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27
高二政治课件:《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胸怀大志会使人奋发上进,下面本文库为您推荐高二政治课件:《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一、《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分述(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4、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二、专题导语: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英国是采取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法国则实行民主共和制。
为什么同在欧洲,同样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英法两国的政体却如此不同英法两国现行政体的架构和运行各有什么特点采用风格迥异的民主政体,对于英法两国的国家性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些都是本专题所要探究的内容。
通过学习,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政体与国体的关系,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实质。
三、课程标准:2.4简述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由,了解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角色,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性质。
2.5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第一框题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一、课程标准:2.4了解英王在国家生活中的角色,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性质。
二、新课教学(一)、”光荣革命”与英王的保留1、英国政体:(1)、显著特点及其原因: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
尽管英国在近代较早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国王、建立共和国,但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原因,”光荣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成为现代英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手发动”光荣革命”,*复辟王朝,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继承王位。
此后,资产阶级通过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等相关法律,使王权受到严格限制,国王几乎所有的政务活动都要听从内阁的建议。
(2)、国王的实质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到今天,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
国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有权批准法律,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国王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1.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但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仅具有象征性地位。
真正的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2.英国的国家机构主要有国王、议会和内阁。
3.英国国王主要起以下作用: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是英国政党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缓冲器;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作用;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4.在英国,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5.在英国,内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一、“光荣革命”与英国国王的保留1.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
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原因,君主成为现代英国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英王的地位英国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仅具有象征性地位,真正的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探究升华当地时间2014年4月21日,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两岸62门皇家礼炮齐鸣,庆祝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88岁生日。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自1952年登基,迄今已担任英国君主长达62年,仅次于维多利亚女王的63年统治。
明年9月11日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将成为英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人气居高不下,深受人民爱戴。
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何种地位?你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提示]虚位元首,仅具象征性地位,没有实权,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日本、西班牙等。
尝试应用1.2014年4月2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迎来了她88岁生日,虽然如此高龄,但女王却一直活跃在英国乃至世界舞台。
下列关于英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英王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限制B.根据自己的判断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C.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职责D.英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总司令答案:B解析:在英国,国王是虚位元首,没有实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也是形式上例行公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故B项错误。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知识清单一、君主立宪制的起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那个时期,英国的政治权力分散在国王、贵族和教会之间。
国王虽然拥有最高权力,但受到贵族和教会的一定制约。
13 世纪初,约翰王在位时,因肆意征税和侵犯贵族权利,引发了贵族们的强烈不满。
贵族们联合起来,迫使约翰王签署了《大宪章》。
《大宪章》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限制,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原则,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后,英国的政治制度在不断的斗争和变革中逐渐发展。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40 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革命期间,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时期。
然而,共和政体并没有稳定下来,1660 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 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不得随意废除法律、不得招募常备军等。
从此,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国王,英国的政治权力重心从国王转向了议会。
三、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虽然名义上是国家元首,但实际上没有实权,只是国家的象征。
国王的职责主要是礼仪性的,如代表国家出席一些重要活动、签署法律文件等。
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议员由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组成,权力相对较小。
下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权力,如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决定财政预算等。
3、责任内阁制内阁由议会下议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内阁成员对议会负责。
如果内阁得不到议会的信任,就必须辞职或者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4、两党制英国的政治舞台上长期存在保守党和工党两大政党。
两党通过竞选争夺议会下议院的多数席位,从而获得组阁权。
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知识点一、背景介绍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指国家政权的最高机构是君主,但实行的是民主的立宪制度。
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17课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二、国王权力的限制在17课君主立宪制中,国王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国王无权单方面制定和修改法律,必须经过议会的批准。
此外,国王还需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约束,不能滥用权力。
三、议会的地位和职责议会是君主立宪制中的核心机构,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上议院由贵族和主教组成,下议院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议会的职责包括审议和通过法律、监督政府、保障民众的权益等。
四、权力的分立和制衡君主立宪制中实行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以保证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国王、议会和司法机构各自拥有独立的权力,相互制约,避免权力集中和滥用。
五、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在君主立宪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规定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作方式,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宪法的修改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和程序,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合法性。
六、民主选举和政党制度君主立宪制下,实行民主选举和多党制度。
通过选举产生的议会代表和政府官员代表民众的利益,实现人民的意志。
政党在议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代表不同的政治观点和利益。
七、言论和媒体自由君主立宪制保障了言论和媒体的自由。
人们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媒体也可以独立报道和评论事实。
这一权利的保障有效地促进了言论和媒体的多样性,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八、权利的保障和司法独立君主立宪制下,公民的权利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和立法机构,保证了公正的审判和司法制度的正常运行。
公民可以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九、历史意义和影响17课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后来的君主立宪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英国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制度,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十、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和变革君主立宪制在经过多次的发展和变革后形成了现代的样貌。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解读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解读引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被视为世界上最为稳定和成功的政治制度之一。
它将君主的权力与议会的权力明确分开,并确保了人民的代议权和言论自由。
本文将深入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特点以及其对英国政治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国内战时期。
在这场战争中,议会和君主权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最终,国王查理一世被处决,英国摆脱了专制统治。
这场革命为后来的君主立宪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组织结构:1. 君主权力:英国君主在立宪制度下仍然具有象征性的地位。
国王或女王作为国家元首,但权力受到限制。
他们的责任包括代表国家,签署法律,任命政府和议会成员等。
2. 议会权力:议会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核心。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上议院(伦敦塔圆形大楼)和下议院(议会大厦)。
上议院由世袭贵族和按照一定规则任命的高级教士组成。
下议院则由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
议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立法、监督政府、审查预算和保障人权。
三、特点:1. 君主与政府分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明确划分了君主和政府的职责,并确保他们相互制衡。
君主作为元首,负责象征性的国家事务,而政府则由首相及其内阁成员组成,负责行政和决策的实施。
2. 三权分立: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倡导三权分立的原则,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相互独立,相互制衡。
这确保了各个权力机构的相互监督,避免了权力的滥用。
3. 司法独立:英国君主立宪制度非常注重司法独立。
英国的司法系统独立于政府和议会,能够公正地解释和执行法律。
四、对英国政治的影响:1. 稳定和平衡: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稳定性和平衡性。
君主立宪制度确保了政府的连续性和平稳的权力过渡,防止了权力的过分集中。
2. 民主参与: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推动了广泛的民主参与和公民权利。
通过普选产生的下议院和自由言论的保障,人民能够参与政治决策,并对政府行动进行监督。
3. 法治和人权: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强调法治和人权的重要性。
英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相信大家都听过英国王权的故事。
那么,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限制王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一、君主立宪制的由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从公元1215年的《大宪章》开始。
当时,国王约翰发起了对贵族的压迫,使得贵族联合发起了反抗,结果政治僵局不可避免。
在这股反对的浪潮中,贵族们发现,国王的专制是他们的共同敌人,将会摧毁他们珍惜的特权。
在政治和经济压力下,国王批准了《大宪章》,这意味着国王必须遵守一系列限制自己的法律,以此限制自己的权力,避免再次引起民众的不满。
从那时起,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渐形成。
二、君主立宪制的要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以下几个要素:议会主权、内阁制度、司法独立、等级制度以及基本人权。
议会主权:英国的国会由众议院和上议院组成,是英国的立法机构。
这两个议院决策的法案才能在英国成为法律。
与此同时,国王必须批准法案,但如果国王拒绝批准法案,那么英国议会可以对其进行否决。
这一点确保了国王的权威无法独断地影响国家政治的走向。
内阁制度:英国的内阁制度是指国王在内阁的建议下执行政策。
虽然国王仍然拥有许多职权,但是他必须在遵循内阁制度的基础上运行。
这一点强化了国王不能挟制政治进程的限制。
司法独立:独立的司法体系是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国,司法机关不受国家其他部门的影响,而是独立统治。
通过这种方式,国王无法直接对司法机构的调查和审判进行干预,司法机构也可以保证自己能够行使公正的职责。
等级制度:英国的等级制度是由封建制度演化而来的。
它确保了国家内部贵族的正常运作,从而帮助限制国王的权力。
这也强化了国家的稳定性和秩序。
基本人权:自由、平等、正义等基本人权限制了国王的行为范围。
国王必须尊重人权,并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它们。
三、君主立宪制的现状今天,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稳定的政治体制之一。
与此同时,它依然在演化和发展。
例如,女王在现代英国中更多地扮演着象征性的角色,而国会则更加实际的代表了英国人民的利益。
高一历史重要知识点整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的含义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如英国,从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国家的化身”,但实际上英王的权力虚有其表,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在现代英国,国王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权力象征。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
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利法案》。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君主立宪制”。
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
但实际上,立宪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国王手中夺取了政治、法律、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最高权力,议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
从表面上看,议会通过的法案要经过国王批准,但这只是一种形式。
自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保守,议会的作用下降,国家的权力中心逐渐转移到内阁和首相手中。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