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共16页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16
中国政治体体制改革吴晓晴袁柱伟为什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
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展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加快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198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议程。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到现在为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具体的成果,比如领导干部终身职务制的废除,党与政府重叠的对口部门的取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创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机构的多次改革等等。
总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具体目标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主要任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战略和策略相结合的角度讲,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八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
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摘要: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的.由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采取了恰当的原则和方法,使中国的改革独树一帜,没有成为制度转轨,而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党和国家的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下,从国情出发,从解决业已成熟的问题着手,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全方位推进,不断走向胜利和辉煌。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国体政体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已使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社会变革,它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项进展,都为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迫切地要求政治的支持和推动,从而也就为政治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直接而具体的要求。
既然我们已经认准了改革的大方向,我们完全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顶层设计,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决心、增强信心。
从这一方面讲,尽快出台一些能够提振人民信心的举措是很有必要的。
十八大报告用了很大篇幅专门阐述政治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要不要改、改什么、怎么改等重要问题,给予了明确回答。
按照党的十六大设计,现阶段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包括九方面的内容,但概括的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最根本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在坚持的前提下予以完善,特别是要搞好“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机构”等一系列自身建设,以及理顺人大与党和其他国家权力的关系。
第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其主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