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旅游开发对策研究(精)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9
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资源。
但是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管理混乱、开发缺乏特色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旅游已成为一个新的旅游产业。
与传统的自然风景、文化遗产等景点相比,工业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潜力。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着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资源。
但是在实际旅游开发过程中,很多景点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管理混乱、开发缺乏特色等。
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阻碍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的现状黑龙江省拥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文化遗产景点,如哈尔滨铁路局工会组织工会旧址、鸡西煤矿旧址、富锦轮船厂等。
这些景点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很多景点存在着如下问题:1、认识不到位。
很多景点管理者对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的认识还很模糊,甚至无法认识到其旅游价值和潜力,这导致了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进而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2、管理混乱。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善,很多景点的管理不够规范、混乱,导致了景点保护不力、游客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同时,这些景点参差不齐,管理体制、模式也不同,导致开发投入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
3、开发缺乏特色。
很多景点的开发具有模式单一、内容缺乏特色等问题,无法真正体现工业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失去了吸引游客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总之,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在开发中面临着来自管理、运营、市场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业研讨中华传奇106辽源市东北袜业园工业旅游开发研究初探◎.杨依霖/辽源职业技术学院.....摘要:工业旅游以工厂生产过程、劳动对象等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乐的旅游需求,是一种包含参观游览、娱乐体验、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形式。
辽源市东北袜业园在工业旅游开发中立足于袜业产业开展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向游客展示辽源袜业产品发展、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设施设备和企业文化,为辽源市旅游宣传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文分析了辽源市东北袜业园工业旅游的现状,找到了工业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
关键词:辽源市;东北袜业园;工业旅游;开发一、辽源市东北袜业园工业旅游现状东北袜业园于2005年8月开工建设,园区规划总规模是入园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其中生产型企业达500家以上,链条企业达500家以上。
东北袜业园建设规划利用三个五年时间,即2005年到2020年:第一个五年为建设主导型,完成孵化区、成长区、外超区、袜业交易中心、袜业职业技师学院等建设;第二个五年为经营主导型,实现品牌服务、物业服务、运行系统等利税收入达1亿元;第三个五年为资本主导型,实现园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辽源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袜业名城”;东北袜业园被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命名为“最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被吉林省政府确认为“吉林省特色工业园区”,棉袜已经成为吉林省的标志性产品;袜业成为辽源市的标志性产业。
东北袜业园建设的主要旅游景区有:袜业博物馆、袜业园沙盘、袜业学院、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辽源电子商务园区等。
二、辽源市东北袜业园工业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一)集群效应不足辽源市被誉为“中国梅花鹿之乡”、“中国琵琶之乡”、“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剪纸之乡”、“中国棉袜之乡”。
从东北袜业园工业旅游方面来看,虽然对棉袜产业方面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较好,但是与剪纸、农民画、梅花鹿产品等相结合的复合型工业旅游内容几乎没有,不能形成旅游宣传合力,更无法提及规模效应,工业旅游的集群作用无法实现。
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推进对策内容摘要:工业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产业中的新生事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阐述了工业旅游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工业旅游的客源市场,总结了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若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旅游项目。
关键词:工业旅游旅游资源推进对策滨海新区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与消费层次的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正日益向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集休闲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工业旅游成为热点。
由此,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方式,以其内容的新颖性、项目的易行性日益赢得了众多企业和旅游开发商的青睐。
例如,北京首钢、上海宝钢、浙江秦山核电站、青岛海尔、吉林中国一汽等知名企业纷纷加盟旅游行业,浙江温岭还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工业旅游促进会。
从全国来看,虽然工业旅游项目经营成功的企业不少,但是也有一些企业的工业旅游项目只能勉强维持下去。
由此看来,要使工业旅游从一开始就得到规范健康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首先就要对工业旅游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工业旅游的内涵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
这是旅游行业的一个新领域,是对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
目前工业旅游在我国主要是在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业中开展,旅游内容集中于:参观企业标志性建筑、企业特有的人文景观以及厂区美化绿化建设;了解企业生产制造过程, 增长知识,拓宽旅游者视野;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感受企业文化;认识该企业或该行业的发展历史,纵观企业或行业发展全貌。
由此可见,工业旅游作为伴随工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是城市品牌的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工业旅游资源作为城市的稀缺资源,具有依附性、知识性、多效益型和重游率低等特点。
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工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完整的旅游概念尚未形成旅游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吃、住、行、游、购、娱。
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今天社会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北面的省份之一,拥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其中,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是一大亮点,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但与之相应的是,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这也给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从遗产旅游开发的定义、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及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来论述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遗产旅游开发的定义遗产旅游开发指的是以保护文物、文化、自然和人文环境为重点的旅游形式,旨在旅游者了解、尊重、欣赏和保护遗产,以实现旅游价值和保护价值融合的一种旅游方式。
在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遗产本身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保持原貌、保护珍贵性、合理利用成为了遗产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二、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技术和文化成就所留下来的具有重要文化、科学和技术价值的遗产,包括煤、电、机械、钢铁、制药、轻纺等行业遗产。
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地广人杂,构成多样,包括黑龙江省的各个行业遗址、工厂、铁路等等,都有着浓郁的工业遗产文化气息,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旅游资源。
目前,黑龙江省的工业文化遗产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的工业文化遗产被人们遗忘了,被埋没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在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缺乏系统性规划、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还需提高等问题比较明显。
虽然黑龙江省工业遗产旅游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其资源优越、景色宜人的特点,工业遗产旅游正在逐步发展。
三、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缺乏规划黑龙江省工业文化遗产旅游缺乏规划,旅游开发多是按照传统旅游地的模式进行开发,缺乏工业文化特色。
西峰区旅游业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西峰区旅游局旅游业做为一个综合型产业,因其自身的集成性和“绿色、无烟、创汇”的特点,被喻为吻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西峰区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实施开发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拓展开发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开发步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旅游环境,旅游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一、西峰区旅游局基本情况西峰区旅游局成立于1999年8月,为科级事业单位,区政府组成部门,现有职工9名,其中: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人,一般干部4名,司机1名。
下设有二级部门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建设办公室,现有职工11人,其中:副科级领导干部1人.二、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一)资源概况辖区区现已形成的旅游景点有15个,其中人文类10个,自然风景类5个.在人文资源中,有石窟寺1个,古塔1个,古文化遗址3处,博物馆、文化馆和民俗活动点5个。
重点景观有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北石窟寺、东湖公园、华夏公刘第一庙、南小河沟、巴家咀水库、老洞仙山等。
其中北石窟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自然资源独特.西峰位于甘肃东部,总面积996平方公里,人口33万人,境内的董志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高原,自古就有“八百里秦川不抵董志原边”之说。
黄土风情浓厚。
2、史前文化世界瞩目。
发掘于西峰南佐仰韶文化新石器遗址,及出土的红砂尖地瓶是极其珍贵的考古发掘。
3、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西峰是周先祖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区内可上溯至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南佐、仰韶、齐家等文化遗址多达84处,馆藏文物愈万件.在这块土地上,黄帝、岐伯、不窋、公刘、西汉付介子、东汉王符、魏晋傅玄、北魏胡太后、唐代狄仁杰、宋代范仲淹、明代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留下了青史可据的人文史话。
Tourism旅游经济1702012年5月 唐山市发展工业旅游的对策研究①唐山学院 杨艳慧摘 要:工业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形式在我国各地崭露头角。
唐山是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具有数量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工业旅游资源,但其工业旅游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工业城市。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唐山市工业旅游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现状,并提出唐山市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唐山市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唐山市 工业旅游 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a)-170-02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已成为旅游业新的亮点。
它是以工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工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开发,满足旅游者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娱乐等旅游需求,并为政府和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专项旅游产品。
工业旅游是将第三产业引入到第二产业的发展中,拓展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工业旅游的发展为企业增加了利润,有利于工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企业通过工业旅游向游客宣传企业的历史、文化,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
唐山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中国的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成功的机械化矿井、第一件卫生瓷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唐山将工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变独特的工业资源为旅游资源,发展工业旅游,不但能够促进唐山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展示唐山强大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企业形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改造升级的有效途径。
1 唐山市工业旅游开发潜力及发展现状1.1 唐山市工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工业旅游一般是以工业生产过程、工业景观、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等展示工业科技和企业文化。
唐山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全国重工业基地,唐山目前已形成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陶瓷、纺织、造纸等 10 大支柱产业。
工业旅游研究报告工业旅游研究报告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为主题,将工业生产、工艺技术、工业文化等作为旅游资源,以工业景点、工业遗址、工业企业为旅游目的地的一种旅游方式。
工业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工业文化的传承、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等。
本报告就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
一、工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工业旅游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工业旅游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湖南衡阳的工业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利用工业遗址进行工业旅游开发,如江苏常州的纺织博物馆和广东韶关的南雄剪刀文化博物馆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二、工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尽管工业旅游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工业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问题,一些地方的工业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不高,而一些地方则缺乏工业旅游资源。
其次是工业旅游产品的单一化问题,目前较多的工业旅游产品只是简单地将工业企业作为景点进行观光,缺乏深度的工业文化体验。
再者是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一些工业旅游景点存在着安全隐患,游客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最后是工业旅游宣传不够,许多地方的工业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广泛宣传和推广,缺乏知名度。
三、工业旅游的发展对策为了解决工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加大工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力度,重点挖掘和开发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并提高工业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要丰富工业旅游产品内容,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和互动环节,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工业文化。
还要加强工业旅游景点的安全管理,制定相关的安全规范,确保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最后,要加大工业旅游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多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工业旅游资源,提高其知名度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工业旅游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有助于促进工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江西省工业旅游发展对策研究毛剑峰(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财务与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88)[摘要]工业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工业旅游对推动江西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工业旅游在江西省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江西省工业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提出江西省工业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工业旅游;旅游产业发展;江西省[中图分类号]F4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1)05-0037-03A bs t ract :I ndustr i al t our i sm i s an i m por t ant par t of t our i sm i ndust r y.The devel opm ent of i ndust r i al t our i sm i s of gr eat si gni f i cance t o pr om ot e t he l eapf r og devel opm ent of t our i sm i ndust r y i n Ji angxi Pr ovi nce.The devel opm ent of i ndust r i al t our i sm i s of gr eat si gni f i cance i n Ji angxiPr ovi nce.Thi s paper anal yzes som e pr obl em s i n t he devel opm entof t he i ndust r i al t our i sm i n t he pr ovi nce and put s f or war d som e count er m easur es.K ey w ords:indust r i alt our i sm ,t our i sm i ndust r i aldevel opm ent ,Ji angxiPr ovi nce 第2021年第5期(总第537期)商业经济SH A N G Y E JI N G JIN o.5,2021T ot a lN o.537[作者简介]毛剑峰(1978-),江西上饶人,副教授,副院长,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博士(后),研究方向:产业与金融结合、产业发展、财务管理。
工业旅游开发对策研究申亮(连云港市旅游学校, 江苏连云港 !!!""#[摘要]工业旅游开发需要从发展初期的注重“规模效应” 逐步转向产品强调开发的特色化和丰富化, 做足开发前的市场定位工作, 是要解决工业旅游开发中面对的首要问题; 联合其他旅游企业和项目做好工业旅游的包装和宣传, 使工业旅游真正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格局和趋势相统一、协调。
[关键词]工业旅游; 旅游开发; 市场定位一、国内工业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内最早开展工业旅游是首钢、宝钢、茅台、海尔等知名大型企业, 并且在涉足了这块处女地之后相继取得一定成功。
这为我国以后的工业旅游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同时也奠定了坚实信心。
纵观我国工业旅游发展现状, 突出的特点有:参观游览形式较为单一, 以厂区内观光兼以购物为主导地位的工业旅游形式; 工业旅游资源涵盖门类较全, 但游览的对象几乎是大型的现代化制造业企业, 只有少许的传统制造业; 潜力巨大, 但还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思路略显狭窄。
$%认识不足。
首先是从开发主体———旅游企业的角度来谈, 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对工业旅游的认识不足。
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开发意义、开发目的、开发的可行性、开发步骤对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都很陌生, 有些企业管理者甚至连工业旅游的基本内涵都不了解。
其次从工业旅游的服务对象———旅游消费者而言, 他们对工业旅游的了解认知程度也处于低水平, 按照传统的对旅游的理解, 就是离开城市或者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到大自然或是度假区、景区去放松心情, 调节一下紧张的工作情绪, 甚至对一部分旅游者而言, 工业旅游就是; 好不容易从“工厂里出来” 又要“回到工厂里去” , 这显然是他们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工业旅游在我国可以算是才刚刚起步, 是旅游业中的朝霞产品, 所以工业旅游社会认知度较低也是情理之中。
但既然是要发展或者快速跳跃式发展,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社会对工业旅游了解和认识较低的问题, 那么政府作为工业旅游牵头人除了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外, 还要借助各种媒体渠道对社会大力报道、宣传、倡导, 显然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
!%缺乏充分的市场定位。
这是我国工业旅游开发中最突出的问题, 是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思路单一的原因所在。
第一, 规模效应重视过度。
从国家旅游局首批确定的 &$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单位可以看到, 每个批准示范点都是大型或超大型企业, 但从 !" 世纪’" 年代发展到现在,其发展选择对象仍然是同一标准, 可能就值得商榷,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大型工业旅游企业的产品组合和推广较难操作。
这类企业由于规模大, 企业自身文化、特点鲜明, 如果和旅行社推出的一般旅游、游览产品线相组合往往显得格格不入, 而如果自身独成一个旅游项目则首先必须面对的是一日游或过夜的问题, 选择成为一日游项目, 那么毋庸置疑地市场将本地化; 如果发展过夜游, 则接待、服务设施则需要较大规模的改建和重建, 甚至有可能要建立完整的旅游服务接待体系, 这无疑增大了开放难道, 增加了投资风险。
与此同时, 许多很有特色的、可以发展工业旅游的中小型企业却被我们忽视了。
这是我国工业旅游发展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 同质化较为严重。
从 !""(年全国申报工业旅游示范点的 $"&家企业来看,一个行业门类内有超过 (家 (包括 (家试点企业的门类共有 $"个 (这里没包括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因为这类其余往往具有地方特色文化, 同质性不强 , 同质化现象开始显现。
不可否认, 各省市地区申报的都是本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 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放之本省来看重点企业、支柱企业, 按照现今的开发策略当然可以作为工业旅游的开发首选, 但并不是发展大企业就没有缺陷。
第三, 工业旅游目标市场划分不明。
工业旅游到底面对的目标市场是什么?这是很多已经和准备从事工业旅游开发的企业很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因为在开发资源的选择上一开始就注重的是面向全国的“规模效应” , 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也是“理所当然” 想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种市场开发策略所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市场开拓, 但巨额的资金投入对于本身并非从事旅游事业的工业企业来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又由于工业旅游又带有专项旅游的特点, 所以每个门类的工业旅游项目的目标市场也不尽相同, 因此针对无效市场的宣传投入实质是一种浪费。
(%旅游开发的孤立化。
这主要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
从内看指的是开发、规划人员的非专业性和排外性, 缺乏专业旅游规划管理人才。
企业的管理者由于自身不具备旅游规划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通常很简单的认为工业旅游就是打开企业让外面的人看一下、走一下, 顶多再买一点产品、推销一下自己的产品, 如此简单只要组织好游览秩序, 不影响正常生产即可, 何须什么专业的旅游规划管理人员, 况且本企业的人员对本企业更了解。
有些企业可能会在开发本企业工业旅游项目初期聘请旅游规划人员进行开发规划, 但一旦进入实施阶段除了进行按部就班的初期开发外, 便再也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度开发。
人力上的不足, 也导致工业旅游发展开发相比旅游业整体发展要落后、迟缓的一个原因。
二、开发策略的调整$%丰富发展类型。
工业旅游企业的选择上不要盲目的求大、图名, 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富有特点的或具有当地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作为工业旅游开发对象, 或是修建某一工业门类博物馆或主题园等开发方式, 以丰富产品结构。
大规模、大企业面对的是大市场, 小规模、小企业也有自己的小市场, 两者各有所长, 并不冲突。
而且对于地方特色较浓的企业, 开发特色文化性的工业旅游产品, 还可比较容易地和旅行社推出的都市旅游相结合, 这样, 在不花费太多旅游开发投入的基础上即扩大了市场和知名度, 又丰富了旅游线路和产品。
工业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性, 游客到企业游览参观的目的是想了解一下自己所感兴趣事物的生产过程和相关知识, 只要企业自身和产品具有代表性, 都可以参与工业旅游开发。
从这点上说, 工业企业的独有性和稀有性是开发工业旅游的先天优势条件。
!%做好市场定位。
这是现阶段工业旅游开发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产品主要面对的是本地市场还是全国市场, 是老年市场还是青年市场等等。
自身定位的明确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开发策略, 如资金投入、设施建设、附加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主体风格设计等。
像前面所提到的开展一日游和过夜游的问题, 游客的吃、住、游就有很大的区别, 进而企业开展旅游接待的硬件投入, 人员配备, 部门设置也将不同。
企业是依靠自身能力和条件独立开发旅游事业, 还是联合其他旅游产品、依托旅行社开发旅游产品, 这都需要充分的权衡自身资源和全面的市场定位。
(%加强营销宣传。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 也必须得到社会的了解和认可。
除了政策性的宣传报道外, 工业旅游企业还要积极的走出去, 主动地同旅行社和其他类型的旅游项目联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线。
借助政府和旅行社已有的市场影响力, 在电视、报纸和网络上大力做好工业旅游产品的宣传, 使社会了解它, 认识它, 以至接受它, 这样工业旅游才有真正的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秦兴俊]・" " $・ !"" 年 &月第!’ 卷第 $期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01,2340/5676/0/890/:;8,/,<68=>/6?9.=6@ABC.%, !"" D,1%!’ E,%$工业旅游开发对策研究作者:申亮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旅游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6刊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29(z1被引用次数:1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傅晓莺 . 张义丰 . 李想北京山区乡村工业旅游开发的意义与对策研究——以门头沟区龙泉镇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6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开发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北京山区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实现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同时,带动整个山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但目前山区旅游过分偏重自然生态观光和农业旅游,乡村工业尚未受足够的重视,其与旅游的结合还有待于学界、政府和企业等多方的研究与关注.以乡村工业旅游为切入点,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山区乡村工业旅游开发的意义与策略.强调乡村工业旅游区别于一般工业旅游的特点,并提出乡村工业旅游亦属于乡村旅游范畴,将其纳入乡村旅游系统进行整体开发与经营.2.会议论文王伟伟城市工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模式研究——沈阳市工业旅游深度开发探索 2005工业是沈阳发展的依据和基础,沈阳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很大程度上就是工业的振兴.旅游业是城市的窗口,是联结城市内外的渠道和平台.在沈阳谋求新发展的全新阶段,如何通过工业旅游这种特有的形式,发挥工业和旅游业的互补优势促进沈阳腾飞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工业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本文通过对工业旅游理论内涵和和发展实践的分析,提出城市工业旅游的概念,建构工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并通过发展沈阳工业旅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深度探索沈阳优势互补的工业旅游开发新思路及新途径.3.学位论文孙万真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2008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各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
工业旅游正是工业(第二产业与旅游业(第三产业某种程度融合的产物,是工业和旅游业横向交叉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业态。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工业旅游的发展势如破竹、如火如荼。
但是,工业旅游理论研究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其实践的有效开展,而对工业旅游开发模式的分析对工业旅游的开发实践最具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在研究时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研究展望。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新界定了工业旅游的概念,系统归纳了工业旅游的特征和意义,并深入探讨了社区参与工业旅游的含义、必要性和内容。
文章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工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工业与旅游业的整合开发,满足旅游者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娱乐等旅游需求,并为政府和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专项旅游产品。
基于对工业旅游的上述理解,文章总结提炼出工业旅游的四种典型开发模式-工业遗产旅游、工业科普旅游、产业公园旅游和企业文化旅游,并结合国内外的典型开发实例,对上述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