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

浅谈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

浅谈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
浅谈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_

浅谈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星海音乐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毕业生姓名 系别舞蹈系 专业(方向)舞蹈表演与理论 学号200911057 入学年份2009 毕业年份2013 论文指导教师 星海音乐学院教务处印制

星海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星海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评语及评分

浅谈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摘要】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广东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主要包含了“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等等在内的文化组成部分,岭南舞蹈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发展方向在一定层面上受文化的影响。因此,了解一个地域的文化背景,把握一个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对于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岭南文化中客家文化的简要阐述,以及对相关客家舞蹈剧目的举例分析,来进一步探讨岭南舞蹈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关键词】岭南;舞蹈;客家文化;内涵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其优秀文化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岭南舞蹈这一以肢体语言为载体,创造于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在舞蹈艺术中逐渐闪耀出与众不同的光芒。岭南舞蹈文化底蕴浓厚,表现内容丰富纯朴,它作为最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真实,最能反映百姓精神活动的舞蹈形式,是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文化作为岭南文化体系中的支流,在岭南舞蹈艺术的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潜在价值,通过对客家舞蹈的发掘研究,对于岭南舞蹈艺术的丰富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客家文化调查报告

寒暑假对客家文化的调研报告 姓名:班级:2013(1)班学号:2013123668 调查时间:2014年—2015年寒假期间 调查地点: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台湾等范围内 调查方式:通过实地走访、询问、网上查找资料 调查目的:为了增强保护客家文化意识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有关方面介绍,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对分布如此宽广的客家历史源流的研究,直到20世纪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 客家的起源,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分别是: 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移。 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从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 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客家人的一部分,又由闽赣分迁至粤东、粤北。这是每三次大迁徒。 明末政治腐败,又值连年灾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加之文官贪敛,武官诛戳无辜,致使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各地蜂起。清军入关,进逼京师,清兵入闽,汀州、赣州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迁

苏绣艺术特色及其对吴文化的传承

苏绣艺术特色及其对吴文化的传承 1、苏绣的历史由来 苏绣的全称为“苏州刺绣”,发源于我国苏州吴县地区,该区域从古至今就一直是刺绣 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而苏绣的历史起源也很早,早在西汉时期的历史资料中,就已经有了对苏绣的记载。此外,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苏绣就已经被用于服饰了。而苏绣作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很早以前其艺术水平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高度,这点从北宋史料 《清秘藏》中就已经对苏绣做出“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这样的评价可以看出。 并且,苏绣的发源地苏州又有“人间天堂”之称,苏州素有的古典美、诗意美早已融入 到了苏绣的精髓里面,这也是苏绣能够闻名于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明代的苏州地区,当时的苏绣已经发展成一项广泛的百姓副业产品,基本上可以说达到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景象。到了清朝,朝廷还专门设置了和刺绣有关的织造衙门。比如创作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其祖父辈均在江南地区担任织造职务。而清代可以说是苏绣发展最盛的时期,尤其是在清末民初之际,受到当时一些西方文化东流的影响,苏绣也开始不断创新,发展出更多的表现形式。 2、苏绣艺术美和特色 (1)苏绣表现的题材。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形式也在紧跟其发展脚步。现在 的民间苏绣工艺对普通民众来说不再是奢侈品,其设计理念也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普通家装等范畴。传统苏绣工艺的主要表现题材大多有鸟兽、花草、风景、人物和文字等,另外部分会在其中加入一些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元素。而苏绣发展至今,已经在传统表现手法的基础之上,加入了一定的西方绘画元素,加入现代艺术的光影手法,形成光线明暗对比强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独特风格。 (2)苏绣的艺术特色。苏绣的绣工可以说是非常精致的,图案往往比较细腻,色彩 搭配也十分协调,常用的针法有齐针、套针等。一幅好的刺绣作品,其对色彩的要求往往是比较高的,需要的色彩种类丰富而且富含变化。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苏绣的艺人已经能够做到“劈丝拼色”的程度,不但能够实现作品丰富的色彩,而且能够通过色彩的搭配表 现出不同形象的不同质感。此外,苏绣中的代表作品还有双面绣等,这些别具一格的刺绣作品,充分体现了苏绣精致而且富有创新的艺术特色。 3、苏绣中传承的吴文化

苏绣入门教程

一,刺绣工具 1.绣针 《雪宦绣谱图说》原文:针,古有羊毛针者,最细,宜绣人像之面,久不可得矣。次则苏针,锋尖锐而鼻底钝,不伤手,今亦渐灭矣,用者唯欧针,细不及羊毛针,鼻底利,易伤手,不及苏针也。 译文:古时有一种羊毛针是最细的,适合绣人像的面部,但已经好久都找不到了。其次是苏针,它的针锋尖锐而针鼻钝,不会伤手,不过现在也快没有了。目前只能用国外进口的针,它不及羊毛针细,针鼻也尖锐,容易伤手,没有苏针好用。 论:挑选绣针的时候要注意:一看针尖,细长而尖锐的适合刺绣,二看针鼻,应为椭圆形,如是长方形或尖圆形都很容易咬线(也就是把线割断)。针体应该光滑没有任何毛刺,这样才不会伤到绣线和绣布。 2.绣绷,绣架 传统刺绣绷架有大,中,小之分。大的绣架可长达数米,用来绣大副作品,现在一般只能在专业的绣坊可以看见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有小绷和中绣架。小绷也称“手绷”,圆形。绣架一般多为木制,宽度根据绣架的大小有限制,长度没有限制。 小绷(手绷)绣架 这个是上好底布的绣架。具体上底布的步骤会在后面的刺绣准备步骤中详细说。 3.底布 一般苏绣用的底布种类比价多,素绉真丝料,软缎,玻璃纱……等等。新手建议选用玻璃纱,因为一个是上稿比较方便,另外价格相对于绸缎类的要便宜一点。(一般苏绣中用玻璃纱来绣双面绣的居多,对图片想象不出效果的可以参考一般商店内的双面绣成品那种底料,很薄,透明度相当高) 素色软缎玻璃纱玻璃纱上的绣制成品4.剪刀 刺绣用的剪刀要求小巧,最重要的是刀锋要紧密,刀刃要锋利,刀尖上翘,这样剪线头的时候不会伤到绣面。 5.绣线 苏绣用真丝线。每束长约22米,一根线由2股并成,所以俗称“两绒”,一绒就是一根线的一半,一根线的16分之一称“一丝”,刺绣术语中讲的某个绣品是几丝绣成的,就是这个含义。每根绣线都是由无数根纤细无比的蚕丝合成的,所以很容易被刮蹭起毛。处理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和光滑。 大束的真丝绣线,每束有20小束,本店出售的均为小束线,每色有单独包装,方便顾客的使用。 二,刺绣前的准备 1,上稿 选择绣稿,往大了说就是要注意画稿的结构,色彩等等。切合初学者的实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第一步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譬如说画一根曲线练习刺针,画一个小圆圈练习打籽,一个单独的花瓣练习齐针。。。。。。等等。 绣稿分2种。一种的黑白的线描稿,一种是有色彩的彩色稿,例如国画,油画等。

论文化——浅谈客家祠堂文化

论文化——浅谈客家祠堂文化 中国古代六次南迁造就了今天的客家人,客家人因迁徙而产生,也因迁徙产生了客家人坚忍不拔的品性,因此朴实勤劳的客家人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所以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人分住在赣、粤、闽、湘、台、琼等各省,并逐渐括散到国外,漫布全球。而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人数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现在称呼的“客家人”指的是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 在多彩的客家文化中,客家祠堂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代表之一,占据着重要分量。祠堂是每个客家宗族大事的见证地与聚居地。客家祠堂的一般结构主要有为迁始祖而立的总祠、各“房”所建的分祠和支“房”和小“房”所建的支祠。 客家祠堂的建立最初可以一直追溯到宋元时期。在中国的古代,祭祀祖先虽然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设立宗庙祭祖只能是君王贵族的特权,一般的庶民是没有资格建宗庙的。到了宋朝,因为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和势利的扩大,再加上张载、陈颐和朱熹等理学家大力提倡祭祖敬宗收族、重建宗族制度等封建家族的建设,所以祭祖的宗庙——祠堂开始在民间出现,而到了元朝,祠堂在民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宋元时期又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时期,客家人口大量增加,搬迁到客家地区的宗族开始建立早期的祠堂,但这一时期的祠堂数量比较少。到了明朝,统治者对祭祖礼制有所放松,同时客家民系无论从数量、规模和财力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因此客家人修建祠堂的积极性更高,客家祠堂进入到了大发展时期。而在清朝时期更是达到了鼎盛,几乎“族必有祠”。 在民国时期,因为受战乱的影响,有一些客家祠堂被战火烧毁,也有少量祠堂在新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客家祠堂被毁了不少,部分祠堂因为作为生产队、学校和民居被保存下来,进入到八十年代,许多客家地区的祠堂被修复、重建,尤其是在闽粤赣地区,有不少保存比较完整的祠堂存在。 作为迁徙的民系,客家人更重视传统、崇尚祖制观念,尤其是对先祖中显赫的人感到骄傲,同时其成为家族传承发展的精神支柱,生活条件的艰难更需要祖制观念来团结族人来克服困难,从客家祠堂的神牌、对联和祭祀祖先的活动,都能集中体现客家人的崇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客家祠堂文化也是崇祖文化。 客家祠堂不仅是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是客家人的教育场所,客家人重视本族子弟的教育,希望通过提高后代的文化素质,培养出光宗耀祖的人才,来提高本族的声望和地位, 因此客家祠堂尤其是总祠大都高大、宽敞、采光好、肃静,并且门厅和柱子上镌刻着许多文采飞扬的对联,这些对联大都是颂扬祖先功德、追溯家世渊源、叙述本家杰出人物的事迹或者是劝诫后代子孙的箴言,形成激励上进的文化氛围。 客家祠堂也是举行客家民俗的重要场所,客家人无论是举办婚礼、丧事、年节的娱乐等都是在祠堂举办,并且摆上贡品,祭祀敬告祖先,这些活动在祠堂有特定的民俗规定,客家祠堂作为一个家族的标志,与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中,客家祠堂是不仅体现客家人对宗族的重视,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客家文化,更是我们了解客家观念和客家精神的重要途径。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河洛文化与客家文化 以河图洛书传说为早期主要标志的河洛文化,是产生于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区域文化。而具有移民特征的客家文化,是具有浓郁中原文化底蕴并恒久保持至今的一种族群文化。这两种文化,从核心内涵上去认识,前者有其远古性,后者有其近一千年的后时代性,但二者都具有鲜明的特色或个性,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同时,这两种文化又与中原区域文明的发展直接相关,并具有深层的渊源联系。 河洛地区指洛水流域、黄河中游地区,河洛文化即根植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河洛地区处于中原之腹心,因此说,河洛文化又是中原文化的源头和主流,对中华文明摇篮地中原大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发端、统帅和辐射意义。可见,河洛文化不是~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从河洛文化的源头和主流地位去认识,至少到北宋灭亡之前,中原文化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在各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传承,又有扬弃,但毋庸置疑的是,以河洛文化为主流的各阶段中原文化,都处在当时中国文化发展的领先地位。传说的人文始祖黄帝、炎帝在这个地区活动。远古发掘由早期的裴李岗文化,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夏、商、周遗存,可谓星罗棋布。《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很多篇章就产生于河洛地区。秦统一后,尽管各区域文化的差异有所减弱,但中原地区的文化是延续不断、前后相接的,而且表现出更加强化、扩大和丰富的特征。儒学独尊后的汉代、政权更迭的魏晋南北朝之世、繁荣发展的唐宋时期等,无论文学、史学、宗教、科技、艺术等领域,加之后世地上地下的众多遗迹遗存,都无不彰显河洛文化、中原文化的光辉和活力。不同时期文化发展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一面,正说明中原文化发展经历了不断更新的过程,既把本身文化传播、渗透出去,又吸纳、凝聚周围文化,从而使得中原文化能够长期保持其领先地位。北宋灭亡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重心的转移,中原文化的繁荣程度和影响力随之减衰。 可见,从远古到北宋,河洛文化作为根文化、主流文化的发展,构成了一个连绵不断的序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另一方面,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因此,河洛文化作为“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原外流人口群体中也具有根深蒂固的意识和极强的传承性,并使得河洛文化传统在移民聚居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最为典型的就是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是在客家族群中一直保持下来并富有个性的文化传统。它既表现出早期河洛文化的内涵,又具有魏晋唐宋时期的中原世风。若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去认识,客家文化既表现出唐宋以前不同历史阶段中原文化的兼容性,又表现出北宋灭亡前早期中原文化的原始韵味。 所谓“客家”,本是指客居他乡的家族,即相对土著居民而言,这些家族是从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论文 河洛文化浅析 (一)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河洛地区是指黄河和洛水相交汇处的这一广大地区。 关于它的具体范围,可界定为:以洛阳为中心,西到潼关、华阴,东到郑州、开封,南到汝州、禹州,北到济源、晋南。这个地域范围,要大于我们通常说的洛阳平原(或称洛阳盆地),但洛阳平原无疑是河洛地区的核心部位。 (二) 什么是河洛文化,就是孕育、发展、繁荣、传承于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 关于河洛文化的定义,史学界有以下界定。 其一,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区域性文化,狭义指以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中游伊洛地区的文化,广义指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 其二,河洛文化的概念,即中原文化的泛称,狭义指中原腹地伊、洛、河三川平原的远古文化。 其三,河洛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河洛文化的本质是地域文化,是产生、发展于河洛这块土地上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各个层面。 关于河洛文化的起迄时间,学术界已有基本认定:这一区域文化时间跨度长,其上限可上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其下限则一直到今天。 河洛文化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原始社会阶段,河洛文化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历程,属起始期;第二阶段是重要的发展阶段,大致从夏、商、周到秦、汉、魏、晋、南北朝,

属成长期;第三阶段是繁盛阶段,主要是隋、唐、宋时期,属成熟期;第四阶段是衰落期,也就是金、元、明、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之后,河洛文化进入复兴时期。 总而言之,河洛文化产生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延续于其后的历朝历代,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她不仅是地域性的文化,还是延续千年的帝都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载体。 (三) 河洛文化树大根深,内涵极为丰富。它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深植于河洛地区的文明土壤,生长得枝叶茂盛,其文化枝干起码有十几个。 一是史前考古学文化。从这一地区发掘的遗址看,主要有石器和陶器,说明河洛地区史前经济以农业为主,并饲养猪、狗,从事渔猎和采集。劳动工具有石镰、石铲等,距今七八千年,说明河洛文化起始很早。 二是三皇五帝文化。譬如伏羲长期在河洛一带活动,受“河图”启发画了八卦。伏羲的女儿溺死于洛水,化为洛神。再如黄帝也在这一带活动,新安县的青要山即黄帝密都之所在。还有帝喾也曾生活在洛阳偃师境内。 三是河图洛书传说,就发生在河洛地区。相传伏羲氏时,有一匹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一只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此“图”和“书”,画作八卦,就是后来《周易》一书的来源。孟津县原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当地称图河,全长约20公里,流经该县朝阳镇卦沟村,送庄乡负图村,白合乡上河图村、下河图村,至会盟镇雷河村附近注入黄河。从以上的河名、村名当中,可以看出河图洛书传说的深刻影响。 四是制度文化。河洛地区长期是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的都城所在地,古代的国家制度和都城制度,基本都在河洛地区发轫和完成。古代两次大的社会制度变革,即奴隶制的确立和封建制取代奴隶制,都与都城洛阳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苏绣的演变

苏绣的演变 苏绣的演变 苏绣产生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位于长 江下游江苏南部的苏州,为什么这一民间工艺会产生于这一地区,她是如何得以兴盛的,这一问题似乎很少有人去探索,要么囿于苏州历史谈苏绣工艺,抑或流于泛泛而谈苏绣历史,很少甚至没有人从中国这一长河历史中,从文化的视角去穷究她的历史发展脉络。文化是社会成员通过学习从社 会上获得的传统和生活方式,包括已成模式的、重复的思想方法,感情和动作。这里所谈的文化,是从广义而言的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及习惯。可以讲,从历史上沉淀下来的一切东西均含有当时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知识,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作为苏绣工艺当然也不会例外。 一、针、缝纫、织具等文化标识形成,为苏绣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 绣花针的始祖发现在距今至少约二万到五万年之久的 山顶洞人居住遗址。1993年,北平郊区的房山县周口店龙 骨山,考古家发现了一枚骨针。这骨针长度为82毫米,最

粗处直径约3.3毫米,是属于体积粗长型的针,应是用于缝制兽皮衣物。它尖端锐利、针身圆滑、尾部穿孔。这样的工具的发明标志着缝纫时代的开始。 在新石器时代,据最早的文献记载,当时已出现先进的纺织工具,织物并且开始染色。这时,因技术条件的限制,工艺作品以简约的表现形式,突出其形象的特征。针法以坚固耐用,有实用价值为上乘。 进入夏商时期,由于商代是典型的鬼神迷信时代,当时农业及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有专门的纺织业和缝纫工业,丝织品受王室重视,商王室设专管蚕事的文官“女蚕”。针法以锁绣类及其变化针法为主,加上少数平绣类针法。受宗教影响,当时主要素衣朱绣,流畅的刺绣线条,工艺装的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到西周时期,染织工艺已有专门的分工,并开始运用色彩,刺绣技术成熟及广泛运用。颜色加上优美花纹的手法,强调礼治社会中,工艺制作的式样具有固定的规格,装饰布上反映显著的次序感。 根据文献记载,苏绣起源于苏州的年代也很早,而且也是始于服饰。据查考,晋平公的使节访问吴国时,苏州已是吴国国都。这说明,在公元前6 世纪,苏州已经有“绣衣”“锦衣”了。之后,见于记载的有齐梁建都建康(即今天的南京)。从历史的记载可知,这时

吴文化选修--浅谈苏州刺绣

吴文化选修课——浅谈苏州刺绣 作为一名外地人来苏州学习,对苏州的了解不多,或者说是很少。而心里,又对有着悠久历史的苏州深感兴趣。得知学校里的选修课有关于苏州的课程时,便迫不及待地选择了——吴文化这门课。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对吴地文化有了比之前更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学习,才了解吴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锡、苏州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这可让原先浅薄地以为吴文化仅是指苏州文化的我产生了一种要重新认识吴文化的想法。吴文化众多且多彩多姿,从起源到吴地的经济、文化、教育、文学、园林和工艺等等,纷繁众多而又各有其独特之处。而这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又数吴地工艺中的刺绣——苏绣。 苏绣,即苏州刺绣。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不仅如此,苏绣还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湘绣、粤绣、蜀绣齐名。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有“绣万国于一锦”之说。 到了宋代,苏绣艺术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了。据《清秘藏》叙述,“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设色精妙,光彩射目。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底馋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描绘了宋代苏绣已具有精工细作、形象真实生动的特点。 明代,是苏绣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是社会对绣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商品绣数量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嘉靖年间上海“露香园顾绣”的出现,对苏绣风格的形成起了举足轻重的影响。顾绣代表人物韩希孟,是“露香园”主人顾名世的孙媳,她的艺术特点,在于利用绘画为基础,尽力发挥刺绣针法与调和色彩的表现能力,使绣品效果达到淋漓尽致、相得益彰。 较之宋代,到了清代,苏绣更是更上了好几层楼。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当时的苏州有了“绣市”的誉称,并以“精细雅洁”而闻名。苏绣盛时,甚至皇室享用的大量品,几乎都全出于艺人之手。而民间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面、香包、扇袋等方面。这些苏绣生活用品不仅针法多样、绣工精细、配色秀雅,而且图案花纹含有喜庆、长寿、吉祥之意,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光绪年间,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她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仿真绣”。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日寇侵华,百业萧条,苏绣生产呈现每况愈下之势,许多中、小绣庄纷纷倒闭,艺人、绣工纷纷转业,及至解放前夕,绣庄由全盛时的一百五十余家,衰减到了二十多家,从事刺绣生产的专业工人已寥寥无几。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对工艺美术“保护、发展、提高”方针指引下,地方政府通过组织城乡物资交流等方式,促进了绣品销售,提高了绣工的生产积极性。吴县镇湖、藏书、光福、通安、东渚、木渎、胥口等一带乡镇,几乎形成“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的规模。据1990年时统计,吴县绣娘达十二万之众,人数之多,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苏绣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提高的新时期。1958年,苏州开始推广机绣。20世纪80年代末,又部分采用电脑绣花,大大提高了日用绣品的生产能力。苏州城里几十个旅游点、几百家经销店内,绣品比目皆是。在刺绣行业里,分工也越来越细 ,其中有专门从事刺绣针法、工艺研究的苏州刺绣研究所,从事刺绣欣赏品和出口服装生产的苏州刺绣厂,从事刺绣日用品生产的苏州绣品厂,从事儿童绣衣和日用品生产的苏州

浅谈中国客家文化

浅谈中国客家文化 说起客家人,我们都不陌生,他们是汉民族中一个系统分明而又很有特点的支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祖先原本是生活在黄河、淮河一带的中原汉族,由于古代战争频繁,客家先民先后经历了6次南迁,伴随着辗转迁徙的脚步,客家先民创造的绚丽多姿的文化、独特的风情风貌源远流长,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支相对独立的"客家文化"。 客家因迁徙而产生,迁徙给了客家人坚韧的品性。尽管所处环境位于偏僻的山区,但是勤劳的客家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下面我将从三个领域浅谈一下中国客家的文化。 一、客家话 客家话是客家人的母语,也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客家话也被称为唐宋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客家话中有不少唐宋时期的书面用语,并保留了大量唐宋时期的古汉语音韵。由于客家人的先祖是中原士族,他们携带着语言优势和先进的中原文化进入赣闽粤交界山区,对当地语言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说到客家话,不得不提到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脱胎于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这个母体,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是客家人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民间文艺奇葩。客家人爱山歌,皆因山歌可以解乏、抒情、言志。客家山歌中最大量最精彩的便是客家情歌,它集中了客家山歌的全部艺术成就,代表了客家山歌中最强烈的人文精神,表现了客家青年男女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合和忠贞不渝的优良品德。 二、客家民居 客家民居在岭南山区客家人聚居的村子里,人们随处可看到许多风格独具、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土楼、五凤楼、锁头屋、走马楼、四角楼等,最著名的是围龙屋,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最具中国民居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围龙屋,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或斜坡地段建造。在建筑上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错落有序,布局规整。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

客家文化公园简介

客家文化公园简介 客家文化公园位于市中心城区腹部,由马古山和麒麟山两条小山脉从北往南平行走向构成,占地面积148万平方 米。通过国际招标,由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标,设计主题为“展示客家古邑文化,弘扬客家人文精神”,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入口广场、“河之源”瀑布、历史阶梯、客家迁徒雕塑(浮雕、雕刻)、孙中山塑像、规划展览 管、图书馆、观景阁、生态湖、樱花园和社会公德林等。 为了高质量建设好公园,按照市委书记何忠文、市长彭建文、副市长李扬达的要求,专门聘请了华南农业大学 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主任李敏等6位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为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把脉。公园建设采取 “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2010年11月,为迎接世客会在我市的召开,拉开了客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序幕。目前 已完成公园一期工程即中山雕像以南景观工程11万平方米的建设。 该景观工程有四大亮点: 一、构建了河源地标,即孙中山先生塑像与两颗高大的英雄树(木棉)融为一体的构图。 二、气势宏大的历史阶梯,包涵了60米宽的230级台阶和反映客家人文历史的雕塑、浮雕、雕刻的画卷,其中迁 徒中喂奶的客娘,体现了伟大的母爱精神,大文豪与骏马的铜像,体现了客家人的崇文重教精神;艺术化 的篆体“客”字水池,象征着客家人漂洋过海闯世界的艰苦创业精神。 三、“河之源”瀑布,6米宽15米高,勾画了“河源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十五尺”的景观。 四、“春夏秋冬花不落”的园林绿化,樟树、桂花等100多钟乔木灌木构建了华农林学院的教学科研基地。 二期工程即中山铜像以北景观工程28万平方米,实行代建制,由市代建局负责,于2013年1月开工,二期第一阶段 景观工程于2013年底正式完工并对外开放,二期第二阶段景观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约60%,计划今年年底前完 由市城管局牵头负责的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客家文化公园。东边30平方米的山体植树绿化工作,2013年已完成10万 平方米“公德林”景区的社会化植树,今年再次启动了“公德林”景区二期10万平方米的树木认种认养工作,目前正 在进行中。

浅析中国刺绣文化

浅析中国刺绣文化

浅析中国刺绣文化 摘要: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渗透了无数妇女的聪明智慧和美好的愿望,十指春风,充满了炽热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情感。手中的针线犹如画家手中的笔墨丹青,可以绣出璀璨精美的图画,并能表达绣女的个性,显示出不同时代的文化风貌和艺术成就。随着纺织品的出现,刺绣艺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适应刺绣艺术发展的需要,各种刺绣针法应运而生,伴随着绣女的孜孜不倦和执着追求,刺绣针法不断完善丰富,形成了刺绣艺术品类万千、百花争艳的崭新局面。这种丝织刺绣工艺品的生产,不仅对中国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国际文化生活中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与影响。此外,刺绣品还是中国传统的外贸产品,经济价值很高。刺绣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外国人眼里,刺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在国外很受欢迎。 关键词:刺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和使用纺织品的国家之一。众所周知,中国素以“丝绸之国”闻名世界,中国南部广大地区自古以来产有蚕丝,促进了刺绣、织锦工艺的发展。刺绣熟称“绣花”,是在已加工好的织物上,以针引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运针将绣线组织成各种图案和色彩的一种技艺。刺绣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文化,它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丝丝缕缕联系着。是妇女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对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并发展现代的艺术创作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西汉刘向所撰的《说苑》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刺绣工艺就被吴人应用于美化生活。到了三国时期,中国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水平。有专家考证,三国时期的“赵夫人”是中国刺绣中“画绣”的鼻祖。中国刺绣起源于3000多年以前是有证可据的。 相传“舜令禹刺五彩绣”,夏、商、周三代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从早期出土的纺织品中,常可见到刺绣品,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刺绣开始在汉代展露艺术之美。因为经济繁荣,百业兴盛,丝织造业尤称发达;又当社会富豪崛起,形成新消费阶层,刺绣供需应运而兴,不仅已成民间崇尚广用的服饰,手工刺绣制作也迈向专业化,尤其技艺突飞猛进。从出土实物看,绣工精巧,图案多样,呈现繁美缛丽的景象,堪称为这项民族工艺奠定优秀的传统。到了唐代,针法也有新的发展。刺绣一般用作服饰用品的装饰,做工精巧,色彩华美,在唐代的文献和诗文中都有所反映。如李白诗“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白居易诗“红楼富家女,金缕刺罗襦”等,都是对于刺绣的咏颂。唐代的刺绣除了作为服饰用品外,还用于绣作佛经和佛像,为宗教服务。唐代刺绣的针法,除了运用战国以来传统的辫绣外,还采用了平绣、打点绣、纭裥绣等多种针法。纭裥绣又称退晕绣,即现代所称的戗针绣。它可以表现出具有深浅变化的不同的色阶,使描写的对象色彩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 宋代是中国手工刺绣发达臻至高峰的时期,无论产品质量均属空前,特别是在开创纯审美的艺术绣方面,更堪称绝后。宋代手工刺绣之发达,由于当时朝廷奖励提倡之故。据《宋史.职官志》载,宫中文绣院掌纂绣。徽宗年间又设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因而名绣工相继辈出,使绘画发展至最高境界,并由实用进而为艺术欣赏,将书画带入手工刺绣之中,形成独特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客家文化发展现状及发展 【摘要】客家经过五次大迁徙,在赣闽粤边区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天下意识、亲情意识、文教意识、忧患意识。本文就整合客家 物质文化资源、整合客家非物质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等方面进 行介绍。 【关键词】传承;创新;客家文化;世界客都 阐述客家文化,很自然涉及到客家源流。据客家学研究者认为,客家先民经过五次大迁徙,在南方人烟稀少的赣闽粤三省交界(即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三角地区逐渐形成客家民系的诞生地。正所谓“逢山必见客,无客不居山”。由于不断迁徙,客家人形成了许多特点如团结聚居、家庭民主、妇女参加劳动、尊老爱幼、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爱国爱乡等特性,加上客家人保留和发扬中原华夏文化,便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其中梅州的客家人口最集中、文化最发达,是我国客家人最大的聚居中心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客都。” 1.客家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一个民族或民系的物质产生和精神生活相联系。从客民第三次南迁开始,在赣闽粤边地区,客户(绝大部分为客民)占了主要地位,由于长期共处和交流,多数南下汉人与少数原来土著居民的风俗习惯、语言、经济政治利益、文化心理已融为一体,所以客家民系约在南宋时代就初步形成,在三江流域就出现赣州、汀州、梅州等文化城市,这些城市都留下许多客家文化的历史轨迹。客家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其中包括保留着浓厚中州音韵的客家方言(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如寨堡式的圆柱形或方形夯土围屋、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穿堂屋、锁头屋、下山虎、四点金、多杠楼屋以及中西混合式等;腔调优美,抒情隽永的客家山歌;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独具特色的饮誉海内外的客家风味食品,如盐炯鸡、酿豆腐、浮水鲩丸、姜酒鸡等。 2.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客家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赣、闽、粤的资源文化。客家文化继承了包括汉民族的语言文学、治国兴家主张和思想、忠孝节俭的礼俗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等,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

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河洛文化之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作为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区别在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存在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因此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现象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因而文化有地域的差异;文化还渗透在一个地域社会群体的行为系统之中,并支配着社会群体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所以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精神内涵的差异。弄清了文化的基本特征之后,对于我们分析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区别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区别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作为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因地域范围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弄清中原地区与河洛地区的地域范围的区别,只有弄清了两种文化的地域范围,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两种文化因地域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据了解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牟一线,西抵潼关、华阴,南以汝河、颍河上游的伏牛山脉为界,北跨黄河以汾水以南的济源、焦作、沁阳一线为界。这属于两种文化在地域范围的区别,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大多数人认可。而且,河洛地区的地理概念从司马迁以后就基本形成定论的。 其次,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因为存在时间的部分相同,也使我们能够总结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如果从先秦时期算起,中间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王朝,到北宋时期,两种文化的发展发展所经过的时间也是一致的。这种时间的一致性,使两种文化在同一地域必然会产生彼此联系和相互一致性。再加上上述地域范围的重叠,两种地域文化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部分学者认为河洛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原因。究其实,两种文化之间因为部分时段和地域的相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其共性多于差异性,从而导致人们的这种认识。 其三,从文化发展的内涵来看,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中的精华和典型代表。学者在论及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的内涵时都提到了两种地域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即因所处的天下之中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各种文化交融、汇合的中心。河洛文化也有自己的特点,与周围的诸文化各不相同,而是吸收各文化的长处,萃取百家之长,而最后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并形成中心,表现出自己明显的正统性和稳定性,而且反过来又向四周辐射发展,最后融合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复合之中。这就是说河洛文化是吸取百家之长而形成的,反过来又影响到周边地区的文化。 中国河洛文化研究院致力于研究河洛文化及中原文化,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获得了再度复兴的历史机遇。这既有社会客观条件的良好环境,也有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品格的因素使然。所以两种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性。还有就是河洛文化的每一个文化摆件也都体现了河洛文化的历史意义。

薛淑萍浅谈苏绣如何绣猫

浅谈苏绣如何绣猫作者辽宁鞍山苏绣名人薛淑萍

辽宁鞍山苏绣名人薛淑萍苏绣作品 因生在东北,虽比不得苏绣流派云集、名手竞秀的苏州,但自幼受得母辈熏陶,喜爱绣花,偶与精美苏绣邂逅,便一发不可收。每有闲暇便描红缀绿,绣品虽不算精美,却也把江南的苏绣注入了一丝北方的豪情。虽未得名师指点,但绣了十余载摸索参悟也得了些经验,今天写了这篇绣猫的日志,给喜欢苏绣的朋友和正在学苏绣的朋友以启迪,有不对和 不精的地方还请同行给予指点校正。

绣猫,主要用的针法是乱针绣。乱针绣的针法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其法一改以往“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平面绣方法,不拘教条,运针自由,把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直线条交叉重叠,错综组合,以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交叉排针时要长短不一,不宜出现垂直交叉及网纹交叉线条,均匀合度、错落得当,由疏到密,乱而不杂,密而不堆。分层加色时,要镶色合理,接色和顺自然,避免色与色之间脱节、生硬及加色时发生僵硬与颜色交接处过杂。 绣猫时通常要先从猫爪绣起,趾的部位小、呈弧形,绣时针脚宜短,排列宜密,在连接腿部处的毛丝,丝理宜凹进一点,绣腿部时可按照由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从外缘绣起,根据毛的走向来绣,要提醒大家的是,乱针绣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用稀疏的针脚来回绣三遍,每一遍都要与前一遍的针脚交错进行,第一层铺色,按照绣稿的轮廓线和色块满刺一层底色,第二层做细,第三层再做精细艺术加工,把整个绣面上的光线和色彩统一。 绣猫的尾巴时,与绣腿部的针法相同。先将尾巴的轮廓绣出,并且,尾巴边缘的针脚要相对长一些,绣线要细,用一丝或半丝,排针要疏,不要太整齐,下针处要高低不一,长短参差,交叉角度不一,相互交错,疏渐渐加密,绣线可逐渐加粗,根据绒毛的走向和毛丝变化的规律掌握丝理,避免走线僵直生硬。叉叠次数不拘,直到形似为止。 绣猫的身体部位时,线条要比边缘的线略粗,用排针密集的手法,才能表现出身体的浑厚感。要按照猫的各部位毛丝的生长规律,并根据它在活动时的动态来辨认丝理。绣制猫身的花纹时颜色交接处用线要

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5-12-20 [作者简介]薛瑞泽(1962) ),男,河南省灵宝市人,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郑州大学中原文化资源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 士,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6主编。 2006年3月第22卷 第3期 学习论坛TR I BUNE O F STUDY M ar 12006V o l 122 N o 13 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薛瑞泽 (河南科技大学河洛文化研究所,河南洛阳471003) [摘 要]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其区别从地域范围、文化内涵、存在时间都表现出各自的不同。因为两种文化存在的时间在北宋以前部分重叠,地域范围也有重合之处,导致其文化内涵有相似之处,河洛文化在某个时段是中原文化的核心。 [关键词]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地域范围;内涵 [中图分类号]G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06)03-0052-03 近年来,河南乃至全国学术界研究和宣传中原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学者颇多,两种文化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是否是一种文化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学术界虽然有人提出了这一问题并做过回答,但是,并未完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近年所从事的研究,笔者认为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是两种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现象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之后而形成的,是一个地区所独有的,因而文化有地域的差异;文化还渗透在一个地域社会群体的行为系统之中,并支配着社会群体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不同的地域文化有精神内涵的差异。弄清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分析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区别首先在地域范围上。作为地域文化,河洛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地域范围内所产生的文化因地域范围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对这两种文化理解的前提,就是要首先弄清河洛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地域范围的区别,只有弄清了两种文化的地域范围,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两种文化因地域范围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大凡学术界或者普通的文化传媒,对于中原文化的 地域范围并没有人做过论证,那么,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到底有多大,为了弄清这一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引用学术界相对权威的/中原0概念的解释。/中原0一词5辞海6中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平原之地;其二/谓中国也,别于边疆而言0,/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0[1] 。5辞源6在解释作为地域名的/中原0时,也说:/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0[2] 两部权威的辞书对中原文化地域的解释,在中国古代史籍中也得到印证。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0,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0[3] 。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陆游的5示儿6诗中所说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0,这里说的/中原0显然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我们所论及的中原地区主要是以此种解释为主。这样看来,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也大小有别,并随着中心地区影响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这就说明中原地区的地理范围包括了今天河南省和周边一些省份的一部分,甚至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这就是说,中原地区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河洛文化的地域范围近年来学术界论述的比较多,据笔者研究,河洛地区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至郑州、中 # 52#

黄帝时代与河洛文化

黄帝时代与河洛文化 摘要:黄帝及其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但由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因,学界多作为传说来看待。本文结合考古资料指明历史文献记载的可信性,点明黄帝及其时代的实质和与考古学文化相对应的年代,并采用抽丝剥茧的方法通过对黄帝活动范围、文化创造的排比指出黄帝时代是河洛文化的根基和源头。 一、黄帝及其时代 海内外华人大多自诩是黄帝的子孙,尊奉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共祖”。这一虔诚的信念是维系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的坚强纽带。但对于这一”共主”,以往学界多作为传说来看待。这一观念的产生,则源于现有史书对黄帝记载的语焉不详及诸多记载的前后矛盾与不一致,加之今人所能读到有关黄帝的事迹,并非直接从先秦典籍古字中所得,多是移译传抄,故对黄帝真实性的存疑也理所当然。幸而大地无秘藏,随着考古的发现,从而得以解决这一疑问.战国中期齐威王所铸造的“陈侯因敦”的出土,其上铭文中有关黄帝的提及可与现存史料相互佐证①,表明史料的可贵且可信。 既然黄帝是真实的,但何以有关其记载却多有矛盾之处,诸如《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帝王世纪》又称炎帝传位八代至榆罔五百三十年黄帝代炎帝而有天下;《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孙昌意之子高阳为颛頊;《史记·秦本纪》又称颛頊之孙女修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这些典籍中有关黄帝的几百条记录可谓是矛盾重重.首先黄帝炎帝既同为少典之子,就不可能过五百余年后才代替炎帝而有天下;其次,颛頊为黄帝孙,女修又是颛頊孙辈,女修的儿子又娶黄帝的姊妹女华,这是决不可能的。如何看待和解释这些问题或矛盾?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许顺湛先生对其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即黄帝既是一个人,亦是一个族或部落.黄帝的名称具备双重意义,其部族的名称与族的历代首领或领袖的名称是一致的。笔者是非常赞同这一认知的。黄帝是一个部族及其首领的世袭名号,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若干代人,是世代相传的,直到该名号被其它名号代替为止。黄帝时代亦即自黄帝代炎帝而有天下,至颛頊执政。黄帝时代的大致年代,笔者亦赞成许先生的推断,即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其早期距今约四千二百年左右;夏以前是尧舜时代,对应考古学文化为龙山文化;尧舜之前为颛頊帝喾时代,属仰韶文化晚期到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五千年到四千二百年间;再之前即为黄帝时代,属仰韶文化,距今约五千年到六千五百年间,其间华夏大地有许许多多的部落部族或小的酋邦王国,即"黄帝有万诸侯"。正是由于黄帝部族煊赫的地位及战绩,将当时众多的部族汇聚到一起形成了我国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并创造出众多的灿烂文化.因此将黄帝作为其时代的代表和中华民族的"共祖",亦是理所当然。 二、黄帝活动的范围 黄帝其人,既得证实并非汉代传译的先秦古史所虚构,而是由2350年前的战国中期之人(齐威王)所铸记,并多见当时人对黄帝的载述,则有关黄帝的事迹就非全然乌有。因此,可从先秦古籍摘译勾画出的黄帝行踪,对应当今的地理位置,便可得到时空概念。 1.有熊:黄帝都邑,学者称其地在今河南省的新郑县西北,此处有黄水,出于有熊山之黄泉,黄帝是因居于黄水而得名②。按新郑县西约60公里处,是今中岳的嵩山地区。 2.大隗具茨山:钱穆著引《水经注》考称,在新郑西南20公里有大隗山,今名具茨山。按读《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的语气,具茨山应是大隗山的支脉,所以黄帝向牧马童探路,既问具茨之山,又问大隗之所在。 3.襄城:在今新郑西南约60公里,黄帝应是迷路跑过了头才到此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