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高考一轮 专题10 第21讲 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 格式:doc
- 大小:660.00 KB
- 文档页数:6
考点10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2018·全国卷Ⅱ·T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图6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反映欧洲向美洲贩运的黑奴数量变化的动态时空过程。
【解析】选A。
由题干中逐渐增加的黑奴数量,可判断奴隶贸易不断增长。
具体解析如下:2.(2018·全国卷Ⅰ·T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
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
以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为切入点,考查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解析】选B。
据题意,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出现了经济条件论、政治条件论、自然条件论等多种解释,研究趋于全面和深化,故B正确;A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与题干主旨不符,亦可排除;D说法本身错误。
具体解析如下:选项点的叙述3.(2018·天津文综·T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比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
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
这反映出(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
高考历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市场课题二十一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讲义第七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市场[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 1.新航路的开辟2.两次工业革命[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 1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2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全球逐渐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3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
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4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6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的发明与使用为显著特征。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新发明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迅速广泛应用,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为了满足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课题二十一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一、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西欧各国对黄金、白银的需求增加,渴望到东方“寻金”。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引发商业危机。
专题十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考点考纲内容考核要求备考指南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b1.高频考点依然不会回避: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英国工业革命。
2.英国史一直是某某卷考查重点方向,英国工业革命须与英国的代议制、洛克主X、克伦威尔等联系掌握。
3.全球化一直是长效热点,故“世界市场的形成”估计会成为考查热门。
4.围绕热点“工匠精神”,可能要关注“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c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殖民扩X与掠夺的方式及其影响c3.“蒸汽”的力量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b 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b 英国政府适应工业社会发展需要所采取的措施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b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4.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b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b 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b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c第21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考点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X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1.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b)(1)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美洲。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c)(1)对欧洲: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X活动;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对世界: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不是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本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原始积累的需要,即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1)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远航到达美洲,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开始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①引起“商业革命”: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里斯本、塞维利亚、安特卫普和伦敦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②引起“价格革命”:贵金属大量流入,金银持续贬值,物价上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①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作物传到欧洲和美洲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
②小麦、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骡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进入美洲。
(1)方式:野蛮掠夺、奴隶贸易、屠戮、不平等贸易、商业战争。
(2)影响: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
1.(2016·浙江选考)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
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
由印第安人培
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 A.马铃薯、玉米B.小麦、甘薯
C.玉米、水稻D.烟草、可可
A[马铃薯、玉米、烟草、可可四种植物是印第安人培植的,马铃薯、玉米是粮食作物,A项正确。
]
2.(2014·浙江学考)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
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 A.实行野蛮屠杀B.推行不平等贸易
C.贩运黑人奴隶D.开展圈地运动
D[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出现在14、15世纪。
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由此可见,圈地运动不属于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方式。
故D项正确。
]
3.(2014·浙江学考)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
最早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航线的欧洲航海家是()
A.迪亚士B.达·伽马
C.哥伦布D.麦哲伦
C[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航线,故C项正确。
]
五大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5·浙江学考)很多史学家把公元1500年前后作为全球一体化的开端,这可能是因为公元1500年前后()
A.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欧洲同其他地区开始经济文化交流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A[15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文明孤立分散的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连接成一个整体,因此A项正确。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开始;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1763年。
B、C、D三项不正确。
]
1.(2016·嘉兴期末)观察下图“早期(17世纪上半叶)三角贸易示意图”,分析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黑奴等物品B.镜子等手工业品
C.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D.棉布等机器产品
B[航程①所载的货物是西方殖民国家生产的,黑奴是从非洲掳掠的,故A 项错误;镜子等手工业品是西方生产的,故B项正确;烟草、玉米等种植园产品是美洲生产的,故C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17世纪上半叶的三角贸易,当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展,不可能出现棉布等机器产品,故D项错误。
]
2.(2016·衢州五校联考)下图是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
其所反映出地理大发现的意义或后果是()
17世纪早期欧洲一本书的插图
A.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B.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C.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B[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的是商业革命,与插图无关,故A项排除;依据材料信息“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可知,材料反映出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故B项正确;插图只是提及地理大发现带来一些物种,并没有说提供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排除;一些物种的插图并不能体现美洲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故D项排除。
] 3.(2016·衢州五校期中联考)新航路开辟后引起所谓的“商业革命”的表现是()
①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数量大幅增加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③商业经营的方式改变④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A[联系所学可知,“商业革命”指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市场流通加强,经营方式改变,欧洲商路中心也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①②③正确;工业资产阶级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发生在18世纪,故④错误,选择A项。
] 4.(2016·嘉兴高一期末)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眼中的世界版图非常狭小,但是一次历史性的航行使得世界的面积扩大了几乎一半。
完成这次“历史性航行”的探险家是()
A.哥伦布B.迪亚士
C.达·伽马D.麦哲伦
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使欧洲人知道除了亚洲外还有美洲,世界的面积扩大了几乎一半,故A项正确。
]
5.(2016·杭州七校高三12月模拟)观察下图,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开辟的航线主要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D[按照图片所示,线路①从葡萄牙里斯本出发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这是迪亚士的航线,是葡萄牙王室支持开辟的,故①错误;航线②在葡萄牙和印度之间,这是代表葡萄牙的达·伽马开辟的,故②错误;航线③在西班牙和西印度群岛之间,这是哥伦布代表西班牙王室开辟的,故③正确;航线④是从西班牙出发,在环球航行后回到西班牙,这是麦哲伦及其船队代表西班牙王室开辟的,故④正确。
D项符合题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