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蜗牛搬家》教案三篇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7
28蜗牛搬家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有了美好的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4.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点:目标1和2三.教学难点:目标3四.教学疑点:蜗牛的家为什么没有搬?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质疑导入1.(出示蜗牛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交流课前收集的蜗牛资料)2.大家说得真好,小蜗牛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28课<<蜗牛搬家>>。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4.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师梳理主要问题)5.要想了解蜗牛的这段经历,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那就快读读课文吧。
瞧,这是三颗金光闪闪的星星(出示),想得到吗?谁能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才能得到。
咱们比一比,看谁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这三颗金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争夺第一颗星开始!(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圆圈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2).出示生词。
wō qīng tíng tángláng béng què yàn蜗牛蜻蜓螳螂甭提喜鹊燕子há m a qiūnèn蛤蟆山丘细皮嫩肉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得到第一颗金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a.指名读生词,相互正音。
注意“蜻、蜓、螳、甭”是后鼻音;“燕子”“蛤蟆”中,“子”和“蟆”在词中读轻声。
b.去掉拼音读词。
同桌互相之间读一读,听一听。
c.齐读生字词.(3).小结:小朋友多不简单哪!只一会工夫,就顺利地得到了第一颗星,夸夸自己吧!2.现在我们要乘胜去争取第二颗星。
(1).请小朋友再来自由轻声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二年级语文下册《蜗牛搬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28课。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7个字,会写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想象、编口诀等记字方法识字,并在识记过程中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观察汉字,初步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山丘的美丽景象,通过重点词语让学生领悟蜗牛心中一直有个美好的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记住“俩”、“意”、“丘”、“搬”四个字的字形结构,按照正确的笔顺规范地书写四个汉字。
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而体会文章内容,达到有感情朗读。
四、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并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
蜗牛有美好的生活目标——到小山丘上安家落户。
但当朋友来帮蜗牛搬家时,它却因怕日晒、怕风吹、怕雨淋迟迟没有行动。
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兴奋到叹息,蕴含了浓浓的趣味。
故事的深层,包含了要达到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的道理。
五、学情分析:教学中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并学会简单的运用。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多种方式各种途径识字,并及时交流。
六、教学准备:字卡、图片、课件、大屏幕七、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看图激趣,故事导入。
1、出示蜗牛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小动物吗?(蜗牛)板书:蜗牛学习生字“蜗”:指名读字,板书: wō。
观察字形:蜗字是怎么组成的?(虫字旁右边加上“口”“内”。
)蜗牛的蜗,虽然是虫字旁,但是它不是昆虫,而是一种爬行动物。
昆虫是特指有两只触角、六条腿、两对翅膀的动物。
2、下面,请大家听一个跟蜗牛有关的一个小故事,你们愿意听吗?故事的名字叫《蜗牛搬家》。
播放课件:故事《蜗牛搬家》3、刚才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蜗牛搬家)板书:搬家学习生字“搬”:指名读字,板书:bān。
时间:2021年4月14日页码:第1页共1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蜗牛搬家》原文、教案及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并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
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呢。
我是这样做的:采用变序教学法,课一开始,直奔文章中的小动物向往的美丽的小山丘,通过看、想、说把学生带入文本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理解词语时运用多种形式。
学习“喜鹊帮蜗牛搬家”这一部分进行具体的指导,学习“燕子帮蜗牛搬家”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由扶到放,用学生自己的思考代替老师的分析。
设计类似“听了蜗牛的话,喜鹊会说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尾借故事《凿壁偷光》的引入,教育学生遇到困难应该克服,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最后伴着周杰伦的《蜗牛》教育学生只要我们面对困难能“一步一步往上爬,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使文章的思想内涵得到了升华。
当然这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那就是课尾在引导孩子感悟时我忽略了部分学生的不同感受,听从了大部分学生的建议,让那只小蜗牛搬成了家。
在此,我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再进行引导,不可操之过急。
1。
蜗牛搬家语言活动教案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2.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1.课件《蜗牛搬家》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蜗牛与朋友的对话。
难点:知道蜗牛因为害怕困难,所以搬家没有成功。
提问“小朋友你们可以告诉我你们的家住哪里吗?(请3、4名幼儿说一说)嗯,小朋友的家都住在美丽的小区里,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蜗牛的家住在哪里呢?(1)倾听故事第一段1.蜗牛住在哪里?他住得舒服吗?(住在池塘边的石缝里,周围光秃秃的除了石头也没有,每天饱受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他才从壳里探出身子喘口气)3.他听到蜻蜓和蚂蚁说小山坡是个好地方,他打定主意想干什么呢?4.猜一猜,蜗牛搬家成功了吗?(2)倾听故事第二段1. 蜜蜂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蜜蜂和蜗牛,练习对话(蜜蜂:“我来帮你搬家”。
蜗牛说:“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阳会晒着我的。
”)2. 蝴蝶来帮蜗牛搬家,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幼儿交换角色扮演蝴蝶和蜗牛,练习对话)3. 青蛙来帮蜗牛搬家。
天气怎么样?蜗牛怎么说?(让幼儿分别扮演青蛙和蜗牛,练习对话)(3)倾听故事第三段1.你们觉得蜗牛的家会搬成了吗?(让幼儿猜测)好,那蜗牛的家到底搬没搬成,我接下去听故事。
2、故事听完了,蜗牛的家搬成没?为什么?那我们再一起来完整的听一遍故事,看看蜗牛到底为什么没有搬成家?我们在听的时候还可以一起跟着故事学说蜗牛的话。
4.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因为太阳晒、刮风、下雨就放弃搬家吗?你会怎么做?5.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有没有遇到太阳晒、刮风、下雨?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都是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本人在拿到这个教学活动,看了故事以后发现,故事中的很多语言都太过书面化,不够通俗也不利于中班的孩子理解,所以我在故事的语言上做了一些改动,还根据故事内容自己动手做了课件。
(课件、原来的故事和改动的故事附在后面请大家指点)在环节的设计上我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蜗牛搬家》教学设计《蜗牛搬家》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方案。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精心的《蜗牛搬家》教学设计,欢送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扣住“始终”,从“终”出发,了解蜗牛最终没有搬家。
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蜗牛搬家》。
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故事,请看大屏幕。
(学生看视频听课文朗读)师:(播放中课件出现故障,视频不能播放。
)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
有谁记得刚刚这个故事讲到哪里来了?生:燕子帮蜗牛搬家。
师:你听得真认真!现在课件出问题了,谁来帮吴老师?帮助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学生感到困难,没人举手)不要紧,简单地讲一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讲好不好?(师生合作一起说。
)师:(对一生)我听你说得挺好的,你来接着说给大家听,好吗?(一个学生接着把故事说完)师:你真棒,比刚刚电脑里讲得还好!评:课堂上的偶发,往往是难以预测,也是不可防止的!这是教师最感棘手的,但处理得当,同样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源。
课堂上的吴老师游刃有余,从“听”转到“说”,从“燕子帮蜗牛”到“学生帮老师”,一切自然贴切……真可以说是“精彩生成”。
师:故事的题目是“蜗牛搬家”,故事的最后,蜗牛搬家了吗?生:没有。
师: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哪一句话告诉我们蜗牛最后并没有搬家?生:蜗牛的家始终没有搬。
板书:始终没有搬师:“始终”这个词能理解吗?生:一直。
师:“始终没有搬”就是一直没有搬,我们知道“始”指开始,“终”是指什么?生:一直到最后没有搬。
师:对,这句话合起来是这个意思。
单说“终”,就是——生:最后。
师:“始”是开始,“终”是最后、结束。
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搬成家。
那么,开始的时候蜗牛是怎么想的呢?大家看课文的1到3自然段。
评:“始终”——这一个在文本中本不大起眼的词语,被吴老师独具慧眼地挖掘出来,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渗透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的同时,建构起本课教学的根本框架。
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蜗牛搬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激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2)运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热爱科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增长自然科学知识。
2.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蜗牛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蜗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外形特征。
(2)讲述蜗牛搬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2.学习课文(1)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蜗牛搬家的过程。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运用。
3.探讨蜗牛的生活习性(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关于蜗牛的问题。
(2)教师引导studentstoobservethesnl'sbehaviorandanswerquestionsaboutthe snl'shabitsandlifestyle.(3)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4.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扮演蜗牛,体验蜗牛搬家的过程。
(2)学生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蜗牛的小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编写的故事,互相交流学习。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2.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蜗牛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蜗牛搬家》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蜗牛搬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育学生做事情不要怕困难。
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蜗牛为什么没有搬成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板书:蜗牛)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蜗牛怕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时,才从壳里探出头来,舒展一下蜷曲的身子。
二、学习新知学习第二自然段1、有一天,蜗牛的好朋友蜻蜓和螳螂来看蜗牛,告诉了蜗牛他俩现在的住址。
我们也去那地方看看吧?请跟我来,(出示课件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这儿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课文的哪一自然段些写的就是这儿的美景呢?一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吧!3、谁愿意把你看到的美景再一次用朗读和大家一块儿分享?(出示课件3)(指名朗读句子)4、听了她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除了密密的丛林,甜甜的野果,清清的小河,你还可能会看到什么?(我还好像看到了小鸟在树上唱歌。
我好像看到了鱼儿在小河里游泳。
我好像看到了小兔子。
)5、带着你们想象到的美景,请女同学来美美地读这句话。
(女生齐读句子)课文中,“清清的小河”后面有六个小点,你们知道是什么标点符号吗?表示什么?(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物)谁来说说,可能还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6、小山丘这么美,用螳螂的话说,住在那儿——甭提多快活了。
你能给“甭提”换个词吗?男孩子们,你们就是这只螳螂,用朗读把你的快活读出来吧!(男生朗读句子)学习第三自然段1、听到蜻蜓和螳螂的这些话,蜗牛会无动于衷吗?它的心情怎么样?(很兴奋。
)用你的表情告诉大家你很兴奋,好吗?(学生一起做表情)2、听说有这么美的地方,蜗牛很兴奋,蜗牛开始是怎么想的?(打定主意,也搬到小山丘去住。
)(板书:搬家)3、那它原来住在哪里呢?(水池边的石缝里)(出示课件4)小山丘和石头缝有什么不同呢?(石头周围光秃秃的,小山丘那儿很美。
蜗牛搬家教案教案标题:蜗牛搬家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搬家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让学生了解搬家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白板。
2. 蜗牛模型或图片。
3. 拖拉盘或容器。
4. 砂土、草、石块等装饰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学生对蜗牛的认知,询问学生蜗牛属于哪种动物,特点是什么。
2. 展示蜗牛的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对蜗牛感兴趣。
二、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10分钟)1. 对蜗牛的生活习性进行讲解和说明,包括:- 蜗牛是冷血动物,能适应各种环境。
- 蜗牛是夜行动物,白天喜欢躲在壳里休息。
- 蜗牛喜欢湿润的环境,常生活在树林、花圃、草地等地方。
- 蜗牛的壳是它的重要保护工具,能收缩进壳内避免危险。
2. 引导学生对蜗牛的生活习性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讲解蜗牛搬家的原因(10分钟)1. 讲解蜗牛搬家的原因,包括:- 生活环境变差,如食物减少、危险增加等。
- 壳的磨损或壳内携带病菌等。
- 繁殖需要更适宜的环境。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蜗牛搬家的原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展示蜗牛的搬家过程(15分钟)1. 展示蜗牛搬家的图片或实物,讲解搬家的过程,包括:- 蜗牛会先在新地方挖一个浅洞,用来休息。
- 接着,蜗牛会在新地方找到合适的食物,补充体力。
- 在准备完毕之后,蜗牛会把身体缩进壳内,带着壳一起搬家。
- 蜗牛用自己的分泌物和粘液沿着新的路径爬行,留下气味信号。
- 当蜗牛搬家完成后,它的移动速度会加快,适应新环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蜗牛搬家过程的细节,并加以解释。
五、模拟蜗牛搬家的实践活动(2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容器,放入一些砂土。
2. 让学生捏出一个蜗牛形状的小泥团,放在砂土上做模拟蜗牛。
3. 提供一些装饰物如小树枝、碎石、草等,让学生模拟蜗牛搬家时寻找新家和食物。
4. 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小蜗牛在搬家过程中的行为和动作。
蜗牛搬家教案蜗牛搬家教案蜗牛是一种小巧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壳中,慢慢地爬行。
蜗牛搬家是它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蜗牛搬家教案,帮助您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以及如何进行蜗牛搬家。
一、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其身体外部覆盖着坚硬的壳,可以提供保护。
它们是陆生动物,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如花园、森林以及草地。
蜗牛主要以植物为食,喜欢吃蔬菜、水果以及花朵的叶子。
蜗牛的特点是行动缓慢,它们用肌肉收缩和伸展的方式移动身体。
蜗牛的壳是它们的家,可以提供保护和避难所。
当蜗牛感到危险时,它们会缩进壳内,以躲避威胁。
二、蜗牛搬家的原因蜗牛搬家通常是由于环境的变化或食物的匮乏而引起的。
当蜗牛所在的地方变得不适合生活时,它们会选择搬迁到新的地方。
蜗牛会通过释放一种粘液来留下自己的气味,以便在搬家后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三、蜗牛搬家的准备工作在蜗牛搬家之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适合蜗牛生活的容器,如一个玻璃或塑料盒子。
盒子的底部需要铺上一些湿润的土壤,以提供蜗牛生活所需的潮湿环境。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盒子里放入一些蜗牛喜欢吃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或花朵的叶子。
这样可以吸引蜗牛进入盒子,并在搬家过程中提供足够的食物。
四、蜗牛搬家的过程当我们准备好容器和食物后,就可以开始蜗牛搬家的过程了。
首先,我们需要在蜗牛所在的地方找到它们。
通常,蜗牛会隐藏在草丛或树叶下面。
我们需要小心地将它们放入容器中,避免伤害到它们。
在蜗牛进入容器后,我们可以将盖子盖上,确保蜗牛不会逃跑。
然后,我们可以将容器放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蜗牛适应新的环境。
五、蜗牛搬家后的照顾在蜗牛搬家后,我们需要给予它们适当的照顾。
首先,我们需要保持容器内的湿度,定期喷水以保持潮湿的环境。
其次,我们需要定期更换食物,确保蜗牛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此外,我们还需要定期清理容器,清除废弃物和粪便,以保持容器的清洁。
蜗牛是敏感的生物,它们需要一个干净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蜗牛搬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课时石门县楚江镇二完小叶国珍设计理念: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因此在新课标中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活动。
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重学生自主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直接、整体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以播放动画课件引入课文,让学生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索、读中拓展,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蜗牛搬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并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
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
但以往一直把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定位在识字教学上,对阅读教学关注的并不多,再加上学生的识字量少,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较差。
解决的办法除了扫除文字障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感受到乐趣。
教学方式和手段说明: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还调动了学生的生活储备,到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插图和多媒体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以饱满的情感感受着童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童趣,以务实、朴实、求实的魅力感染着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2、懂得有了美好的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3、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1、深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有感情朗读课文。
2、懂得有了美好的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蜗牛搬家》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蜗牛搬家》教学设计锦州市凌河区福伦小学王铁梅教案背景: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一些辅助的手段帮助其进行识记与理解。
因此,多媒体的使用,显得十分必要,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对于理解和巩固所学生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一些语文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获得了情感的启迪,懂得论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不能怕困难。
教学课题:小学语文A版第四册第28课《蜗牛搬家》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蜗牛搬家》是语文A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可读性很强的童话故事。
写的是蜗牛想去那个景色宜人的小山丘上安家落户。
那里有密密的丛林、甜甜的野果、清清的小河,这些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它,令它兴奋、神往。
但当朋友来帮蜗牛搬家时,它却因怕日晒、怕风吹、怕雨淋迟迟没有行动。
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能够抓住孩子的心,让他们津津有味读下去。
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会有所触动。
懂得有了目标,一定要不怕困难,要肯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本课的故事内容。
2、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体会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不能怕困难。
3、技能目标: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1、使学生学会5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1、掌握识字规律,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体会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不能怕困难。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及词语的意思,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规律和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
通过读儿歌等巩固学生识字的成果。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付出努力,不能怕困难。
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蜗牛搬家》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蜗牛搬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育学生做事情不要怕艰难。
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分角色朗诵课文。
★在朗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习题,解决问习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蜗牛为什么没有搬成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板书:蜗牛)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蜗牛怕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时,才从壳里探出头来,舒展一下蜷曲的身子。
二、学习新知学习第二自然段⑴有一天,蜗牛的好朋友蜻蜓和螳螂来看蜗牛,告诉了蜗牛他俩现在的住址。
我们也去那地方看看吧?请跟我来,(出示课件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⑵这儿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课文的哪一自然段些写的就是这儿的美景呢?一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吧!⑶谁愿意把你看到的美景再一次用朗诵和大家一块儿分享?(出示课件3)(指名朗诵句子)⑷听了她的朗诵,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除了密密的丛林,甜甜的野果,清清的小河,你还可能会看到什么?(我还仿佛看到了小鸟在树上唱歌。
我仿佛看到了鱼儿在小河里游泳。
我仿佛看到了小兔子。
)⑸带着你们想象到的美景,请女同学来美美地读这句话。
(女生齐读句子)课文中,“清清的小河”后面有六个小点,你们知道是什么标点符号吗?表示什么?(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物)谁来说说,可能还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⑹小山丘这么美,用螳螂的话说,住在那儿——甭提多快活了。
你能给“甭提”换个词吗?男孩子们,你们就是这只螳螂,用朗诵把你的快活读出来吧!(男生朗诵句子)学习第三自然段⑴听到蜻蜓和螳螂的这些话,蜗牛会无动于衷吗?它的心情怎么样?(很兴奋。
)用你的表情告诉大家你很兴奋,好吗?(学生一起做表情)⑵听说有这么美的地方,蜗牛很兴奋,蜗牛开始是怎么想的?(拿定主意,也搬到小山丘去住。
)(板书:搬家)⑶那它原来住在哪里呢?(水池边的石缝里)(出示课件4)小山丘和石头缝有什么不同呢?(石头四周光秃秃的,小山丘那儿很美。
蜗牛搬家教案(A版二年级教学案例)28蜗牛搬家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表演课文。
思想教育目标:体会光有愿望,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要不怕困难,朝着目标努力,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蜗牛搬家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明白蜗牛的家没搬成的原因。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生字。
老师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奖品、头饰。
一、导读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谜语王国的国王出了一道谜语想考考大家,看看谁最聪明。
我们快来猜猜吧!2、课件出示:说它是头牛,无法拉车走说它力气小,却能背屋走打一动物()3、同学们真聪明,就是蜗牛。
(板书蜗牛)4、简介蜗牛。
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它头上有两对触角,后一对的顶端生有一对眼睛,它的嗅觉特别灵敏。
它吃植物的表皮,对植物伤害很大。
5、这只蜗牛它呀,正准备搬家呢(板书搬家)课件(蜗牛搬家)6、大家齐读课题,你读题后有什么问题,心中有什么疑惑?7、学生回答二、学习生字词1、是啊,我也有许多疑问,蜗牛为什么搬家?让我们一起去蜗牛家问问吧!可是到蜗牛家必须经过一个水池,我们怎么迈过这个水池呢?哇!一些词语娃娃搭成一座浮桥来帮助我们,当然,只有认识这些词娃娃的同学才能踏上小桥,比一比,看谁最先顺利来到蜗牛的家2、课件(一座小桥)Woqingtingtanglangbengquehama蜗牛蜻蜓螳螂甭提喜鹊蛤蟆Nenshamengmeng细皮嫩肉风吹日晒蒙蒙细雨①先请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认读②老师提醒学生几个要注意的地方:如轻声的“蟆”、翘舌音“晒”、后鼻音“蜻蜓”③齐读④去掉拼音(看看哪位同学第一个踏上小桥)指名读⑤开火车读,齐读3、听课文录音①我们终于来到蜗牛家了,那他为什么搬家呢?请同学们眼睛看着书认真听课文录音,②边听边思考蜗牛为什么搬家?2、听完录音,学生回答三、学习课文1、学习课文1---2自然段(1)蜗牛为什么搬家?(2)生回答。
二年级语文下《蜗牛搬家》教学设计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蜗牛搬家》。
蜗牛搬家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请看大屏幕。
(学生看视频听课文朗读)师:(播放中课件出现故障,视频不能播放。
)对不起,课件出现了问题。
有谁记得刚才这个故事讲到哪里来了?生:燕子帮蜗牛搬家。
师:你听得真认真!现在课件出问题了,谁来帮吴老师?帮忙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学生感到困难,没人举手)不要紧,简单地讲一讲,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讲好不好?(师生合作一起说。
)师:(对一生)我听你说得挺好的,你来接着说给大家听,好吗?(一个学生接着把故事说完)师:你真棒,比刚才电脑里讲得还好!评: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往往是难以预测,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教师最感棘手的,但处理得当,同样也可以成为教学资源。
课堂上的吴老师游刃有余,从听转到说,从燕子帮蜗牛到学生帮老师,一切自然贴切真可以说是精彩来自生成。
师:故事的题目是蜗牛搬家,故事的最后,蜗牛搬家了吗?生:没有。
师: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哪一句话告诉我们蜗牛最后并没有搬家?生:蜗牛的家始终没有搬。
板书:始终没有搬师:始终这个词能理解吗?生:一直。
师:始终没有搬就是一直没有搬,我们知道始指开始,终是指什么?生:一直到最后没有搬。
师:对,这句话合起来是这个意思。
单说终,就是生:最后。
师:始是开始,终是最后、结束。
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搬成家。
那么,开始的时候蜗牛是怎么想的呢?大家看课文的1到3自然段。
评:始终这一个在文本中本不大起眼的词语,被吴老师独具慧眼地挖掘出来,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渗透学生理解词义的方法的同时,建构起组织本课教学的基本框架。
看似随意,实见匠心。
二、回到始字,了解蜗牛想搬家的原因。
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1到3自然段,想一想:蜗牛开始到底是怎么想的?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蜗牛开始是怎么想的?(师指板书中的始字)生:它想搬到一个小山丘去住。
师:对,那它原来住在哪里呢?生:石缝儿里。
二年级下册《蜗牛搬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并能清楚明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蜗牛搬家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并能清楚明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蜗牛搬家》,看看在这只小蜗牛的身上发生了什么。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并能清楚明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细读课文,感知全文。
(一)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1、蜗牛愿意搬家吗?为什么?2、从哪些词句看出蜗牛愿意搬家?请你用“”划出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
(1)、蜗牛原来住在哪?它要搬到哪?对比体会。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小山丘的美丽景色。
进行说话训练。
我们可以在密密的丛林里,可以在挂满甜甜的野果的树下,可以在清清的小河边,还可以在。
2、这么美的小山丘,怪不得螳螂说:“住在那儿,甭提多快活啦!”那么蜗牛想不想搬去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兴奋、打定主意)过渡:蜗牛打定主意要搬家,最后它搬成了吗?(二)自学指导二:当小动物来帮蜗牛搬家时,蜗牛的反应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回答的?请听同学朗读课文4-6自然段,找出答案。
1、全班交流汇报。
体会蜗牛的犹豫,从蜗牛的三句话中,体会蜗牛怕困难。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蜗牛的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搬?它的心情如何?四、拓展延伸。
1、蜗牛非常想搬家,但没有搬成。
你想对蜗牛说什么?师:是啊,当我们有了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成功。
2、续编故事:蜗牛的家后来搬成了吗?请你展开想像说一说3、课件出示有关名言。
语文A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蜗牛搬家》教案三篇【导语】《蜗牛搬家》讲述了一只住在石缝儿里的蜗牛,听蜻蜓和螳螂说住在美丽的小山丘甭提有多快活,于是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丘去住,可是一连三次蜗牛始终没有搬进新家,由于它每次都在困难面前畏惧,犹豫再三,心中虽有美好的愿望,却不愿意付诸行动,最终只能望丘兴叹,一事无成。
篇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蜗牛搬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育学生做事情不要怕困难。
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蜗牛为什么没有搬成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板书:蜗牛)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吗?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蜗牛怕风吹日晒,只有阴天下雨时,才从壳里探出头来,舒展一下蜷曲的身子。
二、学习新知学习第二自然段1、有一天,蜗牛的好朋友蜻蜓和螳螂来看蜗牛,告诉了蜗牛他俩现在的住址。
我们也去那地方看看吧?请跟我来,(出示课件2)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这儿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课文的哪一自然段些写的就是这儿的美景呢?一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吧!3、谁愿意把你看到的美景再一次用朗读和大家一块儿分享?(出示课件3)(指名朗读句子)4、听了她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除了密密的丛林,甜甜的野果,清清的小河,你还可能会看到什么?(我还好像看到了小鸟在树上唱歌。
我好像看到了鱼儿在小河里游泳。
我好像看到了小兔子。
)5、带着你们想象到的美景,请女同学来美美地读这句话。
(女生齐读句子)课文中,“清清的小河”后面有六个小点,你们知道是什么标点符号吗?表示什么?(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物)谁来说说,可能还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6、小山丘这么美,用螳螂的话说,住在那儿——甭提多快活了。
你能给“甭提”换个词吗?男孩子们,你们就是这只螳螂,用朗读把你的快活读出来吧!(男生朗读句子)学习第三自然段1、听到蜻蜓和螳螂的这些话,蜗牛会无动于衷吗?它的心情怎么样?(很兴奋。
)用你的表情告诉大家你很兴奋,好吗?(学生一起做表情)2、听说有这么美的地方,蜗牛很兴奋,蜗牛开始是怎么想的?(打定主意,也搬到小山丘去住。
)(板书:搬家)3、那它原来住在哪里呢?(水池边的石缝里)(出示课件4)小山丘和石头缝有什么不同呢?(石头周围光秃秃的,小山丘那儿很美。
)石头周围光秃秃的,有树没有?有草没有?有花没有?什么都没有,这就是“光秃秃”的。
4、如果你是那只蜗牛,你会怎么想?你想不想搬到小山丘去?蜗牛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它呀,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丘上去住。
请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出示课件5)这段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高兴,对美丽的小山丘的向往)齐读。
“打定主意”是什么意思?(就是决定了。
下了决心要搬。
)学习第七自然段1、蜗牛的家搬成了吗?课文里面是怎么说的?哪一句话告诉我们蜗牛最后并没有搬家?板书:始终没有搬“始终”这个词能理解吗?我们知道“始”指开始,“终”是指什么?(最后、结束)。
这句话合起来是——从开始到最后都没有搬成家。
一直到最后没有搬。
(出示课件6)大家看,没有搬成家的蜗牛望着那美丽的小山丘叹息着。
它会说些什么?(只怪天气不好,要不我早搬进新家了。
)2、你想它当时的心情怎么样?(不高兴。
不快活。
)蜗牛因为不高兴,心里不痛快叹着气,这就是叹息。
(出示课件7)现在我们就是这只望着小山丘叹息的蜗牛,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1、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气拦住了它搬家的脚步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课文第4、5、6自然段,到书中寻找答案。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完了吗?找到答案没有?真的找到了?找准了?你是不是像蜗牛一样打定主意了?是什么原因让蜗牛没搬成家?它犹豫了几次?(第一次是天气太热,怕强烈的阳光把它晒坏;第二次是因为满天风沙,怕禁不住这风沙吹打;最后一次是下雨地滑,怕爬不上小山丘的斜坡。
)小朋友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蜗牛说的三句话,老师把它写到一块了,大家来读读。
(出示课件8):①今天太热了,我行动又慢,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坏的!②我这细皮嫩肉,可禁不住这风沙吹打。
③下雨地滑,小山丘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师:开始是打定主意搬到小山丘去,现在接连几次朋友来帮它搬家,蜗牛都犹豫了,谁能告诉我“犹豫”是什么意思?师:想想“打定主意”和“犹豫”的意思怎样?(相反)师:那么,“犹豫”就是——打不定主意。
拿不定主意。
2、反复练读,了解内容。
师:我来看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朗读水平,喜欢喜鹊帮蜗牛搬家那一自然段的有哪些哪些同学?(板书:喜鹊来帮忙)(出示课件9)请你们来读一读。
朗读指导:我们知道大晴天时,蜗牛害怕什么?(日晒)抓住“犹豫”“太热”“太慢”“强烈”“晒坏”这些词语读出它当时怎样的心情?(害怕)这一次,蜗牛为什么没有搬?(板书:怕太阳晒)喜欢燕子帮蜗牛搬家那一自然段的有哪些同学?(板书:燕子)(出示课件10)敢不敢向刚才的同学挑战?努力读好哦!这一次,蜗牛的家没搬成是什么原因呢?(板书:怕风沙吹打)“禁不住”是什么意思。
(经不起,受不了,受不住的意思)喜欢蛤蟆帮蜗牛搬家那一自然段的有哪些同学?(板书:蛤蟆)(出示课件11)看着你们读得那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块儿读,欢迎吗?这次,又是为啥呢?(板书:怕下雨地滑)“无论如何”你是怎样理解的?能不能换成另外的词?(根本就是爬不上去的。
是不可能爬上去的。
随便什么办法我都爬不上去。
我就是费尽力气也爬不上去。
无任怎样我是爬不上去的。
)师:你觉得蜗牛说的这些话有道理吗?学生自由发言。
(没道理。
看起来不管哪种天气它都不能搬家,它应该去冒一下险。
)(它应该去试一试。
)师:是呀,说得太好了。
太阳真的会把它晒坏吗?它就一定禁不住不住风沙吹打吗?小山丘的斜坡是不是真的就爬不上去呢?不去试一试,作一次努力,你怎么知道呢?师:蜗牛它自己想到这点没有?它是怎么说的?(只怪天气不好,要不我早搬进新家了。
)(出示课件12)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反复朗读。
师:课文哪句话说明蜗牛其实还是“想”搬家的?师:从“总是”“张望”“叹息”“只怪”等词,可感受到蜗牛依然向往哪里?但是它明白自己不能搬进新家的真正原因吗?师:是不是该怪天气不好?到底要怪谁?(怪蜗牛自己。
)师:这时,你想对蜗牛说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我想对蜗牛说:打定了主意就不要犹豫,就要搬家。
蜗牛不能只怪天气。
蜗牛啊蜗牛,你不能只怪天气不好呀,你要自己去试一试,保证你就能到小山丘去了!)师:(师用手虚指远处)小山丘在那里,谁来用动作表演一下蜗牛的“张望”和“叹息”?学生表演。
师:看来,这只蜗牛还是非常向往搬到小山丘啊。
三、拓展延伸,以“蜘蛛”来对比“蜗牛”,从《蜗牛搬家》获得启示。
师:大家现在来看看你们眼前的这只蜘蛛,与这只只会叹息不知行动的蜗牛相比,你想到了什么?(出示课件13)指名读。
师: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蜘蛛放弃了吗?害怕了吗?对照一下蜗牛,联系一下蜘蛛,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不能放弃。
要勇往直前。
说到就要做到。
)小结:有了美好的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蜗牛,听了同学们真诚的话语,你会对曾经想帮你的喜鹊、燕子、蛤蟆说什么吗?生:我想说,对不起,喜鹊,我不应该害怕困难。
师:嗯,小蜗牛后悔啦。
生:我想对燕子说,你好心来给我帮忙,我应该搬家。
生:我想对它们三个说,我还是想搬家,你们再来帮我好不好?师:太好了!蜗牛想改变自己了!这样的蜗牛小朋友喜欢吗?师:最后老师有一句话要送给蜗牛,送给大家,我们一齐来读。
出示课件14:今天尽你的努力去做好,明天也许就能做得更好———牛顿。
学生齐读。
四、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和小朋友排演《蜗牛搬家》的故事。
2.这节课你积累了哪些好好词、好句?把它们抄写在作业本上。
3.把《蜗牛搬家》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4.课外选读其他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喜鹊来帮忙怕太阳晒蜗牛搬家燕子—→ 怕风沙吹打—→ 始终没有搬蛤蟆怕下雨地滑篇二教学目标:★随文识字,认识11 个字,会写一个字。
★指导有感情朗读。
教学重难点:识字、有朗读。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吗?(出示课件)猜猜它是谁?(出示课件:蜗牛同时贴带有蜗牛两个字的图片)2、识记“蜗”(1)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读准字音。
(2)说一说。
“蜗”为什么是“虫”字旁?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蜗牛?(同学介绍)3、引出课题,书空“搬”。
你们知道吗?小蜗牛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呢?——它要搬家。
(课件“搬家”)(1)师领读。
(2)师范写,生书空。
这个字是什么结构?我们搬东西用什么搬?所以“搬”的部首是提手旁,怎样才能把它写漂亮?跟老师一起把这个字搬进田字格。
(师范写,生书空)4、质疑:齐读课题三遍。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过渡:要想了解蜗牛的这段经历,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快走进课文吧!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问:昨天老师留了朗读预习作业,同学们把课文读熟了吗?1、说方法。
能不能告诉老师,您们平时是怎样把一篇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有时句子读不通怎么办?2、自由读。
过渡:为了展示你的读书效果,把自己读得的一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吧!3、指名读。
4、同学读得真好,不仅声音大,而且音读得也很准,老师为你们鼓掌!过渡:刚才读课文时,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小动物,都有谁?三、识字。
1、指名答,师贴字。
“蜻蜓”“螳螂”“蛤蟆”“燕子”“喜鹊”。
2、自由读。
自己读一读这些动物儿的名字吧!3、识字。
那个名字你感到很陌生,你想通过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指名答)。
4、记。
那就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记住他们吧!5、齐读。
四、学习课文,知道有感情读文。
1、合作读、演。
这些小动物都为蜗牛做了什么?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请同桌合作认领一、二种小动物读一读,演一演。
2、汇报。
你们认领的是哪种小动物?上台领,并自我介绍,台下同学打招呼。
(1)如:“蜻蜓”和“螳螂”① 生读、演。
② 识字“甭”,换个说法,用“甭”说句话。
③ 识字“丘”,小山丘是什么样子?是画,组个词吧!(2)……五、总结。
这么多朋友帮蜗牛搬家,蜗牛的家搬了吗?老师期待下节课,同学们能拥有感情的读和精彩的演来诠释。
篇三教学目标:★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有了美好的目标,就要及时行动,不怕困难、付出努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的道理。
★能清楚明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情课文内容,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并能清楚明白地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