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注塑成型工艺及注塑模
- 格式:pdf
- 大小:19.52 MB
- 文档页数:169
塑料成型模具复习资料第二章塑料制件设计塑料表面的光亮程度与表面粗糙度与塑料品种有关。
对小尺寸的塑料制品来说,模具制造误差对制品的尺寸精度影响最大。
在成型过程中,受力小、强度要求不高,甚至可用非金属材料加工的模具是热成型模塑料模具中,型芯的安装方法有:一端固定、两个型芯两端分别固定、一端固定另一端由导向孔支撑等在塑件上布置加强筋时,应避免或者减少塑料局部集中,否则会产生缩孔与气泡。
塑件上的螺纹加工方法有:直接成型、切削加工与使用螺纹嵌件等。
在工程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国家标准中,塑件公差等级分成了___7个精度等级___。
在注射成型过程中,金属嵌件预热的目的:降低嵌件周围塑料的收缩应力多用于热固性塑料成型的成型方法是圧塑成型由于推出机构通常设置在动模一侧,因此应尽量使塑件在分型后留在动模一边模制螺纹的精度,通常小于机加工螺纹,螺纹外径不小于2mm。
模具设计时,尽量简化分型面设计,多使用平面同时尽量使用较少的分型面,从而简化模具设计,降低模具制造难度。
在塑件设计中,同一塑料零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者固化速度不一致产生附加内应力,引起翘曲变形。
塑料制品的壁厚尽量均匀当分型面作为要紧排气面时,料流的末端应在设在分型面上以利排气成型带有金属嵌件的塑料制品时,在设计中应着重考虑什么方面?答:1)嵌件与塑件应牢固连接,防止受力时转动或者拔出。
2)在成型过程中,嵌件务必可靠定位与密封。
3)为防止制件开裂,嵌件周围的塑料层应有足够的厚度。
4)嵌件不宜带尖角,以减少应力集中。
5)大型嵌件应进行预热至料温,以减少收缩量。
第三章注塑成型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约为塑件总公差的 1/3 ,成型零件的最大磨损量,关于中小型塑件取 1/6 ;关于大型塑件则取 1/6 下列。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按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手动机动液压或者气动三大类。
注塑模具按加工的原料不一致可分为热固性塑料注塑模与热塑性塑料注塑模两大类。
适用于自动切断浇口的浇口是潜伏式浇口,双分型面注塑模使用的浇口形式为点浇口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方式有非旋转脱出与旋转脱出等细长型芯比较合理的冷却方式是用铍铜制型芯,并用冷却水喷射在铍铜型芯后端多腔塑料模的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浇口几部分构成推杆脱模机构的复位常使用复位杆复位与弹簧复位为了防止螺孔最外圈的螺纹崩裂或者变形,应使螺纹最外圈与最里圈留有台阶复位杆的作用是:为了使推出元件合模后能回到原先的位置注塑模的大尺寸型腔要紧进行刚度计算来满足通常工程的需要,小尺寸型腔要紧进行强度计算来满足通常工程的需要注塑模浇注系统中,分流道的布置分为平衡式与非平衡式两种型式。
塑料成型工艺学思考题答案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序言及第一章1.为什么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要经历移植、改造和创新三个时期(P2)第一段2.移植期、改造期和创新期的塑料成型加工技术各有什么特点答:移植时期用移植技术制造的塑料制品性能较差,只能成型加工形状与结构简单的制品.而且制品的生产效率也比较低。
这段时问虽然已经出现了几种改性纤维素类热塑性塑料,但其使用性远不如酚醛和脲醛等热固性塑料料,从而使压缩模塑等特别适合成型热固性塑料的制品生产技术;其一是塑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更加多样化,从前一时期仅有的几种技术发展到数十种技术,借助这几十种技术可将粉状、粒状、纤维状、碎屑状、糊状和溶液状的各种塑料原材料制成多种多样形状与结构的制品,如带有金属嵌件的模制品、中空的软制品和用织物增强的层压制品等;其二是塑料制品的质量普遍改善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成型过程的监测控制和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生产已经实现,全机械化的塑料制品自动生产线也已出现;其三是由于这一时期新开发的塑料品种主要是热塑性塑料,加之热塑性塑料有远比热固性塑料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因此,这一时期塑料成型加工技术的发展,从以成型热固性塑料的技术为重点转变到以成型热塑性塑料的技术为主; 进入创新时期的塑料加工技术与前一时期相比,在可成型加工塑料材料的范围、可成型加工制品的范围和制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
采用创新的成型技术,不仅使以往难以成型的热敏性和高熔体粘度的她料可方便地成型为制品,而且也使以往较少采用的长纤维增强塑料、片状馍型料和团状模塑料也可大量用作高效成型技术的原材料。
3.按所属成型加工阶段划分,塑料成型加工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说明其特点。
答:一次成型技术,二次成型技术,二次加工技术一次成型技术,是指能将塑料原材料转变成有一定形状和尺寸制品或半制品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
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挤塑、注塑、压延、压制、浇铸和涂覆等。
注塑成型工艺优质的塑料产品来自上好的原料、精密的模具和先进的成形设备,注塑模具又处于核心的地位一、注塑成型(injection molding)二、注塑成型机1、合模装置——开闭模具以执行脱模作业2、注塑装置将树脂预加热融化后,再射入模具内,此时要旋转螺杆并如图所示,染投入到料斗的树脂停留在螺杆前端(计量),经过相当于所需树脂的行程储藏后再进行射出。
当树脂在模具内流动时,则控制螺杆的移动速度(射出速度),并在填充树脂用压力(射出压力)进行控制,当达到一定的螺杆位置或射出压力时则从速度控制切换成压力控制。
三、注塑模具1.模具的分类(1)按塑料材料类别分a:热塑性注塑模b:热固性注塑模(2)按模具型腔分a:单型腔注塑模b:多型腔注塑模(3)按注塑机类型分a:卧式注塑机用注塑模b:立式注塑机用注塑模(4)按模具浇注系统分a:冷流道模b:绝热流道模c:热流道模d:温流道模2.注塑模具的组成部分(1)成型零部件赋予成型材料形状及尺寸的零件。
通常由型芯、凹模或型腔、以及螺纹型芯或型环、镶块等组成(2)浇注系统将熔融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闭合的模腔。
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井组成。
(3)导向部分为了保证动模与定模闭合时能准确对准而设置的导向部件。
通常导向部件由导柱和導套组成。
有的模具还在推板上设置导向部件上设置导向部件,保证脱模机构的运动灵活平稳。
(4)脱模机构实现塑件脱模的装置。
其结构形式常用的有推杆(顶针)、推管、推板、侧抽芯和斜顶等脱模机构。
(5)调温系统为了满足注塑成型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有调温系统对模具温度进行调节的设施。
(6)排气系统为了将模具型腔内的气体顺利排出,常在模具分型面处开设排气槽。
排气槽的形式有:利用顶针进行排气、利用分型面、开设专用的排气槽、模具结构做成镶件形式进行排气。
(7)其它零部件支撑、固定零件、定位、限位等2. 浇注系统定义:模具中从注塑机喷嘴起到型腔入口为止的塑料融体的流道通道,或在此通道内冷凝的固体塑料。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图一、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注塑机利用塑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能熔融成液体的性质,把熔融液体用高压注射到密闭的模腔内,经过冷却定型,开模后顶出得到所需的塑体产品。
二、注塑成型的四大要素:1.塑胶模具2.注塑机3.塑胶原料4.成型条件三、塑胶模具大部份使用二板模、三板模,也有部份带滑块的行位模。
基本结构: 1.公模(下模)公模固定板、公模辅助板、顶针板、公模板。
2.母模(上模) 母模板、母模固定板、进胶圈、定位圈。
3.衡温系统冷却.稳(衡)定模具温度。
四、注塑机主要由塑化、注射装置,合模装置和传动机构组成;电气带动电机,电机带动油泵,油泵产生油压,油压带动活塞,活塞带动机械,机械产生动作;1、依注射方式可分为:1.卧式注塑机2.立式注塑机3.角式注塑机4.多色注塑机2、依锁模方式可分为:1.直压式注塑机2.曲轴式注塑机3.直压、曲轴复合式3、依加料方式可分为:1.柱塞式注塑机2.单程螺杆注塑机3.往复式螺杆注塑机4、注塑机四大系统:1.射出系统a.多段化、搅拌性及耐腐蚀性。
b.射速、射出、保压、背压、螺杆转速分段控制。
c.搅拌性、寿命长的螺杆装置。
d.料管互换性,自动清洗。
e.油泵之平衡、稳定性。
2.锁模系统a.高速度、高钢性。
b.自动调模、换模装置。
c.自动润滑系统。
d.平衡、稳定性。
3.油压系统a.全电子式回馈控制。
b.动作平顺、高稳定性、封闭性。
c.快速、节能性。
d.液压油冷却,自滤系统。
4.电控系统a.多段化、具记忆、扩充性之微电脑控制。
b.闭环式电路、回路。
c.SSR(比例、积分、微分)温度控制。
d.自我诊断.警报功能。
e.自动生产品质管制、记录。
5、国内注塑机现有的品牌:1.国外品牌:巴顿德马格三菱日钢东芝等等;2.港台品牌:震雄全力发富强鑫舜展台中精机亿利达综纬丰铁百塑今机德润等等;3.国外品牌:海天海星海达海太海涛海地三元通用双马永泰王牌等等;五、塑胶材料塑胶材料可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两种: 1.热固性塑胶:指不能重复使用之塑胶,其分子最终成体型结构。
注塑模具加工流程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注塑工斜顶料;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注塑模具加工厂;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铜公:前模铜注塑模具材料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电脑锣:注塑模具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注塑人才网;钻孔、针孔、顶针;行位、行位压极;斜顶复顶针、注塑模具加工厂配顶针;其它:①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②飞模;③水口、撑头、弹簧、注塑模具成本分析运水;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注塑xx淬火、行位表面氮化;修模刻字。
模具设计知识一、设计依据尺寸赫斯基注塑ehs精度与其相关尺寸地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地整个产品上地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注塑工艺流程尺寸属于哪一种: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地塑胶制品,如玩具;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地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xx注塑脱模斜度是否合理。
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地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地分模或低温注塑材料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尺寸地精度;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地强度注塑产品伤痕修复机。
二、设计程序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地分析和消化:A、制品注塑技术地几何形状;&中国注塑nbsp;&n注塑工bsp;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中国注塑网nbsp;&n苏州注塑公司bsp;C、技术要求;&注塑模具成本分析nbsp;D、塑料名称、牌号&nbs参观注塑车间p;注塑上下料机器人E、表面要求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A、制品重量与注射机地注射量;B、制品地投影面积与注射机地锁模力;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地有效面积,注塑成型机(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D、制品精度、颜色;增强pa9t注塑温度;宝源注塑机械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F、制品地生产批量;&nb什么是注塑sp;&nbs中国注塑人才网p;G、经济效益(每模地生产值)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地排列,即型注塑工艺腔位置地布置,型腔地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地设计、浇注系统地平衡、抽芯(滑赫斯基注塑ehs 块)机构地设计、镶件及型芯地设计、热交换系统地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地选双色注塑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地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地设计。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4个阶段,这4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4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1、填充阶段填充是整个注塑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步,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
理论上,填充时间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实际中,成型时间或者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高速填充。
如图1-2所示,高速填充时剪切率较高,塑料由于剪切变稀的作用而存在粘度下降的情形,使整体流动阻力降低;局部的粘滞加热影响也会使固化层厚度变薄。
因此在流动控制阶段,填充行为往往取决于待填充的体积大小。
即在流动控制阶段,由于高速填充,熔体的剪切变稀效果往往很大,而薄壁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于是速率的效用占了上风。
λ低速填充。
如图1-3所示,热传导控制低速填充时,剪切率较低,局部粘度较高,流动阻力较大。
由于热塑料补充速率较慢,流动较为缓慢,使热传导效应较为明显,热量迅速为冷模壁带走。
加上较少量的粘滞加热现象,固化层厚度较厚,又进一步增加壁部较薄处的流动阻力。
λ由于喷泉流动的原因,在流动波前面的塑料高分子链排向几乎平行流动波前。
因此两股塑料熔胶在交汇时,接触面的高分子链互相平行;加上两股熔胶性质各异(在模腔中滞留时间不同,温度、压力也不同),造成熔胶交汇区域在微观上结构强度较差。
在光线下将零件摆放适当的角度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有明显的接合线产生,这就是熔接痕的形成机理。
熔接痕不仅影响塑件外观,同时由于微观结构的松散,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该部分的强度降低而发生断裂。
一般而言,在高温区产生熔接的熔接痕强度较佳,因为高温情形下,高分子链活动性较佳,可以互相穿透缠绕,此外高温度区域两股熔体的温度较为接近,熔体的热性质几乎相同,增加了熔接区域的强度;反之在低温区域,熔接强度较差。
2、保压阶段保压阶段的作用是持续施加压力,压实熔体,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补偿塑料的收缩行为。
注塑成型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详解注塑成型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4个阶段,这4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4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1.填充阶段◆◆填充是整个注塑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步,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
理论上,填充时间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实际中,成型时间或者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高速填充。
高速填充时剪切率较高,塑料由于剪切变稀的作用而存在粘度下降的情形,使整体流动阻力降低;局部的粘滞加热影响也会使固化层厚度变薄。
因此在流动控制阶段,填充行为往往取决于待填充的体积大小。
即在流动控制阶段,由于高速填充,熔体的剪切变稀效果往往很大,而薄壁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于是速率的效用占了上风。
低速填充。
热传导控制低速填充时,剪切率较低,局部粘度较高,流动阻力较大。
由于热塑料补充速率较慢,流动较为缓慢,使热传导效应较为明显,热量迅速为冷模壁带走。
加上较少量的粘滞加热现象,固化层厚度较厚,又进一步增加壁部较薄处的流动阻力。
由于喷泉流动的原因,在流动波前面的塑料高分子链排向几乎平行流动波前。
因此两股塑料熔胶在交汇时,接触面的高分子链互相平行;加上两股熔胶性质各异(在模腔中滞留时间不同,温度、压力也不同),造成熔胶交汇区域在微观上结构强度较差。
在光线下将零件摆放适当的角度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有明显的接合线产生,这就是熔接痕的形成机理。
熔接痕不仅影响塑件外观,同时由于微观结构的松散,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该部分的强度降低而发生断裂。
一般而言,在高温区产生熔接的熔接痕强度较佳,因为高温情形下,高分子链活动性较佳,可以互相穿透缠绕,此外高温度区域两股熔体的温度较为接近,熔体的热性质几乎相同,增加了熔接区域的强度;反之在低温区域,熔接强度较差。
◆◆2.保压阶段◆◆保压阶段的作用是持续施加压力,压实熔体,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补偿塑料的收缩行为。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ABJD0708课程中文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英文名称:Thep1astictechno1ogyofmou1danddesignofmou1d课程类型:选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
一、课程简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主干课之一。
主要研究塑料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的一般理性知识,重点掌握注射成型的设计计算方法,达到能独立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塑料模具的能力,对气辅注射成型、精密注射模具设计、热流道模具设计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的组成及特性,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塑料制品结构设计,各种塑料模具的结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学生以后从事有关模具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课程教学内容: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塑料模具的分类;塑料成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模具与塑料模具的概念;本章难点是模具CAD/CAE/CAM及塑料模标准化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了解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第1章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特点与性能课程教学内容:树脂与高聚物、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塑料流变学、塑料粘度的调节、分子定向与定向作用。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影响;本章难点是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掌握树脂与塑料的概念;了解高分子与低分子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特性;理解结晶与非结晶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了解高聚物的加工工艺性能;理解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
第六章注塑成型一、简答题1.简单描述一个完整的注塑过程。
塑化物料,注塑,保压冷却,开模,脱模,合模2.注塑制品有何特点。
壁厚均匀;制品上有凸起时,要对称,这样容易加工;为加强凸台的强度.要设筋,并在拐角处加工出圆角;倾斜的凸台或外形会使模具复杂化,而且体积变大,应该设计为和分型面垂直的形状;深的凹进部分.尽可能的集中在制品的同一侧;对于较薄的壁.为避免出现侧凹,可将制品上的凹孔设计成v形槽;所有的拐角处都应有较大的圆角。
3.注塑机有几种类型,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按传动方式:机械式注塑机,液压式注塑机,机械液压式注塑机按操纵方式:手动注塑机、半自动注塑机、全自动注塑机按塑化方式:柱塞式注塑机、预塑式注塑机、橡胶注塑机包括以下:注射装置、合模装置、液压电气控制系统4.柱塞在柱塞式注塑机中的作用。
柱塞将注塑力传递至聚合物,并将一定的熔料快速注射入模腔。
5.挤出机和注塑机的螺杆有何异同。
注塑机的螺杆存在前进、后退运动,多为尖头,压缩比较小6.为了防止“流涎”现象,喷嘴可采用哪几种形式,描述每种形式的工作原理。
小孔型:孔径小而射程长。
料压闭锁型:利用预塑时熔料的压力,推动喷嘴芯达到防止“流涎”弹簧锁闭式:用弹簧侧向压合顶针。
可控锁闭式:用液(或电、气)动控制顶针开闭7.锁模系统有哪几种型式,描述每种型式的工作原理。
液压式,轴杆式8.注塑机料筒清洗要注意哪些问题。
1.首先使用上要注意操作的问题。
2.如果加工的物料有腐蚀性,且停机后需要一定时间才开机,则要及时对料筒进行清洗。
清洗工作应在料筒加热情况下进行,一般用聚苯乙烯作为清洗料。
在清洗结束后,立即关闭加热开关,并做结束工作。
3.如果是一般物料,清洗时一定要升温到上次实验物料的熔点之上进行清洗,否则螺杆会扭断。
后在降温到所需温度进行实验。
4.清洗时可采用高低不同转速进行清洗,容易洗净。
最后在所需转速清洗,后进行实验。
9.嵌件预热有何意义。
为了装配和使用强度的要求,理解塑件内常常嵌入金属嵌件。
版本号V1.0注塑成型工艺编制:唐2021年2月目录1.工艺流程.......................................................3.1.1填充阶段1.2保压阶段1.3冷却阶段1.4脱模阶段2.工艺参数.......................................................6.2.1注塑压力2.2注塑时间2.3注塑温度2.4保压压力、时间2.5螺杆背压3.注塑机...........................................................7.3.1卧式注塑机3.2立式注塑机3.3双色注塑机4.注塑模具......................................................10.4.1模具类型4.2注塑模具基本结构1.工艺流程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合模——填充——保压——冷却——开模——脱模等6个阶段。
这6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6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1.1填充阶段填充是整个注塑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步,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
理论上,填充时间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成型时间(或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1)高速填充。
高速填充时剪切率较高,塑料由于剪切变稀的作用而存在粘度下降的情形,使整体流动阻力降低;局部的粘滞加热影响也会使固化层厚度变薄。
因此在流动控制阶段,填充行为往往取决于待填充的体积大小。
即在流动控制阶段,由于高速填充,熔体的剪切变稀效果往往很大,而薄壁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于是速率的效用占了上风。
(2)低速填充。
热传导控制低速填充时,剪切率较低,局部粘度较高,流动阻力较大。
由于热塑料补充速率较慢,流动较为缓慢,使热传导效应较为明显,热量迅速为冷模壁带走。
加上较少量的粘滞加热现象,固化层厚度较厚,又进一步增加壁部较薄处的流动阻力。
注塑成型工艺注塑成型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制造工艺,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它是一种高效、精确且经济的方式,可以快速生产出各种形状的产品。
本文将介绍注塑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优点和应用领域。
基本原理注塑成型工艺是将加热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射机压入模具中,在模具中形成所需的形状,并在冷却后取出成品。
其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加料:将所需的塑料颗粒投入注射机的加料斗中。
2.熔化:注射机将塑料颗粒进行加热,使其熔化成熔融状态。
3.注射:熔融的塑料被注射机的螺杆推入模具腔中,填充整个模具空腔。
4.冷却:待塑料在模具中冷却固化后,模具打开,取出成品。
5.脱模:将冷却固化的成品从模具中取出。
工艺流程注塑成型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模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模具,模具通常由两个平面部分组成,即模具的上、下半模。
2.加料:将所需的塑料颗粒投入注射机的加料斗中,并根据产品的要求调节塑料的注射量。
3.熔化:注射机中的加热装置将塑料颗粒加热,使其逐渐熔化成熔融状态。
4.注射: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射机的螺杆推入模具腔中,填充整个模具空腔。
5.冷却:待塑料在模具中冷却固化后,模具打开,取出成品。
6.后处理:根据产品的需求进行后续处理,如去除模具残留、修整产品表面等。
7.检验: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达到要求。
8.包装:将合格的成品进行包装,以便储存、运输和销售。
优点注塑成型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精度高:注塑成型可以生产出具有高精度尺寸和形状的产品,满足各种复杂产品的需求。
2.生产效率高:注塑成型工艺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周期短。
3.可塑性强: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部分塑料材料,可以生产出各种硬度、透明度、色彩和质地的产品。
4.产品质量稳定:注塑成型工艺可以控制各个生产环节,减少产品缺陷,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应用领域注塑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1.汽车工业:注塑成型工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广泛,可以生产汽车内饰件、外观件、电子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