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抛管式地表水水源热泵工程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259.71 KB
- 文档页数:5
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草拟稿)Technical code for sewage sourc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起草单位:广西瑞宝利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起草人:张昊2术语…............................ 3 .....3工程勘察..................... :: .... .::…厶4污水换热系统设计 ...................... :::•:••£•5室内系统................ ::…•….•::•••:•••:::126、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 ..... :137、附录A 换热盘管外径及壁厚............ •: (15)1.0.1为使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污水源为低温热源,以污水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汽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污水源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污水源热泵系统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污水源为低温热源,由污水换热系统、污水源热泵机组、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2.0.2 污水源 sewage source含有固体悬浮物的城市污水、江河湖水、海水等,统称污水源。
2.0.3 污水源热泵机组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unit以污水或与污水进行热能交换的中介水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2.0.4 污水换热系统 sewage heat transfer system与污水进行热交换的污水热能交换系统。
分为开式污水换热系统和闭式污水换热系统。
2.0.5 开式污水换热系统 ope n-loop sewage heat transfer system 污水在循环泵的驱动下,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污水源热泵机组或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论建筑发展与能源开发的关系RELATIONSHIPS BE T WEEN THE DE VELOPMENT OF ARCHITEC TURE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徐睿Xu Rui摘要/通过对建筑结构耗能、建筑运行耗能以及低碳绿色建筑发展等方面的探讨,揭示出建筑的发展受到客观物质以及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的支配,是人类对地球、太阳和空间掌控能力的反映。
在此基础上,指出绿色节能设计理念产生的深层原因,以期为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提供更为充实的理论基石。
关键词/建筑材料 结构耗能 运行耗能 低能耗 绿色低碳建筑 能源开发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green building,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s obedience to objective material and the level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natural laws, and it reflects the capability of human being in controlling the earth, sun and spac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underlying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deas of green and energy-saving design, so as to provide a more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operati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 and low carbon buildings, 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大量的实际需求,建筑业实现了持续的发展。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1>术语1、地源热泵系统,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水源热泵机组,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的热泵。
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3、地热能交换系统,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4、浅层地热能资源,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
5、传热介质,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管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
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6、地埋管换热系统,传热介质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7、地埋管换热器,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
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8、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水平土壤热交换器。
9、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地埋管换热器,又称竖直土壤热交换器。
10、地下水换热系统,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11、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12、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热交换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13、地表水换热系统,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14、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地表水在循环泵的驱动下,经处理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或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15、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将封闭的换热盘管按照特定的排列方法放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地表水体中,传热介质通过换热管管壁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系统。
江水源热泵项目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江水源热泵项目的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旨在为江水源热泵项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首先介绍了江水源热泵项目的基本情况,然后对不同的取水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适用条件的具体分析。
在选择取水方式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结合适用条件进行选择。
最后强调了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本文对江水源热泵项目的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江水源热泵项目、取水方式、适用条件、研究、适用性、选择、建议、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有关江水源热泵项目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术改进和经济分析方面,对于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拟重点探究江水源热泵项目的取水方式以及适用条件,旨在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益和环境友好性。
通过深入研究取水方式对项目性能的影响及适用条件的限制和建议,为江水源热泵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江水源热泵项目取水方式及适用条件,从而优化项目运行效率和节约成本。
通过研究不同的取水方式,可以找到最适合江水源热泵项目的取水方式,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环境影响。
分析适用条件可以帮助项目运营者选择最合适的取水方式,避免浪费资源和出现运行问题。
本研究旨在为江水源热泵项目的设计和运营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江水源热泵项目介绍江水源热泵是利用江水作为能源源头的一种绿色能源利用方式,可以为周边地区提供供暖、供热、制冷等多种能源需求。
江水源热泵项目通常由取水系统、换热器、热泵系统和供热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循环利用江水的热能来实现能源转换和供热。
江水源热泵项目可以应用于水源丰富、水质稳定的江河等水域,且取水点应选择水流充足、水深适中以保证取水效率和稳定性。
甲烷气体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许雪峰;徐安琳;周发庭;张国普;赵达;杨萍;刘廷凤【摘要】建立了实验室甲烷气体的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实际环境样品进行测定,最终结果表明:使用GC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捷、准确度高等特点,满足甲烷气体分析定值的要求.【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年(卷),期】2013(054)002【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甲烷;气相色谱法;分析条件;线性【作者】许雪峰;徐安琳;周发庭;张国普;赵达;杨萍;刘廷凤【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11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7+1自然界中甲烷等温室气体由微生物代谢产生,这类气体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1]。
甲烷气体检测主要采用气相色谱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2-4]。
尽管目前许多研究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实现多种温室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等的同时测定,但是这些测定系统由多种仪器部件组成,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
该研究拟建立实验室甲烷气体的简单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实际环境样品进行测定,从而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CH4(购自南京上元工业气体厂,纯度:99.9%);100 mL气体采样袋、1 L气体采样袋、1 mL密闭注射器、50 mL密闭注射器(均购自南京旭析仪器有限公司)。
1.2 仪器GC(安捷伦6890-HP5色谱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美国安捷伦公司)。
1.3 试验方法1.3.1 试验条件色谱柱(HP5,30 m×0.32 mm×0.25 μm),柱温:110℃,检测器温度:220℃,进样口温度:150℃,分流比为1∶50。
1.3.2 GC标样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绘制取5个体积为1 L的气体采样袋,分别向里面充满空气,之后分别抽取纯甲烷气体 0.375,0.625,0.875,1.125,1.375 mL 充入采样袋中,待气体混匀后,分别从中抽取1mL,即为标准样品系列(0.375,0.625,0.875,1.125,1.375mL/L)。
地表水源热泵若干常见问题分析
付圣东;刘金祥;陆桂良;施建忠
【期刊名称】《发电技术》
【年(卷),期】2007(028)001
【摘要】总结了地表水源热泵的主要优缺点及其在推广应用中由于水源原因引起的诸多问题,分析了引发这些问题的各种原因,得出:为使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稳定高效运行,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源的水温、水量和水质.针对各种问题也相应地给出了一些建议.
【总页数】4页(P64-66,76)
【作者】付圣东;刘金祥;陆桂良;施建忠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9;小天鹅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5006;小天鹅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江苏,无
锡,21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8
【相关文献】
1.高一学生话题作文写作中若干常见问题分析 [J], 翟琳
2.空调没计常见问题分析及节能设计的若干措施 [J], 彭南西
3.高一学生话题作文写作中若干常见问题分析 [J], 翟琳;
4.开式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工程实践若干问题探讨 [J], 蒙建东;张承虎;孙德兴
5.土木工程施工中若干常见问题分析 [J], 黄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表水地源热泵塑料毛细管换热器设计
施志钢;张威;胡松涛
【期刊名称】《暖通空调》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毛细管作为空调系统的辐射末端,逐步得到重视和应用,但应用在闭式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中,作为地表水体的换热器的研究较少。
建立了毛细管简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大量数值计算,得出影响其换热能力的显著因素。
给出了适用工程设计的线算图,当管材、进出口温差与线算图计算条件不同时,进行管长修正。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毛细管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和算例分析。
【总页数】5页(P32-35,54)
【作者】施志钢;张威;胡松涛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某地表水地源热泵项目取排水设计的模拟分析 [J], 陆观立
2.网箱式换热器在某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J], 吴军;程海峰;占霞飞;王晏平
3.塑料毛细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威;施志钢;胡松涛
4.地表水源热泵毛细管换热器多目标模糊优化研究 [J], 施志钢;孙福杰;王依梅
5.塑料毛细管网换热器专利分析与技术应用 [J], 邱俊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若干地表水水源热泵示范工程投资回收期分析谢厚礼;林学山;陈红霞;吴蕾【摘要】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cremental costs, investment - operating costs and system efficiency ofsome water heat pump demonstration projects in Chongqing, the annual operating cost savings is about30% , and the period of investment recovery is 7 to 9 years.%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若干水源热泵示范工程实际的投资运行费用和系统能效进行分析,与采用常规空调的方案进行对比,得出在重庆地区水源热泵系统年运行费用可节约近30%,投资回收期为7~9年.【期刊名称】《节能技术》【年(卷),期】2011(029)005【总页数】3页(P429-431)【关键词】水源热泵;初投资;系统能效;投资回收期【作者】谢厚礼;林学山;陈红霞;吴蕾【作者单位】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 400015;重庆大学,重庆 400030;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 400015;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 400015;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重庆 40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1.40 引言水源热泵作为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自然能利用的一种新技术[1],已成为重要的节能降耗手段。
通常水源热泵消耗1 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3 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2]。
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特别是在具备充足地表水水源条件的重庆市,得到快速发展[3]。
但是,由于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较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增加了取排水和水处理系统,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增加较多[4],水源热泵应用技术的经济性尚需实际工程的验证,为水源热泵技术的选用提供依据。
电厂水处理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设计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 (2)第一节课程设计目的 (2)第二节设计任务 (2)第三节基本要求 (6)第二章水处理系统设备选择及工艺计算 (7)第一节水处理系统设备选择 (7)第二节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计算 (10)第三节凝结水处理系统工艺计算 (32)第三章设计总结与思考 (40)第四章主要参考文献 (41)第一章设计目的、任务及基本要求第一节课程设计目的一、课程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及加工整理能力;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5、培养学生设计运算能力及专业设计手册的使用能力;6、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7、培养学生方案分析论证能力;8、通过设计,学生应熟悉并掌握与火电厂水处理有关的方针政策、标准规范;9、培养学生工程制图及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能力。
第二节设计任务一、设计任务:某电厂锅炉补给水凝结水处理工艺设计二、设计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1)机组形式和装机容量为2*300MW,锅炉为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汽包炉,额定蒸发量:1000吨/时。
(2)汽水损失:正常运行时汽水损失及事故状况下汽水损失按规定取值轴承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0吨/时吹灰及点火燃油系统汽水损失10吨/时化学及暖通用汽10吨/时(3)水质分析数据:见表一表1 水质分析热力设备补给水量计算设计机组对补给水量的要求,除了要能满足正常补给水量外,还要在非正常情况下也能提供足够的合格补给水量。
非正常情况是指机组启动或事故状况下对水量的增加的需求。
具体的说,设计的补给水水量应满足下列诸方面需要:(1) 厂内正常的汽水损失D 1这部分损失不包括排污及生产和非生产用水,对于机组形式和装机容量为2×300MW 的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汽包炉,其汽水损失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5%,即h t n D D e /30%5.121000%5.11=⨯⨯=⨯⨯=(2) 考虑机组启动或事故而要增加的水处理设备出力D 2对于装机容量为2×300MW 的机组,其D 2为全厂最大一台锅炉连续蒸发量的6%,即h t D D e /60%61000%62=⨯=⨯=(3)其他用水汽损失D 4轴承冷却水系统补充水10吨/时吹灰及点火燃油系统汽水损失10吨/时化学及暖通用汽10吨/时(4)闭式热网损失D 5该数值包括启动等非正常情况的需要,但正常与非正常损失之和不得小于20m3/h ,取D 5=20m3/h=20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