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九上 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 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分.瞥见 麾下 矗立 随机应变.汲取 游弋 窗棂 间不容发.广袤 坍塌 解剖 自惭形秽.宽宥 困厄 几案 抽丝剥茧.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分.旁鹜赃物富丽堂皇杉杉有礼.亵渎灰烬疲惫不堪附庸风雅.忘想赞誉金戈铁马不可明状.惊骇赦免形消骨立不知所错.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象已荡然无存。
.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功劳归为己有。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 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玻璃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分.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
.高新黑科技成就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惊艳的 北京 分钟 。
.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 小我 向 大我 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 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②人懂得尊重自己 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③人懂得尊重别人 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②①③ .②③① .③②① .③①②.古诗文默写。
分,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表达了作者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综合性学习。
分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学。
悬梁刺股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多学。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练习卷一、单项选择题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这说明( A )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无比优越性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各项制度都很完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
这一做法有利于( C )①公民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监督权利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下列能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 D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C.③④ D.①②③④4.2018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B )①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协商的重要作用②社会主义民主协商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体现社会共识和人民意愿④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5.对“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出重要部署体现了( C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②我国法治政府基本建成③我国开启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征程④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将彻底消除腐败现象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6.对右面漫画内容理解正确的有( B )①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②要努力建设法治政府③设置权力清单会束缚政府,不利于政府行使权力④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7.“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
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读·书(12分)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作品中找出两个成语,用楷体把它正确、美观和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5)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蒹葭》)(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8)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张岱)(9)《行路难》(其一)中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的句子是: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二、读·思(38分)(一)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B)(2分)A.旁骛(wù) 惊骇(hài) 游弋(yè) 强聒不舍(guō)B.亵渎(xiè) 赃物(zāng)广袤(mào) 孜孜不倦(zī)C.骈进(bìn) 汲取(jí) 彷徨(huáng) 根深蒂固(dì)D.瞥见(piē)宽宥(yòu) 儒养(rǔ)相得益彰(zhāng)(解析:A项“弋”应读作“yì”;C项“骈”应读作“pián”;D项“儒”应读作“rú”。
)4.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C)(2分)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
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
他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3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襟怀(jīn)宽宥(yòu)自惭形秽(suì)B .云霓(ní)憎恶(zēng)金戈铁马(gē)C .几案(jī)坍塌(D ān)悄无声息(qiǎo)D .广袤(mào)挟持(jiá)抽丝剥茧(B ō)2.(3分)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嘟囔弛骋形销骨立李代桃僵B .惊骇腐蚀鸠占雀巢俯拾即是C .污浊销毁不知所措喜怒哀乐D .濡养矗立悲欢离合月冷风轻3.(3分)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________,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②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________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③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________出迷人的风姿。
A .监测维护显现B .检测维护显见C .检测维持显现D .监测维持显见4.(3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采,成为他人眼中的与众不同。
B .他的钱早就已经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
C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
D .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顿时让我眼花缭乱。
5.(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纪念抗曰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第二单元(B卷)(测试时间:120分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9分)1.(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6分)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审美熏陶、【乙】道德精髓、【丙】国家情怀、【丁】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答案】①涵②浩③励④懈【解析】本题考查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hán——涵,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hào——浩,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
lì——励,激励:激发鼓励。
xiè——懈,不懈:不松懈。
(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感受丰富领略接受 B. 接受感受丰富领略C. 感受领略接受丰富D. 接受领略感受丰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动词的能力。
感受:受到(影响);接受。
接受: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丰富:使(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根据甲处后面的“审美熏陶”可知应用“接受”。
根据乙处后面的“道德精髓”可知应用“领略”。
根据丙处后面的“国家情怀”可知应用“感受”。
根据丁处后面的“人生经验”可知应用“丰富”。
故选D。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她热情地交谈。
B.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
C.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D. 这里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
【答案】C【解析】A.语序不当。
可改为:昨天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都热情地同她交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2.2022年杭州亚运会,作为东道主的我们应提倡“绿色亚运”。
为响应这一主题,下列建议不可取的是( )A.购买不含“氟利昂”的绿色环保冰箱B.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C.提倡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D.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水B.蔗糖C.加碘盐D.二氧化碳4.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D.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过氧化氢水+氧气B.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氧化钙+水氢氧化钙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6.查阅资料得知:马铃薯可代替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C.催化剂能使原本不发生的反应也能快速进行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性质不变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上升,后下降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用激光笔点燃能减少实验误差10.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下列相关量与反应时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1.(6分)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⑤水蒸气五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九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陨落(yùn)繁衍(yǎn)恪尽职守(ké)B、伫立(zhù)刹那(shà)怒不可遏(è)C、睿智(ruì)忐忑(tǎn)弥留之际(mí)D、亵渎(xiè)惩罚(chéng)穿凿附会(zuó)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一言九鼎恪尽职守一代天骄怒不可遏B黎民百姓无与仑比略输文彩强聒不舍C原弛蜡象恼羞成怒弥流之际全神贯注D廓然无累舐牍之情一怀黄土谈笑风声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毋庸__________,杭州有着良好的治安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谁来为这些弱势人群___________正义?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走过我的身旁。
A.质疑声张泰然自若 B.置疑声张泰然自若C.置疑伸张悠然自得 D.质疑伸张悠然自得4.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敬业与乐业》一文,梁启超阐述了人生与事业的关系。
B.雨果的演讲,是对人类先贤伏尔泰关于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礼赞。
C.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通过书信形式,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反对女儿早恋。
D.通过书信形式,傅雷劝慰、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高峰。
5.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前后语意连贯的一项是()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迷人的画面:一抹树木葱茏的山峦,________;一块块奇形怪状的岩石,_________;一座座小巧玲珑的楼房,__________。
A.(1)横亘在大海的上空(2)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3)耸立在山峰之上B.(1)耸立在山峰之上(2)横亘在大海的上空(3)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C.(1)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2)耸立在山峰之上(3)横亘在大海的上空D.(1)横亘在大海的上空(2)耸立在山峰之上(3)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中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B.空气是混合物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2.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4.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木炭+氧气二氧化碳B.铝+氧气氧化铝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D.氧化汞汞+氧气5.下列各项为小明同学记录的物质燃烧现象,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6.图2-1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其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图2-1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液氧B.冰水混合物矿泉水C.汽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8.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C.产生氧气缓慢D.没有影响放电 9.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 .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B .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 .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 .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10.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 .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 .分别加入蒸馏水11.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这个变化可表示为: 氧气臭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是分解反应B .这是物理变化C .这是化学变化D .这是化合反应12.(2014年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 .SO 2B .O 2C .COD .NO 213.(2014年云南昆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 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C .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D .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14.(2014年四川南充)今年南充市成为四川省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PM 2.5是监测指标之一,PM 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九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旁骛.(wù) 惊骇.(hài) 脏.物(zāng)强聒.不舍(kuò)B.亵.渎(xiè) 箱箧.(qiè) 箴.言(zhēn) 自惭形秽.(huì)C.骈.进(bìng) 宽宥.(yòu) 濡.养(rú) 李代桃疆.(jiāng)D.坍.塌(tān) 游弋.(yì) 矗.立(zhù) 鸠.占雀巢(jiū)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D.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艰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国成功发射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充分体现了航天科技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B.由中国自主建造、研发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山东舰于2019年12月17日在海南军港交付海军,表明中国已经通过了建造航母的毕业考试。
C.赤水河红军大桥是古习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太平镇至贵州习水的行车时间减少了10倍,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百姓的出行条件。
D.近年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扩大社会影响力,许多博物馆大胆创新,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介绍馆藏,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4.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6分)不会引用诗句,不会使用修辞手法,表情达意只会用网络流行语……这是目前一些年轻人使用语言的现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测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 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
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2. 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
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描绘边塞秋天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温庭筠《商山早行》借大雁来表达思乡怀亲、急于返家的迫切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代文人咏月的诗数不胜数,你能写几句吗?(4句以上,多写加分)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8分)9.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睿智(ruì)旁骛(wù)佝.偻(gōu)强聒不舍(qiǎng)B.谀词(yú) 广袤.(mào) 亵渎(xiè) 间.不容发(jiàn)C.繁衍(yǎn) 襁褓(qiǎng) 矗.立(chù) 弥留之际(mí)D.扶掖(yè) 灵柩(jiù) 陨落(yǔn) 相得益彰.(zhāng)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
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知识积累与运用(1—7题,44分)
1.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
(10分)
wùjuéduàn hài yòu
旁( ) 秘( ) 绸( ) 惊()宽()
kèrúyìhuīcái
()守()养游()()下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
A. 羡慕忘想断章取意荡然无存
B.杜决脏物富丽堂皇一意孤行
C.汲取尊循形消骨立抽丝剥茧
D.广袤困厄鸠占鹊巢相得益彰
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
....、推托扯皮!既然是该办的事就不要等!
B.一旦场面拉开,你是高手还是庸才,是才华横溢还是附庸风雅
....,终会露相的。
C.有些歌星演出时矫揉造作
....的模样,令观众觉得十分反感。
D.玻璃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
....,吸引了许多顾客。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5分)…………………………()
①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
②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③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细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④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
⑤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A.①④⑤③② B.⑤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分)………………………………………()A.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将这种创造登峰造极。
B.“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面对这样的要求,没有开阔的视野和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是不可能达到的。
C.这种蝴蝶和候鸟一样,冬天都飞往南方,夏天又飞向北方,每天平均飞行大约四十多公里。
D.国家将尝试建立国家规划监督员制度和国家级专项保护资金,以充分发挥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监督。
6.按要求默写下列句子。
(6分)
(1)《岳阳楼记》描写滕子京的政绩的语句是:
,。
(2)《岳阳楼记》中揭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的语句是:
, 。
(3)《岳阳楼记》中写早晚景色多变的句子是:
, 。
7.
(1)请修改它在格式上的两处错误:
① ②
(2)请指出它在内容上的两处错误:
① ②
第二部分 阅读(8--16题,共56分 )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共12分) 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 苏 轼(北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射天狼。
8 (甲)嗟夫!……..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竹工破之,用代陶瓦。
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 ch 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ch ēng]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0.解释下列加点字。
(8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
(3)不可具.状(4)公退之暇,被.鹤氅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5分)
A.①后天下之乐而.乐②烟云竹树而.已 B.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不以.物喜C.①处江湖之.远②竹工破之. 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子声丁丁然.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13. 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4分)
三、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14—17题。
(共17分)
读书养气
①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
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②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
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
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
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
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③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
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
你我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
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④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韩愈也强调“气盛言宜”——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所谓“气”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
自身气弱的人,气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
的“两脚书橱”。
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也。
正因如此,“野孩子”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⑤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
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5.请指出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5分)
16.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5分)
17.“读书可以养气。
”“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
”结合你课外阅读的感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书。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