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污染及控制
- 格式:pptx
- 大小:6.20 MB
- 文档页数:28
噪声和振动污染控制工程讲义噪声与振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许多噪声是由振动引起的,这种振动以弹性波的形式在空气、液体与固体介质中进行传播,分别称之气体声、液体声与固体声,通常将固体声称之振动。
噪声与振动污染的操纵原理十分相似:隔振的同时也起到降噪作用。
第一节噪声与噪声污染一、噪声定义正如水、空气与土壤等是我们生存必要的条件那样,我们务必生活在一个有声的环境之中,声音能够帮助人们交流信息、认识事物等,成为人们一切生产与生活活动的前提基础。
但有些声音对人体有害或者者是多余的,便称之噪声,由噪声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之噪声污染。
广义上说来,一切可听的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
我们所听到的各类声音是否成为噪声与许多条件与因素有关:除与声音本身的基本特性(波长、频率与声级)有关外,还与人的心理与生理状态有关,因此噪声与非噪声的区别不仅在于其本身特性(频率与强弱),更在于同意对象的感受性与条件性。
二、噪声污染的特性1,噪声属于物理性污染:这种污染是局部性的,不可能造成区域、全球性污染。
2,噪声污染通常没有残余污染物:噪声一旦消除污染问题就得到完全解决。
3,噪声污染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尽管有影响,但我们需要生活在适度的声响环境中。
三、噪声的危害1,听力损害(1)暂时性听域迁移:当人耳短时间暴露于噪声时,会引起人们的听觉疲劳,但如今的听觉器官尚未发生器质性病变。
一旦噪声消除,听觉疲劳也就逐步消失,直至听觉恢复到正常状态。
(2)永久性听域迁移:又称之噪声性耳聋,是指人耳长期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之中,听觉反复受到噪声的不断刺激,听域迁移由暂时性逐步成为永久性,听觉恢复越来越难,死亡的听觉细胞无法再生,造成永久性耳聋。
耳聋有轻重之分,通常以听力缺失进行衡量,如表1所示。
表1 听力缺失与耳聋程度2,诱发疾病诱发疾病是噪声污染的一个重要表达。
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得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条件反射特殊,导致头昏脑胀、疲劳与经历力衰退与肠胃功能紊乱等症状,严重时诱发胃溃疡、冠心病与动脉硬化等疾病。
振动污染的研究与控制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普通人民群众日益关心的问题。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周围,振动污染也已成为向环保部门投诉的热门问题之一。
本文介绍了环境振动污染的概念、振动污染源及其影响,振动污染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
关键词:振动污染、控制一、振动污染概述1、振动与振动污染任何物理量,当其围绕一定的平衡值作周期性的变化时,都可称该物理量在振动,换言之,当一个物体处于周期性往复运动的状态时,就可以说物体在振动。
振动污染即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和设施产生损害,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或使机器、设备和仪器不能正常工作。
2、振动污染源环境振动污染主要来源于自然振动和人为振动。
自然振动主要由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引起的,严重的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生产中断,自然振动带来的灾害难以避免,只能加强预报减少损失。
人为振动污染源主要包括工厂振动源、工程振动源、道路交通振动源、低频空气振动源等。
工厂振动源:在工业生产中的振动源主要有旋转机械、往复机械、传动轴系、管道振动等,如锻压、铸造、切削、风动、破碎、球磨以及动力等机械和各种输气、液、粉的管道。
工厂振动主要由工厂中的大型冲压机器的运行产生的。
工程振动源:工程施工现场的振动源主要是打桩机、打夯机、水泥搅拌机、碾压设备、爆破作业以及各种大型运输机车等。
施工振动主要来自于工地上汽锤打桩、用电钻打眼、采矿爆破、爆破拆除、打夯实、深基坑或隧道开挖,以及一般的重型机械施工活动。
道路交通振动源:道路交通振动源主要是铁路振源和公路振源。
如铁路、地铁、汽车行驶中都会产生振动。
对周围环境而言,铁路振动呈间歇性振动状态;而公路振源则取决于车辆的种类、车速、公路地面结构、周围建筑物结构和离公路中心远近等因素。
低频空气振动源:低频空气振动是指人耳可听见的100Hz左右的低频振动,如玻璃窗、门产生的低频空气振动。
浅谈洗煤厂的振动污染危害及其防治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洗煤厂存在的主要振动污染源和特性,以及洗煤厂振动污染对人体健康、建筑物的影响,根据其振动特性,提出了防治或减缓影响的几点有效措施。
关键词:洗煤厂,振动污染,危害,防治在煤炭洗选加工生产中存在较多的环境污染源,如废水、粉尘、噪声和振动污染,特别是废水与噪声污染影响选煤厂周边居民生活的现象较为突出。
近几年,随着洗煤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更高要求,新建、扩建、技改的大中型洗煤厂在设计和施工中,都有较完善的污染物防治技术措施,煤炭洗选废水实现厂内闭路循环利用,技术上可以做到零排放。
物体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在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交替变化的过程称为振动。
过量的振动会使人不舒适、疲劳,甚至导致人体损伤。
其次,振动将形成噪声源,以噪声的形式影响或污染环境。
洗煤厂生产过程中振动和噪声污染常常同时存在,有时以噪声污染为主,有时以振动污染为主,但振动又不同于噪声,有其相对独立的特性。
对于洗煤厂振动污染源,主要是那些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低频率大振幅振动。
同煤鄂尔多斯矿业投资有限公司选煤厂为新建的大型矿井型动力煤选煤厂,年处理原煤5.00Mt/a,并留有10.00Mt/a的接口。
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到2013年3月15日开始联合调试。
在选煤厂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积极与设计部门沟通、对设备安装和生产管理中采取针对性控制和预防技术措施,对洗煤厂振动源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保障现场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促进安全生产。
1.洗煤厂主要振动污染源及特性洗煤厂生产具有各类机电设备集中、作业空间狭小、需要工人值守的特点,产生低频振动源的设备较多。
利用振动进行脱水分级的振动筛,产生振动频率低(15~18Hz)、振幅大(7~9mm)、振动强度高的机械振动源,座式安装的振动筛均采用弹簧或橡胶隔振支座,减弱了其振动传递强度,当与周边物体如入料箱、接水漏斗、出料槽刚性接触时,振动传递加强,且振动筛设计布置大多集中在钢结构设计的主厂房中,容易产生振动的叠加或共振现象,振动幅度明显增加;高速运转类设备如风机、水泵、破碎机、电动机、齿轮传动箱等稳定运行时,产生的最低振动频率为设备的驱动频率,其振动特点是振动频率不高、振幅和振动强度级小,当转动部件运转不平衡时,易产生振幅较大、振动强度较高的不稳定振动源,其影响更大;电磁振动给料机、变压器等设备易产生高频率低振幅的电磁振动源。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与控制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噪声和振动作为两大环境污染因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长期暴露于噪声和振动环境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探讨噪声和振动的危害以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一、噪声的危害噪声是一种不规则波动的声音,其强度的大小决定了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下,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首先,噪声会增加人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风险;其次,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导致人体产生压力反应,影响睡眠质量,引发失眠和焦虑等问题;此外,噪声还会干扰人们的专注和思考,降低工作和学习效果,对整个社会造成经济损失。
二、振动的危害振动是物体颤动时产生的机械运动,同样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人体暴露于强烈振动下,容易引发肌肉疲劳、骨骼变形等疾病。
特别是在一些冶金、采矿等工作场所,工人长期暴露于振动环境下,容易导致手臂震颤综合征、颈椎病等职业病。
此外,振动还会损坏建筑物和设备,对基础设施和工业设备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三、噪声与振动的控制方法为了减轻噪声和振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 减少噪声和振动源要从源头上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静音技术和减振器等装置,降低机器设备的噪声和振动水平;在建筑过程中,可以使用隔音材料和减震装置,控制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2. 隔离噪声和振动传播路径通过隔离噪声和振动传播路径,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扩散。
隔离措施可以包括在建筑物中增加隔音墙、隔音窗等设施,降低噪声的传播;对于机械设备,可以采用减振装置,减少振动的传导。
3. 个人防护在噪声和振动环境中,个人可以通过佩戴防噪耳塞、防振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对噪声和振动的暴露,保障自身的健康。
4. 加强监测和管理各个领域需要建立严格的噪声和振动监测体系,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通过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噪声和振动超标情况,并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减少危害。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1.什么是振动污染?振动污染具有什么特征?答:振动污染:振动超过一定的界限,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和设施产生损害,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干扰,或使机器、设备和仪表不能正常工作振动污染的特点主观性: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感觉公害。
局部性:仅涉及振动源邻近的地区。
瞬时性:是瞬时性能量污染,在环境中无残余污染物,不积累。
振源停止,污染即消失。
2.振动污染的来源及其影响答:振动污染的来源于自然振动和人为振动自然振源由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引起。
自然振动带来的灾害难以避免,只能加强预报减少损失。
人为振源主要包括(一)工厂振动源(二)工程振动源(三)道路交通振动源(四)低频空气振动源。
振动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损伤人的机体;振动对心理的影响主要是心理上会产生不愉快、烦躁、不可忍受等各种反应;振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主要是振动可使视力减退,使人反应滞后,影响语言交谈,复杂工作的错误率上升等;振动对构筑物的影响主要是振动导致构筑物破坏。
3. 简谐振动系统具有哪些性质?答:简谐振动是最简单的周期振动定义:某个物理量(位移、速度或加速度)按时间的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振动。
简谐振动系统性质:(一)自由振动(二)受迫振动(三)振动体与共振4. 共振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危害?如何防止?答:共振现象产生是激振力受到过滤乃至变形,某些成分被突出、扩大后传递,大多数场合存在若干种形式的共振现象。
危害是共振引起的扩大。
共振现象的主要形式有4种(1)包括基础在内的机器质量和支承基础的支承弹簧引发的力的传递即为共振。
(2)激振力传递过程中,可能发生因地质构造引起地基共振的现象。
(3)从受振(即受损方)还须考虑与振源同样的机械或建筑及其支承引起的共振。
(4)当机械或建筑的部分或部件的固有频率与传递来的激振力频率一致时,就会强烈共振。
防止共振主要方法:(1)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改换机型来改变振动的频率;(2)将振动源安装在非刚性的基础上以降低共振响应;(3)用粘贴弹性高阻尼结构材料来增加一些波壳机体或仪器仪表的阻尼,以增加能量散逸,降低其振幅;(4)改变设施的结构和总体尺寸或采取局部加强法来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
噪声和振动污染控制程序
1、噪声标准
本企业向周围环境排放的工作噪声,应符合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75dB(A),夜间55dB(A).
2、噪声的监测
安监站按环保局要求,定期委托环保监测部门对工地噪声监测,并做好记录。
3、噪声和振动的控制
(1)企业向周围环境排放的噪声源及振动有:
土方工程(挖掘机、装载机等);主体结构工程(混凝土搅拌机、振动棒、电锯等);装修(空气泵等);交通运输的喇叭的噪声。
(2)生产工地应对噪声源的设备、设施加强管理,加强对设备润滑,维修保养工作。
对振动设备采取减振等具体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障职工健康。
(3)交通运输机动车在运行时减少或不用高音喇叭,防止噪声污染,符合市政规定,符合有关国家规定的要求。
(4)禁止出现噪声超标现场。
审核人:。
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的噪声与振动控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其中,噪声和振动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因素,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噪声和振动控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的噪声和振动控制进行探讨。
首先,噪声和振动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在工业生产、运输、建筑施工等领域,机械设备的运转、车辆行驶、工具使用等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此外,人类的日常生活和休闲活动中,例如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公共娱乐场所等也会造成噪声和振动的扩散。
这些噪声和振动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噪声和振动的控制在环境保护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噪声和振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和强振动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听力损伤、心理压力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甚至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其次,噪声和振动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野生动物和植物来说,噪声和振动会干扰它们正常的生活习性,影响其繁衍和生长发育。
因此,在环境保护工程设计中,噪声和振动的控制必不可少。
噪声和振动控制需要采取系统性的措施。
首先,需要对噪声和振动的来源进行评估和分析,了解其传播路径和影响范围,以便选择合适的控制技术和措施。
其次,可以从源头入手,对噪声和振动的产生进行控制。
比如,在设计阶段就采用低噪声和低振动的设备,或者改进现有设备的技术参数,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减少设备的异常运转和振动。
另外,也可以通过声学屏障、减振装置等 pass-by 或 pathway 改善措施来减少噪声和振动传播。
此外,合理设计建筑物和设施布局,采用相应的隔音和减振措施,也能有效减少噪声和振动的扩散。
在环境保护工程专项设计中,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噪声和振动的控制。
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噪声和振动控制,需要制定具体的控制指标和限值,以便监测和评估噪声和振动的达标情况。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噪声和振动污染。
对于这些污染,我们应积极采取技术与方法进行防治,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的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一、噪声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噪声污染是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常常面对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技术与方法:1.良好的设备维护噪声往往与设备的磨损和故障有关。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使用高效低噪声的设备是减少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2.隔音措施在工作场所进行隔音处理,如采用隔音门、隔音墙等,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传播。
同时,选择吸音材料,如泡沫塑料、布料等,可以减少噪声反射,从而降低噪声污染。
3.降低工作强度和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避免工作过度紧张和连续加班,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从而减少噪声的产生。
二、振动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振动污染是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面临的问题。
振动污染不仅会危害人的健康和安全,还会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损坏。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技术与方法:1.振动控制装置的使用在振动产生源处设置振动控制装置,如减振器、减速器等,可以有效降低振动的传播。
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这些装置,可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2.振动隔离材料的应用使用振动隔离材料,如橡胶、弹性材料等,可以减轻振动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在振动产生源和接收体之间设置合适的隔离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振动污染。
3.建筑物结构改进对于需要经常产生振动的设备,应考虑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进行结构改进。
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强度,加强隔墙和隔板的密封性,可以有效降低振动的传播。
三、综合防治措施除了单一的噪声和振动防治技术外,还可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治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综合防治措施:1.工作场所布局优化合理布置工作场所,将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远离办公区和生活区,从而减少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工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控制措施工地振动是指由于建筑施工等原因产生的地面震动现象。
这种振动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对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线以及生活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控制工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工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具体影响以及可行的控制措施。
一、工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 建筑物的破坏:强烈的振动会对周围的建筑物产生破坏性影响,尤其是老旧建筑或地基较弱的建筑物。
长时间的振动会引起墙体开裂、结构变形等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房屋倒塌。
2. 地下管线的损坏:工地振动会给地下的供水管道、燃气管道和电缆等造成损坏。
振动将导致管道的位移和变形,进而引发漏水、燃气泄露等危险情况,给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威胁安全。
3. 噪音污染:工地振动大多伴随着噪音,特别是重型机械的使用会产生较大噪音。
持续的噪音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和生活,严重时甚至可引发心理和生理疾病。
4. 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振动对周围的土壤和植被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较强的振动将导致土壤的密实,从而扰乱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排水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土壤沉降、土壤侵蚀等问题。
同时,振动还可能导致植物根系受损,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控制工地振动的措施为了减少工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必要的。
1. 合理施工方案设计:在建设工程前,应依据地质勘查资料,合理规划施工方案,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
建筑施工中可以采用分段施工、振动器等工艺措施,避免集中使用大型机械设备造成较大振动。
2. 振动源隔离:对于产生较大振动的机械设备,可以采用隔离措施,如将重型机械放置在防振基础或者橡胶隔振垫上,减少振动在土壤中的传播。
3. 振动监测与预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地的振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
设置振动监测点,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及时判断振动的强度和频率是否超过安全标准,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