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45.97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课文概述第二单元主要围绕 “爱心与真情”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多篇记叙文,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感受人间真情的情操。
二、课文具体知识点1. 《藤野先生》作者及背景:鲁迅 (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写于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写成。
主要内容: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情、认真负责的高尚品质,并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重点字词:畸形、不逊、绯红、发髻、芦荟、驿站、教诲、芋梗汤、杳无消息、油光可鉴、抑扬顿挫等。
理解词义:如 “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标致”在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难点探究:理解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以及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2. 《回忆我的母亲》作者及背景: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文是他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回忆了母亲的生平。
主要内容:记叙了母亲的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等优秀品质,以及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
重点字词:佃农、韶关、仪陇、溺死、私塾、迁徙、和蔼、妯娌、管束、庚子、哭泣、豪绅、衙门、横蛮、慰勉等。
难点探究:理解作者为什么只选择文中这些事情来写,以及这些事情如何体现母亲的优秀品质。
3. 其他课文如 《阿长与 〈山海经〉》、《背影》等,这些课文也围绕 “爱心与真情”这一主题,通过不同角度和故事展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真情。
三、写作手法与表达技巧叙述与描写:本单元课文多为记叙文,需掌握叙述和描写等表达方式的功能和特点。
语言特点: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富有表现力,通过学习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表达: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能力。
1. 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s): 包括主格人称代词和宾格人称代词。
主格人称代词用作主语,宾格人称代词用作宾语或表语。
主格人称代词: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宾格人称代词:me, you, him, her, it, us, you, them2. 形容词(Adjectives): 描述名词的特征或性质的词。
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
例如:beautiful girl (美丽的女孩), big house (大房子)- 比较级:比较两个人或物的特征或性质,形容词前加-er或more,与than连用。
例如:She is taller than me. (她比我高。
), It's more interesting than the movie. (这比电影更有趣。
)- 最高级:三个或三个以上人或物进行比较,形容词前加-est或most,与in或among等连用。
例如:He is the tallest student in the class. (他是班上最高的学生。
), It's the most expensive restaurant in town. (这是城里最贵的餐厅。
)4.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Adjective possessive pronouns): 用来表示所属关系的代词,相当于形容词+名词。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your, his, her, its, our, your, their 例如:That is my book. (那是我的书。
), This is your hat. (这是你的帽子。
)5. 名词性物主代词(Noun possessive pronouns): 用来表示所属关系的代词,相当于名词,不需要后面加名词。
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yours, theirs例如:Is this pen yours? (这支钢笔是你的吗?), The book on the table is mine. (桌子上的那本书是我的。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 4 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 代表人物: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1.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
(2)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创办,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
(3)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2.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1)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创办。
(2)开平煤矿:李鸿章创办。
(3)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创办。
3. 筹划海防(1)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筹建新式海军。
(2)到 80 年代中期,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 兴办新式学堂(1)目的: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2)代表:京师同文馆(12 年)。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1.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 积极作用(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2)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 局限性: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第 5 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甲午中日战争1. 爆发时间:1894 年(农历甲午年)2. 主要战役(1)平壤战役: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3)辽东战役: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 结果:1895 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 时间:1895 年 4 月2. 主要内容(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 2 亿两。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字词积累。
1. 易错字音。
- 绯(fēi)红:颜色很红。
- 发髻(jì):将头发归拢在一起,于头顶、头侧或脑后盘绕成髻。
- 芋梗(gěng)汤:芋梗做的汤。
- 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 胡髭(zī):嘴上边的胡子。
- 长髯(rán):两颊上的长须。
- 黝(yǒu)黑:皮肤暴露在太阳光下而晒成的青黑色。
- 滞(zhì)留:停留不动。
- 搓捻(cuō niǎn):将线、纸等搓成条状物。
2. 易错字形。
- “油光可鉴”的“鉴”:不要写成“签”。
“鉴”在这里是照的意思。
- “落第”的“第”:不要写成“弟”。
- “翳”:注意笔画,不要写错。
- “粗制滥造”的“滥”:不要写成“烂”。
- “崎岖”:注意两个字的写法。
- “恍然大悟”的“悟”:不要写成“物”。
3. 词语理解。
- 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 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 器宇:气概,风度。
-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 不求甚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二、文学常识。
1. 作者简介。
2. 文体知识。
三、课文内容理解。
- 主要事件。
- 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
- 纠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的品质。
- 关心解剖实习:反映出藤野先生热情诚恳、关心学生的特点。
-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的求实精神。
- 主题思想。
- 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重、感激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通过写自己在日本的求学经历,特别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 人物形象。
- 藤野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教学认真、没有民族偏见的学者。
- 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是一个善于观察、思考,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青年。
- 母亲的形象。
- 母亲是一位仁慈、温和、严而有格、宽容、善良的女性。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以下是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总结:1. 重点单词:包括家务、几乎、饭厅、另外、频繁、周刊、杂志等。
2. 重点短语:包括“it’s important to do sth”表示“做某事很重要”;“how often”表示“多久一次”;“on weekends”表示“在周末”;“hardly ever”表示“几乎从不”;“once a week”表示“每周一次”;“twice a month”表示“每月两次”;“three times a day”表示“每天三次”;“in the morning”表示“在早上”;“in the afternoon”表示“在下午”;“in the evening”表示“在晚上”;“exercise”表示“锻炼”;“go to the movies”表示“去看电影”;“play sports”表示“进行体育运动”;“how many times a day”表示“每天多少次”;“how often do you do sth”表示“你多久做一次某事”。
3. 重点语法:包括一般现在时态的用法,特别是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频率副词的用法,如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never等;时间状语从句的用法,如when、before、after等。
4. 重点句型:包括询问频率的句型,如“How often do you do sth?”“I do sth twice a week.”等;表达频率的句型,如“I exercise three timesa week.”等。
5. 重点语音:包括单词重音和句子语调,特别是疑问句和陈述句的语调。
以上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建议您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做练习,加深理解和记忆。
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主要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等式与不等式、绝对值等知识点。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一下。
一、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是基础知识点,也是以后学习更高级运算的基石。
在有理数加减的过程中,涉及同号数和异号数的加减法。
同号数相加减,结果还是同号,不同号数相加减,结果为正数或负数,就要看绝对值的大小。
在解决同号数和异号数加减的问题时,建议先将括号展开,如(2x-y)+(-x+3y),即可按照同号同加、异号相减、有负数求和的规律,依次计算。
二、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有理数的乘除运算也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在有理数乘法运算中,同号数相乘,结果为正数,异号数相乘,结果为负数;在有理数除法运算中,同正负号数相除,结果为正数,不同正负号的数相除,结果为负数。
在进行有理数乘除计算时,我们可以简化运算,即将分子分母约分,得到最简分数后,再进行乘除运算即可。
三、等式与不等式等式与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点之一。
等式是指两个数或两个式子在相等的关系下成立,例如2+3=5,2x-3=7等。
在等式中,在等号两侧的数或式子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变形、代入等方法来求解等式的未知数。
不等式是指两个数或两个式子大小关系不相等,例如2<5,3x+2≥8等。
在不等式中,我们需要根据大小关系来确定未知数的范围,比如对不等式2x-6<10两侧同时加6,得到2x<16,再除以2得到x<8,即x的范围为负无穷到8。
四、绝对值绝对值是一个数沿数轴到原点的距离。
对于正数,其绝对值等于自身,对于负数,其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
例如|3|=3,|-3|=3。
在数学中,绝对值除了有求负数相反数外,还可以用来求解无理方程、解关于x的不等式、判断点是否在某一个范围内等。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知识点介绍,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能力高低,对学习数学和成绩提升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单元知识点
梳理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1. 自然地理要素
- 地壳: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 大气圈:包围地球的空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
组成。
- 水圈:地球上所有水体的总和,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冰
川等。
- 生物圈:地球上生物存在的范围和空间,包括陆地、水域和
空气中的生物。
2. 气候与气象
- 气候:长期气象变化的统计总结,包括气温、降水和风向等
要素。
- 气候带:根据气候特点划分的地球表面区域,如寒带、温带
和热带等。
- 气象:短期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包括气温、湿度和降水等。
3. 陆地与水域
- 陆地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和生物
资源(如森林和农田)。
- 水域资源:包括海洋资源和内陆水资源,如渔业资源和水能
资源。
4. 基本地理知识
- 地图:用比例尺将地球的地貌、水系、国界等准确绘制出来
的平面或立体图。
- 经纬度:地理坐标系统,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任意点的位置,
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数值。
经度表示东西方向,纬度表示南北方向。
5. 地球与人类活动
- 农业:农民利用土地和气候培育植物和养殖动物,供人类食
用和生产。
- 工业:利用机器和技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生产,生产商品
和提供服务。
- 城市化:人口逐渐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二单元:一、大的语法点1、How 如何(方式)how often多久一次(频率)答语常用“Always/ often/ every day/…”或“次数+时间”等表频率的状语例如: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Twice a week.一次once 两次twice 三次或三次以上基数词+ times three times four times How come?怎么回事?怎么会?表示某件事情很奇怪,有点想不通;可单独使用,也可引导一个问句。
相当于疑问词why。
但how come 开头的特殊疑问句使用的仍是陈述语序。
How come you didn't tell me about it? = Why you didn't tell me about it?how long 多长(时间)答语常用“(For/ about +)时间段”how far多远(距离)答语常用“(It’s +)数词+miles/ meters/ kilometers”how many多少(接可数名词)how much(接不可数名词)2、频度副词1. 频度副词的含义(1) 表示次数、频率的副词称为频度副词。
常用的频度副词按高低依次为always > usually > sometimes > seldom > hadly ever > never100% 80% 60% 30% 10% 0%(2) 表示具体的频率、次数时,一次用once,两次用twice,三次或三次以上用“基数词+times”表示: three times, four times, six times2. 频度副词在句中的位置(1 )频度副词一般在动词之前,be 动词、情态动词之后E.g. We never eat junk food.Lucy is sometimes very busy.I can hardly say a word.3. 对频度副词提问时,用how oftenE.g. ---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movies? ---Once a month3. It is good to relax by using the Internet of watching game shows, but we think the best way torelax is through exercise. 通过使用因特网看娱乐节目来放松很不错,但是我们认为最好的放松方式是通过锻炼来放松。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
识点归纳总结
本文汇总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系统复和总结。
知识点一:有理数的乘除运算
在该单元中,我们研究了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遵循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且正数乘以正数为正数,负数乘以负数为正数,正数乘以负数为负数。
有理数的除法可通过乘法的逆运算来实现。
知识点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除了乘除法运算外,本单元还涉及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同号数相加,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均为原来的数;异号数相加,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由大数决定。
知识点三:绝对值与相反数
绝对值指一个数到零的距离,绝对值是非负的。
相反数指与一个数相加为零的数,具有相反符号但绝对值相等。
知识点四:数轴与有理数的比较
数轴是用于表示有理数的一个直线,可以通过数轴判断有理数的大小关系。
数轴上,数越往右越大,数越往左越小。
知识点五:有理数的平方与平方根
本单元还介绍了有理数的平方和平方根的概念。
一个数的平方是指该数自乘的结果,而平方根是指一个数的正平方根。
我们研究了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和平方根。
知识点六:小数的运算
在该单元中,我们还涉及了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小数之间的运算遵循正数和正数、负数和负数的规律。
小数的运算可以通过转换为分数进行简化。
以上就是本文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的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点,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加油!。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第6课藤野先生重点字词绯.红(fēi)解剖.(pōu)畸.形(jī)油光可鉴.(jiàn)不逊.(xùn)匿.名(nì)诘.责(jié)杳.无消息(yǎo)教诲.(huì)瞥.见(piē)樱.(yīng)花深恶.痛疾(wù)宛.(wǎn)如烂漫.(màn)喝.(hè)彩抑扬顿挫.(cuò)托辞.(cí)菜畦.(qí)祈.(qí)祷署.(shǔ)名①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绯红:鲜红。
②掌故: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传说或故事。
文中指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③畸形:生物体某部分发育不正常。
④不逊:傲慢不礼。
逊,谦虚。
⑤匿名:匿,隐藏;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
⑥杳无消息:形容一点消息也没有。
⑦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⑧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⑨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疾,痛恨。
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是他的笔名。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
背景链接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1902年,鲁迅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
1904年,转赴仙台,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医。
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
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散文,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一、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
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
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
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HL”)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二、角的平分线:
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夹边就是三角形中相邻两角的公共边,夹角就是三角形中有公共端点的两边所成的角。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和性质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如△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4、全等变换
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二不改变其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做全等变换。
全等变换包括一下三种:
(1)平移变换:把图形沿某条直线平行移动的变换叫做平移变换。
(2)对称变换:将图形沿某直线翻折180°,这种变换叫做对称变换。
(3)旋转变换:将图形绕某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到另一个位置,这种变换叫做旋转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