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粤语
- 格式:pdf
- 大小:260.62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
在这段时间里,随着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粤语童谣不断接受新的影响和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本文将从粤语童谣的起源发展、其歌曲化历程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粤语童谣的起源和发展粤语童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广东、香港一带的儿童歌曲传统。
早期的粤语童谣多以民间诗歌、童谣和故事为原型,内容多为儿童生活中的故事、游戏、学习和思维发展等。
这些童谣通常由家长、祖辈或老师口头传授给孩子们,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文化传统。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香港儿童文体活动的兴起,粤语童谣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些知名音乐人和文化工作者开始创作和收集粤语童谣,并将其编成唱响的儿童歌曲,以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传统。
随后,一批优秀的粤语童谣作品相继问世,如著名粤语童谣《小麻雀》、《洗澡歌》、《小星星》等,成为了许多香港、广东的孩子们的童年记忆。
二、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
当时,香港的音乐人和文化工作者开始将传统童谣修改编曲,再加上流行音乐元素,创作成为更富有动听旋律的歌曲,这些歌曲往往以简单易记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深受儿童和家长的喜爱。
这些歌曲化的粤语童谣也被制作成了唱片和音乐视频,并被广泛传播,成为当时的儿童文化现象。
随着音乐产业的不断发展,香港和广东地区的一些唱片公司开始专门投资和推出儿童音乐唱片,其中不乏粤语童谣。
歌手们也纷纷翻唱、创作粤语童谣,如著名歌手关淑怡、陈百强等,他们的专辑中都有不少经典的粤语童谣作品,也带动了更多粤语童谣的创作和传播。
到了21世纪初,随着数字音乐的兴起,粤语童谣的传播和推广更加便利。
不少音乐平台和视频网站上都可找到大量经典和新作的粤语童谣音频和视频,这进一步推动了粤语童谣的发展和传播。
1. 多样化的文化元素融合。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文化的交流,粤语童谣已经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音乐元素,而是融合了更多元的文化元素,比如民谣、流行乐、电子音乐等。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广东地区儿童教育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广东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粤语童谣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演变,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歌曲化历程。
粤语童谣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儿童歌谣。
古代的粤语童谣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儿童教育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
这些童谣通常由民间流传和口头传承,没有固定的曲谱和记录方式,主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等途径传唱。
这种传统的童谣形式一直延续至今,保留和传承了广东地区的文化和语言特色。
近代以来,粤语童谣逐渐从传统的口头传承转变为音乐作品,歌曲化的童谣开始出现。
随着广东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新型的童谣演唱形式和音乐风格逐渐涌现。
这些歌曲化的童谣通常由专业音乐人创作,旋律丰富多样,歌词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儿童成长的需要。
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中叶至70年代初期,也就是粤曲和粤剧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阶段,很多著名的粤曲和粤剧曲目都被改编成童谣,并被广大儿童所喜爱。
这些童谣在旋律和歌词上保留了原曲的风格和特点,让儿童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接触到了传统粤曲和粤剧的文化。
第二个阶段是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也就是流行音乐的兴起时期。
在这个阶段,流行音乐的影响开始进入粤语童谣的创作和演唱中,一些原创的童谣开始出现。
这些原创的童谣旋律轻快,歌词简洁明了,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和情感,成为了当时儿童喜爱的音乐作品。
第三个阶段是在90年代至今,也就是新型童谣的兴起时期。
在这个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粤语童谣开始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包括音乐录像带、卡拉OK和网络音乐等。
一些儿童音乐节目和比赛的举办也推动了粤语童谣的创作和发展。
这些新型童谣不仅增加了儿童接触音乐的机会,也为广东地区的音乐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和表演平台。
粤语童谣的发展和歌曲化历程经历了从口头传承到音乐作品的转变,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作者:万珊珊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19期摘要:粤语童谣隶属广东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大城市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迅速,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和冲击,粤语童谣已经消失的越来越多,影响的范围也是越来越小,且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作为非物质文化,粤语童谣必须要走一条突破和创新的道路,歌曲化是粤语童谣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将从其歌曲化的历程寻找它的发展新途径。
关键词:粤语童谣发展歌曲化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9-0081-02粤语童谣,顾名思义就是用粤语吟诵的童谣。
它是一种民间文学,流传在西关地区大街小巷里,由于它的地方民间性,这些童谣基本是口耳相传,篇幅短小,利于儿童记忆,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作品。
粤语童谣不单单只在广东粤方言地区盛行,还有香港,甚至漂洋过海,随着侨胞到达世界的各个地方,如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美国等有华人聚居的地方。
它是粤语地区传统文化的结晶,既有跟其他民间童谣一样的语言特点,同时又蕴含着深厚的粤语文化与岭南风格,是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母语是民族文化中最典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特色。
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
广东三大语系分别是粤语(白话)、潮汕话、客家话。
其中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以广州、佛山为主,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广东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6700万,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25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泰国500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500万以及其他地区,全球将近有1.2亿人口使用粤语。
可见,粤语的使用范围和人数多么之广泛。
童谣有着质朴的语言,独特的魅力,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普通劳动人民的纯朴民风,及其鲜明的地域特色。
浅谈粤语与粤方言的概念界定作者:卢渠来源:《速读·中旬》2018年第01期摘要:粤语或称粤方言是广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影响最广泛的语种,但是历来对粤语和粤方言的界定并不清晰,暂且笼统地称为“广东话”。
而在笔者看来,它应当称为粤方言比较妥当。
本文希望从它的概念、起源演变以及使用范围来对它做一个区分。
关键词:粤语;粤方言;概念界定一、广东的语言及粤语、粤方言的概念1.广东省的语言分布广东省,简称“粤”,最原始的意义是指代华南百越,在古文献中“粤”和“越”互为通假。
而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
早在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古人。
慢慢地,广东先民便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经济文化往来。
随着历史的逐渐演进,广东地区的文化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语言风俗、传统、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
如今,广东省通行的语言有三种,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粤东北和粤北,闽南语主要分布在粤东地区,而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影响力最大,分布最广泛的语言,则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广东话”,如“屋企”(家)、“鸡公”(鸡)。
2.粤方言的概念首先需要先弄清楚现代汉语方言的界定概念: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方言也属于现代汉语,它不是古代汉语,它们在基础词汇、语法构造上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差别大的是语音。
而就目前看来,现代汉语方言大体可以分为七大区,粤方言就是其中的一个。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部、南部,占汉族总人口的5%左右。
3.粤语的概念据了解,粤语,海外称唐话,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
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语言。
由此可知,粤方言是一种方言,而粤语是一种语言。
但是,甘于恩、简倩敏在其发表的《广东方言的分布》中却认为“粤方言”又称“粤语”,是广东境内最强势方言,俗称“白话”或“广府话”,也有人称“广东话”。
浅谈粤语中的语气助词文学院汉语言04 甄天蔚20040103005在北方人看来,粤语方言区的人有个说话特点就是喜欢“拉长音”。
一位外省朋友在谈论到粤语时,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年轻人骑车不小心撞到人了,被撞的人说:“乜你钸硇⌒母拢宽钒÷铮保阏饷床恍⌒牡模靠绰仿铮。
┱飧隼臃从沉斯愣似⑵胶停蝗菀锥执蚣埽送猓饫锍鱿至肆礁龇旁诰淠┑挠锎手剩叶际前岩衾さ摹U庖惶氐惆樗孀欧窖郧ㄒ频狡胀爸校虼耍愣耍ㄈ非械厮涤Ω檬墙苍劣锏娜耍┮豢冢鹑司吞隼戳恕M保簧偻馐∪搜霸劣锸币参飧鼍淠┑挠锲矢械酵吠矗蛭谋浠翟谔唷⑻丛恿恕普通话的语气助词大致可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具体也不外乎“了”“的”“吗”“吧”“呢”“嘛”几个。
而粤语的语气助词则显得丰富多彩,常用的单音节有“啦”“嘞”“啊”“咋”“嘛”“h”“薄薄斑帧薄薄贰薄翱薄薄А薄班馈薄澳亍薄班摹薄斑恪薄案隆薄疤怼保凰艚冢戳礁龅ヒ艚谟锲柿茫┯小跋道病薄岸病薄埂薄鞍绽病薄爸h”等等,数量上比但音节少;甚至出现三音节、四音节的,但非常罕见,且大多可以用某个双音节语气助词替代,因此在今天已经很少听到。
因此在这里我们不以音节数为这些语气助词的分类标准,而是通过不同的语气及其透露出来的感情色彩作区分,归纳出几个常用的、典型的语气助词。
一、表示祈使语气。
1)啦la1例句:唔该你快ダ病#图菽憧斓闳グ伞#系罾病#驼庋伞#2)lo1例句:听日叫谠#魈旖兴绲憷础#你搞掂#愀愣ò伞#“啦”和“痹诒硎酒硎褂锲辈荒苡糜谇苛业拿畛『希缇似锟吹骄烀钭锓阜畔挛淦魇保圆荒苡谩胺畔挛淦骼玻闭饷次氯岬乃捣ǎ蛭峭ǔ4星肭笊踔涟蟮囊馕叮纭斑砀媚憷玻薄7⒁舻某ざ桃材鼙硎静煌母星樯剩岩粼倮さ阃搅吮硎静荒头车某潭取二、表示肯定和决断语气。
1)gé3例句:你一定得#阋欢ㄐ械摹#我系唔信鬼#ㄎ沂遣恍殴淼摹#2)嘎ga3例句:吴小姐好叻嘎。
(吴小姐很能干的。
)呢个人好抵死嘎!(这个人很风趣的。
/这个人很坏的。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是广东省地方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是用粤语编写的歌曲,表达着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热爱与关怀。
粤语童谣最早起源于广东乡村,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成为了广东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进行深入探讨。
一、粤语童谣的发展历程1. 早期形态粤语童谣的产生可追溯到古代的谚语和古歌。
在广东的农村地区,人们在劳作之余会唱一些民歌,这些歌曲往往用粤语演唱,内容以生活中的事物、自然现象、人情世故为主题,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这些歌曲在传唱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粤语童谣的初步形态。
2. 口传及书面记录在历史上,粤语童谣主要以口传的方式传播,通过老一辈人的口口相传,使得这些歌曲在民间广泛传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受到重视的粤语童谣被记录下来,成为了文字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更加系统地传承了粤语童谣的内容和风格。
3. 歌曲化随着现代音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粤语童谣被改编为歌曲进行传唱。
通过改变曲调、加入乐器伴奏等方式,粤语童谣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一些著名的音乐人也开始将粤语童谣进行改编,使得这些歌曲更具现代感,更贴近年轻人的口味。
4. 粤语童谣的传承与发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粤语童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一些老一辈的歌手已经逐渐退出了舞台,新生代的粤语童谣歌手也在不断涌现,他们通过现代的音乐形式和媒体手段,使得粤语童谣更具时代感和传播力。
一些文化机构和音乐团体也开始重视粤语童谣的传承和弘扬,举办各种形式的演出和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粤语童谣。
传统的粤语童谣以简单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为主,歌词多为对生活中的事物、自然现象以及人情世故的描述。
这些歌曲大多是由乐器伴奏,或者更简单的以口语形式传唱。
除了改编,一些流行歌手也开始演唱粤语童谣,使得这些歌曲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这些传统的歌曲,带给听众全新的感受和体验。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1. 引言1.1 粤语童谣在粤语流行音乐中的地位粤语童谣在粤语流行音乐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香港流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粤语童谣通常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歌曲,以简单易懂的歌词和欢快的旋律来吸引年幼的听众。
这些歌曲充满了童趣和童真,引导孩子们学习和成长。
粤语童谣在香港的音乐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可以在电视节目、广播电台和网络平台中听到,还常常在学校、幼儿园和家庭中传唱。
许多著名的音乐人和歌手也会创作和演唱粤语童谣,为这一音乐形式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粤语童谣通过简单易记的歌词、生动活泼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喜爱。
这些歌曲不仅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启发,也对他们的语言学习和审美情趣有着积极的影响。
粤语童谣在粤语流行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香港音乐文化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2 粤语童谣的定义粤语童谣是指以粤语演唱的针对儿童群体的歌曲形式,通常具有简单易记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
这类歌曲常常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达知识、价值观和情感,旨在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意识。
粤语童谣通常以轻快欢快的曲调和节奏为特点,让儿童在歌唱中感受快乐与幸福。
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和生动有趣的音乐表现形式,粤语童谣能够引导儿童学习语言、培养情感、增进亲子互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粤语童谣是儿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语流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粤语童谣,儿童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和魅力,也能够体验到现代文化的活力和创新,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粤语童谣的发展背景粤语童谣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粤语童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时期,香港社会风气开放,音乐文化蓬勃发展,粤语童谣也在这种大环境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
粤语童谣的发展背景也受到当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传播等方面。
学习粤语最快的方法广东话,又称广州话、粤语,是汉语的主要方言之一。
下面和店铺具体了解下学习粤语最快的方法。
学习粤语最快的方法:1.尽可能多地泡在粤语环境里尽可能多地多听广东人讲话、多看粤语版的电视节目、到一些粤语教学的网站上收听收看粤语学习教程。
时时处处为自己创造一个地道的粤语环境。
即使你不能说,也能增加你对粤语的感知,加快粤语学习的步伐。
2.推迟学习粤语用字有些人可能不同意,但如果你想快速学会粤语,学习粤语用字会阻碍你的整个粤语学习的步伐。
当你可以用粤语和广东人进行口头上的交谈的时候,那么你再来研究和学习粤语用字比较好,而且也会容易得多哦。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在粤语里,大多数文字的长相和意义和在普通话里是一样的,只有少部分是粤语里的专用字;另外,其实你看不懂那些特殊的粤语字也没关系,语言重在口头上的听说交流嘛。
况且,现在的广东人都很少能正确写出粤语字的)3、要不断学习和复习你可以下载一些"粤语与普通话对照复读的学粤语mp3教程",把他们放到你的MP3、MP4、MP5播放机或是手机里进行随时随地地学习。
4、不要害羞,大胆说出来要大胆地说出来,语句说多了才会流利,所以不说肯定是学不好的。
即使你是说错了,对方听不懂,你还可以用其他讲法向他进行解释,直到他能理解你的意思,一般他们还会帮你纠正错误,告诉你正确的讲法是怎么样的。
正所谓讲多错多学的东西就多了!要胆大心细脸皮厚,多听多说练耳口。
5、每天至少坚持学习粤语30分钟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学得好、学得牢、学得快,切忌不要偷懒哦粤语发声小技巧:⒈你好-内侯⒉早上好-左森⒊哪里-宾多⒋为什么-点解⒌什么事-咗咩⒍不好意思-唔侯亿思⒎知道-资喇⒏谢谢-唔乖⒐再见-载根⒑我很喜欢-鹅侯终乙12.没关系-谋咩嘢13.我不是故意的-饿唔海得登给14.生日快乐-桑申非落15.了不起-晒磊16.可以吗-得唔哒17.没问题-谋闷台18.不是-唔嗨19.怎么样-典样20.我好高兴-饿侯怀森啊21.谁-宾个25.上班-返工26.你在哪里-内海宾豆27.对不起-堆唔句28.那是什么-过郭海妈爷29.恭喜-恭黑30.祝你一路顺风-祖内呀露孙风。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指的是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区流行的一类儿童歌曲,是粤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以简单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旋律为特点,通常用于儿童教育、娱乐和游戏中。
粤语童谣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间歌谣,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一幅完整的粤语童谣发展史。
一、古代民间歌谣的延续粤语童谣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歌谣。
在古代的广东地区,民间歌谣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传承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习俗,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广泛传播。
这些歌谣中不乏关于生活、劳作、季节、风俗等内容,而一些关于儿童生活、游戏的歌谣逐渐演变成了粤语童谣的前身。
这些歌谣常常通过简单易记的歌词和旋律,轻松愉快地传达了一些教育、娱乐的内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近代粤语童谣的形成在近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粤语童谣开始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方面,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外国儿童歌曲和故事被引入到粤语地区,经过本地化的改编和发展,演变成了适合粤语地区儿童的歌曲及故事。
民间的儿童游戏和歌谣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渐渐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粤语儿童歌曲。
这些歌曲既有简单易唱的歌词,又有富有特色的旋律和曲调,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一些具有才华和艺术修养的作家和音乐家开始尝试将民间的儿童歌谣歌曲化,使其更加符合音乐的要求,更容易在广大民众中传播。
他们在原有的歌谣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歌词、旋律和编曲,使其变成了一些有着独立完整曲调的歌曲。
这些歌曲既保留了原有的民间歌谣的特点,又融入了更多的歌曲元素,成为了更具有音乐艺术性和娱乐性的儿童歌曲。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粤语童谣歌曲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随着广播、录音和电影的普及,一些粤语童谣开始被录制成唱片和音乐专辑,并通过广播、电影和电视等媒体广泛传播。
浅谈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是广东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历史,是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的儿童文化传统。
粤语童谣的发展及其歌曲化历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程,它在传承中不断融合着各种音乐元素,以及与时代的接轨和变革。
本文将从粤语童谣的起源和发展、其歌曲化的历程以及其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一、粤语童谣的起源和发展粤语童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广东省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富的乡土生活和民风民俗。
粤语童谣的形式多样,既有歌谣、歌谣、谚语,也有儿歌、童谣、游戏等,内容涉及生活家庭、田园山水、历史传说、民间传统习俗等,反映了广东省的生活风貌和人文风情。
二、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广东戏曲和音乐的发展,粤剧、粤曲等戏曲形式中开始出现了许多粤语童谣的歌曲化作品。
以粤剧为代表的广东音乐戏曲,是粤语童谣歌曲化的主要舞台,不仅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官的传播方式,而且更多是通过民歌家和戏曲演员的传唱,使得广东的童谣歌曲化传唱更广泛、更普及、更具时代特色。
随着广东音乐戏曲的传播和演变,粤语童谣的歌曲化也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和大众化。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广东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为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这一时期,许多广东音乐人将传统的粤语童谣进行了重新编曲和改编,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现代感的儿童歌曲,使得粤语童谣的歌曲化得到了更大的推广和传播。
在当代,粤语童谣在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许多传统的粤语童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失去传承的土壤和环境。
现代电子媒体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给传统的粤语童谣带来了挑战,使得它们再次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难题。
尽管如此,粤语童谣在当代仍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除了一些传统的歌舞团体和民间艺人对粤语童谣进行传承和演出外,许多文化机构和音乐团体也积极参与到粤语童谣的传承和创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