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题型不变
- 格式:pptx
- 大小:791.27 KB
- 文档页数:43
【高三】2021年高考新课标卷I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简析2021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现将新课标I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从整体变化、相关指标和知识内容、实验考查等三个方面作以简单分析,希望对2021年高考复习有一定的帮助。
一、试题的“变化”与“未变”与2021、2021两年相比,试题表现出“三变两未变”的特点。
1.变化(1)图表类题目数量和分值有所下降(表1)表1:近3年试题中图标类题目数量和分值分析年份图表题目数量具体题目分值总分值202134小题。
选择题;4个小图(1个遗传信息传递图,3个曲线图) 62329小题。
非选择题;曲线图1132小题。
非选择题;表格题6202155小题。
选择题;胚芽鞘实验图633(45)6小题。
选择题;柱形图629小题。
非选择题;曲线图1130小题。
非选择题;2个小图(肺牵张反射图、突触结构) 1039小题。
非选择题;选考题;表格题 15202142小题。
选择题;曲线图;6296小题。
选择题;表格题;629小题。
非选择题;曲线图932小题。
非选择题;6个遗传杂交图 8近3年高考试题中,图表信息类试题数目由2021年4道题29分,到2021年4(5,含选考题)道题33分(45分),到2021年3道题23分。
整体表现出图表信息类试题数量和分值均有所减少。
(2)信息给与方式有小变化试题信息给与形式除了传统的图表信息之外,今年高考试题中出现了材料分析题(选考试题40题)。
该道试题通过三则材料提供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胚胎移植等相关知识信息,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和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不过,由于选考试题难度要求的限制,试题材料仅仅提供了学生答题的情境,材料并没有为学生作答提供充足信息。
题干中的信息在学生作答时得到了有效利用,真正体现了对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如5、29、30、31等小题,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在学生作答时都是能够利用到的;并且某些设问必须严格按照题干信息作答,否则容易出错。
2024-2025年秋季学期期中测试高一年级生物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竹林中的空气、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B.高山竹林中的所有大熊猫和所有竹子共同形成了一个群落C.竹茎、竹叶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将大量磷脂分子放入清水中搅拌后,不可能出现下列图示的是()A. B. C. D.3.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A.一片树林B.一片树林里所有的树C.一片树林里所有的乔木D.一片树林里所有的马尾松4.下列相关广告语的叙述,你认为合理的是()A.某某牌口服液含有丰富的Ca、Mg、Zn等微量元素B.某某牌鱼肝油(富含维生素D)有助宝宝骨骼发育C.某某有机蔬菜不含任何无机物,是真正绿色食品D.某某核酸保健品能够治疗因基因受损导致的一切疾病5.下列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大肠杆菌、冷箭竹和熊猫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判断正确的是()注:“√”表示具有,“×”表示不具有。
A.熊猫、大肠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冷箭竹B.熊猫、大肠杆菌、冷箭竹、脊髓灰质炎病毒C.大肠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冷箭竹、熊猫D.大肠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熊猫、冷箭竹6.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由于排出过量的无机盐,会有少量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无机盐是细胞化合物的组成成分B.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非常重要C.细胞内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建议运动员的饮品中应添加适量的某些无机盐7.下图为四种不同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水绵) 乙(蓝细菌) 丙(HIV ) 丁(变形虫) A.甲乙的细胞壁都可被纤维素酶水解 B.甲乙均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丁与支原体相比,结构上的不同点主要是有成形的细胞核D.丙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遗传信息的流动遵从中心法则8.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如图所示,图甲中①②③④表示镜头,⑤⑥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新课改卷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下哪项不是细胞的基本功能?A. 物质的进出B. 能量的转换C. 遗传信息的传递D. 环境的适应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形态多样性答案:D3.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进行的主要能量转换过程,其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壁答案:C4. 以下哪种激素不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胃泌素答案:D5.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不包括以下哪项?A. 质粒B. 噬菌体C. 病毒D. 染色体答案:D二、填空题6.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7.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___________。
答案:化学能8. 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识别自身与非自身;清除体内异物;维持内环境稳定9.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___________,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
答案:改变10.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答案:种三、简答题11. 简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细胞呼吸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细胞呼吸的意义在于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12. 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逐级递减。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会有损耗,主要表现为热能的散失。
此外,能量流动具有不可逆性,即能量不能从消费者返回到生产者。
四、论述题13. 论述基因工程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问题。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
三者都含有DNAC。
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
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2.(6分)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
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6分)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A。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皮肤血管舒张C。
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
用酒精擦拭皮肤4.(6分)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
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A。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C。
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
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5.(6分)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
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
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
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6.(6分)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
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A。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淮安卷)生物(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根据如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小明家种植的百合花大部分植株的叶子出现了发黄现象,他的父母十分焦急.小明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发黄的和颜色正常的百合花叶子送到某科研单位检测,得到数据如表。
1.根据检测结果,小明进行了合理的猜测: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A.缺少光照B.缺乏水分C.缺少铁元素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小明做了以下实验:步骤一: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①号和①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步骤二:①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含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①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某种等量的同种化学肥料应该是()A.含铁元素B.不含铁元素C.含不含铁元素无所谓3.步骤三: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且适宜。
步骤四: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A.正常叶的颜色B.老叶的颜色C.新叶的颜色4.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A.与含铁元素有关B.与含铁元素无关C.无法判断5.如果①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颜色正常,而①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A.与含铁元素有关B.与含铁元素无关C.无法判断下图是菜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6.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害物质DDT污染,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A.草B.鹰C.鼠7.图中所示动物中,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兔和鼠B.蛇C.鹰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8.在对光过程中,要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应转动甲图中的结构()A.①B.①C.①9.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乙图中滴加的液体是()A.清水B.生理盐水C.浓盐水10.若要把丙图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移动装片的方向是()A.上方B.下方C.右下方“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当花期满了之后,桃花将凋谢并结出果实桃,请观察桃花和桃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小面5个小题11.摘除了左图中的下列哪项结构,则这朵桃花将不能发育成果实。
2022-2023年近3年全国卷高考生物题型
分析、出题倾向
一、题型分析:
近三年全国卷高考生物科目的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选择题:选择题在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生物科目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选择题通常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涉及到知识点的考查和理解能力的评估。
填空题:填空题在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生物科目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填写正确的答案,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简答题:简答题在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生物科目中是较少见的题型。
简答题要求考生对特定问题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出题倾向:
近三年全国卷高考生物科目的出题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点覆盖广泛: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生物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包括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分类、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态学等多个方面。
2. 强调实际应用: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生物题目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实际应用,涉及到生物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相关的社会问题。
3. 理论联系实际: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生物题目注重考查考生对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将所学的生物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和解决。
4. 探究能力的考查: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生物题目中偶尔会出现一些探究性的题目,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和科学探究能力。
总体而言,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生物科目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新课改生物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信息B.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C. 调节细胞内物质的进出D. 合成蛋白质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染色体答案:D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细胞质C. 叶绿体D. 液泡答案:C4. 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线粒体和核糖体B. 线粒体和叶绿体C. 线粒体和内质网D.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答案:A5. 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答案:A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A. 复制后加倍B. 分裂后减少C. 复制后不变D. 分裂后加倍答案:A7. 下列哪项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答案:A8.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A. 组织B. 器官C. 系统D. 个体答案:A9. 酶的催化作用特点是:A. 高效性B. 特异性C. 需要高温D. 需要光照答案:A10.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A. 蛋白质B. 核酸C. 糖类D. 脂质答案:B11. 基因突变是指:A. 基因数量的改变B. 基因位置的改变C. 基因结构的改变D. 基因表达的改变答案:C12.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答案:A13. 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清除衰老细胞B. 防御病原体入侵C. 调节体温D. 运输氧气答案:B14. 下列哪项是生物进化的证据?A. 化石记录B. 基因序列C. 物种分布D. 所有以上答案:D15.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A. 确定人类基因的数量B. 绘制人类基因图谱C. 确定人类基因的功能D. 所有以上答案:D16. 下列哪项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所有以上答案:D17.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答案:B18. 下列哪项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A. DNAB. RNAC. 蛋白质D. 糖类答案:A19.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答案:B20. 下列哪项是生物体的应激反应?A. 光合作用B. 细胞分裂C. 免疫反应D. 基因表达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______和______。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生物试卷30题,每题1分。
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1.“田鼠吃土蜂幼虫”体现出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2.达尔文观察多种生物并深入研究后,提出“适者生存”的观点。
包含此观点的学说是()A.能量守恒定律B.自然选择学说C.细胞学说D.遗传定律3.《红楼梦》中丫鬟们常用凤仙花花瓣染指甲,花瓣细胞中储存红色汁液的主要结构是()A.细胞核B.细胞膜C.叶绿体D.液泡4.将白色玫瑰花束插入红墨水中,数天后花变成红色。
下列能将红墨水运输至花的是()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分生组织5.“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从生物体结构层次分析,诗中两种生物的区别是有无()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6.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时,将图中的视野从甲调节到乙,正确的操作是()A.移动装片B.转动转换器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7.研究表明,运动能促进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激素分泌。
这种激素可能是()A.胸腺素B.生长激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8.孕妇适量增补叶酸(维生素B9)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胎儿获得叶酸的部位是()A.子宫B.羊水C.胎盘D.输卵管9.夏天植被茂盛的公园吸引很多人来消暑纳凉,主要原因是植物能进行()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10.呼吸系统疾病常采用雾化治疗,雾化时鼻、口都能吸入药物。
从口腔吸入的药物进入呼吸系统,首先经过的器官是()A.鼻B.咽C.喉D.食道11.用盆栽的蚕豆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向叶片滴加碘液后,观察到图中甲、乙两处的现象是()A.甲处变蓝,乙处不变蓝B.甲处变蓝,乙处变蓝C.甲处不变蓝,乙处不变蓝D.甲处不变蓝,乙处变蓝12.切开火龙果后能看到很多黑色的种子,发育成黑色种子的是()A.受精卵B.胚珠C.子房壁D.子房13.切下的胡萝卜末端在适量水中能长成胡萝卜苗(如图)。
2023年新课标卷理综生物学试题深度剖析一、总体评价2023年的高考生物全国卷试题,整体上延续了历年来高考生物的命题风格,即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学科能力的运用,并注重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的结合。
在题型和难度设置上,今年的试题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确保了高考选拔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具体分析1、基础知识的考查今年的生物全国卷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依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都是高中生物学科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能够有效地检验考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科的整体掌握情况。
例如,选择题中关于细胞结构、物质运输、遗传规律等方面的考查,都是生物学中的基础知识点。
而在简答题中,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考查,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基础知识。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记忆、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点,从而反映出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学科能力的运用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今年的生物全国卷试题还突出了对学科能力的运用。
这些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分析推理等。
通过这些题目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检验考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一道关于实验设计的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实验条件和目标,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这样的题目不仅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实验基础知识,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再如,一道关于数据处理的简答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表格,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这样的题目要求考生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
3、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的结合今年的生物全国卷试题还注重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的结合。
通过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检验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例如,选择题中关于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题目,就与当前的环境保护问题密切相关。
这样的题目要求考生不仅具备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环境问题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