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843.50 KB
- 文档页数:2
《化石燃料的利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的自然资源。
(2)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各种图片、表格等手段获得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选择燃料时应考虑的因素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石燃料面临日益枯竭危机,应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2)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燃料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导学案
【课堂小结】
课
堂
小
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燃烧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 1.石油
2.组成元素及其产物(1)分馏物理变化
碳CO2(温室效应)(2)综合利用化学变化
CO(不充分燃烧) 2.煤
氢H2O (1) 气化
硫SO2(酸雨)(2) 焦化化学变化氮氮的氧化物(酸雨)(3)液化
3.选择合适的燃料:。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概念及其在能源中的地位。
激发学生对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化石燃料的定义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能源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讲解化石燃料的定义,介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种类。
分析化石燃料在能源中的地位,强调其重要作用。
第二章:煤炭的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煤炭的性质及其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煤炭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煤炭的性质:成分、热值、燃烧产物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钢铁、电力煤炭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2.4 教学步骤讲解煤炭的性质,介绍其成分、热值、燃烧产物等。
分析煤炭在工业中的应用,如钢铁、电力等行业。
讨论煤炭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章:石油的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石油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石油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石油的性质:成分、分类、提炼过程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化工产品石油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法,展示石油提炼过程和石油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4 教学步骤讲解石油的性质,介绍其成分、分类、提炼过程等。
分析石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燃料、化工产品等。
讨论石油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第四章:天然气的利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然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天然气利用的利弊,引导学生思考替代能源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天然气的性质:成分、热值、燃烧产物天然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供暖、烹饪天然气利用的利弊:环境污染、资源有限4.3 教学方法采用生活实例法,介绍天然气在家庭中的应用。
第二节化石燃料地利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2.对化石燃料地类型作常识性地了解;3.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地影响,学会合理选择化石燃料;4.了解化石燃料地综合利用,培养学生地观察和思考能力。
过程与方法1.了解各类化石燃料地来源和目前地主要应用,培养学生地资源意识;2.培养学生地全球观,可持续发展观,树立环保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我国化石资源分布情况,培养学生地爱国主义思想;2.了解石油地分馏和煤地干馏等,让学生知道一些化工生产常识。
相关知 1.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识 2.化石燃料地使用历史;3.新能源地开发和利用。
化石燃料地类型;化石燃料地燃烧及其对空重点气造成地污染地原因难点化石燃料产生地主要空气污染物;如何选择合适地化石燃料方法、技巧常见地空气污染物:CO、SO2、氮地氧化物和与规律小结可吸入颗粒物;板书设计第二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一、化石燃料地燃烧1.化石燃料地类型2.化石燃料与空气污染3.化石燃料地合理选择二、化石燃料地综合利用1.石油及其分馏2.煤地综合利用(气化、液化和焦化)*三、新能源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过程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化石燃料地燃烧1.化石燃料地类型2.化石燃料与空气污第二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化石燃料是远古时代地动植物和其他生物地遗体堆积起来埋入地下,经过几亿年地作用形成地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列举生活中常用地燃料;自学化石燃料地定义,知道化石燃料地来源。
知道不可再生资源是一次性地,不加节制地乱开滥采,会对人类地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染3. 化石燃料地合理选择二、化石燃料地综合化石燃料主要是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光能和热能,为人类服务。
但是其中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产生SO2和氮地氧化物污染大气。
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释放分析课本图片,联系生活,列举化石燃料地重要用途,同时带来地严重污染。
初中化学《化石燃料及其利用》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化石燃料的开采、加工和利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石油、天然气。
2.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生物遗体、压力、高温。
3. 化石燃料的特点:不可再生、有限资源。
4. 化石燃料的开采:煤矿、油田、天然气井。
5. 化石燃料的加工:煤炭洗选、石油炼制、天然气液化。
6. 化石燃料的利用:燃烧、发电、化工生产。
7. 化石燃料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温室效应。
8. 节约化石燃料的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替代能源。
9.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特点、开采、加工和利用方法。
2. 难点:化石燃料的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直观展示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特点等。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开采、加工和利用方法。
3. 组织讨论,让学生探讨化石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环境的措施。
4.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课时本章教学共需4课时。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化石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化石燃料的兴趣。
2. 讲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形成过程和特点: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化石燃料的来源和性质。
3. 讲解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加工: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化石燃料开采和加工的过程及技术。
4. 讲解化石燃料的利用:介绍化石燃料在能源、交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化石燃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5. 探讨化石燃料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污染物和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6. 讲解节约化石燃料的方法和保护环境的措施:介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替代能源等方面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环保意识。
鲁教版化学九年《化石燃料及其应用》word同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石燃料对环境的阻碍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调查火灾情形、对“酸雨”的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充分燃烧的意义、树立珍爱资源、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重点:1。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2.化石燃料对环境的阻碍3.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难点:1。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
2.常用灭火方法及使用范畴。
3.对“酸雨”的探究教学手段:课件教学过程:[提问]:化学反应的差不多特点是什么?[讲解]: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相伴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最常见的确实是燃料的使用,利用它们燃烧放出的热量。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燃料有哪些?[总结]:常用燃料(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燃料)[提问]:要使燃料燃烧为我所用,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讲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假如我们破坏了某一燃烧的条件,燃烧便停止了。
我们也正是那个原理来灭火的。
考考大伙儿的消防知识。
[演示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总结]: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专门要重视资源爱护和燃烧产物对环境的阻碍。
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我们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
然而,燃料燃烧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阻碍。
[提问]:燃料燃烧时对空气产生了哪些不良阻碍?[总结]:对环境的阻碍。
[运算练习];投影[讲解]: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不良阻碍,也因为化石燃料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要开发新能源。
简介:中国光明工程、西气东输[练习]:西气东输的实施过程中,煤气灶的改造。
[讨论]:哪种燃料最理想?煤如何使用?[练习]:见投影[小结]:学完本单元A:画知识结构图B:你还想明白什么?[板书]:略。
第四单元第三节化石燃料及其利用一、简介:本节课的主导思想:了解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综合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通过学习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
关键信息: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使用教材,将教材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
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以后,把教材内容设计为“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明天”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中以化石燃料的形成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化石燃料漫长的形成过程;在第二部分中侧重当今社会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让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需要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并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能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石油、天然气,形成过程漫长而且是不可再生资源。
空气污染及污染来源: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而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化工厂产生的废气等。
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等。
学生已经具备了查阅资料、对所查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能力,部分学生能熟练地运用P owerPoint制作课件。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2掌握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燃烧产生的能量。
1.3学习化石燃料的加工和转化方法,以及它们在能源、化工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化石燃料的性质和利用过程。
2.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保的意识。
3.2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提高节能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化石燃料的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2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及其燃烧产生的能量。
1.3化石燃料的加工和转化方法。
2.教学难点2.1实验操作及数据的准确记录。
2.2化石燃料加工和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化石燃料信息,引发学生思考。
2.探究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2.1教师讲解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引导学生了解其主要成分。
2.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
3.学习化石燃料的加工和转化3.1教师以石油为例,讲解化石燃料的加工过程。
3.2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化石燃料的转化方法。
4.实验与分析4.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化石燃料的燃烧现象。
4.2教师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燃烧产生的能量。
5.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节能意识。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化学成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观察和分析燃烧产生的能量,掌握了化石燃料的加工和转化方法。
同时,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了节能意识。
2.教学改进2.1加强实验操作的准确性,提高数据记录的可靠性。
2.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学拓展3.1结合我国能源政策,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6.2 化石燃料的利用【学习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2.对化石燃料的类型作常识性的了解;【教学重、难点】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2.对化石燃料的类型作常识性的了解;【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6.1燃烧与灭火》(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125-130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的化石燃料有哪些?2.石油可以转化为哪些物质?3.选择燃料时要考虑哪些因素?4.石油化工产品有哪些?5.煤的干馏能产生哪些物质?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化石燃料有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甲烷、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以及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指名尖子生更正)(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评检测题:为什么这样填写?(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五、当堂训练:(一)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六、教学反思:。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
4、了解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化石燃料的类型。
2、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3、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原因。
难点:化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
三、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社会合作精神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师生合作作为走向成功的起点,把生生合作作为尚未开发的重要教学资源。
生生合作是师生合作走向成功教育的起点,智慧常常在相互交流、撞击中产生,在相互启发、补充中完善。
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学生不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采用预先进行阅读调查(查阅书籍、报刊、上网、参观访问等),课上交流学习的形式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基本环节设定为:设置问题情境→提出讨论话题→表达与交流→总结和评价。
3、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要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水平。
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形式,既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既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可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
第二节化石燃料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2)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3)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4)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联系实际→拓展引申→开阔视野→小结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模拟酸雨水”。
学生用具:树叶。
【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 [投影]第一组:课本P128图7—24。
第二组:课本P134图7—30、图7—31、图7—32。
[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学生讨论][回答]可能有的答案: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鲁教版初三化学化石燃
料及其利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单元第三节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
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调查火灾情况、对“酸雨”的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充分燃烧的意义、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重
点:
1。燃烧条件、灭火原理2.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3.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难
点: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意义。2.常用灭火方法及使用范围。3.对“酸雨”的探究教学手段:课
件教学过程:[提问]: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讲解]: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
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
的。最常见的就是燃料的使用,利用它们燃烧放出的热量。[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燃料有
哪些[总结]:常用燃料(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燃料)[提问]:要使燃料燃烧为我所用,应满足哪些条件怎
样才能使燃料充分燃烧[讲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如果我们破坏了某一燃烧的条
件,燃烧便停止了。我们也正是这个原理来灭火的。考考大家的消防知识。[演示实验]:烧不坏的手帕
[总结]: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特别要重视资源保护和燃烧产物对
环境的影响。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我们将其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但是,燃料燃烧却对环境
造成了不良影响。[提问]:燃料燃烧时对空气产生了哪些不良影响[总结]:对环境的影响。[计算练习];
投影[讲解]: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因为化石燃料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而现
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我们要开发新能源。简介:中国光明工程、西气东输[练习]:
西气东输的实施过程中,煤气灶的改造。[讨论]:哪种燃料最理想煤如何使用[练习]:见投影[小结]:学
完本单元A:画知识结构图 B: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