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八大流派简介[知识探索]
- 格式:ppt
- 大小:10.35 MB
- 文档页数:53
一.名词解释1、苏派盆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其特点为:“六台三托一顶”2、盆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3、树石盆景:以植物.山石.土为素材,分别应用创作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手法,按立意组合成景,在浅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树木、山水兼而有之的景观神貌的艺术品(P278)4、容器效应:用于盆景的大多数树种,当其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营养面积的容器内的时候,也能产生很多细小的根群,我们把这种反应叫做根系的容器效应(P102)5、断根效应:即根系纤细化,其根系由不定根组成,几乎找不到真正的主根,根系级次难以区分,形成了很多纤细的不定根为主的根系。
(P102)6、蓄枝截干:是岭南盆景的独特手法,蓄枝是指对新萌动出来的枝条进行蓄养,截干就是对干回缩,即把不符合造型要求的主干和长短不合比例要求的枝条截短或疏掉,让树桩再度萌发,重新长出侧枝(P206)7、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是盆中景观的比例关系,盆浅、配件小,树低矮,便显出山的高耸(P264)8、相石:就是对石料认真观察、细心审度并按照美学规律(形式美法则、意境美原则),进行石料筛选和艺术构思的过程(P258)9、掉拐:树成30°-40°斜栽,而后做弯(P204)10、回缩:即对多年生枝截去一段(P199)二、填空选择1、与盆景艺术有直接相关性的艺术有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根雕艺术、书法艺术。
(P3)2、桩景传统性八大流派是:苏派、扬派、川派、岭南派、海派、浙派、徽派、通派。
(P62)3、八大流派的特点:圆片,六台三托一顶;云片,寸枝三弯;规则型为主,弯弯拐拐;大树型,高耸型,大飘枝;微型,自然型;高干型合栽式;规则型为主,游龙式;两弯半。
(P62)4、本书的盆景分类标准:等级类、规格类、系统类三大类(这个不确定)。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盆景艺术五大流派盆景经过数年的修剪已经不再简单的作为家庭摆设而存在,有了更多的文化和艺术气息。
喜欢室内盆景的你,对于盆景的知识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个大杂烩把古往今来关于盆景的知识都说那么些。
给大家介绍一下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以及果树盆景盆景花卉图片灵芝盆景欣赏!首先说说这:盆景艺术五大流派。
我国盆景流派众多,有传统的五大派别:扬派、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若这五大派再加上湖北,福建和浙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派。
各个门派的盆栽都有独到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下: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岭南派盆景以“花城”广州为中心的广东盆景,因地处五岭之南面称为岭南派。
岭南派盆景形成过程中,受岭南画派的影响,旁及王山谷、王时敏的树法及宋元花鸟画的技法,创造了以“截干蓄枝”为主的独特的折枝法构图,形成“挺茂自然,飘逸豪放”特色。
创作题材,或师法自然,或取于画本,分别创作了秀茂雄奇大树型、扶疏挺拔高耸型、野趣横生天然型和矮干密叶叠翠型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树木盆景;又利用华南地区所产的天然观赏石材,依据“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画理,创作出再现岭南自然风貌为特色的山水盆景。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川派盆景有着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点。
其树木盆景,以展示虬曲多姿、苍古雄奇特色,同时体现悬根露爪、状若大树的精神内涵,讲求造型和制作上的节奏和韵律感,以棕丝蟠扎为主,剪扎结合,其山水盆景以展示巴蜀山水的雄峻、高险,以“起、承、转、合、落、结、走”的造型组合为基本法则,在气势上构成了高、悬、陡、深的大山大水景观。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之:苏派盆景以树木盆景为主,古雅质朴,老而弥健,气韵生动,情景相融,耐人寻味。
苏派盆景摆脱传统的造型手法,采用“粗扎细剪”的技法。
对主要树种,如榆、雀梅、三角枫等,均采用棕丝把枝片修成中间略为垂斜的两弯半“S”形片子,然后用剪刀将枝片修成椭圆形,中间略隆起呈弧状,犹如天上的云朵。
我国盆景艺术主要流派及其特色1[资料] 我国盆景艺术主要流派及其特色摘要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珍品它的植物、山石等自然物为素材~经过园艺培养和艺术加工~将大自然中美好景色及神韵再现于花盆中~成为一种精美艺术品~具有“以小喻大”、“形神兼备”的特色~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完美结合~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中国盆景流派众多~有传统的五大派别:扬派、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若这五大派再加上湖北~福建和浙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大派。
五大流派盆景各有特点:扬派特点是片式~比较薄~层次分明,岭南派特点是自然~层次清楚~自然生长~自然修剪,川派特点是三弯九拐,苏派特点是技条多~层次不分明,海派特点是饱满。
下面将具体介绍中国传统五大派别以及他们各自的特色。
关键词:盆景、流派、代表树种、艺术风格、特色前言:盆景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
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
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中国盆景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一、扬派盆景扬州盆景相传在唐代就开始流传,元明时就采用扎片的造型方法,至清代盛行一时。
现陈设于扬州瘦西湖公园的一盆桧柏盆景,原存天宁寺古刹,就是明末的遗物,树干高约二尺,屈曲如此龙,树皮仅存三分之一,树冠似伞盖,枝繁叶茂,苍翠欲滴,从造型上看,可认为是扬派传统风格的代表作。
可见扬派的形成,当不迟于明代。
扬派盆景经历代盆景老艺人锤炼,受高山峻岭苍松翠柏经历风涛“加工”形成苍劲英姿的启示,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画理,创造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简称一寸三弯或寸枝三弯),将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漂浮在蓝空中极薄的“云片”,形成“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
这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地方特色,得到发展,并在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地域广泛流传,形成流派,并被列为中国树木(桩)盆景五大流派之一。
观赏植物学简述盆景的各大流派、每个流派的代表树种、传统技法、艺术风格、代表人物、作品(附图)。
一、扬派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
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代表树种:松、柏、榆、杨(瓜子黄杨)传统技法:精巧的剪扎技艺.。
艺术风格: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独特造型。
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
代表人物:万觐堂、王寿山代表作品:古木清池(榔榆)二、苏派苏派盆景是以苏州为中心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派盆景艺术的发展得天独厚。
太湖石玲珑透剔,山崖溪边嘉树随手可得。
苏州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在历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园名手,把山林野趣摄于城市的园林艺术之中,因而“咫只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更有了借鉴的范本;加之苏州向为文人荟萃之地,盆景艺术长期受其文化艺术的熏陶,遂逐步形成苏派盆景艺术的区域特性和独特的传统风格。
代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传统技法:粗扎细剪,以剪为主、扎为辅艺术风格:老干蟠枝、清秀古雅。
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
深受苏州古典园林的影响。
运用中国绘画的画理,讲究意境。
代表人物:周瘦鹃、朱子安代表作品:秦汉遗韵(圆柏)三、川派川派盆景是以四川省名来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 其中又分为川西与川东两处地方风格。
川西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温江、郫县、灌县、崇庆、新都、什邡等县。
川东以重庆为中心,包括重庆周围各县。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青藏高原,盆地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是中国富饶地区之一,素有“天府之国”称号,高原海拔较高,山岭重叠,尖峰深壑,耸人云霄。
还有风景秀丽的峨嵋,山势巍峨,峰峦挺秀。
中国八大盆景流派,你更喜欢哪个?中国桩景八大流派分别是苏、扬、川、岭、海、浙、徽、通,主要是根据造型因子划分的,其各派造型特点如下。
01苏派——清秀淡雅、古朴自然地区:苏州、无锡、常熟、常州技法:粗扎细剪造型形式:屏风式、顺风式、六台三托一顶式、重枝式、劈干式常用树种:榔榆、三角枫、梅花、石榴、黄杨、六月雪等。
苏派盆景有两大特点,一是古雅清秀,一是制作精细。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
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明快、流畅的感受。
苏派六台三托一顶式(传统)02扬派——层次分明、严谨壮观地区:扬州、泰州、技法:精扎细剪造型形式:采取“一寸三弯”法、提根式、疙瘩式、过桥式常用树种:松、柏、黄扬、六月雪、杜鹃、枸杞等。
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可概括为“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造型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多自幼苗培养。
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
扬派云片式03川派——虬曲多枝、雍容典雅地区:成都、重庆技法:精扎细剪造型形式:对拐、方拐、老妇梳头、滚龙抱柱常用树种:金弹子、六月雪、梅花、贴梗海棠、罗汉松、银杏、竹类等。
川派盆景又分川西、川东两个艺术风格。
川西以成都为中心,讲究写意,清雅秀丽,丰富多彩,也称川西派,又称成都盆景。
川东以重庆为中心,注重写实,浑厚自然,苍劲雅致,也称川东派,又称重庆盆景。
04岭南派——自然苍劲地区: 广东、广西,以广州为中心技法:蓄枝截干造型形式:大树型、自然型、高耸型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榔榆、雀梅、罗汉松等。
岭南盆景历史悠久,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创作手法独特,师法自然,突出枝干技巧,整形或构图布局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05海派——明快流畅,富有变化地区:上海,历史较短,是后起之秀。
技法:剪扎并施造型形式:直干式、曲干式、斜干式、悬崖式、丛林式、附石式常用树种:五针松、罗汉松、银杏、榆树、枫树、雀梅、银杏、火棘、石榴、六月雪、南天竹等。
中国盆景到底有多少派?盆景主要可分为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盆景三大类,所以在划分盆景的流派时也要分类划分。
三类当中,树木盆景的流派成型最为成熟,一般可分为扬派、苏派、岭南派、海派、徽派、川派、通派、浙派等八大流派,简称苏扬川岭海浙通徽。
虽然山石盆景具有一定的地方风格,但由于山石在地理上分布的地域性不明显,可大致分为秀丽精巧的南方山石盆景,雄伟浑朴的北方山石盆景。
树石盆景本身风格流派的形成尚不成熟,所以此处流派简介主要就树木盆景而言。
此外,还有某些小的流派存在,如中州派(以柽柳为主要材料)、鲁新派(以侧柏为主要材料,制作神枝舍利干)、闽派(以榕树为主要材料,制作榕根景观)、滇派(编织手法)等。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盆景流派的艺术风格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个人风格作为流派产生的活跃推动力,未来的盆景界相信会不断出现更多各具特色的风格流派。
1扬派扬州盆景,简称扬派,以扬州为中心地,形成于泰州、泰兴、盐城一带。
代表人物有万觐棠、王寿山等。
扬派树木盆景传统使用的树种为松、柏、榔榆、黄杨四大类,此外还有银杏、梅、金雀、杜鹃、山茶、枸杞、凌霄、紫藤、腊梅等,多由人工繁育培养面成。
依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其主干造型多为游龙式、悬崖式等,侧枝作适度弯曲,再把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面仰,如同蓝天中的“云片”,创造应用11种棕法组合而成的扎片艺术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长之枝能有三弯(简称“一寸三弯”或“寸枝三弯”),扬派盆景着意模仿自然界中高山峻岭苍松翠柏的形象,以气严整壮观、清秀古拙、层次分明为特色。
2苏州盆景苏州盆景,简称苏派,以苏州为中心,分布于常州、常熟、无锡等长江以南的地区。
代表人物有周瘦鹃、朱子安等。
苏派树木盆景传统使用的树种有雀梅、三角枫、榆、石榴等,多来自山采。
其传统造型多为规则式造型,要求一枝一片都要有一定格式,成型期长。
如六台三托一顶,以至于过于程式化、人工痕迹过重,形式显得有些呆板。
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1.苏派:苏派盆景以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为主题,注重描绘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观。
苏派盆景常采用山水、林园、亭榭等元素,造型流畅、自然,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
苏派盆景注重造型的灵动和色彩的鲜艳,常使用碧绿、红褐等颜色的苔藓和盆景作品中的石头,展现自然生命的繁华和气韵。
2.粤派:粤派盆景以岭南山水为主题,注重表现山水的壮丽和秀丽。
粤派盆景造型丰富多样,山石滴水成形,山花树木层层叠影,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粤派盆景常使用各种珍贵的花卉植物和精致的石头,使作品更加精美而独特。
3.津派:津派盆景以北方地区的山川、河流景观为主题,注重表现北方地域的粗犷、豪放之美。
津派盆景常采用原生的石头和山石、松树等素材,造型简练、洗练,形成一种朴实、坚韧的艺术特色。
津派盆景追求自然、质朴的美,寓意着北方地区的崇山峻岭及辽阔的大漠景观,给人以开阔豪放、雄伟壮丽之感。
4.川派:川派盆景以四川地区的山水景观为主题,注重表现川西高山峻岭和川东平原的自然景观。
川派盆景造型丰富多变,常使用奇石和花卉植物,表现出四川地区的山川壮丽和春夏花海的美景。
川派盆景注重表现奇山怪石的雄伟和宏伟,形成一种独特的雅致和深邃。
5.豫派:豫派盆景以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为主题,注重表现黄土高原的广袤和草原的开阔。
豫派盆景常使用黄土、砂石等素材,形象刻画了黄河流域的风貌和黄土地特有的质朴、朴实之美。
豫派盆景注重形态的线条感和造型的简介,给人以广阔、开放的感觉。
这些盆景艺术流派各有特色,但都注重自然的表现和艺术的协调。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材料的选择,展现了各地的地域特色和地理环境对盆景艺术的影响。
不同的流派体现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域差异与文化气息,丰富了中国盆景艺术的多样性和魅力。
中国盆景八大派盆景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
它蕴含文学和美学,并集植物栽培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及园林艺术和植物造型艺术于一体。
行内人常说的盆景八大派,你知道是哪八大派吗?岭南派苍劲自然流传地域:广州岭南派盆景有叁种别于其他流派的特点。
第一,善用修剪又不露刀剪痕迹。
第二,着重景与盆的造型和选择,力求盆与景和谐协调。
第三,创作手法独特,师法自然,突出枝干技巧,整形或构图布局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浙派雄伟挺秀流传地域: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浙江盆景艺术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浙江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其深厚的传统基础。
浙江盆景以松、柏为主,尤其是五针松,继承宋、明以来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的写意传统,薄片结扎,层次分明。
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海派明快流畅流传地域:上海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
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因势利导,随物赋形。
苏派清秀古雅流传地域:苏州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
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
苏派盆景的第二个特点,是制作精细,灵巧人微,宛如江南丝竹乐那样,予人以典雅、绮丽、朋快、流畅的感受。
扬派严整庄重流传地域: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扬派的山石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
枝叶剪扎成枝枝平行而列,叶叶俱平而仰,如同漂浮在蓝空中极薄的“云片”。
通派端庄雄伟流传地域:如皋、南通通派盆景以南通为中心,包括周围各县及如皋一带。
通派盆景以小叶罗汉松为代表树种,这也是一个特色。
此派曾被划为扬派盆景的东路“派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丰满,成型后的树木盆景要上下枝叶丰满,郁郁葱葱层次分明,顶呈“镘头顶”,片呈“鲫鱼背”,“两弯半”式盆景枝片尤其要丰满。
二是清幽,秀丽幽雅,僻静幽邃.意境深远。
中国最著名的盆景十大宗派,有你的家乡吗?(高清图)原创玉斋博物馆2019-07-28 20:00:4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中国人自古喜爱寄情于山水之间,这种审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大概只有日本人能懂。
(西方人智商不够,根本理解不了这里面的奥秘)人文圣山——庐山中国人不仅爱山水,还希望将山水搬到自己的庭院中来,这个时候庭院里就出现了鱼池、假山、竹林和盆景等等。
盆景最早由中国人发明,后传入日本,日本于上世纪将盆景传入西方,自此盆景艺术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盆景并不是只有富裕国家和地区才能玩得起的艺术,作为传说中盆景的发明人陶渊明即使餐不果腹,也要在自己园中种植盆景。
山水映照于建筑而如诗如画——苏州博物馆但是盆景作为一种广泛的艺术存在于某个社会则需要足够的经济和文化条件,所以,今天看来,世界上高端盆景艺术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最发达的地区是中国华东地区,西方国家则只有美国能参与下,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具有经济、文化发达的特征。
飯村冬美被盗的400年盆景盆景由文人发明,自然具有很强的文人属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恢复,中产阶级的稳步扩大,新时代的文人阶层会逐步崛起,这必将带领盆景艺术在更大范围内复兴起来。
中国盆景历史悠久,加之由于各地地理与气候环境的不同,地域文化也各具异趣。
在长时间的盆景艺术实践之中,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十大盆景宗派,他们是:苏派(苏州)、海派、扬派、苏北派、岭南派、川派、徽派(安徽)、浙派、江派(江西)、辽派(辽宁)。
苏派(苏州)苏派树木主干外貌古劲,枝干弯曲,树木造型简洁,奇丽多姿,形态古雅。
制作精细,灵巧入微,并受苏州造园风格的影响,所以有人称苏派盆景是微缩版的苏州园林。
苏派盆景——曲高和寡海派(上海)海派树木枝子虬曲,向外伸展,并有一种既挺拔又高雅的素质,讲究自然入画,精巧雄健。
采用「扎剪并施,刚柔相济」这种海派技巧的树木,超过140种。
刚柔并济的海派盆景扬派(扬州)扬派盆景的特征是叶子层次分明,而这样修成的树通常大小相同或相若,横向伸展,传统称为「云片」。
我国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色摘要:盆景起源于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之一,也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园林艺术之一。
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在漫长的岁月中,因各地的地理条件、文化发展和民众习俗不同,形成了许多流派,艺术风格和制作手法各有千秋,在此对我国主要盆景艺术流派及其特点作出简要的分析,今后中国盆景的学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关键词:盆景;流派;艺术;特点引言:盆景艺术在我国流传较为广泛 , 中华文明古国,历来就爱好自然的本性,盆景的本质就是自然风貌与自然精神的再现。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为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
它运用不同的植物或山石等作基本原料 , 它以植物、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过园艺师的构思设计,造型加工 , 模仿大自然的风姿神韵 , 秀山丽水 , 在大不盈尺的盆盎之中 , 塑造出一幅幅活脱的立体画面 .给人以美的欣赏,古雅秀美,神韵生动,耐人寻味;盆景造型构思,有诗情画意,有高低层次,有抑扬顿挫,起承转合,反映出较高的文采水平;盆景的主要造型材料为植物,具有生命的特征及生长发育的规律,盆景这项科学艺术,在植物栽培加工技术上要求很高,小小盆盎,一撮之土,盈尺之树,要它生长良好,已非易事,而多年老桩,能技干虬曲,提根露爪,叶茂花盛,更为难得。
故盆景确是“高等艺术”,有生命的“艺雕”,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近几年来盆景学术界对盆景艺术流派的发展在“百花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各抒已见地进行了争论。
这对于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是件好事。
一、我国流派类别盆景在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因各地的地理条件、文化发展和民众习俗不同,形成了许多流派,艺术风格和制作手法各有千秋,大体上可分成以下几个流派。
盆景学派,包括苏派(北)及岭南(南)等学派
中国历史悠久,地理与气候环境变化多端,地域文化也各具异趣。
全国各地的盆景大师也在培埴艺术盆栽植物时把重点放在不同方面。
因此,不同派别的学说与技法也应运而生。
中国盆栽植物可分为六个主要学派,并归入南北两大派。
苏北派
苏北派最常用的树种是松柏科植物。
单靠蟠扎,或是蟠扎加上扎剪,就能修出树木的基本形状。
树叶通常修成一簇一簇的,这是苏北派树木的其中一个主要特征。
海派(上海)
海派树木枝子虬曲,向外伸展,并有一种既挺拔又高雅的素质。
采用「扎剪并施,刚柔相济」这种海派技巧的树木,超过140种。
扬派(扬州)
扬派盆景的特征是叶子层次分明,而这样修成的树通常大小相同或相若,横向伸展,传统称为「云片」。
苏派(苏州)
苏派树木主干外貌古劲,枝干弯曲,树木造型简洁,奇丽多姿,形态古雅。
川派(四川)
川派树木特点是树干弯曲,状若流水,向上虬曲而生。
树木蟠扎成多种不同的形状,看上去古意盎然,苍劲健茂,风骨高洁。
辽宁派
岭南派
岭南派通常选用叶子较宽的树种。
至于技巧方面,岭南派主要靠修剪的技巧形成自己的风格。
中国南部的艺术家创造了「先摘后剪」的技巧。
岭南派树木显示了在南部气候下树木形态粗犷而自然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