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三,梅兰竹菊的古诗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六十九课《梅花》《登飞来峰》梅兰竹菊(四君子):梅花、兰花、竹、菊花。
•梅(傲):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幽):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坚):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淡):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凌寒:冒着严寒。
为:因为。
暗香:梅花的幽香。
创作背景:王安石的变法新主张被推翻,已经历了两次辞相两次再任的王安石非常郁闷。
这首诗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和沁人心脾的“暗香”,正是诗人人格的化身。
王安石变法失败,被迫辞职,十分孤独。
但他仍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
包含“梅花”的诗词,你们知道有哪些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檗《上堂开示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包含“梅花”的诗词,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吗?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仁宗皇祐二年,王安石回家乡时途经杭州,写下这首诗。
此时诗人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听说。
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
望眼:视线。
缘:因为。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姓名:刘婷婷科目:语文年级:四-----五年级内容:1)与“梅兰竹菊”有关的诗句教学目的:教会大家与“梅兰竹菊”有关的诗句成语,为以后作文中咏物咏人奠定基础,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植物中的君子,体会它的特性和品质。
课程安排:(分两节课时)师生问好(两分钟)----------教咏梅的诗(十五分钟)----------教咏兰的诗(十五分钟)----------教咏竹的诗(十五分钟)-----------教咏菊的诗(十五分钟)重点:通过这些诗深入了解四君子的品格,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由表及里,深入体会并总结梅兰竹菊的特点,并对这些诗词进行记忆。
具体步骤---------------------------引例:同学们大家好,现在呢正是个百花相继开放的季节,目前这个五月份呢是郁金香和兰花盛开的时候,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花呢?为什么喜欢这种花呢?(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三至四人)自唐朝来世人皆爱牡丹,因为牡丹象征着富贵端庄,晋朝陶渊明独爱菊,宋朝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而咱们的大诗人王冕,则对梅花情有独钟,在他眼里梅花是高洁的象征,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他是怎样形容梅花的吧(进行板书)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墨梅-----水墨画的梅花译文: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大家跟我齐读一下(此处带领大家齐读古诗)提问:那梅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对的,普通的花大都在春夏两季开放,而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它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作者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在前两句中呢,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
有关梅兰竹菊的古诗梅兰竹菊的诗句《梅》: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兰》:傅玄《秋兰篇》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
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
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
徐丰之俯挥素波,仰掇芳兰。
尚想嘉宾,希风永叹。
《竹》: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作于元丰二年(1020)於潜僧绿筠轩宋·轼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欠大嚼,世间哪有鹤。
《轼诗选注》《菊》:菊城吟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叹庭前甘菊花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尽醉醒,残花烂漫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丑奴儿(咏梅)作者:亮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
枝亚疏篱。
酝藉香风蜜打围。
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
门掩斜晖。
花落花开总不知。
好事近(咏梅)作者:亮的皪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横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
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梅作者:道融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寞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山园小梅作者: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黄金樽梅作者: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描写兰的诗五首:戏题木兰花作者:白居易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梅兰竹菊的古诗: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王冕《白梅》
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3、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李日华《兰花二首》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5、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描写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诗句梅花《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落花》(宋祁)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瓶梅》(张道洽)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苏东坡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兰花释无可《咏兰》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李德裕《花药栏》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唐彦谦《兰》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张友正《春草凝露》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已赖阳和长,仍渐润泽频。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将行愁浥迳,欲采畏濡身。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崔涂《幽兰》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
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竹《秋日白沙馆对竹》(唐 . 许浑)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唐 . 李商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新竹》(宋.杨万里)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宋.陆游)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描写梅兰竹菊的五十首古诗词梅、兰、竹、菊是中国传统文化创作的主要素材,倍受文人墨客青睐。
现梳理与之相关的古代诗歌50首,以飨读者。
第一部分写“梅花”的古诗(10首)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冬夜送人[唐]贾岛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初夏淮安道中[元]萨都剌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着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山中雪后[清]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第二部分写“兰花”的古诗(20首)古乐府·兰草自然香[汉]佚名兰草自然香,生于大道旁。
要镰八九月,俱在束薪中。
芳兰[唐]李世民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春庄[唐]王勃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古风[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兰二首(其一)[唐]唐彦谦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兰[唐]李峤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问友[唐]白居易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口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姓名:刘婷婷
科目:语文
年级:四-----五年级
内容: 1)与“梅兰竹菊”有关的诗句
教学目的:教会大家与“梅兰竹菊”有关的诗句成语,为以后作文中咏物咏人奠
定基础,也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植物中的君子,体会它的特性和品质。
课程安排:(分两节课时)师生问好(两分钟)----------教咏梅的诗(十五分钟)----------教咏兰的诗(十五分钟)----------教咏竹的诗(十五分
钟)-----------教咏菊的诗(十五分钟)
重点:通过这些诗深入了解四君子的品格,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由表及里,深入体会并总结梅兰竹菊的特点,并对这些诗词进行记忆。
具体步骤---------------------------
引例:同学们大家好,现在呢正是个百花相继开放的季节,目前这个五月份呢是郁金香和兰花盛开的时候,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花呢?为什么喜欢这种花呢?(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三至四人)
自唐朝来世人皆爱牡丹,因为牡丹象征着富贵端庄,晋朝陶渊明独爱菊,宋朝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而咱们的大诗人王冕,则对梅花情有独钟,在他眼里梅
花是高洁的象征,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下他是怎样形容梅花的吧(进行板书)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译文: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大家跟我齐读一下(此处带领大家齐读古诗)
提问:那梅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对的,普通的花大都在春夏两季开放,而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它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
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作者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
在前两句中呢,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
后两句表明作者并不稀罕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
一个“满”字把诗人那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展现了出来。
那么同学们,体味过这句诗后你认为梅花有什么特点吗?用几个词语表述出你心目中梅花给你的印象(此处提问三到四位同学并进行板书。
)
引例:梅兰竹菊中,梅花是第一位花中君子,第二位就是兰花了,那大家平时看到的一
角钱硬币的背面呢就是兰花了,兰花是每年五月份开放,咱们的开国将领朱德总司令就非常偏爱兰花。
那么在诗人眼里兰花又具有什么样的样的呢?
《孤兰》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林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释义:芜:荒芜,这里指野草遍地生长。
晖:阳光
解析:整篇文章都处于一种凄凉的氛围中,兰花生于幽园、被荒草埋没,无人赏识。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起笔写孤兰的处境,虽说被艾草所埋没,仍一枝独秀,临风而卓越挺立,诗人以孤兰自比,表达了诗人受压抑的处境。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林歇”表明作者心境凄凉同时担忧自己年华老去却无法实现理想。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比喻自己的才能抱负无人能懂,深深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与寂寞。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一生在朝廷没得到重用,但是他非常地有才华,而他用兰花来比喻自己就是看重兰花那种高雅脱俗的品行。
提问:那么同学们经过这次的学习,你对兰花有什么认识吗?也可以说出自己知道关于兰花的诗句。
引例:兰是花中第二君子,竹子就是紧随其后的了,那竹子是比较常见的,家里用的竹梯竹竿都是把竹子加工后制成的。
提问:那同学们认为竹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没错,四季常青而且比较坚硬。
清朝时任诗人郑板桥的一首诗就形象的说明了竹子坚忍不拔的特点。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比喻根扎的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磨:折磨
坚劲:坚定强劲
尔:那
这是一首比较易懂的诗,就是竹根深深扎在岩石中昂首挺立在山中,就算有哪个方向的来风,千次万次还会保持原来的那种状态。
这里的东西南北风指的是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困难,就算困境当头,竹子也绝对不会低头屈服,而是迎风站立于天地间。
诗人郑板桥高度赞扬了竹子这种品格,而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绝不动摇的品格。
那最后一位君子就是菊了,菊花在秋天盛开,本应该是一个万物开始干枯的季节,菊花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绽放自己的美丽。
诗人元稹就形象的表达了这一点。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全文翻译:一从一从的菊花绕着房屋,看似好像陶渊明诗人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文段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后两句是说,不是我偏爱菊花,一年之中菊花开过之后,再也没有别的花开放了,赏花的机会再也没有了,诗句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爱菊的感情,其中含有对菊花坚贞品格的赞美,别出新意。
那同学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关于菊花的诗句来总结一下菊花的特点吧。
结束语:同学们,时间总是太过短暂,由于课上时间的局限我们只能一起学习四
首诗但是老师希望你们课下可以自己去看下关于这四君子的诗句,今天的作业就是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然后对其进行一段文字叙述,总结出它的特点。
同学们,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