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8.06 KB
- 文档页数:8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意识状况、生命体征。
2、尿量及液体总量。
3、置管部位及管道是否通畅。
4、抗凝剂的使用及效果。
5、仪器性能。
6、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肾功能及电解质等。
二、护理措施1、护士培训:掌握仪器使用、操作流程及报警处理。
2、心理护理: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对于躁动患者要给予约束。
3、检査管路是否通畅,抽回血。
4、根据治疗需要及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路及滤器。
接通电源,开机自检,连接管道及滤器,选择治疗模式,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 3000 毫升+肝素 100 毫克)预冲。
5、设置各种参数,连接患者,开始治疗。
6、密切观察仪器运行情况,每小时记录动静脉压、跨膜压等各参数变化,发现报警及时处理。
7、遵医嘱配置置换液,严格无菌操作。
监测血电解质,及时调整置换液中电解质的浓度。
8、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参数。
9、观察滤器及静脉滤网有无凝血现象,调整抗凝剂用量。
10、治疗中随时检査各管道连接是否紧密,是否固定妥善,保持管道通畅,位置良好。
11、治疗结束后,先用 20 毫升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再用肝素盐水封管。
12、血管路及滤器按医疗废物处理,仪器清洁消毒备用。
三、健康指导要点1、说明治疗的目的及治疗过程中的配合。
2、合理营养,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
四、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2、治疗开始将血流速设置在 80-100ml/min,30 分钟后再逐渐增加血流速度。
3、避免血凝块及空气进入静脉管路。
4、使用过程中避免机器震动移位。
床边连续性血液滤过护理预案与流程
【应急预案】
1.备好用物至病人床边,做好解释、查对工作。
2.开机自检,安装血液管路、血滤器。
3.肝素盐水冲洗整个血路管,装好置换液。
4.设置脱水量、时间、滤过速度等。
5.遵医嘱从插管静脉端推注肝素液。
6.连接血路管开始治疗。
7.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
8.做好各项记录。
9.护理要点:①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②做好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积极预防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③调节适宜的室温和置换液温度,防止因大量置换液进入病人体内引起寒颤。
④注意观察机器血流量、静脉压(VP)、跨膜压(TMP并做好记录,防止血液凝固堵管。
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严格记录出入液量,避免病人发生容量性低血压或水肿。
【流程】。
床旁血液净化后该如何护理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密闭式体外循环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弥散和吸附等多种不同的方式,针对患者体内的各种致病菌和水分予以清除,保证患者机体较好的内环境。
该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病危患者的抢救中,以操作相对复杂,技术要求较高,风险性较高,需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为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一、血液净化血液净化指的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出至体外,经体外循环使用血液净化设备,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除去,并使净化处理过后的血液返回至体内的过程。
二、床旁血液净化后如何护理(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因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具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电解质紊乱等方面的问题。
对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意识状态、心率、血压、呼吸等各项生命体征的情况予以关注,遵照医嘱监测患者血常规、血气分析、凝血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一经出现异常,随时向医生进行汇报,同时应对患者出入量相应的变化情况予以密切关注,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
(二)加强静脉导管的护理护理人员应每日遵照医嘱针对患者穿刺位置进行换药,使用透明敷贴针对穿刺位置加以保护,各次在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对静脉导管穿刺位置局部是否出现渗血红肿、管路滑脱等方面的情况加以关注,若是发生以上情况,应及时向临床医师进行汇报。
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家属相应叮嘱,加强穿刺位置局部皮肤的保护,并保证其干燥。
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应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
若是患者具有一定的烦躁情绪,应适当进行约束,情况需要时可以遵照医嘱予以相关镇静药物。
在进行置管的过程中,运动的幅度不宜过大,以免患者屈膝、屈髋,导致导管发生折叠等情况。
(三)抗凝护理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抗凝剂,这样会促使患者出血的风险有所加大。
对此,护理人员应做好管路中引流液颜色、滤器凝血等方面的观察工作,及时查看是否具有出血的相关征象。
结合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肝素的实际使用量加以调节,使其延长为正常值的2倍。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患者的护理要点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护理要点。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平湖市中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对60岁以上老年危重患者进行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监测指标等,初步总结其护理要点。
结果:护理的重点包括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管道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液体平衡和生化监测。
结论: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安全护理,保持血管路通畅,根据凝血现象调整抗凝剂用量,监测血糖、电解质和生命体征是成功、安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保证。
关键词L连续性血液进化;危重患者;护理本文选择2012年5月~2014年3月平湖中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危重患者20例,将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监测指标做初步总结,现将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65~89岁,平均77岁,脑出血术后2例,慢性肾脏病10例,多脏器功能衰竭5例。
6月对20例危重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体会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作为一种新技术,在抢救重症ARF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
CRRT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已从单纯替代肾脏功能扩展到非肾脏疾病的救治领域。
因其仪器设备的可移动性及缓慢、连续清除大中分子炎性介质及有害物质,替代肾脏功能等特点[3],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救治中。
CRRT体外循环血容量90ml,病人易耐受,不会因体外循环血容量减少而致低血压。
另外,泵直径小,转速快,肝素用量少,不易凝血。
设定滤液输出置换液输入自动平衡准确,并设有功能报警系统,提高安全性。
接受治疗的病人全身状况较为严重,用常规的间隙性血透治疗不能满足病人每日持续大量的补液,也不能耐受短时间内要清除大量的液体和溶质,而选用CRRT治疗更为安全和有效CRRT治疗过程中护理十分重要,护士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抢救病人、促进病人康复而努力。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患者病情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患者合作程度。
2.了解患者出入液量,是否出入平衡,以及输液的速度、尿量,是否水肿及水肿程度。
3.了解患者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血气分析等指标。
4.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青紫,有无呕血、便血、咯血,以及各种引流液的颜色,伤口渗出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应用抗凝剂以及应用的剂量。
5.观察CRRT机能否正常运转。
【护理措施】1.严格按照CRRT机的操作程序连接患者的体外循环,并妥善固定管路,遵医嘱设置各种参数,对于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半小时监测血压、脉搏1次,并记录。
如血压下降,可减慢置换液的滤出速度,应用升压药或给予血制品静脉点滴,同时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
3.密切监视 CRRT 机的运转情况,注意各种压力的变化,及时处理机器报警。
根据机器提示及时更换置换液,倒空滤过液袋,补充肝素溶液等。
4.严密观察抗凝效果,防止抗凝剂不足造成凝血,观察滤器两端盖内的血液分布是否均匀,滤器颜色是否加深,管路内有无血液分层,静脉壶内滤网有无血凝块形成等,如果静脉压、跨膜压持续上升,滤器颜色变深说明抗凝剂剂量不足,可追加抗凝剂。
5.使用抗凝剂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如伤口有无渗血,大小便及引流液的颜色,防止体外循环中抗凝剂引起的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无肝素抗凝或置换液前稀释法。
6.CRRT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及出凝血指标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随时检查管路的连接是否紧密,管路有无扭曲、打折,管路与血管通路的连接是否牢固。
8.中心静脉置管时,插管处每日换药一次,严格无菌操作,并妥善包扎固定,防止导管滑脱。
【健康教育】1.向清醒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让其了解 CRRT 的治疗过程是在严密的监测系统下完成的,是安全可靠的,以减轻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要点有哪些要想真正长期维护血透患者生命线,我们需要保护血透患者的血管通路以及正确的护理措施。
一、保护血液净化患者的血管通路1、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清洁油膏,以免影响针的固定。
透析后,避免在穿刺处与水接触,防止感染;2、注意食品卫生,防止腹泻导致内瘘因脱水而闭塞;3、透析时注意调整血压,防止低血压;4、防止内瘘受到压力和冲击,特别是在公共汽车、商场等拥挤场所;不要使瘘侧手臂提过重的东西;5、每天检查内瘘是否通畅:用手指轻触瘘口,感觉有震颤或呼呼声,说明瘘口通畅。
如果没有这种感觉或瘘管突然疼痛,请及时就医;6、指导正确的止血方法:拔出针头后,用拇指轻按入针方向,因为每次穿刺都会在皮肤和内瘘血管壁上分别留下一个针眼。
只有对两个针眼正确按压才能真正起到止血的作用。
压力应适当,以免渗血,一般以感受到震颤为标准。
按压时间大约是5-10分钟。
取下棉球后,观察穿刺点5分钟;7、对于有血管瘤的患者,可用弹力绷带包扎,以防止破裂和大出血;8、病人还应知道瘘侧手臂不可以打点滴、输血、抽血和血压测量;9、可用于多磺酸粘多糖软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用于肝素软膏,具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二、连续性血液净化护理问题1、自体动静脉瘘堵塞,怎么办?AVF闭塞常由穿刺点或吻合口瘢痕组织狭窄引起。
因此,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在阻塞的近端制造一个新的瘘管。
由于静脉壁增厚,新的瘘管建立后可以立即进行血液净化。
2、人工血管动静脉瘘堵塞,怎么办?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后,传统方法可以采用切开人工血管,并用专用导管清除人工血管中的血栓。
如果有狭窄的地方,可以通过手术来修复。
2009年以来,国内率先采用局部穿刺溶栓的方法,即细针穿刺人工血管瘘,注射溶栓药物清除人工血管内血栓,血管造影显示狭窄部分,球囊扩张狭窄部分,恢复通路,接受治疗的患者创伤小,无手术创伤面,对血液净化无影响,无需深静脉导管。
3、出血途径的肢体肿胀是怎么回事?在血液净化回心脏的过程中,肢体肿胀常由静脉狭窄或闭塞引起。
床边血液净化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床边血液净化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开展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科室。
三、工作原则1. 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治疗安全。
2. 注重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3. 关注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4. 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四、工作内容1. 床边血液净化治疗前,医生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治疗目的、过程及可能的风险,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2.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治疗方式、治疗时间、药物使用等。
3. 护士负责准备床边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检查设备性能,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4. 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治疗结束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6. 护士负责床边血液净化设备的清洁、消毒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7. 定期对床边血液净化设备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设备安全。
8. 医生和护士参加床边血液净化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9. 建立床边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及患者病情变化。
10. 加强床边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五、工作流程1.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提出床边血液净化治疗申请。
2. 护士接收申请后,准备相关设备和耗材。
3. 医生和护士共同进行治疗操作。
4.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5. 治疗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6. 护士负责设备清洁、消毒和维护。
7. 定期进行设备质量检测。
8. 医生和护士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
9. 建立治疗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治疗过程。
10. 加强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六、考核与评价1. 每月对床边血液净化工作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每季度对医生和护士进行业务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3. 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需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床旁连续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摘要】目的:研究床旁连续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6例危重症患者,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并全部实施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与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中治疗与护理,26例患者均转危为安并顺利康复出院,治疗3d、5d、7d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现连续下降趋势,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危重症患者采取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措施,并辅以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尽快脱离危重状态,利于提高对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床旁连续血液净化;危重症;护理危重症在临床上用于表示患者所患疾病需要尽快进行医学处理,否则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是死亡,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采取专门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是提升危重症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有段之一[1],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成功率,我院就床旁连续血液净化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共26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6~78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其中病毒性脑炎4例、急性肾衰竭3例、格林巴利5例、药物中毒4例、重症肌无力2例、中枢系统感染5例、其他3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与评估,并实施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选择股静脉或颈内静脉并采用双腔管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连续血液净化的时间,一般为24~72h,当患者达到血压平稳、无腹部压痛、心率不超过每分钟90次以及呼吸频率不超过每分钟20次等相关生命体征水平正常时即可遵医嘱停止连续血液净化[2]。
护理措施:① 在患者清醒时向其讲解连续血液净化的效果与目的,同时安抚患者以尽量使其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叮嘱患者务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予以患者鼓励与心理支持;②加强对患者口腔、会阴以及皮肤的清洁与护理,定时翻身,以尽量降低压力性损伤、口腔炎等并发症的发生;③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给医生,输液时注意观察组是否有渗血、血肿情况,在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时严密观察仪器运转情况,并注意防止滤器凝血、管道扭曲以及空气栓塞等情况发生[3]。
•128 •TODAY NURSE January,2019, Vol. 26, No. 1※危重症护理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54例I C U高血钾症患者的护理体会张进英摘要总结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高钾血症危重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主要包括做好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饮食护 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f.认为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钾浓度以及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上 推广。
关键词:血液净化;高钾血症;重症监护室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 - 64丨1(2019)01-0128-03闻钾血症是ICU常见的临床危重症,是一种严重的电解质 紊乱,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钾离子的浓度维持在3.5〜5.5 mmol/ L,当人体内血清钾的浓度超过5.5 mmol/L,则称为高钾血症。
高钾血症是由于体内肾功能障碍所致的钾离子排出减少、血液 浓缩或人体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的,常发生于急、慢性肾衰竭及各 种危重病。
高钾血症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最早出现四 肢及口周感觉麻木、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
患者病情 发展迅速,重症高钾血症时,患者由躯干至四肢逐渐出现软瘫,腱反射消失。
严重高血钾导致患者心跳骤停甚至死亡[11,因而工作单位:301800天津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ICU张进英:女,硕士,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3-14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表2两组案例应急人员对现场情况掌握情况比较(分J±s)组别例数得分对照组6665 ±12.38研究组8487 ±10. 15«值-11..959/M直<0.001表3两组案例受援单位人员满意度比较例(%)组别例数满意数很满意数满意度对照组5930(50.85)2(3.39)32(54.24)研究组7040(57.14)29(41.43)69(98.57)x2值37.029/M直<0.001援单位护士、保安人员、应急护士之间的信息传递时间,采用标 准化沟通模式,工作人员思路清晰,重点明确,传递信息更有条 理性,接受信息人员对信息内容明确,能迅速接受并作出反应。
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的
护理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床边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78-01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一种,是一种连续24h或接近24h,甚至几天的时间里连续不断,根据液体溶质过滤或透析的原理,并结合液体置换作用,来调节及维持患者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酸碱及游离状
态的溶质等的平衡,清除部分对身体有害的成分的体外血液净化的治疗方法[1]。
由于CVVH是持续、平稳地进行,血容量在单位时间内变化较小,因此患者血压低、循环功能差时也可进行。
现将我院ICU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CVVH治
疗危重患者49例的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49例患者中男39例,女10例,年龄30~82岁,原发病为:多发伤4例,重度烧伤5例农药中毒8例,重症胰腺炎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9例,MODS7例,COPD并发高钾血症1例,感染性休克1例,脑干出血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5例。
行CVVH前血生化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163~752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9~792U/L、血
尿素氮(BUN)~109mmol/L、血肌酐(Cr)193~1089mmol/L,血气分析示:,血钾。
伴有少尿、无尿、水肿等体征和症状。
CVVH治疗时间最长600h,最短30h,滤器使用时间最长30h,最短8h。
2方法
设备及置换液使用金宝PRISMA床边血滤机,应用其配套的管道(M100set-1)及滤器和加温管道,(使用时温度选择度),滤器一次性使用,均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体外循环,根据治疗时间和凝血情况每8~24h更换1次。
置换液配方:置换液分A、B两组,A组
用%NS3000mL,5%GS100mL,无菌注射用水
900mL,10%Cacl20mL,25%,10%Kcl0~20mL不等(根据患者血钾水平随时调整),将上述液体混合装入一次性静脉营养袋(4L)中,置换液配好后采用外周加温方法保持置换液温度在30~37℃范围内。
B组为5%碳酸氢钠250ml,一般以93ml/h 泵入。
操作方法
配制%NS1000mL加肝素钠12500u(相当于100mg)为管路预冲液,安装管路及滤器后预冲,并浸泡10~30min,使肝素吸附在滤器膜上,自检通过后,建立体外循环(排净肝素盐水),血液流速150mL/min,置换液流速为2L/h,脱水剂量随患者情况而异,抗凝剂应用视病情而定,每小时100ml生理
盐水冲洗滤器及管路以观察凝血情况,记录CVVH护理单(每两小时记录一次)。
3结果
行CVVH治疗后患者血生化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21-69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5-42U/L、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78-145mmol/L,血气分析示:,血钾。
4例多发伤,4例重度烧伤5例农药中毒、6例重症胰腺炎、9例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MODS、1例COPD并发高钾血症,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共38例患者渡过疾病急性期或危险期,1例重度烧伤,3例农药中毒,1例MODS及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例脑干出血,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共9例患者因放弃治疗而终止,1例重症胰腺炎、1例感染性休克均死于原发病。
4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行CVVH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均有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应观察患者的意识、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脉搏氧饱和度,监测血生化、血常规、血气分析、血凝系列的变化,注意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2h检测血糖,4h检测电解质、凝血系列和血气分析1次,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置换液配制及脱水剂量。
保持患者出入量平衡至关重要,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量,专人管理。
由于患者行CVVH治疗中活动受
限,要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保证每2h翻身1次,保持
衣服、被褥干净整洁。
翻身时要防止管道打折、受压及脱落,出现机器报警要快速查找原因并处理,同时向患者(神志清楚)进行解释安慰。
静脉导管及血管通路的护理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
行静脉导管护理。
每天常规换药,皮肤消毒选用0.5%碘伏进行消毒。
穿刺术野的覆盖保护选用透明敷贴以便于及
时发现穿刺点的炎性变化。
每次行血液净化治疗前,注意
观察局部有无渗血、红肿、渗出、滑脱等。
平时注意保持
局部清洁干燥,有潮湿污染时及时换药,避免刺激创口引
起局部或全身血液感染。
治疗过程中,保持导管位置良好,穿刺侧肢体体会良好,以保证充足的血流量,经常检查管路,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可用配套敷贴和宽胶布妥善固定,烦躁者给予适当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置管期间不应大幅度运动,避免患者屈膝、屈髋造成导管折叠、贴壁甚至脱落[2]。
本组20例穿刺侧下肢用约束带固定,18例躁动患者应
用镇静剂,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导管折叠或脱落。
体温的监测与护理血液净化时,由于加入了大剂量的
置换液,且一部分血液在体外进行循环,很容易造成患者
体温不升。
本组44例次在血液净化开始后两小时左右出现低体温。
床旁血透机上有自动加温控制装置,可调节置换
液的温度在37℃左右,必要时用烤灯使外周环境温度升
高达到间接加温的目的。
还可将配置好的置换液放入恒温
箱中保温,以上这几种方法使患者的体温能够恢复正常。
若患者高热,可以不加温置换液本组5例患者发热,用低温置换液后有效控制了体温。
抗凝的护理体外循环抗凝剂的应用可使出血危险明显
增加,因此,,加强对引流液、创口渗血、大便颜色及滤器
凝血的观察,注意有无出血征象;根据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调整肝素用量,要求APTT延长达正常值的2倍[3],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为了减少凝血,采用周期盐水冲洗法。
本组有39例患者采用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
出血认真观察全身容易发生出血的部位和静脉置管处,及时发现皮肤黏膜异常和大小便颜色变化,严密监测凝血象。
3例患者出现静脉置管穿刺点出血,通过停用抗凝剂来
控制症状;4例出现口鼻腔的出血,降低抗凝剂剂量,对脑干
出血的患者我们CVVH治疗期间采用全程无肝素治疗,每小
时生理盐水100mL冲洗滤器和管路。
值得注意的是,股静脉置管封管我们采用%NS50mL加肝素钠12500u动静脉端各注10mL正压封管,再次行CVVH前要先将导管内肝素钠液抽
出。
感染感染是股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无论是行CVVH治
疗前连接通路,治疗中冲洗和采集标本还是治疗后封管,一
定要对管口进行彻底消毒[4]。
每次行CVVH治疗前后均
要更换股静脉置管敷贴,并观察置管口有无出血及渗血。
另外体外循环的连接及更换置换液也必须无菌操作。
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病情危重,对于清醒患者出现情绪急躁、低落,加之大量血液被引出体外,对治疗方法的陌生往
往存在紧张、恐惧,对预后担心,缺乏信心。
对治疗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疗及护理。
注意与患者沟通了解、倾听患者的叙述,给予安慰与鼓励,让患者了解CVVH治疗方法及如何配合并介绍成功病例,使其减轻思想负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5小结
CVVH作为一种新技术,由于其稳定的血液动力学,持续
稳定的控制氮质血症和水盐代谢,不断清除体内毒素及炎症因子,保证营养供给等优点,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重要
的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平衡,成为ICU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接受CVVH治疗的患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易遭受各种感染的侵袭;治疗过程中建立体外
循环,风险大;血滤机操作技术含量高等等对护理人员的要
求都特别高,护士是CVVH治疗的主要、直接管理者,细致周密的护理工作才能保证CVVH治疗的安全进行。
在治疗中,
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压力监护、抗凝监护,重视导管护理,保持管路通畅,是CVVH护理的关键所在。
因此只有熟练掌握了专科技能,治疗中给患者提供专心细致严谨的护理,
重视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恪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才能
保证CVVH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明显延长危重症患
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黎磊石,季大玺.连续性血液净化[M].南京:东
南大学出版社,
[2]董素莲.CRRT在重症急性肾衰中的护理[J].护
理与康复,2003,2(4):242-243.
[3]邱海波,周韶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现代治疗[J].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35.
[4]王质刚.中心静脉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J].透析病与肾脏移植杂志,2002,11(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