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课前预习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6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课前预习】1.查找圆明园的资料。
2.朗读课文,阅读《七子之歌》和《和平宣言》。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
2.领悟文章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3.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
2.领悟文章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法。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具:无【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写词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风景名胜奇珍异宝销毁奉命毁灭殿堂搬运)2.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生从建筑宏伟和历史文物两个方面去思考。
)3、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圆明园,感受它的布局之美。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夯实基础。
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做下铺垫。
二、新授探究一:走进圆明园,感受布局美。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小组内画出圆明园的布局。
课件出示: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这句话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位置和结构)交流布局图。
3.如果让你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读这段话,你会强调哪些词语?(举世闻名、众星拱月)大家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举世闻名:举,全。
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名望极大。
众星拱月:群星环绕着月亮。
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出示课件:圆明园的分布构成)请同学们在图上找一找,哪个是“星”,哪个是“月”,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宏伟。
4.哪位同学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圆明园的总面积350公顷,占地约5200亩。
(最新制定的方案显示,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圆明园东路,南到清华西路,西至圆明园西路,北到规划公路一环,占地面积458.9公顷。
2024年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反思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掌握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原因。
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提问: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它为什么会毁灭?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小组讨论: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强调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失。
4.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2.案例分析展示圆明园毁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提问: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影响?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提醒学生要珍惜文化遗产,热爱祖国。
四、作业布置1.深入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2.思考: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够,需要加强课前预习。
2.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的补充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数据分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可以引入“圆明园被洗劫”的具体日期、参与国家、被盗文物的数量等具体信息,让学生对毁灭事件有更直观的认识。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预习和复习目录主题思想: (1)课内问题: (1)生字组词: (3)多音字: (4)形近字: (4)词语解释: (4)反义词: (5)近义词: (5)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 (7)知识点主题思想: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内问题: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答:(1)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2)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3)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2.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答: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
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生字组词:毁:毁灭毁坏销毁坠毁烧毁诋毁估:估计估测低估估算估量评估拱:拱卫拱桥拱门拱手众星拱月辉:光辉辉映星月交辉金碧辉煌煌:辉煌殿:宫殿殿堂大殿桂殿兰宫陵:丘陵陵墓陵园陵寝中山陵览:阅览游览浏览展览博览群书境:环境境界国境边境身临其境]宏:宏伟宏大宏观大展宏图宽宏大量唐:唐朝唐装荒唐唐突颓唐不安闯:闯进闯练闯祸闯荡闯关冻_闯江湖统:统一统领统率统治传统血统销:销毁报销销售花销销声匿迹奉:奉命奉献信奉奉行奉公守法多音字:量:liáng称量liàng量体裁衣还:hái还有huán归还形近字:拱(拱手)供(提供)境(环境)镜(镜子)销(报销)消(消失)词语解释:不可估量:本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21、圆明园的毁灭
一、朗读
课文共()个自然段,我读了()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二、预习字词:
1、给下列生字和多音字注音
生字:
损()珑()剔()莱()瑶()侵()瑰()烬()
多音字:估量()胆量()
2、解释下列词语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奇珍异宝:
不可估量:
玲珑剔透:
三、我会概括: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激发人们。
四、理解课文: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漫步园内,有如,包揽着;流连其间,仿佛。
⑵、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北京,圆明园。
五、阅读质疑
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写下来。
(并语音上传)。
凤县河口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行动工具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1、《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五年级语文备课老师:黑利平审查老师:徐继勇预设使用时间: 2013、11使用班级学生姓名课型预习课课时1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导读单、落实结构化预习。
重点难点结构化预习的落实与检测知识链接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 150 多年。
全园占地 5 200 余亩,方圆 20 多华里。
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
如,“平湖秋月” “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 等等,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
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
从康熙到咸丰,6 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
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
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
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教学流程导案学案步骤时间导学内容(一)☆星任务情境1、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做好批注。
【预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主题思想: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内问题: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昔日的圆明园?答:(1)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2)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3)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2.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3.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答: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
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
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生字组词:毁:毁灭毁坏销毁坠毁烧毁诋毁估:估计估测低估估算估量评估拱:拱卫拱桥拱门拱手众星拱月辉:光辉辉映星月交辉金碧辉煌煌:辉煌殿:宫殿殿堂大殿桂殿兰宫陵:丘陵陵墓陵园陵寝中山陵览:阅览游览浏览展览博览群书境:环境境界国境边境身临其境]宏:宏伟宏大宏观大展宏图宽宏大量唐:唐朝唐装荒唐唐突颓唐不安闯:闯进闯练闯祸闯荡闯关冻_闯江湖统:统一统领统率统治传统血统销:销毁报销销售花销销声匿迹奉:奉命奉献信奉奉行奉公守法多音字:量:liáng称量liàng量体裁衣还:hái还有huán归还形近字:拱(拱手)供(提供)境(环境)镜(镜子)销(报销)消(消失)词语解释:不可估量:本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圆明园的毁灭》预习学案一、读课文五遍,有不认识的字和词自行查字典解决。
二、字词:1、比一比,再组词。
损( ) 莱( ) 销( ) 杭( )捐( ) 菜( ) 锁( ) 抗( )2、比一比,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流连流连①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 )在绿树红墙之中。
②游人们依依不合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 )着漓江山水。
◆缺失损害①这幢大楼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要推倒重建,( )专门大。
②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做( )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
3、照模样,用关联词写句子。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缺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缺失!是……也是……◆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宝贵的历史文物。
不仅……还……4、按课文内容填空。
◆闲逛园内,有如()流连其间,看起来()。
◆1860年1 O月6日,英法联军()北京,()圆明园。
他们()。
5、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珑()剔()莱()瑶()宏()烬()损()皇()杭()宋()侵()统()销()瑰()6、按要求写出下列词语:近义词:宝贵()销毁()覆盖()宏伟()反义词:毁灭()缺失()喧闹()三、课文明白得:1、有人提出修复圆明园,重现它往日的辉煌;有人主不修复,让子孙后代永久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
你的看法如何样?2、什么缘故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英法联军到底是如何样毁灭圆明园的?请读课文第5段。
4、读2—4段,看一看圆明园是一座如何样的园林?。
一、自查资料1、有关圆明园的:2、关于鸦片战争的二、自读课文大声朗读课文3~5遍,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自学字词1、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新词,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小组抽查互读。
()()()()()()()()()毁.灭不可估.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买卖.街殿.堂玲珑剔..透安澜.园瑶.台()()()()()()()()()()武陵.春色饱览.境.界宏.伟唐.宋闯.进统统..销.毁奉.命灰烬.以上词语中,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音圈出来,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怎么读才正确。
2、把你认为难写或容易写错的生字记录在下边田字格里。
3毁灭不可估.量名胜举.世闻名流连金碧.辉煌饱览玲珑剔.透宏伟众星拱.月四、自研课文1、标好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五、自主质疑读完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写下来,跟小组其他同学交流。
一、看拼音写词语xiāohuǐ gūjì huīhuáng diàntáng mànyóu bǎolǎn jìngjiè hóngwěi fèngmìng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横线。
估量.(liang liàng)玲珑剔.透(tī tì)瑰.宝(guī huái)买卖.街((mai mài)掠.夺(jīng lüè)灰烬.(jìn jìng)武陵.(lín líng)牲.口(shēng shèng)三、比一比,再组词拱()哄()销()梢()凌()菱()供()洪()消()哨()陵()棱()四、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举.世闻名()①往上托;②举动;③兴起;④推选;⑤全;⑥提出2、玲珑剔.透()①从骨头上把肉刮下来;②从缝隙里往外挑;③剔除;④明澈3、奇珍异.宝()①有分别,不同;②特别;③惊奇,奇怪;④另外的,别的;⑤分开4、众星拱.月()①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②环绕;③肢体弯曲成弧形;④撞开5、名胜.古迹()①胜利;②打败;③比另一个优越;④优美的五、赏析句子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第五课时单元预习课《圆明园的毁灭》+《无名岛》+语文园地备课人:寿光市圣城中学张爱亭【课型】单元预习课【教学目标】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3个字,理解“众星拱月、玲珑剔透”等词语意思。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主要内容。
3.积累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充分感受到诗人的家国情怀,浓浓的爱国之情。
通过朗读把诗人的充沛感情表达出来,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圆明园的毁灭》《无名岛》这两篇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朗读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试试读()遍,可以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读课文时,印象深刻的段落是(),我要多读几遍。
三、学习字词1.我会写。
文中生字有()个,我会按正确笔顺把每个字写美观。
书写指导:“毁”注意左上的笔顺。
“殿”注意“共”的右点与“又”的撇穿插避让。
2.我会读殿堂安澜园玲珑剔透侵略宏伟瑶台奉命喉咙搅拌海域舀汤喉咙3.结合文中注释、查工具书理解自己不懂词语的意思。
(小组合作)4.检查词语的读音。
(自读,同桌互读,小组抽读)5.交流词语理解。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6.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
四、课文内容我知道1.《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毁灭后的景象。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我的感受是(),我还发现作者详写了圆明园的(),略写了圆明园的()。
2.《无名岛》课文记叙了将军来无名岛视察时,观看战士们的菜地,那绿油油的菜地构成了中国地图。
晚饭时将军拒绝单独吃蔬菜,而与战士们分享蔬菜的故事。
五、朗读检测重点朗读《圆明园的毁灭》第3自然段。
本段一共用了几个“有”来展现圆明园的景观?(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1.1至8组对应朗读“有”所在的句子,根据流利度和情感表现评选优胜小组。
2.男女生分队各读四个“有”所在的句子,评优。
3.分排……同上4.(形式可灵活多变)以比赛的形式促读、促悟,调动学生积极性。
六、整合园地关于家国情怀的词语。
圆明园的毁灭课前预习资料【学习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文重点】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点生字】估:gū揣测,大致地推算:估计。
估价。
估一估。
古同“贾”,商人。
估gù 〔估衣〕出售的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
笔画数:7;部首:亻造句:他的估计没有错,果然是这样。
减少:损失。
损耗。
损益。
增损。
亏损。
损兵折将。
使失去原来的使用效能:损坏。
破损。
易损。
使蒙受害处:损害。
满招损,谦受益。
用刻薄的话挖苦人:损人。
刻薄,毒辣:这话太损了。
益增笔画数:10;部首:扌造句:这一战损兵折将,一定要好好休养生息一阵。
皇:huáng笔画数:9;部首:白造句:这种言辞是对封建皇权的挑战。
组:(組)zǔ结合,构成:组成。
组合。
组阁。
组织。
组编。
因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而结合成的小单位:互助组。
创作组。
合成一体的(文艺作品):组诗。
组画。
组曲。
组舞。
古代指丝带:组缨(系冠的丝带)。
组绶(玉佩上系玉的丝带)。
量词,用于事物的.集体:两组电池。
造句: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轮流值日。
般:bān样,种,类:这般。
那般。
百般。
般配。
暴风雨般的掌声。
古同“班”,散布,分布。
同“搬”。
笔画数:10;部首:舟造句:老太婆的百般刁难没有让他气馁。
远行:长征。
征途。
征夫。
征人。
征衣。
征帆(远行的船)。
用武力制裁,讨伐:征服(用力制服)。
征讨。
征伐。
征战(出征作战)。
南征北战。
召集:征兵。
征募(招募兵士)。
征集兵马。
收集:征税。
征粮。
招请,寻求: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