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AN日常维护方法及运维经验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57
14安全防护IPRAN通信网的安全应参照工信部发布的YD 5177-2009《互联网网络安全设计暂行规定》。
根据中国电信通信网络定级对象划分及安全等级的要求,辽宁省相关安全级别按照2级安全级别要求。
14.1业务安全现网设备,A类设备与B类设备组成环形网络,B类设备与RANER设备以口字形互联,RANER 设备与CN2PE设备以口字形互联,RANER设备与MCE以口字形互联的方式,通过这些组网方式,对IPRAN网络承载的业务起到保护的作用。
同时也可通过对现网容量分析,进行基站设备的拆闲补忙调整,避免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现有的网管系统IP城域网网管可以对维护人员对网络进行的发布、修改、删除等操作行为进行详细记录,并可以按照时间、操作方式、操作人员进行查询。
14.2 网络拓扑安全现有IPRAN网设备以环形或者口字形网络组网,可以满足网络业务保护的需求,不会出现因光路中段或者个别站点失效而导致网络业务中断的情况。
14.3 设备安全IPRAN\RANER\MCE等设备安全满足通信行业及中国电信设备技术规范,设备入网相关管理要求。
14.4物理环境安全14.4.1机房、办公场地物理环境安全机房整体抗震能力应不低于里氏7级,相关机架及设备需进行必要的抗震加固,相关楼层承重能力不低于750kg/m2。
机房应具备防虫防鼠等相关措施,以有效防范鼠虫蚁害。
14.4.2 IPRAN\RANER\MCE等设备场地物理环境(1) 物理位置选择IPRAN\RANER\MCE等设备场地应当避开强电场、强磁场、强震动源、强噪声源、重度环境污染、易发生火灾、水灾和易遭受雷击的地区。
IPRAN\RANER\MCE等设备场地整体抗震能力应不低于里氏7级,相关机架及设备需进行必要的抗震加固,承重能力不低于750kg/m2。
(2) 防盗窃和防破坏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物理受限的范围内。
应对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如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等。
第一篇:设备介绍1.工作目的:通过本手册能够使维护人员了解IPRAN A,B设备的应用场景,掌握IPRAN A,B设备单板的功能及应用,通过学习在后续的日常维护中能够熟练对设备进行操作,保证网络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2.网络介绍:IP RAN在本地网的组网上主要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两部分。
接入层由接入路由器(A设备)和汇聚路由器(B设备)组成,A设备通过GE链路成环状组网,连接到一对B设备上,B 设备之间由一对光纤直连构成10GE保护链路。
3.设备描述3.1华为CX600设备3.1.1CX600产品定位:华为CX600城域业务平台(Metro Services Platform,MSP)(以下简称CX600)是华为公司推出的基于路由平台、专注于城域以太业务的接入、汇聚和传送的一款高端以太网网络产品。
CX600基于硬件的转发机制和无阻塞交换技术,采用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通用路由平台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具有电信级的可靠性、全线速的转发能力、完善的QoS管理机制、丰富的业务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扩展性等特点。
同时,CX600具有强大的网络接入、二层交换和EoMPLS传输能力,支持丰富的IP级服务,能提供宽带上网、三网合一、IP专用线路、VPN等多种服务。
CX600也可以与华为公司开发的CX200/300、NE80E、NE40E、ME60和MA5200G等设备组合使用,共同构建一个层次分明的城域以太网络,以提供更丰富的业务能力。
3.1.2CX600硬件详细介绍:1、系统配置2、CX600机箱:CX600-X3为一体化机箱设计,其主要组成部件支持热插拔。
CX600-X3机箱高度因电源模块不同而有区别:∙直流电源模块的机箱为4U高,外形尺寸为442mm×660mm×175mm(宽×深×高),可安装在N68E和19英寸标准机柜中。
设备外观和部件如图1所示。
IPRAN项目常见问题及处理在GSM时代,移动承载网传送的主要是TDM语音业务,面向连接的SDH 成为当时最佳的承载技术。
伴随UMTS的发展,新业务需求不断涌现,FMC及综合承载日趋明显,移动承载网IP化进程持续加速,LTE时代也即将到来,网络IP化趋势不可阻挡,此时运营商也开始考虑选择何种技术构建未来的承载网,从而避免重复投资,保持网络的可持续演进和发展。
IPRAN解决方案提供了高效、可靠、易用、面向未来的,以满足各类运营商的网络发展需要。
标签:IPRAN;技术;问题;处理1 IPRAN概述IPRAN是指IP化的无线接入网,以IP/MPLS协议及关键技术为基础,满足基站回传承载需求的一种二层三层技术结合的解决方案。
由于其基于标准、开放的IP/MPLS协议族,也可以用于政企客户VPN、互联网专线等多种基于IP化的业务承载。
IPRAN以路由器为核心搭建的移动承载网。
2 IPRAN技术的定位应用范围:城域网内,以基站回传为主的、能满足综合业务承载的路由器解决方案。
技術核心:路由器架构,采用IP/MPLS技术的路由协议、信令协议、动态建立路由、转发路径、执行故障检测和保护,兼容静态方式+增强的图形化网管+时间同步+(IETF的MPLS-TP技术)。
业务承载方式:普通业务、组播业务:IP转发,基于IP路由。
电信级业务:MPLS VPN承载,标签转发。
L2VPN:点到点(VPWS)、多点到多点(VPLS)。
L3VPN:多点到多点,基于VPN路由。
3 IPRAN技术的优势与劣势3.1 优势(1)可提供端到端的QoS策略服务,保障关键业务、自营业务的服务质量,降低网络复杂度,简化网络配置,缩短基站的工作量。
可拓展性强,轻松升级新功能,任意接入点对点,点对多点及多点到多点的L2/L3业务;灵活组网能力可通过路由协议多进程、分区域、分层VPN、提高收敛速度等方式支持组大网,灵活组网互访需求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同时能提供面向政企客户的差异化服务。
IPRAN网络业务闪断故障定位与分析一、背景介绍IPRAN(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即基于IP的无线接入网络,是目前移动通信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网络架构。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IPRAN网络承载着大量的业务流量,包括语音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多种业务类型。
IPRAN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运行至关重要。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IPRAN网络在运行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业务闪断的故障现象,给运营商的网络运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IPRAN网络业务闪断故障的定位与分析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从而更好地解决此类故障,保障IPRAN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IPRAN网络业务闪断故障的表现业务闪断故障是指IPRAN网络中部分或全部业务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通信的故障现象。
这种故障大大影响了用户的正常通信体验,也会导致运营商业务收入的损失。
IPRAN 网络业务闪断故障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投诉增多:由于用户的业务无法正常使用,会导致用户的投诉大幅增加,运营商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2. 信号丢失:在IPRAN网络出现闪断故障时,终端设备可能会出现信号丢失或信号弱的情况,用户无法进行正常通信。
3. 连接中断:IPRAN网络业务闪断故障还会导致已经建立的连接突然中断,影响用户正在进行的通信。
4. 性能下降:部分业务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的情况,比如网速变慢、通话质量下降等,用户体验受到影响。
以上几个方面是IPRAN网络业务闪断故障的常见表现,对于运营商来说,及时准确地定位和分析故障原因至关重要。
(1)分析用户投诉首先需要对用户的投诉进行归类和分析,了解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情况,这有助于确定故障的大致位置和规模。
(2)设备排查对IPRAN网络中的设备进行排查,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基站等,检查设备的状态、连接情况等,确定设备是否存在故障。
ATN950B 设备1.外观2.简述ATN 950B是高2U的产品。
有8个槽位,其中7、8两个槽位为集中控制/转发/时钟槽位(主控板),互为主备备份;另外六个槽位为PIC卡槽位(业务槽位),所有板卡均支持即插即用。
ATN 950B设备的槽位带宽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ATN 950B的槽位带宽分布∙Slot1~Slot2背板槽位带宽为8G bit/s,支持4*GE/FE或8*GE/FE子卡。
∙Slot3~Slot4的背板槽位带宽为10G bit/s,支持4*GE/FE或10GE子卡。
∙Slot5~Slot6的背板槽位带宽为10G bit/s,支持10GE子卡。
电源:图1 PIU单板面板外观图指示灯单板面板上的指示灯有:电源状态指示灯(PWR)-绿色指示灯,绿灯亮表示电源已接入系统风道描述图1 ATN 950B的气流走向风扇面板图FAN单板的面板图如图1所示。
图1 面板外观图主控板面板图图1 AND1CXPA单板面板外观图AND1CXPB单板面板上的指示灯有:∙工作状态指示灯(STAT)-红、绿、橙三色指示灯。
∙程序状态指示灯(PROG)-红、绿双色指示灯。
∙时钟同步指示灯(SYNC)-红、绿双色指示灯。
∙交叉/时钟主备指示灯(ACTX)-绿色指示灯。
∙主控主备指示灯(ACTC)-绿色指示灯。
单板的指示灯名称GE光接口技术指标应急维护应急维护是一种突发性的维护,是指系统或设备发生紧急事故,如突然断电、设备业务中断时,为迅速排除故障、恢复系统或设备的正常运行、尽量挽回或减少事故损失而进行的故障处理措施。
应急维护另外一个作用是在已知的大业务量即将到来之前,给设备维护人员提供应急指导,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维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超大业务量导致的系统故障。
对于ATN 950B而言,紧急事故包括以下几类:∙整机异常,导致所有业务中断∙主控板异常,导致所有业务中断∙业务单板异常,导致部分业务中断∙单板接口异常,导致接口上的业务中断紧急事故属于极端情况,一般在紧急事故发生前会有异常告警和日志出现,可以通过查看告警和日志或用户投诉现象确定是否发生紧急事故。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实施与维护指引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九月二〇一二年二月目录前言 (2)1名词解释 (3)2业务承载需求 (4)3总体原则 (5)4组网要求 (7)5业务承载方案 (9)5.1基站业务承载 (9)5.2政企业务承载 (13)5.3推荐方案 (14)6VPN部署要求 (1514)7QOS部署要求 (1716)7.1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的QOS部署策略 (17)7.2政企客户业务的QOS部署策略 (19)8A设备即插即管理部署要求 (20)9网管要求 (21)10逻辑资源的分配 (22)10.1IP地址规划 (22)10.2VLAN规划 (23)11网络维护要求 (23)前言集团公司从2009年7月开始,在多个地市组织了基于IP RAN和PT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试点。
在试点的基础上,集团公司计划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福建等5个省市的12个城域网进行扩大试点,为在业务承载方案、QOS 部署要求、VPN部署要求、逻辑资源分配等方面规范并指导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扩大试点项目的实施部署,做好维护部门的提前介入,明确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的网管分阶段要求和维护职责,集团公司特制定本实施及维护指引。
在本指引中,综合业务接入网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特指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
集团公司将以本指引为基础,后续编制下发配套的组网和配置规范。
对于组网架构、节点设置要求、设备要求等方面的内容,集团公司会下发建设指引进行明确。
本实施与维护指引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进行解释说明。
1名词解释1)综合业务接入网:指用分组设备或者IP路由器在城域内组网主要实现基站业务回传和政企业务综合接入的网络。
2)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指用IP路由器依托城域骨干网搭建的主要实现基站业务回传和政企业务二、三层接入的综合业务接入网,简称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
IP城域网例行维护操作规范一、例行维护计划1、日常例行维护日常维护是指每天进行的、维护过程相对简单、并可由一般维护人员实施的维护操作,如机房环境检查、供电系统检查、告警系统检查、设备运行检查等。
日常维护的目的包括:●及时发现设备所发出的告警或已存在的缺陷,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恢复和处理,维护设备的健康水平,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及时发现业务运行过程中链路状态或连接状态的异常现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恢复和处理,确保业务运行正常。
●实时掌握设备和网络的运行状况,了解设备或网络的运行趋势,提高维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率。
2、定期例行维护定期维护是指按一定周期进行的、维护过程相对复杂、且多数情况下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维护人员实施的维护操作,如定期检查线缆系统、定期检查协议、定期进行设备除尘等。
定期维护的目的包括:●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使设备的健康水平长期处于良好状态,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通过定期检查、备份、测试、清洁等手段,及时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自然老化、功能失效、性能下降等缺陷,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及时予以处理,以消除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例行维护项目1、日常维护项目,如表1所示。
巡检完成后,填写附件一:《IP城域网日常巡检记录表》。
表1 日常维护项目列表2、周常维护项目,如表2所示。
巡检完成后,填写附件二:《IP城域网周常巡检记录表》。
表2 周常维护项目列表3、每季维护项目,如表3所示。
巡检完成后,填写附件三:《IP城域网季度巡检记录表》。
表3月维护项目列表详细操作指导请见附件四:《日常维护项目及操作》。
三、IP城域网设备列表附件一:IP城域网日常维护项目记录表1.xlsx附件二:IP城域网周常维护项目记录表.xls附件三:IP城域网季度维护项目记录表.xls附件四:日常维护项目及操作.docx。
中国电信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实施与维护指引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六月目录前言 (2)1名词解释 (3)2业务承载需求 (4)3总体原则 (5)4组网要求 (7)5业务承载方案 (9)5.1基站业务承载 (9)5.1.1模式一:PW+L3VPN (9)5.1.2模式二:CE+L3VPN (11)5.2政企业务承载 (12)5.3推荐方案 (13)6VPN部署要求 (14)7QOS部署要求 (16)7.1综合接入网QOS分类标记 (16)7.2基站业务QOS部署策略 (17)7.3网络侧接口队列调度策略 (18)8网管要求 (19)9逻辑资源的分配 (20)10网络维护要求 (21)前言集团公司从2009年7月开始,在多个地市组织了基于IP RAN和PT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试点。
在试点的基础上,集团公司计划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福建等5个省市的12个城域网进行扩大试点,为在业务承载方案、QOS 部署要求、VPN部署要求、逻辑资源分配等方面规范并指导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扩大试点项目的实施部署,做好维护部门的提前介入,明确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的网管分阶段要求和维护职责,集团公司特制定本实施及维护指引。
在本指引中,综合业务接入网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特指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
集团公司将以本指引为基础,后续编制下发配套的组网和配置规范。
对于组网架构、节点设置要求、设备要求等方面的内容,集团公司会下发建设指引进行明确。
本实施与维护指引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进行解释说明。
1名词解释1)综合业务接入网:指用分组设备或者IP路由器在城域内组网主要实现基站业务回传和政企业务综合接入的网络。
2)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指用IP路由器依托城域骨干网搭建的主要实现基站业务回传和政企业务二、三层接入的综合业务接入网,简称综合业务接入网(IP RAN)。
在指引中,对于没有特别说明的综合业务接入网名称,特指基于IP RAN技术的综合业务接入网。
IP RAN网络解决方案概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RAN网络的历史演进.................................................................................................. 1-11.1 RAN网络的发展...................................................................................................................... 1-11.2 IP RAN网络概况..................................................................................................................... 1-31.2.1 IP RAN网络的出现........................................................................................................ 1-31.2.2 IP RAN网络的传送需求................................................................................................ 1-41.2.3 IP RAN网络的组网形式................................................................................................ 1-61.2.4 我司IP RAN网络的设备演进...................................................................................... 1-92 IP RAN网络解决方案概况...................................................................................... 2-122.1 我司IP RAN网络解决方案简介......................................................................................... 2-123 无线业务需求与IP RAN网络规划设计................................................................ 3-153.1 概述......................................................................................................................................... 3-153.2 无线业务需求......................................................................................................................... 3-163.2.1 业务QOS和可靠性..................................................................................................... 3-173.2.2 流量模型........................................................................................................................ 3-193.2.3 业务带宽........................................................................................................................ 3-203.2.4 时间要求........................................................................................................................ 3-203.2.5 业务安全........................................................................................................................ 3-223.2.6 业务广覆盖.................................................................................................................... 3-223.3 物理网络规划设计................................................................................................................. 3-223.3.1 设备选型........................................................................................................................ 3-23 3.3.2 物理拓扑设计................................................................................................................ 3-23 3.4 逻辑网络规划设计................................................................................................................. 3-24 3.4.1 设备/链路/逻辑通道的命名规范.................................................................................. 3-24 3.4.2 带宽规划........................................................................................................................ 3-26 3.4.3 VLAN规划..................................................................................................................... 3-27 3.4.4 IP规划........................................................................................................................... 3-32 3.4.5 IGP路由规划................................................................................................................. 3-34 3.4.6 BGP路由规划............................................................................................................... 3-41 3.4.7 MPLS规划..................................................................................................................... 3-45 3.4.8 VPN规划....................................................................................................................... 3-49 3.4.9 可靠性规划.................................................................................................................... 3-58 3.4.10 QOS规划..................................................................................................................... 3-68 3.4.11 时钟规划...................................................................................................................... 3-75 3.4.12 OAM规划.................................................................................................................... 3-84 3.4.13 网络DCN规划........................................................................................................... 3-861 RAN网络的历史演进1.1 RAN网络的发展移动承载网,又名RAN(Radio Access Network),指的是承载从基站到基站控制器之间网络流量的网络。
目 录
1 前言 (1)
1.1 概述 (1)
1.2 产品版本 (1)
1.3 读者对象 (1)
1.4 约定 (2)
2 日常维护概述 (4)
3 网络监控 (6)
3.1 告警集中监控 (7)
3.1.1 告警集中监控方案介绍 (7)
3.1.2 部署告警监控方案 (9)
3.1.2.1 重定义告警级别 (9)
3.1.2.2 设置告警屏蔽规则 (11)
3.1.2.3 设置告警自动处理规则 (12)
3.1.2.4 设置告警维护状态 (14)
3.1.2.5 创建告警过滤模板 (17)
3.1.3 监控与处理告警 (22)
3.1.3.1 告警监控流程 (22)
3.1.3.2 告警处理流程 (24)
3.1.3.3 定位业务类告警 (26)
3.1.3.4 定位性能类告警 (30)
3.1.3.5 Top 告警处理示例(V5网元) (32)
3.1.3.6 Top 告警处理示例(V8网元) (33)
3.2 性能监控 (34)
3.2.1 方案介绍 (34)
3.2.2 性能监控指标 (36)
3.2.3 监控网元状态 (38)
3.2.4 浏览历史性能数据 (41)
4 网络例行维护 (43)
4.1 IPRAN 网络例行维护作业计划 (44)
4.2 IPRAN 网络例行维护作业指引 (47)
4.2.1 每日维护 (47)
4.2.1.1 分析告警隐患 (48)
融合运维解决方案 IPRAN ATN+CX
日常维护指导-C 目 录
文档版本 01 (2013-02-18)华为专有和保密信息
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i。
数据网-IP-RAN(含IPRAN基础组网和IPRAN高级知识)LT数据网—IP RAN知识目录称IP RAN)。
中国电信选择了IP化的MPLS VPN路线,并确定了采用PW+三层VPN的技术策略。
中国电信的IP RAN网络主要承载CDMA 的1x和DO业务,以及未来的LTE业务,同时承载基站动环监控和安防等附属业务。
待业务和网络成熟后,逐步承载L2、L3大客户业务。
1.2 IP RAN的常见组网结构IP RAN在本地网的组网上主要分为接入层和核心层两部分。
接入层由接入路由器(A设备)和汇聚路由器(B设备)组成,A设备通过GE 链路成环状组网,连接到一对B设备上,B设备之间由一对光纤直连构成10GE保护链路。
(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A设备双上行到B 设备的组网结构)核心层由汇聚路由器(B设备)和核心路由器ER、连接BSC设备的RAN CE组成。
对城域网现有网络的状况以及无线业务的不同,主要有三种组网模式:IP RAN通过RAN CE和BSC对接,收容CDMA的1x和DO业务,通过ER、CN2网络和LTE核心网(以省为单位集中部署,一般设点在省会)连接,通过ER连接动环和安防平台。
1.3 IP RAN使用的主要技术中国电信的IP RAN采用PW+三层VPN的技术策略,主要采用了MPLS技术。
在接入层A和B设备间,采用OSPF协议作为IGP,启用MPLS并通过PWE3伪线仿真技术实现基站上各业务由A设备传输到B设备。
同时在A和B设备间配置BFD for PW进行快速故障检测,触发业务快速切换。
在核心层B设备和ER、RAN CE间,采用ISIS作为IGP,启用MPLS并通过MP BGP构建L3 MPLS VPN实现各业务由B设备到ER或RAN CE的传输。
在B和ER、RAN CE间采用了多种快速故障检测技术,触发业务快速切换。
此外在A设备的快速入网(即插即用)和基站入网功能上,还使用了DHCP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