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立场文件
- 格式:docx
- 大小:13.03 KB
- 文档页数:1
代表:XX学校:XX国家:德国委员会:联合国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议题:核不扩散主席团及各国代表好,我们是德国代表。
我国是无核国,并且坚持认为核武器不应该继续研发,核能源的使用也应当加大控制,在无核问题方面我国做了很好的表率。
3月日本核泄漏事故令全球陷入核问题的危机之中,核能源使用疏忽也会给人类文明带来许多破坏。
我国共有17座核电站我国能源供应中有25%来自核能,对于我国来说无核着实是一个挑战。
但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依从人民意愿,我国总理默克尔今年5月30日正式宣布,德国将在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从而成为世界首个彻底放弃核电的发达工业国。
不过,为了防止新能源开发不能及时跟上、出现能源短缺,所以其中3座核电站可以延期使用一年。
作为环保中的积极分子,我国也是最坚决执行《京都议定书》的国家,在减排方面起着模范作用。
关闭清洁的核电站,对环保也是一个挑战。
我国目前除了在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方面下工夫,还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积极应对废弃核电与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从各个方面为全面无核做准备。
我国对于无核问题表示支持,并已付诸行动,全力配合。
核不扩散全方面的达成需要长期的持续以及各国的支持,并分步骤循序渐进。
根据国际形势,我国提出以下几点初步的努力方向及要求:1.坚持《核不扩散条约》以及其他已通过的各项决定和条约。
限制已签约《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随意退约,并且对违反规定的国家实行惩罚性制裁,在多次警告无效后,一周内进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2.我国会依从人民意愿,坚持民主,反对核武器,尽力减少核能源的利用并努力开发更多清洁新能源。
3.要求有核国家削减核武器数量并禁止有核国家以核武器威胁无核国家;有意发展核武器的国家停止发展核武器,有核电站的国家削减核电站的数量。
4.防止核武器和核材料的非法贩运,反核国家联盟建立一个多边监督机构,加强国际核不扩散系统。
5.要求有核电站的国家配合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监督以及检查并完善和的开发与利用。
代表:周萌潘文娟学校:南京审计学院国家:德国主题: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因为它与许多其他热点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食品安全与政治稳定的联系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尤其显而易见。
由2007-2008年粮食危机引发的骚乱,直接导致了海地和马达加斯加政府的解散。
德国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可行的食品安全体系。
国际社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产生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食品安全文件,如1963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食品法典》。
一直以来,德国政府为确保国家食品安全,在很多方面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努力。
例如,德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实行“责任分级”的制度,这也被认为是德国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中最典型的特征。
在机构设置方面,德国以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作为国家级的监管部门。
同时辅以一系列法律确保其高效透明公正化运行,例如,在1879年就获得通过的《食品法》和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的《食品与日用品法》(LMBG)。
此外,德国还拥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食品标准。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德国希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国际化的食品安全体系。
我们需要在灌溉方面进行更大的投资并提出更多的措施,以改善土地质量和提高作物的应变能力。
发达国家应侧重于提供发展援助,而不是一味的单纯粮食援助。
比如,根据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去年发表的报告,美国在非洲的投入中,后者是前者的20倍。
这种平衡亟需改变。
我们应采取措施,以降低危机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
我们可能还需要更大的粮食储备,并制定相关国际条约以减少国家中止农业出口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德国相信,随着各国之间的合作,美好的愿景终将成为现实。
波茨坦宣言内容摘要:波茨坦宣言的概述与主要内容一、波茨坦宣言的背景与目的1.背景:二战后期,盟军战胜德国,分割德国问题亟待解决2.目的:制定战后德国的处置方案,确保德国不再威胁世界和平二、波茨坦宣言的主要内容1.德国的分裂与赔款2.战犯的审判与处理3.去纳粹化政策4.盟国对德国的占领与监督5.德国的民主改革与政治中立6.重建国际秩序与维护世界和平三、波茨坦宣言的影响与意义1.对德国及欧洲格局的影响2.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塑造3.奠定德国战后发展的基础4.展现盟国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正文:波茨坦宣言是二战后期,盟军战胜德国后制定的一项重要文件。
它旨在对战后德国进行处置,以确保德国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
波茨坦宣言的制定者包括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领导人,即杜鲁门、丘吉尔和斯大林。
波茨坦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国的分裂与赔款。
根据宣言,德国将被分割成多个区域,并由盟国占领。
此外,德国需要承担战争赔款,以弥补战争给受害国带来的损失。
其次,战犯的审判与处理。
宣言明确规定,将对战犯进行公正审判,并严惩战争罪犯。
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战争罪行的严正态度。
第三,去纳粹化政策。
宣言要求德国进行去纳粹化,消除纳粹势力对国际和平的影响。
这意味着德国的政治制度将进行重大改革,以确保民主制度在德国扎根。
第四,盟国对德国的占领与监督。
宣言规定,战后德国将由盟国占领并实施监督,以确保德国遵守国际法规,不再威胁世界和平。
第五,德国的民主改革与政治中立。
宣言要求德国实行民主改革,建立一个中立的政治体制。
这有助于德国融入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
最后,重建国际秩序与维护世界和平。
波茨坦宣言强调,战后国际秩序应建立在和平、民主和公正的基础上,以防止类似战争的再次发生。
波茨坦宣言的签署对德国及欧洲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奠定了德国战后发展的基础,使德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重建。
同时,宣言还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展现了盟国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代表:学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国大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立场文件本次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会议中所需讨论的议题如下:千年发展目标的评估与实现。
德国致力于通过多方合作来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确保社会环境的可持续能力,从而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妇女权益,全球合作等各国具有本国特殊性的发展问题。
2000年9月,全球社会因千年峰会齐聚纽约,讨论联合国在新世纪的方向问题。
大会最终发表了一份对于全球最弱势群体有史以来的重要承诺——《联合国千年宣言》。
在2010年关于该议题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全体会议上,各国领导呼吁加强共同行动并推广成功做法。
同时强调:加快目标的实现需要可持续的,包容性的和公平的经济增长环境以及一个具有崭新活力的全球伙伴关系。
德国作为一个严谨可靠的发达国家,在解决千年发展目标所遇到的问题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德国认为要完善对于弱势群体(尤其是妇女儿童)的保护措施,必须加快经济萧条之后经济的恢复以提供资金保证。
为此德国提出了哈茨计划以解决国内就业问题。
同时,德国试图通过国家的合作发展来促进全球化的进程,在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 TT)》,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桥梁来动员各国资源调控和良好的金融治理,在各国互惠互利的前提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浮动汇率为主的经济模式。
在向最不发达的国家实行免税准入制度及对减贫的国家提供官方发展援助的同时我们注意到由于评价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被掩盖,尽管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但资金仍然可能只流入了少部分人手中。
为此我们希望建立一套制度使世界银行(WBG)以及各国在对不发达地区进行支援的同时规定欠发达地区应尽的义务,包括对于资金流向的引导,反对地区垄断以及必须拨出高于某一限额的资金用于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
同时加强以技术援助取代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援助,杜绝腐败的滋生。
欧盟坚信,保护妇女和女孩的权利,这是人类的义务,是一项未来的投资,它的范围超越了教育、卫生、获取信息、政治参与和表示-它允许每个人来开发他们的潜能。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立场文件代表:(或 XX, XX)学校:国家:俄罗斯联邦委员会:经社理事会下属科技发展委员会议题:同性恋全球化趋势问题1989年10月1日,丹麦成为第一个认可同性结合,允许同性伴侣进行登记的国家。
2001年1月1日,荷兰成为第一个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同性婚姻家庭享有传统家庭所享有的一切待遇。
2002年,挪威、瑞典、冰岛、德国、法国和瑞士认可同性结合登记注册,赋予其大部分传统家庭所享受的权利,其中瑞典允许同性家庭收养孩子。
2009年4月,瑞典议会通过同性婚姻法令,给予同性情侣包括收养、宗教仪式、人工授精在内的全部民事权利,瑞典成为世界上第7个允许同性结婚的国家。
2015年6月28日,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帝国大厦点亮彩虹灯庆祝同性婚姻合法。
当日,纽约举行一年一度的同性恋大游行。
美国最高法院26日以5比4的投票结果裁定,同性婚姻合乎宪法。
这一裁决结果意味着同性婚姻在全美50个州全部合法。
这些事实表明在过去近三十年中,同性恋在全球发展迅速,但俄罗斯认为同性恋是不正常的,违反自然法则的。
回顾我国关于同性恋问题立法历史,2013年6月份,俄罗斯议会下院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该国进一步歧视污蔑LGBT(女同,男同,双性及跨性别)社群的法案,并禁止所谓的同性恋“洗脑宣传”的活动。
国家杜马下院以434票支持,0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于周二通过该法案。
法案允许向举行同志集会以及向未成年人提供LGBT社群信息的行为征收巨额罚款。
该法案于2013年6月底生效。
在国内,我们进行大量的反对同性恋宣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同性恋趋势的蔓延。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解决实际生存问题,俄罗斯人口出生率太低。
据俄罗斯杜马主管家庭的立法委员解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生育率直线下降,鼓励生育(通过政府补助和宣传)已经成为总统普京的标志性政策。
德国两德统一协议是1990年8月,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之间达成的一项协议,该协议为东德的统一提供了具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框架。
以下是协议的一些重要内容:
1. 军事安排: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原东德领土不得驻扎外国军队。
- 东德军队需要解散或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防军。
2. 领土处理:
- 两德统一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收了东德的领土,包括原东德的五个联邦州。
- 确定了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边界。
3. 政治结构: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治结构和行政管理进行了调整。
- 原东德的五个联邦州并入现有的十个联邦州,共同组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 建立了新的联邦议会和政府,确立了联邦总统、联邦议会和联邦政府的权力和职责。
4. 经济合并:
- 协议允许东德经济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市场经济
体系。
- 为实现两德经济融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提供了财政援助和支持。
- 还制定了一揽子计划,支持东德经济的发展和转型。
5. 社会事务:
- 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进行了统一和协调。
- 协议保障了德国全国范围内的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制度。
模联立场文件格式篇一学校:蚌埠六中国家:英联邦自治领南非联邦议题:1919巴黎和平会议南非认为,这次世界大战使各国的损失都非常惨重,世界秩序在这次大战中被迫坏。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重新树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因此南非认为应当成立一个国际联盟,来树立并维护世界秩序以及监督战后处理工作。
南非认为,不应过分削弱德国,战争的罪魁祸首是威廉二世所统治的德意志帝国而不是现在的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意志国。
南非认为如果过分消弱德国会导致德国境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大幅度提升,从而导致德国人民复仇的意愿越来越强,会更容易引起新的世界大战。
南非认为对德的制裁不应太重。
南非对德国的制裁提出以下意见:1.德_队全部撤回德国境内。
2.德国释放所有战俘。
3.象征性的处决德皇威廉二世及其_领导人。
4.德国政府对各战胜国赔偿一定的战争赔款。
5.德国不能在没有三个战胜国以上的许可,私自进出口武器。
6.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归还原属国或者独立。
南非认为过分消弱德国会导致新的战争爆发,威胁世界和平。
这样的代价是各国都承担不起的。
南非认为,战后应该如何恢复各国经济和建立一个新的,更加和平的世界秩序是战后最重要的任务。
南非呼吁各战胜国消减军事力量以增加各国的社会劳动力,为战后经济复苏和世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非认为,各国应该放弃对军事领域的发展和军事装备制造,转而发展对世界文明有益的科技和工业。
南非认为,战胜国无权对其他战胜国的内政进行干涉。
对其他战胜国内政的干涉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是对战胜国的主权的不尊重。
所以,南非对于中国山东问题的观点是,山东省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因此南非主张将山东归还给中国。
以此尊重中国的领土完整。
南非呼吁各方不要干涉其他战胜国的内政,尊重各国的立场。
南非认为,应当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及其相关法案,及1911年矿业及工人法(the mines and work act)1913年原住民土地法(the natives land act)移民调节法(the immigrations regulation act)南非呼吁各方消除全对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制度及相关法案,保护各种族人民的基本人权和合法权益。
模联的决议草案写法决议草案决议草案时模联会议的终极目标。
当场上代表就议题达成最终共识,得出解决方案后,就会提交决议草案。
一份决议草案包括两个部分:序言性条款和行动性条款。
序言性条款是以回顾过去决议、宣言和原则为主。
而行动性条款则是具体的措施。
决议草案的内容必须准确、严谨、具体,将代表在本次会议的磋商成果和共识,以详细的措施、条款展现出来。
决议草案将在会议最后进行投票表决,2/3多数通过。
注意,并不是每一场会议都必须通过决议草案,没通过决议草案并不意味着会议不学术。
请慎重对待自己手中的投票权。
决议草案开头格式委员会:xxx议题:xxx起草国:xxx、xxx、xxx附议国:xxx、xxx、xxx决议草案示范委员会: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议题:能源危机下的粮食短缺起草国:喀麦隆、印度、肯尼亚、中国附议国:埃塞俄比亚、委内瑞拉、美国、几内亚、巴西、索马里、韩国、伊拉克、刚果民主共和国回顾历年通过的有关决议《关于世界粮食安全的国际约定》以及2005年7月25日通过的A/60/154号决议;意识到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许多国家缺粮问题日益严重;遗憾地看到目前很多极端贫穷的国家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十分严重,导致了政治和经济不稳定;强调经济发达的大国对经济落后国家帮助的重要性;深信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在全球贫弱人口的粮食供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感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欢迎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对发展中的地区提供帮助。
第一条呼吁世界关注贫困国家,关注贫困人口的粮食供应问题;第二条强调亚非拉组织对粮食炼能计划持反对态度;第三条建立平等、互利共赢的组织,通过合作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1)建议采取的措施:i. 完善各国的农业生产结构,更好更快地发展各国农业;ii.化解内部的骚乱,缓和中东地区国家内部的政治纷争,调节各国的矛盾;iii.加强组织成员国间技术的交流,建立技术共享平台,以实现共赢;iiii.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晚婚晚育政策,限制人口增长,降低对谷物等紧张资源的消费;iiiii.共同商定成员加入或退出。
德国外交档案中的中国交涉史料部分1、《德国外交文件选编》:这部选编收录了德国外交部长、大使和高级外交官的德文外交文稿和信函,其中包括与中国的交涉记录。
该选编以年份为序,提供了德国外交部对中国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的态度和立场。
2、《德国使馆关于中国的报告》:这是德国使馆在中国的外交报告,涵盖了德国使馆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
报告中记录了德国使馆与中国政府和民间的交往情况,以及德国政府对中国的政策建议。
3、德国外交部档案馆(Auswärtiges Amt Archiv):德国外交部档案馆收藏了大量的德国外交文书和文件,其中包括关于中国的交涉史料。
这些文件包括历年来与中国有关的外交备忘录、公报、协议、信函和会议记录等,涵盖了德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4、德国国家档案馆(Bundesarchiv):德国国家档案馆也收藏了大量有关中国交涉的德国外交文件。
这些文件包括德国政府和外交部的机密文件、档案和往来信函,对于研究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互动具有重要价值。
5、德国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德国一些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也收藏有关中国交涉的德国外交文件。
例如,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Institut für Asien- und Afrikawissenschaften)以及哥廷根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Zentrum für Moderne China-Studien)均有德国与中国交涉史料的研究和收藏。
这些德国外交文件中的历史资料可以为研究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重要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要查阅这些文件,一般需要有相应的研究目的和许可,可以通过访问档案馆、学术机构或研究中心,或者与相关研究者和专家联系来获取。
德国立场文件
代表姓名:。
代表来自的学校:。
国家名:德国
所在委员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议题:乌克兰冲突
德国承认由乌克兰议会多数票选举产生的亚采纽克新政府,并要求俄罗斯尊重和确保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和统一。
德国政府多次表示出对乌克兰局势的担忧,除了在欧盟层面进行的协调磋商外,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多次访问乌克兰,3月2日施泰因迈尔在关于乌克兰时局的声明中指出:“俄罗斯无权在俄罗斯黑海舰队同盟条约之外向乌克兰领土派遣部队,紧急要求俄罗斯终止一切触犯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
”默克尔总理在欧盟各国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指责克里米亚议会就本自治区加入俄罗斯举行全民公投的决定。
德国总理默克尔于3月12日访问波兰之际明确提出乌克兰危机应对的三步走原则:首先,从经济上援助乌克兰;其次,保持与冲突各方的政治对话,提议建立国际联络小组;最后,在事态升级的前提下制裁俄罗斯。
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计划13日前往乌克兰,并称愿为基辅当局与乌克兰东部武装开展对话做出努力。
为了早日达成和平解决这一目标,现将解决乌克兰问题列出以下几点:
1、主要从政治与外交寻求解决途径,力主通过对话化解政治危机,建立国际联络小组。
但是一旦乌克兰危机升级逾越这条底线,德国也将加入制裁的行列,但不是以军事介入的形式
2、其次,德国政府从总理到外长都保持了与俄罗斯领导层的畅通对话与沟通。
3、德国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框架下参与对乌克兰的经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