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沉降史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9
第五篇地面沉降概述清宣统二年至民国8年(1910~1919年)间,经重复水准测量,只发现西门外一里程高有0.13英尺(3.96毫米)的甚微变化,说明在这以前上海地面无明显的沉降现象。
民国10年开始发现上海地面有下沉现象。
上海地面沉降现象是从潮水位上升和水准点高程降低发现的。
水准点高程民国10~37年期间,市区平均降低30毫米;民国37年至1953年市区局部降低50毫米;以后,逐年增加,至1963年为100~200毫米。
位于黄浦江苏州河口的黄浦公园验潮站水位,至1963年,近40年上升400~600毫米。
上海市港务局、上海市城建局测量总队、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二大队科技工作者,对黄浦公园验潮站、建源码头潮站、绿华山验潮站等处潮水位逐年上升和水准点逐年下沉异常的验证,与江苏连云港验潮站、福建验潮站、浙江海洋验潮站对比证实,国内华东南部地区的海平面没有变动,潮水位上升是验潮站标尺的沉降,与测量水准点高程的降低为同一属性,说明上海地面在沉降。
上海地面沉降给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带来的是灾害性危害:(1)深井失效。
许多工厂、宾馆、机场使用深井地下水单位的深井井管逐年上升,甚至扭曲变形、断裂毁坏,井管四周地坪隆起,有的深井报废。
为此,必需采取措施定期割短井管或加长泵管后,才能正常使用。
(2)高层建筑相对上升。
高出周围地面和马路,与周围建筑相连者影响其他建筑。
对高层建筑集中的黄浦区危害更大。
国际饭店、慈淑大楼、建设大厦、上海大厦、中国银行大厦、新城饭店等都有上升。
如国际饭店地面沉降造成其相对上升,四周出现勒脚,高出周围地面和马路,1957~1962年五年内,相对周围地面上升139毫米,人行道向马路倾斜而多次翻修。
(3)内河航运受阻,仓储、码头和苏州河货运吞吐量受损。
苏州河桥梁、仓库、码头随地面沉降而下沉,桥下净空高度减少,通航困难,仓库、码头无法使用。
1963年时,三官堂桥标高已降低4.85米,月平均潮水位为2.65米,桥下净空间高度减为2.25米,每天只能通航12小时,船只抢航,事故险生。
第三章 颗粒流体力学基础与机械分离教学内容(8学时):1. 流体与单个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沉降速度,2. 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原理与设备,3. 过滤、过滤速率及其在恒压条件下的应用 基本要求:1. 理解:流体与单个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2. 掌握:重力沉降室的沉降条件及生产能力;旋风除尘器分离能力的估算,3. 理解:过滤基本原理,过滤速率、过滤推动力的意义,掌握:恒压过滤的计算,了解过滤设备3-1 概述化工生产中,需要将混合物分离的情况很多。
如:原料的分离与纯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生产中的废气、废液等在排放前都应将其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尽量除去。
大致来说,混合物可分为两大类:混合气体溶液如且不存在相界面的物系物系内部各处物性均匀均相物系),(:,:NaOH连续物质所组成的物系有相界面的分散物质和如具有不同物理性质非均相物系)(:ρ均相为互溶物系。
非均相为不互溶物系。
其中,非均相混合物包括⎩⎨⎧液态非均相气态非均相 由⎩⎨⎧悬浮、乳浊、泡沫液等连续物质含雾气体如含尘气体分散物质:,:非均相物系分离法一般用机械分离法,使分散相与连续相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分离。
均相物系分离法将在传热和传质有关章节中讲。
⎪⎩⎪⎨⎧流体相对于颗粒的运动过滤离心沉降过程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重力沉降机械分离方法::惯性离心力还包括重力以压力差为主过滤作用力速度快还有重力以惯性离心力为主离心沉降作用力速度慢以重力为主重力沉降作用力,,:,,:,:重力沉降及离心沉降可用于分离气态及液态非均相;过滤多用于液态非均相,包括加压,减压,常压及离心过滤。
3-2 筛分1、固体颗粒的大小颗粒最基本的特性是其形状和大小(粒度),形状均匀的为球形。
颗粒的大小可按其直径的大小来表示,粗的可用mm表示,细的可用标准筛的筛孔号数来表示,再细的则以μm来度量。
测量颗粒大小的最简易的方法是用筛。
标准筛为包括一系列具有不同大小孔眼的筛,若一种颗粒能通过某一号筛而截留于相邻的另一号孔眼较小的筛上,则此颗粒的直径一般认为等于此两号筛孔的宽度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