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区产业概况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249.50 KB
- 文档页数:4
宣化区农业产业化规划宣化区农业产业化规划一、2019年—2019年规划2019年,我区农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认真落实省、市提出的“111”农业项目建设计划,围绕蔬菜、葡萄、规模化舍饲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城郊型高效精品农业。
为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宣化奠定坚实基础。
1、继续实施“111”工程,力争抓好1个亿元项目,10个千万元项目。
2、加快“一村一品建设”,新增1-2个村。
3、合作组织建设,力争新建1-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5、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二、2019年—2019年规划全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基地为目标,按照“强龙头、优基地、重特色、创品牌”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推动建立农民合作社为重点,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关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产品加工水平大提高、品牌建设大突破、产业化带动能力大提升和农村经济大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斗目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出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多措并举,围绕我区具有发展基础、具备一定规模的葡萄、蔬菜主导产业,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培育壮大现有的龙头企业,促使其上规模、上档次,增强带动能力;培植一批有规模、有特色、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
使龙头企业达到10家,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集中发展1—2个大型立区富民的主导产业和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带动力的大企业,稳步推进农村工业化步伐。
加工企业达到达到5家。
葡萄产业,加快建成国内葡萄基地。
面积达到7000亩。
统计理论与实践工业基础雄厚 转型任重道远——张家口市宣化区近年来工业发展分析秦连军张家口市宣化区统计局,河北 张家口 075100)摘 要:宣化区是张家口市的工业核心区,也是整个河北省的“工业重镇”,底蕴厚,分布广,规模大,贡献强。
2016年宣化区、县合并后,新宣化区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力,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作为传统工业基地,改革决非一蹴而就,当前还面临一系列问题。
从长远来看,工业立区是根本,只有积极推进工业信息化和低碳化才能跟上时代步伐,顺势而为,有力支撑全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工业;转型;宣化区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19)02.0043-03宣化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体量在全区的经济总量中占比高,对全区的财税贡献大,但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发展后劲不足,粗放型的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国有大中型重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实现有效的提升,整体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急需提高。
一、全区规上工业特点(一)底蕴厚原宣化区有着上百年的工业文明积淀,逐步形成了以钢铁冶金、电力能源、装备机械制造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张家口市的工业核心区,也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
2003年起市属大中型企业入统宣化区,河钢集团宣钢公司、北汽福田雷萨泵送机械厂、大唐国际张家口发电厂等驻区大中型企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二)分布广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工业行业大类有41个。
2018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共涉及到17个大类,占比达41.5%,在全市各县区中也较为突出。
其中制造业13个,占全区17个大类的76.5%。
(三)规模大宣化区、县合并以来,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91.4%、92.4%和93.0%,占全区GDP比重分别达到34.3%、29.2%和31.1%;三年以来,规上工业企业个数分别占全市的15%、12.9%和10.9%(2018年不含三乡镇两园区规上企业个数),其中2016年和2017年,个数位居全市各县区首位。
宣化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赵钧左明贵贾淑贤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5期蔬菜作为城乡居民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品,历年来为各级政府所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调整步伐的加快,宣化县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越来越大,出现了强劲态势,已成为当前农民增加种植业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大棚设施蔬菜因其具有反季节种植、效益较高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1专业化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宣化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蔬菜产业是近年来全县种植业中农民自主投入较多、经济效益比较高、发展速度最快的优势产业之一。
目前,已建成了大仓盖宏盛蔬菜基地、双庙温室蔬菜基地、中信黄羊滩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温室蔬菜种植基地。
形成了以沙岭子、大仓盖、江家屯为主的城郊蔬菜生产区;西南部以崞村为主的露天蔬菜生产区以及以深井、赵川、李家堡等地为主的错季设施蔬菜生产区。
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 466.67 hm2,其中设施蔬菜800hm2。
1.2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先后在深井镇、赵川镇、沙岭子镇等几个大的乡镇成立了6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产前有合作社统一组织调运生产物资,既保证了质量,方便了菜农,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后组织统一销售,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菜的积极性,促进了宣化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1.3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体系2008年投资60万元建设了农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室面积100 m2,配备了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等贵重仪器。
2010年加大投资,购买了紫外线可见光度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叶绿素仪、定氮仪等仪器设备。
中心检测项目全、覆盖面广,具备土壤、肥料、三聚氰胺、蔬菜等多个项目的检测能力。
各乡镇同时也建立了无公害蔬菜速测室,实现了场所、仪器、人员三到位。
检测体系主要负责全县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禁止了在蔬菜产区销售和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为蔬菜质量安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保证了宣化县蔬菜的质量安全。
宣化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公示1. 研究背景宣化区是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张家口市的西北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宣化区面临着许多发展和改善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决定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以评估提出的发展计划的可行性和潜在影响。
2. 研究目标本报告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宣化区发展计划的可行性,并提出健全的建议。
具体而言,我们的目标是:•分析宣化区的当前经济状况,包括人口、就业、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数据;•回顾过去的发展计划和成果,总结经验教训;•评估未来发展计划的潜在影响,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福祉的目标。
3. 研究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1.收集和分析宣化区的统计数据,包括人口普查、工业调查、经济指标等;2.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访谈当地居民、政府官员和相关企业代表;3.开展实地考察,以了解实际情况和潜在问题;4.借助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建模和风险分析;5.综合评估结果,并提出建议和政策措施。
4. 研究结果4.1 宣化区的当前经济状况我们对宣化区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根据收集的数据,宣化区的人口数量稳定增长,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但宣化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依赖传统产业,并且存在着环境污染等问题。
4.2 过去发展计划的总结我们回顾了过去的发展计划和成果,对比分析了预期效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距。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包括制定合理的目标、加强监督和考核等方面的问题。
4.3 未来发展计划的影响评估针对提出的未来发展计划,我们进行了仔细评估。
我们考虑了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并借助建模和风险分析工具,预测了潜在影响。
我们发现,当前的发展计划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社会福祉方面存在着一些潜在风险和问题。
4.4 政策建议根据对宣化区的研究和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减排工作;•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确保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张家口宣化区三大基地打好特色农业牌
无
【期刊名称】《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
【年(卷),期】2005(0)9
【摘要】张家口宣化区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努力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鲜食果品牛产基地、养殖基地,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农民稳步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页数】1页(P31)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陈豪: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牌 [J], ;
2.云南:“一村一品”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牌 [J],
3.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牌为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J], 詹晶晶
4.打好连城特色农业牌 [J], 丘汉森
5.李纪恒在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现场会上强调打好高原特色农业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J], 王永刚;张寅;杨抒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素有“京西第一府”的宣化,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崛起的工业城市,具有悠久的工业发展历史。
区委、区政府唱响“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发展大跨越”主旋律,积极谋划经济增长点,努力探求工作创新点,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通过此次调查:回顾宣化工业发展的历史,展望宣化发展的美好愿景。
回顾宣化的发展历史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位于张家口市区东南方28公里,东距首都北京150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288公里,西距山西大同20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京包铁路,宣大、京张、丹拉、张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110、112、207国道在此交汇,是京、津连接冀、晋、蒙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陆路商埠”之称。
2009年,宣化区成为全市第一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县区。
凭借过硬的综合指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次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第21位。
同时,入选2009年度“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在河北省排名第一。
宣化区工业基础雄厚,是张家口冶金机械和重化工基地,河北省“北厢”工业核心区。
形成以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化工、酿造、装潢印刷、陶瓷、建材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区域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5家,有河北省百强企业第5位的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居华北第一的火力发电厂张家口发电厂、自主创新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的宣化工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可生产6000台专用车的福田雷沃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等,它们在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近几年来,宣化区崛起了万丰机械有限公司、华泰矿宣化区因此被业界称为“钻机之乡”。
福田重机、宣化电气等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宣化区被评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区”。
宣化区把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贯穿于整个工业经济发展,加大对企业创品牌的扶持力度,“宣工牌”推土机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全市“中国品牌”产品“零”的突破;“长城牌”农用尿素、“钟楼”啤酒被评为省名牌产品。
区情概况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已有1260年的建城史,其位于北京西北部,距离首都北京150公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素有“京西第一府”之称。
辖区总面积264平方公里,建城区3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
由于 110、112国道、京包铁路和在建的京张城际铁路穿境而过,京张、宣大、丹拉、张石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宣化区已成为连接京津、沟通晋蒙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宣化区工业基础雄厚,是张家口市的工业核心区,也是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区内有宣钢、宣工、福田重机、张家口发电总厂等大中型企业30余家,各类民营企业达到1900余家。
特别是钻机产业发展迅速,有“钻机之乡”的称号; 新获批的5平方公里的北山工业园,正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拟建成集岩土机械、工程机械、汽车装备于一体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为投资者搭建发展平台;商贸优势独特,全区有各类专业市场20多个,年成交额27亿元;各类商贸企业达到1500家;城市功能完备,三年大变样建设后,宣化建城区面积由38.6平方公里扩展为76平方公里,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成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为了优化投资环境,宣化区设立行政办公服务中心,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2007年以来,宣化区连续四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并连续三年成功入选“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高举科学发展旗帜,准确判断形势,积极应对挑战,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9128万元(快报数),同比增长15.3%,增速位居全市第四。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181448万元、215835万元和221845万元,同比增长9.6%、25.5%和11.7%。
人均生产总值24526元。
二、农业201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31741万元,比上年增长9.51%。
其中农业产值113231万元,比上年增长7.96%;林业产值6697万元,比上年5.39%;牧业产值2061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91%;渔业产值58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
2011年,畜牧、蔬菜、张杂谷、杏扁四大产业优势发展,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2.1%。
肉猪出栏达443200头,增长8%;能繁母猪存栏32000头,增长10%;奶牛存栏达32000头,增长4.9%,牛奶产量达99993吨,比上年增长8.3%。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54153亩,比上年增长7221亩,粮食总产量204122吨,比上年增长3.6%;油料播种面积22643亩,比上年减少6205亩,油料总产量2230吨,比上年减少9.2%;蔬菜播种面积为76502亩,比上年增加4268亩,蔬菜总产量达343641吨,比上年增长6%;全县建成以崞村、塔儿村、大仓盖、东望山等乡镇为中心的18.7万亩杏扁基地。
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
2011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80384千瓦,比上年增长4.2%。
全县农村拥有机电井1399眼,比上年增加59眼,有效灌溉面积达410100亩。
农村自来水受益村达到298个,通汽车村数达到291个,通电话村数达到305个,通有线电视村数达201个。
宣化区GDP文章宣化区工业门类繁多,基础雄厚,是张家口市冶金、机械和重化工基地,是河北省北厢地区重要的工业核心区。
区域内有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12家,民营企业23家,并形成了以冶金、机械、造纸、装潢印刷、陶瓷、建材等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7.6亿元,工业增加值59亿元,利税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5%、15.05%、11.3%。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7.6%。
宣化区农业是典型的城郊型特色农业,形成了蔬菜、葡萄、规模化舍饲养殖“三大产业”。
宣化区农业人口53714人,劳动力30273人,有耕地69500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29亩。
蔬菜播种面积27180亩,总产量11.5514万吨,葡萄3735亩,总产量3490吨,肉、蛋、奶年产量分别为2142吨、500吨、8295 吨。
林业发展迅速,林地面积119200亩,宣化区森林覆盖率达30.1%。
建成生态科技高效园区11个。
宣化古有“商埠”之称,宣化商贸市场繁荣,购销两旺。
宣化区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2190万元,居全市前列。
宣化区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达16个。
同时,宣化还拥有三星级宣化宾馆和宣化裕华大酒店、宣化得月楼等多家高档次餐饮名店,为宣化的开放开发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宣化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5263户,从业人员达27720人,产值达到15970万元,营业额72670万元。
辖区内有中行、人行、工行、农行、建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办理国内外-切资金往来业务。
宣化区GDP完成6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亿元,宣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17.5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5元。
宣化区成为全市第一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县区。
凭借过硬的综合指标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三次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排名第21位。
宣化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宣化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地方。
然而,宣化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就业困难、产业结构单一等。
因此,进行一项宣化区可行性研究,对于推动宣化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宣化区的发展潜力和可行性,为宣化区提供科学、全面的发展建议和方向。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 宣化区的经济现状分析2) 宣化区的人口、资源、产业等潜力评估3) 宣化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评估4) 宣化区的发展战略和方案设计5) 宣化区的投资环境和政策分析6) 宣化区的可行性评价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统计数据分析:收集宣化区的经济、人口、资源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SWOT分析:评估宣化区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3) 市场调研:了解宣化区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4) 专家访谈:与宣化区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收集专业意见和建议。
5) 可行性评价模型:采用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模型对宣化区的发展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
四、研究成果通过对宣化区的研究和分析,本次研究将提供以下成果:1. 宣化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报告2. 宣化区的发展潜力和可行性报告3. 宣化区的发展战略和方案设计报告4. 宣化区的投资环境和政策分析报告5. 宣化区的可行性评价报告五、研究价值本次研究对于宣化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1. 为宣化区提供科学、全面的发展建议和方向,推动宣化区的经济发展。
2. 提高宣化区的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增长和经济繁荣。
3. 吸引更多的投资,推动宣化区的城市更新和建设。
4. 提供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帮助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
六、研究进展与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宣化区的经济现状分析和人口、资源、产业等潜力评估,并开始进行宣化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评估。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进行市场调研和专家访谈,以及进行宣化区发展战略和方案设计,并进行投资环境和政策分析。
2017年张家口市宣化区经济运行简况2017年1-12月,我区经济总体低位运行。
全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下降%,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工业生产1-12月份,我区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18亿元,同比下降%,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下降%,与1-11月相比降幅加大个百分点。
三大支柱行业“两降一升”,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下降 %;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下降%;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1-12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亿元,同比下降%。
其中:城乡建设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同比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亿元,同比下降%。
工业投资完成亿元,同比下降60%,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亿元,同比下降%。
消费品市场1-12月份,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同比增长%,6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亿元,同比下降%。
财政收支1-12月份,全区全部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亿元,%。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金融存贷截止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3 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1-12月份,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68 元,同比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28元,同比增长11%。
历史宣化经济情况汇报
宣化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河北省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近年来,宣化市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以下将对宣化市的经济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宣化市的工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工业是宣化市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宣化市不断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投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变。
其次,宣化市的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农业是宣化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宣化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再次,宣化市的服务业发展迅速。
服务业是宣化市经济的新增长点,近年来,宣化市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最后,宣化市的对外贸易持续扩大。
近年来,宣化市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合作,加大对外贸易的开拓力度,不断拓展对外贸易市场,加强与国际上的经济合作,对外贸易额持续增长,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总的来看,宣化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为宣化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宣化市将继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宣化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宣化区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是一个充满潜力和发展机遇的地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宣化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心,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因此,对宣化区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分析1. 宣化区产业结构宣化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其中,农业是宣化区的传统支柱产业,但受限于自然条件和技术水平,农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
工业方面,宣化区拥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主要以钢铁、建材等为主,但产能过剩和环保压力较大。
服务业在宣化区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但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2. 宣化区市场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宣化区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宣化区应该注重提升服务业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三、资源环境分析1. 资源优势宣化区地处京津冀地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同时,宣化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宣化区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2. 环境挑战但同时,宣化区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治理环境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四、可行性建议1. 产业升级针对宣化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
2. 生态环保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宜居的城市。
3. 拓展市场积极拓展市场,提升服务业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素质,为宣化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宣化经济开发区概况汇总
2016年,国务院同意撤销宣化县、宣化区,设立新的宣化区,以原宣化县、宣化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宣化区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在原宣化区人民政府驻地。
宣化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于1992年9月16日正式奠基,1992年11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0年9月6日又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2006年7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名称核定为河北宣化经济开发区。
宣化区是张家口市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河北省的工业重镇。
近年来,宣化区立足工业基础优势,扎实推进工业“集群化”发展,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钢铁冶金、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陶瓷、建材、酿酒等行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全区现有宣钢、张电、宣工、福田、金隅水泥、钟楼啤酒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1家。
特别是钻机产业发展迅速,全区从事整机生产及配件加工、销售的民营企业达到14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钻机产业集群年产值达20多亿元。
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6%以上,宣化钻机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宣化区也被业界誉为“钻机之乡”。
园区发展迅速。
累计投资20多亿元,发展产业园区7个,
规划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6平方公里。
河北宣化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是全市最早建立的省级开发区。
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4亿元,建成区4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
现有入区企业245家,其中外资企业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累计引进外资4051万美元、内资60亿元,形成了以专用车辆、采掘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东山园区,规划总面积18.9平方公里,起步区3平方公里,2012年被评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已入驻项目33个,总投资65亿元,其中建成项目21个。
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实现产值30.5亿元,上缴税金4025万元。
望山园区,规划总面积12.1平方公里,2012年被列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省级工业经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已入驻项目11个,总投资125.9亿元,其中投产项目5个。
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实现产值14亿元,上缴税金1672万元。
沙岭子商贸服务区,规划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入驻项目7个,总投资46亿元。
其中总投资22亿元的庞大汽贸西北总部基地项目,一期已建成运营,二期正在加紧建设。
南山园区,规划总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宣化区境内20平方公里。
已累计投资1.8亿元,相继完成土地征拆平整、山体绿化、景观工程及纬三、纬五、纬六等道路工程建设,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了条件。
京张奥物流园区,规划总面积13平方公里,其中一期6.2平方公里。
已投资2.8亿元建成入园道路、金融结算中心、产品展示大厅等,总投资72.8亿元
的中国国际光电网产业园、晶澳太阳能组件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中铁十一局地下管廊、华耐建材总部等一批项目达成意向。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一期13平方公里,已落实普甜地方品种猪等项目5个,总投资23.5亿元。
按照规划,园区划分为物流区和岩土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环保设备、电力设备、建材、特色食品加工等多个产业片区,并预留弹性产业区。
主要产业发展方向以宣化开发区现有的钻采机械设备、汽车改装、信息技术、钢铁加工及热电生产等为主,进一步延长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链,培育和壮大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钻采机械设备、环保设备、风电设备和信息技术。
同时,坚持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努力建设以高附加值、大规模、优势产品制造业为目标的产业园区,推动开发区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望山园区
东山园区
南山园区
京张奥物流
园区 沙岭子商贸
服务区
现代农业区
北京到宣化火车车次:
宣化到北京的车次:
我们会继续关注宣化区信息。
北京区域 201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