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4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描写乡村风景和生活的文章。
通过对乡村的自然体面、人文风情、农耕生活、传统文化以及乡村发展的描述,展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这篇文章的内容。
正文内容:1. 自然体面1.1 乡村的山水之美: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山川河流、田野湖泊等自然景观,展现了乡村独特的自然体面。
1.2 乡村的四季之美:文章中描述了乡村春夏秋冬的景色,如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金黄稻田和冬天的银装素裹,展示了乡村四季变化的漂亮。
2. 人文风情2.1 乡村的淳朴民风:文章中描绘了乡村人们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他们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展示了乡村人文风情的独特魅力。
2.2 乡村的传统习俗:文章中描述了乡村传统的节日、婚丧嫁娶等习俗,如春节的舞狮、中秋的赏月等,展示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3. 农耕生活3.1 乡村的农田景观: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农田,如稻田、麦田等,展示了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
3.2 乡村的农事活动:文章中描述了乡村的农事活动,如耕种、种植、收割等,展示了农民的勤劳和智慧。
4. 传统文化4.1 乡村的民间艺术: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民间艺术,如腰鼓、秧歌等,展示了乡村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4.2 乡村的传统建造:文章中描述了乡村的传统建造,如土坯房、木屋等,展示了乡村传统建造的风格和特点。
5. 乡村的发展5.1 乡村旅游的兴起:文章中描述了乡村旅游的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乡村游玩,推动了乡村的发展。
5.2 乡村产业的发展:文章中描绘了乡村的农产品加工、农家乐等产业的兴起,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总结:通过对《乡村的风》的阅读,我们深入了解了乡村的自然体面、人文风情、农耕生活、传统文化以及乡村的发展。
乡村的风景和生活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美感和体验,同时也展示了乡村的潜力和活力。
我们应该重视乡村的保护和发展,让乡村的风继续吹拂着我们的心灵。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描写乡村的风景和生活,展现了乡村的漂亮和宁静。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乡村的风》的阅读答案。
一、乡村的自然风景1.1 作者通过描写乡村的自然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漂亮和宁静。
1.2 文中提到了乡村的山水、田野、河流等元素,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1.3 乡村的自然风景是文中的一个重要背景,也是表达作者情感的一种方式。
二、乡村的生活方式2.1 文中描绘了乡村人们的生活方式,强调了他们的朴素和纯真。
2.2 乡村的生活方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2.3 通过描写乡村的生活方式,作者传达了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反思和思量。
三、乡村的人情味3.1 文中展现了乡村人们的淳朴和热情,他们彼此关心和匡助。
3.2 乡村人情味体现在邻里之间的互助、友爱和团结上。
3.3 乡村人情味是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表达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量。
四、乡村的文化传统4.1 文中提到了乡村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强调了乡村的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4.2 乡村的文化传统是乡村人们生活的一部份,也是他们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4.3 通过描写乡村的文化传统,作者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
五、乡村的未来展望5.1 文中提到了乡村的发展和变化,展现了乡村的未来展望。
5.2 乡村的未来展望是一个重要的议题,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来实现。
5.3 通过描写乡村的未来展望,作者呼吁人们关注乡村的发展和保护。
结论:《乡村的风》通过描写乡村的风景、生活方式、人情味、文化传统和未来展望,展现了乡村的漂亮和宁静。
这篇作品让人们反思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呼吁人们关注乡村的发展和保护。
读完《乡村的风》,我们对乡村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珍惜和爱慕乡村的漂亮。
宁夏银川市第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35分)1.(10分)默写。
①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达诗人孤独抑郁心情和避世归隐愿望的句子是: , 。
②曹操在《龟虽寿》中,运用形象的比喻来抒发壮志,比喻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到晚年,一颗勃勃雄心也永不消沉的两句诗是: , 。
③《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现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留恋的句子是: , 。
④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表现月光清澈透明、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句子是: , 。
⑤《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壮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 , 。
2.(6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两则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
摘抄1:从最高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吃的穿的都一样。
但是,营长以上可以骑马或骡子。
我注意到,他们弄到美味食物甚至大家平分——在我和军队在一起时,这主要表现在西瓜和李子上。
指挥员和士兵的住处,差别很少,他们自由地往来,不拘形式。
摘抄2:徐海东很重视能够表现身体强壮的事,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因此行动稍有不便,使他感到很遗憾。
他烟酒不沾,身材仍很修长,四肢灵活,全身肌肉发达。
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
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
但他仍给你一个农村青年的印象,好像刚从水稻田里上来,放下卷起的裤腿,参加了一队路过的“志愿参加”的战士队伍。
读书任务卡任务1:作者: (1分)任务2:摘抄2中人物的特点是: (1分)任务3:以上摘抄给我的感受是: (2分)任务4:《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让中国的故事“有温度,有情感,有精神,有力量”;书中有哪些好的讲故事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2分)3.(4分)成语积累。
阳春三月,桃花盛放,十里桃林让人①___,红的奔放、粉的恬静、远远近近,好不炫目。
一些耐不住寂寞地探出笑颜,一些②___极是娇弱,还有一些③___(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一副傲然的样子。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乡村风景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本文将对《乡村的风》进行阅读分析,从景色描写、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景色描写1.1 作者对乡村风景的描写方式1.2 描绘乡村的自然环境温和氛1.3 通过描写乡村风景传递的情感和意境二、人物塑造2.1 作者对主人公的塑造方式2.2 描绘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2.3 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和互动三、情感表达3.1 作者通过描写情感细节展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3.2 描绘主人公对乡村生活的情感态度3.3 通过情感表达传递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四、主题思想4.1 乡村生活的夸姣与价值4.2 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反思和思量4.3 通过主题思想传递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正文内容:一、景色描写1.1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方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乡村风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他用词如画,将乡村的山川、田野、河流等元素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宛然置身其中。
1.2 作者描绘乡村的自然环境温和氛,以及乡村的宁静和宜人之处。
他描述了晨曦中的田野,夕阳下的山川,清晨的鸟鸣和夜晚的虫鸣,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的自然之美和宁静的氛围。
1.3 通过描写乡村风景,作者传递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乡村风景的漂亮和独特之处,引起读者对乡村生活的憧憬和思量。
二、人物塑造2.1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方式,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
他刻划了主人公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和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形象。
2.2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状态,展现了主人公的顽强、善良和乐观。
他描述了主人公勤劳的生活状态,以及面对难点时的坚持和乐观态度,让读者对主人公产生共鸣和钦佩。
2.3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和互动,展示了主人公与乡村人民的深厚情感和亲近关系。
《乡村的风》阅读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文章,通过对风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朴实和美丽。
下面将从风的吹拂、风的声音、风的气息、风的力量和风的意义五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风的吹拂1.1 乡村的风轻柔而恬静,吹拂着田野上的麦浪,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
1.2 风吹过树梢,树叶发出沙沙声,仿佛在述说着乡村的故事和历史。
1.3 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让人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气息。
二、风的声音2.1 风吹过麦田,麦穗发出沙沙声,像是在歌颂着丰收的喜悦。
2.2 风吹过村庄,带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和家禽的叫声,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热闹和喜悦。
2.3 风吹过溪流,溪水发出潺潺声,仿佛在述说着大自然的声音和生机。
三、风的气息3.1 乡村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感受到大地的气息和生命的力量。
3.2 风吹过果园,果香扑鼻,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和果实的甘甜。
3.3 风吹过花田,花香弥漫,让人感受到花开的美丽和生命的蓬勃。
四、风的力量4.1 风吹过田野,吹动麦浪,展现出风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威严。
4.2 风吹过树梢,吹动树叶,展现出风的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
4.3 风吹过山峦,吹动云雾,展现出风的力量和大自然的壮丽。
五、风的意义5.1 乡村的风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大自然的力量,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宇宙的神秘。
5.2 风是乡村的伙伴,陪伴着人们走过春夏秋冬,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5.3 风是乡村的守护神,保护着乡村的安宁和和谐,让人感受到家园的温馨和幸福。
结语:通过对《乡村的风》的细致描写,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乡村的美丽和宁静,也可以体会到风的力量和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乡村的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保护我们的家园。
愿乡村的风永远吹拂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永远怀念家乡的美好时光。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引言概述:《乡村的风》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散文,通过对风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漂亮和宁静。
本文将对《乡村的风》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风的声音1.1 作者如何描绘风的声音?答: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比如“风儿呼啸着穿过田野”,“风儿轻轻地吹拂着树叶”,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风的声音。
1.2 风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答:风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它像是大自然的呼吸声,让人感到放松和安心。
1.3 风的声音在乡村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答:风的声音为乡村生活增添了一种自然的音乐。
它让人们感到亲近大自然,舒缓心情,享受宁静的乡村生活。
二、风的滋味2.1 作者如何描绘风的滋味?答:作者通过描述风吹过的田野和果园,带来的花香和果香,来描绘风的滋味。
2.2 风的滋味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答:风的滋味给人一种清新和自然的感觉。
它让人们感到身心舒畅,宛然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
2.3 风的滋味在乡村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答:风的滋味让人们享受到乡村的新鲜空气和自然气息。
它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三、风的触感3.1 作者如何描绘风的触感?答:作者通过描写风吹过的树叶、人们的脸庞和身体,来描绘风的触感。
3.2 风的触感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答:风的触感给人一种清凉和舒适的感觉。
它可以消除闷热,给人带来凉爽和舒适的感受。
3.3 风的触感在乡村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答:风的触感给人们带来了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在炎热的夏天,风的触感可以为人们带来凉爽,缓解炎热的感受。
四、风的视觉4.1 作者如何描绘风的视觉?答:作者通过描绘风吹过的田野和树林,使人们能够感受到风的视觉效果。
4.2 风的视觉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答:风的视觉给人一种轻盈和自由的感觉。
它可以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4.3 风的视觉在乡村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答:风的视觉给人们带来了漂亮和宁静的感受。
它使人们能够欣赏到乡村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乡村的风许俊文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
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
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
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凤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
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
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
《乡村的风》阅读及答案
引言概述:
《乡村的风》是一篇描写乡村生活的散文,通过对乡村风光和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一、风景描写
1.1 作者对乡村风景的描写
1.2 描述乡村的自然环境
1.3 展示乡村的宁静与美丽
二、人文情感
2.1 作者对乡村人文情感的表达
2.2 描述乡村人们的生活状态
2.3 展现乡村人们的情感交流
三、生活态度
3.1 作者对乡村生活态度的思考
3.2 探讨乡村生活的意义
3.3 分析乡村生活的优点与缺点
四、乡村发展
4.1 探讨乡村发展的现状
4.2 分析乡村发展的趋势
4.3 提出乡村发展的建议
五、读后感与启示
5.1 读后感受与体会
5.2 对乡村生活的思考
5.3 《乡村的风》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乡村的风》这篇文章,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对乡村生活和发展的启示。
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后,能对乡村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有所启发。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同步练习片段读写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
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时,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
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选自许俊文《乡村的风》,有删改) 1.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
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文中找出一例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2.诗中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②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片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
乡村的风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
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拔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
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
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一种大美。
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
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随着黄叶随凤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
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
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到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
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凤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
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
一拨又—拨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
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驴马在风中打着响鼻,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阅读题:
1.结合第②段中的具体语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
(2分)
2.第③段中,作者是用哪几幅画面来表现乡村的“诗意”的?请简要概括。
(2分)
3.第④段写到了小枣树、黄栌树以及自己年迈的父亲,是为了表现风的什么特点?请用原文中一个词语回答。
(1分)
4.文章开头“风是乡村的魂”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5.诮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仿照第⑤段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2分)
6.请仔细品味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谈谈这些话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①对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乡村的热爱。
②对故乡纯朴的风土人情的赞美。
(1分)举例略。
(1分)
2.①炊烟狂草。
②莲荡乱荷。
③秋树的疏简以及枝头如音符般的鸟巢。
(意思接近即可。
第①②两点写出一点或两点,均计1分:第
③点计1分.共2分)
3.神奇。
(1分)
4.结构上,总领全文,又与文末相呼应(1分):内容上,点明主旨(1分)。
5.示例:柳条在风中舞蹈,小河在风中歌唱(要点:句式为“……在风中……”,与原文构成排比。
2分)
6.要点:人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不断经受磨砺。
(意思相近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