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辅导材料之细节描写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中考作文指导细节描写(5篇)第一篇:中考作文指导细节描写中考作文指导:细节描写一、感知细节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细节即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
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等。
二、找一找,他是谁(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感悟:你能成功找到此人得益于什么?细节描写三、辩一辩:下列语段包括哪几种细节描写?她的对手现在是Q同学,她毫不示弱地举起乒乓板,习惯地耸耸肩,扭扭脖子,职业性地蹲好马步,微微抬起头,露出她那双令人望而生畏的眼睛,冷笑了一声,轻声地说:“发球吧!”那个黄色的小球迅速朝她射来,她毫不犹豫地一侧身子,抡起胳膊,“啪”地一下打了回去。
谁知,对手也不甘示弱,又一个直射球。
她警觉地皱了皱眉头,左脚往后一跨,右手对准球用力一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球。
对手直接一个“杀球”,使她防不胜防,输掉一球!“可恶!”她咬了咬牙,伸手抓来一块毛巾,擦擦汗,又随便扔了回去。
四、感悟细节描写(一)紫藤萝瀑布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作文——细节描写细节决定成败中学生写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做不到具体生动。
有的同学写的故事框架很好,却很难打动人,难以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细节,缺少真实细腻、饱含真情的细节描写。
细细揣摩大师的名篇,能够感动我们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细节,而并非每一个部分。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好处)1.用细节激活读者情感生活中感人的情景往往是朴素的,生动的,我们在记叙描写时要做到真实自然,原原本本地再现出自己被感动的地方,就同样能感动别人,这也是好文章能让我们感动的秘密之一。
平凡的动作,平凡的情景,经过大师之手就变得不同凡响,感人至深了。
其实,大师们并不拥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只要我们努力,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也能够练成金手指。
2.用细节传达人物神韵小说中许多虚构的人物,却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对他们成功的塑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富有个性的细节。
3.用细节彰显文章主旨——通过细节来表现主题。
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点,譬如:每个学生都遇到被人作为榜样,或父母整日以别人作榜样激励自己的情况,但很少想到把它写到自己的作文中,在2004年大兴区中考满分作文中,就有一个小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以此为切入点写了一篇《叔叔阿姨需要我》,写了自己因为有很多人等待我做榜样而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写得简洁流畅,以选材角度新颖而广受好评。
(三)细节描写之人物描写(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今日重点——细节描写之肖像描写一、感知肖像描写【孙悟空】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
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六班级下册作文素材——人物描写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指人物、景物、事物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它是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
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微小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共性形象。
细节描写包括:语言、外貌、神态、行为、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类型】1、动作细节描写:原稿:《背影》我观察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困难地穿过铁道。
修改稿:《背影》我观察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渐渐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简洁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观察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肖像细节描写:如《孔乙己》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好像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学问分子形象消灭在我们眼前。
3、心理活动细节描写:原稿:“语文课开头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急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难过。
”修改稿:我不停地在心里叨念:“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玩耍机了。
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玩耍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
老师啊,发发慈善,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肯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4、环境的细节描写:①习作《在阅览室里》:“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
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格外,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
老师给我辅导的细节描写作文今天我要跟你说说我今天老师辅导我时候发生的事情哦!老师真的好有趣,有点像是一位超级英雄,天天帮助我们这些小朋友成长哦!早上,老师看到我坐在课桌前面,就问我:“小明,你昨天晚上做了作业了吗?”我马上就说:“老师,昨天我看到一只小鸟飞到窗外,然后就忘记做作业了。
”老师听了哈哈大笑,还说:“下次小心不要被小鸟分散注意力啊!”老师真的好有趣,一点都不生气呢!上了语文课,老师教我们写作文。
我写了一篇关于我的小狗的故事,可是写到一半就觉得写不下去了。
老师走过来问我:“小明,有什么问题吗?”我马上就说:“老师,我写到小狗去找它的玩具时,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写了。
”老师听后笑笑说:“小狗找玩具一定要找到哦,你可以写它找到玩具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听了觉得老师好聪明,一下子就有灵感了!下午,老师带我们去做实验,我们要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
我看着我的小植物,觉得它好像长得比别的小朋友的植物要慢,有点担心。
老师看我不开心,就问我:“小明,你的植物怎么了?”我赶紧说:“老师,我觉得我的植物长得好慢,怕它不会长大。
”老师笑笑说:“每个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速度,你要耐心等待,它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我听了觉得好开心,觉得老师真的好贴心哦!晚上,老师教我们数学,我们做了一道很难的题目。
我看了半天也没搞懂,有点着急。
老师看到了,就过来问我:“小明,这个题目难倒你了吗?”我赶紧说:“老师,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算。
”老师耐心地给我解释了一遍,我终于明白了。
老师笑着说:“数学是需要一点点积累的,不怕慢,就怕不坚持哦。
”我听后觉得老师真的好厉害,好像数学超级英雄一样!今天老师给我辅导的一天真的好有趣!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还会帮我们解决问题,还会开玩笑。
我觉得老师就像是一位超级英雄,每天都在用她的智慧和爱心帮助我们成长。
以后我要更加努力,让老师觉得我也是一个棒棒的学生!。
细节描写的段落一、人物细节描写1. 外貌细节描写她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同黑色的绸缎一般柔顺光滑。
每一根发丝都像是被精心打理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她的眼睛,犹如深邃的湖水,清澈而又神秘。
那眼珠是深褐色的,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
眼角微微上翘,笑起来的时候就像弯弯的月牙儿。
她的眉毛像是两片柳叶,细长而又精致,随着她的表情轻轻颤动。
她的皮肤白皙如雪,细腻得几乎看不到毛孔,脸颊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红晕,就像盛开在雪地里的一朵红梅。
2. 动作细节描写他伸手去拿桌上的杯子,手指微微弯曲,像是在弹奏无形的琴弦。
那修长的手指缓缓地握住杯柄,动作轻柔而又准确。
他轻轻提起杯子,手臂微微抬起,肌肉在衬衫下若隐若现。
他把杯子凑到嘴边,嘴唇微微张开,轻轻抿了一小口,喉咙上下滚动,像是在品尝世间最珍贵的琼浆玉液。
放下杯子的时候,他的动作依然很轻,生怕惊扰了周围的宁静,杯子与桌面接触时,只发出了极轻微的“嗒”的一声。
3. 神态细节描写老师站在讲台上,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鼓励的微笑。
那笑容如同春天的暖阳,驱散了同学们心头的阴霾。
他的眉毛舒展着,额头的皱纹也变得柔和起来。
当他看到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时,眼睛里的光芒更亮了,像是夜空中闪烁的繁星。
他轻轻地点着头,眼神中充满了赞许,那专注的神态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眼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二、环境细节描写1. 自然环境细节描写清晨的森林,像是被一层轻纱笼罩着。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线。
每一片树叶上都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像是大自然馈赠的珍珠。
露珠在叶片上滚动着,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
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有红的、黄的、棕的,像是一幅五彩的地毯。
那些落叶的形状各异,有的像手掌,有的像扇子,有的像弯弯的小船。
脚踩在落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落叶在轻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森林里弥漫着清新的气息,那是泥土的芬芳、树叶的清香和花朵的甜香混合在一起的味道,让人陶醉其中。
细节描写作文指导精彩片段一、精工细笔描摹刻画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事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微进程。
这是细节描写最常用的方法。
如:(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论道:“窃书无法算是偷走……”(《孔乙己》)(2)他立即明白了,就轻轻地关上灯,拉上门窗,随手拿起准备好的扫帚,小心地挂在窗台下面的钉子上。
(《挺进报》)基准(1)中的孔乙己“额上的青筋”本在皮肤之下,难于被人窥见;“条条绽出”,细腻入微,生动传神地写下了他内心的愧疚、正直、狂妄和无法彻底摆脱骨气的生气。
基准(2)通过“第一关”、“扎”、“拎”、“摆”等系列动词及前面的修饰语,刻画出来陈然同志在获知即将获释的应急关头给革命同志收到暗号的微小过程,整体表现了他沉著、镇静、稳重以及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二、曲笔悬念烘托映衬在文学创作高手的笔下,对于典型细节,通常不敢用平铺直叙的方法形式化的一掠食而过,而是使用“曲笔”,不断设置悬念,衬托生硬,给人遗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儒林外史》中对汪监生临死前的描绘:(3)严监生喉咙例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
大侄子赶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拖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着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
如果将这段描绘,译成“汪监生张开两个指头,妻子明白他的意思,挑选出一茎灯草,他就断气了。
”除了什么味道呢?作者通过精心的构想,首先设计出来两个侄子和奶妈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种种错误的猜测,以引发读者的疑惑或猜测,直至妻子猜错了才“不见气”。
一、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
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神态、一句话语、一个物件等,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情感。
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1. 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品质和内心世界。
2. 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3. 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4. 营造氛围,烘托主题。
三、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1. 观察入微仔细观察描写对象,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但又能体现特点的细节。
2. 精选细节并非所有观察到的细节都要写进作文,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的典型细节。
3. 巧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对细节进行描绘,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4. 多种感官结合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和描写细节。
5. 精雕细琢用词选用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增强细节描写的感染力。
例如:“她的手在颤抖,那微微发颤的手指就像寒风中瑟缩的树枝。
”(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她的紧张)
“风呼呼地刮着,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心中的恐惧。
”(拟人手法,赋予树叶人的情感)
四、细节描写的注意事项
1. 要服务于主题和人物,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
2. 适度描写,避免过于繁琐,导致文章拖沓。
3. 保持真实可信,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特点。
细节描写开头结尾摘抄一、细节描写开头摘抄1、环境细节描写“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了那片金黄的麦田上,微风拂过,麦穗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这个开头通过对阳光、云层、麦田和微风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氛围,让读者能够迅速沉浸在作者所构建的场景之中。
2、人物细节描写“她静静地站在窗前,双手紧紧地绞着衣角,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和焦虑。
额头上那几缕凌乱的发丝,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更增添了她的几分憔悴。
”此开头着重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外貌,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情绪,使读者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有了初步的认识。
3、动物细节描写“那只小猫蜷缩在角落里,身上的毛脏兮兮的,还打着结。
它的眼睛半眯着,透露出一丝警惕和无助。
小小的爪子不停地抓挠着地面,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这样的开头将小猫的形态和动作刻画得栩栩如生,引起读者对小猫命运的关注和好奇。
4、物品细节描写“那张古老的书桌,桌面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深深浅浅的划痕交错纵横,仿佛在诉说着它曾经见证过的无数故事。
抽屉的把手已经生锈,轻轻一拉,便发出一阵沉闷的吱呀声。
”通过对书桌的细节描写,赋予了物品生命和历史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细节描写结尾摘抄1、环境细节描写“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宛如一层金色的纱幔。
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那金色的光芒也随之跳跃起来,最终消失在远方的天际,只留下一片宁静的暮色。
”这个结尾以美丽的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想象空间。
2、人物细节描写“他慢慢地转过身,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温暖而又略带疲惫的笑容。
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光芒仿佛在告诉人们,无论未来有多少困难,他都将勇往直前。
”结尾处对人物的神态和眼神进行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决心,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
3、动物细节描写“小猫终于放松了下来,它轻轻地舒展着身体,尾巴悠闲地摆动着。
老师辅导作文的细节描写在我的学生生涯中,遇到过许多老师,他们或严厉,或和蔼,或幽默。
但有一位老师,在辅导我作文时的那些细节,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和感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和午后特有的慵懒气息。
当时的我,正对着一篇作文抓耳挠腮,毫无头绪。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李老师,轻轻地走到了我的身边。
李老师是一个中年女性,她总是面带微笑,眼神中透着温和与智慧。
她俯下身来,看了看我面前那一片空白的作文纸,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怎么啦,小家伙,被这作文难住啦?”我苦着脸点了点头,李老师笑了笑,在我旁边的空位上坐了下来。
“来,咱们一起看看这个题目。
”李老师的声音轻柔而又坚定,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让我瞬间安定下来。
她拿起我的作文本,仔细地读了读题目,“,这题目不错呀,应该有很多可以写的呢。
” 我嘟囔着说:“老师,我就是不知道写啥,感觉没什么难忘的事。
”李老师微微皱了皱眉,思索了片刻说:“怎么会呢?比如说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得奖,或者是和小伙伴闹别扭又和好……这些不都是难忘的事吗?”我还是摇了摇头,李老师轻轻叹了口气,然后开始耐心地引导我回忆。
“你想想,暑假的时候,咱们去郊游,那算不算难忘?”我眼睛一亮,好像有点思路了,但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
李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别着急,咱们一点点来。
你先跟老师讲讲郊游那天都发生了什么。
”我开始磕磕绊绊地讲述着郊游的经过,李老师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点点头。
当我说到在河边看到一群小鱼游过时,李老师眼睛放光,兴奋地说:“这个细节很好啊,你可以多描写描写小鱼的样子,还有你当时看到它们的心情。
”说着,她拿起笔,在我的本子上写下了一句话:“那群小鱼在清澈的河水中欢快地游着,它们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我兴奋极了,恨不得立刻跳进水里和它们一起嬉戏。
”“你看,这样一写,是不是就生动多啦?”李老师笑着问我。
作文辅导材料之细节描写
一、细节描写的含义
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进行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二、细节找描写的作用
比较片段:
A七年级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好也想我……(评:无细节描写,只有概述,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
B七年能刚信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管里流出不的水都是陌生的。
晚上醒不,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评:比上文增加了心理、肖像的细节描写,思家之情更真切,排比句使语言更有气势。
)
C七年级刚信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
“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正在洗衣服的妈妈,听到电话铃声,她立即放下手中的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
”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也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评:细腻的心理活动、传神的语言描写,使”我“与母亲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生动、浓烈,语言生动。
)
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有——使枯燥变生动;使模糊变真实;使平淡变深刻。
三、细节描写的要求
真实地表现人物或景物的特征;从细微处入手;有典型性(能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语言力求生动新颖(运用修辞手法,表现独特感受)
四、教你几招
第一招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原文:……可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她平和温柔的呼吸。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到上面都不为过。
我曾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
修改:……可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她平和温柔的呼吸。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分明感觉到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过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失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是想让我好好睡眠。
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我知道上在找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到上面都不为过。
我曾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
第二招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原文见上。
修改:……可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她平和温柔的呼吸。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是的晚霞对垂柳的辉映,那是秋天的落叶对大地的抚慰,那是冬日的雪花对腊梅的赞叹。
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到上面都不为过。
我曾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
章,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
第三招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原文同上
……可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她平和温柔的呼吸。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异样的感觉:我好像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的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呀欣赏。
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到上面都不为过。
我曾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
第四招类比联想,增加内涵
原文同上
……可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她平和温柔的呼吸。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到上面都不为过。
我曾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当时我还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