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机检验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1.62 KB
- 文档页数:11
工控机标准一、性能标准1.运算速度:工控机的运算速度应满足应用需求,对于需要高速计算的场合,应选用高性能的工控机。
2.内存容量:工控机的内存容量应足够大,以满足复杂算法和大数据量的处理需求。
3.存储能力:工控机应具备足够的存储空间,以满足各种文件和数据的存储需求。
4.扩展性:工控机应具备可扩展性,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升级或扩展。
二、可靠性标准1.稳定性:工控机应具备高稳定性,能够在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
2.耐用性:工控机应采用高质量的组件和材料,以确保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3.可靠性评估:应定期对工控机进行可靠性评估,以确保其满足应用需求。
三、安全性标准1.数据安全性:工控机应采取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如加密、访问控制等。
2.网络安全:工控机应具备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的能力,如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3.物理安全:工控机应具备防止非法访问和篡改的能力,如加密锁、生物识别技术等。
四、可维护性标准1.易维修性:工控机应易于维修和维护,以便快速解决故障。
2.诊断工具:工控机应配备诊断工具,以便快速诊断和排除故障。
3.升级能力:工控机应具备升级能力,以便在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升级。
五、环境适应性标准1.温度适应性:工控机应能够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稳定运行。
2.湿度适应性:工控机应能够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稳定运行。
3.电磁兼容性:工控机应具备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以确保稳定运行。
4.抗振动性:工控机应能够在振动环境下稳定运行,以防振动对设备造成损害。
5.抗噪声性:工控机应能够在有噪声的环境下稳定运行,以防噪声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
6.防尘性:工控机应具备一定的防尘能力,以防灰尘对设备造成损害。
7.防腐性:工控机应具备一定的防腐能力,以防腐蚀对设备造成损害。
8.防爆性:对于一些特定应用场景的工控机,如易燃易爆场所的工控机,应具备防爆能力,以防发生危险事故。
9.节能性:工控机应采用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10.可回收性:工控机应采用可回收材料制造,以便在设备报废后进行回收再利用。
工业机械调试方案、验收标准及检测方案调试方案在进行工业机械的调试时,我们应该遵循以下方案:1. 确认设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在进行调试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设备检查,包括确认设备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要求,设备是否完整,以及其它必要的检查项目。
2. 准备调试工具和设备:确保有合适的调试工具和设备可用,例如测量仪器、测试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等。
3. 制定调试计划:在开始调试前,制定一个详细的调试计划,包括步骤、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同时,确保团队成员清楚他们的任务和责任。
4. 进行初步调试: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要求,按照调试计划的步骤逐步进行初步调试。
5. 检查和记录调试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等方式,检查和记录每次调试的结果。
同时,及时记录任何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6. 进一步调试和调整:根据初步调试的结果,进一步调试和调整设备,直到满足技术要求为止。
7. 进行最终验证:一旦设备达到了预期的调试状态,进行最终验证,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验收标准为了评估工业机械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我们制定了以下验收标准:1. 技术要求:设备的质量和性能必须达到技术规范和要求。
我们将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规范进行评估。
2. 安全要求: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可靠性要求: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在长时间运行和重负荷条件下正常工作。
4. 使用寿命要求: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必须考虑到其预期的使用寿命,以确保设备的寿命满足客户的需求。
5. 其它要求:根据具体的设备类型和使用场景,我们可能还会制定一些其他的验收标准。
检测方案为了确保工业机械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我们将执行以下检测方案:1. 观察法:通过观察设备的外观、结构和工作状态,初步判断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2. 测量法:使用测量仪器和测试设备对设备的尺寸、力学特性和其他技术指标进行测量和测试。
3.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测量和测试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评估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深圳市中德佰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控制计算机检验标准2007-01-01 发布 2007-01-01 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要求 (2)5 试验方法 (5)6 检验规则 (7)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工业控制计算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存贮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0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座形式尺寸GB 2099.1-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857.2-1992 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GB/T 4857.5-1992 包装件基本试验跌落试验方法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物设备)的安全GB 5080.7-1986 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工控机验收标准一、硬件性能1.处理器:应采用符合要求的主流处理器,确保工控机的高性能。
2.内存:应配备足够的内存,以满足多任务处理和大数据存储的需求。
3.存储:应采用可靠、稳定的存储设备,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接口:应提供必要的接口,如串口、USB口、网口等,满足外部设备的接入需求。
5.电源:应采用稳定可靠的电源,保证工控机的持续运行。
二、兼容性1.应确保工控机与所连接的设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避免因兼容性问题导致系统不稳定或故障。
2.应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方便用户进行软件安装和配置。
三、稳定性1.应采用高质量的硬件组件,降低故障率,提高工控机的稳定性。
2.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环境适应性测试,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
四、安全性1.应具备有效的防病毒、防黑客攻击等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2.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认证和加密技术,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五、软件配置1.应提供必要的驱动程序和软件工具,方便用户进行系统配置和日常维护。
2.应支持多种软件应用,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
六、外观质量1.工控机的外观应美观大方,结构紧凑,方便安装和维护。
2.表面处理应平整光滑,无明显划痕和瑕疵。
七、文档资料1.应提供详细的用户手册和技术文档,方便用户了解和使用工控机。
2.文档资料应内容完整、准确、易于理解。
八、保修条款1.应提供一定的保修期限,确保工控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出现非人为因素引起的故障时,能够及时得到维修或更换。
2.保修期限应不少于一年,最好为两年或更长时间。
工控机检测报告一、计算机的基本信息二、使用测试工具测试硬件性能1. 使用CPU-Z 测试CPU 性能2. 使用硬盘测试软件HD Tune 测试硬盘3.内存5.外设及串口检查经检查,各个网孔、USB口情况良好;串口检查采用2、3针短接,测试串口是否可以自发自显,进而来评估串口的好坏。
如图所示,COM2能实现自发自收,测试表明COM2情况良好(C0M1测试过程同上),COM1结果如下:三、计算机软件概况本工控机预装了杰控(FameView)、西门子PLC(V4.0 STEP 7 MicroWIN SP6)、数据库2008(R2)和office2007系列办公软件。
经测试,各软件运行情况良好四、计算机的总体测评1.使用EVEREST测试整机系统<1> CPU的运算性能测评<2> 综合性能测评2. 使用鲁大师整机测评在运用该软件测CPU 的运算性能时,先用CPU-Z 软件测出本机上的CPU 的一些参数并且记录;接着打开并运行HWiNFO32软件进行对CPU 的运算测评;打开软件后选择对比模式中的CPU 运算测评,最后得出该CPU 的运算性能一般;四、对计算机的总体测评结果的综述此次检测过程,质量部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对产品进行了严格规范的检测。
此次测试用CPU-Z测试电脑的CPU的相关参数;使用硬盘测试软件HD Tune 测试硬盘的相关参数等;在以上的测试中,该计算机的内存性能很好,其运算、存储、多媒体等的性能一般,对于一般的用户而言性能相对不错,总的来说,综合评价为良好。
经上述检测后,本工控机各项性能测试合格,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工况使用要求。
校核:审核:批准:有限公司年月日。
在用工程机械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1产品一致性
1.1受检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进口设备的商检证明)应齐备。
1.2受检设备的所有人信息是否与在授权的管理机构注册登记的信息应相符。
1.3设备名称、类型、品牌及型号、出厂编号、发动机型号、主要特征与在授权的管理机构注册登记的信息相符。
2外观
2.1外观整洁,各类标识清晰可见。
2.2主要结构件无可见裂纹、断裂、锈蚀严重等损坏。
2.3无外露锐边角及严重磨损或损坏。
2.4上下机扶手与踏板应完好,不应有开焊、缺损等。
2.5各电气设备管线连接整齐,电线无裸露、破损。
2.6各总成连接件应安装牢固,附件完整。
3技术状况
3.1主要功能完好,应能够正常使用。
3.2在工作时,各种操作动作正常、一致、灵活、平稳、准确。
3.3各类灯具无损坏,各类仪表指针动作灵敏,显示正常。
3.4发动机运行正常,不应有异响。
3.5行走、转向、制动及作业操作灵活、可靠。
3.6各类箱体及液压管路和接口油位正常,无渗漏现象。
4安全
4.1安全标志正确清晰。
4.2限位装置、灭火器等安全保护装置,配备完整且有效。
4.3驾驶室或防倾翻装置应完好无损。
4.4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均应可靠有效;并在其产品的有效制动距离内。
4.5报警系统预警提示正常。
4.6设备应办理安全责任险。
5环保
5.1工程机械的排气烟度限值应符合GB36886的规定。
5.2工程机械的噪声限值应符合当地环保要求。
工控安全检查评估标准
工控安全检查评估标准是用于评估工控系统安全状况的统一、标准化的指导文件,其目的是提供一个基于风险管理的方法来评估工控系统的安全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控安全检查评估标准:
1. ISA/IEC 62443: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合作开发的针对工控系统安全的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生命周期、网络安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2. NIST SP 800-82: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发布的关于工控系统安全的指南。
该指南提供了工控系统的风险评估、网络安全、访问控制和事件响应等方面的建议。
3. IEC 61508: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用于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系统的功能安全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用于评估工控系统功能安全性的方法和要求。
4. ISO/IEC 2700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合作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用于评估和管理信息安全的一般要求和指导。
这些标准通常包含对工控系统的风险评估、安全策略和控制、访问控制、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
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组织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标准来进行工控安全的评估和检查。
工控机检验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深圳市中德佰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控制计算机检验标准2007-01-01 发布 2007-01-01 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要求 (2)5 试验方法 (5)6 检验规则 (7)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工业控制计算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存贮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0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座形式尺寸GB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GB/T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GB/T 包装件基本试验跌落试验方法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物设备)的安全GB 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一.写出CAK6140数控车床检验标准1。
机床外观的检查机床外观的检查一般可按通用机床的有关标准进行,但数控机床是高技术设备,其外观质量的要求更高。
外观检查内容有:机床有无破损;外部部件是否坚固;机床各部分联结是否可靠;数控柜中的MDI/CRT单元、位置显示单元、各印制电路板及伺服系统各部件是否有破损,伺服电动机(尤其是带脉冲编码器的伺服电机)外壳有无磕碰痕迹。
2.机床几何精度的检查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综合反映机床的关键零部件组装后的几何形状误差.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检查和普通机床的几何精度检查基本类似,使用的检查工具和方法也很相似只是检查要求更高。
每项几何精度的具体检测办法和精度标准按有关检测条件和检测标准的规定进行。
同时要注意检测工具的精度等级必须比所测的几何精度要高一级。
现以一台普通立式加工中心为例,列出其几何精度检测的内容:1)工作台面的平面度.2)各坐标方向移动的相互垂直度。
3)X坐标方向移动时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4)Y坐标方向移动时工作服台面的平行度。
5)X坐标方向移动时工作台T形槽侧面的平行度。
6)主轴的轴向窜动.7)主轴孔的径向圆跳动。
8)主轴沿Z坐标方向移动时主轴轴心线的平行度。
9)主轴回转轴心线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10)主轴箱在Z坐标方向移动的直线度。
对于主轴相互联系的几何精度项目,必须综合调整,使之都符合允许的误差.如立式加工中心的轴和轴方向移动的垂直误差较大,则可以调整立柱底部床身的支承垫铁,使立柱适当前倾或后仰,以减少这项误差。
但是这也会改变主轴回转轴心线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误差,因此必须同时检测和调整,否则就会由于这一项几何精度的调整造成另一项几何精度不合格。
机床几何精度检测必须在地基及地脚螺栓的混凝土完全固化以后进行。
考虑到地基的稳定时间过程,一般要求在机床使用数月到半年以后再精调一次水平.检测机床几何精度常用的检测工具有:精密水平仪、900角尺、精密方箱、平尺、平行光管、千分表或测微仪以及高精度主轴心棒等。
深圳市中德佰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控制计算机检验标准2007-01-01 发布 2007-01-01 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I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要求 (2)5 试验方法 (5)6 检验规则 (7)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III工业控制计算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存贮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0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座形式尺寸GB 2099.1-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857.2-1992 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GB/T 4857.5-1992 包装件基本试验跌落试验方法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物设备)的安全GB 5080.7-1986 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深圳市中德佰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控制计算机检验标准2007-01-01 发布 2007-01-01 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要求 (2)5 试验方法 (5)6 检验规则 (7)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工业控制计算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存贮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0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座形式尺寸GB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GB/T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GB/T 包装件基本试验跌落试验方法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物设备)的安全GB 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工控机国际标准要求概述工控机国际标准要求概述工控机(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是指专门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计算机设备,它在工业自动化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工控机具备稳定可靠、安全高效的性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其他相关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要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工控机国际标准要求的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领域。
1.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 9001是一个适用于各个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对工控机来说,采用符合ISO 9001要求的制造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可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工控机的制造过程中,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的设计、芯片组组装、软件开发等环节,都需要遵循相关的质量管理要求。
2. IEC 62443网络安全标准IEC 62443是一套专门针对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的网络安全标准。
对于工控机来说,网络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因为它们经常与工业网络进行通信,并承担着控制和监测工业过程的任务。
根据IEC62443的要求,工控机需要具备防火墙功能、入侵检测和预防系统、安全认证等多重安全机制,以保护工业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
3. IEC 61131-3可编程控制器标准IEC 61131-3是一套用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国际标准。
工控机通常会运行PLC编程环境,因此需要满足IEC 61131-3标准的要求。
该标准定义了PLC编程语言、硬件接口要求、编程软件的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实现PLC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
工控机制造商应确保其产品与符合IEC 61131-3标准的PLC编程环境相兼容,以便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开发和运行控制逻辑。
4. ISA-95制造执行系统标准ISA-95是一个关于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国际标准。
工控机作为实现MES功能的关键设备之一,需要满足ISA-95标准的要求。
工控机测试标准一、EMC测试EMC测试过程中,需要插入一些板卡监测测试过程中背板、主板、板卡之间的通讯状况,以此来判断设备运行状况。
1、传导骚扰测试测试标准:GB9245-2008,CISPR22-ClassA(0.15MHZ ~ 0.50MHZ 之间:准峰值79dBuV,平均值66dBuV, 0.50MHZ ~ 30MHZ 之间:准峰值73dBuV,平均值60dBuV)。
测试位置:AC电源接口结果判断:因各实验室测试环境的差异,测试值与标准限值之间应该有6dBuV的余量。
2、辐射骚扰测试测试标准:GB9245-2008,CISPR22-ClassA(30MHZ ~ 230MHZ 之间:测试距离3m处50dBuV/m,测试距离10m处40dBuV/m;230MHZ ~ 1000MHZ 之间:测试距离3m处57dBuV/m,测试距离10m处47dBuV/m)。
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因各实验室测试环境的差异,测试值与标准限值之间应该有6 dBuV/m的余量。
3、射频场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测试标准:GB/T 17626.3-2006,测试频率80MHZ-1GHZ,铁标测试等级3级(试验场强10V/M)。
现场环境恶劣,最好是能通过4级(场强30V/M)测试。
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出现复位等现象,A级性能。
4、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测试标准:GB/T 17626.8-2006,铁标测试要求:测试频率50HZ,稳定持续磁场强度测试轨边设备测试等级5级磁场强度100A/M,其他设备要求4级磁场强度30A/M。
【铁标未作要求,短时(1-3s)试验等级4级300A/M,5级1000A/M】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出现复位等现象,A级性能。
5、脉冲磁场抗扰度测试:测试标准:GB/T 17626.9-1998,铁标测试等级4级(磁场强度300A/M(6.4/16us),仅适用于轨边设备)测试。
工控机测试标准一、EMC测试EMC测试过程中,需要插入一些板卡监测测试过程中背板、主板、板卡之间的通讯状况,以此来判断设备运行状况。
1、传导骚扰测试测试标准:GB9245-2008,CISPR22-ClassA ~ 之间:准峰值79dBuV,平均值66 dBuV, ~ 30MHZ 之间:准峰值73dBuV,平均值60 dBuV)。
测试位置:AC电源接口结果判断:因各实验室测试环境的差异,测试值与标准限值之间应该有6dBuV的余量。
2、辐射骚扰测试测试标准:GB9245-2008,CISPR22-ClassA(30MHZ ~ 230MHZ 之间:测试距离3m处50 dBuV/m,测试距离10m处40 dBuV/m;230MHZ ~ 1000MHZ 之间:测试距离3m处57 dBuV/m,测试距离10m处47 dBuV/m)。
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因各实验室测试环境的差异,测试值与标准限值之间应该有6 dBuV/m的余量。
3、射频场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测试标准:GB/T ,测试频率80MHZ-1GHZ,铁标测试等级3级(试验场强10V/M)。
现场环境恶劣,最好是能通过4级(场强30V/M)测试。
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出现复位等现象,A级性能。
4、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测试标准:GB/T ,铁标测试要求:测试频率50HZ,稳定持续磁场强度测试轨边设备测试等级5级磁场强度100A/M,其他设备要求4级磁场强度30A/M。
【铁标未作要求,短时(1-3s)试验等级4级300A/M,5级1000A/M】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出现复位等现象,A级性能。
5、脉冲磁场抗扰度测试:测试标准:GB/T ,铁标测试等级4级(磁场强度300A/M(16us),仅适用于轨边设备)测试。
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出现复位等现象,A级性能。
6、静电放电(ESD)测试:测试标准:GB/T ,铁标测试等级3级(接触放电±6KV,空气放电±8KV),最好是能通过4级(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测试。
工控机测试标准工控机测试标准一、EMC测试EMC测试过程中,需要插入一些板卡监测测试过程中背板、主板、板卡之间的通讯状况,以此来判断设备运行状况。
1、传导骚扰测试测试标准:GB9245-2008,CISPR22-ClassA ~ 之间:准峰值79dBuV,平均值66 dBuV, ~ 30MHZ 之间:准峰值73dBuV,平均值60 dBuV)。
测试位置:AC电源接口结果判断:因各实验室测试环境的差异,测试值与标准限值之间应该有6dBuV的余量。
2、辐射骚扰测试测试标准:GB9245-2008,CISPR22-ClassA(30MHZ ~ 230MHZ 之间:测试距离3m处50 dBuV/m,测试距离10m处40 dBuV/m;230MHZ ~ 1000MHZ 之间:测试距离3m处57 dBuV/m,测试距离10m处47 dBuV/m)。
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因各实验室测试环境的差异,测试值与标准限值之间应该有6 dBuV/m的余量。
3、射频场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测试标准:GB/T ,测试频率80MHZ-1GHZ,铁标测试等级3级(试验场强10V/M)。
现场环境恶劣,最好是能通过4级(场强30V/M)测试。
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出现复位等现象,A级性能。
4、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测试标准:GB/T ,铁标测试要求:测试频率50HZ,稳定持续磁场强度测试轨边设备测试等级5级磁场强度100A/M,其他设备要求4级磁场强度30A/M。
【铁标未作要求,短时(1-3s)试验等级4级300A/M,5级1000A/M】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出现复位等现象,A级性能。
5、脉冲磁场抗扰度测试:测试标准:GB/T ,铁标测试等级4级(磁场强度300A/M (16us),仅适用于轨边设备)测试。
测试位置:整机结果判断:设备运行正常,不会出现复位等现象,A级性能。
6、静电放电(ESD)测试:测试标准:GB/T ,铁标测试等级3级(接触放电±6KV,空气放电±8KV),最好是能通过4级(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测试。
工控机3c认证标准
工控机的3C认证标准是指符合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3C认证)的相关标准要求。
工控机作为一种特定用途的计算机设备,需要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标准才能在中国市场上合法销售和使用。
具体的3C认证标准会涉及到工控机的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危害。
这些标准通常由中国国家认证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制定和管理,具体的标准文件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查询到。
因此,工控机需要通过相关的3C认证标准才能在中国市场上合法销售和使用。
工业控制计算机检验标准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要求 (2)5 试验方法 (5)6 检验规则 (7)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工业控制计算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存贮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0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座形式尺寸GB 2099.1-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4857.2-1992 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GB/T 4857.5-1992 包装件基本试验跌落试验方法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物设备)的安全GB 5080.7-1986 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 6882-1986 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neq ISO 3745:1977)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试验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 1762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深圳市中德佰福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业控制计算机检验标准2007-01-01 发布2007-01-01 实施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定义 (1)4 要求 (2)5 试验方法 (5)6 检验规则 (7)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工业控制计算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存贮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控制计算机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0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座形式尺寸GB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GB/T 2422 —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GB/T—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199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GB/T 包装件基本试验跌落试验方法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物设备)的安全GB 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
GB 6882-1986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neq ISO 3745:1977)GB 9254-1998 GB/T 9813-2000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极限值和测量方法试验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 —2003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w 16A)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工业控制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中,能支持多个台式或便携式微型机同时操作,对网络客户端请求提供服务的实体。
它比单个微型机具有更高的处理能力、I/O 传输速度和功能扩展能力及安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
能够在网络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将其软硬件资源提供给所支持的网络客户端共享,也能为客户端提供集中计算、数据库管理等服务。
本标准规定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系指在结构上自成一体的基本硬件实体,即以CP为核心,包括RAM ROM I/O接口电路、磁盘控制器以及实体内配置的外围设备、电源等所构成的硬件设备。
工业控制计算机硬件系统在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可增配扩充功能的单元和外围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构成规模和配置不同的硬件系统。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硬件系统配置其操作系统软件或再增配应用软件,便构成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
产品指工业控制计算机加基本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
4 要求主要设计要求4.1.1 硬件设计要求设计产品时,应进行可靠性、可维护性、软件兼容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设计。
4.1.2 软件设计要求配置的软件应与硬件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
4.1.3 结构设计要求4.1.3.1 结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系列化的要求。
4.1.3.2 产品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统,逻辑地和保护地必须与交流地分开。
4.1.3.3 产品表面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标志应清晰、端正、牢固。
4.1.3.4 包装、缓冲材料应优先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
4.1.4 文档要求应随产品提供能指导用正确安装、使用及维护的文档。
工业控制计算机主要技术性能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的主要技术性能,其中的系统功能和技术指标来源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4.2.1 工业控制计算机硬件系统配置CPU品牌、型号和规格系统核心逻辑芯片型号,I/O 控制芯片型号系统存储器类型、型号和大小规格显示控制芯片型号和规格存储设备类型和规格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规格系统扩展特性网络设备型号和规格4.2.2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兼容的操作系统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兼容的主要操作系统4.2.3 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随机软件随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配置的软件的名称、版本、使用说明手册等。
外观和结构431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等缺陷。
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
产品各外表面,同一颜色目视应无明显色差,且颜色均匀。
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产品各零部件装配应准确、到位。
4.3.2产品的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
各部件的固定应无明显变形。
安装可抽换部件的接插件应能可靠连接。
键盘、开关按钮和其他控制部件的控制应灵活可靠,布局应方便使用。
433产品表面明显之处需贴有公司的标志及产品型号。
获得认证的产品应贴有认证标志。
安全4.4.1 接触电流产品接触电流的允许值不得超过mA。
4.4.2 抗电强度产品的相线和交流地线与机壳之间应承受有效值为1500V勺交流电压,历时1min而无闪烁或击穿现象。
4.4.3 接地连续性产品的接地电阻不超过Q。
4.4.4 电源输入口附近的明显部位应标明输入电压、频率及电流容量。
4.4.5 用于国内销售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电源插头线应符合GB100和GB2099勺规定,插头,连结器和绝缘线必须有CCC勺安全认证。
电源适应能力4.5.1产品在198V〜242V、49Hz〜51HZ勺条件下运行系统诊断程序工作应正常。
4.5.2对于直流供电部位应能在直流电压标称值变化土3%的条件下运行系统诊断程序,工作应正常。
噪声产品工作时,产品的噪声不得高于55dB,加装两个风扇以上的产品,其噪声要求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
电磁兼容性产品的电源端子干扰电压的极限值和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应符合GB925仲A 级ITE要求,产品的谐波电流的限值,应符合中A类设备的限值要求。
表1 A级ITE电源端子传导干扰限值表2 A级ITE在10m测量距离处的辐射干扰限值4.8.1 气候环境适应性见表44.8.2 机械环境适应性4.8.2.1 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见表55试验方法环境条件试验本标准中除气候环境试验和耐电强度试验外,其他试验均在下述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
温度:15C 35C相对湿度:45% 75%大气压力:86kPa 106kPa功能和性能检查按产品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功能、性能、软件配置和文档逐项进行检查,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外观和结构试验用目测法和有关检测工具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产品应符合的要求。
安全试验5.4.1 接触电流试验按GB494中条规定进行。
5.4.2 耐电强度试验按GB494中条规定进行,在交收检验时不进行预处理。
5.4.3 接地连续性试验按GB494中条规定进行。
噪声试验按GB 6882规定进行,测试点距离受试样品各表面1m处,在打印机不工作,软、硬盘不寻道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取最大值。
电源适应能力试验5.6.1 交流电源适应能力试验按表6组合对受试样品进行试验,每种组合运行系统诊断程序一遍,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
电磁兼容性试验无线电骚扰限值的测量按GB925规定的方法进行,谐波电流的测量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过程中运行系统诊断程序,工作正常。
环境试验5.8.1 一般要求本标准规定的环境试验方法的总则、名词述语应符合GB2421 GB2422勺有关规定以下各项试验中规定的初始检测和最后检测,统一按本标准条进行外观和结构检查,并运行系统诊断程序一遍,工作应正常。
5.8.2 温度下限试验5.8.2.1 工作温度下限试验按照“试验Ad”进行,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
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室)温度逐渐降至10C,待温度稳定后,加电运行系统诊断程序2h,受试样品工作应正常,试验完成后,待箱内温度自然回到室温,取出样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
5.8.2.2 贮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按“试验Ab”进行将受试样品放入低温箱(室),使箱(室)温度降至—40C,受试样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为2h,进行最后检测。
并运行系统诊断程序一遍,工作应正常。
为防止试验中受试样品的结霜和凝露,允许将受试样品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后进行实验。
必要时还可以在密封套内装吸潮剂。
5.8.3 温度上限试验5.8.3.1 工作温度上限试验按“试验Bd'进行,受试样品须进行初始检测,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室)温度逐渐上升至35C,待温度稳定后,加电运行系统诊断程序2h试样品工作应正常,试验完成后,待箱(室)内温度自然下降至室温,取出受试样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2h5.8.3.2 贮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按“试验Bb”进行,将受试样品放入高温箱(室)内,使箱(室)温度上升至55C, 受试样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为2h,并进行最后检测,运行系统诊断程序一遍,工作应正常。
5.8.4 恒定湿热试验按中“试验Ca”进行。
5.8.4.1 工作条件下的恒定湿热试验将受试样品放入试验箱内,进行初始检验,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室)温度升至35C进行预热,待温度稳定后保持1h,再加湿。
试验期间箱内温度保持在规定的工作温度上限值(允许偏差土2C),相对湿度保持在78%〜82%的范围内,当箱内达到湿热平衡后,给受试样品加电,运行系统诊断程序2h,工作应正常,试验结束后,先将相对湿度降至72%〜78%的范围内,打开试验箱,使温度自然降至室温条件,在正常大气压下恢复2h,并进行最后检测。
5.8.4.2 储存运输条件下的恒定湿热试验对受试样品进行初始检测,将其放入箱内温度升至40°C进行预热,待温度稳定后保持1h,再加湿,试验期间箱内温度应保持在38C〜42C范围内,相对湿度为91%〜95%的范围内。
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试验持续时间为48h。
试验结束后,先将箱内相对湿度降至72%〜78%的范围内,打开试验箱,使温度自然降至室温条件,在正常大气压下,恢复2h,进行最后检测。
并运行系统诊断程序一遍,工作应正常。
5.8.5 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将运输包装件按中条5的要求和本标准表5的规定值进行跌落,任选四面,每面跌落一次。
对有木托的包装只做一次底面跌落。
试验后按产品标准的规定检查包装件的损坏情况,并对受试样品进行最后检测。
并运行系统诊断程序一遍,工作应正常。
6 检验规则一般规定产品在定型时(设计定型或生产定型)和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本标准进行检验6.2 检验分类产品应通过下列检验:a)定型检验;b)交收检验;c)例行检验。
各类检验项目和顺序分别按表7的规定。
分类检验项目表表8 分类检验项目(完)6.3.1 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应通过定型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