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学员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126
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培训课程引言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局部。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变电站和配电网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平安性,培训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电力行业中的重要课程。
课程目标本培训课程旨在向电力系统运维人员和工程师介绍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根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员将能够掌握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根本知识,理解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方法,并能够应用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大纲第一章: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概述•变电站和配电网的根本概念和组成•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开展历程•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第二章:自动化设备与系统•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特点•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第三章: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场景和实例•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优势•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和布置原那么第四章: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操作规程•自动化设备的监控和维护方法•自动化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排除学习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员将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来学习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学员还将参观实际的变电站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深入了解自动化设备的实际应用情况。
考核方式学员的学习成果将通过课堂作业和实践工程来考核。
课堂作业包括理论知识的测试和案例分析题,实践工程要求学员利用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交相应的报告和演示。
培训机构本培训课程由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中心主办,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工程师将担任讲师。
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中心是国内领先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研究机构,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结束语变电站与配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考核试题样例第二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一、单项选择题1.变电所监控系统大多采用以太网,其CSMA/CD结构控制简单,轻负载下延时小。
但随着负载的增加,冲突概率会急剧增大。
对10M以太网,其()的网络负荷可达到()。
(A)50% 、7.5Mbps;(B)40% 、5Mbps;(C)25% 、2.5Mbps;(D)30% 、6Mbps。
答案:C2.间隔层网络指任何一种用于工业现场,能实现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相互通讯及与站控层通信的网络。
其通讯速率应在()以上。
(A)1Mbps;(B)2Mbps;(C)4Mbps;(D)10Mbps。
答案:A3.模拟量及脉冲量弱电信号输入回路电缆应选用对绞屏蔽电缆,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A)0.5mm2;(B)1.0mm2;(C)1.5 mm2;(D)0.75mm2。
答案:D4.开关量信号输入输出回路可选用外部总屏蔽电缆,输入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B ),输出回路芯线截面不小于()。
(A)0.75mm2、1.5mm2 ;(B)1.0mm2、1.5mm2;(C)1.5mm2、1.0mm2;(D)2.0mm2、1.5mm2。
答案:B5.UPS设备过负荷能力:带()额定负载运行60s,带()额定负载运行10min。
(A)130% 、110%;(B)125% 、105%;(C)150% 、125%;(D)145% 、120% 答案:C6.网络拓扑宜采用总线型或环型,也可以采用星型。
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的物理连接宜用()。
(A)总线型;(B)环型;(C)树型;(D)星型答案:D7.间隔层宜采用(),它应具有足够的传输速率和极高的可靠性。
(A)以太网;(B)无线网;(C)工控网;(D)ISDN答案:C8.分层式是一种将元素按不同级别组织起来的方式。
其中,较上级的元素对较下级的元素具有()关系。
(A)继承;(B)控制;(C)管理;(D)主从答案:B9.某条线路停电工作后,显示的功率值和电流值均为线路实际负荷的一半,其原因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一、单项选择题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由()构成。
(A)远动系统、综自系统、通信系统(B)子站设备、数据传输通道、主站系统(C)综自系统、远动系统、主站系统(D)信息采集系统、信息传输系统、信息接收系统答案:B2. 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A)数据采集和传输(B)事故追忆(C)在线潮流分析(D)安全监视、控制与告警答案:C3. SCADA中前置机担负着()等任务。
(A)保存所有历史数据;(B)对电网实时监控和操作;(C)数据通信及通信规约解释;(D)基本SCADA功能和AGC/EDC控制与显示;答案:C4. EMS通过厂站远动终端设备(RTU)或测控装置采集的数据反映了电网的稳态潮流情况,其实时性为()。
(A)毫秒级(B)秒级(C)分钟级(D)小时级答案:B5. DL/T634.5104-2002规约一般适用于()。
(A)音频传输方式(B)RS232数字传输方式(C)RS-485总线传输方式(D)网络传输方式答案:D6.《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16-2006)要求,地县级、省级及以上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通道月可用率分别不小于()。
(A)97%、98%(B)98%、99%(C)99%、99%(D)99%、99.8%答案:A7.《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DL/T 516-2006)要求,地县级、省级及以上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络通道月可用率分别不小于()。
(A)97%、98%(B)98%、99%(C)99%、99%(D)99%、99.8%答案:B8.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英文全称为:()。
(A)Automatic Generating Control(B)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C)Automation Generating Control(D)Automation Generation Control答案:B9. 子站反复收到主站询问同一规约报文,监视上行报文正确,可能的原因为()。
培训目录第一部分继电保护简介1绪论2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3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4电力系统基本保护介绍5继电保护的发展简史第二部分施耐德保护介绍1性能介绍2保护选型3 保护模块介绍4保护参数整定第三部分监控软件介绍1 通讯介绍2 后台监控介绍第一部分继电保护简介一绪论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出现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的情况。
最常见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以及电机、变压器绕组的匝间短路。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来自自然条件(雷击、鸟兽等)、设备质量和运行维护等。
故障发生后会造成以下后果:(1}故障点的电弧使故障设备烧坏。
通过短路电流的设备,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受到损坏或降低寿命。
(2)电力系统电压大幅下降,使用户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影响产品质量。
(3)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整个电力系统瓦解,导致大面积停电。
电力系统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未形成故障,称作不正常工作情况。
常见的有:过负荷、过电压、电力系统振荡。
电力设备运行超过额定电流会引起发热,加速绝缘老化,降低使用寿命,且容易引发短路。
发电机忽然甩负荷造成过电压,将直接威胁电气绝缘。
电力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周期性摆动,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故障和不正常工作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将引起事故。
事故是指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电能质量下降到不能允许的程度和对用户少供电和停电。
作为一种重要的反事故措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技术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统称,它的基本任务是:(1)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快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设备免受损坏,保证系统其他部分能够继续运行。
(2)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能自动、及时、有选择地发出信号,由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切除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设备。
可见,继电保护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能质量、防止故障扩大和事故发生,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电力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培训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够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网故障率,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因此,对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对于电力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定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指用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等手段,对电力变电站的各项操作和控制进行自动化,从而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可靠的运行控制。
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由控制台、监测系统、通信系统、保护系统、辅助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构成。
这些系统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通过协同工作实现对电力变电站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控制台:控制台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中心,通过控制台,可对变电站内所有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
控制台通常采用人机界面技术,用户通过不同的界面与系统交互,实现所需操作。
控制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对变电站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监测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监测系统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遥信、遥测、遥控与故障信息处理。
遥信、遥测、遥控是指通过遥控端对开关的状态、状态信号和各种测量数据进行远程监测、控制和采集,而故障信息处理则是指对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故障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信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通信系统与主站相连,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通信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实现与主站的连接。
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局域网通信等多种联网方式。
保护系统:保护系统是保证电力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保护系统负责检测和识别电气设备的故障,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保护系统包括电气保护和绝缘监测两个方面。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辅助系统包括采样控制、电源控制、照明控制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