合要求;③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故符合要求;④风车的转动,是旋转,故符合要求;⑤钟摆的运动,是旋转,故符合要求;⑥荡秋千运动,是旋转,故符合要求;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定义.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2.B【分析】根据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的特征结合图形解答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图(1)先以直线AB为对称轴进行翻折,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即可得到图(2),故②符合题意;图(1)先绕着点O旋转180°,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即可得到图(2),故③符合题意;图(1)绕着OB的中点旋转180°即可得到图(2),故④符合题意;图(1)只要向右平移1个单位不能得到图(2),故①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的类型,熟练掌握常见的几种几何变换-平移、翻折、旋转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和旋转方向,计算可得.【详解】解:由题意可得:若要太阳光板于太阳光垂直,则需要绕点A逆时针旋转90°-(180°-134°)=4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际生活中的垂直的定义,旋转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旋转分为顺时针和逆时针.4.B【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齿轮A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B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齿轮C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齿轮D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齿轮E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旋转问题,关键是根据图示进行解答.5.A【分析】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也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由于A BO ¢¢△,A BP ¢¢V 分别由AOB V 、APB △旋转而得,旋转角都为60°,得到BO BO ¢=,BP BP ¢=,60OBO PBP ¢¢Ð=Ð=°,A O B AOB ¢¢Ð=Ð,O A OA ¢¢=,P A PA ¢¢=,则BOO ¢V 和BPP ¢V 都是等边三角形,得到60BOO BO O ¢¢Ð=Ð=°,OO OB ¢=,而120AOB BOC COA Ð=Ð=Ð=°,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连PP ¢,如图,Q A BO ¢¢△,A BP ¢¢V 分别由AOB V 、APB △旋转而得,旋转角都为60°,BO BO ¢\=,BP BP ¢=,60OBO PBP ¢¢Ð=Ð=°,A O B AOB ¢¢Ð=Ð,O A OA ¢¢=,P A PA ¢¢=,BOO ¢\V 和BPP ¢V 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①正确;,OO OB O B BP BP PP ¢¢¢¢\====,A O O O AO BO ¢¢¢\+=+,所以②正确;+=¢¢+¢A P P P PA PB ,所以③正确;60BOO BO O ¢¢\Ð=Ð=°,而120AOB BOC COA Ð=Ð=Ð=°,180A O O O OC ¢¢¢\Ð=Ð=°,\A ¢,O ¢,O ,C 在一条直线上,又CP PP P A CA CO OO O A ¢¢¢¢¢¢¢++>=++Q ,\++>++PA PB PC AO BO CO ,所以④错误.故选:A6.B【分析】延长AC 到E ,使得AE AB =,连接NE ,先求出60BAC Ð=°,2AB AC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M AN =,60MAN Ð=°,则BAM EAN Ð=Ð,证明()SAS BAM EAN △≌△,得到30AEN ABM ==°∠∠,则点N 在直线EN 运动,故当CN EN ^时,CN 最小,设当CN EN^时,点N 与点H 重合,延长HC 交AB 于F ,证明ACF △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F AC =,则2AB AF =,即直线CN 平分AB .【详解】解:如图所示,延长AC 到E ,使得AE AB =,连接NE ,∵Rt ABC △中,90ACB Ð=°,30ABC Ð=°,∴18060BAC ACB ABC =°--=°∠∠∠,2AB AC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M AN =,60MAN Ð=°,∴BAC MAN Ð=Ð,∴BAM EAN Ð=Ð,∴()SAS BAM EAN △≌△,∴30AEN ABM ==°∠∠,∴点N 在直线EN 运动,∵垂线段最短,∴当CN EN ^时,CN 最小,设当CN EN ^时,点N 与点H 重合,延长HC 交AB 于F ,∴903060ACF HCE ==°-°=°∠∠,∴ACF △是等边三角形,∴AF AC =,∵2AB AC =,∴2AB AF =,∴此时直线CN 平分A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等,确定N 的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对应边相等,旋转角相等,从而去判断命题的正确性.【详解】解:∵旋转,∴AC DC =,但是旋转角不一定是60°,∴ACD V 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AC AD =不一定成立,即①不一定正确;∵旋转,∴BC EC =,故③正确;∵旋转,∴ACD BCE Ð=Ð,∵等腰三角形ACD 和等腰三角形BCE 的顶角相等,∴它们的底角也相等,即A EBC Ð=Ð,故④正确;∵90A ABC Ð+Ð=°不一定成立,∴90EBC ABC Ð+Ð=°不一定成立,∴AB EB ^不一定成立,即②不一定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8.C【分析】由题意可得∠EAB =∠ACB =∠ABC =60°,BD =BE ,∠DBE =60°,可判断①②,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判断③④.【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BAC =∠ABC =∠ACB =60°,∠AEB =∠BDC∵将△BCD 绕着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 ,∴BE =BD ,∠DBE =60°,∠EAB =∠ACB =60°∴∠EAB =∠ABC =60°,△BED 是等边三角形∵△BED 是等边三角形∴∠DEB =60°故①②正确∵∠AEB =∠BDC ,∠AEB =∠AED +∠BED ,∠BDC =∠BAC +∠ABD∴∠AED =∠ABD故④正确∵∠BDC >60°,∠ADE <60°∴∠BDC≠∠ADE故③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BED 是等边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9.D【分析】过点B 作BE CC ¢^于E ,如图所示,由旋转性质得到BC BC ¢=,从而得到BCC ¢V 是等腰三角形,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确定BE 是线段CC ¢的垂直平分线,再由正方形性质,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到()AAS CC D BEC ¢V V ≌,进而由全等性质得到2CE C D ¢==,在Rt CC D ¢△中,由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过点B 作BE CC ¢^于E ,如图所示:Q 将边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至点BC ¢,BC BC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得BE 是线段CC ¢的垂直平分线,则190,2BC E C E CE CC ¢¢¢Ð=°==,在正方形ABCD 中,BC CD =,90BCD BCE DCE Ð=°=Ð+Ð,CD BC ¢\=,Q 90CC D ¢Ð=°,90CDC DCE ¢\Ð+Ð=°,BCE CDC ¢\Ð=Ð,在CC D ¢△和BEC V 中,90BCE CDC BEC CC D BC CD ¢¢Ð=ÐìïÐ=Ð=°íï=î()AAS CC D BEC \¢V V ≌,\2CE C D ¢==,则24CC CE ¢==,在Rt CC D ¢△中,90,2CC D C D ¢¢Ð=°=,4CC ¢=,则由勾股定理可得CD ==,BC C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中求线段长,涉及旋转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直平分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读懂题意,准确构造出辅助线,灵活运用相关几何性质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分析】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通过旋转的性质判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特点,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设AB 与B C ¢¢交于D 点,根据旋转角15CAC ¢Ð=°,等腰直角ABC V 的一锐角45CAB Ð=°,可求C AD ¢Ð,旋转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6AC AC cm ==¢,90C C ¢Ð=Ð=°,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 D ¢,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设AB 与B C ¢¢交于D 点,根据旋转性质得15CAC ¢Ð=°,而45CAB Ð=°,∴30C AD CAB CAC ¢¢Ð=Ð-Ð=°,又∵690AC AC cm C C ¢¢==Ð=Ð=°,,∴2AD C D ¢=,由勾股定理得,222AD C D AC ¢¢-=,即22246C D C D ¢¢-=,∴C D ¢=,∴阴影部分的面积2162=´´=.故答案为:11.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可得重叠部分是个八边形,从而求得其一边长即可得到其周长.【详解】解:2,60,AD A B DAB ==Ð=¢¢°Q 30,DAO B A O \Ð=Ð=¢°¢1,OD OB AO A O ==¢\=¢=1,AB AO B O ¢¢\=-=30,60DAC A B C Ð=°Ð¢=¢°Q 30,DAC AFB \¢Ð=Ð=°,AB B F FD A D \==¢=¢¢1,B F FD \=-¢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阴影部分为各边长相等的八边形,\旋转前后两菱形里鲁部分多边形的周长是1).故选:C .12.【分析】过点C 作CH CA ¢^交BE 于点H ,连接AF ,根据题意得到,AF EF AC CE ==,易证CAF CEF Ð=Ð,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CBE CEB Ð=Ð,推出CAF CBE Ð=Ð,证明()AAS AFC BHC V V ≌,得到,CF CH AF BH ==,进而证明CHF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证明AMF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出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FH AF ====BF 的长.【详解】解:如图,过点C 作CH CA ¢^交BE 于点H ,连接AF ,Q 点E 与点A 关于线段CA ¢所在直线对称,\,AF EF AC CE ==,,CAE CEA FAE FEA \Ð=ÐÐ=Ð,\CAF CEF Ð=Ð,,BC AC AC CE ==Q ,CE BC \=,\CBE CEB Ð=Ð,\CAF CBE Ð=Ð,90ACF ACH BCH ACH Ð+Ð=Ð+Ð=°Q ,ACF BCH \Ð=Ð,\()AAS AFC BHC V V ≌,\,CF CH AF BH ==,\CHF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CFH CHF \Ð=Ð=°,180135BHC AFC CHF \Ð=Ð=°-Ð=°,45AFM \Ð=°\AMF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F AM\=Q 1CF =,3FM =,\FH AF ======\BF BH FH AF FH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对称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时解题的关键.13.(1)AB BE DB =+,(2)不成立,见解析;(3)8【分析】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由旋转的性质得,CD CE =,ACB DCE a Ð=Ð=,利用等量代换可得ACD BCE Ð=Ð,证得()ACD BCE SAS V V ≌,可得AD BE =,即可得证;(2)由旋转的性质得,ACB DCE a Ð=Ð=,CD CE =,利用等量代换可得ACD BCE Ð=Ð,证得()ACD BCE SAS V V ≌,可得AD BE =,即可证明;(3)在ED 上取一点P ,使EP FB =,由旋转的性质得CB CE =,B E Ð=Ð,证得()CFB CPE SAS V V ≌,可得CF CP =,FCB PCE Ð=Ð,从而可证FCP V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CF FP =,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旋转的性质得,CD CE =,ACB DCE a Ð=Ð=,∵=ACD DCB a Ð+Ð,=DCB BCE a Ð+Ð,∴ACD BCE Ð=Ð,又∵CA CB =,∴()ACD BCE SAS V V ≌,∴AD BE =,∵AB AD DB =+,∴AB BE DB =+,故答案为:AB BE DB =+;(2)不成立,理由如下:由旋转的性质得,ACB DCE a Ð=Ð=,CD CE =,∴ACB BCD BCD DCE Ð+Ð=Ð+Ð,即ACD BCE Ð=Ð,又∵CA CB =,∴()ACD BCE SAS V V ≌,∴AD BE =,∵AD AB BD =+,∴=BE AB DB +;(3)在ED 上取一点P ,使EP FB =,由题意得,CB CE =,CBF CEP Ð=Ð,∴()CFB CPE SAS V V ≌,∴CF CP =,FCB PCE Ð=Ð,由题意得,60BCE Ð=°,∴60FCP FCB BCP PCE BCP BCE Ð=Ð+Ð=Ð+Ð=Ð=°,∴FCP V 是等边三角形,∴CF FP =,∴3418DE DF FP PE DF CF FB =++=++=++=,即线段DE 的长为8.14.(1)D BA DBC ¢Ð=Ð,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60DBD ¢Ð=°,BD BD ¢=,则可判断BDD ¢△为等边三角形,再利用ABC V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60ABC Ð=°,则可得到D BA DBC ¢Ð=Ð;(2)通过证明ABD CBD ¢≌V V 得到D A DC ¢=;(3)根据旋转的性质得60DCD ¢¢Ð=°,DC D C ¢¢=,则可判断DCD ¢¢△为等边三角形,于是得到DD DC ¢¢=,再与(2)的证明方法一样证明ACD BCD ¢¢≌V V 得到AD BD ¢¢=,于是AD DD ¢¢¢=,加上D A DC DD ¢¢¢==,从而可判断四边形AD DD ¢¢¢是平行四边形.【详解】(1)解:D BA DBC ¢Ð=Ð,理由如下:Q 以点B 为中心,把B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BD ¢,60DBD ¢\Ð=°,BD BD ¢=,BDD ¢\△为等边三角形,BD DD ¢\=,ABC QV 为等边三角形,60ABC \Ð=°,BA BC =,60DBD ABD D BA ¢¢Ð=Ð+Ð=°Q ,60ABC ABD DBC Ð=Ð+Ð=°,D BA DBC ¢\Ð=Ð;(2)证明:在ABD ¢△和CBD △中,BA BC D BA DBC BD BD =ìïÐ=¢¢=Ðíïî,()SAS ABD CBD ¢\≌V V ,D A DC ¢\=;(3)证明:Q 以点C 为中心,把CD 顺时针旋转60°得到CD ¢¢,60DCD ¢¢\Ð=°,DC D C ¢¢=,DCD ¢¢\△为等边三角形,DD DC ¢¢\=,ABC QV 为等边三角形,60ACB Ð=°∴,CA CB =,60DCD ACD D CA ¢¢¢¢Ð=Ð+Ð=°Q ,60ACB ACD DCB Ð=Ð+Ð=°,D CA DCB ¢¢\Ð=Ð,在ACD ¢¢△和BCD △中,CA CB D CA DCB D C DC =ìïÐ=Ðíï=¢¢¢î¢,()SAS ACD BCD ¢¢\≌V V ,AD BD ¢¢\=,由(1)可知:BD DD ¢=AD DD ¢¢¢\=,由(2)可知:D A DC ¢=,又DD DC ¢¢=Q ,D A DD ¢¢¢\=,\四边形AD DD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5.(1)见解析(2)8【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60DCE CE CD Ð=°=,,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60ACB AC BC Ð=°=,.则ACB DCE Ð=Ð,即可得到结论;(2)证明()SAS ACE BCD ≌△△.则AE BD =.证明CDE V 是等边三角形.进一步得到90ADE ADC CDE Ð=Ð+Ð=°.在Rt ADE V 中,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到DE 的长.【详解】(1)证明:由旋转的性质,知60DCE CE CD Ð=°=,.∵ABC V 是等边三角形,∴60ACB AC BC Ð=°=,.∴ACB DCE Ð=Ð.∴ACB ACD DCE ACD Ð+Ð=Ð+Ð,即BCD ACE Ð=Ð.(2)解:在ACE △和BCD △中,AC BC ACE BCD CE CD =ìïÐ=Ðíï=î,,,∴()SAS ACE BCD ≌△△.∴10AE BD ==.∵60DCE CD CE Ð=°=,,∴CDE V 是等边三角形.∴60CDE Ð=°.∵30ADC Ð=°,∴90ADE ADC CDE Ð=Ð+Ð=°.在Rt ADE V中,8DE ==【点睛】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1)1802a°-(2)2AE BE CF =+,理由见解析(3)2【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2)根据旋转的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3)根据旋转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DH EH ==,再利用勾股定理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1)解:如图1中,∵将CAD V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a 得到CBE △,∴ACD BCE △△≌,DCE a Ð=,∴CD CE =,∴1802CDE a °-Ð=.故答案为:1802a °-.(2)解:2AE BE CF =+.理由如下:如图2中,∵将CAD V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90°得到CBE △,∴ACD BCE △△≌,∴AD BE =,CD CE =,90DCE Ð=°,∴CDE V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 DE ^,∴2DF EF CF ==,∵AE AD DF EF =++,∴2AE BE CF =+.(3)解:如图3中,过点C 作CH DE ^于点H .∵60a =°,∴ACB △,DCE △都是等边三角形,∴60CED Ð=°,∵60AEC Ð=°,∴60AEC CED Ð=Ð=°,∴A ,D ,E 共线,∵CH DE ^,2CD =,CD DE CE ==,∴1DH EH ==,∴CH ===∵CA =∴3AH ===,∴312AD AH DH =-=-=,∵ACD BCE △△≌,∴2BE AD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3)图见解析(4)图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平移变换,旋转变化作图,熟练掌握作图技巧是解题的关键.(1)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即可得到ABC V 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111A B C △;(2)根据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向以及角度,即可得到图像;(3)分别找出A C 、对应点,连接即可;(4)找出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连接A B ¢,交直线l 于点P ,此时PA PA ¢=,则PA PB A B ¢+=,使ABP V 的周长最小.【详解】(1)解:111A B C V 即为所求(2)解:222A B C V 即为所求。
专题3.1 旋转重难点模型(5大类型)【题型1 手拉手模型】【题型2 “半角”模型】【题型3 构造旋转模型解题】【题型4 奔驰模型】【题型5 费马点模型】模型一:“手拉手”模型模型特征:两个等边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或正方形共顶点。
模型说明:如图1,▲ABE,▲ACF都是等边三角形,可证▲AEC≌▲ABF。
如图2,▲ABD,▲A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ADC≌▲ABE如图2,四边形ABEF,四边形ACHD都是正方形,可证▲ABD≌▲AFC模型二:“半角”模型模型特征:大角含半角+有相等的边,通过旋转“使相等的边重合,拼出特殊角”模型说明:(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AF=45°,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 可证▲AEF≌AEG,所以可到DF+BE=EF(2)如图,在等腰直角▲ABC中,∠MAN=45°,将▲ACN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Q,可证▲AMN≌▲AMQ,所以可得CN²+BM²=MN²(3)如图,等腰▲ABC中,AB=BC,∠DBE=将▲CBD绕点B逆时针旋转∠CBA 的度数得到▲ABD’可证▲DBE≌▲D’BE。
模型三:构造旋转模型解题方法指导:若一个图形中含有相等的线段和特殊的角度,通常是以等线段的公共端点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使得相等的边重合,得出特殊的图形.常见图形旋转:方法归纳:将等边三角形内的一个小三角形,旋转60度,从而使小三角形的一边与原等边三角形的边重合,连接小三角形的钝角顶点,得三角形.通过旋转将不相关的线段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将分散的已知条件集中起来,使问题得以解决.模型四:奔驰模型模型五:费马点模型【费马点问题】问题:如图1,如何找点P使它到△ABC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PA+PB+PC最小?图文解析:如图1,把△APC绕C点顺时针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则△CPP′为等边三角形,CP=PP′,PA=P′A′,△PA+PB+PC= P′A′+PB+PP′BC′.△点A′可看成是线段CA绕C点顺时针旋转60°而得的定点,BA′为定长△当B、P、P′、A′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时,PA+PB+PC最小.最小值为BA.′【典例1】(2022春•西安期末)如图,在△ABC中,BC=5,以AC为边向外作等边△ACD,以AB为边向外作等边△ABE,连接CE、BD.(1)若AC=4,∠ACB=30°,求CE的长;(2)若∠ABC=60°,AB=3,求BD的长.【变式11】(2022秋•荔湾区校级期中)以△ABC的AB,AC为边分别作正方形ADEB,正方形ACGF,连接DC,BF.(1)CD与BF有什么数量与位置关系?说明理由.(2)利用旋转的观点,在此题中,△ADC可看成由哪个三角形绕哪点旋转多少角度得到的.【变式12】(2022九上·吉林期末)如图①,在△ABC中,∠C=90°,AC=BC=√6,点D,E分别在边AC,BC上,且CD=CE=√2,此时AD=BE,AD⊥BE成立.(1)将△CDE绕点C逆时针旋转90°时,在图②中补充图形,并直接写出BE的长度;(2)当△CDE绕点C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AD与BE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你利用图③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将△CDE绕点C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A,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请直接写出AD的长度.【典例2】(秋•锦江区期末)在△ABC中,AB=AC,点E,F是边BC所在直线上与点B,C不重合的两点.(1)如图1,当∠BAC=90°,∠EAF=45°时,直接写出线段BE,CF,EF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2,当∠BAC=60°,∠EAF=30°时,已知BE=3,CF=5,求线段EF的长度;(3)如图3,当∠BAC=90°,∠EAF=135°时,请探究线段CE,BF,E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变式21】(春•金牛区校级期中)类比探究:(1)如图1,等边△ABC内有一点P,若AP=8,BP=15,CP=17,求∠APB的大小;(提示:将△ABP绕顶点A旋转到△ACP′处)(2)如图2,在△ABC中,∠CAB=90°,AB=AC,E、F为BC上的点,且∠EAF=45°.求证:EF2=BE2+FC2;(3)如图3,在△ABC中,∠C=90°,∠ABC=30°,点O为△ABC内一点,连接AO、BO、CO,且∠AOC=∠COB=∠BOA=120°,若AC=1,求OA+OB+OC的值.【变式22】(2022春•西山区校级月考)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点E、F分别是AB、BC边上,且∠EDF=45°,将△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1)求证:△EDF≌△MDF;(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AE=2时,求EF的长?【变式23】(2022秋•山西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从正方形的一个顶点引出夹角为45°的两条射线,并连接它们与该顶点的两对边的交点构成的基本平面几何模型称为半角模型.半角模型可证出多个几何结论,例如: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以A为顶点的∠EAF=45°,AE、AF与BC、CD边分别交于E、F两点.易证得EF=BE+FD.大致证明思路:如图2,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由∠HBE=180°可得H、B、E三点共线,∠HAE=∠EAF=45°,进而可证明△AEH≌△AEF,故EF=BE+DF.任务: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BAD=120°,以A为顶点的∠EAF=60°,AE、AF与BC、CD边分别交于E、F两点.请参照阅读材料中的解题方法,你认为结论EF=BE+DF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典例3】(九上·江津期中)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2,PB= √3,PC=1、求△BPC 度数的大小和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李明同学的思路是:将△BP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如图2),连接PP′,可得△P′PB是等边三角形,而△PP′A又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所以△AP′B=150°,而△BPC=△AP′B=150°,进而求出等边△ABC的边长为√7,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李明同学的思路,探究并解决下列问题: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A= √5,BP= √2,PC=1.求△BPC度数的大小和正方形ABCD的边长.【变式31】(九上·南昌月考)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A=2,PB=√3,PC=1,求∠BPC的度数和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变式32】(九上·德州期中)当图形具有邻边相等的特征时,我们可以把图形的一部分绕着公共端点旋转,这样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连接AP,BP,CP,△APB=135°,为探究AP,BP,CP三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CP',连接PP',则PP'=AP,△CPP'是三角形,AP,BP,CP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是.(2)如图2,等边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连接AP、BP、CP,△APB=150°,请借助第一问的方法探究AP、BP、CP三条线段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P在四边形的内部,且PD=PC,△CPD =90°,△APB=135°,AD=4,BC=5,请直接写出AB的长.【典例4】(2023•崂山区模拟)阅读下面材料:小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正三角形ABC内有一点P,且P A=3,PB=4,PC=5,求∠APB的度数.小伟是这样思考的:如图2,利用旋转和全等的知识构造△AP′C,连接PP′,得到两个特殊的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解决.请你回答:图1中∠APB的度数等于.参考小伟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3,在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且P A=,PB=1,PD=,则∠APB的度数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为;(2)如图4,在正六边形ABCDEF内有一点P,且P A=2,PB=1,PF=,则∠APB的度数等于,正六边形的边.【变式41】(2023春•广东期中)18.如图,P是正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 A=6,PB=8,PC=10.若将△P A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MAB.(1)∠MAP=°,连接PM,则PM=;(2)求∠APB的度数.【变式42】(2023春•古田县期中)阅读材料,解决问题:(1)如图①等边△ABC内有一点P,若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5,12,13,求∠APB的度数.为了解决本题,我们可以将△ABP绕顶点A旋转到△ACP′处,此时△ACP′≌△ABP,这样就可以利用旋转变换,将三条线段P A、PB、PC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从而求出∠APB=;(2)请你利用第(1)题的解答思想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已知如图②,△ABC中,∠CAB=90°,AB=AC,E、F为BC上的点且∠EAF=45°,求证:EF2=BE2+FC2.【变式44】(2022春•侯马市期末)如图①,△ABC和△ADE中,∠BAC=∠DAE=90°,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BC=∠ADE=45°.(1)如图②,将△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如图位置,若∠BAD=30°,求∠BAE的度数;(2)如图②,将△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当旋转角度α=时,直线AC与DE垂直(0°<α≤360°);(3)如图③,△ADE绕点A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连接BD,且AD=4,AB=10,求B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典例5】(秋•邗江区期末)背景资料:在已知△ABC所在平面上求一点P,使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这个问题是法国数学家费马1640年前后向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提出的,所求的点被人们称为“费马点”.如图①,当△ABC三个内角均小于120°时,费马点P在△ABC内部,此时∠APB=∠BPC=∠CP A=120°,此时,P A+PB+PC的值最小.解决问题:(1)如图②,等边△ABC内有一点P,若点P到顶点A、B、C的距离分别为3,4,5,求∠APB的度数.为了解决本题,我们可以将△ABP绕顶点A旋转到△ACP′处,此时△ACP′≌△ABP,这样就可以利用旋转变换,将三条线段P A,PB,PC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从而求出∠APB=;基本运用:(2)请你利用第(1)题的解答思想方法,解答下面问题:如图③,△ABC中,∠CAB=90°,AB=AC,E,F为BC上的点,且∠EAF =45°,判断BE,EF,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能力提升:(3)如图④,在Rt△ABC中,∠C=90°,AC=1,∠ABC=30°,点P为Rt△ABC的费马点,连接AP,BP,CP,求P A+PB+PC的值.【变式51】(2022秋•大冶市期末)如图,D是等边三角形ABC外一点,连接AD,BD,CD,已知BD=8,CD=3,则当线段AD的长度最小时,①∠BDC=;②AD的最小值是.【变式52】(2022•荷塘区模拟)在△ABC中,若其内部的点P满足∠APB=∠BPC=∠CP A=120°,则称P为△ABC的费马点.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BAC=45°,设P为△ABC的费马点,且满足∠PBA=45°,P A=4,则△P AC的面积为.。
2024年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题复习——旋转综合题1.如图,△ABC 和△DEF 关于某点对称(1)在图中画出对称中心O ;(2)连结AF 、CD ,判断四边形ACD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1)画出关于原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2)在(1)的条件下,请分别写出点A 、B 、C 的对应点、、的坐标.ABC ABC 111A B C 1A 1B 1C3.如图1,图2,△ABC 是等边三角形,D 、E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两个动点(与点A 、B 、C 不重合),始终保持BD=CE.(1)当点D 、E 运动到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求证:CD=AE.(2)把图1中的△ACE 绕着A 点顺时针旋转60°到△ABF 的位置(如图2),分别连结DF 、EF.①找出图中所有的等边三角形(△ABC 除外),并对其中一个给予证明;②试判断四边形CDF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如图,矩形 中, ,将矩形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矩形 .设旋转角为 ,此时点 恰好落在边 上,连接 .(1)当 恰好是 中点时,此时 ;(2)若 ,求旋转角 及 的长.5.将线段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C ,继续旋转α(0°<α<120°)得到线段AD ,连接CD 、BD .(1)如图,若α=80°,则∠BDC 的度数为 ;(2)请探究∠BDC 的大小是否与角α的大小有关,并说明理由.ABCD 4BC =ABCD A B C D ''''αB 'AD B B 'B 'AD α=75AB B ︒∠='αAB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 ≌△DEF ,其中点A 、B 、C 、都在格点上,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a )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中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与图中阴影部分构成中心对称图形,涂黑的小正方形的序号为 .(2)画出△ABC 关于y 轴对称的△A 1B 1C 1;画出△ABC 绕点P (1,﹣1)顺时针旋转90°后的△A 2B 2C 2;(3)△A 1B 1C 1与△A 2B 2C 2成中心对称吗?若成中心对称请你求出对称中心的坐标;若不成,则说明理由.7.图1是某小型汽车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矩形 表示该车的后备箱,在打开后备箱的过程中,箱盖 可以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角为 时,箱盖 落在 的位置(将后备箱放大后如图2所示).已知 厘米, 厘米, 厘米.在图2中求: (1)点 到 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2)E 、 两点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ABCD ADE 60︒ADE AD E ''90AD =30DE =40EC =D 'BC E '8.如图,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是直角三角形, ,点 为边 中点将 绕点 顺时针旋转,旋转角记为 ,点 为边 的中点.(1)如图,求初始状态时 的大小;(2)如图,在旋转过程中,若点 构成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此时 的值;(3)在旋转过程中,若点 和点 重合,请在图中画出 并连接 ,判断此时是否有 ?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ABC 90,ABC BDE ∠=︒ 30E ∠=︒D BC BDE D (0360)αα<<︒F BE AEC ∠,,,B D F B 'a F B ,B DE ' AE AE ED ⊥9.如图,在菱形 中, ,将边 绕点 逆时针旋转至 ,记旋转角为 .过点 作 于点 ,过点 作 直线 于点 ,连接 .(1)(探索发现)填空:当 时, = .的值是 (2)(验证猜想)当 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仅就图2的情形进行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在(2)的条件下,若 ,当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线段 的长.ABCD 120BAD ∠= AB A 'AB αD DF BC ⊥F B BE ⊥'B D E EF 60α= 'EBB ∠ 'EF DB 0360α<< AB =BDE ∆EF10.如图(1),在△ABC中,AB=BC,P为AB边上一点,连接CP,以PA、PC为邻边作APCD,AC与PD 相交于点E,已知∠ABC=∠AEP= (0°< <90°).(1)求证: ∠EAP=∠EPA;(2)APCD是否为矩形?请说明理由;(3)如图(2),F为BC中点,连接FP,将∠AEP绕点E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MEN(点M、N分别是∠MEN的两边与BA、FP延长线的交点).猜想线段EM与E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αα1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它们的夹角为60°的四边形叫做半等边四边形.(1)已知在半等边四边形ABCD 中,AB=AD ,∠BAD=60°,∠BCD=120°.①如图1,若∠B=∠D ,求证:BC=CD ;②如图2,连结AC ,探索线段AC 、BC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3,已知∠MAC=30°,AC=10+10,点D 是射线AM 上的一个动点,记∠DCA=a ,点B 在直线AC 的下方,若四边形ABCD 是半等边四边形,且CB=CD .问:当点D 在15°≤a≤45°的变化过程中运动时,点B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B 所经过的路径长.12.已知,把45°的直三角板的直角顶点E 放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的一边BC 上,直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经过点D ,以DE 为一边作矩形DEFG ,且GF 过点A ,得到图1.(1)求矩形DEFG 的面积;(2)若把正方形ABCD 沿着对角线AC 剪掉一半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把45°的直三角板的一个45°角的顶点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B 重合,直三角板夹这个45°角的两边分别交CA 和CA 的延长线于点H 、P ,得到图2.猜想:CH 、PA 、HP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把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沿着对角线AC 剪掉一半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点M 是Rt △ABC 内一个动点,连接MA 、MB 、MC ,设MA+MB+MC =y ,直接写出 的最小值.2y13.(1)观察猜想:如图①,在Rt △ABC 和Rt △BDE 中,∠ABC =∠EBD =90°,AB =BC ,BE =BD ,连接AE ,点F 是AE 的中点,连接CD 、BF ,当点D 、B 、C 三点共线时,线段CD 与线段BF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2)探究证明:在(1)的条件下,将Rt △BD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至图②位置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你就图②的情形进行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③,在Rt △ABC 和Rt △BDE 中,∠ABC =∠EBD =90°,BC =2AB =8,BD =2BE =4,连接AE ,点F 是AE 的中点,连结CD 、BF ,将△BDE 绕点B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请直接写出BF 的取值范围,14.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数学小探究系列,完成所提出的问题:(1)探究1,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 , ,将边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 ,连接CD ,过点D 作BC 边上的高DE ,则DE 与BC 的数量关系是 , 的面积为 ;(2)探究2,如图2,在一般的 中, ,( , ),将边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 ,连接CD ,请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的面积,并说明理由.(3)探究3:如图3,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 , ( ,, ),将边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BD ,连接CD ,试探究用含a ,b ,c 的式子表示 的面积,要有探究过程.90ACB ∠=︒5BC =BCD Rt ABC 90ACB ∠=︒22()()BC m n m n =+--0m >0n >BCD AB AC =BC a b c =++0a >0b >0c >BCD15.如图1,在△ABC中,∠A=120°,AB=AC,点D,E分别在边AB,AC上,AD=AE,连接BE,点M,N,P分别为DE,BE,BC的中点,连接NM,NP.(1)图1中,线段NM,NP的数量关系是 ,∠MNP的度数为 ;(2)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连接MP.求证:△MNP是等边三角形;(3)把△ADE绕点A在平面内旋转,若AD=2,AB=5,请直接写出△MNP面积的最大值.16.(1)问题发现:如图①,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上点(点E不与A、B重合),将射线OE绕点O逆时针旋转90°,所得射线与BC交于点F,则四边形OEBF的面积为 .(2)问题探究:如图②,线段BQ=10,C为BQ上点,在BQ上方作四边形ABCD,使∠ABC=∠ADC=90°,且AD =CD,连接DQ,求DQ的最小值;(3)问题解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市在生态治理活动中新建了一处南山植物园,图③为南山植物园花卉展示区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AD=CD,AC=600米.其中AB、BD、BC为观赏小路,设计人员考虑到为分散人流和便观赏,提出三条小路的长度和要取得最大,试求AB+BD+BC的最大值.17.如图14-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2:y=与x 轴交于点B ,与直线l 1交于点c ,c点到x 轴的距离CD 为2 ,直线1交x 轴于点A(-3,0) .(1)求直线l 1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4-2,y 轴上的两个动点E 、F(E 点在F 点上方)满足线段EF 的长为 ,连接CE 、AF ,当线段CE+EF+AF 有最小值时,求出此时点F 的坐标,以及CE+EF+AF 的最小值;(3)如图14-3,将△AC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BGH ,使点A 与点H 重合,点C 与点G 重合(C 、G 两点恰好关于x 轴对称),将ABGH 沿直线BC 平移,记平移中的△BGH 为△B'G'H',在平移过程中,设直线B'H'与x 轴交于点M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 ,使得△B'MG'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8.如图(1)问题发现:如图1,已知点C 为线段 上一点,分别以线段 为直角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连接 ,线段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位置关系为 .(2)拓展研究:如图2,把 绕点C 逆时针旋转,线段 交于点F ,则 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x AB ,AC BC 90,,ACD CA CD CB CE ︒∠===,AE BD ,AE BD Rt ACD ∆,AF BD ,AE BD(3)解决问题:如图3,已知 ,连接 ,把线段AB 绕点A 旋转,若 ,请直接写出线段 的取值范围.19.如图1,在 中, , ,点 分别是 的中点,连接 .(1)探索发现:图1中,的值为 ; 的值为 ;(2)拓展探究若将 绕点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过程中的大小有无变化,请仅就图2的情形给出证明;(3)问题解决当 旋转至 三点在同一直线时,直接写出线段 的长.,,90AC CD BC CE ACD BCE ︒==∠=∠=,,AB AE AD 7,5AB AC ==AE ABC 2AB AC ==120BAC ∠=︒,D E ,AC BC DE AB BC AD BE CDE C AD BECDE ,,A D E BE20.有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板ABC 和CDE ,其中∠ACB =∠DCE =90°.将两个直角三角板ABC 和CDE 如图①放置,点A ,C ,E 在直线MN 上.(1)三角板CDE 位置不动,将三角板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周,①在旋转过程中,若∠BCD =35°,则∠ACE = ▲ °;②在旋转过程中,∠BCD 与∠AC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依据图②说明理由.(2)在图①基础上,三角板ABC 和CDE 同时绕点C 顺时针旋转,若三角板ABC 的边AC 从CM 处开始绕点C 顺时针旋转,转速为12°/秒,同时三角板CDE 的边CE 从CN 处开始绕点C 顺时针旋转,转速为2°/秒,当AC 旋转一周再落到CM 上时,两三角板都停止转动.如果设旋转时间为t 秒,则在旋转过程中,当∠ACE =2∠BCD 时,t 为多少秒?21.我们做如下的规定:如果一个三角形在运动变化时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则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三角形板.把两块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板 和 叠放在一起,使三角形板 的顶点 与三角形板 的AC 边中点 重合,把三角形板 固定不动,让三角形板 绕点 旋转,设射线 与射线 相交于点M ,射线 与线段 相交于点N.ABC DEF DEF D ABC O ABC DEF O DE AB DF BC(1)如图1,当射线 经过点 ,即点N 与点 重合时,易证△ADM ∽△CND.此时,AM·CN= .(2)将三角形板 由图1所示的位置绕点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设旋转角为 .其中 ,问AM·CN 的值是否改变?说明你的理由.(3)在(2)的条件下,设AM= x ,两块三角形板重叠面积为 ,求 与 的函数关系式.(图2,图3供解题用)22.已知抛物线(,,是常数,)的顶点为,与轴相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相交于点.(1)若点,求点和点的坐标;(2)将点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点的对应点为,若,两点关于点中心对称,求点的坐标和抛物线解析式:(3)在(1)的条件下,点为直线下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作轴,与相交于点,过点作轴,与轴相交于点,求的最大值及此时点的坐标.DF B B DEF O α090α<< y y x 2y ax bx c =++a b c 0a ≠()14M -,x A B A B y C ()03C -,A B A B 90︒A 1A A 1A M 1A P BC P PD x BC D P PE y x E PD PE +P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解:对称中心O 如图所示;(2)解:∵A 与F ,C 与D 是对应点,∴AO=DO ,CO =FO ,∴四边形ACDF 是平行四边形.2.【答案】(1)解:如图所示:(2)解:由图可知:,,.3.【答案】(1)证明:∵△ABC 是正三角形,∴BC=CA ,∠B=∠ECA=60°.又∵BD=CE ,∴△BCD ≌△CAE.∴CD=AE.(2)解:① 图中有2个正三角形,分别是△BDF ,△AFE.由题设,有△ACE ≌△ABF ,∴CE=BF ,∠ECA=∠ABF=60°又∵BD=CE ,∴BD=CE=BF ,∴△BDF 是正三角形,∵AF=AE ,∠FAE=60°,∴△AFE 是正三角形.1(12)A -,1(33)B -,1(40)C ,② 四边形CDFE 是平行四边形.∵∠FDB=∠ABC =60°∴FD ∥EC.又∵FD=FB=EC ,∴四边形CDFE 是平行四边形.4.【答案】(1)60°(2)解:∵四边形 是矩形,∴ ,∴ .由旋转的性质得 ,∴ ,∴ ,即旋转角 为30°.作 于点E.则 .5.【答案】(1)30°(2)解:无关.理由如下:由旋转变换可知:∠BAC=60°,∠CAD=α, = , AB=AC=AD ,∴ ,,ABCD //AD BC 75CBB AB B ︒'∠=∠='CB CB ='75CB B CBB ︒∠'=∠='180757530BCB ︒︒︒︒∠--='=αB E BC '⊥122AB B E CB '='==()1180602ADB α∠=︒-+︒⎡⎤⎣⎦1202α︒-()11802ADC α∠=︒-()11202ADB α︒∠=-∴∠BDC=∠ADC-∠ADB= - =30° ,∴∠BDC 的大小与ɑ的度数无关.6.【答案】(1)②(2)解:如图(3)解:如图所示:△A 1B 1C 1与△A 2B 2C 2成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的坐标为:(1,0).7.【答案】(1)解:过点 作 ,垂足为点H ,交 于点F .由题意得 (厘米), .∵四边形 是矩形,∴ , .在 中, 又∵ , ,∴ .∴ (厘米)答:点 到 的距离是 (厘米).(2)解:连结 、 、 .()11802α︒-()11202α︒-D 'D H BC '⊥AD 90AD AD =='60DAD ∠='︒ABCD AD BC 90AFD BHD ∠'=∠='︒Rt AD F ∆'sin 90sin 60D F AD DAD ︒=⋅∠=⋅='''40CE =30DE =70FH=70)D H D F FH ='++'=D 'BC ()70+AE AE 'EE '由题意得 , .∴ 是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是矩形,∴ .在 中, , ,∴(厘米)答:E 、 两点的距离是厘米.8.【答案】(1)解:∵∠BED =30°,△BDE 是直角三角形,∴∠EBD =90°-∠BED =60°.又∵D 是BC 的中点,∴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BE =CE ,∠BEC =60°,∴△BCE 是等边三角形.∴BC =BE .∵△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 =90°,∴AB =BC .∴BE =AB .∵AB ⊥BC ,DE ⊥BC ,∴AB ∥DE ,∴∠ABE =∠BED =30°.∴∠BAE =∠BEA = (180°-∠ABE)=75°.∴∠AEC =∠BAE +∠BEC =135°.(2)解:∵四边形BDFB '是平行四边形,∠FB 'D =60°∴B 'F ∥BD ,∴∠B D B '=∠FB 'D =60°AE AE ='60EAE ∠='︒AEE ∆'EE AE '=ABCD 90ADE ∠=︒Rt ADE ∆90AD =30DE =AE ===E '12即 =60°.(3)解:△B 'DE 如图所示,AE ⊥DE 不成立,理由如下:DE 与AB 相交于点G ,假设AE ⊥DE ,则△AEG ∽△DBG ,设BG =a ,∠BDG =30°,∴DG =2a ,BD = a ,AB =2 BD = a .∴AG =AB -BG =(-1)a ,B 'D =BD =a .∴DE = =3a.∴GE =DE -DG=3a -2a =a .∴ , .∴ 与假设矛盾.∴AE ⊥DE 不成立.9.【答案】(1)30(2)解:当 时, (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证明:如图1,连接 .a tan 30B D'AG DG ==1GE a GB a ==AG GE DG GB≠0360α<< BD,, . , . . .,即 . ,, . .,(3)解:线段 的长为 或 .连接 , 交于点 .,, ,,∵DE=BE ,∠DEB=90°,∴∠EDB=∠EBD=45°,. ,∠B′EB=90°,, . , . .'AB AD AB == 1'(180)9022AB B αα∴∠=︒-=︒-1'[180(120)]3022AB D αα∠=︒-︒-=︒+'180''180(90)(306022EB B AB D AB B αα∴∠=︒-∠-∠=︒-︒--︒+=︒'30EBB ∴∠=︒11(180)3022CBD ABC BAD∠=∠=︒-∠=︒ 'EBB CBD ∴∠=∠'''EBB FBB CBD FBB ∴∠+∠=∠+∠'DBB EBF ∠=∠cos BF DBF BD ∠== cos ''BE EBB BB ∠=='BF BE BD BB ∴='DBB FBE ∆∆∽''EF BE DB BB ∴==EF 3+3-AC BD O AC DB ⊥ 1602BAO BAD ∠=∠=︒sin OB AB BAO ∴=⋅∠=2BD OB ∴==sin DE BE BD DBE ∴==⋅∠=='AB AD AB == 1'(180)9022AB B αα∴∠=︒-=︒-1'[180(120)]3022AB D αα∠=︒-︒-=︒+'180''180(90)(306022EB B AB D AB B αα∴∠=︒-∠-∠=︒-︒--︒+=︒'30EBB ∴∠=︒'tan '2EB BE EBB ∴=⋅∠==分两种情况: 如图,,∵∠B′BE=∠DBF=30°,∴cos ∠B′BE=cos ∠DBF=,又∵∠B′BE+∠EBD=∠EBD+∠DBF ,∴∠B′BD=∠EBF ,∴△B′BD ∽△EBF ,∴ , . 如图,.①''2B D DE BE =+=+EB FB B B DB ='=EB FB EF B B DB B D '='2)3EF D '∴==+=②''2B D DE B E =-=∵∠B′BE=∠DBF=30°,∴cos ∠B′BE=cos ∠DBF=,又∵∠B′BE-∠FBB′=∠DBF-∠FBB′,∴∠B′BD=∠EBF ,∴△B′BD ∽△EBF ,∴ ,.综上所述,线段 的长为或 .10.【答案】(1)证明:(1)在△ABC 和△AEP 中,∠ABC=∠AEP,∠BAC=∠EAP, ∠ACB=∠APE,在△ABC 中,AB=BC. ∠ACB=∠BAC,∠EPA=∠EAP,(2)解: APCD 是矩形.四边形APCD 是平行四边形,AC=2EA,PD=2EP.由(1)知, ∠EPA=∠EAP.EA=EP ,进而AC=PDAPCD 是矩形.(3)解:EM=ENEA=EP, ∠EPA=90° - ∠EAM=180°-∠EAP =180°-∠EPA= 180°-(90°-)=90°+ 由(2)知, ∠CPB=90°,F 是BC 的中点, FP=FB,∠FPB=∠ABC= ,∠EPN=∠EPA+∠APN=∠EPA+∠FPB=90° -+ =90°+ ∠EAM=∠EPN∠AEP 绕点E 顺时针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MEN ,EB FB B B DB ='=EB FB EF B B DB B D '='2)3EF B D ∴===-'EF 33 ∴∴∴ ∴∴∴ ∴12α∴12α12α∴∴α∴12αα12α∴∠AEP-∠AEN =∠MEN-∠AEN,即∠MEA=∠NEP.△EAM ≌△EPN,EM=EN.11.【答案】(1)解:①证明:连结AC ,∵∠A+∠B+∠C+∠D=360°,且∠A=60°,∠C=120°,∴∠B+∠D=180°,且∠B=∠D ,∴∠B=∠D=90°,∵AB=AD ,AC=AC ,∴△ABC ≌△ADC (HL ),∴BC=DC ;②解:延长CB ,使得CD=BE ,∵∠BAD=60°,∠BCD=120°,∴∠ABC+∠D=180°,且∠ABC+∠ABE=180°,∴∠D=∠ABE ,又∵AB=AD∴△ABE ≌△ADC ,∴AE=AC,∴∴∴∠BAE=∠DAC ,∴∠EAC=∠BAE+∠BAC=∠DAC+∠BAC=∠BAD=60°,∴△ACE 是等边三角形,∴AC=CE=CB+BE=CB+CD(2)解:如图,设∠ACD=15°,∠DCD‘=30°,作CM ⊥AD ,D‘H ⊥AC ,由旋转图形的特点可知,CB=CD ,CB‘=CD’,∠BCB'=DCD‘=30°,∴△∠BCB'≌△DCD‘,BB'=DD’,设D'H=x ,由勾股定理得:, HC=x,则,解得x=10, 即D'H=10,得,AD’=20,在Rt △AMC 中,∵,∠DAC=30°,∴,AM=(,-5,,∴DD’为D 点的运动路程,则BB‘的运动路程也为10 .12.【答案】(1)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C =∠DCE =90°,∵四边形DEFG 是矩形,∴∠AGD =∠GDE =90°,∴∠DCE =∠AGD =90°,∠ADC =∠GDE =90°,∴∠ADC ﹣∠ADE =∠GDE ﹣∠ADE ,∴∠EDC =∠ADG ,∵∠EDC =∠ADG ,∠DCE =∠AGD =90°,∴△ECD ∽△AGD ,∴ ,∴DG•DE =DC•DA =6×6=36,∴矩形DEFG 的面积=DG•DE =36;(2)解: ,证明:把△BAP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BCK ,连接KH ,由旋转得△BAP ≌△BCK ,∴BK =BP ,∠PBA =∠KBC ,∠BCK =∠BAP = ,∴∠HCK = = ,∴由勾股定理得, ,∵∠PBE =45°,∴∠PBA+∠ABE =45°,∵∠PBA =∠KBC ,∴∠KBC+∠ABE =45°,∵∠ABC =90°,∴∠HBK =45°,∵∠PBE =45°,∴∠HBK =∠PBE =45°,∵BK =BP ,∠HBK =∠PBE ,BH =BH ,∴△BHP ≌△BHK (SAS ),CD DE DG DA=222CH PA HP +=18045135︒-︒=︒BCK BCA ∠-∠1354590︒-︒=︒222CH PA KH +=∴HK =HP ,∵ ,∴ ;(3)解:把△BMC 绕着点B 顺时针旋转60°得到△BKN ,连接MK ,BN ,NC ,由旋转得,△BMC ≌△BKN ,∴MC =KN ,BM =BK ,∵BM =BK ,∠MBK =60°,∴△BKM 是等边三角形,∴MK =BM ,∴MA+MB+MC =AM+MK+KN ,当A ,M ,K ,N 四点共线时,AN 就是所求的MA+MB+MC 的最小值,过N 作NQ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Q ,∵ ,∠BQN =90°,∴QN =BN•sin30°=6× =3,BQ =BN•cos30°= ,∴AQ =AB+BQ =,在Rt △AQN 中,由勾股定理得,,∴ 的最小值为 .13.【答案】(1)CD=2BF ;BF ⊥CD(2)解:BF ⊥CD ,CD=2BF 成立,证明:∵△ABC 与△DB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 ,DB=EB ,∠ABC=∠DBE=90°,222CH PA KH +=222CH PA HP +=180906030NBQ ∠︒-︒-︒=︒=126=6+(222226372AN AQ QN +=++=+=2y 72+如图②,将△A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到△CBG ,点E 、F 的对应点分别是G 、H ,连BH , 则△ABE ≌△CBG ,BE=BG ,AE=CG ,BF=BH ,∠FBH=∠EBG=90°,AF=CH ,EF=GH , ∴BF ⊥BH ,∵AF=EF ,∴CH=GH ,∵∠DBE=90°,∴∠DBE+∠EBG=180°,∴D 、B 、G 三点共线,∴BH ∥CD ,,∴BF ⊥CD ,,即CD=2BF ,∴BF ⊥CD ,CD=2BF 成立;(3)14.【答案】(1)DE=BC ;12.5(2)解:过点D 作BC 边上的高DE ,如图,∵∠ABC+∠A=90°,∠ABC+∠DBE=90°,∴∠A=∠DBE ,又∵∠ACB=∠E=90°,AB=BD ,∴ ,∴,12BH CD =12BF CD =13BF ≤≤ACB BED ≌BC DE =又 .∴ 的面积为:.(3)解:作 于G ,过点D 作BC 边上的高DE ,如图,由(2)同理,可证 ,∴ ,又 ,∵AB=AC , ,∴ .∴ 的面积为: .15.【答案】(1)NM=NP ;60°(2)证明:由旋转得:∠BAD=∠CAE ,又∵AB=AC ,AD=AE ,∴△ABD ≌△ACE (SAS ),∴BD=CE ,∠ABD=∠ACE ,∵点M ,N ,P 分别为DE ,BE ,BC 的中点,∴MN= BD ,PN= CE ,MN ∥BD ,PN ∥CE ,∴MN=PN ,∠ENM=∠EBD ,∠BPN=∠BCE ,∴∠ENP=∠NBP+∠NPB=∠NBP+∠ECB ,∵∠EBD=∠ABD+∠ABE=∠ACE+∠ABE ,∴∠MNP=∠MNE+∠ENP=∠ACE+∠ABE+∠EBC+∠EBC+∠ECB=180°-∠BAC=60°,∴△MNP 是等边三角形;(322()()4mn BC m n m n =+--=BCD 221448m n 2mn mn ⨯⨯=AGB BED ≌BG DE =BC a b c =++BC a b c =++11()22BG BC a b c ==++BCD 2111()()()224a b c a b c a b c ⨯++⨯++=++121216.【答案】(1)4(2)解:如图②中,连接BD ,取AC 的中点O ,连接OB ,OD.∵∠ABD =∠ADC =90°,AO =OC ,∴OA =OC =OB =OD ,∴A ,B ,C ,D 四点共圆,∴∠DBC =∠DAC ,∵DA =DC ,∠ADC =90°,∴∠DAC =∠DCA =45°,∴∠DBQ =45°,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当QD ⊥BD 时,QD 的值最短,DQ 的最小值=BQ =5 .(3)解:如图③中,将△BDC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A , ∵∠ABC+∠ADC =180°,∴∠BCD+∠BAD =∠EAD+BAD =180°,∴B ,A ,E 三点共线,∵DE =DB ,∠EDB =90°,∴BE = BD ,∴AB+BC =AB+AE =BE =BD,∴BC+BC+BD =( +1)BD ,∴当BD 最大时,AB+BC+BD 的值最大,∵A ,B ,C ,D 四点共圆,∴当BD 为直径时,BD 的值最大,∵∠ADC =90°,∴AC 是直径,∴BD =AC 时,AB+BC+BD 的值最大,最大值=600( +1).17.【答案】(1)解:∵点C 的纵坐标为2 ,点c 在直线l 2:y= ∴点C(-1,2 )设l 1的表达式为y= kx+ b将A(-3,0)、C(-1,2)代入, 解得故直线l 1的表达式为:y=x+3 (2)解:作点a关于y 轴的对称点A(3,0),将点a4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得E (3,)连接E'C 交y 轴于点E ,在E下方取EF= ,则点F是所求点,将点C 、E' 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同理可得: CE' 的函数表达式为:y= 故点E(0,),点F(0,)CE+EF+4F 的最小值=FE+CE'= +.(3)M(5+8,0)或(5-8,0)或(-3,0)或(-19,0) x +03k bk b=-+⎧⎪⎨=-+⎪⎩k b ⎧=⎪⎨=⎪⎩x +18.【答案】(1)AE=BD ;AE ⊥BD(2)解: 仍然成立.由题意得,∵△ACD 和△B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 ,∴∴ .∴∴ .(3)解: 连接BD.由(2)可知,AE=BD ,在△ABD 中,且 ,所以 即 在AB 绕点A 旋转过程中,当A ,B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 或者,AE BD AE BD =⊥90ACD DCE ECB DCE DCE ︒∴∠+∠=∠+∠=+∠,,ACE DCB AC CD EC CB ∠=∠==ACE DCB∆≅∆,12AE DB =∠=∠180(4512)90EFB ︒︒︒∠=--∠+∠=AE BD⊥77AE -≤≤7AD AB ===77BD <<+77AE -<<+7AE =7AE =∴ ≤AE≤ 19.【答案】(1(2)解:无变化,理由: 由(1)知,CD=1, ,∴,∴ ,由(1)知,∠ACB=∠DCE=30°,∴∠ACD=∠BCE,∴△ACD ∽△BCE,∴,(3)解:线段BE 的长为或 ,理由如下: 当点D 在线段AE 上时,如图2,过点C 作CF ⊥AE 于F,∠CDF=180°﹣∠CDE=60°,∴∠DCF=30°,∴ ,∴,7-7+CE BE ==CD CE =AC BC =CD AC CE BC ==AD AC BE BC ==1122DF CD ==CF ==在Rt △AFC 中,AC=2,根据勾股定理得, ,∴AD=AF+DF=,由(2)知, ,∴当点D在线段AE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过点C 作CG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G,∵∠CDG=60°,∴∠DCG=30°,∴ ,∴ ,在Rt △ACG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由(2)知,,∴即:线段BE 的长为或.AF ==AD BE =BE ==1122DG CD ==CG ==AG =AD AG DG =-=AD BE =BE ==20.【答案】(1)①145;②∠BCD+∠ACE =180°,理由如下:∵∠ACE =∠ACB+∠BCE ,∴∠BCD+∠ACE =∠BCD+∠ACB+∠BCE =∠ACB+∠DCE =90°+90°=180°;(2)解:三角板ABC 和CDE 重合之前,∠ACE =180°-10°t ,∠BCD =10°t ,依题意有180°-10°t =2×10°t ,解得t =6;三角板ABC 和CDE 重合之后,∠ACE =10°t-180°,∠BCD =360°-10°t ,依题意有10°t-180°=2×(360°-10°t ),解得t =30.故当t =6或30秒时,有∠ACE =2∠BCD .故答案为:6或30.21.【答案】(1)4(2)解:AM•CN 的值不会改变.连接BD ,在△ADM 与△CND 中,∵∠A=∠C=60°,∠DNC=∠DBN+∠BDN=30°+α,∠ADM=30°+α,∴∠ADM=∠CND ,∴△ADM ∽△CND∴ ,∴AM•CN=AD•CD=2×2=4,∴AM•CN 的值不会改变;(3)解:情形1,当0°<α<60°时,1<AM <4,即1<x <4,此时两三角形板重叠部分为四边形AD AM CN CD如图2,过D 作DQ ⊥AB 于Q ,DG ⊥BC 于G ,∴DQ=DG= ,由(2)知,AM•CN=4,得CN=,于是y=(1<x <4); 情形2,当60°≤α<90°时,AM≥4时,即x≥4,此时两三角形板重叠部分为△DPN ,如图3,过点D 作DH ∥BC 交AM 于H ,易证△MBP ∽△MHD ,∴ ,又∵MB=x-4,MH=x-2,DH=2,∴BP=,∴PN=4- ,于是y= ,综上所述,1<x <4时,y=;x≥4时,y= 22.【答案】(1)解:设抛物线解析式为,将点代入得,4x 21122AB AM DQ CN DG x -⋅-⋅=BP MB DH MH=282x x --4282x x x ---114284222x PN DG x x -⎛⎫⋅=--= ⎪-⎝⎭x ()214y a x =--()03C -,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当时,解得:,∵点在点的左侧,∴,;(2)解:∵,抛物线,与轴相交于,两点∴,对称轴为直线,设,则,∴∵点绕点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则点一定在第四象限,如图所示,则,,∵,两点关于点中心对称,∴解得:,则∴,1a =()214y x =--0y =()2140x --=1213x x =-=,A B ()10A -,()30B ,()14M -,2y ax bx c =++x A B 0a >1x =()0A m ,()20B m -,222AB m m m=--=-A B 90︒A 'A '22BA BA m ='=-()222A m m '--,A 1A M 228m -=-3m =-()58A '-,()30A -,()50B ,将点代入得,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3)解:如图所示,设交于点,由(1)可得,,设直线的解析式为,将点代入得,解得所以直线的解析式为,∵抛物线解析式为,设,则,∴,∵轴,轴,由∵则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0A -,()214y a x =--1640a -=14a =()21144y x =--PE BC F ()30B ,()03C -,BC 3y kx =-()30B ,330k -=1k =BC 3y x =-()221423y x x x =--=--()223P t t t --,()0E t ,()3F t t -,223233FP t t t t t =--++=-+223PE t t =-++PD x PE y OC OB=OCB 45FDP OBC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时,取得最大值此时,即.PDF PD PF=PD PE+22323t t t t =-+-++2253t t =-++252525232168t t ⎛⎫=--+++ ⎪⎝⎭2549248t ⎛⎫=--+ ⎪⎝⎭54t =PD PE +498225632314416t t ⎛⎫--=--=- ⎪⎝⎭563416P ⎛⎫- ⎪⎝⎭。
图形的旋转旋转对称:一个平面图形绕着某一定点旋转一定角度(小于周角)后能与自身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 注意:①旋转角是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夹角。
②在旋转过程中保持不动的点是旋转中心。
③旋转过程中应注意旋转的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
基本类型:⑴正三角形类型 在正ΔABC 中,P 为ΔABC 内一点,将ΔABP 绕A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使得AB 与AC 重合。
经过这样旋转变化,将图(1-1-a)中的PA 、PB 、PC 三条 线段集中于图(1-1-b))中的一个ΔP'CP 中,此时ΔP'AP 也为等边..三角形。
⑵正方形类型 在正方形ABCD 中,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ΔABP 绕B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使得BA 与BC 重合。
经过旋转变化,将图(2-1-a)中的PA 、PB 、PC 三条线段集中于图(2-1-b)中的ΔCPP'中,此时ΔBP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⑶等腰直角三角形类型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ΔABC 中,90C ∠=, P 为ΔABC 内一点,将ΔAPC 绕C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使得AC 与BC 重合。
经过这样旋转变化,在图(3-1-b)中的一个ΔP' C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题型一:利用图形的旋转求线段长例1.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BPC等于150°,PC=5,PB=12,则PA 的长为 . 解析:将△BPC 绕C 点顺时针旋转60°, 连接PP′, ∵∠PC P′=60°,CP=C P′, ∴△PC P′是等边三角形, ∵∠AP′C=∠BPC=150°,∴∠AP′P=150°-60°=90°, 又∵PP′=PC=5,AP′=BP=12. ∴在Rt △APP′中,PA=22'13AP PP +=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把PA 、PB 、PC 放在“同一个四边形”中, 作出辅助线构造等边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例2.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AP=1,PB=2,∠APB=135º,则PC 的 长等于 . 解析:如图,把△P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P′ ∴AP′=PC ,BP′=BP=1. 故△PB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PB 45∠=,22P'P BP +BP'2==APP'=APB P'PB 90∠∠-∠=在Rt APP'中,22AP'PP'+AP 5== ∴5P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把PA 、PB 、PC 放在“同一个四边形”中, 作出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例3. 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互相垂直,若AB=3,BC=4,CD=5,则AD 的 长为( )A.32B.4C.23D.42解析:在Rt △AOB 中,AO 2=AB 2-BO 2;Rt △DOC 中可得:DO 2=DC 2-CO 2;∴AD 2=AO 2+DO 2=AB 2-BO 2+DC 2-CO 2=18, 即可得AD=1832=,故选A . 思考题:如图,将△ABC 绕顶点A 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AB'C',且C'为BC 的中点,则C'D:DB'=( )A.1:2B.1:22C.1:3D.1:3 题型二:利用图形的旋转求角的大小 例4.如图,在ΔABC 中,ACB 90∠=, BC=AC,P 为ΔABC 内一点,且PA=3,PB=1,PC=2, 则BPC ∠的度数是 .解析: 将△BCP 绕B 逆时针旋转90°, 连接PP′, ∵∠PCP′=90°,CP=CP′, ∴△PC 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PP′=45°,22PP'CP CP'22=+=.又∵BP'=PA=3,PB=1, ∴222BP'PB PP'=+,即P'PB=90∠. ∴BPC=135∠例5.如图,P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PA=1, PB=2,PC=3,则∠APB = 解析:将△APB 绕B 点顺时针旋转90°并连接PE ,∵将△APB 绕B 点顺时针旋转90°,得△BEC , ∴△BEC ≌△BPA ,∠APB=∠BEC , ∴△BE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EP=45°, ∵PB=2,∴PE=22∵PC=3,CE=PA=1,∴PC 2=PE 2+CE 2,即∠PEC=90°, ∴∠APB=∠BEC=∠BEP+∠PEC=45°+90°=135°.例6.如图,已知O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 ∠AOB 、∠BOC 、∠AOC 的度数之比为6:5:4,在以OA 、OB 、OC 为边的三角形中,此三边所对的角的度数是 . 解析:∵∠AOB :∠BOC :∠AOC=6:5:4,∴∠AOB=144°,∠BOC=120°,∠AOC=96°,将△AO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O′B ,连接OO′,∵△AO′B ≌△AOC , ∴∠AO′B=∠AOC=96°,O′B=OC ,AO′=AO , ∵∠OAO′=60°,AO=AO′, ∴△AOO′是等边三角形, ∴OO′=AO , ∴△BOO′即是以OA ,OB ,OC 为边长构成的三角形,∵∠AOO′=∠AO′O=60°,∴∠BOO′=84°,∠BO′O=36°,∠O′BO=60°, 思考题:如图,在等边ΔABC 中,点E 、D 分别为AB 、 BC 上的两点,且BE=CD ,AD 与CE 交于点M, 则 AME ∠=( ) A .60 B .120 C .135 D .150 图(1-1-a) 图(1-1-b)图(2-1-a) 图(2-1-b)图(1-1-a) 图(1-1-b) E (P')DA CB PP'D A CB P DA CB PCABPP'CABPAB CPD A C B P M DE A B C题型三:利用图形的旋转求面积 例7.如图,已知Rt ABC 中,90C ∠=, 点D 、E 、F 分别在AB 、AC 、B C上, 四边形CFDE 是正方形,若AD=3,BD=4, 则ADE 和DBF 的面积之和为 . 解析:该题常采用的思路是利用ADEDBF ,计算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和正方形的边长,然后利用大三角形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但计算量较大。
若对于此题运用图形旋转的思想来解,会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图,把ADE 绕点D旋转90,这时DE 与DF 重合.∵ADB 180∠=,EDF 90∠=,∴A'DB 90∠=,又AD=3,BD=4, ∴'134122A DB S ∆=⨯⨯=即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等于6. 例8.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 点P 到正方形的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分别为PA=1,PB=2,PC=3, 正方形ABCD 面积为 .解析:该题一般的思路是利用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得到正方形的边长,但受限于初中的数学知识,很难继续运算下去,故考虑用图形旋转的思想来解。
如图,把APB 绕点A逆时针旋转90,把CPB 绕点C顺时针旋转90, 易证,△EAP 与△PCF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E=2,PF=32 ∵EDA=PBA ∠∠,FDC=PBC ∠∠.又∵PBA+PBC=90∠∠,∴EDF=EDA+FDC+ADC=180∠∠∠∠∴点D、E、F在同一条直线上. ∴EF ED DF 4=+=.在△EFD 中,EF=4,EP=2,FP=32. ∵222EP FP EF +=, ∴EPF 90∠=,即△EPF 为直角三角形. ∴17++322EPF EPA PFC ABCD S S S S ∆∆∆==+=正方形思考题:如图,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 AB ⊥BC,AD=2,BC=3,将腰CD 以D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 ,连结AE 、CE ,则△ADE 的面积是( ) A .1 B.2 C.3 D.4题型四:利用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例9.如图,正方形ABCD 边上有动点E 、F , DEF 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 周长的一半, 探索:EBF ∠的度数是否随点E 、F 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如果有变化,请找出变化的规律; 若不变,请求出EBF ∠的度数的大小。
解析:由DEF 的周长等于正方形ABCD 的一半,可以得到AF+CE =EF ,这与EBF ∠的度数似乎无联系。
此时把BCE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如图, ∵BC=BA,BAG BCE=BAF=90∠=∠∠, ∴点G 、A 、F 、D 在同一条直线上. ∵GF=GA+AF=CE+AF=EF,BG=BE,BF=BF, ∴BGF BEF ∆∆,∴GBF EBF ∠=∠. 又GBF EBF=GBA ABF EBF=EBC ABF EBF=90∠+∠∠+∠+∠∠+∠+∠, ∴EBF=BF=901452G ∠∠⨯=例10.如图,已知△ABC 中AB=AC,BAC 90∠=,∠EPF 的顶点P 是BC 中点,两边PE,PF 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⑴AE=CF; ⑵∠APE=∠CPF;⑶△EP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⑷EF=BE+CP;⑸S 四边形AEPF =12S △ABC , 当∠EPF 在△ABC 内绕顶点P 旋转时(点E 不与A 、B 重合)上述结论中始终正确的序号有 .解析:如图,把PCF 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可得PAE ,即PCF PAE ≅∴AE=CF ,PE=PF ,∠APE=∠CPF ,∴①②③正确. ∵PCF PAE ≅ ∴S 四边形AEPF = S △PAE + S △PAF = S △PCF + S △PAF = S △PAC =12S △ABC ∴⑤正确.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等于直角边的2倍表示出EF ,∴EF 随着点E 的变化而变化,判定④错误, 思考题:如图, ΔABC 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ΔBDC 是等腰三角形,且BDC 120∠=,以点D为顶点作一个60的角,使其两边分别交AB 、 AC 于点M 、N ,则ΔAMN 的周长为 . 题型五:利用例11.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内求一点P , 使得PA+PB+PC 之和为最小.并求这个最小值. 解析:将△BPC 顺时针旋转60,得为等边△PBE . ∴PE =PB ,EF =PC即 PA+PB+PC =AP+PE+E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