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曲》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3.00 KB
- 文档页数:24
《彝族舞曲》音乐欣赏课教学内容:《彝族舞曲》感受体验音乐的特点和音乐情绪。
教学目标:聆听《彝族舞曲》感受琵琶魅力,领略彝族风情,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重点:听音乐感受音乐如何叙事教学过程:(播放小女孩视频,找到旋律)(视频中旋律引申出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彝族舞曲:王惠然1965年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1987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艺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在吉它界中颇有影响的吉它名曲。
由著名古筝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潘妙兴先生根据同名琵琶曲整理而来的《彝族舞曲》,自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在筝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有婀娜旖旎的旋律,也有粗犷强烈的节奏,有令人心醉的彝寨美景,也有阿哥阿妹的尽情欢舞……乐曲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
【一】景色如画自由地、慢起渐快【二】姑娘漫舞优美地【三】阿哥欢舞欢快的、慢起渐快【四】群舞粗犷、热烈地【五】双人舞流畅地【六】独舞与群舞粗壮地【七】互诉衷情倾诉地、较自由【八】尾声柔美幸福地总结:音乐不象文字那么具体明了,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用文字给予提示,又不能完全依赖文字.对于无标题音乐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语言尽,音乐始"用文字和语言是难以表述音乐的.毛泽东和贝多芬就不愿人们对其作品有过多诠释.因此,我们欣赏音乐作品时,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不要有太大的顾虑,你认为是什么,那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