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词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学常识梳理必修11.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依据创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2.《雨巷》作者戴望舒,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因成名作《雨巷》而被叶圣陶赠予“雨巷诗人”的美称。
3.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曾提出现代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
4.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
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向太阳》。
5.《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著。
《后汉书》作者是南朝范晔。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国别体:以国家为依据记录历史。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6.《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7.《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鲁迅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记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高一语文(必修上)文学常识01第一单元1.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兴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
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
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
代表词人分别是苏轼、辛弃疾,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022.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03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
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
044.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
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
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
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
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
词的文学常识
在文学创作中,词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基本单位,其地位举足轻重。
词语的
使用不仅关乎作品的表达方式,更涉及到作品的品质和深度。
下面将从词语的选择、搭配、运用等方面探讨词的文学常识。
词语的选择
创作中的词语选择直接影响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优秀的作家通常能够准确
把握词语的力量,选用恰当的词语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词语应该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等特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词语的搭配
词语的搭配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词语之间的搭配能够产生不同
的语境和情感。
优秀的作家常常能够通过词语的精准搭配来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加精炼和有力。
词语的运用
词语的运用是作家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词语的巧妙运用,
作家可以创造出生动的形象和饱满的情感,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词语的运用还可以帮助作家构建起作品的整体结构和氛围,引导读者进入到作品的世界之中。
综上所述,词语在文学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传达作者思想
和情感的工具,更是作品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关键所在。
只有充分理解词语的文学常识,作家才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秀和有深度的文学作品。
词的文学常识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
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
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
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
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的特点它在体制上,与近体诗最明显的区别是: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
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一般上下阕(片)像对联一样相对)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段的在词上的学术语为“片”或“阕”。
“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词虽分片,仍属一首。
故上、下片的关系,须有分有合,有断有续,有承有起,句式也有同有异。
词的分类⑴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⑴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⑴长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词牌词有词牌。
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
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调子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
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四种:一、本来是乐曲名称。
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相传是唐代宣宗时,女蛮国进贡,她们高髻金冠,一身璎珞(;身上佩带的珠宝),形如菩萨,于是,时人有作菩萨蛮一曲咏之的,以后就成为词牌。
西江月、沁园春等也是如此。
二、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
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
而念奴娇亦名大江东去,即因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句而来。
三、原来是词的题目。
语文文学常识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大全中国作家作品(一)春秋时代l《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
中国最早的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语⽂⽂学常识必背⼤全 语⽂有很多⽂学常识是很经典的,流传⾄今,那也就意味着考⽣必须要记住。
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语⽂⽂学常识必背⼤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语⽂⽂学常识必背⼤全 1、春秋时代 l《诗经》本只称《诗》后⼜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关雌》《氓》、《伐植》、《硕⿏》、《七⽉》。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雅"、"颂"三⼤类。
开创我国⽂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
2·孔⼦,名丘,字仲尼,⼜称尼⽗、圣⽗,鲁国⼈,儒家创始⼈。
书为孔⼦弟⼦及其再传弟⼦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学⽽》、《为政》等。
记录了孔⼦及其弟⼦的⾔⾏,代表了孔⼦的基本思想。
诸⼦哲理散⽂,语录体,列为"四书"之⼀。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传》⼜名《左⽒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此书。
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学性。
2、战国时代 4·孟⼦,名轲,宇⼦舆,战国时儒家代表⼈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字为篇名,如《梁惠⺩》、《公孙丑》、《告⼦》等。
记载了孟⼦的思想和政治⾔论。
诸⼦哲理散⽂,"四书"之⼀。
孟⼦⻓于论辩,善⽤⽐喻,对后世议论性散⽂的发展影响较⼤。
5·列⼦,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出于此书。
诸⼦哲理散⽂。
6·庄⼦。
名周,世称南华真⼈,道家代表⼈物。
主要作品为《庄⼦》,⼜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哲理散⽂,具有浓厚的浪漫⾊彩,对后世⽂学有很⼤影响。
关于词的文学常识!1、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
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词也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3、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小令(59字以下)、中调(59~90)和长调(91以上)。
词的特征:1、每首词都存有一个则表示音乐性的词调。
一般来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就可以把它当做词谱对待。
至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说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而词牌与题目用“·”分隔,或者还写下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3、通常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就是紧固的,存有一定的格式(通常上下阕(片)像是对联一样相对)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苛,用字必须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6、词有时会不符合上述规律,因为早期是和着曲子写的,因此它最注重的还是与曲的配合。
7、通常按字数将词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久的词超过字。
8、字声配合更严密。
词的字声组织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须分辨四声和阴阳。
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
在音乐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
有关词的文学常识(共3篇)有关词的文学常识臃肿:这里形容何首乌块根的粗大攒:凑在一块儿机关:这里是秘密的意思敛:收拢鉴赏:鉴定和欣赏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骊歌:告别的歌挪窝儿:这里指起床炽痛:热烈而深切谰语:没有根据的话铤:疾走锲而不舍:镂刻不停。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劳苦的样子。
穷年,终年。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迭:屡次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冲上云霄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踌躇:犹豫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怒乐土:安乐的地方絮叨:翻来覆去地说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委实:实在依稀:隐约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弥散:弥漫消散旺相:茂盛棹:划楫:桨晦暗:这里是迷惘、糊涂的意思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蓦然:突然冗杂:繁杂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戛然而止:声音突然终止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颦蹙:形容忧愁的样子粲然:笑容灿烂的样子嗔视:生气地看叱咤风云:形容威力极大尽态极妍:使仪态和丽质充分地显示出来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毋宁:不如语无伦次:话讲地很乱,没有条理砭骨:形容刺入人的骨髓,形容使人感到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阴霾:这里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斑斑驳驳:形容颜色深浅不一生意葱茏:形容草木生机盎然,茂盛青翠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悲怆:非常悲伤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抽搐:这里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石破天惊: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大得惊人剽悍:勇猛,强健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往前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遒劲:雄健有力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文学常识1、《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散文集、回忆录)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不是文中的英子,文章的题目一语双关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人,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4、《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由王安石所作,他字介埔,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5、《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6、《最后一课》都得,法国作家。
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以及检测雷凤兰日积月累一(一)古诗: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
2.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代表作《天问》《离骚》《九歌》《九章》。
3.赋是两汉400余年中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期间涌现了大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
贾谊和枚乘是西汉的辞赋代表作家。
检测:一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补充完整1、《诗经》是我国______诗歌总集,共有______篇,分为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赋是两汉400余年中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期间涌现了大批著名的作家和作品。
_______和枚乘是西汉的辞赋代表作家。
(二)默写古诗《小儿垂钓》日积月累二(一)、古诗: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二)文学常识: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对《史记》有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 在《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认识了野人星期五。
(三)背诵: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检测:二古诗词及文学常识(一)补充诗句1.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二)我知道1.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对《史记》有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
2.“建安七子”:______、陈琳、王粲、______、阮瑀、应玚、刘桢。
3. 在《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认识了野人________。
(三)默写古诗《小儿垂钓》日积月累三(一)古诗: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文学常识大全_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大全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大全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文学常识知识大全初中(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5、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高一语文必修1 文学常识1.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 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2.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3.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4.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主要作品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5.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人。
江河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即是其中的佳作。
6.杨子,生于1923年,原名杨选堂,某某某某人。
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朵》等。
7.X洁——当代女作家。
原籍某某,生于。
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X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8.《金缕衣》唐无名氏《杂诗十九首》之一。
一说作者杜秋娘。
全诗如下:“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吸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其中“劝君吸取少年时〞亦作“劝君须取少年时。
〞9.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人。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10.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1774 年发表了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声名大噪。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建议记住以备不时之需:
1. 唐诗宋词: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产生了著名的唐诗,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宋代则以
词著称,诸多词人如苏轼、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词作。
2.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
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3.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他们的短篇小说作品广泛流
传。
4.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如《哈姆雷特》、《奥赛罗》等是世界
文学的瑰宝。
5. 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是世界文学史上的
巨著。
6.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如《安魂曲》、《唐璜》等,是古典音乐的经典。
7.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如《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是古典音乐中的重要篇
章。
8. 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如《胡桃夹子》、《第五交响曲》等,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
表。
9.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和雕塑家,他是现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科举制度、四书五经、二十四节气、八卦等,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常用文学常识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二、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古诗词文学常识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在中国古代,诗词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有着独特的格律和韵律,能够通过字词、句法和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出深邃的意境和感情。
以下是关于古诗词文学的一些常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一、古诗词的起源和发展古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歌谣、神话和民间传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逐渐成为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并从宫廷文学扩展到民间诗歌。
古诗词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如唐代的盛世、宋代的豪放、元代的形式主义等,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二、古诗词的艺术特点1. 婉约性:古诗词以其婉约的风格为人称道,通过细腻的描绘、含蓄的表达,展现出内敛的意境和情感。
2. 表现力:古诗词通过曲折的意象和深层的隐喻,表达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3. 音韵美:古诗词注重音韵的和谐,采用特定的韵律和格律,使诗歌充满韵味和节奏感。
三、古诗词的主题和意境古诗词的主题涵盖了各个方面的人生和自然。
例如,爱情、友情、家国情怀、对自然的赞美等都是古诗词的常见主题。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古诗词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
四、古诗词的传播和影响古诗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起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价值传递的作用。
从古代的吟诵、抄写到现代的印刷和互联网,古诗词一直以各种形式广泛传播。
古诗词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并成为其他文学形式的重要素材和借鉴。
五、古诗词的鉴赏和欣赏方法1. 了解背景: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和作者的生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意境和情感表达。
2. 鉴赏技巧:通过分析诗词的词句、句法和修辞手法,把握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进一步理解诗词的内涵。
3. 品味音韵:重点欣赏古诗词的音韵美,通过朗诵和品味,体验到其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
六、古诗词的当代创作古诗词虽然是古代人创作的艺术品,但仍然有许多当代诗人以古诗词形式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