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指南速览
- 格式:pdf
- 大小:919.91 KB
- 文档页数:29
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规范-胃肠肾脏尹万红王小亭刘大为晁彦公管向东康焰严静马晓春汤耀卿胡振杰于凯江陈德昌艾宇航张丽娜张宏民武钧刘丽霞朱然何伟张青丁欣李莉李易刘海涛曾琴兵司向陈焕张军伟许强宏陈文劲陈秀凯黄道政蔡书翰尚秀玲关键杜鹃赵醴王敏佳崔嵩王晓猛周然曾学英王艺萍吕立文朱炜华朱英段军杨婧杨浩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第三部分胃肠+肾脏重症超声是在重症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超声技术,针对重症患者,以问题导向的、多目标整合的动态评估过程,是确定重症治疗,尤其是血流动力学治疗方向及调整精细治疗的重要手段。
重症超声不同于传统的诊断超声,实施者和影像结果解读者均为重症医学专业人员,以评估脏器及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和病因学为核心,以重症医学诊疗思路整合上述临床信息,床旁实现即时诊断和滴定治疗、评估疗效以改善患者结局[4-12]。
但应充分认识到重症超声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传统超声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重症医学赋予了超声技术临床应用新的内涵,重症超声是传统的技术,新的应用方法。
重症超声具有以问题导向为基础、实时实地、多系统整合、多目标流程化实施等特点。
2016 年发布的“中国重症超声专家共识”针对重症超声的理念、实施与应用提出了共识性建议。
值得强调的是,重症超声的客观准确评估与实施需要超声图像获取的标准化,需要建立重症超声的技术规范及流程化方案;同时,重症医学专业医生接受重症超声规范化培训更需要相应的规范。
建立技术规范是重症超声质量控制与持续提高的根基,为未来拓展建立详尽的重症临床应用规范创造重要条件。
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以丰富的重症临床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重症超声的本质,汲取传统超声精华,提出一系列既符合重症医学特点,以病理生理为导向,又益于推进重症临床发展和提高的应用方法和流程,建立利于培训、利于临床正确实施、利于临床评估与正确指导治疗、利于质量控制与持续提高的重症超声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
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之系统性检查方案1:CCUE方
案!
以心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检查——CCUE 方案
是经典的心肺超声检查方案,由肺部 BLUE-plus 方案和eFATE方案构成,包括肺双侧 10 个切面和心脏 5 个切面。
整个检查以定性评估为主,目的是评估心肺病理生理急性改变,用六步法分析后,结合临床资料判断导致急性呼吸循环事件的原因。
BLUE-plus
根据肺部BLUE-plus方案(改良床旁肺部超声评估方案),肺部超声5个检查点包括:上蓝点、下蓝点、膈肌点、PLAPS点、后蓝点,双肺共10个点。
获取肺双侧10个切面的超声图像。
E-FATE
是指扩展的目标导向超声心动图方案,在FATE基础上增加容量状态的评估;
E-FATE切面= FATE 4个心脏切面+IVC切面;3个位置:剑突下、胸骨旁、心尖;
5个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剑突下IVC切面、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胸骨旁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
血流动力学诊疗六步法
1、心脏整体评估
2、容量及容量状态评估
3、右心评估
4、左心评估
5、外周阻力评估
6、组织灌注评估:肺脏、肾脏、颅脑、胃肠等。
重症超声应用及培训原则与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重症超声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技术对重症患者进行快速、非侵入性的评估的方法。
它可以提供实时的影像和血流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并在临床决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重症医学领域,重症超声已成为一种必备的辅助诊断工具。
本文将探讨重症超声应用的范围、培训原则以及质量控制标准。
二、重症超声应用范围重症超声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各个领域,包括心脏、肺部、血管、腹部等。
在心脏方面,重症超声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心脏壁运动、心脏流量等指标,对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肺部方面,重症超声可以评估肺部积液、肺实变、肺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对急性呼吸衰竭的鉴别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血管方面,重症超声可以评估血管内腔径、血流速度、血管壁情况等指标,对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腹部方面,重症超声可以评估腹腔内脏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指标,对腹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重症超声培训原则重症超声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医学技术,对医生的操作技能和解读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在进行重症超声培训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培训:重症超声培训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
理论知识包括超声基础知识、病理生理学知识等,实践操作包括超声仪器的使用、图像采集和解读等。
培训应有系统的课程设置,由专业的培训师进行指导。
2.个性化培训:重症超声培训应根据医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培训。
不同医生在超声应用的领域和目的上存在差异,培训内容应根据医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3.持续性培训:重症超声是一项不断发展的技术,新的超声应用和技术不断涌现。
因此,医生在完成基础培训后,还应进行持续的进修和学习,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革新。
四、重症超声质量控制标准重症超声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其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的重要保证。
以下是重症超声质量控制的标准:1.设备标准:重症超声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等。
超声科治疗指南与操作规范最新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一节:前言超声科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性。
一、概述重症超声,是指应用超声技术对危重病患者进行评估和监测,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医学领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超声的应用已成为一项关键的危重症医学辅助检查和治疗手段。
在重症科医护人员中,掌握重症超声技能并进行规范的培训与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二、重症超声应用1. 评估心脏功能重症超声可用于评估心脏容积、室壁运动和心脏收缩功能,对于危重病患者的监测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观察呼吸系统通过超声扫描,可清晰地观察到胸腔内的积液和气体,对于呼吸系统监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3. 指导血管穿刺操作在重症科中,经常需要进行血管穿刺操作,重症超声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准确地定位血管并进行操作。
4. 监测腹部器官重症超声也可以用于监测腹部器官的情况,包括肝脾肾等器官的大小、形态和血流情况。
三、培训原则1. 规范的课程设置重症超声培训课程应包括基础知识讲解、实操操作演练和真实案例研讨,以全面提高学员的技能水平。
2. 专业的培训师资力量培训师资力量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地传授重症超声技能。
3. 实践与理论结合培训课程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场景的演练,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重症超声技术并能够在临床中熟练应用。
四、质量控制标准1. 设立质控小组重症超声应用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质控小组,负责监督和评估超声应用的质量和效果。
2. 定期评估定期对重症超声应用进行评估,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估。
3. 建立标准操作流程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立标准的操作流程和报告格式,规范医护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重症超声应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五、结语重症超声的应用在重症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的培训和质量控制是保障其有效应用的关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重症超声应用及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更广泛应用。
六、重症超声的临床价值1. 对于心搏骤停患者,重症超声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手段进行心排除,提高心搏骤停的诊断速度和准确性,有利于及时干预和治疗。
重症护理超声临床应用指导在重症护理中,超声成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超声检查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病情信息,帮助他们进行快速决策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本文将从重症护理的角度出发,探讨超声在临床应用中的指导作用。
重症护理是一项关键的医学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高超的技能和临床经验。
在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病情的变化往往会非常迅速,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为重症护理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使医护人员能够实时观察患者的内部情况,快速作出诊断和处理。
在重症护理中,超声检查常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肺部病变、血管通畅性等情况。
通过超声检查,医护人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及时发现心肌梗死、心包积液等问题;可以检测到患者的肺部情况,帮助判断呼吸困难的原因;还可以检查患者的血管通畅性,指导静脉导管插管等操作。
这些信息对于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重症护理现场,超声检查可以在床边进行,无需将患者转移到检查室,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医护人员只需使用便携式超声设备和探头,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检查,即时获取影像信息。
这种便捷的操作方式为重症护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急救抢救等紧急情况下尤为重要。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和手术风险。
传统的医疗检查往往需要X射线、CT等辐射设备,辐射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而超声检查无辐射,安全无创,可以避免这些潜在的风险。
此外,超声引导的穿刺术,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操作简单安全,大大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感染率。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超声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定期参加培训课程和实践演练,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素质,保证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重症护理医护人员。
综上所述,重症护理超声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实时信息和直观数据,帮助他们准确判断病情,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
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指南速览重症超声是在重症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超声技术,针对重症患者,以问题导向的、多目标整合的动态评估过程,是确定重症治疗,尤其是血流动力学治疗方向及调整精细治疗的重要手段。
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以丰富的重症临床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重症超声的本质,汲取传统超声精华,提出一系列既符合重症医学特点,以病理生理为导向,又益于推进重症临床发展和提高的应用方法和流程,建立利于培训、利于临床正确实施、利于临床评估与正确指导治疗、利于质量控制与持续提高的重症超声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
本共识涵盖重症超声的基本切面与指标获取、脏器评估规范、规范化流程及系统性检查方案、重症超声应用范例、重症超声培训和应用资质认证等内容,本文仅就基本切面与指标获取部分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内科杂志2018年第六期阅读。
重症超声的基本切面与指标获取一、重症心脏超声基本平面获取及常用测量1.超声探头的使用方法:(1)执笔式:将超声探头轻微控制于拇指与食指、中指间(图1),指腹接触超声探头,掌心中空,如执毛笔;主要通过指关节运动完成主要基本动作。
以掌根尺侧或小指接触患者胸廓作为支点,以保持图像稳定。
执笔式常用于胸骨旁、心尖切面的获取;(2)握持式(图2):常用于剑突下切面的获取。
▲图1 超声探头执笔式手法▲图2 超声探头握持式手法大多数超声探头均有一个凹槽或标志用于定位,称为超声探头标记点;国内通常将其对应于超声屏幕的左侧。
切面获取技巧:适度用力,使超声探头完全接触皮肤。
建议在操作超声探头时每次行一个动作,且每次进行相应动作时幅度宜小。
2.重症心脏超声平面获取的基本手法:(1)滑:整个超声探头平面紧贴受检区域皮肤,沿着一定方向滑行。
如: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需采用'滑'的手法。
(2)摇:整个超声探头平面紧贴受检区域皮肤,以超声探头与胸壁的接触点为支点,将超声探头左右摇摆,观察整个切面。
如:观察胸骨旁长轴切面时需用'摇'的手法。
(3)倾:整个超声探头平面紧贴受检区域皮肤,以超声探头与胸壁的接触点为支点,将超声探头前后倾斜,观察不同切面。
如: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时需用'倾'的手法。
(4)转:整个超声探头平面紧贴受检区域皮肤,以超声探头与胸壁的接触点为支点,超声探头以自身中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
如:获取胸骨旁短轴切面、剑突下下腔静脉长轴切面时需用'转'的手法。
3.基本切面、获取方法、切面标准与主观评估内容:见表1,患者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左臂尽量抬起,增大肋间隙的宽度,尽量在平静呼吸时获取图像。
表1 重症心脏超声检查的主要切面及相关内容注:横屏或网页版观看效果更佳▲图3 心脏胸骨旁长轴超声图▲图4 心脏胸骨旁短轴超声图,乳头肌水平▲图5 心尖四腔心超声图▲图6 心尖五腔心超声图▲图7 心尖两腔心超声图▲图8 心尖三腔心超声图▲图9 剑突下四腔心超声图▲图10 剑突下下腔静脉长轴切面超声图▲图11 剑突下下腔静脉短轴切面超声图▲图12 经肝下腔静脉长轴切面超声图▲图13 剑突下四腔心切面超声图13A心包积液量测量超声图13B右心室游离壁厚度测量超声图▲图14 剑突下下腔静脉切面超声图14A下腔静脉直径测量超声图14B 下腔静脉膨胀指数测量超声图14C下腔静脉吸气塌陷指数测量超声图▲图15 胸骨旁长轴切面超声图15A室间隔厚度测量超声图15B左心室射血分数测量超声图▲图16 胸骨旁短轴切面左心室缩短分数测量超声图▲图17 右心室/左心室面积比值测量超声图▲图18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测量超声图▲图19 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测量超声图▲图20 二尖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峰速度测量超声图▲图21 左室侧壁e'测量超声图4.重症心脏超声的主要测量指标:见表2。
表2 重症心脏超声的主要测量指标注:横屏或网页版观看效果更佳5.重症心脏超声非常规切面:除上述切面外,特殊情况下可能用到胸骨上窝切面(图26)、主肺动脉长轴切面、右心室流入道切面、主动脉瓣短轴切面等。
▲图22 三尖瓣反流峰流速及跨三尖瓣压差测量超声图▲图23 Simpson 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超声图 23A 心尖四腔心平面心室舒张期 23B 心尖四腔心平面心室收缩期 23C 心尖两腔心平面心室舒张期 23D 心尖两腔心平面心室收缩期 ▲图24 左心房长径和短径测量超声图▲图25 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时间积分测量超声图 ▲图26 经胸骨上窝心脏超声切面图二、重症肺部超声基本平面获取及基本征象(一)重症肺部超声的图像获取通常选择凸阵超声探头,此时需关闭图像后处理功能。
超声探头中心需垂直于骨性胸廓,沿纵向和横向扫查。
纵向时超声探头先置于矢状位,并调整角度使其垂直于肋间隙,超声探头标记点指向头侧,由头向脚垂直肋间滑动,可观察到大部分胸膜和肺,但会受肋骨遮挡。
横向则是将超声探头沿肋间隙水平放置,超声探头标记点指向胸骨,沿肋间滑动,可观察到整个肋间隙胸膜的情况,但也仅限于该肋间隙胸膜和肺。
见图27。
▲图27 肺部超声检查示意图27A纵向扫描超声探头放置示意图(蓝标)27B横向扫描超声探头放置示意图(蓝标)▲图28 肺部超声征象28A蝙蝠征28B A线(箭头) 28C沙滩征28D B线(箭头) 28E肺实变(箭头)28F四边形征28G正弦波征(箭头)28H肺搏动征28I平流层征28J肺点28K Z线(箭头)28L E线(箭头)▲图29 胃窦短轴29A超声探头位置29B超声图像▲图30 胃底30A超声探头位置(左肋间经脾)30B超声图像▲图31 空肠31A超声探头位置31B超声图像▲图32 左半结肠32A超声探头位置32B超声图像▲图33 回肠33A超声探头位置33B超声图像▲图34 右半结肠34A超声探头位置34B超声图像(二)重症肺部超声的基本征象1.蝙蝠征:是肺部超声检查的标准切面征象,由胸膜线、上下肋骨构成,形似蝙蝠,此时可观察A线、B线等,见图28A。
2.胸膜滑动征:(1)肋骨下高回声、光滑的水平线为胸膜;(2)正常情况下,脏、壁层胸膜紧贴,随呼吸相对滑动;(3)粘连或者有气体分隔脏、壁层胸膜时,胸膜滑动减弱或消失。
3.A线:提示受检区域胸膜下含气良好;(1)A线呈高回声,随距离衰减;(2)平行于胸膜线;(3)A线间等间距。
见图28B。
4.沙滩征:(1)M模式,正常肺表现出像沙滩一样的表现;(2)胸壁相对静止,为平行线,构成沙滩征象的上半部分;(3)胸膜相互滑动,胸膜线以下形成像砂砾一样的表现,构成沙滩征象的下半部分。
见图28C。
5.B线:(1)具有彗星尾的伪像;(2)起自于胸膜;(3)随胸膜滑动而运动;(4)呈激光束样;(5)高回声;(6)不随距离衰减;(7)B线存在时无A线存在。
见图28D。
B模式:一个检查区域内出现3条及3条以上B线。
超声肺间质综合征:左右肺同时出现2个及2个以上区域B模式(以八分区法为准)。
6.实变:(1)胸膜滑动减弱/消失;(2)实变区表浅边界规则;(3)无正弦波征;(4)内可有动/静态支气管气像或支气管液像;(5)实变区深部边缘不规则,远场可见彗星尾样表现者,见于碎片征;深部边缘规则者见于肺叶实变。
见图28E。
7.支气管充气征:(1)含气的支气管;(2)如支气管通畅,随呼吸呈一暗一明的表现;(3)如支气管不通畅,则呈与支气管形状一致的高回声像。
8.四边形征:(1)少量胸腔积液的静态征象;(2)由壁层胸膜线、上下两根肋骨声影、脏层胸膜线围绕而成。
见图28F。
9.正弦波征:(1)少量胸腔积液的动态征象;(2)M模式下,呼吸过程中脏层与壁层胸膜间距在吸气相下降、呼气相增加的循环变化现象。
见图28G。
10.肺搏动征:(1)肺不张或者心跳增强时,心跳通过肺传至胸壁;(2)M模式下表现为随心脏搏动一致的运动。
见图28H。
11.平流层征:(1)肺滑动征消失时,脏壁层胸膜无相对运动;(2)M模式下表现为平行的水平线,即'平流层征'。
见图28I。
12.肺点:(1)超声诊断气胸的金标准;(2)正常肺与气胸的交界点;(3)吸气时可见正常肺表现;(4)呼气时胸膜滑动消失,M超呈平流层征。
见图28J。
13.Z线:(1)起自胸膜;(2)竖直于屏幕的伪线,但随距离增加而衰减;(3)无病理意义;见图28K。
14.E线:(1)起自胸壁;(2)激光束样;(3)不随距离而衰减;(4)不与A线同时出现;(5)E线出现提示皮下气肿。
见图28L。
15.窗帘征:(1)用于膈肌定位;(2)含气的肺组织随着呼吸运动上下移动位置,遮挡了腹部的脏器。
三、重症胃肠道超声图像获取与解读重症胃肠道超声图像获取与解读见表3。
表3 重症胃肠道超声图像获取注:横屏或网页版观看效果更佳四、重症肾脏超声图像获取与常用测量1.肾脏二维超声的图像获取与常用测量:获取肾脏图像时常选用2~5 MHz凸阵超声探头。
患者取仰卧位,超声探头置于腋中线或肋弓下缘(图35),分别通过肝脏右叶下部及脾脏寻找并显示右侧和左侧肾脏。
▲图35 肾脏纵切面操作示意图35A右肾35B左肾▲图36 肾脏大小超声测量图36A长径(冠状面)36B宽径(冠状面)36C厚度(横断面)▲图37 肾脏结构超声图37A被膜37B实质37C肾窦37D肾盂▲图38 肾血管彩色多普勒示意图38A肾动静脉38B其他血管▲图39 肾血管能量多普勒示意图▲图40 肾动脉血流频谱示意图▲图41 肾血管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超声测量示意图(1)肾脏长径(即上下径):将超声探头沿肾脏长轴呈冠状位扫描,获取肾脏最大切面,测量肾脏上下极被膜间的直径;肾脏长径参考值为9~12 cm(图36A)。
(2)肾脏宽径(即左右径):将超声探头沿肾脏长轴呈冠状位扫描,获取肾脏最大切面,于肾门处测量肾脏最宽的直径;肾脏宽径参考值为5~7 cm(图36B)。
(3)肾脏厚度(即前后径):将超声探头呈水平位扫描(即肾脏横断面),获取肾脏最大切面,测量肾脏最厚部的直径;肾脏厚径参考值为4~5 cm (图36C)。
(4)肾被膜:肾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肾筋膜、脂肪囊和肾纤维膜,二维超声显示为一条高回声带,观察其有无异常回声及是否连续(图37A)。
(5)肾实质:肾实质紧贴肾被膜内侧,分为皮质和髓质,髓质回声多低于皮质;肾实质回声均匀,其回声低于或等于肝脏和脾脏;成人肾实质厚度>15 mm (图37B)。
(6)肾窦:肾窦位于肾中央,其面积约占肾脏的1/2~2/3,其回声明显高于肾实质,二维超声表现为边界不规则的高回声区,其内可有直径<1>图37C)。
(7)肾盂:是肾脏的一部分,呈圆锥形的囊状结构,下端通输尿管(图3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