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兰店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0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宋词中的帘,品种繁多,状态各异,就前者言,有珠帘、绣帘、画帘、翠帘等等;就后者言,有卷帘、开帘,低帘、高帘,下帘、上帘,疏帘、重帘,等等。
帘的原始功能在于遮蔽和阻隔,但这种“遮”和“隔”又有其特殊性,它既不像“侯门一入深如海”那样遥不可及,也不像“墙里秋千墙外道”那样难以逾越。
可以说,帘之妙处正在于它的隔未全隔,而通未全通,也可以说是隔犹未隔,通犹未通,只看当事人的心态和感觉如何,这便预示帘的阻隔功能具有喜剧性与悲剧性的双重内涵。
以词人常用的“隔帘看未真”一句为例,就可以产生两种感受截然相反的心理。
第一,乐观的视角:虽然隔帘看未真,但毕竟是看到了,这是何等的幸福和慰藉;第二,悲观的视角:虽然隐隐约约看到了,然而毕竟得不到真切实在的接触,这又是何等的痛苦和折磨。
当人与人(通常是帘内的女子和帘外的男子)隔帘相对时,二者就入了一种微妙的情境中。
帘内的世界对帘外人言,就成了一种神秘幽深的存在,但这一存在对他而言又是那样的近在咫尺却不可接近,那样地引人入胜却不可触摸。
而帘外的世界对帘内人而言,则隐喻着一种美丽然而难以预测的诱惑,一种与当下生存不同的别一样的激情与热烈。
在她内心深处,不管是接受还是抗拒,那样一种隐密的渴望已经被点燃。
此时的帘,不仅隔开两个人的身,似乎也隔开了他们的心,至少帘外的人是这样认为的。
帘内的人对这帘外人的态度是不很明朗的,道是无情又似声声呼唤,道是有情又似诸多推拒。
有时候,帘内人虽然在场,却未出场,即她只是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却未表现出任何情感的波动,这对帘外人来说,似乎更成为一种“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惆怅。
如舒亶《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帘内的她,既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曾经装点过他春日的记忆,也不知道自己的离去触动了一份敏感的心情。
她凌波微步地来,亦是行云流水地去,对于帘外的他来说,显得这转瞬间的相遇犹如一场迷离的梦。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7小题,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绚.(xuàn)丽丰腴.(yú)倩.(qiàn)影乳臭.(chòu)未干B.赦.(shè)免嗜.(shì)好逡.(qūn)巡弱不禁.(jīn)风C.游说.(shuì)愤懑.(mèn)逶迤.(yí)不见经传.(chuán)D.泅.(qiú)渡坍圮.(pǐ)恐吓.(xià)否.(pǐ)极泰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牛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C.“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能彪炳千古....。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孔子一生积极探索,“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格言是他奋斗一生的写照。
B.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水平。
C.手机博客是新的网络应用方式,能向手机用户提供写日志,浏览他人日志、搜索日志等新型服务,但它对许多人还很陌生。
D.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也应该为自己树立目标,但如果不付诸于实践,那目标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不要那些无聊的你在耳边絮语。
你尽管嘲笑我的妄想,我的追求,我的执着吧。
你是怯懦,是恐惧,是懒惰,是空虚,是乏味,是一切丑恶的东西。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共六大题,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时期)试题(时刻:12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现代文阅读(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进展紧密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
美国社会学家卡茨以为:人们接触和利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知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
“微博粉丝”的显现也是源于那个群体的特定需求。
“微博粉丝”关于名人的关注专门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赶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
偶像的身上表现了公共的妄图,而且为公共建构了生活的幻象。
“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再也不单纯通过公共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乃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
因此,“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实是知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关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取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付新的痛楚、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
”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取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知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尽管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知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
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
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公共“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取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
2021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2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9分,每小题3分)“体贴”——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特质张再林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说的就是这种“体贴”,这是被称为儒家金规则的所谓“恕”之道。
按明代学者杨复的解释:“恕者,如心之谓,人己之心一如也。
”故“恕”即将心比心,以心度心,也即我心与他心的交流与沟通。
然而,在这里,我却宁愿使用“体贴”这个词。
在我看来,我与他人的真正交流与沟通,与其说是一种“心思”的运用,不如说是一种“身体”的践履;与其说是一种人心思的“移情”,不如说是一种人生命的“互动”。
我们中国古人更多地是通过“身体语言”,通过“体贴”这一方式和人打交道的。
医生给人看病,不是辅以诸如血压计、X光机等仪表仪器,视病人为“看的对象”,而是贴入对方的身体,即所谓的“望、闻、问、切”,调动自己身体的一切感觉器官与病人身体直接接触,以期使自己的生命与病人的生命融为一体,并在这种生命的一体共振中把握病人的所患所疾,所痛所苦。
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
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也说明了为什么医生自身的“麻木不仁”成为医家之大忌,说明了中医为什么可以运用气功进行生命互植的“介入疗法”,因为在这里,医患双方业已形成为一种无间尔我、情同手足的生命共同体。
医患关系是如此,其他的一切人际关系也不例外。
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之以礼”,通过“礼”来和他人进行交往就是雄证。
“礼”就其原初义而言,与其说是今人所理解的一种专制社会中旨在强化一种统治的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不如说是一种生命共同体中旨在促进人们之间亲和的“身体语言”,它同样是古人的“体贴”的行为方式的一种具体体现。
故《论语》中的“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体现了年少者对年老者的体贴,“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则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体贴。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锃.亮/逞.能折.腾/折.耗讥诮./春寒料峭.B.逡.巡/峻.峭诤.言/狰.狞地壳./金蝉脱壳.C.庇.佑/毗.邻和.面/温和.遒劲./泾.渭分明D.蜷.曲/诠.释落.枕/落.幕泥淖./卓.尔不群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近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一些共产党员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不但不管,甚至还参与其中,对封建迷信活动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B.11月11日菲律宾中部遭到空前绝后....的超强台风“海燕”的袭击,当地官员称,仅莱特省就有近万人死亡。
C. 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D.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济宁市区再也看不到过去的那轮珠圆玉润....的月亮,天空灰蒙蒙一片,不远处的节日礼花也只是一团模糊的闪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瑞典文学院将xx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最有希望获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仍无缘奖项。
B. 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C.关于我国文学名著《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D. 德化窑位于福建德化县戴云山,是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瓷都;宋代开始,德化瓷就通过各国商船源源不断奔向世界各地。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汉字书写最初以书面交流的实用性为目的,,,,,,,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提升了书法的地位,使书法在中国艺术的殿堂里占据独特的中心位置。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的全部内容。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
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语文试卷(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披靡./弥.望解.送/枕藉.贳.酒/酾.酒临江B.谩.骂/蔓.草联袂./魅.力裨.将/大有裨.益C.徇.私/驯.熟稂.莠/画廊.漂.亮/骠.骑将军D.愠.怒/蕴.蓄亘.古/烜.赫扛.活/力能扛.鼎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C.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特别是占据重要职位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以严厉的法律制裁。
3.下面两段文字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
(5分)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
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约6.344平方公里。
隋场帝时,曾派使臣朱宽召琉球王归顺,又曾派陈棱、张镇周等率军进入琉球,途中都经过钓鱼岛。
明朝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称该岛为“钓鱼屿”,清代名著《浮生六记》中亦有关于钓鱼岛的记录。
钓鱼台列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价值。
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阶段)试题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4道小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DA.天涯伦落身材窈窕出师未捷抱残守缺B.夙兴夜昧摧眉折腰黯然失色四面楚歌C.信使旦旦暮蔼沉沉朝三暮四再接再厉D.阿谀逢迎雕栏玉砌抱薪救火情意绵绵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之一。
考古发现__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_____。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D.发祥地表明共存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DA、尴尬(gān)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B、蕴藉(jiè) 匹配(pǐ) 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C、流憩(qì) 险衅(xìn) 央浼(měi) 茕茕孑立(qióng)D、参差(cān) 下乘(chéng) 精髓(suǐ) 载欣载奔(zǎi)一、现代文文本阅读本大题共2道小题。
5.阅读人,又少了一个聂华苓(台湾)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他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
辽宁省普兰店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 差错(chā)饿莩(piǎo)央浼(miǎn)辎重(zī)B . 赝品(yàn)燥热(zào)忖度(chǔn)束缚(fù)C . 蹩进(bié)癖好(pǐ)偏裨(pí)众口铄(shuò)金D . 瘐毙(yǔ)打烊(yàng)便宜(biàn)愀然(qiū)2. (2分) (2015高一上·雅安期中) 下列各项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叱(chì)骂瞋chēn目寥廓轻歌慢舞B . 创伤(chuāng)勾(gòu)当惆怅偃旗息鼓C . 装载(zǎi)箕踞(jù)缘分题要钩玄D . 隽永(juàn)琐屑(xuè)扫描剑拔弩张3. (2分) (2019高一上·丽水期中) 下列词语的字形、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坍圮(pĭ)打夯(hān)圈棚(juàn)林阴道(yīn)按捺不住(nài)B . 通衢(qú)缱绻(quăn 摇曳(yè)多瑙河(năo 熠熠闪光(yì)C . 雪橇(qiāo)贫瘠(jĭ)剑戟(jĭ)凌宵花(líng)茕茕孑立(jié)D . 跫音(gŏng)逃遁(dùn)廿七(niè)什刹海(chà)挥斥方遒(qiú)4.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榫头(sǔn)孱头(càn)躁动(zào)前合后偃(yǎn)B . 形骸(hái)蹂躏(lì)蟊贼(chóng)沸反盈天(yíng)C . 贿赂(luò)歼灭(jiān)天堑(qiàn)奄奄一息(yān)D . 纨绔(kuā)绾着(wǎn)讪讪(sàn)残羹冷炙(gēng)5. (2分)在横线上填入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
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
“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
“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
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
“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
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
”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
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
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
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
“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的“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2分)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为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慈父见.背曹刿请见.B.日薄.西山不薄.今人爱古人C.寻.蒙国恩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D.是以区区..之地..不能废远然秦以区区5.下列加点的词与“刘病日笃”中的“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谨拜表以闻.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内.无应门五尺之僮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C.常在床蓐 D.夙遭闵凶7.下列句子与“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沛公安在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D.则告诉不许8.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A.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孤单无依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
B.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临近死亡。
C.急于星火:比燎原的星星之火还要急切。
D.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生命垂危,随时都可能死去。
9.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8分)(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琅琊溪①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
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0.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11.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圣诞夜的歌声【匈牙利】约卡伊•莫尔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
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地。
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穿衣。
分面包时,一次得切成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
圣诞节那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
奔忙了一天的他,,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
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
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
想来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
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
“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
”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
歌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
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
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
“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你有这么多的孩子!”“是的,老爷。
唱歌,嘴多声音大。
”“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
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把你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
”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送给老爷不好;老小,是妻子豁命生下的,怎能送人?”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吃好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爷。
“不行,老爷。
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歌了。
作为补偿,他给靴匠1000本戈。
随后回到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
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
孩子们噘着嘴,不说话。
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
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起那首歌。
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围着他小声哼唱。
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1000本戈,三步两步跑到楼上。
“老爷,请收回您的钱,让我们唱吧!我们高兴,这比1000本戈重要啊……”唱着唱着,望着简陋的厨房,想起锅里的白水煮土豆,亚诺什又为把钱送还感到一丝歉疚。
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是不是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呢?孩子们的歌声很快淹没了他的不安。
富有的老爷在第九个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诧异着,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究竟寻到了什么快乐?(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里的故事,语言质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张弛有度,主题耐人寻味。
B.“温馨的夜晚”之所以温馨,是因为整日为生计操劳的父亲“今晚不干活了”,更是因为孩子们收到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