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测试 理科综合
- 格式:pdf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17
2019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2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15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5:00-17:3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K39O16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表现一定的生命特征,与它们的结构以及分子组成密不可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血红蛋白中含有N的一定是血红蛋白B.绿藻、黑藻、颤藻中没有叶绿体的一定是颤藻C.发菜和菠菜细胞内DNA均为链状的双螺旋结构D.核糖体、质粒、酶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一定是酶2.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的搬运。
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总是成正相关B.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通道的运输速率但不会降低离子泵的运输速率C.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的结果是使该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D.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离子是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3.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促进或抑制的过程。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A.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它是构成所有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B.细胞外液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性有关,需要消耗ATPC.从图中分析可知,如细胞内胆固醇过多,则会有①②③的反馈调节过程,①为抑制,②③为促进D.如果生物发生遗传性障碍,使LDL受体不能合成,则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下降4.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 的量。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18 年12 月测试演替时间(年)优势物种主要物种理科综合试卷(一卷)5 荻草本:荻艾蒿黄背草苔草等10 牡荆灌木:牡荆杠柳酸枣等本试卷共3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0 刺槐乔木:刺槐黄连木构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 1 O 16 Na 23 S 32 Pb 207 Cu 64A.退耕之后的农田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由于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演替速度上快于冰川泥上的演替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退耕农田先后经历了草本、灌木和木本阶段,垂直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提高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1.tRNA5'端的成熟需要 RNA-蛋白质复合物 RNase P 的催化。
2018 年 9 月 27 日上海交大雷鸣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源的能力期刊《科学》上发表论文揭示了酵母菌的 RNase P 的结构(由一条长链非编码 RNA 分子和近十个蛋白质亚基组C.在确定群落的丰富度时,需要调查物种的种群密度,最常用方法是样方法成)及催化的分子机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绿水青山”的生态功能有保持水土、蓄洪防旱、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A.RNase P 属于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定的 RNA 序列,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5.油菜素甾醇是近年新发现的第六类植物激素,芸苔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油菜素甾醇类似物。
某科研人员为了研究B.RNase P 存在于所有的细胞结构的生物中,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组分芸苔素对侧枝长度的影响,以拟南芥的野生型植株和突变体植株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C.若将 RNase P 彻底水解,除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外,还有 4 种小分子物质列说法错误的是:D.RNase P 催化的底物不仅结构上有氢键存在,还有携带氨基酸识别密码子的功能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芸苔素浓度2.寨卡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若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生下小头症的患儿,其原因是由于该病毒攻击胎儿的神B.芸苔素能促进野生型拟南芥侧枝的伸长,可用于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
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分泌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某些分泌蛋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参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酶属于分泌蛋白C.某些分泌蛋白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D.研究分泌蛋白的运输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2.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通过主动吸水实现质壁分离复原B.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出细胞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兴奋时N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3.下列对科学探究及所用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顿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B.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抗虫棉C.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切除法发现促胰液素D.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研究膜蛋白质的流动性4.缩节胺(DPC)是一种人工植物生长类似物,可以调节大豆节间生长、矮化株高并塑造良好株型,测定不同浓度缩节胺(单位mg/kg)对大豆叶片中赤霉素(GA3)的含量(ug/g)的影响,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控植株矮化的最适宜DPC浓度为62.5 mg/kgB.缩节胺对赤霉素的合成量的影响具有两重性C.缩节胺可以催化与赤霉素合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D.赤霉素和缩节胺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根和幼芽5.某二倍体成熟雄性哺乳动物进行正常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分裂最终形成的子细胞的细胞质均为体细胞的一半B.两种分裂过程均是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两种分裂过程中都只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组数目相同6.如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原理图。
玉门一中 2019届高三 12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3C12N14O16Al27P31S32Cl35.5Fe56Cu64Ba13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B.变形虫、草履虫、蛔虫都是消费者,细胞呼吸方式均为有氧呼吸C.黑藻、念珠藻、颤藻都是生产者,均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霉菌、乳酸菌、硝化细菌用电镜观察,视野中均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2、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篙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C.为检测Art对于凋亡蛋白Q表达影响,需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3、右图为某细胞一个DNA片段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片段中含有3个起始密码子B.片段B.中a基因整体缺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若C中碱基对发生改变,则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D.在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4、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5、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渴觉中枢和渗透压感受器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有合成d激素,但不能分泌d激素的作用6、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装…………○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订…………○…………线绝密★启用前【校级联考】河北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6s 内甲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0~6s 内乙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C .0~5s 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 .0~6s 内存在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2.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某一位置,开关S 闭合时,用单色光a 照射光电管阴极K ,电流计G 的指针发生偏转,用单色光b 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电流计G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则……○……○…………订……线…………○……※※装※※订※※线※※内○…线…○………A .a 光的强度一定大于b 光的强度B .a 光的频率一定大于阴极K 的极限频率C .b 光的频率一定小于阴极K 的极限频率D .开关S 断开后,用单色光a 照射光电管阴极K 电流计G 的指针一定不会发生偏转3.如图所示,A 球在B 球的斜上方,两球相向水平抛出,若要使两球在与两球抛出的距离相等的竖直线上相遇,则A .A 球要先抛出B .B 球要先抛出C .A 球抛出时的速度大于B 球抛出时的速度D .A 球抛出时的速度与B 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相等4.如图所示,真空中a 、b 、c 、d 四点共线且ab=bc=cd ,在a 点和d 点分别固定有等量的异种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b 、c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C .同一负点电荷在b 点的电势能比在c 点的小D .把正点电荷从b 点沿直线移到c 点,电场力对其先做正功后做负功5.某同学将一足球竖直砸向地面,足球以5m/s 的速度被地面弹回,当足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落回地面,以后足球每次与地面碰撞被弹回时速度均为碰撞前速度的。
高三理科综合考试1.下列有关核酸的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中的核酸只分布在细胞内B. 细胞内的DNA都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 原核细胞的细胞器中只含有RNA,不含有DNAD. 利用健那绿染液和吡罗红染色剂,可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具体分布情况【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详解】病毒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而其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真核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不含DNA,C正确;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具体分布情况,D错误。
2.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摩尔根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一名词重新命名为“基因”B. 随着细胞质基因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C. 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研究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的内涵:①功能上,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本质上,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③结构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脱氧核苷酸序列;④位置上,在染色体上有特定的位置,呈线性排列。
【详解】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约翰逊给“遗传因子”起了一个新名字为“基因”,A错误;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正确。
2019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2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2019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12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共15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5:00-17:3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K39O16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表现一定的生命特征,与它们的结构以及分子组成密不可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血红蛋白中含有N的一定是血红蛋白B.绿藻、黑藻、颤藻中没有叶绿体的一定是颤藻C.发菜和菠菜细胞内DNA均为链状的双螺旋结构D.核糖体、质粒、酶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一定是酶2.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离子通道,另一种是借助离子泵的搬运。
离子通道是由蛋白质复合物构成的,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总是成正相关B.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通道的运输速率但不会降低离子泵的运输速率C.借助离子泵搬运离子的结果是使该离子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相等D.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离子是被动运输,其运输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3.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
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促进或抑制的过程。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A.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它是构成所有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B.细胞外液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性有关,需要消耗ATPC.从图中分析可知,如细胞内胆固醇过多,则会有①②③的反馈调节过程,①为抑制,②③为促进D.如果生物发生遗传性障碍,使LDL受体不能合成,则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下降4.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 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 的量。
山东省平度一中2019届高三理综12月阶段性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物理——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修3—5化学——必修1、必修2、选修4生物——必修1、必修2、必修3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虽然大部分的多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但是环孢素这种由11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多肽却是由一种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合成的。
环孢素中含有一种在自然界非常少见的D—氨基酸,而在核糖体上消耗的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分析上述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丙氨酸和亮氨酸都是α—氨基酸B.环孢素分子中可能含有11个肽键C.核糖体内应含有多肽合成酶D.多肽合成酶一定是一种蛋白质2.下列所述生理过程不应该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出现的是A.ATP水解成ADP和Pi并释放能量B.细胞核消失,各种细胞器也随之消失C.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DNA聚合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3.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的一种男性和女性共有的激素,该激素也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起源。
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人体内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激素只有催产素B.孤独症患者的垂体后叶向内环境释放的催产素的量可能很少C.有些神经细胞的胞体位于下丘脑,而突触小体位于垂体D.催产素对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4.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杂交育种和培育转基因植物的具体变异类型相同B.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若基因甲是由基因乙突变而来,则基因甲和基因乙表达的产物可能相同D.培育无子果实均要用到秋水仙素,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的数目变异5.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
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1至5页,第II卷(非选择题)5至14页。
共14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i—28 Cl—35.5Ni—59 Cu—64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动物细胞都有呼吸酶,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发生能量的转换D.植物细胞间都有胞间连丝,细胞膜上没有受体蛋白2.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死亡率极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的遗传物质会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B.合成HIV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C.感染HIV后的机体没有免疫应答不能产生特异抗体D.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3.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C标记的CO2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可证明碳的转化途径B.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胰腺腺泡细胞中可证明生物膜间有联系C.用14C或18O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将15N标记的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可证明DNA的复制方式4.在生物体内,控制tRNA合成的基因经过转录生成tRNA前体,tRNA前体经过核糖核酸酶P的剪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tRNA。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18 年 12 月测试理科综合试卷(一卷)本试卷共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 1 O 16 Na 23 S 32 Pb 207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tRNA5'端的成熟需要 RNA-蛋白质复合物 RNase P 的催化。
2018 年 9 月 27 日上海交大雷鸣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论文揭示了酵母菌的 RNase P 的结构(由一条长链非编码 RNA 分子和近十个蛋白质亚基组成)及催化的分子机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RNase P 属于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定的 RNA 序列,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 .RNase P 存在于所有的细胞结构的生物中,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组分C .若将 RNase P 彻底水解,除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外,还有 4 种小分子物质D .RNase P 催化的底物不仅结构上有氢键存在,还有携带氨基酸识别密码子的功能2.寨卡病毒是一种 RNA 病毒,若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生下小头症的患儿,其原因是由于该病毒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缺陷。
虽然寨卡病毒臭名远扬,但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的寨卡病毒减毒活疫苗(DNA 疫苗)可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BM ,一种恶性脑瘤)。
据此下列错误的是: A .寨卡病毒攻击胶质母细胞瘤后,机体可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而清除瘤细胞 B .寨卡病毒减毒活疫苗中含有根据寨卡病毒设计的 DNA 片段,此过程需要用到逆转录酶C .DNA 疫苗注射到猕猴体内,某些细胞会分泌出免疫活性物质,可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可推测免疫活性物质为淋巴因子D .寨卡病毒感染成年人,可引起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引发中风,该疾病的致病机理与艾滋病类似,都属于免疫缺陷病3.右图是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简图,其中 GLUT2 是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Na +/K +ATPase 是钠钾 ATP 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肠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细胞膜形成较多微绒毛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高效的吸收葡萄糖等营养物质B .图中所示的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功能有催化、运输、信息交流和密封细胞间隙的作用C .葡萄糖通过 Na +驱动的葡萄糖同向转运载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 .Na +/K +ATPase 也存在神经元细胞膜上,参与了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4.“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是实现“绿水青ft 就是金ft 银f t”的重要生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