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兴县止河惨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17 KB
- 文档页数:3
渤海区剿匪渤海区的剿匪斗争是渤海解放区军民在渤海区党委、军区的领导下,针对国民党当局派遣小股军队、土匪、武装特务对解放区进行骚扰、破坏的活动开展的一场反特剿匪运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不断向各解放区进行军事侵犯,妄图控制各主要交通线,为其发动大规模内战做准备。
同时,还派遣小股军队、土匪、武装特务,对解放区实行突然袭击,破坏解放区的各项工作,扰乱解放区的社会秩序。
在山东,1945年9月1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进驻济南。
随后,已经宣布投降的驻鲁日军,又重新组合被国民党收编的伪军,沿津浦、胶济路不断向解放区进攻。
9月下旬,驻徐州等地的国民党第十二、五十一、七十七、九十三、九十六军相继沿津浦路北进。
进入10月份以后,国民党军先后占领了临城、台儿庄、滕县、兖州、泰安、济南等地。
在兵力达不到的解放区,他们则派遣分散的小股特务武装,作为军事进攻的先遣队,进行骚扰破坏活动。
1946年初,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签订停战协定并发布停战命令以后,在国民党所谓向“匪区后方”进攻的指示下,盘踞在胶济津浦沿线的残敌以其内部下层军官、兵痞、流氓以及日特分子为骨干,组成了小股武装,直接由据点派出,潜入渤海解放区进行突然袭击,在完成一定任务后即返回据点;也有的是采取隐蔽游击方式在解放区内进行破坏活动。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以后,其破坏停战协定、进攻解放区的决心已定。
山东国民党当局转移精力于“地方自治”(即特务统治),渤海区内国民党特务分子的暗中破坏及伪军的公开骚扰越发变本加厉,武装特务的活动方式逐渐发展为在解放区内建立基点和地下线,大力加强特务攻势,企图在青纱帐时期大量打入渤海解放区。
他们所派遣的匪特只有少数是经过国民党特务机关训练的特务分子,大多数是解放区跑到敌占区的地主、恶霸、伪军、地痞、流氓,经过国民党收编训练后再派往解放区。
还有个别的是革命队伍中的叛徒投靠国民党后,又重新潜入解放区进行活动。
这些武装特务,大都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战术,白天多分散,减少动作,夜间集中进行活动;有时则声东击西飘忽不定,专找空子避强击弱;白天两三个人进行活动,常化装成小商人、农民、工人等各色各样的人,在一旦决定进行破坏活动后,则迅速靠拢或在附近潜伏不动。
博兴人物:“独臂英雄”张文仁博兴县吕艺镇辛集村有一位去世多年但仍然被人们时常记起的独臂老人,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被人们称为“独臂英雄”。
他年轻时参加革命,为建立新中国立下功劳,晚年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同一件事情被《齐鲁晚报》报道过。
他的名字叫张文仁。
晚年张文仁先生张文仁年轻的时候就是一名积极分子、进步人士。
22岁(194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号召下积极参加了八路军渤海军区的部队。
在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将军麾下调遣。
受杨将军影响,他成长很快,入伍不久就被任命为排长。
他曾随部队在陈户镇与敌人周旋三个多月,胜利粉碎了日伪军的数次扫荡与“蚕食”,有效牵制了敌人对其他根据地的军事动作。
杨国夫与战友在前线1945年7月,山东军区做出了关于发动夏季攻势作战的战略部署,司令员杨国夫、政委景晓村根据山东军区的部署,集中兵力对驻扎在寿光的山东伪军第3方面军第6军发起了进攻,这便是著名的田柳庄战役。
是年7月30日,张文仁随部队7000余人冒雨前往寿光,对田柳庄实施包围。
在行军途中,有的战友因淋雨而身体不适,张文仁就像老大哥一样关心照顾他们,给他们送水送饭,帮他们遮风挡雨,鼓励他们坚持下来。
期间,张文仁还亲自背着一名生病的战友行走了好几里地。
到了寿光以后,杨司令员命令部队立即投入战斗准备。
田柳庄是伪军长期占据的据点,设防非常坚固,内外围墙上建有高达18米的三层大碉堡以及地堡和掩体。
我部队首先扫清外围据点,然后在当地数千名民兵、民工的帮助下,在田柳庄周围构筑了封锁沟、碉堡等工事,与伪军形成对峙。
经数日激战,与伪军展开反复争夺,打退敌人数十次反扑。
这次战役从7月30日一直持续到8月13日,伪军眼看大势已去待援无望,纷纷缴械投降。
在战争中,张文仁表现得非常英勇,多次带领战士们投入战斗。
这次战斗非常惨烈,张文仁所在的连队除了他和另一名战友活下来以外,其他人全部壮烈牺牲。
存活下来的战友失去了一条腿,张文仁失去了右臂。
他被认定为二等甲级残疾,从此成为了独臂人。
滨州抗日英雄刘竹溪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下)午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殊的课,由我来为大家讲一讲真实的革命战争故事。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红兵,在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
我们党史研究室的主要职能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党史教育、国史教育,引导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在2014年9月印刷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滨州历史中小学生简明读本》一书,同学们可能都看到了。
通过收集到的反馈意见,我们感受到广大师生对滨州历史的热爱之情和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滨州地方党史的热切之心。
因此,党史研究室与关工委组织了这次“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党史故事进校园活动。
我们经常在电影、电视剧中看到各种战争场面,打鬼子、抓汉奸,埋地雷、拼刺刀,敌后游击战、阻击战、遭遇战、攻坚战,出入青纱帐,等等。
看似很遥远的事情,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今天我就跟大家讲讲我们这个地方的一位抗日英雄的真实故事。
我们滨州这个地方在解放前叫渤海区,是在1944年初,由清河区抗日根据地(大致在黄河以南)和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大致在黄河以北)合并而成的,滨州市是当时渤海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是山东5个抗日根据地之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战略区,也一直是山东战场、华东战场的大粮仓、大后方。
渤海区到底有多大呢?最大时有5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滨州现在9600平方公里)先后有50多个县(市、区)曾隶属于渤海区。
其范围涉及现在的滨州、德州、济南、淄博、潍坊、东营和河北省沧州7个市。
占当时山东全省127个县的35%,面积也是占了整个山东省的三分之一还多。
在渤海平原上,很早就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1927年5月,山东党建立了1个市委、5个地方执行委员会。
其中5个地执委全都在渤海地区。
如果说济南是山东党组织的诞生地,那么渤海区则是哺育山东党组织成长、壮大、发展的摇篮。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红色故事400字张立英,1918年9月15日生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陈户镇周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她两岁时就订了婚约,十七岁时,嫁到邻村西寨村。
在这户人家,她动辄遭到婆婆的打骂,受尽虐待。
四年后,丈夫去世,张立英更遭到公婆的白眼冷遇,她便愤然与婆家一刀两断,回到了娘家。
全家六口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烧杀抢掠。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到处烧杀抢掠,人民灾难重重,激起了张立英对日本侵略者和日伪政府反动统治的满腔仇恨。
1940年,杨国夫同志率八路军在她的家乡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张立英一家欢欣鼓舞、满是斗志,很快投入革命的抗日洪流之中。
父亲担任了村长,积极发动群众为八路军提供粮草等物资,做好后方支前工作;弟弟在家里的地洞里从事秘密印刷工作,并很快参加了八路军。
这个革命家庭受到党的高度信任,被委派了一项特殊的工作:1942年7月,杨国夫夫妇刚生下的女儿杨红被抱到张立英家,张立英一家冒着随时有被敌人杀头的危险,勇敢地承担起抚养革命后代的艰巨任务。
周庄村战役张立英对外称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捕,她常常带着孩子在庄稼地里过夜。
1943年,日本侵略者和伪军进驻周庄村修炮楼,大肆捕杀革命者。
敌人在她家的地洞里搜出了破旧的军装,气急败坏地烧了她家的房子,全家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党组织暂时将她安置在闫坊乡马家村一个贫农家中。
她姑姑家是村上的大地主,姑父和汉奸刘子刚常来常往,相互勾结。
张立英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地执行党的指示,暗中打听姑父和汉奸们的情况,及时提供给情报站。
1942年7月至1946年8月,在抚育杨红期间,张立英先后担任过村妇女主任、村生产主任,“万兴成”纺织联社理事成员和分社经理等职。
1949年春,她光荣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蔡畅、邓颖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同治年间的著名冤案,死伤数千⼈的⼭东“黄崖之案”始末同治年间⼭东的“黄崖之案”其实并不复杂,此案导致数千⼈被杀,责任最⼤的,只有两个⼈——⼭寨⾸领张积中和⼭东巡抚阎敬铭。
先⼤致捋⼀遍事情经过。
咸丰⼗⼀年(1861年),江苏⼈张积中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东黄崖⼭,⾃⼰造了⼏座房屋,在⼭上研学。
张积中师承太⾕学派,所以在黄崖⼭创⽴了黄崖教,⼴纳弟⼦,另外开坛讲学。
随着时间推移,张积中弟⼦越来越多,许多⼈也慕名移居黄崖⼭。
由于时局混乱,张积中开始在⼭上修建⼭寨以⾃保,并曾成功抵御过捻军的功绩。
附近的百姓和官吏⼤约有⼋千多户为了避寇,搬迁⾄黄崖⼭和周边村落。
树⼤招风,黄崖⼭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加上有⼈举报,黄崖⼭聚集匪类,图谋造反,⼭东巡抚阎敬铭派⼈上⼭查询,来⼈遭遇⼭寨敌意,⼏名随从被杀。
官府发兵攻打,终于打破⼭寨,张积中聚集家属⾃焚,⼭寨内2500多⼈被杀,附近居民2000多⼈被杀,死者共计5000余⼈。
这就是黄崖之案的⼤致始末。
再来看看此案的争议处。
张积中上⼭的⽬的张积中本是读书⼈,参研理学和禅道,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东。
他来到⼭东后,起初并不想上⼭,谁知捻军不久也进⼊⼭东,他⽆法平静⽣活,不得已,移居黄崖⼭上。
他上⼭的⽬的,并不是为了造反。
⼭寨的设⽴张积中在上⼭之前,⼭上已有当地村民为避难⽽建的⽯寨,只是规模较⼩。
张积中上⼭后,扩建⼭寨,购买兵器,训练徒弟,⽬的是为了⾃保,在乱世中,这也⽆可厚⾮。
这时候,⼭寨规模也不⼤,⼭上不过百来户⼈家。
⼭寨的扩张⼭寨的扩张,是捻军⾏动的后果。
由于捻军频繁骚扰,附近乡绅民众来到黄崖⼭避难的络绎不绝,张积中也来者不拒,命弟⼦“⼭上设粥,⼭下设汤,凡⼊⼭避难者,皆得饮⾷。
”此外,他还在⼭上设医药局,施药治病,远近民众“受其惠,归附益众。
”⼭寨在击退⼀次捻军的进攻后,更加闻名,规模也更加扩⼤,⼭上⼭下,达到了⼋千多户数万⼈的规模,这时候,⼭寨开始成了⽓候。
⼈多了需要秩序,张治中招募⼈员负责守卫。
山东博兴致9死爆炸事故瞒报责任人被刑拘日期:2013-10-21 14:40:00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据山东省滨州市政府网站消息,10月8日发生在博兴县的一起爆炸事故中存在瞒报行为,相关责任人已被刑事拘留。
据了解,2013年10月8日晚,博兴县诚力供气有限公司煤气柜发生爆炸事故。
滨州市委市政府、博兴县委县政府成立指挥救援小组,对事故展开调查。
期间,陆续有群众举报反映死亡人数不实,为此,滨州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专案组,迅速查明真相,依法严肃处理。
经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初步确认事故造成9人死亡,公安机关已对5名事故责任人和瞒报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山东博兴爆炸事故致10死33伤 9责任人被移送司法2013年12月24日13:04近日,省政府对博兴县诚力供气有限公司“10·8”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作出批复,认定该起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对涉嫌犯罪的9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16名责任人分别依法依纪给予纪律处分。
2013年10月8日17时56分许,博兴县诚力供气有限公司焦化装置的煤气柜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200万元。
根据调查事实和有关法规规定,对博兴县诚力供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山、总经理李立爽、副总经理孟庆勤,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施工队队长姜奎先,滨州洁美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经理邱青杰,淄博市少海医院原副院长王希富,博兴县供电公司经理左鹏,博兴县安监局局长李俊生,博兴县委常委、副县长聂泉刚等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给予博兴县纯化镇安监办主任王亚辉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博兴县安监局安全监察大队三中队中队长付兵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博兴县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监办主任任海峰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博兴县安监局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大队长马跃山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博兴县安监局纪检组长陈向光免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博兴县安监局副局长李东宝记大过处分,滨州市安监局安全生产监察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涛记过处分,滨州市安监局危险化学品安监办主任韩宝亮记过处分,博兴县纯化镇新能源产业园办公室副主任孙小勇撤职、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博兴县纯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郝高东记大过处分,博兴县供电公司副经理李树勋撤职、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博兴县卫生局局长庞长印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滨州市安监局副局长李宁记过处分,滨州市安监局副局长李如山记过处分,博兴县委副书记、县长殷梅英记大过处分,博兴县委书记焦本强党内警告处分。
「八十年代至今重大刑事案19」黑河“05.09”特大持枪杀人案每一种谋杀在破坏性和伤害性上都千差万别,社会必须代替和代表受害人对其降罪或给予宽恕。
”对于本书中的那些罪犯,也许只有上帝的胸怀才能给予宽恕,然而,我们不相信上帝,我们只相信法律。
罪恶没有侥幸!等待方远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黑河五大连池龙镇“2010.05.09”特大持枪杀人案五大连池市龙镇的一名洗浴中心的老板仅仅因为一女服务生被当地的洗浴客人殴打,在“和解”自视对方不给“面子”的情况下,经过精心预谋,于第二日晚8时许,用私藏多年的“东风三”口径手枪将其杀死,携枪驾车潜逃。
顿时,小镇一片哗然,人人谈起色变,一时没了安全感。
在黑龙江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下,经过黑河市、齐齐哈尔市、内蒙古等多地警方的密切协作,案发41小时后,终将逃犯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旗抓获。
龙镇,这座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北部的边陲小镇,这里公路、铁路交通十分发达,正在升级的黑吉高速公路(即202国道)穿越全境,龙镇火车站是哈(尔滨)黑(河市)铁路在黑龙江省北部重要的旅货中转站,是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人们奔赴边境城市黑河及远赴一江之隔的俄罗斯纳墨尔州布拉格为申斯克市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的重要必经之路。
近年来,勤劳的龙镇人依托周边国营农场、林场的天然优势,借助国家新一轮开发振兴东北经济的优惠政策,逐渐富裕起来,各类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在龙镇及周边村屯星罗棋布,成为五大连池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人们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安宁、和谐、环境优雅的氛围中,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梦想,追风逐月,实现着人生价值自我超脱。
然而,在天气阴沉的2010年5月9日晚8时许,一名当地居民在两声沉闷的枪声中被毙命后,打破了小镇往日的宁静,老人、小孩足不出门,学生不敢独自单行上学,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大街小巷议论纷纷,双方有什么和解不了的恩怨,死者竟然遭到如此歹毒黑手。
初夜群众报案警方锁定疑犯2010年5月9日晚8时许,龙镇一上了岁数的男居民骑着一辆摩托车在镇内办完事回家途径“香子饭店”附近时,借助摩托车的灯光,发现一人状物蜷卧在饭店的东山头,面目朝外,由于天色已黑,他看不清此人的面目,以为此人醉倒在地,于是,他就停车上前查看究竟。
2020年山东淄博701专案【原创版】目录1.2020 年山东淄博 701 专案背景2.案件经过3.警方采取的措施4.案件结果及影响正文【2020 年山东淄博 701 专案背景】2020 年 7 月 1 日,山东省淄博市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重大涉黑涉恶犯罪团伙案件,代号为“701 专案”。
此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该团伙涉及的犯罪行为严重侵害了当地群众的生活秩序和生命财产安全。
【案件经过】2020 年 1 月,淄博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一伙人在淄博市进行非法拘禁、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活动。
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警方初步掌握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犯罪事实和涉及成员。
该团伙以王某为首,涉及成员数十人。
他们通过暴力手段,实施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严重破坏了当地社会治安。
为了掩人耳目,该团伙还涉及开设赌场、经营涉黄业务等违法行为。
【警方采取的措施】在掌握充分证据后,淄博警方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展开收网行动,成功抓获了团伙头目王某及多名主要成员。
在行动中,警方缴获了砍刀、棍棒等作案工具,以及赌场、涉黄场所的相关物品。
为了深挖犯罪线索,警方还发布了悬赏通告,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该团伙的犯罪行为。
通过警方的努力,共有 20 余名涉案人员被抓获归案。
【案件结果及影响】经过审查,该团伙成员对所犯罪行供认不讳。
淄博市法院依法对王某等主犯判处有期徒刑,对其他涉案人员也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这起案件的破获,有力地维护了淄博市的社会治安,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1页共1页。
消失的红高粱1938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日),今年78岁的老孙,时年9岁的“小孙”在村子里目击了一场战斗。
这场战役中,高粱秸作为战斗的武器进入了历史。
那天,胶莱河两岸十分平静,曹克明率领400多人的国民党游击队在山东高密孙家口伏击一支从平度开往胶州的日军车队。
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分队长马福生急中生智,率领十余名队员点燃高粱秸,引火烧毁日军军车。
浓烟迫使日军从车底窜出,在混战中被全部击毙。
此役共毙敌39名,据说其中有一位日军中将中岗弥高。
但一名日军侥幸逃脱,引来其后疯狂报复,制造了“公婆庙惨案”,屠杀中国百姓136人。
48年后,作家莫言以孙家口伏击战与公婆庙惨案这两起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小说《红高粱》。
作者把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和悲壮惨烈的抗日战斗都安排在火红的高粱地里。
他写道:长七十里宽六十里的低洼平原上,除了点缀着几十个村庄,纵横着两条河流,曲折着几十条乡间土路外,绿浪般招展着的全是高粱。
然而,1956年出生于高密的莫言已经看不到成片的高粱了。
他回忆说:“我所描写的高粱地是我爷爷他们年轻时存在过的,我根本没见过。
那如火如荼的红高粱是我的神话、我的梦境。
”1987年,张艺谋与莫言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高粱在其中演变成为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但张艺谋来到孙家口寻找高粱地外景的时候,发现这里的高粱已经彻底地消失了。
据莫言的回忆,1987年六七月间,他接到张艺谋的求救电话赶回高密,在孙家口只看到一点残存的高粱半死不活,让他差点哭出来。
后来还是当地县委伸出援手,批了5吨化肥,作为“政治任务”布置下去,才让当地村民赶种了几十亩高粱,帮助剧组完成了影片的拍摄。
时任高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尚希魁当年曾经亲历其事,据他的回忆,为了补偿村民因种高粱造成的经济损失,每亩高粱剧组还补偿了村民300元钱。
但此后,为了拍电影种下的高粱地,随着电影拍摄的完成也结束了使命,在这片土地上再度消失了痕迹。
高粱人生在莫言出生前三年,即1952年,高粱就迎来了它的命运转折。
博兴止河惨案
玉皇堂、小营、道旭三个敌人据点在蒲台县境内构成鼎足之势,道旭、蒲城两个据点扼住黄河南北两岸渡口。
蒲台县大部沦为敌占区,对成立不久的蒲台县公安局威胁很大。
当时,环境非常恶劣,斗争十分艰苦。
公安局经常在蒲台东南边沿地区的季王、三教堂和止河一带与敌周旋。
1942年3月15日,中共蒲台县委和公安局驻扎在止河村。
当天晚上,三点半左右,在村东站岗的王寿山忽然听到吱呀咕噜的响声,他立刻喊道:“干什么的?”“老百姓,耩地的。
”对方回答。
王寿山猫着腰观察,模模糊糊地看到不少人,前拉砘子后扛耧,鬼鬼祟祟地向他跟前移动,心想:哪里来的这些砘地的,砘地不到坡里去进村干什么?想到这里,他立刻从腰里抽出一颗手榴弹,大声喊:“站住,过来一个!”真的走来一个,可这人却老是从阴影里往前。
小王急了,连忙喊:“举起手来!”这个人果然举起手来,并在头顶上方拍了几下,继续朝前走。
一阵风掠起一缕柳丝,月光照在这人身上。
小王趁着月光一看,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原来这家伙脖子上挂了匣枪,正幽灵般地向他扑来。
小王扭头就向学校大门跑去,想占据有利地形阻击。
敌人见抓活的不成,就朝他开了一枪,子弹从他耳旁飞过,打在前面的石灰墙上。
小王占据了校门,使出全身的力气,抛出了一颗手榴弹。
敌人卧倒,接着密集的子弹打得校门的石灰墙皮四处飞溅,将小王压缩在校门内不敢露头,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公安局战士听到枪声后
也拉了出来,同敌人展开了巷战。
小王急中生智,大声喊道:“向这里冲啊!”这一喊,还真灵,敌人的枪声停止了,一个个忙从地上爬起来,拖着长枪,提着匣枪,奔向村头的墙后。
就在这时,战士焦树林的折枪打响了。
原来,焦树林早知小王在村东头站岗,听到枪声,很不放心,便主动请示班长去接应小王回来。
他借阴影顺南墙根冲到校门,他俩以墙角为掩体,向敌人射击。
边打边撤,决定立刻摆脱敌人,找局长和队长去。
他俩离开校门,一口气跑到驻地一看,已是人去屋空。
听到周围的动静,便向着枪声密集的方向跑去。
拐过墙角,正好碰上曹队长率领战士向北突围未成,刚退回来。
曹队长一看到他们俩连忙喊道:“快跟我来!”他们跟曹队长从后街又向西冲,子弹刮风似的射过来,一颗子弹击中了曹队长的头部,鲜血顺着面颊流下来。
小王扑上去抱起曹队长的胳膊就哭起来。
曹队长大声说:“快,快包扎起来!”小王忙解下自己的扎腿带子给曹队长包扎好。
他们十多人顺街向西匍匐前进,迂回到大湾又向南去。
不料竟被敌人封锁了出路,枪声响成一片,他们被迫又推到村北。
不知怎的,此时村北的敌人很少了,曹队长喊道:“快,顺抗日沟撤出去。
”
顺抗日沟向北三里路,就是蒲台县抗日根据地三个村庄之一的三教堂。
他们顺沟向北走了不到一里路,就听到村南手榴弹、步枪、机枪响成一团,“冲啊!杀呀!抓活的。
”喊声四起。
曹队长料定陈局长就在村南,于是决定组织力量,再冲进去。
恰巧,县委书记王友勤带
领的五六个人也撤出村来,大家汇合在一起。
这时,天已蒙蒙亮,东方出现一片鱼肚白色。
大家在抗日沟里开了个会,认为不能与敌人硬拼,决定20来个人,全部爬上沟顶,拉开距离,走得整整齐齐,作为疑兵迷惑敌人。
这一招,还真起了作用。
大概敌人认为这是增援部队的尖兵,或者还有别的原因,当他们从村北开进村内时,敌人竟不发一枪,一窝蜂似地从村西撤走了。
战斗最激烈的地点是村东南角。
陈祝兴局长率领三、四班战士,同敌人展开巷战。
战斗进行了将近三个小时,天越来越亮,敌人仿佛已认清了身躯高大的是陈局长,所以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到这里进行激战。
战斗越来越困难,在万分危急时刻,陈局长带领战士抛出一排手榴弹,借烟雾弥漫之际发起冲击。
敌人的机枪吐着火舌,密集的子弹向他们射来。
不幸,陈局长胸部中弹,但他爱枪如命,当他失去知觉前的一刹那,想把自己的双背剑手枪交给通信员小张,不料,小张接枪时也不幸中弹牺牲。
一班长何云山同部分战士是从北门冲出去的。
一班枪支较好,何班长又有战斗经验,他集中火力,向敌人射出一排子弹,本村的许多老百姓又跟在一班后面。
敌人不知我军虚实,只好闪出一个缺口,我战士和群众乘机冲出敌人包围。
这次战斗,我方牺牲的有陈局长,通讯员小张,战士王春暖、李保河、许呈祥,蒲台县委赵指挥等6人,本村的一名教师和一名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