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技术-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保存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7.34 KB
- 文档页数:3
菌种怎么制作,菌种保藏方法1、将土豆切成块,放入烧杯中煮半个多小时,煮好后过滤溶液备用。
2、将琼脂放入溶液中,然后重新将其烧开,琼脂完全溶化后继续煮一段时间。
3、煮好后将汁液分放至试管内,并用高压锅消毒杀菌,消毒后斜放试管,待凝固后开始接种。
4、用酒精对嫩蘑菇进行杀菌,并在无菌箱内将其切成小块,切好后可接种至琼脂基质上。
5、堵上试管口,将琼脂基质放入培养箱,长满菌丝后便可形成一级菌种。
一、菌种怎么制作1、一级菌种(1)向烧杯内放入切成块的土豆,然后煮30多分钟,煮好后过滤溶液备用。
(2)向溶液内放入琼脂,再将其烧开,待琼脂完全溶化后继续煮一段时间。
(3)煮好后,将汁液分放至试管,再用高压锅消毒杀菌。
消毒后将试管斜放,直到冷凉凝固后即可开始接种。
(4)用酒精对嫩蘑菇做杀菌处理,然后在无菌箱内切成小块,接种至琼脂基质上面。
(5)用塞子堵上试管口,再将琼脂基质放入培养箱内,待长满菌丝后即可形成一级菌种。
2、二级菌种(1)将煮熟的大豆和谷粒置于无菌的条件下晾干,再装入经过高温杀菌的玻璃瓶内。
(2)将瓶子封口,放入高压锅中,经高压灭菌后放在无菌室冷凉。
(3)将培养瓶放至无菌箱内,再放入一级菌种,用的小匙挖出黄豆大小的菌种接种入玻璃瓶。
(4)接种后要封口,再将玻璃瓶放到培养室中,待长满菌丝后即可备用。
3、三级菌种(1)制备方法与二级菌种基本一致,培养基可使用煮熟的麦粒、玉米粒及棉籽。
(2)三级菌种的菌丝长满后即可取出来培育,经历三级菌种的培育后可完全制成平菇菌。
二、菌种保藏方法1、斜面低温保藏法将菌种接种至适宜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充分生长后用油纸将棉塞部分包扎好,然后放入冰箱,温度控制在2-8°C即可。
2、甘油管保存法(1)将80%甘油用高压蒸汽做灭菌处理,再将菌种放置在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用无菌水制成高浓度的菌悬液。
(2)将1毫升甘油与菌液混匀,使甘油的浓度达到10-30%,然后放在-70°C的环境中冻存。
食用菌菌种保藏技术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也是食用菌生产首要的生产资料。
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
因此,菌种保藏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菌种保藏原理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但原理大同小异。
首先要挑选优良纯种。
利用微生物的孢子、芽孢及营养体;其次,根据其生理、生化性,人为创造低温、干燥或缺氧等条件,抑制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其生命活动降低到极低的程度或处于休眠状态,从而延长菌种生命以及使菌种保持原有的性状,防止变异。
不管采用哪种保藏方法,在菌种保存过程中要求不死亡、不污染杂菌和不退化。
二、菌种保藏的方法1、低温定期移植保藏法。
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长满斜面时取出,放在3-5℃低温干燥处或4℃冰箱、冰柜中保藏,每隔4-6个月时间移植转管一次,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决定。
保藏时要注意环境温度不能太高,以防霉菌通过棉塞进入管内。
因此,若用棉塞,可用干净的硫酸纸或牛皮纸包扎棉塞,即可减少污染的机会,也可防止培养基干燥。
除草菇菌种外,其他食用菌菌种都能采用此法保藏。
2、液体石蜡保藏法。
取化学纯液体石蜡(要求不含水分、不霉变)装于三角瓶中加棉塞并包纸,在1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1小时,再放入40℃恒温箱中数天,以蒸发其中水分,至石蜡油完全透明为止。
将处理好的石蜡油移接在空白斜面上,28-30℃下培养2-3天,证明无杂菌生长方可使用。
然后用无菌操作的方法把液体石蜡注入待保藏的斜面试管中。
注入量以高出培养基斜面1-1.5厘米,塞上橡皮塞,用固体石蜡封口,直立于低温干燥处保藏。
保藏时间在一年以上,在低温下,保藏时间还可延长。
3、沙土管保藏法。
取河沙用水浸泡洗涤数次,过60目筛除去粗粒,再用10%盐酸浸泡2-4小时,除去其中有机物质,再用水冲洗至流水的pH达到中性,烘干备用。
同时取贫脊土或菜园土用水浸泡,使呈中性,沉淀后弃去上清液,烘干碾细,用100目筛子过筛,将处理好的沙与土以(2-4):1混匀,用磁铁吸出其中的铁质,然后分装小试管或安瓿内,每管装量0.5-2克,塞棉塞,用纸包扎灭菌(1.5公斤/平方厘米,1小时),再干热灭菌(160℃,2-3小时)1-2次,进行无菌检验,合格后使用。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关键步骤
制作食用菌菌种的关键步骤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基质: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选择适合的基质。
常用的基质包括
木屑、稻草、玉米秸秆等。
2. 基质处理:将选好的基质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消毒等步骤,以杀灭基质中的
有害微生物和竞争性菌种。
3. 接菌:将食用菌的菌种均匀地接种到处理后的基质中。
接种时要注意保持无菌
环境,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4. 培养条件调控:根据食用菌的要求,调控培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
这些条件会影响菌丝的生长和菌种的繁殖。
5. 培养时间控制:不同的食用菌种类需要不同的培养时间。
一般情况下,菌种会
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繁殖,直到菌丝充满整个基质。
6. 菌种分离:将培养好的菌种分离出来,保留下来作为下一次制作菌种的接菌源。
7. 菌种保存:将分离后的纯菌种进行保存,可以通过冷冻保存、酒精保存、干燥
保存等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在制作菌种时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要求,因此在
具体操作时还需根据不同的菌种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食用菌菌种是指用于食用或驯化培养的真菌种类。
在保藏食用菌菌种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冷冻保藏:将菌种置于-80℃的低温环境中。
首先,将菌种种植在琼脂平板上的单独菌落。
然后,将单独的菌落切下并置于含有30%甘油的琼脂平板上。
最后将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置于-80℃的低温冷冻库中进行保存。
这种方法适合于长时间保存,但对设备和电力有一定需求。
2.雪贮法:将菌种置于冷藏室的冷湿源物质上。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保留在琼脂平板上并将其置于冷藏室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食用菌的保存,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可以保存数月至一年。
3.干燥保藏:将菌种置于干燥环境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无菌的滤纸或多孔塑料袋中。
最后将菌种放置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其自然干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干货类食用菌种,如香菇、平菇等。
4.培养罐保藏:将菌种保藏于培养罐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无菌培养罐中,加入适宜的培养基,并密封培养罐。
最后将培养罐保存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菌种的短期保藏。
5.低温干燥保藏:将菌种保藏于低温干燥器中。
首先,将菌种培养在含有菌落的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菌落切下并置于低温干燥器中,通过低温干燥将其保存起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低温耐受性较强的食用菌。
总结起来,以上是几种食用菌菌种保藏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可根据菌种的特性、用途和预期保藏时间来确定。
在进行菌种保藏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菌种的污染或变异,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保存。
这将有助于保持菌种的营养价值和生物特性,以及保证其在后续使用中的质量。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存和延长寿命方法食用菌是一类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材,深受人们喜爱。
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菌种的保存和延长寿命成为了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存和延长寿命的方法,以帮助菌农有效提高菌种的质量和产量。
一、菌种的保存方法菌种的保存是维持菌株优良性状和保证生产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
1. 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一种常用的保存方法。
首先,将菌种培养液制备成菌丝块或菌丝孢子悬液,然后放入低温冰箱或液氮罐中进行保存。
冷冻保存可以有效降低菌种变异率,保持菌种的活力和稳定性。
2. 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种置于干燥剂中,除去菌种内的水分,从而达到保存的目的。
常用的干燥剂有石膏、硅胶等。
将菌种培养液滴在干燥剂上,待其完全干燥后封存于干燥瓶中,便可进行长期保存。
3. 泡脱水保存泡脱水保存是将菌种培养液用无菌纸巾吸水后,将纸巾与菌种一同置于无菌瓶中,用锡纸将瓶口密封。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操作简便,无需太多设备,适用于小规模保存。
二、菌种的延长寿命方法除了保存菌种,延长菌种的寿命也是菌农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延长菌种寿命的方法。
1. 子代传代将菌种通过培养基传代培养,即培养过程中将新鲜的菌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延长菌种的寿命,避免菌种老化造成菌丝的稀疏化和菌盖颜色的变暗。
2. 营养液添加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适宜营养液,如蔗糖、氨基酸等,可以提供菌株所需的养分,延缓菌种的寿命衰退。
3. 温度控制不同的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掌握合适的培养温度,可以延长菌种的寿命。
通常而言,人工控制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如20-25摄氏度,可以保持菌种较好的生长状态。
三、总结菌种的保存和延长寿命在食用菌类栽培过程中非常重要。
通过冷冻保存、干燥保存和泡脱水保存等方法,可以有效保持菌种的活力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子代传代、营养液添加和温度控制等方法,可以延长菌种的寿命,提高其生长质量。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培养一、母种制作(一)母种培养基制作1.母种培养基的种类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要求纯度高,不能混生杂菌,同时母种的菌丝体较为纤细,分解培养料的能力较弱。
因此,母种菌丝体需要培养在营养丰富,易被吸收,表面光滑易于鉴别有无杂菌感染的琼脂培养基上。
适合母种菌丝生长的琼脂培养基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下列几种:(1)马铃薯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马铃薯(去皮)2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1000毫升(2)麦芽汁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干麦芽250克琼脂15〜20克葡萄糖(或蔗糖)10克水 1000毫升(3)胡萝卜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胡萝卜1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 1000毫升(4)蘑菇汁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适用于蘑菇)鲜蘑菇25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 1000毫升(5)蛋白胨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蛋白胨2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2克维生素B1 (硫胺素)0.5毫克磷酸二氢钾0.5克琼脂18克硫酸镁0.5克水1000毫升2.母种培养基的制法以最常用的马铃薯一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的制法为例介绍如下:先将马铃薯去皮,洗涤,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取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入琼脂和葡萄糖(或蔗糖),用文火加热使其溶化,最后补足水分,使其容量仍为1000 毫升。
趁热分装于试管中,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左右,装管时要注意不使培养基沾污试管壁和试管口。
试管口塞上大小合适的棉花塞,塞入试管口内的长度为棉塞总长的3/5。
塞好棉塞后,每10 支作一捆,用牛皮纸包扎好后,置铁丝网笼中,然后进行高压灭菌。
如作为抱子分离用,则将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或培养皿中,然后高压灭菌。
3.母种培养基的消毒灭菌:母种培养基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来消毒灭菌,常用的高压蒸汽灭菌锅有直式、卧式和手提式三种。
将配制好后的母种培养基移入上述任何一种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5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30分钟。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存与培养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高营养食材的需求增加,食用菌类的栽培业得到了广泛发展。
而在食用菌类的栽培过程中,菌种的保存与培养技术是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就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存与培养技术进行探讨。
一、菌种保存技术1. 冷冻保存法冷冻保存法是最常见的菌种保存技术之一。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将菌种暴露在极低温度下,使其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冷冻保存法的步骤如下:(1)选择菌落良好、生长活跃的菌种。
(2)将选好的菌种用菌种保存剂或冷冻培养基混合均匀。
(3)将混合好的菌种制成小颗粒或冻干菌粉。
(4)将菌种储存于低温环境(通常为零下80摄氏度)。
2. 干燥保存法干燥保存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菌种保存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降低菌种周围水分的含量,使其无法进行繁殖和生长,从而实现保存的效果。
干燥保存法的步骤如下:(1)在无菌条件下,将选好的菌种培养于适宜的培养基上。
(2)将菌落转移到含有脱水剂(如硅胶)的培养基上。
(3)将含有菌株的培养皿置于恒温箱中,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菌种逐渐失去水分。
(4)收集干燥的菌种,存放于干燥通风处。
二、菌种培养技术1. 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是一种将菌种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的技术。
其主要优点是菌种的生长速度较快且易于操作,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液体培养法的步骤如下:(1)选择菌种并将其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
(2)控制培养液的温度、搅拌速度和通气情况,以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菌种的生长。
(3)定期检测培养液中的菌落数量和菌种的纯度,确保培养过程中的质量。
2. 固体培养法固体培养法是一种将菌种培养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技术。
其优点是可以模拟菌种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情况,适用于研究和筛选新菌种。
固体培养法的步骤如下:(1)准备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
(2)将菌种接种在培养基表面,并尽量均匀分布。
(3)控制培养皿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菌种的生长。
(4)观察和记录菌落的形态、生长速度等信息。
食用菌菌种的保存与繁殖方法在写作食用菌菌种保存与繁殖方法文章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丰富营养的食物,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金针菇等。
保存与繁殖菌种是培育食用菌的基础工作,本文将介绍食用菌菌种的保存与繁殖方法。
一、菌种的保存方法菌种的保存方法主要有冷藏法、冷冻法、干燥法和液氮冷冻法等。
1. 冷藏法冷藏法是将食用菌菌种保存在4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常见的冷藏设备有冰箱或冷藏盒等。
保存时需要将菌种放入消毒好的试管或瓶子中,添加适量的营养培养基,再密封保存。
冷藏法能够保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在合适的保存时间内可以长期保存。
2. 冷冻法冷冻法是将食用菌菌种保存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环境中,常用的冷冻设备有冰箱冷冻室或液氮罐等。
保存时需要将菌种放入冷冻管或冷冻袋中,添加适量的冷冻保护剂,并迅速放入冷冻设备中保存。
冷冻法能够有效地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但对于部分食用菌菌种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冷冻伤害。
3. 干燥法干燥法是将食用菌菌种保存在低湿度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干燥机或风干等方法进行。
保存时需要将菌种均匀地撒在无菌过滤纸或夹在两层无菌滤纸之间,然后放入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
干燥法能够有效地防止菌种的细菌污染和霉菌生长,但保存时间较短。
4. 液氮冷冻法液氮冷冻法是将食用菌菌种保存在极低温的液氮中,一般为零下196摄氏度。
保存时需要将菌种放入液氮中,使用专用的液氮罐进行保存。
液氮冷冻法是当前保存菌种最为理想的方法,能够长期保存菌种并保持其原有的活力和纯度。
二、菌种的繁殖方法菌种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传代法、扦插法、液体发酵法和菌丝体培养法等。
1. 传代法传代法是将已经培养好的菌种按一定比例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继续培养。
首先,将培养好的菌种加入无菌的营养培养基中,培养基的配方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而不同。
然后,将培养好的菌种移至新的培养容器中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通过传代法可以扩大菌种的数量并保持纯度。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包括冷冻保存、覆盖培养基保存、液体保存、干燥保存和低温保存等。
以下是对这些方法的详细描述:1. 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常见且相对简便的方法。
首先,将菌种培养于富含蔗糖的培养基中,培养至菌落成熟。
然后,将菌落切割成小块,置于含有15%-30%的甘油的冷冻溶液中。
菌种通过冷冻溶液迅速冷冻,然后可将冷冻块移入液氮罐中保存。
这种方法可有效防止冷冻过程中菌种组织的损伤,并延长菌种的保存时间。
2. 覆盖培养基保存:此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耐受冷冻保存的菌株。
首先,制备凝胶化的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
然后,将菌株接种于培养基表面,培养至菌落成熟。
接下来,将一块凯特纸置于培养皿中,与培养基表面紧密贴合,避免菌落受氧解的氧化作用的影响。
最后,将培养皿密封并储存于低温环境中,如冰箱或冷藏库。
这种方法可保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并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活力。
3. 液体保存:液体保存通常用于保存菌株的液体培养基。
首先,将菌株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菌株生长到稳定阶段。
然后,将菌株转移至干净的试管中,加入20%-30%甘油。
接下来,使用自动分注器或玻璃针管,将菌种和甘油混合物分装至干净的小量容器中,如冻存管。
最后,将盖子紧固并储存在低温环境中。
这种方法可保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并可较长时间保存。
4. 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将菌株置于低湿度的环境中进行保存。
首先,通过无菌技术将菌株均匀涂布在无机蓝色岩石上。
然后,在干燥箱中以50℃-55℃的温度下烘干48小时。
烘干后,将菌株和蓝色岩石放入密封的干燥管中,并将干燥管保存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
这种方法可确保菌株的长期保存,并能够在需要时重新激活。
5. 低温保存:低温保存通常是将菌株置于低温环境中进行保存。
此方法适用于冷冻保存非真菌类菌株时仍然受到破坏的情况。
常见的低温保存温度为-80℃或更低。
首先,将菌株接种于含有冻存保护剂的培养基中,培养至菌落成熟。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藏与存储技术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保健功能。
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菌种保藏与存储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藏与存储技术,并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液体氮冷冻保存法液体氮冷冻保存法是一种常用的菌种保藏与存储技术。
液体氮的温度极低,可以有效地阻止细胞活动,从而保护菌种的生命力。
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食用菌,具有较长的保存期限。
在保存过程中,首先将菌种培养基中的菌株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其转移到液体氮中迅速冷冻。
保存期限可以达到数年甚至更长。
二、冷冻干燥技术冷冻干燥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
通过将菌种冷冻至极低温,然后将冷冻的菌种置于真空环境下进行干燥处理,可将菌种冻结干燥,以减少水分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长菌种的保存期限,并且可以保持菌株的较高存活率。
冷冻干燥的菌种可以在常温下保存,并可以迅速复苏。
三、蔗糖保藏技术蔗糖保藏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菌种保藏方法。
在该方法中,将已经生长饱满的菌丝体与等量的蔗糖混合均匀,然后置于低温储藏。
蔗糖作为保护剂,可以降低细胞的冻伤和变形风险,从而维持菌种活力。
该方法可适用于多种食用菌,保存要求相对较低,操作简单方便。
四、冷藏保存技术冷藏保存技术是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之一。
通过将菌种保存在低温环境中,如4摄氏度左右,可以避免菌株的快速老化和失活。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耐冷食用菌,可以在冷藏状态下存储数周,适用于短期保存。
五、玻璃滴管冷藏保存法玻璃滴管冷藏保存法是一种适用于微生物保存的方法,在菌种的氧化发酵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使用玻璃滴管冷藏法来保存菌种。
将菌种悬浮溶液加入玻璃滴管中,使用适量的缓冲液封管,并放在低温环境中(通常是4摄氏度)冷藏保存。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和较长的存储期限。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藏与存储技术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食用菌是一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真菌,其菌种保藏是保证菌种保存和传承的重要手段。
食用菌菌种的保藏可以确保菌株的纯度和可持续利用性,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和开发新的品种。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1. 冷冻保藏法:将食用菌菌种培养物制备成含有20%-50%的甘油或乙二醇的保存液,然后使用低温冷冻设备将菌种保存在-80°C或更低的温度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食用菌,能够长期保存菌种并保持其活力。
2. 干燥保藏法:将菌种培养物培养于无菌条件下,然后使用高温低湿或低温高湿的方法进行干燥,最后将干燥的菌丝体保存于密封的容器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耐干燥的食用菌,如魔芋菌和杂色红菇。
3. 微冻保藏法:将菌种培养物制成菌丝片,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冷冻菌丝片,再保存在低温条件下。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易用液体保存液保存的食用菌菌种,如松茸菌。
4. 低温液氮保藏法:将菌体或菌丝体培养物直接置于液态氮中保存。
液态氮的温度非常低,可以有效防止菌种的老化和突变,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操作技术。
5. 镂空冻干保藏法:将菌种培养物整理成菌丝体块,并利用真空冷冻干燥和低温方式保存。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难以保存的菌种,如鸟肝菌和杜松菌。
在进行食用菌菌种保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纯净的菌种:保藏前要确保菌种的纯度,排除污染物和其他细菌的干扰。
检查菌种是否含有目标菌株,并进行传代培养,确保纯净度。
2. 使用无菌器具:在进行菌种保藏时,使用无菌器具和培养基,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实验室的无菌环境,防止污染。
3. 标记菌种信息:在保存菌种的容器上标记好菌种的信息,包括菌株编号、保存液配方和保存日期等,避免混淆。
4. 定期检测和传代:定期检测保存的菌种的活力,可以通过接种到适合的培养基上进行观察。
同时,对菌种进行传代培养,保持菌种的活力和纯度。
5. 储存条件的选择:根据不同的菌种特性选择适合的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采摘后的新鲜食用菌,常温下易腐烂变质,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破损,降低质量,造成损失。
在生产旺季要鲜销食用菌,在炎热的季节要收集加工食用菌产品,必须作好保鲜和贮藏。
为了调节、丰富食用菌的市场供应,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必须搞好食用菌的加工。
现介绍食用菌最常用的保鲜贮藏与加工方法。
(一)保鲜贮藏法1、冷藏法:温度是影响农产品呼吸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在5~35℃内,温度每上升10℃,呼吸强度即增大3倍,结果使环境温度升得更高。
但冷藏温度也不宜过低,通常控制在0~8℃之间。
冰冷在生产上最常采用,将食盐或氯化钙加入冰中,把冰放置在贮藏食用菌的上方。
2、气调贮藏法:原理是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抑制呼吸作用。
氧气低于1%,可抑制食用菌开伞,在5%时刺激开伞;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抑制开伞,但浓度太高又会促使食用菌无氧呼吸,产生毒害。
气调方法:(1)将食用菌放入有一定透明性的容器内,让其自然降氧;(2)人工降氧法,即充入二氧化碳和氮气。
气调与冷贮结合效果更好。
3、辐射处理法:应用60钴或137钯放出的γ射线为放射源对食用菌进行辐射处理,可使其体内的水和其它物质发生电离,产生游离基或离子,能有效地抑制开伞,延缓菌体变色过程,杀死或抑制腐败微生物和病原物的活动,从而起到保鲜作用,结合冷藏效果更好。
辐射剂量以20万拉德较适宜。
4、植物激素处理法:有些激素可抑制食用菌的呼吸,延迟衰老,延长保藏时间;有些激素还可抑制开伞。
可选用的激素有:矮壮素(ccc),2.4-d,青鲜素(mh),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比久(n-二甲胺基琥珀酰胺)。
使用浓度因不同菌种而异,一般为几个至几百ppm。
(二)常见加工法1、干制加工法:干制加工过程就是食用菌体内所含水分的蒸发过程,食用菌与干热空气接触时,表面水分向外界环境散发,从内到外形成一个水分含量的梯度差,梯度差越大,水分向外移动越快,反之越慢,直到内外含水量一致时,水分的运动才停止。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存与传承技术食用菌是一种富含营养、美味可口的食物,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然而,食用菌类的栽培过程并不简单,其中涉及到菌种的保存与传承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用菌类栽培中的菌种保存与传承技术。
1.初代菌种的选取在食用菌类的栽培过程中,初代菌种的选取至关重要。
初代菌种是指从自然环境中采集到的菌类,如何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生长强劲的初代菌种是成功栽培食用菌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选取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逆性强的优良菌株作为初代菌种,可以大大提高后续的栽培效果。
2.菌种的保存方法菌种的保存是为了长期保持其菌株的性状,并为后续的传承提供保障。
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有以下几种:2.1冷冻保存冷冻保存是最常见、最简单的保存方法之一。
可以将菌种培养物制作成冷冻物,储存在低温条件下。
一般而言,-20℃的低温条件能够保证菌种长时间的保存。
2.2干燥保存干燥保存是指将菌种培养物或菌丝体进行干燥处理,储存在低湿环境中。
通过降低环境湿度,可以使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并有效延长保存时间。
2.3液体氮保存液体氮保存是一种冷冻保存的进一步延伸。
将菌种置于液体氮中进行保存,可以极大地降低培养物与周围环境的温度,进而实现长时间的保存。
3.菌种的传承技术在食用菌类的栽培中,持续地传承优良的菌种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菌种传承技术:3.1无菌传承无菌传承是指将菌种进行严格的无菌处理,并通过培养基的转接,将菌株在无菌条件下继续培养。
这样可以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性,为后续的栽培提供高质量的菌种。
3.2组织培养传承组织培养传承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传承方法。
将菌株的组织培养到无菌培养基中,通过细胞分裂和发育,得到新的菌株。
这种方法可以大量繁殖优良的菌株,提供充足的种源。
3.3休眠孢子传承休眠孢子传承是指将菌株培养到休眠状态,通过休眠孢子的保存和传递,实现菌种的传承。
这种方法在某些食用菌类中应用较多,可以降低菌株的变异率,保持其稳定性。
加工技术-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保存技术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对食用菌生产至关重要。
菌种的好坏,菌种的保存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和产量、效益和成败,所以我们要制作优良的食用菌菌种,更要有优良的菌种保存方法,以保存菌种的生活力和优良性状,确保菌种纯种、无污染。
一、菌种制作
食用菌菌种分三种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
1. 制作母种(一级种)
1.1 菌种采集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食用菌子实体。
经表面消毒后,放在无菌的厚纸上,使子实体菌褶向下,在通风条件下经过12--24h,等子实体放出孢子后,将纸折叠起来风干,放入塑料袋中,里面放几粒干硅胶,封好口,放入2--4℃冰箱中,可保存起来长期备用。
1.2 母种培养基制作
配方:马铃薯200g、琼脂20g、葡萄糖20g、纯净水1000ml。
先把马铃薯切成大约1 cm大的小方块,放入1000ml纯净水中煮30min,过滤后加入琼脂、0.2-0.3%的磷酸二氢钾、再加入20g葡萄糖,溶解后分别装入试管,每个试管装量1/5-1/4,用棉塞封好试管口,外加塑料膜扎紧,放入压力灭菌锅1.3㎏/cm灭菌30min,待温度降至60℃将试管摆成30-35度倾斜面,冷却后观察几天,无受到杂菌污染即可接种,孢子液用灭菌的自来水将孢子稀释,在无菌操作环境下将孢子悬浮液移到试管琼脂斜面上,在25℃下培养,很容易萌发生长成菌丝,然后用石蜡封口置于4-5℃恒温箱中可保存6个月。
2. 制作原种(二级种)
将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加入水拌匀(100kg料加125kg水),培养基原料拌匀后拿试纸测ph值,ph值在6-7为宜,然后装入大口的罐头瓶至瓶肩部,将培养料压平压紧,抹干净瓶的培养料,拿完好无破损的塑料薄膜扎紧瓶口,放入压力灭菌锅1.4-1.5㎏/cm灭菌1.5-2h,冷却至25℃即可进行无菌接种,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斜面上挑取少量菌丝体接入瓶中,接种后在25℃恒温箱中培养30d菌丝可长满,即可作为原种(二级种)。
3. 制作栽培种(三级种)
栽培种就是将原种扩大繁殖,栽培种培养基制作和原种培养基制作一样,装瓶方法一样,但是因为栽培种菌种数量远远大于原种数量,生产上栽培种灭菌需利用室外专门的常压灭菌室灭菌,即盖一个两米见方的灭菌室,里面支一口大铁锅注满水,锅上放木板,将装入瓶中的培养基整整齐齐码在木板上方,点火加热至100℃,保持10-12h,待自然冷却至不烫手转入室内,到培养基降温至25℃即可进行无菌接种。
一瓶750ml的原种可接70-75瓶左右的栽培种,接种后在25℃恒温环境中培养30天菌丝长满,即可作为栽培种(三级种)。
原种和栽培种在培养菌丝期间每3d要检查一次,以去除被杂菌污染的菌种并做无害化处理。
二、食用菌菌种的保存方法
食用菌菌种保存的原理是利用低温、干燥、缺氧等手段来降低菌丝体的新陈代谢作用,以保持菌种在生理、形态、遗传上的稳定性。
食用菌菌种保存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中小规模的食用菌生产者来说,一些简单的土办法经济实惠,效果也不错,这里主要介绍4种常用的食用菌母种保存方法:
1. 斜面低温保存母种法
这是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保存方法,也是在食用菌的生产中最常用的菌种保存方法。
菌种在斜面培养基上成熟后,放到恒温箱中5℃保存,每隔7个月移植转管一次,在菌种的保存过程中要保证琼脂湿度适宜,此法适宜90%以上的食用菌菌种的保存,但不宜保存草菇菌种,因为草菇是高温型菌种,要在10-12℃保存,4-6℃低温容易引起菌丝体死亡。
斜面低温保存母种法保存时间有限,需经常转管移植,以补充菌丝体的营养、水分。
这种保存方法虽简单易行,但缺点是对菌丝体创伤多,对人力消耗大,在食用菌大规模生产中还是要把此方法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互相补充,减少转接次数。
2. 石蜡封口保存母种法
把蜡纸裁成7cm见方,放入高度酒精中浸泡2-3min,点燃酒精灯,将母种试管管口在酒精灯上烤一圈,用浸泡好的蜡纸扎紧试管口,将蜡纸完全浸入融化的石蜡液体中,使蜡纸紧紧贴在试管壁上,等石蜡凝固后检查不漏气,放到恒温箱中5℃保存。
3. 玻璃纸封口保存母种法
用明胶15g、硫酸铜2g、美蓝指示剂2滴溶于100ml热水中,配制成封口剂,将培养好的母种试管口朝下蘸上封口剂,贴上消毒好的玻璃纸。
放到恒温箱中5℃保存,此法可保存菌种一年以上。
4. 菌丝体液体保存法
用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水1000ml配置好营养液,取菌丝块放入营养液中,有菌丝的一面朝上,接种好后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放到恒温箱中5℃保存,此方法菌种成活率高,保存时间长,一般33个月成活率为91.9%、42个月88.9%。
5. 麦粒保存法
首先选无病虫害的小麦,在20℃的水里浸泡5h,使麦粒的含水量在25%,取出凉干麦粒表面水分,装入试管,每个试管只能装1/3,然后用高压锅在压力120kg/cm下保持40min。
将试管从高压锅中取出摇散麦粒,接入一滴菌丝悬浮液并摇一摇,使菌丝悬浮液均匀地沾满麦粒,放在温度25℃环境中培养,待大多数麦粒出现菌丝即可拿出,放在5℃恒温箱中保存。
此法可保存母种一年半以上。
食用菌菌种接种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放在恒温箱里的菌种不可过分拥挤。
温度要控制好,不可过高或者过低,温度过低培养基结冰脱水,菌丝容易衰老死亡,温度过高会加快细胞新陈代谢,达不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移植转管前要使保藏的菌种置于适宜温度下活化才能进行。
菌种培养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降低菌丝体活力,保存时环境湿度不宜过高,以防霉菌通过棉塞进入试管内,污染菌种. 菌种保存要有标签,标签必须规范、清晰,字迹清晰可见,标签上应标明菌种的名称、菌种的代数、接种的时间等。
一级种、二级种、三级种要分别保存。
菌种还需专人保存,严格防止混淆,菌种保存过程中要防止不相关人员进入保存室,防至菌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