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养老与政府职能_日本经验及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484.75 KB
- 文档页数:5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对于日本来说尤为严重。
日本的老龄化现象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出生率下降而寿命却在延长,导致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
据统计,到2025年,日本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面对这一问题,日本政府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
日本在养老服务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和制度改革。
日本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为老年人建立了全国性的医疗保险制度,使得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医疗服务。
日本还设立了专门的老年人护理保险,鼓励老年人使用养老院、疗养院等专业养老机构,减轻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压力。
日本政府也鼓励老年人自主创业和就业,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以激发老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日本政府在社会养老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日本积极推动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和社会活动,通过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活动站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学习、交流、娱乐等各种活动场所。
日本政府还鼓励老年人参与志愿者服务,发挥他们的特长和能力,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
通过这些活动,老年人能够保持身心健康,延缓衰老进程。
日本政府通过推动科技创新来应对人口老龄化。
日本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日本政府积极推动科技与养老的结合,通过引进智能养老设备和机器人,提供辅助老年人生活的各种服务,如代步车、智能智能手环等。
这些设备和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烹饪、清洁和社交等,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日本在老龄化问题上还倡导家庭养老的理念。
日本人重视家庭关系和家族观念,很多老年人更愿意和子女一起生活,享受家庭温暖。
为了支持家庭养老,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家庭养老政策和措施,如给予照顾家庭成员的津贴、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鼓励年轻一代更好地照顾和支持老年人,同时也减轻了养老的负担,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相互关心。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日本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作者:朱文杰杜玲莉来源:《国际公关》2023年第22期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需求不断膨胀,传统养老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在此背景下,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引起关注。
日本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在“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模式,从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本文深入探讨日本“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历史渊源、核心内容及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日本;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社区养老2020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比重达到18.87%,而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的估算表明,2026年,我国的老年人口会突破3亿,2052年会突破4.9亿。
我国的养老需求正在快速膨脹,转变养老观念、创新养老模式、提升养老水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2000年《介护保险法》出台后,日本开始采取行动,期望在未来的半个多世纪里,将“家庭养老”和“居家—社会型”的养老保障体系有机结合,以达到解决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目标。
研究日本社区养老模式改革创新及发展经验,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老龄化状况及“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分析(一)日本老龄化状况1970年,日本首次被联合国确认为老龄化国家,其老龄化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国家,从2017年开始,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数量突破了3 400万,占人口比例高达27%。
据统计,2022年日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较往年继续增加,多达3 627万,创下了历史纪录,这说明日本的老年人口比例还在急剧攀升。
[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在努力推动改革,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但是,这些努力却收效甚微。
预测到2025年,日本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 200万,日本人口的1/4将超过75岁,这将对当前的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日本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东方国家,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举措对其他国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价值,可以为其他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日本政府通过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老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日本的养老服务体系包括社区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多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日本政府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发展。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缓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二、推动养老金制度改革养老金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方面,日本政府通过改革养老金制度,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养老金体系。
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包括国民年金、厚生年金、企业年金等多种形式,不仅覆盖了所有的劳动者,还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在养老金制度改革方面,日本政府积极调整养老金标准,完善养老金统筹和管理机制,确保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政府还鼓励老年人延迟退休,增加养老金发放年限,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制度的冲击。
三、促进老年人就业和社会参与老年人就业和社会参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老年人就业和社会参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日本政府推出了“再就业支援金”、建立了“国民年金兼职工作者就业援助”,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劳动。
日本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招聘和留用老年人。
老年人就业和社会参与不仅可以增加社会劳动力,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压力。
四、拓展科技创新应用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日本政府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
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及经验启示一、国内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启示(1)日本特点一:偏爱小型化、多机能嵌入成熟社区的便利店式养老服务。
日本人有深厚的居家养老传统,家庭和邻里观念重,老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陌生地方养老。
加之日本的介护险对居家养老有细致全面的政策支持,因而日本很少有美国那种集中大型的老年社区,而是依托小规模、多机能的社区养老院,并推出周到细致的上门服务,尽量帮助老人在自己的家中养老,加强与社区邻里的互动。
日本的托老所床位一般在20至30张左右,服务内容包括24小时的入住照顾服务、白天的日托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这种模式被称为养老地产的“7-11”。
特点二:细致周到的养老服务对细节的关注是日本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在服务层面上的细致周到。
居家养老服务中,介护人员会定期上门进行访问护理、洗浴辅助、家政服务、访问医护、康复照料等全面细致的服务,还会根据老人的需要制订有针对性的介护计划。
日本的养老机构还为失能老人配备专职服务团队,包括疗法师、介护士、药剂师、营养师、管理员、事务员等,提供不同级别、不同内容的专业护理和疗养服务。
护理人员会定期给老人体检,还会持续关注老人饮食、身体状况和病情进展等,并做详细记录,通过体操、手工、游艺等项目帮助老人保持身心健康。
其次,在建筑设计和适老化改造中对专业化细节的关注。
日本的宅居室设计和家居用品设计都体现了服务人员的周到精心。
如家居布置上考虑灯光和床的舒适度以及梳妆台的便利性;浴室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老人使用。
此外,还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智慧化居家养老,提升服务质量。
如在家中配有危险呼叫警报器,在房间里,老人的床脚处装有探测器,如果老人夜晚睡觉不慎掉下床,探测器会自动报警,通知控制中心。
床单夹层也设有探测器,探知老人是否大小便失禁,床单浸湿。
厕所里,马桶盖和马桶座专门漆成不同颜色,防止老人弄错,如厕时间如果过长或有异常反应,厕所上方的探测器会智能分辨,通知控制中心。
官方网站 19引言 1970年,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业已超过7%,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1995年,该比例达到14%,即由老龄化社会转而迈入老龄型社会;2007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日本老龄化速度加剧,老龄人口比例突破21%,日本正式宣布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据日本2018年版《高龄社会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日本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351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7.7%,即每4个日本人中就有1位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
深度老龄化所引发的诸多问题,给日本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带来了空前的阻力,“少子高龄化”问题被称为当今日本的“国难”之一,政府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为基本国策,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践行探索、日本养老政策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发与借鉴Development of the Elderly-care Policy in Japan and Its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to China 吴 茵1,王吉彤 2WU Yin, WANG Ji-tong摘要 着眼于探讨日本养老政策变迁下,养老环境的现状特点与不断发展的基本诱因,以及既定政策与客观实践之间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首先,从对日本快速老龄化背景下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的整理分析入手,探讨了其产生、发展、变革、融合的经年变化趋势。
其次,聚焦了从“品质提升期”到“医养融合发展期”的发展阶段下养老环境建设的三大主要特点:(1)居住空间的适老化改造;(2)机构养老的生活化转变;(3)“地域护理包括支援体系”(the integrated Community Care System)建设。
最后,结合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政策发展核心趋势,探索未来中国养老环境的建设模式,为中国养老建筑与环境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养老政策;养老建筑;地域护理包括支援体系;在地养老;医养融合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provided for aged people and the major reasons for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stablished policy and objective practice as elderly care policy changes in Japan, which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one of joint development and mutual promotion. First, the author collat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y norms within the social context of rapid aging in Japan, and discusses the changing trends regarding generation,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Secondl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old-ag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whereby society is transitioning from a "quality improvement period" to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for the aged development period": (1) The elderly-oriented transformation of residential space; (2) life-friendly transformation of institutional old age; (3) integrated community care system construction. Finally,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n aging society in China,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old people-friendly environments in the future,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ld-age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s.KEy wORDS elderly-care policy; old-age building; the integrated community care system; aging in plac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care for the aged中图分类号 TU-022; TU-023; TU-025 文献标志码 ADOI 10.3969/j.issn.1000-0232.2019.02.019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9)02-0019-08作者简介 1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电子邮箱:676116606@;2日本福祉大学福祉社会开发研究科,博士研究生反复修正。
日本老年福利保障研究及启示一、日本老年福利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日本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1951年,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解决战后老年人的困境,制定了日本的老人福利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福利制度逐渐失去了对老年人的照顾。
直到1989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建立一个全面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的目标,这标志着日本老年福利保障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日本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高级者医疗保险、长期照护保险以及老人福利设施等方面。
1. 基本养老保险:日本的基本养老保险是一种统筹养老金的制度,所有工作者和雇员都需要参加。
该制度的特点是基于工龄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来确定养老金的发放额度。
2. 高级者医疗保险:高级者医疗保险是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种医疗保险。
该保险制度将医疗费用分担给个人和政府,使得老年人可以获得相对廉价的医疗服务。
3. 长期照护保险:长期照护保险是为了应对老年人护理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根据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政府会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和经济援助。
4. 老人福利设施:日本的老人福利设施包括老年福利院、独居老人支援中心、老人健康促进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日本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在其中存在一些值得中国借鉴和研究的方面。
高级者医疗保险制度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相对廉价的医疗服务,为他们解决医疗费用的问题。
中国应该通过建立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相对廉价的医疗服务,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老年福利设施的建设也是中国可以学习的经验。
中国需要建立更多的老年福利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全方位的服务。
日本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在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启示方面都值得中国借鉴和研究。
通过学习日本的经验,中国可以更好地制定和完善老年福利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医疗和护理服务。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日本一直在应对这一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积累了很多经验和启示,这些经验和启示对其他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有着指导作用。
一、建立社区养老体系为了应对老龄化,日本政府提高了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和福利水平,但是仅有养老金制度是远远不够的。
在日本,建立自给自足的社区养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体系包括了社区的设施建设和社区居民的生活照料。
例如,日本推行“终生居住计划”,鼓励老年人在家中生活,并且为他们提供各种照料服务,比如送餐、看护等。
而且,为老年人配备医疗用品、防滑设备、安全设备等也是必要的。
这些服务和设施可以帮助老年人保持独立和自主性,同时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二、推进医疗保健改革由于老年人占日本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对医疗保健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日本政府将改革医疗保健系统作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其中,重点是加强预防保健,鼓励居民生活方式的健康化。
此外,日本鼓励社会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医疗保健服务。
这些企业和组织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方案、锻炼计划等。
三、活跃老年文化和体育活动老龄化使得很多老年人社交活动不足,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日本政府推行了“活跃老年”政策,鼓励老年人参加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
例如,日本建立了众多的老年活动中心,提供老年人兴趣爱好的培训和展示活动,包括舞蹈、音乐、茶道等。
此外,日本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比如散步、健身操、高尔夫、保龄球等,为老年人提供机会积极锻炼身体。
四、鼓励长寿产业发展随着老年化程度的加深,日本的长寿产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长寿产业包括医疗保健、保险、居住服务、旅游等各种服务。
日本政府鼓励各类长寿产业的发展,并加强对老年人的照顾。
此外,长寿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缓解了劳动市场的就业压力。
在未来,随着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加显著,长寿产业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新经济支柱。
浅析日本养老模式及其启示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28.1%。
因此,日本的养老模式备受瞩目,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和学习。
一、社区养老模式日本的社区养老模式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交生活,使老人不会感到孤单和无聊。
老年人会参加社区中心的活动,如健康教育、文艺表演和手工艺制作等等,社区中心也会定期组织一些外出活动,如旅游、野餐等。
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充实多彩的生活,增强生活质量,降低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在机构养老方面,日本政府大力推广护理保险计划,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建立养老院、护理中心、日间照顾中心等。
这些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护理、医疗、康复等服务,以及社交和娱乐活动,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养老机构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多元化,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
在日本,家庭养老模式是许多老年人的首选。
日本家庭结构比较小,多是夫妻二人或者单身,因此老年人更愿意留在自己的家庭与家人生活。
同时,日本家庭文化也十分注重家族关系和互助精神,家人会主动照顾年迈的父母或祖父母。
如果老年人需要更专业更全面的照顾,政府也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女性志愿者会前往老年人的家中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医疗需求。
以上三种养老模式为日本的老年人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选择,不同的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同时,这些模式也在其他国家亦同样适用,因为人们年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性别、健康状态等都是不同的。
日本的养老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政府在加强老年人护理服务方面的投入是关键因素,而且要有计划、长期稳定、全面细致的政策规划;其次,社会机构应该向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护理服务,以满足老人个性化的需求;最后,家庭养老模式也应该得到重视和支持,因为家庭是老年人最重要的社交和精神支柱。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验和启示日本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人口老龄化过程。
其经验和启示对其他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提高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覆盖率日本制定了优秀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体系,这些保险制度能够帮助它的老年人群体解决医疗和养老问题。
这让老年人不用过多担心经济问题。
同时,日本政府也注重提高医疗设施的配备和服务水平,从而保证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得到高水平的服务。
二、扶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日本政府通过推出各种面向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在让老年人通过社交活动获得更多的快乐的同时,又能够保持社会联系性,从而防止老年人因为失去了交际圈而患上抑郁症。
同时,日本政府还提供各种优惠的交通政策以便老年人更便捷地参与社交活动。
三、加大年轻人的支持力度日本政府积极地给年轻人提供富有竞争力的就业机会,同时推出各种针对年轻人的住房、教育、婚姻等方面的政策,从而在提供年轻人就业机会的同时,避免了年轻人举家离开。
这样,一个家庭里有更多的成员能够留在家里陪伴老年人,避免了老年人孤独的困境。
四、推进信息技术培训日本政府还积极地支持信息技术培训,从而让老年人更容易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老年人可以通过学习信息技术保持身心活跃,同时可以更轻松地掌握智能养老设备。
同时,信息技术使得老年人能够更加方便地联络家人,并让他们远离孤独和抑郁。
从以上经验和启示来看,日本政府减少老年人孤独、提高医疗保障、推出养老金等政策,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同时,日本政府注重年轻群体的教育和工作也有助于整个社会更加多元、充满活力。
未来,各国政府也应该对这一问题加以关注,不断更新和改进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浅析日本养老模式及其启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日本成为了全球最老化的国家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养老模式已经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日本的养老模式以自理、互助、社区为主要特点,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互助和社区化。
此种模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上的改革,其在实践中体现出了一种具体的制度、服务和行动的调整。
日本的养老模式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首先是自理。
这个是日本的养老模式中最为突出的一点。
日本的养老制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鼓励老年人自理能力的提高。
日本政府在制定养老政策时,不是加强自理能力的培训,就是采取鼓励自理、减少护理人员的方式来促进老年人的自理。
这种政策思路不仅仅是为了减轻政府的负担,也是基于老年人自主权的原则,让老年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力。
其次是互助。
互助是日本养老模式中的另一项重要特点。
日本政府从制度和服务两个层面推动互助的发展。
在制度方面,日本政府采取了很多激励政策,鼓励老年人加入社区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通过互助互爱来提高整个社区的服务水平。
在服务方面,日本政府大力推广在家护理服务,尽量减轻公共服务压力,同时推广社区医疗服务,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最后是社区化。
社区化是日本养老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日本政府创造了一个生态系统,鼓励社区和老年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社区化不仅是为了便利老年人的生活,同时也强调共同服务和共同发展。
在日本的社区中,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全面的医疗保健和护理服务,同时还能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从日本养老模式中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第一,对于政府、社区、老年人,彼此考虑、互利共赢。
政府不仅要关心政策管理的方方面面,还需要关心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要发挥好自身职能,同时要倡导社区化、互助发展。
社区则应该发扬群众自发性、组织性的作用,积极推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
老年人也要积极参与社区和家庭的事务,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第二,加强老年人自理能力。
老年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保护,也能够减轻家人和社区的负担。
浅析日本养老模式及其启示日本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会,目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了27%,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这一现象给日本的养老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许多启示。
本文将通过对日本养老模式的浅析,探讨其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日本的养老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家庭型养老和社区型养老。
在家庭型养老模式中,老年人多数选择终老于家庭中,子女们负责照料父母的生活起居,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而在社区型养老模式中,老年人则多是通过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养老,比如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间照顾中心等。
这两种养老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对于养老模式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组合。
首先来看家庭型养老模式,它的优点在于可以让老年人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度过晚年,获得子女的悉心照料和关爱。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型养老模式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工作生活,远离老家,这导致了子女不在老家陪伴父母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在独居状态下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因此家庭型养老模式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相比之下,社区型养老模式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社区型养老模式中,老年人可以通过社区的支持,获得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能够得到更专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这种养老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社区养老服务的不足和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不信任等。
日本的养老模式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日本的养老模式强调家庭和社区的角色,这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关爱和支持。
日本的养老模式注重综合性服务,老年人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医疗护理服务。
日本的养老模式还注重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精神生活,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从日本的养老模式中汲取经验,从而为我国的养老事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我们应该注重家庭和社区的角色,通过加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服务。
日本社区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精选五篇)第一篇:日本社区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日本社区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摘要] 本文介绍了日本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通过与我国的养老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启示,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社区养老;养老模式;退休人员doi : 10.3969 / j.issn.16730194(2015)17-0203-020 引言截至2014年底,我国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共4 344万人,比上年增加597万人,占企业退休人员总数的76.2%,社区养老压力可见一斑。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在城市街道和社区普遍建立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康复中心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多种便利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发挥综合效益。
对于建立在家庭、社会和政府三者结合基础上的社区养老,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在积极进行研究与探索,而政府相关部门也已推出一些合理的规定与政策。
但随着养老问题的日益严峻,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政府的相关政策上,对于此类的研究还不够全面,较为薄弱。
因此,加强对社区养老的研究与探索,不仅可以充实学术界的理论,也可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起到指导作用。
如何开展社区养老工作,学者们各抒己见,这里我们不妨借鉴近邻日本的经验。
日本社区养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对于享有“银发之国”称号的日本,其老龄化问题的严峻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自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家庭出现了空前严重的“空巢”老人问题,那时就有相关学者提出了类似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理念的“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的距离应以送一碗汤而不会凉为参考标准。
如此一来,子女在拥有自己的家庭生活时,还能够为家中年老长辈提供比较周到的照顾。
近年来,日本在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备受人们的欢迎,主要是因为日本实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最终效果是让老年人离开医院,回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回到家中,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制定较完善的服务方式与内容,使老年人在安享晚年的时候还能发光发热。
分析日本的老龄化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老龄化问题成为了日本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老龄化问题,日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老龄化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政策不仅在日本本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也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龄化问题,分析日本的老龄化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日本的老龄化政策1.长寿社会保险制度日本的长寿社会保险制度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养老金制度包括国家基本养老金、厂商年金、企业年金以及个人退休金,医疗保险包括国民健康保险、企业健康保险以及自由职业者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则是为了保障日本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而设立的。
2.老年人劳动力再就业政策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老年人劳动力再就业政策,包括提供再就业培训、减税优惠和推动企业聘用老年人等措施,鼓励老年人延迟退休,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
3.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日本政府推动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鼓励发展老年人社区活动中心和老年人友好社会建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建立更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愈发凸显。
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需要及时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2.鼓励老年人延迟退休,提高再就业机会3.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4.促进家庭孝道和社会尊老敬老风气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仅受到政策的影响,家庭和社会的态度也至关重要。
日本的家庭孝道和社会尊老敬老的风气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
我国应该倡导孝道文化,鼓励家庭成员尊敬老人,同时倡导社会尊老敬老的风气,营造良好的养老环境。
浅析日本养老模式及其启示近年来,随着日本社会的老龄化加剧,日本的养老模式备受关注。
日本养老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企业和家庭共同承担养老责任。
政府通过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等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企业则通过晋升老年人职位、设立养老基金等方式来支持他们的生活,而家庭则是老年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首先,日本养老模式的成功主要基于日本的文化和道德体系。
在这个孝敬父母和祖父母的传统强烈的社会中,家庭是老年人最终的归宿。
即使在经济独立和社会福利相对完善的今天,一个家庭为老人负担大部分生活费用的情况仍然很常见。
而在个人的人际关系中,长者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他们被尊重和爱戴,也更易于获得社会保障。
其次,日本的养老模式发挥了政府、企业和家庭的优势,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养老体系。
政府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制度,提高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的门槛,并且为他们提供补助金、养老金等支持。
企业则通过设立养老基金、晋升老年人职位等方式真正地为老年人提供了务实的支持。
家庭则提供了温馨的爱和护理,让老年人获得了天伦之乐。
最后,日本养老模式的成功背后也有着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启示。
一方面,优秀的养老体系应该是数字化、科技化的,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把养老服务方便、快捷、高效地传递给老年人。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供为老年人创造健康和活力的氛围和条件。
此外,政府应该多措并举,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从财政、税收、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对养老服务进行投入和支持。
总之,日本养老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不少探索和尝试,并且在某些方面成效显著,但也需要注重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探寻符合本国实际的养老模式,从而在一个不断老龄化的社会中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