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第三章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12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第三章自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题目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选择一项:a. 行政监督b. 政府职能c. 行政体制d. 行政决策反馈正确答案是:政府职能题目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上。
选择一项:a. 平等性b. 公平性c. 非营利性d. 普遍性反馈正确答案是:非营利性题目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
选择一项:a. 31b. 28c. 29d. 30反馈正确答案是:29题目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
选择一项:a. 前资本主义时期b.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c.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d. 当代资本主义时期反馈正确答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题目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
选择一项:a. 当代资本主义时期b.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c. 自有资本主义时期d. 前资本主义时期反馈正确答案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8分。
漏选按比例得分,多项错选不得分)题目6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政府与公民b. 政府与社会组织c. 政府与政党d. 政府与市场e. 政府与社会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公民, 政府与社会组织题目7政府职能特点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系统性b. 不可替代性c. 强制性d. 普遍性e. 服务性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普遍性, 不可替代性, 服务性, 系统性, 强制性题目8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计划职能b. 组织职能c. 社会管理职能d. 协调职能e. 政治统治职能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政治统治职能, 组织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题目9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
第三章行政职能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行政职能的含义★行政职能的特点★行政职能体系★行政职能研究的意义一、行政职能的含义◆职能:是指一定的人员或组织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作用。
◆行政职能:是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行机关,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作用。
◆行政管理职责:即行政组织的职责在横向上拓展的广度,它表明行政职能涉及对象的界限以及行政作用影响的领域;◆行政管理功能:即行政作用的纵向深度,它表明行政组织在其职责范围内的哪些层次发挥作用,以及在不同层次发挥作用的强弱程度。
二、行政职能的特点◆公共性⏹政府职能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实施管理时表现出来的职能,因而是一种公共性的职能。
⏹与之相对应的非政府的、非公共性的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具有一定的职责和功能,但这种管理职能是个别领域的,“私人性”的。
◆执行性⏹古德诺(政治/行政);洛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行政权/立法权;行政机关(各级政府)是立法机关/权力机关(人大)的执行机关。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必须执行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决议。
◆多样性⏹性质:政治统治/社会管理⏹范围:对内职能/对外职能⏹具体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运行过程: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沟通/监督⏹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动态性⏹行政职能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随着国家社会生活以及行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开放系统组织:行政环境(行政生态学)。
⏹社会发生变迁,行政职能的主体、客体、范围、内容、方式、手段、作用、主次关系等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行政职能体系◆政治职能⏹政治职能是维护国家统治的一项基本职能,其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它包括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两个方面。
⏹专政职能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必须运用职能机关,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和反社会分子,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学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三讲行政权力第一节行政权力概述第二节行政权力的分配第三节行政授权第四节行政权力的行使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第一节行政权力概述一、行政权力的涵义行政权力的这一定义,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第二,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第三,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第四,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第五,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二、关于行政权力的主要学说(一)早期分权学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政治学》;古罗马的波利比阿(Polybius)(二)三权分立学说——查理·孟德斯鸠(Charles Montesquieu)(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乔汉·布隆赤里(Johann Bluntschli);伍德罗 威尔逊;马克斯 韦伯;古德诺(四)五权宪法学说——孙中山先生在借鉴西方三权分立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政治传统所创立的一种学说。
(五)议行合一学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行政权力与立法权力是统一的。
法国巴黎公社首创了议行合一的先例。
(六)组织权力学说——组织权力普遍存在,其重要功能在于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三、行政权力的结构(一)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纵向的层级结构+横向的部门结构(二)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由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权力运行模式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四、行政权力的特征及其与其他权力的关系(一)行政权力的特性公共性。
1.公共性作为一种国家权力,行政权力本来就属于公共权力,公共性自然是其主要特征。
第三章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重点难点】1.行政学在西方(美国)兴起的历史原因、2.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3.中国行政学发展的特点、原因、发展趋势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学的理论依据和原则行政管理学在融合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的等政治学说和政治理论,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1990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强调和突出公共行政活动及其研究在所有国家现象中的特殊意义,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某些范畴。
【行政管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1、政府职能由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积极干预。
2、文官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3、政治学、经济学、行政法学、财政学等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4、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早期的行政管理研究时期(1887——1930)威尔逊、古德诺威尔逊:1887年《行政学之研究》,行政与政治的两分法,建立一门行政科学来指导政府行为,加强和纯洁政府机构,专心处理公务,提高行政效率。
古德诺:1893年《行政法学》,1900《政治与行政》,论证两分法,使之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
罗纳德怀特:1926年《行政学导论》,魏罗毕:1927年《行政学原理》,标志着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
该时期研究的特点:早期的行政学者研究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节省政府开支,研究的重点放在行政部门的功能上,他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性的,企图建立适应一切行政工作的普遍原理、原则或定律,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泰罗等科学管理思想的熏陶。
费富纳《行政学》、怀特《行政学导论》、魏罗比《公共行政原理》——行政学三足鼎立的名著。
(二)传统的行政管理研究时期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有两个主要背景:一是美国政府对社会经济和世界事务的干预,使得其机构迅速膨胀。
二是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形成受到了工商企业管理科学的影响。
它的许多原理都来源于此。
“行政管理学”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权力的特性,权力可分为()A.本原性权力与从属性权力B.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力C.政治权力与经济权力D.文化权力与社会权力解析:根据权力的特性,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与从属性权力。
本原性权利不受他种权利的制约。
从属性权利是从本原性权利派生而来的。
2.不受他种权力的制约,权力主体的意志是独立的和最高的权力类别是()A.从属权力B.公共权力C.政治权力D.本原权力解析:根据权力的特性,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与从属性权力。
不受他种权力的制约,权力主体的意志是独立的和最高的权力类别是本原权力。
3.行政权力是一种()A.经济权力B.社会权力C.政治权力D.主权权力解析:行政权力是一种是政治权力。
4.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A.行政决策机构B.行政管理机构C.行政执行机构D.行政监督机构解析: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行政管理机构。
5.行政权力的目的是()A.实现国家意志B.维护阶级统治C.规范政党行为D.实现利润最大化解析: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
6.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A.国家强制力B.国家意志C.国家机关D.国家主权解析: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强制力。
7.现代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是()A.人民群众B.行政职位C.专业知识D.个人魅力解析:现代行政权力的根本来源是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A.执行性B.有限性C.公共性D.广泛性解析: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公共性。
9.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行政权力的()A.强制性B.执行性C.公共性D.有限性解析: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行政权力的是公共性。
10.现代行政的目的在于实现()A.公共利益B.集团利益C.家庭利益D.个人利益解析:现代行政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
11.关于行政责任的说法,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A.公共责任B.与行政权利对等的责任C.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D.公民责任解析:关于行政责任的说法,不是公民责任。
第三章教育行政组织第一节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一、教育行政组织的含义与特征P55(名词解释)1.含义: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2.特征:(1)教育行政组织是国家性质的社会组织,为国家权力所支持。
(2)教育行政组织具有严密的体系性:依宪法和法律规定,形成层阶式组织体系。
(单选)二、教育行政组织P561.教育行政权力与教育行政组织职能:教育行政组织是教育行政权力的载体。
2.行政组织结构是指行政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3.行政组织的结构模式: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
(1)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即行政组织的层级机构。
(判断改错)①组织层级机构有着古老的历史,最早见于《圣经》记载→组织结构的等级的原则。
②德国的韦伯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阶梯级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或称层峰组织结构。
(单选)③一般是按纵向分为许多层次,上下层为领导与服从的关系。
(2)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即行政组织的部门机构。
分设行政组织的横向部门的方法:第一,按照业务工作性质划分:把性质相同或业务相似的工作进行归类,形成一个行政组织单位或部门,由这个单位或部门全权负责该类工作。
第二,按照功能划分:根据每个行政部门在整个行政组织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来划分。
横向功能结构形式: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和信息反馈部门。
第三,按照工作程序划分。
第四,按照地区划分。
第五,按服务对象来划分。
4.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的行政组织结构类型是以层级--职能型为主。
层级--职能型结构的显著特点:第一,按照行政组织任务、业务工作和管理职能来划分部门和设置组织结构,突出专业分工。
第二,把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分为两类:层级指挥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能机构和管理人员。
5.中国教育行政组织和职能(1)国家教育行政组织:①含义:指国家一级的教育行政组织,也有人称它为中央教育行政组织。
②包括国务院(国家最高行政组织)和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的执行机构)。
第三章行政职能(重点问题)行政职能行政职能内容行政职能转变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一、行政职能的含义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行政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理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夏书章二、行政职能体系斯密:“君主的义务,首先在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君主的第二个义务,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侮和压迫,换言之,就是建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君主或国家的第三种义务就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
荀悦(148~209),中国东汉末期政论家,史学家。
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
1.政治职能核心在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1)专政职能:军事职能;外交职能;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维护职能;(2)民主职能:民主权利保障职能;民主制度建设职能;民主秩序维护职能;2.经济职能(1)宏观经济调控职能;(2)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3)市场监管职能;(4)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3.文化职能:指政府指导和管理文化事业的职能。
(1)发展科学技术;(2)发展教育事业;(3)发展文化事业;(4)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政府管理中内容最为广泛、丰富的一项基本职能,凡致力于改善、保证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各类事务,都在社会职能的范围内。
p58⏹现代社会中政府职能的极大扩张也主要是社会职能的拓展。
行政职能的表现(1)提供社会保障。
“社会安全线” 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险体系社会救济体系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优抚体系(2)人口管理:集中体现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质量及其结构的控制。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上世纪50年代“人口众多是极大的好事”❑毛泽东:“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1957年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新人口论》中指出:“我国人口过多却把本来有限的资金吃掉大半,以致影响积累,影响工业化。
”❑1949年还是54167万人的人口队伍,到了1969年已经扩大到了80671万人。
⏹上世纪70年代“只生两个孩子”❑70年代初降生的孩子的出生证上,除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头像及最高指示外:“一个太少,两个不多,三个正好。
”❑两年后,出生证上的建议已经改成了:“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两个孩子”。
⏹上世纪80年代“只生一个好”❑从1949年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
❑从1980年开始在全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上世纪90年代“少生优生”❑1995年前后就倡导“少生优生”。
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3)保护自然环境一是环境计划管理二是环境质量管理三是环境技术管理。
十大环境问题:(1)人口(2)粮食(3)污染(4)酸雨(5)荒漠化(6)全球变暖(7)臭氧层破坏(8)能源短缺(9)资源破坏(10)生物多样性丧失三、行政职能的作用第二节西方国家职能的历史演变⏹原始社会的行政职能:原始民主制❑与谋取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直接相关❑不存在专门的公共管理组织或职能❑职能的运行方式是习惯化的、非强制的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前资本主义时期是指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时期⏹古代社会政府职能简单且具有综合性。
前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行政职能特点:1.政治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2.社会管理相对弱化3.行政职能体系的运行以国家暴力手段为主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经济基础: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理念: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
⏹ 1.政治职能居于中心地位⏹ 2.经济社会职能奉行自由放任主义现代政府的行政职能问题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一)罗斯福“新政”——大危机带来的现代政府行政职能问题⏹材料一:1929年,胡佛总统就职演说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我们的生活已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材料二:八个月后,美国却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材料三:1929年10月29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
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
⏹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财政金融一片混乱,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应量锐减,全国6000家银行倒闭,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
⏹材料四:大量的工厂倒闭后,身无分文的工人在美国有1700万之多。
失业工人成几何级数上升,达到1500万,工人工资降低40%。
1932年农业收入仅等于1929年的1/2,有近百万个小农场被迫拍卖,破产的农民大批流入城市。
1.背景:(1)经济危机;(2)政府信任危机;(3)罗斯福以“新政”赢得总统选举2.目的:摆脱困境,实现复兴。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
3. “新政”的主要内容:“伸出看得见的手”(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银行信用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罗斯福对惊魂不定的美国人民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
”6月16日,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
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银行信用很快恢复,银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0亿美元!(2)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3分1磅,牛肉5分1磅,1只肥羊卖不到1元钱。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3)加强工业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
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
(4)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国会拨款7.5亿美元建造田纳西水利工程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
每批25万人,每期半年。
(5)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童工。
(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稳定社会,早日摆脱危机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二)新政带来的政府变革:a.扩充总统的立法职能。
罗斯福政府通过“百日新政”,在美国的法律中写进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寻常的一系列改革法案:紧急银行法案、节约法案、啤酒法案、农业法案、失业救济法案、工业复兴法案、以工代赈法案、社会保障法案、税制改革法案、银行法案等等。
b.扩充总统的行政职能建立总统办公厅和各种辅助机构,总统直接领导预算局、经济顾问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c.扩充总统的经济职能设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经济管理机构;第一次规定联邦政府对华尔街的管制“新政”的思考:⏹ A.结束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两手都要硬”⏹ B.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成为共识:⏹ C.但没有解决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如何把握“度”的问题:a.政府应干预什么(What)b.政府应在什么时候干预(When )c.政府通过什么方式干预(How )d.政府干预到什么程度(Degree )问题:从罗斯福新政看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发展趋势⏹ 1.政府权能体系迅猛扩张;⏹ 2.政治职能加强;⏹ 3.经济社会职能方面,普遍采取积极干预的模式。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1.政府权能体系迅猛扩张;⏹ 2.政治职能加强;⏹ 3.经济社会职能方面,普遍采取积极干预的模式。
四、当代西方国家行政职能发展趋势1.行政职能扩大(行政国家)行政国家的主要标志:(一)行政职能大为扩张。
行政职能新领域:国内国际贸易与金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教科文卫;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监控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城市管理规划和乡镇建设;直接组织大型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等等。
(二)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大量增加。
美国在建国之初,联邦政府仅设3个部,行政人员为4479人,与美国当时总人口的比例为1∶1100。
到本世纪,联邦行政部门发展到70多个,行政人员增加到3,111,912人,与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80。
(三)行政权力大为膨胀。
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调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权同样大为扩张。
在20世纪,行政权已不仅仅在执法领域膨胀,而且大举侵入到立法和司法领域。
(四)行政自由裁量权大为增长。
行政立法行政立法: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第一,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的行为。
第二,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为的行为。
行政立法必须经过起草、征求意见、讨论、通过和公布等立法程序,这就使得它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由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决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