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 格式:doc
- 大小:139.00 KB
- 文档页数:11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
成果获奖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9.12.23
•【字号】鄂教高[2009]31号
•【施行日期】2009.12.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获
奖名单的通知
(鄂教高[2009]31号)
各高等学校:
2009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经专家评审、公示,我厅核准同意武汉大学徐飞等同学的253项成果获2009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
现将获奖项目名单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开展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希望受表彰的同学坚持求真务实的学风,再接再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高等学校要以开展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我省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 2009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获奖成果名单
二OO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
2009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获奖成果名单。
一、作者: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二、大连民族学院土建学院学生校外竞赛获奖情况统计一、科研论文类:1、庞辉,土木002班2003年6月发表《建筑的宁静》于《安徽建筑》(省级重点期刊)。
2、狄思远,土木002班2003年9月发表《镜泊湖生态景区建设思考》于《小城镇建设》第9 期(建设部优秀期刊);2004年发表《建筑与音乐》于《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参与编著《房地产开发概论》。
3、黄大岸,土木013班2003年8月,发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于《农村经济》(中文核心期刊)。
2003年8月,发表《先进文化与农村城镇化建设》于《小城镇建设》(建设部优秀期刊)。
2003年9月,发表《建筑宁静的诠释与创造》于《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第三期(建筑类核心期刊)。
(二作者)2003年4月, 发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思考》于《中国城市化》第四期(国家级期刊)。
(二作者)2003年9月,发表《镜泊湖生态景区建设思考》于《小城镇建设》第9期(建设部优秀期刊)。
(二作者)2003年10月,发表《生命住宅建设思路》于《住宅科技》第10期。
(三作者)2003年12月,发表《宁静—城市之魂》于《城市开发》第12期(建筑类核心期刊)。
(二作者)2003年,参与编著《房地产开发概论》第五章第四节。
二、科研活动类:1、耿殿贺,土木013班2003年8月参加省数学建模大赛获一等奖;2004年1月参加国际数学建模大赛获优秀参与奖。
2、胡倩,土木工程03-2班2004年一月参加国际数学建模大赛获一等奖。
3、韩晶、李晓明、任戈、耿殿贺,土木013班2003年5月—10月参加大连市首届结构设计大赛获“最佳组织奖”。
4、孙忠良,土木工程02-2班2004年11月参加大连市第二届结构设计大赛获“最佳设计奖”。
三、南阳师范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四、徐州工程学院(1)结构工程学科在学科带头人殷惠光教授的带领下组成学术团队,争取在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新型住宅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组合结构设计理论,混凝土结构理论及应用,工程结构鉴定、加固与改造技术等领域取得成果,形成一批实用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创新科技应用研究在当今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各个行业,土木工程领域也不例外。
创新科技的应用为土木工程专业带来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变化和进步。
本文将对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创新科技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即BIM,是一种集成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的数字化系统。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BIM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BIM可以帮助土木工程师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全面的协作和协调,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BIM可以实现多方参与者之间的实时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可以通过BIM平台共享设计文件、交流意见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避免信息的丢失和错误的发生。
此外,通过BIM,土木工程师可以模拟和验证不同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必要的优化,以确保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其次,BIM还可以帮助土木工程师在项目施工阶段实现精确的时间和资源管理。
BIM系统可以将设计信息转化为实际施工的步骤和顺序,并对工期和材料使用进行准确的预测和量化。
这有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和组织性,减少浪费和成本。
总的来说,BIM的应用为土木工程专业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了设计和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无人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可以提供高空、广视野、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能力,为土木工程师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途径。
首先,无人机可以用于进行地形测量和测绘。
传统的地形测量需要人工步行和测量设备,费时费力。
而无人机搭载的测绘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地面的三维数据,并生成数字地图。
这为土木工程师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提供了详细的地形信息和可视化的展示。
其次,无人机还可以用于检查和监测工程施工过程。
传统的巡视和监测方法需要人工登高和目视检查,成本高且效率低。
而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摄像机,实时监测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度和质量。
土木工程施工论文(优秀8篇)土木工程管理是针对建设项目运行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包含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不同阶段,其中施工阶段的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管理的好坏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的控制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施工管理的定义有多种归纳和解释。
一般来说,施工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施工项目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等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实现按期、优质、安全、低耗的项目管理目标。
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一规划,四控制,四管理,一协调”。
一规划:编制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投标前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作为投标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和中标施工到保修完成全面的纲领性的规划。
开工前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其是对项目管理从开工到竣工验收进行指导的实施性文件。
四控制: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目标进行控制(即“四控制”)以实现项目的各项约束条件。
四管理:生产要素、合同、信息和施工现场管理。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对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为项目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一协调:组织协调对施工过程中内部单位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协调,减少施工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的发生,为施工创造宽松的内外环境。
第二,在施工环境和施工工序上也要下足功夫。
在工地中,施工环境非常重要,首先工程地质,水文,天气等都会影响到施工环境;另外一个,劳动环境中,工作面、作业场所的周围施工环境也想当的重要,在施工环境管理方面,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对象,提出合理的安排,尤其是对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尽量要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的畅通,钢管模板等材料堆放也要整齐划一,为工人确保良好的工作环境。
比如说每个区段混凝土强度足够好的时候,拆除完模板或者脚手架时,要及时的安排工人把拆下的材料运到下一个区段,这样既能保证现场的工作环境的畅通,也能使材料合理的利用起来。
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竞赛评比结果一、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优秀作品(十佳):理学院:张潇郑颂真理学院:王建民李杨理学院:霍洪岩王强理学院:史丹丹李静理学院:赵阳理学院:徐辉李晓宇张黎阳理学院:白龙尹洁政法学院:韩运来工学院:许天龙获得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优秀组织奖:理学院二、环保小宣传优秀作品(十佳):环保小制作优秀作品:艺术与设计学院:王曼琳艺术与设计学院:高明双艺术与设计学院:康南成艺术与设计学院:康南成艺术与设计学院:王玮、王廷飞软件学院:刘琳经济与管理学院:董胜楠、佟顺鑫、孙琳经济与管理学院:丁茗体育学院:王晓北李丽体育学院:王晓庆环保宣传画优秀作品:外语学院:王子琪外语学院:徐建芳人文学院:王金悦人文学院:张传玉工学院:崔艳经管学院:唐微微经管学院:吴小丹经管学院:刘晓晨经管学院:李素云方庄艺术与设计学院:王艳菊获得环保宣传优秀组织奖:艺术与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三、学术小论文优秀作品:文科:1、《鲁迅与礼教》人文学院冯敏2、《文学,变化中求发展》人文学院王璇3、《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人文学院李媛媛4、《<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之曹操》人文学院韩贵萍5、《婉约派与豪放派词风比较》人文学院催莹6、《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方法的论文》教科学院沈杨7、《时距知觉的理论综述》教科学院赵雪8、《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论三国中的财务管理》经管学院吕品9、《绿色营销现状及发展分析》经管学院于晶10、《花草树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政法学院商慧子理科:1、《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工学院罗菲2、《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理学院宋兴坤徐鑫3、《企业的营销管理问题》工学院王磊4、《土木工程建筑装饰专业论文》工学院王园俊5、《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工学院王延贺6、《用Tabalecure 3D软件拟合建立线性规划模型解决企业的营销管理问题》理学院尚远学术小论文优秀组织奖:人文学院、工学院。
土木工程系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基础素质评价(满分90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专业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荣誉得分四部分成绩组成。
1、保研纯学分绩(不含任何竞赛加分)排名(满分70分)专业班数名次对应第1-3名第4-6名第7-10名第11-15名1个班2个班3个班..... 得分1-31-61-9704-67-1210-19687-1013-2020-316611-1521-3032-45642、科技创新(满分10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算)(1)科技竞赛科技竞赛只计算学校认定的省级及以上级别大学生科技竞赛分数计算:作者排序奖项类别国际或国家一等奖国际或国家二等奖国际或国家三等奖/省一等奖省二等奖省三等奖国家专利授权国家专利受理个人项目 5 4 3 2 1 3 1多人项目第一作者 5 4 3 2 1 3 1多人项目其他作者 3 2 1 1 0.5 1 0.5 注:1、当项目组总人数超过5人时,仅给予前5人加分。
2、数学建模美赛特等奖按国家一等奖加分;特等奖提名按国家二等奖加分;一等奖按国家三等奖加分,二等奖按省二等奖加分。
(数学竞赛等有预赛的比赛获奖而决赛没获奖的预赛按省赛加分)(2)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指省级以上刊物。
作者排序论文类别SCI,EI,ISTP,IEEE,CS SCI等高级期刊核心期刊省级以上公开出版刊物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学生作者 4 2 1 2其他学生作者 2 1.5 0.5 0.5 注:当论文总人数超过3人时,仅给排在前3名的学生加分。
(3)学生主持完成科研课题作者排序课题类别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市级科研项目校级科技立项课题个人项目 4 2 1多人项目第一作者 4 2 1多人项目其他作者 2 1 0.5注:当课题总人数超过5人时,仅给排在前5名的学生加分。
(4)学生参与老师科研课题学生参与老师校级以上(不含校级)立项科研课题,加1分。
3、社会实践(满分2分,超过2分按照2分计算)(1)学生主持完成寒暑假实践课题课题类别省级以上实践课题市级实践课题校级实践课题调研个人项目 2 1 0.5调研多人项目第一作者 2 1 0.5调研多人项目其他作者 1 0.5 0.3 注:当课题总人数超过5人时,仅给排在前5名的学生加分。
第五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论坛优秀论文评选揭晓第五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论坛于2014年6月8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每篇论文的第1作者(本科生)上台演讲10分钟,评委专家共分2组,每组由7名专家组成,对演讲者的论文和演讲情况分别进行打分,权重各占70%和30%,根据各组评委的平均分值,征求和参考论文指导老师和相关专家的意见,特推荐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28篇,名单如下:排名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学校文章题目获奖等级1曾晨,姚翔川,曹文昭华中科技大学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堤沉降特性数值模拟分析一等2张君洁,苗晨曦华中科技大学微生物固化砂土试验研究一等3王坤鹏,张俊荣,左昌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龙潭湾小净距大跨径隧道围岩压力研究一等4张芊,陆海军,刘辉凯,冯露武汉轻工大学垃圾渗沥液污染黏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一等5王鑫,吉柏锋,谷倩武汉理工大学基于数值风洞的低矮建筑钝体绕流特征的研究一等6罗春木,胡春林,严家将武汉理工大学汉口后湖地区地面沉降的分析一等7 姜明冬苗晨曦华中科技大学碎石比例影响土石混合体剪切强度的三维颗粒流模拟二等8李俊涛,龚平长江大学矿物掺合料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二等9王坤鹏,孙金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构)筑物墩柱爆破后裸露钢筋初弯曲失稳模型二等10康怡迪,陆海军,汪海奥,汪嫦红,李璠,冯传禄,熊斐武汉轻工大学复合材料改性固化市政污泥变形特性研究二等11金思佳,容赞赞,王佼佼,徐学才华中科技大学基于AM策略的新型交叉口设计二等12向需文,谢伟平,王国波,于艳丽武汉理工大学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水平位移分析二等13张俊荣,王坤鹏,左昌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某预均化堆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二等14蔡越,谢伟平,黄金武汉理工大学吊车动荷载计算模型二等15余剑,于艳丽,杨咏迪武汉理工大学地铁施工扰动对沿线地表建筑的影响研究二等16张程锋,闫辉,单军杰,谢全敏武汉理工大学桩排距对双排抗滑桩内力及滑坡推力影响的研究二等17徐启雄,罗峰峰,周迎华中科技大学轨道交通工程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二等18王巍,邹志云,贺佐斌,周赛赛华中科技大学基于自组织网络的交通诱导系统二等19章涛,谢伟平,周家玲武汉理工大学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二等20张奥利,陈平武汉大学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二等21何贝贝,冯仲仁武汉理工大学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桥梁抗震性能影响分析二等22王帅,左康,李波,明小松,王巍,徐学才华中科技大学基于潮汐交通的多功能车道研究二等23李伯维,陶佳音,宋玉鹏,段天龙,尤咏梅,魏小胜,左义兵华中科技大学早期水泥浆体的自收缩与强度研究二等24吴光龙,刘腾飞,陈必锋,欧阳红玉湖北工程学院大别山片区传统生态民居的再生性研究二等25杨友彬,崔岚,章荣军华中科技大学考虑应变软化行为的软岩浅埋隧道变形预测模型与工法比选研究二等26庄苏煜,唐菁菁华中科技大学基于C-D生产函数的建筑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二等27丁世伟,杜新喜武汉大学基于Python语言的ABAQUS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后处理开发二等28赖苑林,刘沐宇,陈齐风武汉理工大学钢-混组合梁高腹板抗剪屈曲模态分析二等29向琪,唐菁菁华中科技大学对建筑业引进人才租赁模式的理论探讨三等30罗其奇,林成龙,左昌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BP神经网络在预测隧道围岩变形中的应用三等31李圣,吴立,纪文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围岩稳定三等32阮创,夏元友武汉理工大学高速公路顺层路堑边坡设计探讨三等33徐路畅,陈志伟,杨叶鹏,周嘉程,胡春林武汉理工大学浅析基坑工程环梁内支撑结构的特点三等34林成龙,左昌群,罗其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GEO-SLOPE的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三等35王婧,唐菁菁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业上市公司发展历程回顾与发展建议三等36曾德康,胡春林,严家将武汉理工大学某高层建筑桩基础的设计及工程应用三等37周文韬,胡春林,赵王华武汉理工大学深基坑钢结构内支撑的工程特性分析三等38胥渊来,胡春林,贾磊柱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地区膨胀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探讨三等39谢亦红,张先勇,杨文军,程晓琴,李建梅,华中科技大学BP神经网络法在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中的应用三等郑晓军40裴年登,南新军,徐齐帆长江大学低碳理念下住宅设施空间设计研究浅析三等41赵琦,张季如武汉理工大学汉口某桩基检测技术探讨三等42李彪,徐方舟,贾丽莉武汉大学自密实自应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三等43欧阳伟强,贺佐斌,樊剑华中科技大学绿色施工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三等44闫辉,单军杰,张程锋,谢全敏武汉理工大学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研究三等45刘浩,陈波,冯仲仁武汉理工大学理工一桥斜拉索服役性能研究三等46金全有,胡春林,严家将武汉理工大学特长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探讨三等47尚未,胡春林,胡利宝武汉理工大学浅谈山区农村土坯房的安全现状及加固方法三等48高飞,王国波武汉理工大学自由场地土体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三等49高源,董楠楠,苏俊霆,涂文慧,王平,彭蓉长江大学荆州古城墙数字化保护初探三等50汪响,黄晶晶,李扬湖北工业大学纸质结构模型节点连接方式三等51尹其念,路亚妮湖北工程学院桥头跳车影响因素及工程防治措施三等52李飞,柯杨武汉理工大学均匀质迭代法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三等53张雷,胡春林,胡利宝武汉理工大学农村危房的现场勘查及危房评级的统计分析三等54叶佳,路亚妮湖北工程学院混凝土碳化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分析三等55周文韬,魏文晖武汉理工大学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分析三等56王书培,薛菊三峡大学对高校教学楼节能设计的探讨三等。
土木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前言在大学生活的四年中,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深感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
因此,我在此开展我的职业规划,以助我在未来的职场中更好地展现自己。
个人经历在大学学习期间,我深入学习了土木工程的相关知识。
我通过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实习等多种方式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其中,我参加了毕业设计、院级比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增加了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在其中担任过主席、部长等职位,提升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这些经历都为我未来职业的选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素养。
职业定位基于我所学习的专业和实践经历,我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了一定的规划。
我希望将来能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拥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力。
我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专业的土木工程师,在未来承担大型的工程项目,成为业界的领军人才。
为了实现我的职业目标,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专业技能在我的职业规划中,打好专业基础是必须的。
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土木工程领域的知识,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分析能力。
提升沟通与领导能力在职场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是必要的。
为此,我将通过参加课外活动、社团组织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沟通和领导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成为一名具有共情力和影响力的人才。
拓宽视野在职业规划中,拓宽视野也非常重要。
因此,我将积极参加各种展览会、论坛等活动,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增加自己的行业与文化的新鲜感和储备量。
持续提高自己职场中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
我将通过不断阅读书籍,参加培训或进修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才干和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基于以上职业目标和措施,我将制定以下行动计划:短期计划(1-2年)1.参加工程实习项目和实地考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积极参与学校的科技创新、优秀毕业设计和实践项目,体验工程项目的实际操作。
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提高市政工程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通过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多途径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毕业设计多元化、开放式实验平台及工程设计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配合“三级引导”形式的指导,可促进市政工程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科技创新活动;三级引导;毕业设计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0221世纪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世纪,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必须面对各方面的挑战,采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市政工程专业建设应依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特色建设,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沈祖炎院士曾经指出,对于市政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土木工程方面能够提出新观念、新概念、新材料、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等,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在土木工程及相关领域取得新成果的工程技术人员。
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潜能,逐渐形成科学解决问题思维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延伸其对土木工程领域所涉及的新知识、新技术等的认识,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并为其最终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本文根据市政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科技创新计划制定、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毕业设计多元、开放式实验室与平台构建、工程设计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以及“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三级引导等方面,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市政工程专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基本形式和有效途径。
一、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意义与目的本科生创新研究是由美国麻省理工首创,是指让大学生从一年级起,就有机会参加到教师的研究工作中来,在研究过程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其研究内容是经过事先计划的。
第五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论坛优秀论文评选揭晓第五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论坛于2014年6月8日在武汉理工大学举办,每篇论文的第1作者(本科生)上台演讲10分钟,评委专家共分2组,每组由7名专家组成,对演讲者的论文和演讲情况分别进行打分,权重各占70%和30%,根据各组评委的平均分值,征求和参考论文指导老师和相关专家的意见,特推荐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28篇,名单如下:排名作者第一作者所在学校文章题目获奖等级1曾晨,姚翔川,曹文昭华中科技大学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堤沉降特性数值模拟分析一等2张君洁,苗晨曦华中科技大学微生物固化砂土试验研究一等3王坤鹏,张俊荣,左昌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龙潭湾小净距大跨径隧道围岩压力研究一等4张芊,陆海军,刘辉凯,冯露武汉轻工大学垃圾渗沥液污染黏土强度与变形特性研究一等5王鑫,吉柏锋,谷倩武汉理工大学基于数值风洞的低矮建筑钝体绕流特征的研究一等6罗春木,胡春林,严家将武汉理工大学汉口后湖地区地面沉降的分析一等7 姜明冬苗晨曦华中科技大学碎石比例影响土石混合体剪切强度的三维颗粒流模拟二等8李俊涛,龚平长江大学矿物掺合料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二等9王坤鹏,孙金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构)筑物墩柱爆破后裸露钢筋初弯曲失稳模型二等10康怡迪,陆海军,汪海奥,汪嫦红,李璠,冯传禄,熊斐武汉轻工大学复合材料改性固化市政污泥变形特性研究二等11金思佳,容赞赞,王佼佼,徐学才华中科技大学基于AM策略的新型交叉口设计二等12向需文,谢伟平,王国波,于艳丽武汉理工大学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水平位移分析二等13张俊荣,王坤鹏,左昌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某预均化堆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二等14蔡越,谢伟平,黄金武汉理工大学吊车动荷载计算模型二等15余剑,于艳丽,杨咏迪武汉理工大学地铁施工扰动对沿线地表建筑的影响研究二等16张程锋,闫辉,单军杰,谢全敏武汉理工大学桩排距对双排抗滑桩内力及滑坡推力影响的研究二等17徐启雄,罗峰峰,周迎华中科技大学轨道交通工程对周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二等18王巍,邹志云,贺佐斌,周赛赛华中科技大学基于自组织网络的交通诱导系统二等19章涛,谢伟平,周家玲武汉理工大学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二等20张奥利,陈平武汉大学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与变形钢筋二等21何贝贝,冯仲仁武汉理工大学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桥梁抗震性能影响分析二等22王帅,左康,李波,明小松,王巍,徐学才华中科技大学基于潮汐交通的多功能车道研究二等23李伯维,陶佳音,宋玉鹏,段天龙,尤咏梅,魏小胜,左义兵华中科技大学早期水泥浆体的自收缩与强度研究二等24吴光龙,刘腾飞,陈必锋,欧阳红玉湖北工程学院大别山片区传统生态民居的再生性研究二等25杨友彬,崔岚,章荣军华中科技大学考虑应变软化行为的软岩浅埋隧道变形预测模型与工法比选研究二等26庄苏煜,唐菁菁华中科技大学基于C-D生产函数的建筑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二等27丁世伟,杜新喜武汉大学基于Python语言的ABAQUS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后处理开发二等28赖苑林,刘沐宇,陈齐风武汉理工大学钢-混组合梁高腹板抗剪屈曲模态分析二等29向琪,唐菁菁华中科技大学对建筑业引进人才租赁模式的理论探讨三等30罗其奇,林成龙,左昌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BP神经网络在预测隧道围岩变形中的应用三等31李圣,吴立,纪文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定围岩稳定三等32阮创,夏元友武汉理工大学高速公路顺层路堑边坡设计探讨三等33徐路畅,陈志伟,杨叶鹏,周嘉程,胡春林武汉理工大学浅析基坑工程环梁内支撑结构的特点三等34林成龙,左昌群,罗其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GEO-SLOPE的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三等35王婧,唐菁菁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业上市公司发展历程回顾与发展建议三等36曾德康,胡春林,严家将武汉理工大学某高层建筑桩基础的设计及工程应用三等37周文韬,胡春林,赵王华武汉理工大学深基坑钢结构内支撑的工程特性分析三等38胥渊来,胡春林,贾磊柱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地区膨胀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探讨三等39谢亦红,张先勇,杨文军,程晓琴,李建梅,华中科技大学BP神经网络法在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中的应用三等郑晓军40裴年登,南新军,徐齐帆长江大学低碳理念下住宅设施空间设计研究浅析三等41赵琦,张季如武汉理工大学汉口某桩基检测技术探讨三等42李彪,徐方舟,贾丽莉武汉大学自密实自应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三等43欧阳伟强,贺佐斌,樊剑华中科技大学绿色施工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三等44闫辉,单军杰,张程锋,谢全敏武汉理工大学谷竹高速公路陡口滑坡稳定性计算与分析研究三等45刘浩,陈波,冯仲仁武汉理工大学理工一桥斜拉索服役性能研究三等46金全有,胡春林,严家将武汉理工大学特长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探讨三等47尚未,胡春林,胡利宝武汉理工大学浅谈山区农村土坯房的安全现状及加固方法三等48高飞,王国波武汉理工大学自由场地土体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三等49高源,董楠楠,苏俊霆,涂文慧,王平,彭蓉长江大学荆州古城墙数字化保护初探三等50汪响,黄晶晶,李扬湖北工业大学纸质结构模型节点连接方式三等51尹其念,路亚妮湖北工程学院桥头跳车影响因素及工程防治措施三等52李飞,柯杨武汉理工大学均匀质迭代法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三等53张雷,胡春林,胡利宝武汉理工大学农村危房的现场勘查及危房评级的统计分析三等54叶佳,路亚妮湖北工程学院混凝土碳化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分析三等55周文韬,魏文晖武汉理工大学某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实例分析三等56王书培,薛菊三峡大学对高校教学楼节能设计的探讨三等。
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一条为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热情,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与个性化协调发展,根据学校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从2015级本科学生中设立创新实践学分。
第二条创新实践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课外参加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成果,通过申请和认定后所获得的相应学分。
第三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修满教学计划要求的学分外,必须取得一定的创新实践学分。
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学分包括学生必修学分和可以充抵学科基础选修课或通识类选修课学分的学分,其中必修的创新实践学分为2学分,列入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充抵学科基础选修课或通识类选修课的学分累计不超过4学分,可将学生实际取得的超出部分如实记入学业成绩。
第四条学院成立由教学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任课教师、年级辅导员等组成的创新实践学分审核认定小组,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
第五条创新实践学分评定标准:(一)创新训练项目类的学分认定:1、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创业计划、大学生科研立项等创新训练项目,须经结题验收,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2、创新训练项目类活动主要包括:(1)“挑战杯”全国或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竞赛;(2)“挑战杯”全国或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3)市级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4)校级创新创业计划大赛;(5)其他校级以上创新创业类竞赛、科研立项。
3、各类创新项目的学分按照项目等级和参加人数确定,具体如下:类别人数国家级项目省级项目市、校级项目1人5432人7653人9873人以上111094、团体项目中各成员获得的学分由项目主持人根据各人实际承担工作量的多少确定,并须经指导教师审核确认。
实训基地建设自评报告SHI创新基地自评报告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申请院系:申请学校:编制日期:项目自评报告土木与建筑学院SHI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董莪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年月日一、项目概况(1)概况项目名称:土木与建筑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SHI…高中各科学习方法介绍高中数学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本文就此问题谈点…各级党委都要重视宣传工作*(一九五一年一月十八日)------------ 这次会议开了好几天,解决了不少问题。
大家一定要我讲话,意思是要各级党委重视宣传工作,首先要我这个西南局第一书记重视下。
因此,我在这里就讲几个问题。
一、关于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申请院系:申请学校:编制日期:项目自评报告土木与建筑学院SHI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董莪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年月日一、项目概况(1)概况项目名称:土木与建筑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SHI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的SHI来自于:时、实、是这三个字的拼音,即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时不我待、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于实践,学生创新活动的过程在于求是。
(2)预期目标在国家与学校的支持下,土木与建筑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今后建设发展的预期目标:1、对照国家创新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学习其他创新实践基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开展国内、外交流,抓好创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研究和其它各类科研活动,使创新实践教学和科研相得益彰。
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
进一步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研究,不断开发高质量、受学生欢迎的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实践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以参加中南地区土木结构设计大赛、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为契机,通过项目引领、重点培养、资金拉动、大力推进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工程,力争在全省、全国大赛中获奖,全面提高我院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第七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2016年6月12日,第七届湖北省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在武汉科技大学隆重举办。
本届论坛由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等单位主办,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和武汉岩土工程学会承办。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80余篇,其中79篇收入《湖北土建》杂志专刊。
论文第一作者均为在校本科生,分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科技大学、武汉轻工大学、长江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和湖北工程学院等10所高校。
75名本科生分别围绕论文的研究内容、特色与创新点进行演讲和答辩。
13名专家评委根据学生的演讲情况和论文水平进行综合打分,评出一等奖10篇(所占比例为12%)、二等奖22篇(所占比例为28%)、三等奖41篇(所占比例为52%)。
获奖论文将由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颁发优秀学术论文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