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研究白家海构造演化
- 格式:pdf
- 大小:285.82 KB
- 文档页数:5
三维相干技术在白家海地区构造解释中的应用张登【摘要】随着地震技术的深入发展,地震资料解释相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相干技术公司(CTC)和Amoco公司发明代表性相干体技术,主要是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地震信号相干值的变化来描述地层、岩性等的横向非均匀性,从而研究断层、微断裂的空间展布、地质构造的异常以及岩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地震资料解释奠定了更好的方法基础.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研究了三维相十体技术在白家海地区断层识别中的应用与实现,并通过相关函数来突出地震数据中出现断层时的数据的不均匀性,接着对相干数据体作时间切片,进而将断层更加清晰的显示.【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2页(P101-102)【关键词】三维相干技术;白家海;断层【作者】张登【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4近些年来,人们不断进行石油勘探开发,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其可勘探的对象(例如断层的规模、形态和分布等)越来越复杂。
传统方法主要采用二维地震勘探,该技术不易识别中小规模的断层,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开发研究三维地震勘探工作。
三维地震勘探与二维地震勘探相比:在数据采样方面具有密度大、成像精度高的优势;在数据成果方面:可以获得三维空间地震数据体,因而地震剖面分辨率更高,这样更加有利于研究地下地层详细结构和地质构造。
其中三维相干体技术[1]是从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提取和识别断层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准噶尔盆地[2]为一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挤压式复合型含油气盆地,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属哈萨克斯坦板块,且它是欧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南侧倚塔里木板块,北侧邻西伯利亚板块,西侧接哈萨克斯坦板块。
该盆地经历了燕山、印支、喜马拉雅以及海西四期沉积与构造旋回,现今沉积岩层南厚北薄,发育着二叠系、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盆地基底向南倾。
白家海凸起油气成藏机理及其主控因素胡海燕;吴坚;黄芸;谭思哲;陈元勇;刘作强【摘要】从油气来源、输导体系、古构造演化等方面探讨白家海凸起成藏的主控因素.油气主要是源于二叠系烃源岩、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以及两者的混源;断裂、构造脊-砂体是其有利的输导体系;白家海凸起古构造高点在地质历史时期发生多次迁移和变迁,现在的油气藏主要沿古构造高点展布.烃源岩生、排烃时,处于开启状态的断裂和砂体为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油气沿着此通道运移至古构造高点,后期的构造运动对古圈闭影响较小,因此,造成现今的油气藏沿古构造高点分布的特点.【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3(034)002【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白家海凸起;成藏机理;主控因素【作者】胡海燕;吴坚;黄芸;谭思哲;陈元勇;刘作强【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41准噶尔盆地东部的白家海凸起是一个继承性凸起,它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构造运动,被改造成为一个向西南倾斜的鼻状构造,西边与东道海子北凹陷相邻,西南临近阜康凹陷(图1)。
位于白家海凸起的彩南油田为我国第一个沙漠整装油田。
前人研究了彩南油田的油气来源、层序地层,储集层特征、构造样式、沉积体系、油气运移和断层封闭性等[1-13]。
然而,白家海凸起的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机理尚缺乏系统性阐述,本文从油气成藏的要素出发,阐述其了成藏机理与主控因素。
图1 研究区概况及油气田分布1 烃源应用甾烷、萜烷、碳同位素、姥植比等指标将白家海的原油分为3类:第一类原油姥植比小于2,碳同位素值为-31.7‰~-29.6‰,规则甾烷中以C29规则甾烷为主,伽玛蜡烷含量高;第二类原油姥植比大于3,碳同位素值为-27.5‰~-26‰,规则甾烷中以C29规则甾烷为主,伽马蜡烷含量低,伽马蜡烷指数小于0.1;第三类原油各项指标介于第一类原油与第二类原油之间。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顶部剥蚀厚度恢复谭思哲;王振奇;马志亮;黄芸;吴坚;陈勇;陈扬【摘要】地层剥蚀厚度的准确恢复对建立沉积盆地原始沉积-构造演化史、热史及油气生、排、运、聚史和定量评价油气资源潜力至关重要.目前,虽有很多传统方法应用于沉积盆地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但这些方法都具有局限性.在充分结合自家海凸起构造演化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实际地层情况和资料条件,采取一种更新的沉积速率比值法对白家海凸起侏罗系顶部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研究认为,白家海凸起石树沟群剥蚀现象普遍,但总的剥蚀量较小,最大剥蚀厚度在彩16井附近,约为280m.【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0(031)001【总页数】3页(P20-21,32)【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侏罗系;剥蚀厚度恢复;沉积速率比值法【作者】谭思哲;王振奇;马志亮;黄芸;吴坚;陈勇;陈扬【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院,湖北,荆州,43402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恢复地层剥蚀厚度是定量研究盆地演化史和进行油气资源定量评价的重要工作。
对于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方法,前人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总结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本文在对白家海凸起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每种恢复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沉积速率比值法来估算其剥蚀量。
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八道湾组储层特征研究况昊;瞿建华;王振奇;柳妮;马文睿【摘要】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鏊定、X-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等资料,对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侏罗系八道湾组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序列、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影响及孔隙演化史.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储层以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主,孔隙度经历了多期的演化过程,由原始的高孔隙度演化为现今低孔隙度.%By observing thin-sections and casting thin-sections, and analysing materials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mercury injection and so on, we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features of Jurassic petrology and pore structure in Baijiahai Uplift-Fubei Slope. Types of diagenesis and diagenetic evolution sequences, the impact of diagenesis on pore structure and pore evolution are also studied for this research. Crossplots of electric well logs and acoustic impedance are applied to identify different lithologic characters. The results are that the Itthology in the studies area is mainly lithic sandstone; the crossplots can welt distinguish lithologies in the field, and that the reservoir in the field is evolved from original high-porosity to low-porosity type nowadays.【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4)002【总页数】8页(P29-36)【关键词】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八道湾组;储层特征【作者】况昊;瞿建华;王振奇;柳妮;马文睿【作者单位】“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虹口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研究区白家海凸起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拗陷带东段,为一个北东向展布的三级正向构造单元,南临阜康凹陷,北靠东道海子凹陷,东北为五彩湾凹陷,东南以沙西断裂为界与沙奇凸起和沙帐断褶带相邻。
海滩平衡剖面研究述评◎ 吴瀚彬 中国海洋大学摘 要:平衡剖面是指在波浪、潮流等动力要素和泥沙特性不变的条件下,海滩剖面会逐渐趋于平衡。
平衡剖面理论对海岸工程的建设,海滩养护的设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回顾了国内外对海滩平衡剖面理论的研究进展,从平衡剖面的经验形态函数、水沙运动机制和平衡时间尺度三个方面,系统概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归纳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平衡剖面;动力机制;平衡尺度1.引言近岸区域一般是指从海岸向海延伸大约10~20米以浅的海域,是海洋和大陆交汇的敏感区域,涉及复杂的地形与驱动泥沙的浪潮流等动力要素的非线性耦合,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
海滩平衡剖面在海洋地质学[1]中的定义为:近岸海区从水深等于盛行波1/2波长的深处,至暴风浪可达到的岸滩最高点之间,由粒径相同和比重相同的泥沙构成坡度均匀的海底,在波浪的作用下,其侵蚀和堆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海底剖面。
平衡剖面表征波浪、波生流等动力因素与地貌形态和泥沙特性在长时间尺度上的非线性耦合作用。
研究平衡剖面理论有助于提高养滩工程的效率,减少养滩工程的成本,尤其是对于补沙位置以及补沙周期的选取。
此外,对于研究海平面上升下的岸滩侵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平衡剖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平衡剖面的经验形态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概述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总结并提出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2.平衡剖面的经验形态近岸地貌形态总体上表现为上凹形,坡度从岸线向海方向递减,大量的研究致力于使用基于统计学规律的经验性数学表达式描述剖面的几何形态。
此类经验模型根据公式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单调式、分段式以及复合式。
单调式的平衡剖面形态以幂函数为代表,用以表征水深与离岸距离之间的关系。
此类函数的模式(h=A x m)由Br uu n率先提出,之后由Dean加以完善,因此也被称为Br uu n-D e a n模型。
已如前述,海岸平衡剖面的塑造随着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的物质条件以及不同的动力而有首差异。
在渤海湾形成过程中,海岸刘而也同时进行塑造和不断的调整,剖面的塑造已经经过复杂的历史过程。
然面这个过程还将不断地继续下去。
首先,在海岸剖而塑造过程中,不同物质对剖面的塑造起着重要的停用。
渤海湾海岸在大河冲积和海水波动的相互作用厂,构成淤泥质的湖岸。
淤泥质海岸的性履特点是,组成物厌较为细小,一般曲径在o.oo:毫外左右,有的在o.o01塞米左右。
物质的粗纳对于海岸坡度起首决定性的作用。
同样的物质,颖粒粒径愈大,自重也愈大,其切力也愈大,反之则愈小。
因此较粗的物质在总的作用力为影响下,其稳定坡度亦大,一殷而盲,o.12至o.25塞米粒径的中细砂,稳定坡度为2度,o.20—o.5毫米的粗砂为,4度,o.5—2.o塞米的祖砂.纳砾.为8度左右。
这一地区的组成物质和稳定坡度之间的关系,以新港淤泥为例,据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的模型试验,在一定的被动作用之下,其稳定坡度在o.瞅。
左右。
由于平衡剖而塑造的情况不同,以及各个地区物质稍有差异,因此,海岸坡度也各有不同,但一殷都在o.5”IX。
之间,只有在黄河口附近,物质稍粗,所以目前海岸坡度可以达到1.8肠。
由于坡度平线,就使波浪、潮流在这样缓坡上运行的时候,性质受到显着的改变,从而也改变首泥沙运动的规律。
,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还将进一步讨论。
其次,细报的淤泥,粒径一般部小于o.05毫米,起动流速相应较小,一般而言,o.05毫米的起动流速只需o.25米每秒。
而这一地区物质的平均粒径,只有o.o05毫米,所以,它们的起动流速,就显得更小。
对于这个地区物质的移运,除了波浪的停用以外,水流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之下,特别在弱风的时候也将着重要的作用。
这一方面说明这里的物质移运的动力与砂质海岸有苗显着的差异,另一方而,也充分说明这虽在海岸剖面的塑造过程中,潮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波浪作用在淤泥质海岸副而塑造过程中,仍然具有二定的地位,强敌对浅滩的淤泥掀起及其路运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白云岩岩石结构及演化杨博;蔡忠贤;赵文光【摘要】基于白云石晶体的成核动力学和生长动力学理论,将白云岩岩石结构按晶体大小和晶边形貌进行划分.白云石结构的演化主要受原岩化学组成、沉积结构和白云岩化流体的影响.可将原岩分为不同化学组分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按不同结构组分进一步划分为含溶孔、胶结物和泥晶化的泥灰岩和含颗粒泥灰岩.在不同浓度的白云岩化流体中,讨论了白云石结构的演化.【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0(031)003【总页数】4页(P323-326)【关键词】白云石;结构演化;化学动力学;白云岩化流体【作者】杨博;蔡忠贤;赵文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21白云岩岩石结构演化始于白云岩化流体第一次进入原岩孔隙。
在此之前原岩可能遭受了胶结作用、泥晶化作用和溶蚀作用的改造。
因此,在对白云岩岩石结构分类时,需考虑原岩在白云岩化之前遭受的改造作用。
泥灰岩沉积时的组成比较简单,为化学成分单一的、单峰的、孔渗性较均一的泥晶级结构[1]。
依据泥灰岩是否遭受成岩改造分为成分均匀的泥灰岩和含溶孔充填物的泥灰岩。
对于成分均匀的泥灰岩,根据白云岩化流体浓度的不同,发生了A和B两种不同的结构变化(图1)。
在高浓度白云岩化溶液中,晶核容易形成[2],最终形成曲面他形晶白云石(图1D)。
随着溶液浓度的降低,原岩中白云石晶体成核数目减少,可能会形成平面自形晶(图1A′,图1B′)。
当原岩组构中有溶孔或胶结物时,细粒的泥灰岩比粗粒的方解石胶结物有更多的成核位置,因此白云石会首先在泥灰岩中成核[1]。
当交代完泥灰岩后,白云岩化流体会继续交代方解石胶结物[3](图1C,图1C′)。
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特征及演化定量分析马超;吴孔友;裴仰文;李天然【摘要】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其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机制对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高分辨率的二维、三维地震、测井数据,优选十条地质格架剖面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刻画出不同构造单元的地质结构特征,建立了跨各个构造单元的地质解译模型.在精细构造解译的基础上,基于平衡剖面恢复原理,通过Midland Valley的3D MOVE功能模块对10条地质格架剖面进行构造恢复,并对其各地质时期构造缩短量和缩短速率进行定量表征.准噶尔东部地区缩短量及缩短速率统计分析表明,在东西方向上,三叠纪至侏罗纪缩短量(4.60~11.28 km)及缩短速率最大(0.12~0.20 mm/a),这一时期准东地区经历了强烈的东西向挤压构造变形;在南北方向上,二叠纪和新近纪末期缩短量(2.56~8.93 km、0.54~6.90 km)及缩短速率最大(0.05~0.15 mm/a、0.02~0.19 mm/a),这两个时期准东地区经历了强烈的南北向挤压构造变形.【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年(卷),期】2019(025)003【总页数】11页(P313-323)【关键词】平衡剖面恢复;缩短量;缩短速率;构造演化;构造叠加【作者】马超;吴孔友;裴仰文;李天然【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0 引言准噶尔盆地是一个复杂的大型叠加复合盆地[1-3],在东部地区已发现甘河子、三台、北三台、沙南、沙北、昌吉、火烧山、五彩湾等多个油气田以及吉木萨尔致密油藏,具有充足的油源条件和优越的油气运移条件[4]。
白令海峡的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白令海峡是连接博斯普鲁斯海峡与丹东湾的重要海峡之一,相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环境条件使其拥有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白令海峡的海洋生态系统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白令海峡的地理特征白令海峡位于北纬43°34'15''至45°35'30'',东经130°58'30''至133°6'45''之间,连接鄂霍茨克海与日本海,全长约194千米,最宽处约在86千米。
这座海峡不仅是中俄两国的重要交通通道,更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令海峡地处温带海洋和亚寒带海洋的交汇区域,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海洋生态系统的独特性。
二、白令海峡的海洋生态系统演化1. 海洋物理环境的影响白令海峡的海洋物理环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海峡地区的海水温度、盐度、营养盐含量等物理参数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白令海峡海域水温较低,特别是冬季水温较低,这限制了某些温度敏感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另外,白令海峡海水中的营养盐含量很高,为海洋生物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丰富与多样性。
2. 水流和潮汐的作用水流和潮汐是白令海峡海洋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驱动因素。
海峡水体的流动和潮汐运动不仅影响海水中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的分布,还决定了营养物质的输送和循环,进而影响物种的数量和分布。
例如,白令海峡的潮水会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为海洋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从而影响整个海洋食物链的运转。
三、白令海峡海洋生态系统的驱动机制1. 水温变化白令海峡的水温变化是驱动海洋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冬季水温较低,这会导致部分温度敏感型生物进入休眠状态或迁移到其他区域。
而夏季水温较高,适宜生物生长繁殖,从而促进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平衡剖面技术在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任朝波;漆立新;丁文龙;吕海涛;高丰;姜敏【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天然气》【年(卷),期】2008(004)002【摘要】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恒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的正演和反演技术方法,是构造演化定性分析的有效手段.文章应用此方法对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进行了分析,指出阿克库勒凸起的形成演化共分为五个阶段,即稳定开阔碳酸盐岩台地发育阶段、台内低隆起雏形开始形成阶段、隆起形成阶段、强烈隆升与整体抬升剥蚀阶段、隆起稳定深埋阶段.【总页数】5页(P5-9)【作者】任朝波;漆立新;丁文龙;吕海涛;高丰;姜敏【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1【相关文献】1.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的研究 [J], 陈杨;赵锡奎2.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奥陶系海西晚期古岩溶特征 [J], 刘存革;徐明军;云露;刘永立;王胜利;罗明霞3.应用地震地层综合法计算叠合盆地剥蚀厚度——以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为例[J], 张小兵;张哨楠;赵锡奎;何建军;李坤;代寒松;陈杨4."趋势厚度法"在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地层剥蚀量恢复中的应用 [J], 李坤;赵锡奎;沈忠民;何建军;张小兵5.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油气输导体系类型与演化 [J], 李坤;赵锡奎;张小兵;叶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家海地区天然气成因分析摘要:白家海地区石炭系滴水泉组、二叠系平地泉组和侏罗系烃源岩为有效烃源岩,天然气以烃类为主,甲烷含量大于89%,天然气为高成熟-过成熟的煤成气,其气源岩主要来源于东道海子北凹陷石炭系,同时有少量成熟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
关键词:白家海凸起烃源岩天然气成因1 地质背景白家海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与陆南凸起、东道海子北凹陷、阜康凹陷、五彩湾凹陷相毗邻。
白家海凸起三叠系地层直接覆盖在早石炭纪地层的顶部,侏罗系沉积厚度大,其上有白垩系、第三系沉积。
与相邻的东道海子北凹陷、阜康凹陷、五彩湾凹陷存在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三套烃源岩,为该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油气资源。
2 烃源岩评价石炭统滴水泉组分布于北部东道海子北凹陷、五彩湾凹陷,为一套滨、浅湖相沉积。
滴水泉组主要发育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碳质泥岩有机碳含量为11.51%~19.65%,氯仿沥青“A”含量为0.2201%~0.5209%;暗色泥岩有机碳含量为0.53%~1.24%,氯仿沥青含量为0.0907%~0.2293%,属较中等-好烃源岩的丰度范围,干酪根以Ⅲ型为主,烃源岩Ro处于1.30%~1.86%之间,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
二叠系平地泉组在白家海凸起的主体部位缺失,五彩湾凹陷受后期抬升剥蚀的影响,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埋藏较浅,地温较低,目前仍然处于低成熟阶段。
东道海子北凹陷和昌吉凹陷为早石炭世中期至中二叠世末期以来持续沉降的凹陷,平地泉组在环白家海凸起的凹陷内形成一套厚度大、分布范围较广的湖泊相沉积,其内发育暗色泥岩、云质泥岩。
平地泉组泥岩有机碳含量为 1.21%~9.64%,平均 2.76%,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Ro分布在0.83%~1.52%之间,表明烃源岩演化已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
侏罗系发育八道湾组、西山窑组两套煤系地层,煤岩及碳质泥岩有机碳含量1.83%~31.5%,平均13.26%;泥质岩有机碳含量0.21%~8.23%,平均1.12%;干酪根以Ⅲ型为主,少量Ⅱ型。
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研究白家海构造演化
潘喻斌;杨飞;熊金红;莫丽丽;雷强
【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年(卷),期】2012(009)001
【摘要】平衡剖面是通过分析区域构造背景,对解释剖面选用合适的变形机制,将剖面上的变形构造通过几何学、运动学原理全部或部分复原成合理的未变形状态的一种剖面技术,它在构造地质、石油地质与勘探、煤田地质与勘探以及盆地模拟应用方面,成为模型解释的重要工具.通过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研究白家海构造演化.
【总页数】4页(P119-122)
【作者】潘喻斌;杨飞;熊金红;莫丽丽;雷强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信息系,江苏扬州225127;大庆油田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黑龙江大庆1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相关文献】
1.白家海凸起彩31井区构造演化分析 [J], 张学军;李培俊
2.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靳军;付欢;于景维;祁利祺;尚玲;文华国;徐文礼
3.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评价 [J], 陈长林
4.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的石炭系地质结构与成因模型 [J], ZHANG Lei;HE
Dengfa;LI Di;JI Dongsheng;LIANG Yusheng;ZHENG Menglin;WU Songtao;ZHOU Ge
5.白家海凸起深层煤层气压裂试气实践与认识 [J], 倪方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中下侏罗统成岩演化特征况昊;王振奇;瞿建华;柳妮;徐依【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2(033)002【摘要】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资料,对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侏罗系的岩石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作用序列和孔隙演化特征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中下侏罗统岩石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间以凸凹接触和缝合线接触为主,具有较低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主要处于成岩阶段的中成岩期A亚期;随着成岩演化,经过机械压实、黏土环边胶结和石英长石次生加大胶结、方解石(浊沸石)胶结等作用,使储集层原始孔隙度从35%~38%降低至3%~5%,而溶蚀作用使孔隙度有一定提高。
【总页数】3页(P159-161)【作者】况昊;王振奇;瞿建华;柳妮;徐依【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3【相关文献】1.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八道湾组储层特征研究 [J], 况昊;瞿建华;王振奇;柳妮;马文睿2.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三工河组一段古地貌研究 [J], 章学刚;杨飞;况昊;严霞霞;王泽胜3.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古地貌分析 [J], 郭洪佚4.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演化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靳军;付欢;于景维;祁利祺;尚玲;文华国;徐文礼5.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三工河组二段物源分析 [J], 张宗斌; 王振奇; 况昊; 乐乐; 毕天卓; 李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衡剖面技术在榆东地区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何志勇;刘海涛【摘要】利用TSM软件,结合平衡剖面技术,对榆东地区东西向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编制了各剖面的构造演化史图.研究结果表明,榆东地区扶杨油层自泉头组开始沉积,至嫩江组末期基本定型,期间共经历了四期演化阶段,即泉三段—泉四段的稳定下沉阶段,青山口组—姚一段的强烈伸展阶段,姚二、三段的稳定下沉阶段和嫩江组末期的构造反转阶段.通过对比各剖面的伸展量和伸展速率的变化特征,发现研究区总体的变形呈现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其中在青山口组沉积期的平均伸展速率较大,为37 m/Ma,与区域上松辽盆地在该时期内强烈伸展的坳陷背景相吻合.【期刊名称】《油气藏评价与开发》【年(卷),期】2012(002)002【总页数】5页(P12-16)【关键词】榆东地区;平衡剖面;扶杨油层;构造演化【作者】何志勇;刘海涛【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45榆东地区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东翼,处于西倾的单斜背景上,区内构造复杂,发育了三个三级构造,即北部的尚家鼻状构造、西南部的榆树林构造和东南部的郝家粉房构造(图1)。
区内主要的目的油层为泉三、四段的扶杨油层。
前人研究表明泉头组沉积末期开始以后,三肇凹陷地区共经历了3次沉降和3次构造反转[1-2]。
主要的沉降时期为泉头组至嫩江组、四方台组至明水组、古近系依安组至第四系沉积时期;而3次主要的构造反转期则发生在嫩江期末、明水期末和古近纪末。
本文重点研究了扶杨油层自泉头组开始沉积到嫩江组末期基本定型期间的构造演化过程,综合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地震剖面进行平衡恢复,编制构造演化史图,对扶杨油层的演化特征和构造变形期次进行分析。
平衡剖面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石油工业[3-4],在石油勘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三工河组二段物源分析张宗斌; 王振奇; 况昊; 乐乐; 毕天卓; 李玲【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年(卷),期】2012(009)002【总页数】4页(P31-33,60)【关键词】白家海凸起; 阜北斜坡区; 物源; 重矿物【作者】张宗斌; 王振奇; 况昊; 乐乐; 毕天卓; 李玲【作者单位】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中石化江汉油田管理局江苏扬州 225000; 中石化江苏油田管理局江苏扬州 225000; 中石油大庆油田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贝28作业区内蒙古海拉尔0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白家海凸起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为中央坳陷东部一个北东向展布的三级正向构造单元,南面为阜康凹陷,北面为东道海子北凹陷,东北面为五彩湾凹陷,东南以沙西断裂为界与沙奇凸起和沙帐断褶带相邻,西面与莫索湾、莫北凸起紧邻。
阜北斜坡区位于白家海凸起东南,北抵彩36井区,西南向阜康凹陷过渡,东靠沙西-沙南隆起,南到北28井区。
白家海凸起构造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在喜山期被调整,期间经历了多次构造高点转移,最终形成了东高西低的构造形态。
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存在着白家海凸起断裂带、阜北斜坡带2个规模储层岩性圈闭发育条带,成藏层系多,尤其是白家海凸起西南段勘探程度低。
随着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需要对研究区目的层的储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为此,笔者对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区三工河组二段进行了物源分析,以便为该区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通过对研究区内60多口井重矿物统计,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石榴石、白钛石、钛铁矿、榍石、尖晶石、褐铁矿、黄铁矿、重晶石、板钛矿、黑云母、绿帘石、磁铁矿、锐钛矿、金红石、十字石、蓝晶石、阳起石等。
其中主要重矿物为锆石(2%~37.6%)、电气石(0.16%~11.58%)、石榴石(0.6%~30.92%)、白钛石(0.45%~54.53%)、钛铁矿(0.52%~51.3%)、褐铁矿(0.5%~22.46%)、黄铁矿(0.55%~93.74%)、重晶石(0.1%~32.8%),这些矿物含量占重矿物总量的90%以上,其次为榍石(0.1%~3.66%)、尖晶石(0.16%~2.85%)、板钛矿(0.2%~15.15%)、磁铁矿(0.2%~2.2%)、十字石(0.1%~0.8%)、黑云母(0.1%~1.9%)、绿帘石(0.1%~4.23%),这些矿物含量占重矿物总量的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