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反思
1.细菌一定是分解者吗?
提示:不一定。只有“腐生”型细菌才是分解者。“寄生”型 细菌为消费者,而化能合成型及光合型细菌(如红螺菌)则为生 产者。
2.提高能量利用率等于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吗?
提 示 : 不 等 于 。 (1) 能 量 传 递 效 率 : 能 量 沿 食 物 链 流 动 , 以 “营养级”为单位,传递效率约为10%~20%。 (2)提高能量利用率强调“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即 废物资源化如建沼气池、蘑菇房等)。
腾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故可引发后者快速增殖。(5)图中杂食 性鱼类若以水草为食应为初级消费者,若以昆虫为食,则属次 级消费者,而底栖动物和滤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若 所食浮游生物为植物,则底栖动物和滤食性鱼类为初级消费者, 若所食浮游生物为动物,则底栖动物和滤食性鱼类为次级消费 者;自然界中以蛙为食且又可被猛禽捕食的生物有多种,如蛇、 肉食鱼、鼠等(注意所列举生物应为“不同纲”)。 答案 (1)次生 (2)捕食和竞争 (3)物理 等距取样 (4)浮游生物类 (5)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 蛇 类、肉食性鱼类、鼠类(任写其中两类)
解析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A正确;发 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不能提高能量 传递效率,B错误;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 可采食的物理信息,C正确;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 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D正确。 答案 B
2.(2017·经典高考)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 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 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 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 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