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的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669.00 KB
- 文档页数:14
“跨越百年”——世博会中国馆的历史变迁自1851年首次在英国伦敦举办以来,世界博览会已走过了150多年。
在世博走进中国的这一历史时刻,腾讯旅游将为您梳理中国人参加世博会的百年足迹,感受世博会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
世博会的展示经历了从百科全书式的陈列体系到反映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呈现体系的演变。
中国早期参加世博会的有识之士发现了中西方展示方式的差距,从而引入了将展品进行现代化。
1876年清政府参加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馆进门牌楼上有“大清国”的字样19世纪五六十代是中国接触世博会的早期阶段,展品由中国商人以个人名义选送,不成体系。
19世纪70年代至1905年是晚清海关代表中国参展时期。
在晚清国人对海外事务不甚了解的情况下,由海关的外国人承办并代表中国参加博览会实属无奈,弊端不少,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某些先进经验。
比如,为了参加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世博会,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向各口岸税务司提出了细致的征集要求,给征集样品进行编号分类,并注明详细的信息。
在中国展区,展品丰富,且都配有用途、价值和风俗文化的介绍,较好地展现了中国的悠久文化和习俗。
在1884—1885年美国新奥尔良国际工业和棉花百年纪念博览会上,税务司杜德维所筹划的中国展品的陈列具有立体式效果。
展品一部分是关于主题棉花类的,包括详细的目录、实物与模型;另一部分是配合和衬托主题展品的,如棉花出产地的其他产品,以及装饰会场的诸如书画、陶瓷等富有中国文化艺术特色的展品。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以官方形式率商人正式参加的世博会。
当时清政府对该届世博会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斥巨资修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村和中国展馆。
华式房屋,园林亭榭,佐以上等华式器具陈设,显得辉煌壮观。
而中国展品大部分置于人文艺术馆,以获得一个较为完整的展示空间来呈现中国匠艺成就与人民生活。
但是,部分展品的粗俗低劣以及陈列的不恰当为不少人所指责。
这届世博会设有人文艺术馆、教育和社会经济馆、机械馆、园艺馆等12个主题展馆,为各国提供分段分类的展品陈列。
历史上的世博会与中国作者:《上海世博》杂志编辑部来源:《视野》2010年第10期世博会的历史比奥运会的历史要早45年。
1851年的英国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比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还早。
共有三届奥运会是和世博会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举办的,它们是:1900年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和巴黎第二届奥运会;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和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1908年英国伦敦世界博览会和伦敦第四届奥运会。
曾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葡萄牙等。
其中,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西班牙等国都曾多次举办世博会。
美国共举办了14次世博会,也是受益最多的国家。
法国巴黎举办了7次世博会,是举办次数最多的城市。
日本自1970年在大阪举办世博会后,成为亚洲第一个世博会举办国,共计举办了5次世博会。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占据了“世博会之最”:它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
1851年,英国宣布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极具商业敏感与智慧的上海商人徐荣村获悉后,深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很快命人精选了12包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紧急用船运到伦敦,赶赴世博会参展。
但“荣记湖丝”刚到伦敦世博会展出时,一度因为包装不够精致而受到冷遇。
好在博览会展览时间长达数月,“荣记湖丝”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终于脱颖而出,力挫其他国家包装精美的同类产品,一举夺得金、银大奖。
博览会的评委们“推君丝为会中第一,中外人无异词”,此事引起轰动,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亲自颁奖,并赐赠“翼飞美人”奖状一份,允许“荣记湖丝”进入英国市场。
“荣记湖丝”从此在中外市场上大为畅销。
徐荣村还将奖状上的“翼飞美人”图案描摹下来,设计成了“荣记”产品的商标。
贵州茅台酒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荣获金奖。
在这届世博会上,茅台酒起初是装在深褐色陶罐中的,一点也不起眼。
世博会历史世博会是一个世界级的博览会,旨在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合作和科技创新。
自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世博会已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的盛会。
本文将从世博会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世博会的历史。
一、起源世博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在这个时期,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科技进步迅猛,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文化、科学和经济领域。
世博会的诞生,就是为了让各国展示自己的成就、交流彼此的文化,并促进经济合作。
第一届世博会于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
这场博览会的成功启示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并举办自己的世博会。
随后的几届世博会分别在巴黎、维也纳、费城、芝加哥以及巴黎等国际大都市举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声誉。
二、发展世博会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851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时期的世博会以展示各国文化和工业成就为主要目标。
第二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二战期间,世博会开始注重世界和平与合作的主题,同时也展示了各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第三阶段是从二战后到现在,世博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议题,同时也反映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世博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每届世博会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包括来自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代表。
同时,世博会也成为各国展示最新科技和创新力量的舞台。
一些世博会的展品和展览在科技、工业和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影响世博会对于各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世博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文化和经济实力的机会。
各国可以在世博会上展示本国的最新科技成果、文化艺术、经济发展等,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合作。
世博会还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作为世博会主办地,城市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发展等,从而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形象。
同时,世博会也带动了一些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此外,世博会也对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博会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奉献在世人面前。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
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中国至今已参加了12次世博会。
2010年中国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它所包含的五个分主题: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城乡互动关系、城市与高科技发展关系、城市与多元文化发展关系。
要求更适宜居住的环境,更高质量的生活,这是人类新世纪的梦想。
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实的反映了人类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希望和渴求。
在走向新世纪的行列里,中国正以她前所未有的发展速上海世博会宣传海报上海世博会主场馆度和在世界政治经济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令世人所瞩目。
和平与发展、互促与共进,不仅是12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世界的永恒主题。
期盼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1.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总共183天2.举办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3.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4.英文主题:Better City , Better Life5.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6.主要目标:(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7.吉祥物:海宝8.核心思想: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
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会已经具备了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
为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快半个世纪之久,但仍然历历在目。
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会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专业性的博览会“太空时代的人类”。
博览会展出全新的先进科技,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路,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历届世博会标志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虽主题的格调高雅“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
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1985年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址是在新城筑波市,一座距东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学文化城。
博览会的主题是:“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
时隔一年,加拿大为纪念温哥华建城100周年,又举办了一次以“交通运输”为主题的博览会。
1988年是英国人在澳洲建立居住点200周年,为铭记这一日子,澳大利亚在东部黄金海岸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的主题“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
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历史篇一:走进世博会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全称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sition)。
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博览会起源于欧洲早期的集市。
从15世纪起,欧洲诸国举办过多次有影响的大型博览会。
18世纪中后期,伴随新的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博览会。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法国都举办了多届有影响的工业博览会,以此推动本国工业生产技术,宣传新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博览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国际性博览会。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是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博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22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
世博会的组织机构是国际展览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Exposition),简称BIE,总部设在巴黎。
国际展览局属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作用包括组织考察申办国的申办工作,协调博览会的日期,保证博览会的质量,规范博览会的活动等。
国际展览局目前有154个成员国(统计截至2022年7月1日)。
一、人类文明的盛会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
1851年创立的世博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
它反映了世博会这一特定活动形式的指导思想以及区别于其他博览会的特性,体现了世博会组织机构、主办方以及参与方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意识。
1.进步——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后来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刻影响,“进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观念。
世界博览会起源及发展概况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世界博览会起源及发展概况大纲第一节、世界博览会发展概况一、世界博览会溯源二、世界博览会开端及发展第二节、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变迁与时代发展一、19世纪中叶:技术中心主义时期二、20世纪上半叶:战后恢复与和平期望三、20世纪下半叶:战后恢复与多元化主题四、21世纪:人文与自然,环境与家园第三节、世界博览会精粹一、世界博览会一览表二、世界博览会历史选粹课件知识点汇总T01:世界博览会溯源T02:世界博览会开端及发展T03:19世纪中叶:技术中心主义时期T04:20世纪上半叶:战后恢复与和平期望T05:20世纪下半叶:战后恢复与多元化主题T06:21世纪:人文与自然,环境与家园T07:世界博览会一览表T08:世界博览会历史选粹正文第一节、世界博览会发展概况一、世界博览会溯源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的交易活动往往都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而这些交易的时间,地点,方式往往都是不固定的,交易的人员及物品范围也比较小。
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零散式”的交易方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分工细化,剩余物品的增多,人们交易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
交易活动逐渐由“零散式”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固定式”集市,交易的范围及参加交易的人员也逐渐扩大,并逐渐发展为以城市甚至国家为组织者形式的集市。
在这些“固定式”集市中,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特别是18世纪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物品交换已不再是集市中唯一的形式。
以“宣传”、“展示”特别是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或是炫耀物力,财力等也逐渐成为集市中重要的一员。
相比之前的交易活动是为了满足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物资交换来说,这种“展示”形式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的交易活动已经超越了“集市”功能,这可以说是世博会的最早形式。
这种超越集市功能的交易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展会名称: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办地点: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会期:2010.5.1—10.31,共184天吉祥物:海宝展会类别:综合类参展方数量:240个国家地区组织投资成本:约450亿人民币会场面积:5.28平方公里参观人数:预计7000万人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一轴四馆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国家馆亚洲阿联酋馆阿曼馆巴基斯坦馆哈萨克斯坦馆朝鲜馆卡塔尔馆黎巴嫩馆尼泊尔馆日本馆韩国馆沙特阿拉伯馆斯里兰卡馆土库曼斯坦馆伊朗馆以色列馆印度馆越南馆菲律宾馆柬埔寨馆马来西亚馆泰国馆文莱馆新加坡馆印度尼西亚馆马尔代夫馆东帝汶馆吉尔吉斯馆孟加拉馆蒙古馆缅甸馆也门馆巴勒斯坦馆约旦馆阿富汗馆叙利亚馆老挝馆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馆亚美尼亚馆阿塞拜疆馆塞浦路斯馆格鲁吉亚馆欧洲爱尔兰馆爱沙尼亚馆奥地利馆白俄罗斯馆比利时馆冰岛馆波黑馆波兰馆丹麦馆德国馆俄罗斯馆法国馆芬兰馆荷兰馆捷克馆拉脱维亚馆卢森堡馆罗马尼亚馆摩纳哥馆挪威馆葡萄牙馆瑞典馆瑞士馆塞尔维亚馆斯洛伐克馆乌克兰馆西班牙馆希腊馆匈牙利馆意大利馆英国馆保加利亚馆黑山馆摩尔多瓦馆马耳他馆圣马力诺馆列支敦士登馆美洲巴西馆哥伦比亚馆古巴馆加拿大馆美国馆秘鲁馆墨西哥馆委内瑞拉馆智利馆安提瓜和巴布达馆苏里南馆伯利兹馆厄瓜多尔馆乌拉圭馆巴拿马馆尼加拉瓜馆危地马拉馆多米尼加馆玻利维亚馆哥斯达黎加馆萨尔瓦多馆洪都拉斯馆巴拉圭馆格林纳达馆巴巴多斯馆巴哈马馆圣文森特馆圣卢西亚馆海地馆圣基茨和尼维斯馆圭亚那馆多米尼克馆非洲摩洛哥馆喀麦隆馆塞内加尔馆塞舌尔馆阿尔及利亚馆埃及馆突尼斯馆利比亚馆南非馆尼日利亚馆赞比亚馆塞拉利昂馆几内亚馆几内亚比绍馆马达加斯加馆马里馆马拉维馆厄立特里亚馆中非馆贝宁馆冈比亚馆毛里求斯馆毛里塔尼亚馆乌干达馆布隆迪馆卢旺达馆乍得馆尼日尔馆加纳馆加蓬馆吉布提馆刚果(布)馆刚果(金)馆多哥馆赤道几内亚馆苏丹馆利比里亚馆佛得角馆纳米比亚馆坦桑尼亚馆肯尼亚馆科特迪瓦馆科摩罗馆津巴布韦馆埃塞俄比亚馆莱索托馆莫桑比克馆索马里馆博茨瓦纳馆大洋洲澳大利亚馆太平洋联合馆新西兰馆主题馆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城市地球馆城市足迹馆城市未来馆地方馆澳门馆台湾馆香港馆黑龙江北京馆天津馆河北馆吉林馆山西馆内蒙古馆辽宁馆浙江馆江苏馆安徽馆上海馆湖南馆湖北馆河南馆山东馆江西馆福建馆新疆馆广东馆广西馆海南馆重庆馆四川馆贵州馆云南馆宁夏馆青海馆甘肃馆陕西馆西藏馆企业馆中国铁路馆国家电网馆韩国企业馆可口可乐馆上海企业馆思科馆中国人保馆震旦馆中国石油馆公众参与馆通用汽车馆万科馆信息通信馆远大馆中国船舶馆中国航空馆太空家园馆组织馆世界贸易中心协会馆国际信息发展网馆世界气象馆联合国联合馆红十字与红新月联合馆上海合作组织馆公共交通国际联会馆世界水理事会馆世界自然基金会馆东南亚国家联盟馆全球环境基金馆阿拉伯国家联盟馆国际竹藤组织馆国际博物馆协会馆法语国家商务论坛馆博鳌亚洲论坛馆加勒比共同体组织馆非洲联盟馆城市最佳实践区宁波案例馆西安案例馆麦加案例馆温哥华案例馆上海案例馆马德里案例馆伦敦案例馆汉堡案例馆阿尔萨斯案例馆罗阿案例馆澳门案例馆成都案例馆欧登塞案例馆罗阿灯光案例申办历程(Bidding Process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效果图1999年12月,在国际展览局第126次全体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宣布申办2010年世博会。
世博会简介什么是世博会?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世界博览会由国际展览局(BIE)领导,是一个举办时间长达几个月的国际展览盛会。
世界各国和地区可以通过参展来展示自己的经济、科技、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也可以进行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合作。
世博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博览会。
世博会的历史世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自此之后,世博会每隔几年就会在不同国家举办一次。
世博会的举办地点在全球各大洲比较均衡地分布,如法国、美国、日本、中国等。
自1851年以来,世博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多次,每一届都是一个国际盛事,吸引着来自全球的参观者。
世博会的目的世博会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各国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展示各国的发展成果,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世博会成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世博会还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世博会的特点•规模大:世博会的规模非常庞大,通常会有数百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各个展馆的面积也很大。
•主题鲜明:每届世博会都会有一个独特的主题,如“未来能源”、“人类与城市”等,展览围绕主题展开,使整个博览会更加有针对性和深度。
•多元化:世博会不仅展示各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成果,还包括文化、旅游、艺术等方面的展示。
参展国家可以在展馆内展示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特色,让游客领略各国的风情和魅力。
•创新性:世博会是一个推动科技创新的舞台,各国可以展示自己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也可以与其他国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世博会对于城市的影响世博会对于举办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世博会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参观者,给当地的酒店、餐饮、交通等产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其次,世博会可以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许多城市会在世博会举办之前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的形象。
最后,世博会可以促进城市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企业和投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世博会的历史与影响力发展研究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一项国际性的盛会,自185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展览活动之一。
世博会的举办不仅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发展成果、交流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平台,而且对于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博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国际展览。
这次展览是由英国政府举办的,旨在展示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成果和工业化成果。
展览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参观者,参观人数达到了超过六百万人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次展览的成功促使了世博会的诞生,并成为了世博会的开端。
自1851年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在这期间,世博会的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国际展览活动。
世博会的举办地点也遍布了全球各地,包括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
世博会的主题也不断丰富和拓展,涵盖了科技、文化、环保、城市发展等多个领域。
世博会的举办对于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博会的举办为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世博会的举办会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包括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的繁荣。
同时,世博会的举办还会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和媒体关注,进一步提升了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世博会的举办对于推动科技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世博会的主题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文化创新,为各国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通过世博会的举办,各国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科技和文化成果,推动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世博会的举办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世博会的举办往往会带来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建设的升级,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同时,世博会的举办也会促进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的提升,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世博会作为一项国际性的盛会,不仅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成就,推动了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也为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进步。
一、十九世纪的英国19世纪30—40年代完成的工业革命使英国跨进了一个工业化的时代。
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的使用空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当时就又有人用粗声粗气的腔调把这“时代”的标记描述为“我们搬走了大山,并将大海变为通途,什么也阻拦不了我们,我们向粗野的自然挑战;并用我们不可阻拦的机器,永远胜利的前进,并满载战利品而归”。
[1]奉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英国依靠整个世界作为产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一时期政治上稳定以及工业革命及其技术进步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亨利·布思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工业化的力量,“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的装置遍及四方。
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2]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已在世界上居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直到1880年始终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并对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为了向全世界展示工业革命的胜利成果,英皇室便于1851年在伦敦举办了万国博览会,这一盛会向世人再次呈现了一个日不落帝国。
曾有记载“美国、俄国、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和西班牙派来了官员、名人、学者、急切地研究水晶宫(指玻璃展厅)和展品。
要想带走一切在他们国内的拥有价值的东西”。
[3]如此隆重的万国博览会与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统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维多利亚时代1837年维多利亚公主(1819-1901)继承王位,她在位63年(1837-1901)是英国的所谓的“日不落帝国”时期,也是英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
在这一时代中期,英国的政治、经济进入空前未有的繁荣时期,这一成果主要来自工业革命的发展,它促使了英国大规模地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维多利亚时代这一增长还在继续,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和广阔的产品销售市场,加速了英国工业水平和工业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