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2
★ 所有政体都有形式上的民意选举的议会都以代议制为基础,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都实现了三权分立(德国有分立但没制衡)。
★ 代议制的积极影响:(1)政治:否定君主专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2)经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英国政体(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特征: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以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美国政体(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最早实践三权分立思想的国家法国政体(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德国(二元制的君主立宪) 英国: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法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美国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议会下院内阁(政府)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对议会负责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线索梳理首相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世袭,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国家首脑:首相,首相对议会负责,行使行政权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并且上台组阁。
议会:行使立法权,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可以监督内阁(政府)。
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司法独立美国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行政总统内阁立法参众两院司法最高法院一票否决权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首脑:总统国家元首:总统行使行政权,国家的权力中心,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
内阁:行使行政权,由总统上台组阁对总统负责。
国会:行使立法权和财权。
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
三权分立,三者相互制约。
法国法国的“一票共和”参议院组成议会选出总统内阁对议会负责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可审判总统或部长议会(立法权)总统、内阁(行政权)最高法院(司法权)参议院众议院1875年宪法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元首:总统,行使行政权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国家首脑:总统,总统上台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内阁:行使行政权 议会:行使立法权 最高法院:行使司法权 德国:德国统一后确立了怎样的政体?行政权立法权皇帝首相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何明显不同英国和德国都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君主立宪制。
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虽然都是以君主为国家的元首,但在细节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政治体制、政治角色、选举制度、宪法等方面分析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的明显不同。
一、政治体制。
英国的政治体制是一种议会制,议会是英国最高的立法机构。
议会由英国下议院和上议院组成。
下议院是由公民间选举而成的,上议院则由一部分遗产权人和一部分由君主任命的成员组成。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实际上是由议会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权力,君主只是仪式性的元首。
与此不同,德国政治体制是一种联邦制,政府由中央政府和各州组成。
德国联邦议院由各州的代表组成,而议会则由众议院和参议院构成。
德国君主也只是象征性的元首,和英国相比,德国的议会和中央政府扮演了更背负着政治权力的角色。
二、政治角色英国君主制度中的君主作为国家元首,不具备政治权力,可以说她的主要职责是执行一些不存在政治风险的活动,例如颁发传记、主持国家节日等仪式仪式性的任务。
在德国,君主的权力也比较有限,更多是象征性的,主要包括议会的解散,对新政府的任命等职能。
英国议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税收收入、控制政府开支、提供政治和经济建议等。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议会的权力比德国更大,他们不仅可以撤换政府的首相而且可以掌握政府的行政权力。
相对于英国议会,德国议会的权力较小,虽然议会可以决定一些政治和经济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它不具备掌握政府的行政权力的职责。
三、选举制度英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是台议会选举制,英国议会下议院的选举是由公民直接进行投票,而对于上议院则由君主任命的成员人选而定,这使得上议院的权力在性质上上与下议院的不一致。
德国议会的选举制度是比较复杂的,选举是通过不同的州投票定出的,由最终的联邦议院代表投票进行决策。
相对于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德国的制度更加底层。
四、宪法英国缺乏一份正式的宪法文件,但是有一些权威的公约标准,例如权利法案和《王权与代议制议会法案》。
英、美、法、德四国政体比较一览表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国王受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代议制:公民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二、美国共和政体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确立: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贯彻分权与制衡,包括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总统共和政体。
②促进美国近代化的发展。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发展: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两党制)三、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背景:(艰难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四、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背景: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
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
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先后确立。
由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途径不同,反封建的彻底性各异,各国政治民主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但其本质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通过议会立法,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本专题具体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内容体现】【典型例题】一、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答案提示:(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妥协的结果。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议席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
近代英国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简单地说,德国与英国虽同为君主立宪制,但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属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在英国,自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相继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王权开始受到限制,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实施;而且法律还规定,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
根据这些法律,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才得以确立。
在这样的政治结构中,议会处于权力的中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总而言之,在英国,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君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是国家的象征,这样的政治体制称之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在德国,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虽然是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是与美国的联邦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都不同:从联邦制角度看,它并不像美国各邦一律平等难分伯仲而是各邦中普鲁士居于中心地位;从君主立宪制来看,它也不像英国,君王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而恰恰相反,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的权力中心,议会基本没有什么实权。
因为在德意志帝国,虽然议会有立法权,但是权力巨大的联邦议会(相当于英国的上议院)其议员是皇帝任命的,而议长是帝国的宰相,宰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这样联邦议会其本操纵在皇帝手中。
帝国议会(下议院)虽然有立法权,但是其通过的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才能生效。
而帝国议会并无行政监督权,这说明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帝国议会实际上权力很小,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
这样在德国,君主任命对自己负责的内阁,直接掌握行政权,而由议会行使立法权。
但君主对议会通过的法案拥有否决权。
这样的政治制度显然是二元君主立宪制国家。
很显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德国是两种不同的君主立宪制度,这两种制度究竟哪个制度更为先进则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如果仅仅从民主角度看,无疑英国的制度肯定要先进得多。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1、产生条件: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梭伦改革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克里斯提尼改革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3伯利克里改革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因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4、主要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5、评价: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6、实质: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罗马法的形成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当时的罗马只有习惯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斗争中;诞生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正式诞生.. 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作用:2、分类: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1公民法: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2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3、罗马法的初步发展背景:罗马对外扩张;版图扩展目的:解决民族矛盾与经济问题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征服并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4、罗马法体系完成—民法大全背景:①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②为巩固统治;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权.. ③3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开始消失..制定: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汇编出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罗马法的内容:①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核心②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③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等..罗马法作用:1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奴隶制度;保证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变化;对公民的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及私有财产的保护;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2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制定:前提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由英国议会制定..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等权力..君主权力有法律赋予;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意义:后来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确立:“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由国王指定的贵族任枢密大臣..“光荣革命”后;逐渐成为内阁的代名词..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华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特点:它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显着特点..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治成员名单;经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集体辞职;单手想也有权要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起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但是18世纪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君主立宪制的作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的控制..很多问题可以通过议会各党派的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183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增强..四、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1787年宪法背景①1776年;美国诞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后;建立邦联政体..它本身存在着诸多的局限:①建立起的是松散联盟..②州保持很多的重要的权力..③国家没有元首;中央最高权力机构邦联国会的权力极为有限..②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1787年;由华盛顿主持的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 内容①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②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⑤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就;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给美国带来长期的稳定.. 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司法机关联邦法院..运行机制和主要原则是三权分立;即“分权与制衡”原则..3、联邦政府的建立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同年3月;选出第一届国会.. 五、法国的1875年宪法总统内阁参众两院可各自 反对对方所提法令立法最高法院其他联邦法院 司法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宣布法律不合宪法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年;法国的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确立共和制度..2、内容:立法权归于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的两院议会..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宪法规定众议院由普选产生..选民实际上受财产资格和在法国居住时期的限制..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代表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权力掌握行政权力;有权任命内阁和高级官员、缔结和约和实行特赦;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议会..3、影响: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宪法颁布后几年内;共和派经过极其艰苦的斗争;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各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得到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六、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颁布: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2、内容:1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事、外交、海关立法、民法、刑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2皇帝拥有宣战、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军队;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3帝国设立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权力机构..帝国议会名义上是立法机构;但所立法案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有效..3、评价:局限性:君主制度被保留下来;帝国中的全部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都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进步性:国家的统一;使德国前进了一大步;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七、各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的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共和制之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比较表四、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表特别注意对比两国行政和立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五、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特点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2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3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4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八、误区整合1英国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时;英王权力只是受限;直到责任内阁制确立后;才出现“统而不治”的现象..2英国从国家结构形式上实行的是联邦制;从政体上来说是共和制..3英国中世纪的封建专制与中国古代的封建专制是有区别的;中国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超越一切权力;而英国王权却受到封建贵族的挑战;甚至限制;如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4英国大宪章是英国的宪法;而权利法案只是具有宪法的性质和作用;但其完整性、系统性和反封建性内涵并不具备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的特征..英国的宪法是由大宪章、权利法案等法律文件组成;其他三国的宪法是独立完整的;也是不断修正完善的..5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6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权、财政权。
2.内阁的首脑是首相,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内外意见一致。
3.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对宪法负责;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最高法院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
但互相制约。
1800年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4.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参议院有权否定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向议会负责,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5.德国皇帝掌握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议会是立法权,宰相对皇帝负责,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制约。
1。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雅典的民主专制制度1、产生条件:(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梭伦改革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时间:公元前六世纪末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内容:公民参政范围扩大;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发放“观剧津贴”。
3、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根本原因)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
(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4、主要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5、评价: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从而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
(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
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6、实质: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罗马法的形成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